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可视化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

2024-02-18 03:41盘晓芳韩璇雪白贺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腕管针刀可视化

盘晓芳 韩璇雪 白贺霞

(昌吉市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新疆 昌吉 831100)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或感觉异常的综合征,可放射至肩部,但常不累及颈部,以手部或者腕部疼痛、无力或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常见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发生在患侧可见大小鱼际肌肉萎缩、指甲增厚、皮肤发亮等一系列症状[1]。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生永久性损害。因其功能不容易恢复,所以CTS 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发病机制

CTS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症状各异。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该病可能的机制是机械压迫。腕管内压正常值为2~10 mm Hg(1 mm Hg≈0.133 kPa),当腕管内压力超过40 mm Hg时,各种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增高,从而影响神经内微循环静脉回流,导致静脉淤滞,进而引起神经内膜水肿和组织渗透性降低,轴索的轴浆运输速度也受到影响。若压力持续存在,神经外膜和神经束间质也可发生水肿,弥漫性水肿引起神经内物质交换障碍和氧气供应减少,进一步刺激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导致神经膜纤维化增厚,以神经外膜明显。若卡压持续存在,神经的传导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发生传导阻滞;与此同时,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和缺氧,脱髓鞘和郎飞结的结构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压迫处轴索的断裂和瓦勒氏变性[2]。随着卡压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巨噬细胞被激活,将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最终引发一系列不可逆的反应。目前已经有文献[3]指出,CTS是几种病理生理机制的组合,包括髓道内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微循环损伤、正中神经结缔组织改变和滑膜组织肥大等。这几种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

2 流行病学

CTS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研究[4]表明,CTS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有密切关系,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4倍,且CTS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期在45~54岁。有劳损病史者高发,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在长期需要腕部用力的装修工人、泥瓦工、木工、保洁员、厨工等职业中,以及从事手部震动频率较高的工种如建筑、采矿、伐木等工作的人群中,发病率也较高。随着网络电子行业的发展,计算机操作人员长期使用鼠标,腕关节反复屈伸,造成腕管慢性劳损,故CTS 又称“鼠标手”,并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此外,内分泌代谢异常也是CTS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与CTS呈中度相关性[5],以及糖尿病患者的CTS发病率较高。

3 CTS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

临床上治疗CTS 的方法众多,效果却参差不齐,主要根据患者病程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人选择综合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目前首选的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手术治疗。

3.1 保守治疗 目前对于无持续症状、肌电图提示未见神经表现及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轻中度CTS 患者,保守治疗仍作为首选[6]。相关研究[7]证实,在腕管内局部注射激素及麻醉药品,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症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利尿剂、营养神经类药物,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治疗周期不宜过长;同时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中药治疗,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有效[8]。此外,超声波、短波、热疗(红外线、中药熏蒸)等均可增加血流动力,改善局部微循环,减少慢性炎症,进而对缓解患者的症状起到一定作用[9]。针灸治疗对于轻中度CTS 患者,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Mohamm 等[10]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发现,针灸治疗在短期内效果要优于口服镇痛药物,且与支具固定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手术治疗 对于永久性感觉及运动丧失的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旨在切断腕横韧带,开放腕管,解除正中神经受压[11]。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认为,保守治疗是轻中度CTS 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只有当其无效,才建议手术治疗[12]。目前比较流行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式腕管切开减压术(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OCTR)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两种[13]。虽然传统的OCTR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因其切口较长,可能引发局部压痛、瘢痕粘连、愈合时间延长等不适,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满意度[14]。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已有相关研究[15]报道,使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由于整个操作过程是在内镜下完成,导致视野受限,增加了术中损坏神经或血管的风险。另外,ECTR 费用较高,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也较高。有研究[16]分别对行OCTR 和ECTR 的患者进行1~5 年随访,均未发现存在明显疗效差异。

总而言之,术式的选择取决于医生对病情的正确评估和技术水平,无论选择哪种术式,最关键的步骤和目的是确保能完全切断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受压。

4 针刀治疗与其他治疗的比较

有研究[17]将针刀和针灸治疗CTS 进行对比,发现针刀治疗CTS 效果较为显著;针刀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CTS 相比,非留体抗炎药给药途径多为口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用药安全性低[18],而针刀在患处进行治疗,无药物不良作用。有研究[19]将针刀治疗和支具、药物治疗CTS 进行对比,表明针刀可减轻CTS 的症状,效果较优。有研究[20,21]将针刀治疗和封闭治疗CTS 进行对比,发现针刀效果显著,而封闭疗法远期效果不高,复发率高。有研究[22]将针刀治疗CTS 和开放手术治疗CTS 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针刀治疗CTS 效果较好,且术后腕功能恢复较好,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腕横韧带的功能。有研究[23]发现,术后会出现屈肌腱的粘连、腕关节无力和部分患者术后握力下降等。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后,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如血肿、尺神经刺激或掌浅弓切断等[24]。针刀治疗相较手术而言起效快、风险小、远期效果稳定[25],而且其产生的瘢痕组织非常小,预后康复率更高。因此,针刀治疗CTS 较其他方法效果佳、见效快、功能恢复较好、后遗症少、复发率低[26],呈现出了简、便、验、廉的独有优势。

5 针刀治疗CTS的局限性

针刀治疗CTS效果确切,但其传统切割、松解的方式对局部组织有一定的损伤风险。这种操作对术者的临床经验及解剖知识要求较高,风险较大,术者治疗时易受制约,导致松解不到位,疗效不满意。针刀治疗是在医者对解剖熟稔于心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对医者要求较高,虽临床运用便捷,但误伤事件频发。据研究[27],由于医者仅凭解剖理论进行操作,松解的过程又仅依据对神经血管走行的认识与患者的感觉进行评估,即便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手术过程中仍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神经血管造成二次损伤。更重要的是,临床以医者的主观意识为主导,缺乏客观数据支持,使针刀医学难以进行循证研究。虽然有着扎实的解剖基础,针刀施术者亦如黑箱操作,这也是传统盲视下针刀治疗CTS效果有限的原因。也正是盲视的原因,限制了针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8]。因此,为避免神经、血管及肌腱等软组织的损伤,并使针刀直达腕部瘢痕、粘连,提高其治疗CTS的效果,有必要进行针刀治疗CTS的可视化研究,以便清晰地辨别腕管内解剖结构,明确病灶,分明层次,实时调整针刀各种操作路径,提高针刀治疗CT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25]。

6 超声可视化针刀治疗CTS的优势

目前,临床可视化方案主要是依靠X 线、CT、MRI、超声等[29]。其中,X线对软组织的观察效果差,在显示软组织病变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临床鲜有报道X线引导下的针刀临床研究。CT引导针刀治疗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其过程复杂,不能实时观察针尖的位置,需要在CT定位后进针刀,将针刀深入病灶后再次行CT针尖定位,判断位置正确后行切割分离,即使这样仍有治疗点定点准确而进针方向偏差,或体位变动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且CT也具有较强的辐射,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较大的伤害,因此虽有相关研究报道,却很难应用于临床。由于MRI对金属物的不兼容性及其较为昂贵的价格,目前暂无MRI引导针刀治疗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疾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而在CTS 的针刀治疗中,针刀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及周围软组织,二者的靶点十分吻合[26]。因此,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可以做到明确针刀体内路径,实时调整各种针刀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刀治疗CTS 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刘珍等[30]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运用小针刀治疗CTS,选用小针刀纵运手法比提插手法更能减轻正中神经的受压。沈素红等[31]的研究发现,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正中神经阻滞治疗轻中度CTS,精准、安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超声可视化安全无创,可有效减少二次损伤,且无辐射伤害,是目前影像检查中性价比最高的操作。随着便携式超声的研发,超声解剖学不断完善,超声不再作为单一的辅助工具,而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诊疗手段,参与治疗全过程。

7 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CT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CTS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只适用于轻中度CTS患者,虽可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且部分患者效果欠佳。而手术治疗虽然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由于其有创性,术中易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组织,术后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瘢痕粘连及压痛等,且费用昂贵,对患者身体及经济压力均较大,患者不宜接受。可视化针刀技术可以做到明确针刀体内路径,实时调整针刀各种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刀治疗CTS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腕管针刀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