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探微

2024-04-03 09:33何新宏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教育模式语文素养

何新宏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部分,有效开展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明确阅读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分析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学习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教学方式,保证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育模式;教学质量;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133-04

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需要学生耗费很大精力。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有助于改变以往效率低、模式僵化的阅读状况。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全局性、创新性阅读教学模式,其主张以主题为中心开展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阅读知识,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使主题式阅读模式高度适用于阅读教学活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探究。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阅读计划

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会使得阅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学生来说,青少年时期是他们发展自我和锻炼能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通过阅读能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但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能够进行阅读的时间比较少,如果不能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就会造成仅有的阅读时间被浪费。同时,阅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对阅读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但许多学生在阅读时缺乏科学的计划,通常都是机械性地从头开始阅读,粗略地看一遍之后,就去完成题目。这样的阅读,既没有完整的过程,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很难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会使阅读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2.阅读种类较为单一

阅读不是简单地读文章、读书籍,而是通过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活动所选择的材料一般都是国内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内涵丰富,能启迪学生心智,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然而,由于阅读种类较为单一,有些学生浅尝辄止,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要完成阅读题目,才会对文本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阅读,而对于其他部分则是一带而过。这样的阅读收效甚微,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阅读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可小觑。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素养的培养并未全面展开。部分学校开展的阅读只停留在表面,所采用的阅读材料种类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使得语文素养和阅读素养的提升十分困难[1]。

3.阅读教学被忽视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考试内容上,做习题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而那些与考试没有关系的知识内容,都会被直接从课程中剔除掉。部分学校忽视阅读教学,也使得教师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即便拥有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意识,也难以在为数不多的阅读课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看阅读量,阅读量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因此,教师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同时还会对学生的阅读提出相应的要求,如一天要读多少页,一个学期要读多少本书等,并且还会让家长协助监督[3]。这种做法理论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一成不变的阅读方式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4]。还有学生本身不喜欢阅读,就不会认真完成阅读任务,就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缺少家庭的支持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阅读不够重视,存在认知上的错误,目光短视,导致孩子在家里多是阅读一些教辅类图书。而对于百科知识类等可以拓宽孩子眼界,但是对考试没有太大帮助的图书,家长往往会反对孩子阅读,这就使得阅读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

二、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以教材为中心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阅读学习资源进行扩展,但阅读的根本仍然在教材,一切拓展的阅读素材都需要紧紧围绕教材,与教材内容相联系。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教师需要对单元主题进行有效把握,在此基础上对阅读资源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需要严格把握阅读时间。在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阅读时间进行严格把握。阅读中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间需要进行合理设定,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第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开展,如果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可利用學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主题阅读相关的视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6]。

三、实施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第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之符合学科教育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有限,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正好能满足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把握阅读主题,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能充实阅读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第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主题式阅读教学内容,能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这样,在面对相似的主题时,学生能够坚持自主发现、独立阅读、深入探究,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水平和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文本写作手法和主旨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体会文本所具有的独特韵味,能让学生掌握更多语文阅读技巧。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对阅读时间提出具体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每天合理地分配出适当的阅读时间,以保证阅读的连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阅读会变得更加具有主动性和自律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激发他们阅读兴趣,二是要教授他们阅读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完成不同的阅读学习任务。其次,由于主题阅读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四、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明确阅读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素养逐渐得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结果会不太理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他们的阅读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要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此外,教师要对授课方式進行改革,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广泛覆盖面的阅读课堂,让学生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角。在主题式阅读教学中,主题的确定是关键,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会使阅读教学失去方向,显得杂乱无章,而知识点的零碎化还会增加学生学习难度。选择适当的主题可以使师生之间寻找到一个交汇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选择阅读主题时,教师要从课本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找到适合的阅读主题,使其符合学生的特征和学习能力,让单调乏味的阅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7]。

2.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在选定阅读主题后,教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按照所选定的主题进行阅读。为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将更多精力和空余时间都用在阅读上。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生活化的材料,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主题式阅读,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利用生活元素将他们带入主题式阅读的环境中,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会到生活中的美。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中心,在进行主题式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这个中心来营造情境。例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热爱祖国”为主题,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开展主题式阅读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展示长城图片,播放表现长城雄伟壮观的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归纳和概括文章的主旨。主题式阅读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3.分析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要使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实施,就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阅读内容为出发点,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语文阅读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在运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时,因为文章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按照内容对阅读主题进行归类,有利于体现阅读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使所选择的阅读素材与课文内容相联系,与学生所要学习、所要吸收的知识相吻合。此外,科学合理地划分阅读主题,有助于快速、科学、合理地确立阅读教学目标,有助于阅读素材的选择及其作用的发挥。教师要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阅读主题,并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提炼。这样,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让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学习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除了要对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技巧,对各种主题的特征进行探讨,并以其为依据充分考虑到阅读主题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在本质上,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主题为指导,对所要学的课文进行科学、理性的归类,并依据主题归类结果高效、合理地开展阅读教学。以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质为基础,在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时,教师需要仔细地分析并讨论各种主题的特征,明确每个主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侧重点,让语文阅读的教学与学习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这也正是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主题式阅读学习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阅读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向学生深刻阐释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具体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如在考虑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联系主题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5.拓展教学方式,保证阅读教学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将主题式阅读有效开展下去,教师就要对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本质进行明确,并将其理念有效融入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因此,在主题阅读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在主题式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要对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的教育经验,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主题式阅读教学进行下去,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起来。当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并且具有了相应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师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时,要对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和措施进行深入探索,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对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形式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扩展和丰富,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阅读教学质量。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让主题式阅读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教学效果更为突出[8]。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明确阅读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分析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学习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教学方式,保证阅读教学质量。这样,为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春萍.核心素养“赋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新样态[J].基础教育论坛,2023(04):42.

[2]王立宏.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2(29):105-108.

[3]曹怡欣.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2(34):54-56.

[4]刘潇潇.主题阅读照亮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22(25): 34-36.

[5]张义蕾.小学语文主题閱读文章的选择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 2023(04):46.

[6]刘芳.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 2022(12):60-63.

[7]李丽娟.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2(32): 23-25.

[8]孙晓.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进阶式”教学目标设计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04):45.

Explo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matic Reading Teaching Mode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e Xinhong

(Minqin County Second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al subject that not only cultivates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thinking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ore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is cruci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matic reading teaching mode in Chinese language can increase students reading volume, broaden their reading horizons, and improve their Chinese literacy.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matic reading teaching mode, teacher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clarify the reading them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independently; create a reading atmosphere and stimulate students reading enthusiasm; analyze reading content to improve student reading efficiency; learn reading skills to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xp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heme based reading; education model; teaching quality; Chinese language literacy

猜你喜欢
主题式阅读教育模式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主题式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式名著阅读的探讨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