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探讨

2024-04-03 21:57郑江玥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互联网+

郑江玥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化教学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水平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这些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覆盖。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信息化教学的信息安全管理。高职院校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职;“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057-04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和资源,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1]。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必要性和发展趋势

1.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1)灵活性。信息化教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教学效果。(2)互动性。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同学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3)可视化。信息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视频等,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知识内容以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4)实践性。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情境、虚拟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和实训,提前掌握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2.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要以实践为主,通过模拟虚拟情境、模拟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的基础、兴趣和能力差异较大,因此信息化教学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手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资源配置,让他们都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不同学科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重视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2]。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以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求[3]。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信息化教学,还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利。

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是信息化教学将更加普及和全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而且将会涵盖更广泛的课程范围。除了传统的在线课堂、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作业以外,还将出现更多具有互动性和创新性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如虚拟实验室、游戏化教学等。二是信息化教学将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将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例如,通过学生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三是信息化教学将更加互动化和社交化。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将会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例如,通过在线讨论区和微信群等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互动,分享经验和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果和互动效果。四是信息化教学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将不仅仅關注知识传授,也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社会责任感[4]。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备不足

高职教育中,教学设备一般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这些设备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并且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以保证教学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但是在现实教育中,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如高速网络带宽、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等,给信息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与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贯彻信息化教学理念。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的相应知识和技能,导致信息化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有所欠缺,不能充分将现代化信息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还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具备较强的信息判断能力,容易被一些负面信息所影响。而学生如果长时间浏览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或视频,可能会导致其丧失一定的思考能力,对学习缺乏兴趣。

4.信息安全问题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资料和学生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与存储,这也给信息的安全性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信息泄露,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

1.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加强信息化教学推广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高职院校要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加强信息化教学推广,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高职院校应建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演示、互动、评估等。多媒体教室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件、教学视频、实验数据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其次,高职院校應推广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内容的集中管理,同时也可以支持异地远程教学。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除了一些开源的在线教学平台,高职院校也可以自主研发学校专属的在线教学平台,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再次,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推广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5]。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也省去了学生和教师的往返时间,能提高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发移动学习应用软件、提供移动学习资源等方式,积极推广移动学习。

2.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1)学习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教师只有不断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信息技术等,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总结经验,反复研究,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2)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化教学,利用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而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在线实验、虚拟仿真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识。(3)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实践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关注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4)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要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师可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还可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学习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式、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化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多种教学方式,这些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信息化教学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过程和更加严密的逻辑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让学生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化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和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来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容易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查找和收集英语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化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细分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过各种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

4.加强信息化教学的信息安全管理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是保障学校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要构建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系统安全管理,重视信息安全监督等,以全面保障学校的信息安全。(1)构建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保障学校信息安全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流程、安全策略等,确保信息安全措施的全面覆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学校的安全流程和安全策略,包括如何传输和存储信息等。高职院校还要定期对安全流程等进行检查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2)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教育是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如课堂教育、宣传活动、安全演练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和避免网络钓鱼、如何使用安全密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高职院校可通过举行模拟演习等,让教师和学生切身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3)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以防止信息泄露和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高职院校可制定安全保密责任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责任制度等,明确安全管理的主体、对象、措施和责任等。(4)强化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护校园网络系统不受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等威胁。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安全软件防御病毒和网络攻击、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监控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定期进行网络系统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以确保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5)重视信息安全监督。信息安全监督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系统漏洞扫描、网络入侵检测、信息泄露风险评估等。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安全事件,以减少安全事件对学校的损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信息化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金春华,张满.新商科专业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23(01):51-56.

[2]高翼,彭爽.大數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平台cMOOC模式建构与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23,41(02):177-184.

[3]苏海雁,杨世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3):57-60.

[4]周全.数字化转型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53-60.

[5]王小辉,李天龙.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逻辑、多元影响与提升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0):107-112.

Discuss o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Plus"

Zheng Jiangyu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Gu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8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teachers and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tiliz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break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and achiev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and improve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building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lso combine their own actual situation, continuously explore and innov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l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ernetplus";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teaching mode;teachingquality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互联网+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