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情境追求探究

2024-03-01 17:43徐小兰
成才之路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情境

徐小兰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步落地,核心素养的统领地位逐渐凸显,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情境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情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文章结合闽教英语教学现状,从以实物呈现激发学生探知欲求、以图画呈现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以多媒体突破学生认知基础、以角色演绎延展学生思维、以生活对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等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情境追求进行探讨,旨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情境;情境追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4-0097-04

《文心雕龙》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说明人的情感变化会受到外在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外部因素的助推下,人们的情感会触动语言的萌发。基于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环境因素对学生产生的正向引导作用,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興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实践。英语属于语言学科,词汇的感知、句型的把握以及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无不需要情境的助推。英语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背景,通过模拟、体验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情境追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

情境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往往需要使用到实物,如真实物品、图片、音乐等,通过实物来展现特定的情境,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通常通过观察、感知、操作等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实物呈现契合了学生认知和思维特点,是开启英语课堂教学大门的关键钥匙。首先,实物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英语知识。通过展示真实的物品或模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其次,实物呈现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亲身感受实物的特点和属性,从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实物呈现可以为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场景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立足实际,以实物呈现激发学生探知欲求,无疑是教师最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闽教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Easter eggs”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复活节彩蛋来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以此激活学生的探知欲求。当教师展示复活节彩蛋时,可以向学生提问:The teacher brought a group of cute eggs to us in this class. Come and have a look. Do you know them?引发学生思考和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彩蛋,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彩蛋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并向学生提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Easter eggs?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this colored egg?让学生围绕彩蛋的制作和意义进行讨论,顺势介绍复活节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与复活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展示彩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复活节和彩蛋的英语相关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求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形成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从事物的外部形态着手,形成感性认知,再经过提炼、加工,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实现多种思维形式的融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呈现,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求,将复杂晦涩的英语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

情境创设的目标是利用多重感官的交叠互通,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图画是一种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学生面对一幅生动逼真的图画时,他们的视觉感官会被强烈地吸引,从而引发对图画内容的思考和探索,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并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图画情境的作用,以图激趣,打破语言阻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形象化。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还具有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双重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了解英语知识的背景和语境。同时,在插图的助力下,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英语世界,深入理解英语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在闽教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Winter vacation”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问题引导学生:There are many illustrations in this unit.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Tell me why you like it.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幅插图。当有学生回答:The picture of the Great Wall is my most familiar and favorite.教师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幅插图,以及他们对于插图中长城的了解和看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授一些与长城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the Great Wall of China”“the longest wall in the world”等,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插图,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插图进行分析思考、表达交流,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教材中的插图,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形式的图画来创设情境,如简笔画、漫画、图片等。这些图画形式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英语知识的内容和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选取恰当的图画,同时也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到图画资源选择中,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3]。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不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更是一种突破认知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将动、静、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动态化的呈现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认知。多媒体进入课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对多媒体情境进行优化、升级,却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考验。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能够将英语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突破自己的认知基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經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创设更加生动、立体的英语学习情境,对学生产生正向引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凸显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交互,如图片、文字、音频和动画等,使学生处在多种动态信息的包围下,逐渐建立起对英语知识的有形认知。

例如,在闽教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A spring outing”教学中,教师可从动态化的视频呈现着手,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知和体验。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人们在春天外出游玩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游的愉快氛围,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spring scenes did you see?What activities do you usually do when going out to play in spring?What is your favorite spring activity?What safety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when going out to play in spring?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寻找问题答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掌握与春游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picnic”“fly a kite”“go hiking”等。在视频和问题的双重作用下,学生的认知逐渐由低层级向着高层级迈进,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描述春游的活动和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要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可见,多媒体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生成,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通过将视频资源与问题思索相融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直观思维发达的特点,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生成独特认知,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学习,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理性化。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彰显学习实效性。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多重因素共同助力,而无论何种因素的融入,都需要秉承生本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和课堂导学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多维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角色演绎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来模拟真实情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角色演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在角色演绎过程中,教师要从前期准备、学生分组、角色分工、小组排练、实践演绎等环节着手,做好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同时教师也要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大胆放手,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自由发挥。另一方面,在角色演绎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特定的角色,如医生、律师、销售人员等,然后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模拟实践或对话,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英语专业术语、沟通技巧等,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拓宽思维视野[4]。角色演绎情境是一个多元交互的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活跃。

例如,在闽教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Sports day”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置课前任务:Select a sport you like and show the relevant rules of the sport in the form of a competition.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了解相关规则,然后按选择的运动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接力组、足球组、游泳组等,让小组内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运动员、裁判、观众等,进行英语对话和比赛。比赛结束后,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feel and experience after watching this game?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对比赛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角色演绎的活动形式在英语学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它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当学习主人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英语学科中,对话和故事是常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具有丰富的情境和人物角色,为角色演绎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支撑。通过角色演绎,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话或故事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还不如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深刻认知。角色演绎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情境,从而从不同角度理解英语知识,拓展思维。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无论何种教学模式,要想达成教学目标,形塑学科素养,都必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突破,让知识走进生活。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品质。好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通常不会单纯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剖析,而是将知识置于特定的生活化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感知体验中意识到英语知识的使用价值。为了对接学生的兴趣点和感知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引发学生思索和疑问,进而发现知识规律,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相对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更缺乏情境和实践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平台。

例如,在闽教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Tall buildings”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视角出发,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出问题:Boys and girls,may I ask you a very interesting question?What floor do you live on?How long does it take each time you go downstairs?这些问题不仅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有效对接了单元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认真思索,在回答过程中学习与高楼建筑相关的形容词和动词短语,如tall、floor、downstairs、stand on top of等。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如爬楼梯、坐电梯等,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更是要让学生在运用分析和对比中灵活掌握知识。教师要对生活化情境的目标导向有清晰认知,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拉进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内驱动能的牵引下,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成长点。虽然学生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但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寻实际生活与单元主题的衔接点,进行对接,突破知识桎梏,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习过程更加灵活[5]。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接轨意识,利用情境的衔接作用,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与文本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感知知识的特定意义。同时,教师的情境创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而应综合考虑英语学科属性、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单元主题等多种因素,发挥情境价值,对教学展开多重设计,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晶晶.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策略探寻[J].教育界,2022(02):50-52.

[2]赵李苹秀.英语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J].湖南教育(B版),2022,(08):48-49.

[3]陈慧萍.创设情境,让小学英语教学“活”起来[J].江西教育,2022,(24):74-75.

[4]王宝霞.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实施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2(30):45-48.

[5]林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以“They’re monkeys”為例[J].名师在线,2022(35):49-51.

Exploration of the Contextual Pursui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Core Competencies

Xu Xiaolan

(Ful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Pucheng 353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is gradually becoming promin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situational teaching,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knowledge by participating in specific situations,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form good core competencies.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Fujian province, and explores in depth the situational pursuit of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from the aspects of using physical objec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using pictures to reproduce and stimulate their multiple senses, using multimedia to break through students’ cognitive foundation, using role interpretation to extend students’ thinking, and using life integr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The aim i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rimaryschoolEnglish;corecompetencies;situation; contextualpursuit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