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驹或边缘人:李千里的传奇人生

2024-03-21 16:59张程
领导文萃 2024年5期
关键词:韦氏李唐长孙

张程

在武则天革命前后,李唐皇室中出现了一位“另类”成员。

李千里,本名李仁,是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619—653)的长子。李恪文武全才,深得唐太宗的喜欢。然而,掌权的长孙无忌站队日后的高宗李治,为消除对于李治的潜在威胁,借房遗爱谋反案株连李恪。

李恪无辜遇害,殃及四个年幼的儿子。相较于一般的谋反家属,李千里与弟弟李玮、李琨、李璄得到了“从宽发落”,于永徽四年(653)流放乌烟瘴气的岭南绝远之地。

细究其父李恪冤案,幕后黑手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武则天的敌人。武则天扳倒长孙无忌集团后,开始平反长孙氏制造的冤案。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显庆五年(660),李恪追封郁林王,得到了有限度的拨乱反正。不过,李千里的命运并没有立即逆转。武则天挑选了河间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为郁林县侯,承嗣李恪一脉。

光宅年间(684),李千里39岁,流放岭南也有31载。也就在这一年,郁林县侯李荣犯罪。李千里命运的齿轮开始快速转动起来,先是遇赦可以返回中原,又袭封郁林县男、郁林郡公,并出任岳州别驾。永昌元年(689),李千里升任襄州刺史,奉使江左,拒绝了地方贿赂的金银。武则天得知后,夸奖说:“儿,吾家千里驹。”李千里以武则天的夸奖为耀,将李仁改为李千里。这一时期是李千里人生的根本性转变。

他的逆天改命,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吴王房支没有与武则天爆发过直接冲突,相反和武则天一道遭受过长孙无忌的迫害;二是,李千里以李唐子嗣的身份,献上证明武周革命合法性的祥瑞,无底线地向武则天表忠。而在武则天看来,一个长期脱离政坛,没有政治根基,既没有才学、言行粗鄙,又不为舆论所喜的李唐宗室成员,是没有威胁的。相反,这样的人还能发挥政治吉祥物的作用。在多种特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李千里蜕变为武则天的爪牙之一,化身为武周王朝的一名地方官僚。

神龙政变后,中宗反正,李唐复辟。李千里的人生迈上一个大台阶,在唐中宗登基后迅速由郁林郡公晋封成纪郡王,没多久又晋为成王,拜左金吾大将军,兼领益州大都督。神龙三年(707),李千里又领广州大都督、五府经略安抚大使。用“位高爵显”“封疆一方”“大权在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这泼天的富贵,来自皇权的恩赐。直白地说,是唐中宗李显继位后为了强化皇权,刻意扶持的结果。

经历了武则天对李唐皇室的残酷屠戮之后,宗室人丁凋零,在位者更是屈指可数。李显环顾四周,除了李旦、太平公主,封爵郁林郡公、征讨岭南的李千里就要位居第三了。复辟的李显严重缺乏嫡系力量,需要扶持李千里等人,以便在朝臣、武氏、兄妹、后宫等势力之间维持平衡。派系林立、政出多门的政治格局注定是不稳定的,必然要迅速分化组合。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之中,皇后韦氏的勃兴最为引人侧目。丈夫的纵容,使得韦皇后萌发了效仿婆婆武则天临朝听政,乃至再来一次女皇登基的野心;与武三思的联手,使得对武周时代的拨乱反正非但不彻底,反而呈现出重返武周的政治氛围。新动乱的种子,孕育在长安的土壤中。

此时,命运的眷顾,已經将李千里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所担任的左金吾大将军掌握着京师的警备部队,负责长安城的治安。这是一个敏感的要害岗位,位高权重。

之前成功处理与武则天的关系,只能证明李千里的务实,带有来自底层社会的一丝丝市侩与狡黠。他的人生逆袭,更多的是被时代潮流推搡着、被动前行。可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李千里无法坐等安排,没有人能够给他指引方向,瞬息万变的政坛也不允许他无所作为。

很快,皇太子李重俊登门了。李重俊原本是与皇太子之位无缘的。武则天晚期,李显与韦皇后唯一的嗣子李重润因私下议论后宫秽事,为张昌宗兄弟告发。武则天下令李显处理。怯懦的李显违心逼迫李重润自尽。第三子李重俊,便递补为皇太子。但韦氏内心始终放不下唯一儿子的冤死,进而厌恶所有“抢夺”原本属于她儿子的太子宝座的人。她内心更深层次的欲望是做第二个女皇帝,那么李重俊无疑是必须铲除的障碍。武三思等武家势力,还有同样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同样将李重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和出气包。李重俊困于谗嫉与侮辱,一怒之下决定政变。堂伯李千里无疑是李重俊拉拢的不二人选。

于是,李千里必须第一次独立做出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对于政治局势,李千里是不满的。在韦皇后、武三思等人的把持下,国家有重返武周的风向。武周时代屠戮李唐皇室的惨痛经历,李千里记忆犹新,一想到新的女主统治可能降临,李千里是坚决反对的。同时,作为复辟后的新贵,他很清楚自己会成为新朝第一批的祭旗者。所以,当他看到皇太子李重俊笼络政变,毅然决定参与其中。

问题在于李重俊是一位冲动型领导者,更多是激于义愤,缺乏周密的筹划。他聚拢的政变力量,除了太子东宫中同样缺乏阅历的年轻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李多祚、李思冲二人掌握部分北门禁军,且参与过神龙政变。尤其是李多祚,是一代名将,神龙政变的主力。他们可以作为爪牙,却不能成为政变集团的头脑。神龙政变的成功,是因为形成了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等阅历丰富、老成持重的一帮老臣为灵魂的政变核心。李重俊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心智,李千里也未能填补核心人物的缺失。

加入政变邀约后,他只是完成李重俊布置的任务,既没有参谋顾问,对实施方案有所贡献,也没有分析敌友,对壮大力量有所开拓。唐中宗时代,韦皇后、武三思的反对力量不止李重俊一方。尽管各方的政治蓝图设计存在分歧,但在遏止重返女皇时代的共同点上是利益一致的,是政变集团可以争取的力量。神龙政变的成功,根本就在于聚拢了多方力量,彻底孤立了武则天及其男宠。范本在前,李千里可以联络李旦、太平公主等反对韦氏的力量,也可以说服太子网罗朝臣中潜在的支持者,更可以建议政变集团在京城内外伸展触角、发展势力。可惜,李千里一个作业都没有抄,也没有提醒李重俊抄作业。

在景龙政变中,李千里与天水王李禧父子齐上阵,率左右数十人进攻右延明门。门内是朝臣聚集办公的南衙,韦氏党羽宗楚客、纪处讷等不知敌情如何,闭门不出。李千里父子虽然没能诛杀韦氏党羽,但也牵制了他们出兵支援禁宫。太子兵败后,李千里、李禧坐诛,籍没其家。景龙政变和李千里本人,都以悲剧收场。韦皇后下令将李千里子孙改姓蝮氏。李千里只在高官显爵上短暂逗留了两年,便如流星一般消逝在政治舞台上。

李千里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在时代的尘埃中艰难前行,努力避免成为权力斗争的炮灰,却依然为政治那座大山所压垮。

很多历史人物未必拥有管好一家一舍的能力,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站到了可以影响历史大势的位置上。这对个体抑或时代,都是悲剧。

(摘自“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韦氏李唐长孙
“啸”乐考释——以唐太宗妃韦氏墓室啸伎壁画为中心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庭院中的童年
来自太傅的恶意
长孙家庭成功的秘诀
爱心义诊
又是暮春,不见微云
又是暮春,不见微云
又是暮春,不见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