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强化区域认同:优势、着力点与路径选择

2024-03-01 17:43秦初阳郭晓林
成才之路 2024年4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东北共同体

秦初阳 郭晓林

摘要:“东北”既是地理概念,也指向超越行政区划的区域认同的存在,强化区域认同,留住人才是影响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元职能,在促进和强化区域认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在强化区域认同的过程中,应以分类协同为办学理念及定位原则,以共同体建设为组织依托,以文化认同为实践主着力点,从而体现自身在促进区域认同与区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行为能力。

关键词:“东北”;高校;区域认同;共同体;集体记忆;认同强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4-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域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编号:L21BMZ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东北”是一个多元图景的概念,从地理意义而言,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从身份认同角度上看,又指向为一种少见的集体自发式的区域认同,黑吉辽三地人民的“东北人”自称以及其他省份人对“东北人”的他称均提示着这一超越行政区域划分的区域认同的存在;从历史成因而言,则展示了东北区域的恢弘壮阔的移民史、流民史以及多民族交融史。

近些年,受国家经济重心南移与东移,户籍制度放开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在体制上、机制上、思想上、身份认同上的一些矛盾暴露出来,人口流动走向发生了“倒车式”逆转,由以政策主导的人口主要流入地转为因经济滞后牵引的人口流出地。在社會发展过程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地区发展至关重要的维度,因此有效地改变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现状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前提与基础。但目前东北地区人口外流规模持续增大,尤其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从年龄结构上看,18岁~45岁的人群外流趋势尤为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层面出台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管理到社会服务等一揽子政策,如“兴辽英才计划”“改善营商环境”。王德威教授指出,“东北”既是一种历史的经验,也是一种“感情结构”[1]。因此,实现东北人口的“回流”,固然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内市场大环境等外部硬性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留住“乡愁”,即属于“东北人”的历史记忆、共同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文化符号。

国内外的区域一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的一体化融合发展要克服如体制障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制约因素,但其底层逻辑是强化区域认同,牢固区域人民的感情及认同结构,此过程非一蹴而就,需各方协同发力,尤其需要社会组织与个人主体的广泛参与。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多方协同多发生在产业互补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关于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少量关联研究也将高等教育作为客体,其在促进高学历年轻人群的区域认同中的作用以及其主体地位未被充分认识。因此,结合东北振兴发展的现状,探讨高校强化区域认同的优势与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校又能在区域发展中寻获新的生长点与发展着力点,开辟本土化、特色化内涵发展道路。

“认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是个人对他人或群体价值、规范、心理面貌的模仿、内化并且形成个性化模式的心理趋同过程。认同兼具建构性与历史性,个体与所属群体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失衡,持续性与割裂性的此消彼长使得认同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尤其在应对个人趋同心理的建构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属性议题研究时,将其置于更宏大的社会学范畴内进行审视,由此诞生了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偏重自我分类过程以及社会认同过程,强调“群体”研究。

区域认同是基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认同形式,英国学者安德鲁·赫里尔定义地区意识和认同时,强调其“是对于某个地区共同体的归属感”[2]。随着区域一体化以及城市群研究与实践的兴起,中国涌现了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区域形式,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这些区域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实力的趋同性以及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而形成的。而“东北”区域概念的形成则摒弃了经济叠加政治的区域边界划分模式,更指向为区域内的行为个体对“自我”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理解与认知,这种理解与认知产生于历史纵深的共同记忆与体验、相同或相近的语言互动符号、共通的情感结构以及价值取向。所以说,“东北”区域认同具有文化性与情感,是深沉的,更锚定共同的发展命运。

基于“东北”区域这一认同特性,在进行区域一体化设计时,经济合作是刚性的设计,而提升区域认同则是不应忽视的柔性力量,更具持久性与渗透性,是逆转人口外流趋势、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因此,应吸纳更多的个体或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区域认同提升行动中,其中高校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高校自欧洲中世纪诞生以来,其功能呈现出不断叠加的态势,并实现了多元化转向。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与再生产这四种高校职能之间不是割裂的存在,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以社会的实际与潜在需求为导向,且上述三种职能在文化认同的统摄与牵引之下,真正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理性与现实思辨。而且,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再创新的不断深入,高校凝聚文化认同的主体地位必将强化。

区域认同的形成依赖四个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共享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基础、积极的成员间互动以及共通的命运认知,紧密的情感结构以及较强的认同感正来源于此。因此,高校应在这四个因素上发力,发挥其人员体量大、智力密集、创新性强的优势,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对东北区域的感情联系的同时,促进认同强化从情感认同到理性认同再到制度形态的结构化认同的逐步进阶。

“大学不是被动的环境产物,而是主动发展的生命系统,不仅有自己的品格或精神,还有完善的信息传输与能量交换系统,以敏锐地感受变化、调整行为、适应环境、发展自身”[3]。因此,高校在促进区域认同的努力上要充分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生命系统的自主性、自组织能力与再生产能力。

1.以分类协同为办学理念及定位原则

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直接关联学校的生存环境、生存动力与发展方向。东北地区高校应将其办学定位同东北区域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连,着眼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进行结构性优势互补。一般来说,高校按照其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成效分为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在发展方向上,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在寻求“国际化”,这就导致不同层次高校的“同位竞争性”发展,出现了教育资源浪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众多普通高校丧失了“错位发展”良机。因此,区域内高校的办学理念更应强调“错位发展、上下优势流动”,即重点高校继续国际化道路,而区域地方性高校应向本土化方向寻获生存空间,从而与重点高校错开发展赛道。同时,鼓励重点高校的优势资源通过合作的方式流动至普通高校,而普通高校的服务重点放在区域内的社会发展需求上。

东北地区的高校数量众多,教育资源丰厚,既有国家重点高校,又有普通地方性高校,且学科门类分布均衡,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专门院校。以此为平台,转变办学理念和定位,依托区域发展,向本土化要空间、拓资源、寻合作,将“东北振兴”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契机,寻求特色化办学之路。而且,办学理念和定位的调整应着眼于头部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协同,即在寻求错位发展的同时,注重不同层级高校的资源流动、优势互补以及协同发展。

2.以共同体建设为组织依托

强化区域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成员间积极的互动。积极的互动有助于在个体成员甚至是各分支群体成员间形成较为紧密的情感依附、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因此,构建共同体有助于各成员实现制度型组织能力的提升以及结构性互动共建。共同体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核心概念。“任何个体都有内在的归属需求,都希望能在‘共同体’中获得归属感、身份感及安全感,这也正是当今世界存在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共同体的重要原因。共同体的建构不仅可满足个体的归属需求,同时也能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发展。”[4]因此,高校应在各个领域建立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使共同体组织形式实现无序合作向有序合作、浅层合作向深层合作的转化,同时提升对外部环境,尤其是区域发展需求、发展契机、发展动力的感知水平以及应对能力。

目前,东北三省在政务服务方面已经实现了“区域通办”,高校也进行了共同体建设的有益尝试。2021年8月,东北三省联手推进高校开放办学,高水平教师可跨省(区)互聘,大学生可跨校修读千门精品课程,并且互认学分。在学科专业领域,也出现了联盟化的共同体建设模式,2022年3月,东北三省新医科教育联盟成立,2022年9月,东北三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正式开启。上述共同体构建的初步尝试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等方面展现了新的发展潜力,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因此,高校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高校的协作意识,深化了高校对共同发展命运的认知,累积并凝聚了区域认同。在随后的共同体建设实践中,不仅要注重跨省(区)的高校合作,也应在校企、校地的合作上给予重视。

3.以文化认同为实践主着力点

在明确的理念定位与发展形式指引下,区域内高校应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上开拓多元、创新的实践路径。而且正如上文所提及那样,区别于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东北地区区域认同主要形成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相近的文化传统,这是东北区域认同的底层逻辑。事实上,文化认同是文化身份或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不仅赋予个体在意识上的身份确认和社会系统定位,而且通过比较的视角赋予个体独特的文化身份符号与位置标识,是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因此,一方面,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是保障区域稳定向上、人心齐聚、信心凝结的重要根基;另一方面,对交互式文化身份符号的地域性再生产也有利于强化区域人民对本区域文化生活、社会经济的认同。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对于大部分地方型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是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旨归的。因此,东北区域内的高校应该考虑如何在不断协商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具化人才培养、文化身份认同与地方人才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通过组建异质化的科研团队对地域文化及价值观进行系统化研究,厘清区域内各个地方地域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之处。对于共性之处,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具象化彰显和强化,从而找出具体的发力点,对于差异之处,要进行妥善处理。第二,提高对区域问题研究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对地域文化进行分层分类研究,如开展区域历史文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研究等,倡导区域高校的合作开放研究。在对原有文化因子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寻求与外来优秀文化因子的融合,提升区域文化创新性以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第三,教研贯通,开设地方文化课,覆盖拓展课以及公选课渠道,在专业课中鼓励教师渗透同地方文化相关的思政元素。同时,通过课后实践的区域文化引导,在学生中营造开放、合作、多元的氛围,引导他们聚焦东北地域文化、关注东北区域发展、服务东北发展需求,加强学生对东北区域的认同。第四,以集体记忆为认同构建的催化剂。共同的记忆能唤醒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情感体验,还能通过重建“曾经”的意向,促进共同认同在当今社会的具象化形成。这就要处理好“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之间的逻辑关系。集体记忆应是一个“框架”,通过个人记忆显现,个人记忆全部或部分汇入此框架之内,群体内个人记忆的相同或相通部分,可以根据现实需求或社会环境进行重新组织、筛选与强化,从而强化集体记忆“框架”。基于集体记忆推动认同形成的框架性作用,东北地区高校应在集体记忆的唤醒与重构上发力。东北地区人们的集体记忆,以及日常生活中共同的文化基础,或是抽象化的共同情感体验的维护、强化与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头或书面的“记录”。澳大利亚档案学者苏·麦克米什认为,在共同体(社群)的语境和背景下,“档案”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文件,还包括文学作品、景观、舞蹈、艺术、人造的环境及手工艺品等,这些都是共同体及其成员生活留下的痕迹,是反映共同体及其成员生活的证据和记忆[6]。高校应重视“档案”在记录共同体曾经的信息以及促进集体记忆和共同认同形成与强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东北地域文化的记录、保存以及创新传承与转化。“记录”是一个历时性概念,高校在借助其进行强化学生的共同体认同以及集体共享记忆时,应遵循三条路径。一是根据“联合共享、分类互补”的原则,组织专家学者对已有的关于东北的史实与文化进行筛选与整理,并对正向内容进行重新解释,在尊重历史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适应性重构,同时要注重对当今社会的持续性记录,不断地丰富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档案”。二是将整理的史料融入校史馆、展览馆以及博物馆进行展示和专人讲解,组织学生参观,强化其共同记忆以及共同精神的塑造。三是东北“档案”数字化融入教学。应以课程为载体,以课程思政为手段,将展现东北风貌、精神、历史的元素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嵌入并内化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档案的重构与呈现也应实现技术转向,即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将东北“档案”进行数字化呈现,并根据教学内容及环节进行分布与适配。这能在创新呈现形式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东北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唤醒情感依附,从而强化集体记忆并萌生集体认同。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并不是区域发展的直接参与方,但其在创新、集智、育才方面的优势使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间接促进区域发展。而且,通过响应区域发展需求,培育社会需求的人才,关注区域文化,高校不仅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而且在促进区域认同的强化方面成为重要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应转换思路、精诚合作,向区域发展需求攫取生存空间,以区域文化认同强化为着力点,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繁荣自身建设,丰富特色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为东北留住人才,留住乡愁。

参考文献:

[1]张学昕.迟子建的“文学东北”———重读《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白雪乌鸦》[J].当代文坛,2019(03):60-70.

[2]郭树勇.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道路:兼论东亚共识的制度化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05):14-20.

[3]刘向荣.大学强化区域认同的功能优势与主体选择[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6.

[4]连志英,档案与共同体记忆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02): 83-94.

[5]陆军,李永强,次仁旺姆.中国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从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J].2023(01):68-80.

[6]Mckemmish S,Piggott M,Reed B,et al.Archives:recordkeeping in society [J].Centre for Information Studies,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2005(06):1-20.

Strengthening Regional Identity in Universities: Advantages, Focus Points, and Path Choices

Qin Chuyang,Guo Xiaol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 "Northeast China" is not only a geographical concept, but also points to the existence of regional identity beyo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Strengthening regional identity and retaining talen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Universities have diverse functions in talent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have unique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and strengthening regional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identity, universities should adopt the principl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s thei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positioning, rely 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s their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focus on cultural identity as their main focus of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main position and behavioral ability in promoting regional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NortheastChina";universities; regionalidentity; community;collectivememory;identityreinforcement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东北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共同体的战斗
大东北的春节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深陷媒介景观的超现实主义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