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和人性的沉思

2024-04-27 06:58李怡敬
今古文创 2024年13期
关键词:救赎

【摘要】《你好,安娜》是蒋韵近年写作的小说。小说中安娜的死亡悲剧体现了一种“无罪之罪”的尴尬,这个尴尬使每个与之相关的人都背负着罪责,忏悔与救赎构成了他们的生活形态。作家运用心理叙事手法来观照个体生命的存在,通过对个体心灵的剖析来象征“一代人”的精神状态,以此展开对历史的追问与对人性的思索。

【关键词】“无罪之罪”;心理叙事;忏悔;救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3-001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06

《你好,安娜》是一部关于罪与罚、忏悔与救赎的小说。作家以笔记本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几个年轻人跨越四十年的人生故事。生活的巨变不仅使大家看到了悠悠岁月带给他们的沉淀,而且经由此径作家“走进了青春的深处” ①,让人们得以窥见一段尘封的往事,在这其中也包蕴着作家深沉的人性探询与理性的历史思考。此外,作家女性的性别身份让她敏锐地感知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这种细腻的叙事手法也格外引人关注。蒋韵始终以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来书写个人与历史的纠结,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一、“无罪之罪”的尴尬

安娜与彭相知相爱,却因彭笔记本的丢失深感愧疚而吞药自杀。关于安娜死亡悲剧的动因有两个,一是人物所处环境:一切文字都会让人感到畏惧。所以笔记本的出现无疑是个定时炸弹。时代的敏感性确证了这个笔记本非凡的意义。

第二,安娜的死亡悲剧是三美、素心、安娜妈妈、彭合起来造成的。他们同属于“无罪的凶手”。素心、三美、安娜本是好朋友,然而彭的到来让三位女性之间产生了隔膜。彭之于素心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启蒙者。素心深爱的或许不是彭,而应该是她贫瘠荒凉的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在安娜没有出现之前,素心一厢情愿地沉浸在这个美好的乌托邦中,这是她逃离那个荒唐无耻的现实世界的唯一去处,这是她为自己构建的一个温情脉脉的精神家园。所以,彭其实是素心的精神寄托。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彭与安娜相识,并爱上了对方。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吸引力,这种心灵感应很快就让他们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彭将自己珍贵的笔记本交给了安娜,但是二人慌忙交接的这一幕恰巧被刚从卫生间出来的三美看到了,这一举动让她耿耿于怀。三美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他们将她排除在这个空间之外,这使三美感到害怕,她要迅速通过情绪的转移来抚慰自己,于是她将此事告诉了素心,这使素心对安娜的嫉妒之火越燃越旺。当安娜将彭的笔记本转托给素心并对她说出原因后,素心的嫉妒之火燃到了最高点。她小心翼翼守护了三年的精神家园坍塌了。此时的素心,在肉体和精神上都遭受了强烈的打击。一方面,她的清白之身被歹徒玷污了;另一方面,她的精神寄托被安娜“抢”走了。素心觉得自己能够拥有的只有那个笔记本了,所以她选择撒谎来报复安娜。原以为这不过只是几天的谎言,但安娜竟为此自杀了。而安娜之所以着急地将笔记本转移就是害怕被妈妈发现,安娜妈妈是“一个惧怕一切白纸黑字的人。”安娜妈妈没想到正是自己的“保护”将女儿推到了两难的困境中去。

他们单个来看似乎都没有罪。彭希望与安娜共享他内心的隐秘,于是将笔记本交给了安娜;安娜妈妈要保护自己的家人,所以排斥与文字有关的东西;三美一时怄气将事情告诉了素心;素心对安娜横刀夺爱感到不满,之后安娜又跟她强调“亲妹妹”这一称呼,这使得素心体内的妒火再也无法控制。安娜与彭在心灵上有着相通之处,他们都热爱文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素心、三美、安娜妈妈有各自想要维护的东西,他们之间的矛盾,本是他们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就是说,安娜的自由性情,本无“不可”;而素心想要守住失去处女之身才换来的笔记本、安娜妈妈心慑丈夫的悲剧,她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如此苛刻的要求,也无不可。彭、安娜妈妈、三美、素心,他们的行为都合乎人之情理,合起来却酿成了一场悲剧。

二、心理叙事与忏悔意识

《你好,安娜》是一部忏悔小说。一个笔记本引起了两个女人的嫉妒、怨恨等人性弱點。导致了一连串的悲剧。这是一个通过悲剧将罪与罚、罪与救赎联系起来的忏悔故事。把小说拆开来看,是关于三个女人的灵魂自白。

书中三位女性的罪责承担意识,主要是由叙述者介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揭开无意识面纱,通过无意识心理指导下的行为、情感等方式来加以表现的。作者以心为眼,运用心理叙事艺术,通过平静的笔触深入人物隐秘的心灵世界,从而表现三个女性的感觉状态和生存现实,作品因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深度。

安娜是第一个表示忏悔的人,她的悲伤总是以其独特的行为体现出来,包括晕倒、写信、出走。当安娜得知彭的笔记本被抢走的消息时,她感觉眼睛一黑,就失去了知觉;安娜写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两封信;安娜在公园吞药,向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安娜选择以自杀的形式来赎罪,这是一种巨大的行为语言。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安娜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疯狂打击封资修的年代里,这种家庭成分的确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但父亲的早逝却意外地使这个家免受一场灾祸。安娜的处境相对而言是比较安全的,彭笔记本的丢失不会对她的人生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但她还是感到胆战心惊,因为她有负疚感。她辜负了彭的信赖和托付,她清楚地知道笔记本的遗失会给彭带来多大的麻烦和危险,她觉得自己对彭即将遭遇的不测负有责任。甚至在那封写给彭的绝笔信中,安娜都不能说得太明白,因为她害怕自己再次将彭陷于绝望之境。安娜写道:“我不能再面对你,不能羞愧地站在你面前,羞愧地站在这个尽管那么糟糕但我却一直、一直爱着的世界和生活面前:这是我能为我自己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为我微不足道的理想去死。”她在医院晕倒,她用手抚摸桌子的雕花,她于泪眼蒙眬中看到了彭明朗的笑脸,所有这些行为都展现出她的迷茫,这迷茫中,隐含着千言万语,使我们从中读出了“自愧”与“忏悔”的内涵。

在这部作品中,对人性的理解最为深刻、对心灵的忏悔与救赎最为真切的,当属素心。自从安娜自杀以后,她就开始生活在罪恶的阴影之下。“笔记本事件”发生时,她已经和彭认识了三年,但彭竟然把笔记本交给了认识才几个小时的安娜,她把一切矛头都指向了安娜。所以当听说安娜要拿回笔记本时,她隐瞒了真相。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历史的而不主要是现实的,抢劫事件固然可以触发素心的心理感受,但它仅仅是一个触因而非决定因素。真正的原因——素心对安娜的怨恨——已经被压抑成了无意识心理。当安娜自杀后,她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惩罚与审判:那就是她再也无法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当她在面对白瑞德的真诚追求时自惭形秽,最终选择放弃爱情。她在写作时坚持以安娜为笔名,也是一种自我惩罚。她从不奢求得到安娜的宽恕,对她来说,忏悔就是一种负罪的行为,一种自我拯救的行为,而企图得到原谅不过是一种逃避赎罪的行为。素心,一个自我谴责和自我尊重的人。

作为安娜和素心之间传话者的三美,自然也是“笔记本事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这场悲剧中,三美也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她无意中看见彭背着她交给了安娜一个笔记本,三美对此心有芥蒂。同时,她又后悔瞒着素心带彭来找安娜。于是她向素心道歉,这一举动写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黯淡,揭开了三美的无意识心理秘密——“异己”身份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这个时候的三美还远远没有到忏悔的程度。她的忏悔意识在安娜自杀身亡后开始萌芽,在她经受了爱情和事业的重创后,于心灵的沉痛中她领悟出了恶与罪的连带关系,若不是她“挑拨离间”,恐怕素心也不会生出强烈的嫉妒和仇恨来,如果不是嫉妒和仇恨的话,安娜就不会绝望到自杀,素心也不会坠入万丈深渊。由此追问自己的罪责并忏悔道:“在你面前,我常常觉得自己也有罪,为什么当初我要告诉你笔记本的事?我为什么要把这个秘密告诉你?挑起你的妒忌?假如,你压根儿不知道有那个笔记本存在的话,一切,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假如。安娜的死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悲剧,所有与这一事件相关的人都需要忏悔赎罪。

心理叙事手法表现出文学对生命的关注。人在几个生命阶段的过程中,心理会表现出矛盾。这其实是一个人无意识心理的不同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心理地图。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女性独特敏锐的心理感受,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理层面,展现了三位女性细腻丰富的心理内容与思想性格的冲突状态,由此也让读者听到了她们的忏悔之音。

三、个人的救赎与一代人的救赎

西方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因此,忏悔和救赎就是生命的必要过程。

《你好,安娜》的忏悔意识表现为“留下笔记本——归还笔记本”意识。

留下笔记本——归还笔记本意识首先表现在小说的故事结构:安娜将彭的笔记本转托给素心保管,但一个突发事件——素心被抢——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既是出于一种羞涩的本能,也是出于对安娜的嫉妒,素心隐瞒了“笔记本事件”的真相。后来她在自传体小说《玛娜》中忏悔道:“我舍过。我舍出过我自己,在最凶险的时刻。”“可我留下了不该留下的。”玛娜是彭的姑姑给她取的教名,玛娜是一种植物,人们“按需所取,不能贪心地把它带回帐篷中据为己有。它在帐篷中过一夜,就会迅速地变质、腐烂,臭不可闻。而素心,一个因爱情而盲目和疯狂的少女,就是窃取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整个余生,被罪恶感所折磨和惩罚,陷入深渊。” ②在安娜自杀身亡后,她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归还笔记本”之路。

在鼓楼西剧场里,素心创作的剧本《完美的旅行》正在巡演。这一副文本通过添加与主文本内容互文的文字,既能帮助作家表达感情,又能帮助读者理解小说。副文本中母亲与忆珠的故事与主文本中素心与安娜的经历形成互文,这些人物相互呈现其意义,相互依托而存在,并最终相互阐释。副文本的存在,对我们理解素心的内在痛楚与忏悔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它突出了“犯罪”这一情节,一个母亲因嫉妒孩子和另一个女人关系亲密,便组织了一场批斗会诬陷她。在女人自杀身亡后,母亲自觉忏悔:

“忆珠,你解脱出苦海了。你赢了。从此,坠入深渊的,是我……原来,作恶,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原来,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罪人之间,只有这么一念的距离!一念的距离,就分出了天堂和地狱!忆珠,我送你进了天堂,而我,坠入了地狱。”

这部戏剧具有很浓的隐喻意味,通过它,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妈妈对忆珠的忏悔就是素心对安娜的忏悔。坐在台下的三美和彭必然从这个剧本中听到了素心的忏悔之声。

演出结束,此时距“笔记本事件”的发生已经过去了44年,素心与三美、彭见面。四十多年来,她一直在忏悔中等待着彭的回来,她要亲手“把那个夺去了安娜的生命、夺去了我做人的全部尊严和幸福的东西,一个我生出的怪胎,交给它的主人。”她平静地对彭说:“彭,能给我一个你的地址吗?我有东西要快递给你,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至此,那个曾经挑起人性之恶的笔记本再次回到了它的主人手里。笔记本既是罪恶的源头,又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因此,《你好,安娜》尽管情节复杂,但也可以简化为“留下笔记本——归还笔记本”这一模式。

主人公素心的“归还笔记本”象征着苦难的结束与人性的复归。“笔记本”作为个体心灵世界外化的产物,本身就具有隐私性,它代表著人性深处的光辉。作家将“笔记本”的“流浪”历程描述为一个闭合式线圈,从赠送——转托——归还这一圆满状态中素心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表达了她对人性的尊重。这就是《你好,安娜》的内部结构,同时,《你好,安娜》中的忏悔意识,也体现在作者自己的“归还记忆”的目的上,那就是将这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记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这就是外部结构的又一大隐喻。在小说的后记中,蒋韵写道:“记忆完全有可能比我的身体先死。” ③所以蒋韵开始往回走,“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 ④这就是说,蒋韵写作《你好,安娜》的过程正是要证明自己这一代人的存在,以此向曾经做出一代人的忏悔。正是这样,《你好,安娜》中的忏悔内涵和悲剧内涵显示出更为深广的历史意识,表现了一代人之于那段特殊时期的理性反思。

《你好,安娜》的“归还笔记本”“归还记忆”隐喻,内外结构互相呼应,合二为一。负疚感通过“留下笔记本——归还笔记本”的意象隐喻来表达,是蒋韵这部小说的一大艺术成就。文本中的忏悔意识是一个归还记忆、恢复记忆的情感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主人公个人的心路历程,而且贯穿了作家创作的始终。

四、结语

《你好,安娜》从时代氛围与人性之恶两个方面探讨造成悲剧的原因,那段特殊时期非常态的历史语境统摄着每一个人,他们的生存环境中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无形的凶手”在一旁虎视眈眈地凝视着,“无罪的凶手们”则合起来一起将安娜推向了死亡的绝境。作家运用细腻的心理叙事展示了个体的心理冲突,通过对她们隐秘的心理状态的深刻揭示,读者才了解了素心与三美所经历的心灵动荡,正是在这种心灵的彻悟中她们认识到各自的罪恶从而开始了忏悔与救赎。作家以自己的记忆书写实现了对“一代人”和“一个时期”的还原,其中蕴含着她的社会历史价值判断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也表达了她对灵魂深处的罪意识的叩问,抵达了人性真实。

注释:

①③④蒋韵:《后记·记忆的背影》,《你好,安娜》,花城出版社2019年版,第566页。

②蒋韵:《后记·记忆的背影》,《你好,安娜》,花城出版社2019年版,第567页。

参考文献:

[1]蔣韵.你好,安娜[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9.

[2]王达敏.既问忏悔,又问原罪——评蒋韵长篇小说《你好,安娜》[J].小说评论,2020,(01):135-144.

[3]王春林.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罪与罚——关于蒋韵长篇小说《你好,安娜》[J].南方文坛,2020,(02):150-154.

[4]王一梅.逝去的时代,或记忆的持存——论《你好,安娜》与《公开的情书》[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06):

100-106.

[5]王春林.历史纪实、成长小说与生命中的“罪与罚”[J].长城,2019,(6):127-138.

[6]刘智跃.心理叙事美论——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美学新质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9,(02):154-157.

[7]奚志英.心灵世界的探寻——简论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心理叙事艺术[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47-50.

[8]吕慧.沈从文小说的互文性研究[D].青岛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李怡敬,女,汉族,山西晋中人,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救赎
《罪与罚》的人性探析
论张欣《拯救》中的救赎情结
《等待戈多》,人性断裂的精神现实与救赎
失眠的人是可耻的
东野圭吾小说中的宿命论
《谢尔盖神父》中卡萨茨基的救赎之路
爱无尽 梦飞翔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