基于三站式阶段性实践技能考核探讨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 *

2024-02-05 12:30戴俭宇李记泉白增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循行经脉腧穴

戴俭宇 李记泉 金 颖 白增华 马 原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教育部组织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10 届,中医学专业赛道中的针灸技能考核,内容包括经脉循行及病候、腧穴定位、容易引起针刺意外腧穴的局部解剖及刺法、针灸病例分析四部分,而前三部分内容是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大赛对学生针灸能力的要求是针灸学科教学的风向标,注重技能操作和对知识有较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胜任医师岗位。随着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1]。实践教学是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临床核心技能的基础。本研究拟在经络腧穴学课程考核评价中,加大技能考核比重、细化技能考核内容、强化过程管理,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120 人,开课前随机分为实验班60 人、对照班60 人。2 个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平时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2个班共同上理论课,实训课分开授课。实验班采用三站式阶段性实践技能考核模式。第一站考核经脉循行与病候、第二站考核腧穴定位与归经、第三站考核腧穴解剖与刺法,每站分值10 分。在第10、18教学周分别考核1 次,取2 次考核平均值计入期末总成绩。第10教学周考核内容依教学进度而定。考官由经络腧穴学课程教研组6名教师担任,每站2名教师。

对照班在第18 教学周进行1 次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内容为腧穴定位与归经,分值20分。考官是担任实验班第二站考核任务的2 名教师。对照班平时成绩占10 分(依据实训课堂竞赛和互动得分),期末笔试考试与实验班相同,分值均为70分。

1.2.1 经脉循行与病候考核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学说是经络腧穴学课堂教学的重点。经脉循行与病候内容来源于《灵枢》,学生初学会感到晦涩难懂。教师讲解经脉循行时可采用多种课堂表现形式,如视频与图片突出循行路线及行经部位[2]。追根溯源学经络,师古不泥古、追求创新也是学生理解记忆经络的关键[3]。此外,对病候“是动”“所生病”内容的深入理解,将对学生早接触临床、培养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大有裨益。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缺少临床经验的教师对循经感传没有直观感受,教学缺少临床实例,不能把经气循行和疾病有机联系起来,课堂枯燥乏味[4]。

为了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纳入研究的120 名学生共同由1 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理论课。本部分实践考核时间为5 min,考生抽取1 条经脉,在模特身上准确画出经脉循行线,并说出此经脉病候概要。经脉循行8分,病候2分(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各1分)。

1.2.2 腧穴定位与归经考核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将重点腧穴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让学生搞清楚腧穴位置在哪、怎么取穴、主治病证、针刺要点与注意事项。本部分内容学习记忆量大,学生会有畏难情绪,若对体表解剖知识及经脉循行掌握不熟练会影响学习效率[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采取了螺旋递进式优化针灸推拿临床核心技能培养,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始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6]。基于上述经验,采取分阶段递进式的方法,考核学生对腧穴定位和取穴方法掌握情况显得十分必要。

实验班期中考核重点常用腧穴定位、取法,考核时间5 min。考生抽取5 个腧穴,在模特身上准确标出腧穴位置,说出腧穴定位、归经、取法;每个腧穴2 分,合计10分。期末考核所有腧穴定位、归经、取法,时间和分值与期中考核一样,取2 次成绩平均分。对照班学生期末考核所有腧穴,抽取10个腧穴作答,计20分。

1.2.3 腧穴解剖与刺法考核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基于3D body 手机APP 直观生动的辅助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升经络腧穴学腧穴解剖教学成效[7]。本站考核应用中医经络腧穴解剖教学平台(慧医谷科技)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容易引起针刺意外腧穴局部解剖、针刺要点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考核时间5 min。考生抽取5 个腧穴,说出腧穴所在位置的解剖结构、针刺要点及注意事项,每个腧穴2 分,合计10分。期中考核范围较小,学生在考核中熟悉考核流程和设备操作;期末考核难度有所增加,取2次考核平均分。

1.2.4 针灸技能竞赛遵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评的宗旨,针灸推拿学院每年举办1次针灸技能竞赛,以检验专业教学成效,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与国赛一致,包括刺法(40 分)、温针灸(20 分)、推拿手法(20 分)、腧穴定位(20分),满分100分;评审专家由学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教师担任。2个班120名学生在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参加针灸技能竞赛,此时他们完成了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课程的学习。竞赛列入学生培养计划,依据成绩赋予学分。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个班学生各项成绩比较,实践技能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笔试测试、针灸技能竞赛成绩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个班学生各项考核成绩比较 (±s,分)

表1 2个班学生各项考核成绩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班比较,1)P<0.05。

组别实验班对照班针灸技能竞赛81.7±4.71)70.4±7.4人数60 60实践技能21.4±2.4 22.3±1.6笔试测试58.4±3.61)46.7±2.1

3 讨论

3.1 加强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考核比重是实现针灸推拿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针灸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学科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针灸推拿人才培养质量[8]。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临床应用技能,学生在实践课学习中,不仅要培养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9]。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强化阶段性考核的压力下,在多站式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有效激发,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期末笔试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这也是对经络腧穴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反馈。1 年后,该批学生参加针灸技能竞赛,实验班竞赛成绩高于对照班,表明实验班学生打下了良好的经络腧穴学课程基础,在后续课程学习中更容易脱颖而出,更具发展潜力。尽管表面上实验班实践技能分数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异,但这与成绩计算方式有一定关系。对照班学生实践技能成绩中包含了平时表现成绩10分,而这部分成绩相对容易获取。

3.2 创新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考核模式 有利于发挥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在进行针灸实训综合考核模式的探索中,教学效果显示,用综合的实训考试方式,学生对知识点把握得更好,在“学中做、做中学”,其针灸诊疗思维和基础知识得到了内化、升华[10],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研究证明,实验班学生在第10教学周参加的实践技能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考核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在考核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期末再次考核积蓄力量。此外,通过期中实训考核,学生更容易保持学习紧迫感和复习节奏,而过多的考核反倒容易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不断探索,同时兼顾师资、课时、班级规模等客观情况,另外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是关键[11]。构建符合针灸推拿学专业特点的实训技能形成性评价体系,必将大力提升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3 强化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考核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中医思维实践技能考核采用三站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本身具有多维性,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在立体化寻找答案中实现思维惯性[12]。比如在经脉循行与病候学习中,学生可以思考是否经脉存在,探寻经脉时是否发现了异常点,如果发现了异常点,那这些点和腧穴有什么关系、和疾病有哪些联系;在腧穴解剖与刺法学习中,学生可以思考针刺腧穴激发了哪些生理效应、腧穴局部解剖特点和针具选择上有什么联系。正是通过对诸多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学生创新思维得以成功塑造。此外,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理应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经络理论的形成是古人大量临床实践的积累和哲学思想升华的结果,经络腧穴教学离不开《黄帝内经》等经典,考核更要以经典原文为遵循。经典是基础、是桥梁、是临床,加强对学生《灵枢·经脉》经脉循行及病候内容掌握情况的考核,正是培养其中医思维的重要一环。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三期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诵、解、别、明、彰”进阶训练体系建设,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融合、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相融合,深刻地影响了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变革[13]。我们对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契合了“三期三融合”的教育理念。学生中医思维的形成不仅仅需要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14]。

实施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三站式分阶段考核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受课程学时所限,教师理论课教学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讲清楚实践技能考核的全部内容。实践教学要解决师生比不足的问题,按照每班30 人标准开设实训课,6 人为1 个小组,多设置实训课堂考核、进行各小组竞赛;鼓励学生课后拍摄循经取穴小视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学生要清楚学好经络腧穴学课程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牢固专业思想,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筑牢专业基础。

总之,积极思考和践行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评价考核新方法,将成为针灸推拿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接下来教研室还会选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建特长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培养[15],把立德树人、精准施教理念贯穿始终,希望培养出更多中医理论扎实、针灸技能娴熟的高素质针灸人才。

猜你喜欢
循行经脉腧穴
带脉循行浅议❋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任督脉循行刍议*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督脉循行考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