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培养中的应用

2024-03-25 09:41夏广英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红掌外植体兰花

夏广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深入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与生活品味有了明确的要求,这就为花卉培养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花卉植物的全面应用。优质的花卉植株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平缓心绪的效果,还能达到过滤空气环境,保证空气质量的目的。但随着人们对花卉品种与外在形象的严格要求,传统的花卉培养方式已经逐渐落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花卉需求。因此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提高花卉培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加快品种较好花卉的成长速度,激发花卉培养效果。还会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花卉培养流程,开发出全新的花卉品种满足人们需求。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是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所诞生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通常会从原始植株上分离出符合标准的部分组织、植物细胞等进行全新培养,利用无菌操作对植物激素进行深度激发,以此实现分离植株的再生成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通过剪接植物器官、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二度分化形成实际器官和最重培养出全新的花卉植株。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作为一种植物培养的基础理论,即植物的任何细胞都能够独立发展成为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可以分为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通过对花卉植株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细化分类,以此实现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全新的花卉植株。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实现植物脱毒

植物脱毒是指利用特殊的条件与设备让植物内部的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被挥发出去,以此保持植物的优良品种特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植物受到病毒的影响,不仅延缓植物培养的效率,还会影响植物的整体品质。因此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花卉培养,以此实现植物脱毒。传统的植物脱毒主要通过茎尖脱毒的方式完成,植物病毒一般不会留存于茎尖之中。但茎尖脱毒有着严格的条件标准,必须在无菌环境下才能实现快速脱毒,保证细化植株的健康成长,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脱毒就成为现代花卉培养的重点内容。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花卉脱毒的速度,在保证花卉植物特性的基础上加快花卉繁殖,不仅能够帮助花卉植物提高整体观赏价值,还能激发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整体产量。

2.2 有利于加快体外繁殖

花卉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其本质是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其次才是发挥净化空气的功效。所以在进行花卉培养时要重视其体外繁殖效果与质量,确保植株分离过程中的培养体系完整,以此最大限度保证分离植株的特性与功能完整。植物离体培养是花卉培养过程中的重点技术,也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完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还能提高分离植株的适应性与广泛性,确保花卉植物的实际效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加快花卉体外繁殖已经成为现代花卉培养的关键性内容,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分离花卉植株对地区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依赖性降低,以此加快整体繁殖速度。同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能推动扦插、分株、嫁接和压条等体外繁殖方法完善,培养出符合人们审美的全新植株,最大限度实现花卉新育苗、脱毒苗等花卉培养落在实处。

2.3 有利于降低培养成本

花卉的有效培养不仅需要资金成本,还需要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花卉培养的最大影响因素。花卉植物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其本质是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舒缓人们心理状态[1]。但由于花卉培养的时间成本较长,导致花卉植物的效果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因此要充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效果,推动花卉培养成本降低,缩短整体培养时间,推动花卉全新植株成长。花卉植物作为室内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培养,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完成花卉全新植株分离,延续花卉植株的特点。所以要基于降低培养成本为出发点进行花卉培养,激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势与特性,这样才能保证花卉成长符合预期标准。同时以降低培养成本为培养目标,还能实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与创新,结合不同花卉植株的特性进行技术开发,以此落实降低培养成本的愿景。

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3 种花卉培养中的应用

3.1 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应用

兰花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与追捧的花卉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兰花不仅具备较高的观赏性,还能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缓解胸闷、腹泻久咳和青盲内障等疾病。在进行兰花培养过程中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注重以下内容。

首先,应完善培养容器的洗涤方法和培养基的制作。培养容器作为直接影响兰花培养的关键因素,应定期对培养容器进行彻底清洗与杀菌,制定明确的容器使用标准,将“瓶壁锃亮,水墨均匀,不挂水珠”作为容器使用标准。培养容器的洗涤可以通过洗衣粉、清洁剂等进行深度洗刷,并通过清水冲洗3~4 次,以此保证容器干净。而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根据兰花的成长特性进行母液调配,确保母液药剂的化学性质温和、平衡。通常采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等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母液性质符合兰花生长条件,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功效。培养基的数值要根据母液进行pH 调整,一般将pH 控制在5.6~5.8[2]。

其次,要挖掘外植体采集与接种优势,激发外植体采集与接种特性。兰花的外植体采集是由于兰花种子没有胚乳,导致兰花外植成活率较低。因此,要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来进行分株,结合兰花主体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枝条采集。由于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会导致大量毒素积聚于植物之内,影响其生长效率。所以要通过接种的方式来对兰花分株进行排毒,在接种前对接种室、接种人员和接种材料进行深度消毒杀菌。通常会利用75%酒精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s 左右,随后用蒸馏水对外植体进行多次冲洗,并且再次进行剥取,以5%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5min,利用无菌水多次冲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外植体的病毒排放。同时实现培养技术的落实,保证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符合兰花成长标准。

最后,要注重继代增殖。继代增殖作为兰花分株培养的关键技术,是保证兰花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经过适宜培养后,4~6 周就会在兰花分株周边长成大量球状物,将其进行分割培养能够促成更多的嫩径出现,确保兰花分株培养苗的成活率达到标准线。继代增殖通常可以通过试管苗生根壮苗培养和试管苗驯化移植来实现。试管苗生根壮苗培养主要保证生根培养基的正常工作,以单株生长或单株丛生的形式保证兰花的组织培养。生根培养基一般采用1/2MS 培养基,能够最大限度激活兰花分株的成长特性,以单株生出3~5 条水平跟,加强分株成苗阶段成活率。因此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对兰科植物的科学培养,确保兰花培育符合预期标准,能够满足不同人们对兰花的观赏需求和应用需求。

3.2 红掌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应用

红掌花作为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在花卉培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花型独特、花色艳丽,适合备受人们喜爱的名贵花卉植物。红掌花作为主流市场的中坚力量,市场需求量较大,这就使得传统培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红掌花培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红掌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有以下方式。

首先,应推进组培材料的选择与处理。红掌花的观赏性与株型、颜色和状态有直接关联,所以在进行红掌花组织培养时要选择完整的外植体来进行培养,确保其株型好、颜色艳丽和健康无害。通常会选择叶片3~5d的新叶分株,确保其符合标准条件[3]。随后要结合外植体选择条件进行外植体消毒,将去下的新叶分株利用洗洁精或洗衣粉进行深度清洗,并以清水进行1~2h 的冲洗,确保分株表面没有清洗剂残留。将清洗过后的新株浸泡在75%的酒精之中30s,然后通过HgCl2溶液8min,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对红掌花新株进行全方位消毒。消毒后要调配红掌花组织培养基,对培养基的浓度与激素组合进行深度筛选,以1.0mg/L BA+0.1mg/L 2,4-D 作为培养基的基本架构,实现培养基的使用。

其次,要开发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确保新株接种后能够正常成长。红掌花培养基要避免阳光的直晒,应将接种盘放在黑暗中进行新株培养。保证室温处于27~30℃,这样才能确保15~20d 后新株叶片开始膨大,叶片边缘位置出现颗粒状愈伤组织。一旦发现颗粒状愈伤组织就需要将培养基移至阳光下,以充足的光照保证愈伤组织增大。应时刻保证光照强度处于1100~1500lx,保持光照8~12h/d,这样才能保证红掌花新株叶片的健康成长。将愈伤组织培养至预期数据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对不定芽进行诱导和增值。将已经符合标准的叶片愈伤组织通过4 种浓度不同的培养进行延伸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观察,确保不定芽诱导效果最佳。随后对小芽进行增值培养,保证丛芽接种稳定。

最后,要通过诱导生根与移栽来完成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确保红掌花能够存活。接种生根的技术手段是增加花卉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在保证接种生根时选择的叶片健康,应选具备3 片叶子,1.5cm 高的壮苗[4]。将生根移栽于1/2MS+0.5mg/L NAA 的培养基中,避免生根坏死。如果生根质量普遍较低,应将弱苗放在复壮培养基中,以复壮培养基中的营养催发生根幼苗状态,保证苗茎秆和叶片尺寸达标,随后在进行生根培养基移植。在保证培养流程符合标准后要进行移栽,将培养瓶放置于室内一周时间,一周后将小苗拿出培养瓶,用600~800 倍百菌清溶液进行深度清洗,确保小苗根部整洁,提高红掌花存活率。

3.3 球根花卉的组织培养技术应用

球根花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球根花卉培养过程中可以保证球根花卉植物的快速繁殖,加强应用性。球根花卉大多属于单子叶植物,主要的代表物种有百合、仙客来等。球根花卉的组织培养过程应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进行百合培养时要重视其分株繁殖效率,通常以小鳞茎百合为主要繁殖花卉。传统百合繁殖规律为1~3 个鳞茎,繁殖速度有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花卉需求。所以可以通过外植体选择、灭菌和培养等方式加大小鳞百合的成活率。基于不同百合的鳞片、鳞茎盘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要对不同部位的百合小鳞进行诱导分化,为后续培养奠定基础条件。在进行外植体诱导时通常以改良MS 为培养基,调节BA、NAA 和KT 等参数来丰富培养基种类,应对不同百合成长状况[5]。应将百合小鳞的培养时间线拉长,确保不同时间线上的百合小鳞有着标准状态,在10d 时鳞片呈现淡黄色愈伤颗粒组织、20d 时培养出小鳞茎状的小芽、30d 时进行绿叶分化培养等。这样才能实现百合的健康成长。

其次,进行仙客来培养时要加强繁殖效果,以繁殖作为主要培养目的。但由于仙客来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转变,培养体系出现全新方式,使得新品种仙客来发生花器变异,导致分株培养的存活率降低,影响最终培养效果。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对仙客来品种进行提纯,应通过外植体消毒、诱导愈伤组织等方法进行深度培养,结合多因子正交实验对仙客来新株小芽进行条件筛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仙客来培养符合标准,以此满足人们对仙客来的实际需求。同时能够改善仙客来结实量小的缺点,提高植株整体的分株效率,保证新株繁殖能够有效维持本株的性状与特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花卉培养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的品种进行培养技术应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保证植物组培流程符合标准,为植物培养制定完善的框架,以此突破传统花卉培养技术的桎梏。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外植体筛选、培养基配置和愈伤组织培养等流程来推动花卉培养落实,最大限度开发出符合现代技术体系的花卉培养机制,为后续花卉培养奠定坚持基础,保证花卉行业健康成长,确保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与全面性。

猜你喜欢
红掌外植体兰花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红掌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兰花
兰花鉴赏
红掌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探究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红掌
解决苹果矮化砧M9外植体褐化现象的研究
我爱你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