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4-04-23 19:22张照军王凤国
考试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同课异构高中数学

张照军 王凤国

作者简介:张照军(1977~),男,汉族,山东青州人,山东省青州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王凤国(1976~),男,汉族,山东青州人,山东省青州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有效发展。但是由于同课异构难度较高,对教师而言极具挑战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表现,深入研究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通过反复探索实验,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同课异构辅助下,能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文章主要讲述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原则,设计了合理的教学对策,力求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数学;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8-0085-04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数学剔除传统育人思路,加大学习探究和知识建构力度,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实现高质高效学习目标。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积极将同课异构引入到教学中来,按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探寻可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能够有效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 内涵

同课异构是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该教学手段通常会将同样的教学内容交给多个教师进行授课,从讲课角度、讲课方式等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以此为目标,以相同学习区间的学生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 同课异构类型

(一)教学型

该类型同课异构通常是以常规课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展开活动,重点体现备课要求和讲课规范,尤其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政策提出,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该类型同课异构中,一般是在同校范围、同等学力、同等资历的教师之间进行,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教学水平相近,有利于平等交流。该类型同课异构的作用包括协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改善教研风气,发挥特长,打磨教学特色,推出精品课例等。

(二)竞赛型

该类型同课异构是由市县教研机构主持,是优质课大赛的形式之一,经常用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师的评比活动中来。该类型同课异构是以指定课目为基础,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展开活动,需要教师重点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评委认可,考虑如何制订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问题等,让课堂更加出彩。该类型同课异构具有发现典型经验,推出区域名师;引领教研实践,推进课程改革等作用。

(三)研究型

该类型同课异构是以课题为基础,围绕教育的核心工作和学校的重点工作开展,需要教师重点思考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将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融合。教师需要根据自身课题研究的具体项目,将学习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该类型同课异构需要教师遵循科研程序和科研规范,按照规定制作研究报告,推出经典课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该类型同科异构时,需要根据学情明确学习切入点,按照教学分工决定学生参与度。该类型同课异构能够将备课、讲课、评课和议课等串聯起来,并增加了磨课环节,可以使校验内容更加完善。同时,该类型同课异构将教研视角引向新高度,从总结经验的层次提升到了课题研究层次,能够协助教师发现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水平。

(四)学习型

该类型同课异构是基于专业发展需求,将学习、生活、工作、研究整合起来,以自主学习为着眼点,对比学习为着力点,借助对比学习手段提升专业水平,通过跟进学习强化专业情怀。该类型同课异构着眼于四个比较,需要教师与昨天教学比进步,与今天教学比思考,与明天教学比特色,与未来教学比贡献。该类型同课异构操作程序包含自我设计、跟进实践、系统反思、总结经验等环节。该类型同课异构不依赖学校安排、上级指令,而是需要教师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将学习、研究引入日常教学,以学习的态度对待教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学习。该类型同课异构具有提示教师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作用。

三、 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同课异构出现和推广的灵魂,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教学的高中数学同课异构与创新性原则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立足该项原则,做好教学创新,灵活运用现有教学设备、讲课资源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创新教学目标、讲课方式以及教学策略等,确保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符合教育教学需求。

(二)开放性原则

该项原则体现在地区和时间上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三个方面。第一,在地区和时间上的开放性中,在地区上,同课异构不仅可以在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学校、不同省份之间展开,比如市级、省级等优质课竞赛。在时间上,同课异构不受时间束缚,可以同时实施,也可以按照实际状况先后实施。相比传统班级授课而言,同课异构开放性原则,教师从中学到的教学经验越多,对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成效就越突出。第二,在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中,教师受到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等因素影响,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选择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差异。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以及不同地区的教师在参与同课异构时,可以从中学到多种教学方法。而教师教学观念的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长快慢,观念越开放的教师教学成长速度越快。第三,在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中,由于评价是鉴别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各级竞赛课、优质课展示中,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可以确保教学点评的客观性,使得教师能够准确认清自身优缺点。

(三)真实性原则

同课异构视角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避免产生过分求异思想,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或者防止出现无视学生个性化需求,简单求同,这两种思想都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形不相符,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在同课异构中,以真实心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差异、教学目标差异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真实表达自身对有关知识的看法,在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思想权利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教学知识,从而切实强化教学效果。

四、 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相比传统教学理念而言,同课异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对教师职业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树立良好学习心态,积极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时刻关注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培养。首先,深入研究同课异构理念。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同课异构的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在组织教学前期,积极与其他优秀同行保持良好交流,了解同行同课异构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同行的教学思想和讲课方法,在与同行交流中打破个人教学思维定式,明确同课异构理念实施要求,为后期教学打好基础。其次,积极学习同课异构竞赛视频。实际教学发现,大型的同课异构竞赛中,涉及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中查找与高中数学教学有关的同课异构竞赛,学习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师的教学模式,根据所带班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从中选出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在后期应用中按照学生听课反应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有效提高个人职业素质。最后,做好学生调研工作。学生是高中数学学习主体。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和反馈,对教师具有直接启示作用。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听课体验,或者讲述自身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反思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从中找出不足,并在后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缺陷,从而在提升同课异构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职业素质。

(二)创新课堂导入模式

课堂导入在教学体系中属于首要环节,占据关键地位。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自主投入教学全过程,同时也能使教师以良好状态高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以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常是由所带班级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主设计课堂导入内容。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减少课堂导入环节所占时间比重,会运用简短语言阐明讲课重点,然后进入下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缺乏创新性,影响了学生听课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同课异构视角下,教师要想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根据学生听课表现,积极创新课堂导入模式,课前先与不同班级数学教师交谈,确定教学内容和讲课时间,由不同班级教师自主备课,然后在课堂导入环节轮流展示,其他成员可以记录课堂实录,最后围绕学生听课反应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互动,从中总结各位教师的课堂导入成效。

例如,在教授《集合》时,可以组织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四位教师参与其中,先让教师轮流在讲台上展示设计的课堂导入内容,其他未参与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自主记录有关教师的课堂导入表现,从中学习新型的课堂导入经验。当四位教师全部展示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与不同教师互动,分析学生是否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是否掌握常用数集的概念和记法等知识,以判断教师的课堂导入质量是否达标,并及时组织四位教师相互讨论,从学生兴趣、课堂导入方法等角度入手,精细分析每位教师在课堂导入中的优缺点,从而在后期有计划地纠正课堂导入不足,逐渐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优化讲课方式

过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基本上是由所带班级教师采用口述加板书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课程知识,采用的讲课方法相对单一,没有将现代化教学工具充分引入课堂。但是相比其他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高中数学抽象性强,理解难度高,部分学生仅通过教师讲解和书本提示,无法充分掌握有关知识内涵和应用技能,课堂学习质量较差。因此,同课异构视角下,教师要想强化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结合教学内容难度以及学生学习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积极借助多媒体课件优化讲课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海量教学资源优势,整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其他优秀学校教师讲课视频,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其编辑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成效,有侧重地总结其他优秀学校教师讲课内容,確保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充分掌握课程知识。

例如,在教授《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与这节内容有关的其他优秀学校教师的讲课视频,利用制作软件和现代化技术将其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屏幕轮流播放不同优秀学校教师的讲课视频,并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内容,询问学生如何确定空间点坐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是什么?此后,教师可以按照学号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分享个人看法,并鼓励每个小组共享交流成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学生对多媒体课件中的讲课视频是否理解透彻,并根据其他优秀学校教师的讲课内容,向学生阐明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及其知识内涵,强化学生对该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丰富课堂复习方法

课堂复习属于关键环节,能够协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以往在课堂复习中,教师基本上是以习题训练或当堂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虽然两种方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听课成效,但是复习方法相对单一,部分学生极易产生乏味心理,导致复习结果变差。因此,同课异构视角下,教师要想保障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按照学生复习效果,探寻新型复习思路,积极丰富课堂复习方法,借助微课引入其他地区教师的复习视频,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比总结,运用手机投屏技术进行点评优化,力求通过多种复习方法,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识记程度。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结合教学经验汇总该节重点内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反思其在复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从网络中查找不同地区优秀数学教师的复习视频,按照复习需求从中裁剪出重点片段,运用移动终端录制成微课。课堂上,当教师讲完基础知识后,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投影仪等播放微课,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自主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表明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特点,利用箭头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在各个知识点下方列举一道数学题目,详细展示做题步骤和答案,阐明有关题目运用到哪些数学思想。当学生完成思维导图设计任务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投屏技术,将学生上交的思维导图展示到电子屏幕上,指出学生思维导图设计缺陷,引导学生现场修改,以加深学生对该节知识的认知程度。

(五)定期开展讲课竞赛

教学实践证明,讲课竞赛不仅可以开阔教师教学视野,还能使学生有效掌握课程知识。但是以往由于讲课竞赛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有关地区很少组织高中数学讲课竞赛,教师与其他同行缺乏交流研讨机会,阻碍了高中数学持续发展。而同课异构大力提倡讲课竞赛,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或者不同地区的教师积极参与讲课竞赛。因此,同课异构视角下,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定期开展讲课竞赛,有关人员应积极宣传讲课竞赛公告,引导各地优秀教师参与讲课竞赛,力求教师在讲课竞赛中,通过课程展示、评课等,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为今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时,在实施讲课竞赛前,可以先让各地优秀教师根据这节内容自主备课,有关组织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参赛评委以及班级等。在实施讲课竞赛的过程中,可以让各地优秀教师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上场顺序,对教学方法不做具体要求,只要参赛教师围绕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各种表示法进行讲课即可,其他未参赛教师可以进行旁听,从中学习讲课经验。当讲课竞赛结束后,由评委根据教师的讲课表现进行打分,由学生结合听课体验和教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匿名打分,最后按照参赛教师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并让评委对每位参赛教师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参赛教师相互交流,从中探讨新型教学方法,在后期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授课,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五、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政策实施,同课异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推广。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同课异构给教师带来了较大挑战。教师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系统研究同课异构的内涵、类型和原则等,根据新课改政策育人要求和学生学习表现,制订可行的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创新课堂导入模式、借助多媒体课件优化讲课方法、丰富课堂复习方法、定期开展讲课竞赛,通过多种方法逐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增强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志.新课程改革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知识窗,2021(14):57.

[2]王璟.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生电脑,2021(1):47.

[3]谢永兴.新课改下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高考,2020(31):82,84.

[4]李永林.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5):56-57.

[5]汪永毅.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2):59.

[6]刘进华.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学周刊,2020(20):135.

[7]曹爱梅.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6):178.

[8]连茂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0(28):150-151.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同课异构高中数学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花样跳绳对我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