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

2024-04-27 06:58于晴晴
今古文创 2024年13期
关键词:简·爱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簡·爱》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喜爱,讲述了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孤苦无依,到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夏洛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果敢刚毅、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领域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里阐述伟大诗人柯勒律治的重要理念——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双性同体概念表示一个人的内心,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的人格特征,这两种特征并非互相矛盾,而是和谐共生。《简·爱》中的女主人公摆脱了自卑顺从的传统女性形象,在重重磨难中变得果敢刚毅,正是具有了双性特征。众多学者对《简·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多从女性主义、主人公人物性格、女性形象对比角度展开。本文试从双性同体角度分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和影响因素,从而达到男女平等融合的更高平台。

【关键词】双性同体;简·爱;女性气质;男性气质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3-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05

一、引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双性同体”概念是为了解决亘古不变的话题,即男女性别对立。“双性同体”又称为“雌雄同体”,源自生物学术语,最原始的含义是具有雄性的性器官也有雌性的性器官。后来引用到了心理学的研究中,表示一个人的内心,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的人格特征,这两种特征并非互相矛盾,而是和谐共生。心理学家荣格曾在《潜意识与心灵成长》中将内心人物的男性形态称为阿尼姆斯,将其女性形态称为阿尼玛。在文学领域中,享誉世界的天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意识流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里阐述伟大诗人柯勒律治的重要理念——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概念超越了性别的对立,将男性和女性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追求两性关系的平等,和睦相处的愿望。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从小失去父母的简·爱寄养在舅妈家,却不受舅妈和表兄弟姐妹的待见,在她稍大些后即被送入了孤儿院。孤儿院的环境恶劣,食物短缺,教师资源匮乏。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简没有萎靡不振,而是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还结识了她最好的朋友海伦。此外在教师玛丽亚的鼓励下,简努力学习离开孤儿院,成年后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在庄园里简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男主人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相识于一场堕马事故,随着二人慢慢熟悉,罗切斯特先生体会到她的与众不同,并渐渐爱上她。尽管中间种种插曲挫折,最终他们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小说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众多学者对《简· 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多从女性主义、主人公人物性格,女性形象对比角度展开。本文试图从双性同体角度出发,简析女主人公简·爱身上所体现的双性同体,其发展成因,从而达到男女平等相互融合的更高平台。

二、简·爱双性同体的体现

(一)自卑与反抗

简·爱的双性同体特征在她的童年时期就有所体现。从小父母双亡的简·爱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从小寄养在舅妈家的她只能够隐忍和顺从。舅妈的不待见让她成了别人口中的坏小孩。当所有人都在说简·爱不是一个好孩子的时候,不自信的她也觉得自己很坏。不仅如此,简·爱很惧怕她的表哥约翰·里德。约翰经常欺负她,面对他的恐吓、欺负和谩骂,她从来不会想着还嘴,只是想着如何去忍受辱骂和殴打。《简·爱》的时代背景正是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没有工作可言,婚姻是她们最终的归宿。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阐述道,“女人只要抛头露面就是惊世骇俗的丑闻,隐忍克制的观念早已融入了女性的血液里,使得她们无法抵制淡泊隐居的冲动。”女性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嫁人,并在家庭婚姻中度过自己卑微的一生,简·爱从小的生活经历使她变得自卑和顺从,这也正是她传统的女性一面,但随着她的成长,她变得果敢刚毅,勇于与邪恶做斗争并反抗不公正。

默默忍受的简·爱忍耐到了极限,在约翰殴打她的时候,她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她的表哥厮打了起来,她渐渐明白了逆来顺受,讨好他人并没有获得尊重,所以当她忍无可忍的时候,她果敢刚毅的性格让她开始对抗里德一家,激发了她想要摆脱这长期以来的压迫,无论是逃跑还是任凭自己饿死,简·爱都不想再在舅妈家生活下去了。

(二)爱情的渴望与平等的追求

虽然简·爱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同大多数传统女性一样,她也渴望得到一份纯真的爱情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简·爱尊崇高雅、勇敢、有魅力的男性形象,但是她认为这样的男人和她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在初次见到罗切斯特的时候,简·爱形容他是一位中等身材、面庞黢黑且严厉的样子,并不是英俊的年轻男子,所以当罗切斯特从马上摔下来的时候,简·爱大胆地提供了帮助。简·爱帮助罗切斯特这一小小的插曲,使她感到非常的开心,她很渴望遇到爱情。

不过在爱情面前,简主体性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在父权社会中主体性意识往往体现在男性身上,而这种男性特征恰恰体现在了简·爱对爱情的主体选择上。与传统女性不同的是简·爱并没有盲目地嫁人,而是主动地选择了自己应有的爱情。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上,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时,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这段婚姻,并没有因为盲目的爱情而丧失自我。而后也没有郁郁寡欢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开始寻找新的生活出路。而后简·爱遇到牧师圣约翰,他请求简作为他的妻子和他一同前去印度传教,但是他表明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只是牧师和助手的关系。但是简并不想要没有爱情的婚姻,拒绝以这样的身份同圣约翰前往印度。

一方面简·爱渴望着爱情的到来,另一方面她并不接受成为爱情中的第三者,也不接受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简·爱对平等爱情的追求更是对男女关系平等的追求,她坚守自我,保持自尊,坚守着自己的判断与底线。

三、简·爱双性同体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简·爱所具有的双性同体的特质无疑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从小父母因伤寒去世的她,寄养在舅父家,但是舅父舅母并没有给她温暖与关怀,而是带给了她无限的自卑与忍耐。舅妈的不待见、表哥的欺辱以及下人们的冷眼,让小小年纪的简·爱学会了隐忍。童年对于每一个人孩童来说,反抗只会让人更加的不讨人喜欢。那些听话,知道得长辈欢心的孩子才能够享受着自己年纪该有的幸福和快乐。不过简·爱尽力讨好别人却换来的无尽的冷漠。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简是感受不到公平所在的。即使受到委屈,也只会被说成不懂得感恩的人。简在童年的内心一直都存在着反抗,讨好,失望。所以,简·爱的童年经历只会让以后简的人生更加的勇敢,更加地知道通过反抗来赢得自己的人生。简可以说自己的童年,在既渴望被喜爱,又不断地伤害过程中度过。即使自己极力说自己不是撒谎的人,还是会被人曲解冤枉。所以,她便有了反抗,想赶快逃脱这个让她一生都觉得厌恶的地方的想法。家庭对简·爱对影响是简·爱在童年时期形成了自卑隐忍的女性一面,也有着反抗不公的男性一面。

(二)教育因素

简·爱从小悲惨的家庭生活给她的童年笼罩了一片阴影,使她形成了自卑隐忍的性格。在孤儿院相识的玛丽亚老师和好朋友海伦,却让简·爱更加变得更加自信与勇敢。孤儿院里人人都认为简·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说谎者,但是海伦鼓励她,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使全世界的人们都认为是坏人,但是只要自己问心无愧,清清白白,就一定会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海伦的话语无疑鼓励了简·爱,让简·爱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玛丽亚老师的出现,给简·爱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当简·爱讲述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后,玛丽亚帮助简·爱向孤儿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证明了她并不是说谎者。也就是这样的举动,让简·爱坚信,从头开始排除万难埋头苦干,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成果。简·爱的想法,让她从柔弱自卑的女性形象中脱离出来,转变成了一个努力自信的样子。在接受了教育,遇到了好朋友好老师的环境中,简·爱逐渐从自卑中走出并且学会了用知识武装自己。

简·爱在孤儿院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热心的老师们使她更加热爱学习,充分利用孤儿院一切有用的资源,并且让她在收获知识后,有能力成为一名家庭教师。知识的力量让女性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简·爱不再拘泥于孤儿院这个小地方,而是想要看看更大的世界。正是教育的力量让简·爱更加勇敢善良,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看待自己的人生

(三)社会因素

在19世纪,能够让女性谋生的职业少之甚少,大多数妇女在被禁锢在家庭中,靠花男人的钱活着,长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思想也是极其狭窄,而家庭女教师对当时的女性来说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一笔固定的收入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不再依靠别人。简·爱在孤儿院努力学习,长大之后也选择了成为一名家庭女教师,就这样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桑菲尔德庄园同简·爱之前的生活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初入庄园时,在她的眼中是一副家庭安乐的场景,是十分完美的。但简·爱内心的自卑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凸显了出来,因为上流社会的人们认为家庭教师这一职位是就是一种无能的体现。不过在罗切斯特面前,简·爱却从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是家庭教师而感到低人一等。

在桑菲尔德庄园结识罗彻斯特这一经历,更让简·爱变成了勇敢、独立、自由的大人。不同其他女性要靠姿色来吸引庄园主人,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的简·爱通过各种行为举止使罗切斯特爱上了她。但是在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后,简·爱并不想从此当一个金丝雀,而是想要继续家庭教师这份工作,要求婚后经济独立。她并没有贪恋罗切斯特的财产,而是站在男女平等的高度,告诉罗切斯特虽然自己的财产不多,但会努力使婚姻幸福。

四、双性同体的影响

(一)对个人的影响

在 19 世纪,因为女性的社会形象发生了改变, 因而女性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淡化了女性与家务劳动之间的联系。(刘美鹭,2021)简·爱这样具有传统女性的温柔善良隐忍的女性,也表现出了男性身上所具有的果敢刚毅。从她最初自卑忍耐的小女孩形象,到后来热心乐于助人独立的完美形象,从最开始在舅母家受尽委屈,到后来能够独当一面有自己经济来源的家庭教师,简·爱摆脱了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女性形象,而是脱变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拥有健全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在爱情面前,当人人都想嫁入上层社会,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时,简·爱清醒的头脑使她坚守自己的自尊和底线,简·爱更多地是去追求爱情婚姻的平等,她有自己的收入,所以在婚后她仍要继续自己的工作,不去依靠男人。简·爱的生活经历使她不再拘泥于家庭这一片小天地,她摆脱了传统女性的形象中的逆来顺受,温顺听话,而是站在一个男女平等的高度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二)对社会的影响

简·爱在男女恋爱平等方面做出了反抗,追求无论男女,无论高贵与卑贱之分,无主宰者和顺从者之分,一律平等。父权社会统治下,女性所能受到的教育,所能接触的环境是有限的。男性都将女性看为自己的附属品,受歧视的受压迫的他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传统的女性不需要拥有过多的知识储备,也不需要拥有经济来源,更不需要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她们能够做的仅仅为读报、干零活、家庭教师这种在上层社会看来不入流的工作。这便是伍尔夫所提到的“一种性别的人能生活得安逸富足,而另一种性别的人却生活在贫穷困苦中。”在爱情中,简·爱始终坚持男女精神和物质上的平等,简·爱眼中的爱情不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简·爱一往无前地、勇敢地追求个人幸福,主动向罗切斯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家庭女教师而感到自卑,也没有在父權制的女性观念中被动地等着他人来求爱。简·爱的这种做法是对当时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批判,也是对父权制女性行为的反抗。

五、结语

双性同体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模式,颠覆了父权社会男性统治的地位,实现两性平等交流与和谐共处。伍尔夫也呼吁女性要站得住脚跟,踏上新的征途,投入到任重道远而前途未卜的事业中去。双性同体这个概念也深深地表明了女性主义潜在的愿望——男女平等,并且这两者处于完全可以互换的位置上,相互扶持,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女性的形象并非都是温柔善良、自卑忍耐,男性形象也不都是主导高大,勇敢顽强。简·爱的双性同体的完美结合,向人们展示出了女性最美好的状态。在简·爱的人生经历中,她不断从自卑走到自信,从忍耐走到反抗,拥有完美的精神世界,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谋生的本领,不因自己的身份而卑微,不因男人的金钱而迷失自我,最终她找到了真爱,实现的人生价值。女性的温柔善良和男性的獨立刚强的融合,使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而恰恰就是双性同体使男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达到了最终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Bronte,Bront?.Jane Eyre[M].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9.

[2]程会艳.《简·爱》中的“双性同体”观[D].天津理工大学,2013.

[3]崔海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05):61-66.

[4]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戴红珍,周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郭笑梅.双性同体的新女性——简·爱形象新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4):41-43.

[6]刘美鹭.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J].名作欣赏, 2021,(27):139-140+147.

[7]吕洪灵.双性同体的重新认识:批评·理论·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8]乔玲玲.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特质:传统、超越与融合[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0(05):66-69.

[9]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张兢,刘素编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10]杨佳祺.双性之歌,和谐之美——论简·爱的双性气质人格[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5:483-496.

[11]杨莉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12]王喆,马新.国内外西方女性理论中“双性同体”观念的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17,(03).

[13]袁素华.试论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7,(1):91.

作者简介:

于晴晴,女,汉族,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简·爱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看《简·爱》
《简·爱》练习
略述《简·爱》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