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2024-04-09 18:56余留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中小企业

余留源

[摘 要]融资问题一直是约束和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数字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及其与金融领域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数字金融随之出现,并且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可行性路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和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理,然后探究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以此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词]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中小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34

[中图分类号]F276.3;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2-0105-03

0     引 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当中的比重达到90%以上,对我国的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达到50%以上[1]。然而,我国有近四成的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长期贷款,无法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约束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和政策支持的赋能下,数字金融不断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然而,数字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监管不严和征信体系落后等多重因素的挑战。因此,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现状

1.1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综合实力等因素的限制达不到上市条件,无法在资本市场中直接融资,而且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和市场竞争力弱等因素,也无法通过发行债券来获得融资,因此,中小企业往往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获得稳定的收益,往往会提高贷款业务的门槛和限制,将资金提供给综合实力强、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再加上银行信贷资金总额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到资金。

1.2   融资成本高,融资贵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急,贷款周期比较短,缺乏足够多的抵押物,而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会增加贷款审核流程,导致审批流程比较烦琐,无形之间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等待成本。同时,为了保障自己的收益,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或要求中小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评估费、保证金以及担保费等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融资贵问题。

1.3   融资资金缺口大

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整体总量当中占比90%以上,还有近四成的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长期贷款,无法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这说明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还面临着较大的融资资金缺口[3]。

2     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

数字金融主要是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与金融之间的有机结合,其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也没有脱离传统金融,而是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融入了数字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4]。具体而言,数字金融主要包括传统金融数字化模式、网贷平台模式以及电商平台模式[5]。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数字金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2.1   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在数字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精准收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数据信息,降低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进而减少抵押约束或风险约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信息公開披露程度较低,金融机构无法全面、真实掌握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估计,进而出现拒贷或惜贷的现象。同时,中小企业要想筹集资金,必须通过抵押或担保的方式,但是中小企业的资产较少,抵押品不足,缺少必要的担保,因此很难获得融资资金。但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机构能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从中小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或供应链上下游等方面来收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在过去交易过程中的信用情况等信息,提高了信息的充分性和真实性,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有效降低了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进而缓解抵押品约束等,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资金的可能性。

2.2   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

数字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进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6]。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会在金融交易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搜寻中小企业的数据信息,而且融资审核流程比较烦琐,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较高,这些成本最终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者其他支出的形式由中小企业进行补偿,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在数字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来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同时金融机构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展示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二者之间的搜寻成本。此外,金融机构也能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来实时动态监督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和经营情况,降低监督成本。最终这些交易成本的降低会转嫁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上,进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2.3   增加融资供给,提高融资双方的匹配程度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更愿意将信贷资金提供给综合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再加上金融机构本身的信贷资金额度限制,最终流入中小企业的资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而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逐渐进入信贷市场,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依托自身的金融技术、客户优势和电商平台等进入金融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融资供给,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功率。此外,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和抢占客户,必然会不断开发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缩短融资审核流程,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进而提高了融资双方的匹配程度,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3     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过程中的主要困境

理论上而言,数字金融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境,无法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

3.1   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

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即金融机构无法获得中小企业资信情况的权威评价,进而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估计,出现拒贷或惜贷的现象。当前,我国主要建立了“百行征信”、基于人民银行而建立的征信体系,以及其他企业征信系统等组成的社会征信体系,但是征信体系仍然比较滞后。一是“百行征信”主要是提高个人征信服务,很少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征信服务;二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涵盖企业用户的范围较小,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用户没有记录在征信系统当中;三是其他企业征信系统的数据记录比较单一,处理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征信需求。另外,虽然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使得金融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税务、市场监管、海关、社保等平台获取中小企业相关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价值较低,数量较少,依托这些信息对中小企业资信水平进行评价还比较单薄,不够全面。

3.2   金融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程度有限

数字金融本质上是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融入金融,因此,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程度还比较低。一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比较慢,对数字金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还不够高,仅仅将数字金融看作一个单独的部门,导致对金融科技的开发和应用还不够充分,阻碍了数字金融的发展。二是以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对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存在简单应用和堆积的阶段,无法对数量庞大和经营复杂的中小企业进行精准与全面的画像,无法全面、准确地收集和评估中小企业的资信数据,进而降低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

3.3   中小企业对数字金融认识不足,数字化建设进程缓慢

数字金融的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然而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对数字金融认识不足和数字化建设缓慢等因素,也降低了数字金融的融资支持效果。一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数字金融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充足,对数字金融具有排斥和抵触现象,认为数字金融会导致自身的关键数据信息泄露,损失企业的经济利益。二是数字化建设进程还比较缓慢,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实力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仅仅在财务、库存、业务等方面建立了信息系统,还缺乏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无法满足数字金融发展的需求。

4     解决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困境的对策

为了加大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缓解作用,相关主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采取措施。

4.1   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是促进数字金融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路径。只有建立权威和全面的征信体系,才能实现信用资本的价值,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一是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引入市场化机制。虽然政府机构在构建征信体系方面发挥着统领和引导作用,但是不引入市场机制很难实现征信体系建设的创新突破,因此应该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一些大型的征信机构主动构建符合数字金融发展需求的企业征信框架,引导百行征信拓宽征信服务范围,增加企业征信服务,完善征信体系。二是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相关部门数据信息的公开力度,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三是学习和借鉴外国征信机构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必要时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外资征信机构,提高征信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社会征信体系不断完善。

4.2   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数字金融的认识,增加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大力研发金融科技和培养数字金融人才,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利用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技术来收集和评价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同时传统金融机构还应该将丰富的风险防控经验运用到数字金融当中,提高数字金融的安全性,防止中心企業数据信息泄露。二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科技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深入挖掘科技在金融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对金融科技的简单堆积。三是要拓宽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广度,使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数字金融的服务。

4.3   中小企业要加强对数字金融的认识,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是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数字金融的了解和学习,充分认识到数字金融对于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明确数字金融的工作机制,自觉完善内控机制,提高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开性,加大对数字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引入必要的信息系统,同时也要自觉培养一批数字金融人才,为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二是中小企业在全面梳理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打破内部沟通壁垒和外部信息收集传递限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为充分应用数字金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结束语

数字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为了加大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小企业要加强对数字金融的认识,提高信息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瑶.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2(10):85-87.

[2]倪志兴.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逻辑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2022(9):132-135.

[3]王珺.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J].营销界,2023(7):62-64.

[4]王瑶慧,史小坤.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0):91-95.

[5]周泽炯,王国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11):72-76.

[6]张磊,吴晓明.数字化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困境与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20(5):110-114.

[收稿日期]2023-06-03

猜你喜欢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中小企业
普惠金融视角下县域数字金融发展研究
区块链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影响
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农户融资约束的后果分析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盈余质量对投资效率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