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

2024-04-03 21:57张芳明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文言文教学结合

张芳明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及价值。中职教育应将文言文教学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深入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策略及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081-04

语文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言文学习,学生能够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传统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固化,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将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推动文言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相合,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讲解文言文的背景知识、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所传递的中华文化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文言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知识,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1]。

一、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淡化文言文教学,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经常出现生字认不出、语句不会读的情况,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2]。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进行讲解,缺少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部分教师忽略对文言文背景进行介绍,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导致学生鉴赏能力偏低。具体而言,中职文言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深入

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不仅影响文言文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部分教师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忽略对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方向,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中职文言文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讲解文言文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职文言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同时,评价主体单一,仅局限于教师,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评价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评价作用的发挥。

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经典传统文化作品,从加强文言文生字词記忆、注重语法知识讲解、增强修辞意识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1.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文言文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首先,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还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的演变。其次,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言文作品中的词汇、修辞手法、文化内涵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最后,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还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3]。

2.中职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中职文言文教学与普通高中不同,需要结合职业教育,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文言文进行教学,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领悟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并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创新。

3.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

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具有重要意义。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能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之余,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讲解古代文化、历史事件等,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传承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思想、道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策略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语法、词汇和修辞特点。因此,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如字词的注音、释义、句式结构等,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促进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翻译中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4]。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文言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联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最后,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信息丰富、氛围和谐、鼓励创新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1)开好头: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文言文教学,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文言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掌握汉字和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在当今时代,文言文的使用虽然已经越来越少,但其重要性并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师注重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2)搭好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是指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创作背景,辅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翻译为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5]。

(3)建好纲: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制订科学的文言文教学计划,是实现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手段。教学计划的制订应该注重整合各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主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应注重文言文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计划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6]。教学计划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也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语法、词汇与句型,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紧密结合传统文化,涵盖经典名篇、古代文化、历史人物、传统礼仪等。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于简单、肤浅,也不能过于复杂、深奥。此外,教师还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实用性。

教学方法是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基础上,教师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反馈。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又要关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策略及形式

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策略及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再现,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完成阅读和理解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可融入历史、文化、思想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文章内容;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文言文诵读比赛、文言文写作比赛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语法、词汇等知识[7]。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参加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古代建筑、博物馆等,增强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3.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中职文言文教学应从多个维度考虑,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首先,从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出发,包括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写作能力、文言文翻译能力等。其次,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程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等。最后,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评价标准的建立要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内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可包括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对文言文主旨的把握、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文言文写作能力方面,可包括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内容、写作风格等;文言文翻译能力方面,可包括学生翻译内容的准确度、翻译语言的流畅度等。评价标准的建立要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文言文素養是评价标准的核心,应赋予较高的权重,情感态度和学业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应给予适当的权重,具体的权重分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8]。

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引入多元评价主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比如,可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定期开展文言文知识竞赛、文言文阅读分享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后,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评价标准。首先,要注重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文言文知识。最后,要注重创新性,让学生在创新中提高文言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及价值,中职语文教师应将文言文教学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与阅读中,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在于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还在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师应重视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善亮,段承校,章新其等.新课标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学的问题、方法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02):6-13.

[2]黄艳明.中学文言文教与学的困境与突围[J].创新人才教育,2015(01):28-31.

[3]宋海娜.探析中職语文教学的人文底蕴培育[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5):20-21.

[4]谷红丽.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策略探微[J].语文月刊,2019(02):29-31.

[5]张心科.重回“言”本位: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9(16):9-15.

[6]刘军,周俊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职业院校教材的理路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76-81.

[7]沙彤.基于“文化语文”课堂构建的创意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08):50-51.

[8]樊新强.语文项目学习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J].语文学习, 2021(09):21-25.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Fangming

(Zi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Zixing City, Hunan Province, Zixing 4234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taining infinite wisdom and value.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as a carrier for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llowing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ulture, enhance cultural and national confidence in learning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create a good teaching environment,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trategies, and forms, establish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s,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enable them to better inherit and promote traditional culture, becoming inheritors and promote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method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文言文教学结合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