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要点探究

2024-04-03 09:33蔡汉贞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管理能力管理要点主体作用

蔡汉贞

摘要: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参与。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打造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要掌握以下要点: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效果;强化心理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自律意识,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参与型;管理要点;心理引导;主体作用;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號: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137-04

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内心感情细腻而丰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此,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权下放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强化班级管理,以培养学生自律性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心理引导、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增强自律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要点进行探究。

一、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

1.自我管理理论

自我管理理论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来达到个人和团体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自我管理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认为学生在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中,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该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制定规则、制定目标等,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的,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通过自我参与和自我表达,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之所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情感、需要的重要性,是因为学生是有能力、有价值和有责任的个体。学生通过自我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班集体建设理论

班集体建设理论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该理论强调班级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的参与和合作,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和目标,共同管理班级事务。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理论强调班级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能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通过自主制定班级规则、共同制定目标、合作完成任务,能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发展综合素质[1]。

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老化

在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往往采用传统的方式管理班级事务,并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大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违纪犯错的学生有的是责备和批评,有的是向家长“告状”,有的是严厉处罚,而缺少的是人文关怀。管理方式老化,使得班级管理质量低下,难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2.管理思维僵化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管理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能根据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变化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现代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发生巨大变化,所接收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较大,对新生事物的认知、理解具有个性化特征。因此,需要班主任有新的管理思维,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需要。

3.服务意识弱化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管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教学管理为目的,服务意识弱化。班主任服务意识弱化,不仅难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会使班级管理遇到一定的阻力,影响班级管理质效[2]。

三、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实施要点

部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差,不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意识,还会影响班级管理。为引导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此,班主任要加强与他们在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以提升他们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记得那是2022年3月11日的上午,笔者早早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将上周布置的家庭作业收上来。但是在收作业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以作业本忘记携带为由,没有上交作业。这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上周家长会上,笔者特意和这个学生的妈妈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她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可为什么还不能按时完成呢?笔者心想:“是不是家长溺爱孩子,没有督促其完成作业,也许是真的忘记带了。”为查明真相,笔者在课余间与孩子的妈妈进行沟通,孩子妈妈的回应是:听孩子说布置的家庭作业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家长替孩子撒谎,还是学生撒谎了呢?笔者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他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其中的原委。放学后,笔者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发现只有外公外婆,而接电话的妈妈已经远赴广东深圳务工。通过与其外公外婆沟通和交流,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爸爸对他过于严厉,而孩子的妈妈对他则过于溺爱。为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能力,他们将孩子送到外公外婆这里读书,希望他能在感受外公外婆的艰辛和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而孩子到了这里,外公外婆对其更是溺爱有加,使得其自主管理能力不升反降,作业根本就不做。通过与孩子妈妈的沟通,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告知妈妈作业已经在体育课上完成了。通过家访,笔者认识到这个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缺乏完成作业的自主性。一是班主任的原因。从这件事看出,班主任平常忙于工作,只注重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家庭背景,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部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较差。二是家庭原因。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只能由隔代监护。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一些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本身就弱,隔代监护只能在生活上关照,不能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加上隔代监护普遍存在溺爱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叛逆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三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换了一个新的环境,环境适应力不强,加上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面对新的班集体和新的教师,这种陌生感使得其较为苦闷,容易形成孤独和漠然的个性。加上自身在学习中缺乏目标和毅力,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因此不能较好地融入班集体,容易滋生新的问题。

1.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生活道路上的引路人,就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强化服务意识,班主任可利用班级微信群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并定期下发《班级管理调查表》,让学生对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进行相应调整时,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坚持以学生主体,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这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需要秉承的理念[3]。

2.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

在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的基础上,班主任要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班级管理方式要从班主任的一人管理,转移到全员化的管理上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对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到“爱”“勤”“细”“严”“制”。就“爱”而言,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就“勤”而言,要做到勤观察、勤了解、勤发现、勤引导、勤教育,做学生的知心人。就“细”而言,要做到细分析、细处理,使班级管理精细化,做到润物细无声。就“严”而言,要严于律己、做好表率;要严于管理、精于处理;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就“制”而言,要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意识,确保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管理,丰富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4]。

3.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心理引导

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学生心理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心理教育,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少数学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爱攀比,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各种诱惑。为增强说服力,教师可讲解有关案例,让学生意识到攀比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4.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班级管理,能为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带来极大的便利。班级管理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结合班级管理现状,积极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维护教学秩序。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學工作开展的保障,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维护教学秩序,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让学生相互监督,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为班级文化建设献言献策,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成效。最后,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在班级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班主任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施人性化管理,以提升班级管理成效[5]。

5.增强自律意识,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能增强学生责任感。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时,他们会更加有责任感,更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需要对班级的整体运作负责。这种责任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第二,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在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需要参与决策,需要考虑班级的整体利益,这能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这种决策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具有深远影响。第三,能发展学生领导才能。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需要协调不同的观点,需要赢得大家的认可,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这有利于发展他们的领导才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拥有自主管理能力,会更加自信。这种自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第五,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拥有团队合作能力,能为其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总之,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决策能力、领导才能、自信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是学生未来走向成功的重要素质[6]。

一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信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此次事件后,笔者针对这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其没能完成作业和撒谎的真实想法,并与他一起分析撒谎的危害,提高其思想认识,引导其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为帮助他建立学习自信心,笔者让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励其在学习的道路上迎难而上。笔者还让他当班级的科代表,及时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笔者还引导其他同学对他施以关爱和帮扶,使其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从此以后,他彻底转变了,上课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作业能够及时完成,每天都能将其他同学的家庭作业收起来上交,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确保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情绪变化的分析,把握其思想脉搏,找出其情绪变化及思想波动的原因,并结合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要多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是家校合育工作常态化,共筑家校合育金字塔。一要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二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将作业发送到班级家长微信群,要求学生将每天完成的作业拍成照片发给父母;三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7]。

四、結语

进入新时代,班级管理发生新的变化,被赋予新的内涵。班主任要以立德树人为班级管理目标,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决策班级各项事务和班集体建设,对班级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与协调,以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协调、管理等综合能力。为适应班级管理的新变化,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和优化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构建学生自主型班级管理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班级管理质效。

参考文献:

[1]凌洁.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3.

[2]林诗雅.小学中年段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3.

[3]刘欣.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4]耿溢佼.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3.

[5]李晓燕.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

[6]张雪丹.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2.

[7]黄飞.优化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1(05): 85-86.

Exploring the Key Points of Student Autonomous Participatory Class Management

Cai Hanzhen

(Lanzhou New Area Fourth Prim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200, China)

Abstract: The level of class management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leverage the role of students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and create a student-centered and participatory class management model, class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following key points: transforming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strengthening service awareness; transform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optimiz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create an independent and participatory class management model,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enhance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and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manage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class management; autonomous participation type; management point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main role; managementability

猜你喜欢
管理能力管理要点主体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