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月季培育与养护技术

2024-03-25 09:41江峰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树状小苗蔷薇

江峰

(浙江省衢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浙江衢州 324000)

0 引言

月季为中国传统名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皇后”之称。中国的月季栽培有2000 多年的历史,目前园林应用形式较广泛,如花境、花边、片植、丛植,也可以做地被、主体花架等,还可利用盆栽来布置花坛。按株型可分为地被型、直立型、扩张型、半直立型、树型、藤本型等。本文介绍树状月季在国内外应用情况及其培育技术。

1 树状月季及其特点

树状月季(Rose Standard 或Tree Rose),又称树月季、独干月季等,它有一个无分叉的直立树干(高0.8~1.5m)。一般将普通丛状月季或持续开花的老品种月季嫁接在单干或多干的砧木上,养成一定造型的乔木形的冠幅,再通过园艺造型(如根系主干培养、修枝整形等措施)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主干、分枝的乔木状月季类型。

单干是树状月季与其他月季的主要区别。与普通月季相比,树状月季主要有如下优点:花色、花型、花数、花色繁多,景观立体感强、艳丽多彩;树冠造型美观多变,可任意修剪成型,如圆球型、瀑布型、伞型等,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高度适合于人眼平视,观赏角度好等。

树状月季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广泛。可独植,可对植、列植等;作大型花坛、草坪中心的主景树,其下方可种植草、灌木等,形成错落有层次感的景观。树状月季保留了月季的优良特性,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将月季作为特色景观广泛种植,如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一些南方省市的城市将月季作为市花,近年来在道路绿地、公园、居住小区等栽植了大量的树状月季,大大提升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极具推广价值。

树状月季也有其缺点,如繁殖培育时间较长,培育过程较复杂,因此价格较高。

2 树状月季在国内外培育应用概况

树状月季在国外研究应用较早。最早关于树状月季的报道见于19 世纪出版的William Paul 所著的A Shilling Book of Rose 一书,书中记载伦敦一个拍卖会上首次拍卖20 株树状月季的情景。20 世纪中期,前苏联把杂交的香水月季(Hydrid Tea Roses)与离地一定高度的独干状野蔷薇进行嫁接培育出了树状月季。到了20 世纪后期,日本“京成园艺”把多花月季(Floribunda Roses)与无刺高干蔷薇进行嫁接,培育出了大量的树状月季。

目前,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树状月季已经得到了广泛栽植,在庭院、公园、街头花镜等随处可见徇烂多彩的树状月季。

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有树状月季。1980 年,在《月季栽培》第一次提到树状月季;在《月季花》介绍了树状月季的嫁接培育方法;20 世纪90 年代,河南南阳建立了树状月季研究基地;2000 年,北京林业大学某位教授在主持的“国外树状月季砧木引进与推广”948项目中指出了树状月季在生产中存在着砧木选择不当、不耐低温、不抗风寒、长势慢、树形不好、易老化等问题。21 世纪以来,我国在树状月季培育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课题研究立项和申请专利有100 多项。对树状月季培育获得一系列技术创新:在河南南阳月季基地培育成功的山木香树状月季;河南南阳月季集团采用“日本无刺蔷薇实生苗+粉团蔷薇或日本大阪蔷薇+月季品种”进行二重嫁接法培育出抗性优良的树状月季;河南郑州利用山木香进行组培的技术;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普通月季培养出自然式树状月季和利用多种月季嫁接成多色树状月季;北京林业大学某位教授研究团队将接穗嫁接在砧木树干进行造型成树状月季盆景,无防护能在北京露地越冬的苏阳8 号树状月季,云南丽江的“插干嫁接”技术等[1]。

树状月季在我国已初步形成市场规模,尤其是近些年树状月季的发展很快,推广潜力很大。虽然近年来对树状月季的引种和研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园林应用的需要。

3 树状月季培育技术

3.1 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树状月季是通过嫁接培育的,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尤为重要,其选择以亲和性为首要条件,其次考虑砧木及接穗的其他特性,如抗寒性、抗病性、花期、花朵颜色等。

目前国内采用的砧木主要有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及其变种白玉堂(Rosa multiflora Thunb.var.albo-plena)、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 var.cathayensis)荷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f.carnea)等,少量应用的有花旗藤、山木香等。国外应用的树状月季砧木主要有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狗蔷薇(Rosa canina L.)、玫瑰(Rosa rugosa Thunb.)及其品种。接穗主要用丰花月季品种。

目前所用的砧木,普遍具有抗寒性、抗病虫害差、主干较细易折的缺点。而中国有丰富的野生蕾薇,具有高度抗旱、抗寒、抗病等优良特性[2]。目前发现的比较优良的砧木品种有复伞房蔷薇(Rosa brunonii)、腺梗蔷薇(Rosa filipes)、小果蔷薇(Rosa cymosa)、腺果蔷薇(Rosa fedtschenkoana)。这些野生蕾薇品种适应性强,既抗寒耐热,又抗旱耐淹。且其地径较粗,如复伞房蔷薇在其原产地地径可达25cm,攀援高度可达20m,与常用接踰亲和性好,适应性强、抗冻。枝杆生长速度快,其小苗(地径0.5cm)长至成品苗(地径7~8cm)期间,地径每年平均可增粗1cm。根系发达,病虫害较少,是较为优良的砧木品种。

3.2 砧木的培育

3.2.1 育苗

砧木以选用复伞房蔷薇实生苗为主。每年深秋11 月左右采取种子,除去种皮,放入布袋中在0~4℃的冷藏箱中春化处理,90~120d 后取出播种。播种以前先用干净水浸泡种子1~2h,然后把种子滤干,种子拌上杀菌药[3]。同时备好苗床,做到深沟高箱,土质疏松,以利排水。播种密度在3~5cm。播好后覆盖泥炭土1cm。再浇透水。箱表覆盖薄薄的一层稻草,防暴雨及浇水的冲刷。南方地区播种最佳时间在2—3 月的雨水季节进行,温度控制在5~18℃最佳。温度偏高影响出苗率。经30~45d 种苗可分批出苗,等小苗80%出苗齐即可除去稻草,防止小苗太阴节间徒长虚弱,影响后期生长。

3.2.2 移栽

备好苗床,采用箱体栽植,要深沟高箱,土质要疏松以利滤水。待小苗长出2~3 片真叶,即可裸根移栽小苗,当天挖掘小苗当天种植,防止小苗失水。栽种小苗间距、行距控制在50cm×50cm。小苗按大小强弱分级栽种,以利管理。太弱苗可不用,栽种完毕浇透水。

3.2.3 施肥、浇水

小苗移栽成活后,可每7~10d 施一次三元复合肥,用量1‰,7—8 月高温天气减少施肥,可30d 施肥一次。同时备用一点饼肥泡水(菜饼:水=1:10),饼肥成熟后,1‰兑水浇2~3 次。有机肥与无机肥交替配合使用。同时要看叶色施肥,防止太瘦、太肥,都不利于小苗生长,生长期防止杂草生长,杂草只能人工拔除,不能用除草剂。当年移栽小苗不必修剪,可放任生长。

3.2.4 修剪

深秋至冬天,小苗落叶完毕,可以进行修剪,每株留一枝以便明年嫁接备用,高度可分60cm、100cm、150cm 三级。

3.3 嫁接

第二年春气温回升15℃以上开始嫁接。接穗可用大花月季、欧月等品种。接枝长5cm 左右,粗0.3~0.8cm。每个接穗上留有1~2 个芽,不能用盲枝接。嫁接方法可用芽接、劈接、切接、腹接均可。待接穗新芽缓慢伸出,长至8cm 时人工摘心一次,防止开花,全年反复摘心促使树冠逐步放大成型。修剪与摘心方式相同,可把树冠做成伞状、球状、塔柱状、垂帘、垂吊、瀑布状均好。在生长期,树杆上发出的侧芽要反复剥除,防止因砧木养分的损失影响树冠的扩大生长。为防止树干倒伏,用竹杆固定绑扎稳固即可[4]。等嫁接伤口愈合好,解除嫁接带。

3.4 移栽

第三年春将嫁接好的树状月季,按高度、粗度、嫁接品种和树冠的形状、大小,分类进行裸根移栽。落叶后至茎嫩芽萌动1~2mm 期间都可以移栽,嫩芽2~3cm后不能再移栽。成品苗移栽间距为(1m×1m)~(1.5m×1.5m)。间距多少要看树冠大小、高矮及接穗丰花月季的品种特性、树冠的大小决定,同时留出操作道,以利管理人员进人除草、打药、施肥等工作。

半成品树状月季每2~3 年断根移栽一次,促使长出更多的须根。如果长期不移栽,根系长的太粗,移栽断根后伤口大,不利伤口愈合。等树杆直径长至5~8cm粗,提前一年上盆栽培,翌年开花后即可出圃。

4 树状月季的养护管理

4.1 病害

树状月季病害主要是由于真菌类引起的叶斑类病害和白粉病。症状为: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和叶片上下布满白粉,引起叶片枯黄、早落叶、枯梢、花蕾畸形或完全不能开放,使月季呈现“光杆”状,不仅降低植物的观赏性,而且削弱了植株的生长势,严重时植物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而死亡[5]。5 月底6 月初开始出现病菌浸染危害,到7—9 月由于高温雨造成病菌危害高峰。因此,5 月底开始,采用0.3%~0.5%波尔多液7~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 次;如果7—8 月病害严重暴发,可以采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叶面喷施,每5~7d 一次,连续3 次,就可有效防治。梅雨季节,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防治次数。同时要结合树形管理剪除病害的枝叶,清理销毁修剪的枝条,消除病菌感染染源。

4.2 虫害

树状月季虫害主要是天牛的危害。6 月中旬至7 月是天牛危害高发期,可以人工捕捉或采用300~400 倍氯氰菊酯整株喷施,同时要剪除被天牛幼虫危害的所有枝梢,如果天牛幼虫(卵)蛀入主干,则会造成防治困难。对天牛幼虫(卵)蛀入主干的情况,可以用80%敌敌畏乳剂5~10 倍从虫孔注入并用凡士林封口,以杀死幼虫。对于其他诸如蚜虫之类的食叶害虫危害,可喷800 倍的吡虫琳1500~5000 倍液喷雾,即可杀卵及幼虫。

4.3 涝害

涝害是根部排水不畅造成根系腐烂,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和呼吸。发生涝害植物叶片逐渐发黄直至脱落,枝条发黑枯萎,根部挖开可发现部分根系腐烂,散发出酒槽味。防止涝害要注意排水,及时消除根部积水。对受害严重的植株或经常发生涝害,无法排水的,应对植株进行重剪后挖起加土堆高重新栽植,受害不大的可用根部堆土的方法或挖掘排水沟,激发根颈部生根,消除涝害。

4.4 促壮施肥

树状月季喜肥,缺肥会造成叶片发黄,开花量少,花朵小且枝条细弱。树状月季施肥在不同时期施肥不同。春季和秋季是树状月季生长和盛花高峰期,这个时期树状月季不断发芽展叶开花,要及时补充肥料。这时要使用氮磷钾元素齐全的有机肥,以发酵完全的饼肥或鸡羊粪肥为好,肥料稀薄不宜过量。每个月施肥2~3 次,一般每次每株100~150g 为宜,施肥范围在冠径外围,深度为20~30cm。夏天高温和冬季低温情况,月季的生长活动变得缓慢处于休眠状态,这时要控制施肥或不施肥[5]。对于某种元素严重缺乏的情况,或生长开花需要施微量元素时宜进行叶面施肥,喷施浓度0.3%~0.5%,傍晚进行叶背喷施。

4.5 修剪整形

树状月季必须经常性的修剪,主要分为生长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生长季修剪,就是花后剪去花梗、枯枝,剪除砧木基部萌发的孽条,在前茬花谢2 周后,剪除老枝条,保留当年生枝条,并留8~12 个芽短截,以得到高质量的开花枝条。在冬季修剪,是为了促进枝叶养分回流,为来年开花储备营养,霜后20~30d 进行。修剪的原则是剪除病虫枝、弱枝细枝,疏理平行枝、过密枝、内生枝,剪去徒长直生枝,留下斜生枝,长势衰弱的树枝进行强剪,长势旺盛的树枝进行轻剪。

5 树状月季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目前树状月季存在不抗低温,在北方难以越冬;生长缓慢,培育期较长;干细易折需支撑;同株不同花色接穗存在竟争;寿命较短等缺点。具有寿命长,耐低温,生长快(粗度),无刺,抗病虫害等特性的新品种是今后树状月季培育的方向。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砧木的选择。要充分发掘中国特有的野生蔷薇品种,同时杂交育种培育新的品种做砧木。

6 结语

树状月季树形独特、层次分明、造型多样令人耳目一新。树状月季既有一般普通月季的花香浓郁、花色艳丽缤纷、花期长效不断的优点,又不失端庄高雅的品质。因此,树状月季更具有审美价值,在城市公园绿地、乡村农院等绿化环境里树状月季极具画龙点睛的美化效果。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状月季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树状月季在城市公园绿地、乡村农院推广栽培,改善了景观生态环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享受。本文通过梳理树状月季的生活习性特点,阐述树状月季的繁殖培育和养护管理技术,分析了树状月季推广应用存在的短板,指出了树状月季的发展方向,对今后树状月季研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树状月季在园林花卉景观中发挥精致华美的效果。

猜你喜欢
树状小苗蔷薇
拯救小苗
蔷薇满架,好眠一夏
钢结构树状支撑柱施工设计
花开恣意是蔷薇
树状月季的嫁接技术及后期管理
非遗保护与巴身小苗寨“常胜”乐器文化管窥
守信
守信
树状月季培育关键技术
列表画树状图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