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跨媒介传播中林道静形象重塑与思考

2024-03-14 07:16高榕
参花(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青春之歌林道静春之歌

高榕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创作的革命历史小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文学价值不可低估。从小说到电影等多媒介改编是“十七年”时期最为普遍的文化现象,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将小说中革命性特征的主题、人物与情节有机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象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青春之歌》是红色经典作品之一,书写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艰难成长之路。其中,女主人公林道静是这一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文本先后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等不同的文艺形式,跨媒介的广泛传播无疑促进了其经典化的过程。林道静在不同媒介文本中都呈现出了形象变迁之路,在其形象不断被重塑的过程中,在媒介的互生关系中蕴含着深刻意义和时代精神建构。

1958 年问世的《青春之歌》以女主角林道静的遭遇和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其充满波折和挑战的人生经历。到1959 年上半年,《青春之歌》已销售130 万册,同年即被搬上银幕,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99 年《青春之歌》电视剧版首播。“文学的创作和消费是一种文学传播行为,而受众则是文学传播的起始点和终极目标所在。”受众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进而会在阅读中接受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精神需求。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之网需要通过一系列媒介的传播和接受,才能最终被编织形成一个复杂的维度,而文学生产、影视创作和舞台创作则提供了广阔的审美信息空间,因此意义的生成取决于传播、消费和观看。

一、小说、电影、话剧的跨媒介关系

小说《青春之歌》的成功,是实现各种改编形式的基础。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历经语言艺术、舞台艺术、视听艺术的演变,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同时也呈现出符合各自艺术规律的创新。文学、电影及电视剧是一种相互渗透的艺术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学为电影及电视剧提供素材,使它们能够从文本中获取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将文字符号转化为视听符号,从而使其更具直观性和易读性。其次是电影对原作进行加工提炼以适应观众审美要求。电影及电视剧改编自文学作品时,必须先进行剧本创作,使其有利于电影画面及舞台画面的叙述。文本的个人叙事和银幕及荧屏下的集体叙事构成了融合与协调的共生关系。尤其是在“十七年”时期,文艺界借助多种传播媒介的协同作用,提升传播资源的流通性,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改编,从而有效地扩展了“人民文艺”的传播领域,提高了其传播效率和能量。其中,不同媒介形式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化,也体现出了时代语境与深刻意义。本文以杨沫1958 年小说《青春之歌》第一版、1959 年《青春之歌》电影版、1999 年《青春之歌》电视剧版这三种媒介形态的作品为主要阐述对象,从媒介与叙事、媒介与改编的叙事细节方面、媒介的互生关系探讨林道静的人物形象。

二、多媒介改编中林道静形象塑造差异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折射社会文化的变迁。女性形象塑造是一种女性景观,同时也是社会景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学作品的多媒介改编中,女性形象的存在及呈现一直都有着剧作层面、社会层面、意识形态层面的多重价值。“林道静”是“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在《青春之歌》的跨媒介之旅及经典化之路中,无疑也在促进其女性形象的经典化之路。

(一)文本:成長小说的复杂性与细微性

小说《青春之歌》以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史为脉络,将人物的个人成长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互交织,生动展现了人物与历史全新的关系。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作者杨沫在刻画女主人公时,凭借着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参与革命斗争的经历,为人物形象赋予了现实基础。同时在五四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林道静被塑造成一个多维度的、生动立体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以女性角色为叙述核心的写作方式,是一次彻底唤醒女性意识的创作。

小说中的林道静是立体的、情感充沛的女革命者。从小说开头的刻画,一个纯洁干净的少女映入眼帘: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素白手绢,浑身上下的白色体现了林道静的不谙世事与天真单纯,为她之后的艰难成长埋下伏笔。从余永泽的搭救到与他同居到产生分歧,小说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时内心有犹豫因子的存在,这种情感的存在是立体的,是真实的,是有复杂人性的细微之处。

在小说的视域里,革命与爱情因子是相互交织的。林道静是在卢嘉川的感召下,经历过细微的情绪变化,思想境界慢慢提升起来而逐渐成为坚定赤诚的革命者。比如,在小说中是透过林道静的视线,看到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卢嘉川的形象。在卢嘉川担任林道静革命导师的同时,不难看出两人依稀可见的情愫。将林道静的情感历程融入革命文学叙事的构建过程中,符合林道静个人成长的生活逻辑,将其成长与时代联系起来,进而使其成为一个有复杂的情感、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提升了文本的“艺术真实”性和解释空间的范围拓宽。

(二)电影:宏大叙事的导向性与完整性

1959 年,电影作品《青春之歌》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据杨沫回忆:电影《青春之歌》于国庆节放映后,它如小说般掀起观影热潮,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所有电影院都在不停地进行包场放映,电影开场时,海浪轻轻地拍打着礁石,镜头由远及近,逐渐展现出海浪与礁石的细节,犹如一个微观世界的缩影。这个场景隐喻着生命的起伏与坚韧,它们彼此交织在一起。从林道静绝望跳海到与余永泽展开对话,身后的背景都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回响着雷鸣般的巨响,这一幕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作品中,大海形象通常被用来象征“选择”“时代”“命运”等意义,这里明确地蕴含着内涵: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在电影的视域里,受主流话语以及自身艺术特征的影响,为了使林道静思想成长的历程更加合理,电影突出了革命斗争的一些关键情节,删减了男女情感纠葛。相较于文本而言,小说中隐约可见的爱情因子,在电影文本中被弱化甚至消失了。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决裂时刻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彻底。林道静在电影中被塑造成为了更符合时代导向的女英雄形象。电影结尾的场景与小说不同,林道静身穿红衣,带领众多爱国民众,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游行,驶入了革命的浩渺海洋。这充分展现出了“这是英雄的凯旋式,也是英雄的命名式。这是英雄的凸现,也是个体的消融”。电影中林道静坚定地站在革命的历史洪流之中,展现出以崇高的革命精神为导向的“铁娘子”形象。

电影在对小说文本的改编中,把影响林道静思想发展的那些充满歧义矛盾的情节删除了。在有限的影像时间里,必须对原有故事进行影视化,需要对小说文本重新编码与解构。主流话语导向下的革命式电影亟待呈现的是时代潮流的价值主导与艺术化表达,加强主流思潮与观众的交流沟通,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在《青春之歌》的经典化之路中,电影作为一种更贴近大众的媒介手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剧集:多元文化的人文性与时代性

1999 年电视剧版《青春之歌》成功播出。尽管导演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仍然有许多遗憾,但是从整体上看,第一版电视剧融合了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即“文艺作品离不开人文的关怀”。

正是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80 年代,在多样化理论的影响下,对于《青春之歌》中“人的存在”给予重视,对女性的思想与命运给予重视。有学者认为《青春之歌》小说修改版消减了林道静作为女人细腻的心理和独特的性格色彩。1985 年开启“重写文学史”热潮,对经典作品《青春之歌》进行重评,有人提出作家独特的心灵体验与人生理解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视剧版《青春之歌》是以塑造人、表现人入手,对于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柔弱和敏感之处在走向革命之前得到了充分展现。在革命之外,她的坚韧和赤诚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该剧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上都有独到之处。这部电视剧以更加深刻的人性理解为出发点,表达一代青年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经历交织的图景。更多体现的是人文關怀。

如果说文本在于表达成长之路的复杂过程,在文字的表达中引人深思,电影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宏大叙事表达的话,电视剧版则以更多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命运的走向,引领观众聚焦于革命浪潮中个体的命运,透过不同人物对命运的抉择,获得启迪和认同。

三、媒介互生关系下对女性形象建构的反思及价值

在多媒介改编中,我们看到林道静这一女性形象被塑造,女性主体意识被消解,在后来的时代语境下由“不可见”到“可见”的女性意识。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娜拉出走”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成长的复杂之路上,投身于理想的革命“红”流。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需要的、人民尊敬的凯旋式的女英雄;在荧屏上我们看到了回归“人的存在”视野的丰富的女性革命者及充满革命激情的一代年轻人的奋斗征程。

《青春之歌》所承载的复杂意蕴已远远超过文本自身,其文本的变迁与接受和多媒介改编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在时间长河里中国文艺的发展变化及中国女性发展的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变迁之路,受到多重因素的消长所影响,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面貌。其女性形象在不同媒介形式或复杂结构或丰沛外延的审美表达之下,是女性意识的发展,是社会景观的变迁,是时代语境的刻画。

今天,用跨媒介的视角来看,对“十七年”经典文学作品在多媒介改编的女性形象建构,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视角,我们应该拓展在其时代氛围下所需要的一种经典化的价值导向。在小说到电影到电视剧的改编之路上,从重塑形象到重塑文本,在不同媒介的互动关系中,看到林道静在形象谱系之间的延伸和传承。林道静在多媒介改编中的文化传播,不仅是不同媒介特点的改编需要,也是时代精神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在当下的时代契机和传播体系之中,我们或许又会看到一个不同的“林道静”。在“她力量”的觉醒下,试图击破被定义与凝视的刻板印象,重塑一个新时代的“林道静”。正如李杨所指出的:“媒介不是承载传播内容的‘形式,媒介本身就是‘内容。”

四、结语

《青春之歌》的经典化,是时代浪潮、个人经历与媒介改编的结晶,不同媒介形式的表达是经典文本与时代对话的活力,是时代精神的提炼,这就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跨媒介之路中的当代价值。小说戏剧光影世界,根植于现实土壤,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可能无法避免“造梦”的叙事逻辑和多媒介特点的影响,但往更积极、更良性方向去塑造女性形象、去成为更加独立多元的现世女性,是女性发展真正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先进性,需要吾辈在接续努力中发展壮大。传媒的发展引发了文学经典的价值重构,两者理应在协调共生中,保持一定的审美价值,寻求文学深刻性与大众文化性的融合,带给人们思考的空间,是人民的需要,是时代的命题。

猜你喜欢
青春之歌林道静春之歌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爱情研究
——以林道静为例
春之歌
春之歌
试析《青春之歌》中的爱情叙事与革命理想
春之歌
舞剧《青春之歌》创作艺术特征探析
表演艺术家谢芳的后“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
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