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4-03-30 02:40朱瑀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所有制资本混合

□文/ 朱瑀磊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环境迎来重大变革,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国有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同时,在过去的几年,国家在国有企业之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深远影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鉴于此,本文梳理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分析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资本中,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亟须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得到提升。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相关概念

(一)混合所有制的内容。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解决国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创新力和活力等方面问题,国家实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质是将非公有资本引入公有资本中,实现交叉持股,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是手段和方法,“改”才是最终目的,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内部管理等。

(二)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四个方面。它的基本目标在于实现股东财富、利润、企业价值和相关方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财务管理的第一个方面是筹资管理,它指的是企业获取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包括外部融资、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等。企业需要在这些方法中进行选择,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第二个方面,它包括了企业投资的方向、规模和时间等。企业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状况、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来制定最合适的投资策略。第三个方面是营运资金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营运资金,以确保日常经营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最后一个方面是利润管理,它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收入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手段,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然而,财务管理也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企业需要遵守会计法、税法、金融法等多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总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需要将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企业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自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以来,国企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财务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企带来了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财务管理问题,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了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为国企提供了新的优化方案,并能够发挥优势互补的效果,确保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与私营企业的交流和学习,国企可以将先进的财务管理运用到自身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企也持续优化和升级财务管理系统,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营造积极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这些措施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财务,避免财务风险,资金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得国企稳定持续进步。通过引入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持续优化财务管理系统,国企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财务,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单一,资金利用率不高,这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将民营资本加入到国有资本中,提高国企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而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到新的高度。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中,是企业运转的“血液”。而营运资金管理的提升,可以促进财务管理进阶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进而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得到充分改善,同样也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国有企业绝对控股地位的同时,引入民营资本,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优化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使得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多样化,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优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优化营运资金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改变国企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因为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使得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了财务管理的优化改革,同时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可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为企业管理变革打下坚实基础。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单一。在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财务管理过度集权或过度分权的现象。过度集权导致出现“一言堂”的局面,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财务管理机制过于僵化,同时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由于过度集权导致企业其他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降低,因而在财务管理决策逐级下放的过程中出现滞后的现象。而过度分权则会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不能完全统一,不能及时为企业发展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因此,过度集权和过度分权均不能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积极作用,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应该将下阶段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平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来。

(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地位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逐渐引入民营资本,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较大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也并不能平衡国有资产与私有资产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样,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依然沉浸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正确处理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之间的关系。

(三)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足。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实践性要求极高。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由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而且财务管理人员多以自主培养为主,因此在专业储备及年龄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国有企业在引入私有资本之前,财务管理人员多以会计核算为主,很少涉及财务风险分析和决策制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企业实行混改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认识,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适应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

(四)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财务风险防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前,由于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股权结构相对单一,竞争力小,财务风险相较于私营企业明显偏低,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将防范财务风险浮于表面,只注重形式,没有将财务风险防范做到实处,使得国有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而国有企业在进行混改后,企业股权经济结构变得复杂多样,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急剧提升,但由于财务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缺乏竞争力的环境,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因此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从财务风险角度管理资金,进而将企业推入危险之中,并且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同样不能完全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问题,因此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创新也是国有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五)监督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进行混改之后,私有资本加入到公有资本中,给企业监督体系提出了新的问题。民营资本更加注重的是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法律带来的限制,常常通过隐藏利润、故意亏损等方式来博取更大的收益,而国有企业因为长期处于体制内,容易产生懈怠安逸的情绪,导致控制风险、监督管理意识薄弱。虽然在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企业根据改革的情况设立了相关的内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体系僵硬、流程复杂等问题使得监督制度运行不够流畅,效率低下。

(六)经营理念不明确。虽然国有企业的混改促进了企业发展,但是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经营理念有着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常常代表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遇到了新的瓶颈。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经济利益有所降低,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由于决策程序复杂僵硬,导致决策效率偏低,而非公有制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经济利益,为了追求更加高效的经营效率,企业往往通过简化决策程序来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由于长时间的沉淀积累,使得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在承担社会责任、决策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不够明确。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是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财务管理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基本手段。财务管理方式单一最主要的存在方式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过度集权和过度放权,要想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要平衡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中存在较大风险的资金往来应该实行集中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开展专业的审计工作,保障企业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此来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体量较大的集团公司,企业可以集中管理资金,确保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权,进而保证下属公司对于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对其起到了监督管理作用,同样对于体量较小的企业可以适当放权,确保企业使用资金的灵活性,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效。

(二)增强财务管理创新意识。增强财务管理的创新意识是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应该更多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将财务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上来,而不是仅仅为了掌控资本和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围绕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国有企业正处于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大数据、信息化相结合,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准确地进行管理工作。

(三)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招募符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如提供丰厚的薪资报酬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化财务管理人才加入企业,为企业带来新的动力,同时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将薪资待遇与个人业绩挂钩,从而带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来激发财务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动力,进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专业化的建议。国有企业也应该定期为财务管理人员安排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提供帮助。

(四)强化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由于非公有资本加入国有企业,使得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而财务风险防控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财务风险防控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财务风险因素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筹资项目、投资项目和经营成本等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提前作出预测,便于采取调整措施,企业也应该建立考核机制,通过考核评价来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五)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力度,为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提供保障。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避免非公有资本盲目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伤害公有资本的行为出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设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将企业的经营战略、财务信息、组织结构等信息逐步透明化,保障大众的知情权,提高大众监督企业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氛围。

(六)统一财务管理理念。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混合,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这一改革的实质是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进行混改,达到两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目的,实现共同利益。然而,这种改革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两种资本的经营理念不同所带来的冲突。解决两种资本经营理念不同带来的冲突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共同利益。为此,国有企业需要统一经营理念,兼顾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这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了确保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决策效率,根据国有资产与私有资产的股权占比,应分别设立决策、经营和管理等相关机构。这样可以加强国有与私营企业的相互融合,将双方企业的决策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样,国有企业应选择相融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新的适合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使得国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保障。为了充分发挥两种资本的优势,国有企业需要统一经营理念,兼顾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应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决策效率,并建立新的适合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所有制资本混合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资本策局变
油水混合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