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祧继产母题的回归与承继

2024-04-27 06:29杨陈
今古文创 2024年13期
关键词:母题

【摘要】《合同文字记》是《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一卷,《宝文堂书目》及《述古堂书目》均有著录。明代凌濛初《拍案惊奇》卷三十三有《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其故事情节与元无名氏杂剧《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极其相似。《合同文字记》与《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均以合同文字为载体与线索,讲述刘氏家庭内部复杂的财产争斗:《合同文字记》为继子与侄子争家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为继女婿与侄子争家产。总的来说,二者的人物关系、故事要素如出一辙,应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演绎,其体现的承祧继产母题,是古今社会、家族、家庭都极为关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母题;承祧继产;合同文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3-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16

《合同文字记》,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所载话本①。《宝文堂书目》及《述古堂书目》均有著录。②明代晁瑮《宝文堂书目》录《合同文字记》及《合同记》两篇③,疑为同一名称的两种故事。清代钱曾《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卷十将《合同文字记》收入宋人词话。另,明代安遇时编《全补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二十七回《拯判明合同文字》全录《合同文字记》,稍做改动。明·虚舟生撰、李春芳编《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第四十二回《判明合同文约》亦以《合同文字记》记录海公案。

元无名氏《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杂剧,简称《合同文字》。④《扬州画舫录》《录鬼簿续编》《述古堂书目·古今杂剧》均有著录。⑤此外,明·凌濛初《拍案惊奇》卷三十三有《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⑥(后文简称《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其故事情节、内容与元杂剧《合同文字》极其相似,应是同一母题、同一类型故事的改写。⑦

母题,是美国学者史蒂斯·汤普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民间故事、神话、叙事等叙事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最小叙事单元。而类型,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若干母题按相对固定的顺序组合而成。“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 ⑧。

承祧继产,即传承血脉、继承家产。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中常见的母题,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不仅关乎家族兴旺,更牵动社会安宁。其矛盾的中心在于财产应如何继承或分配。

承祧继产这一母题并非肇始于合同文字类故事,先秦神话故事便有了端倪,随时代延续。《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了象及其父母夺舜财产及王权的故事⑨。此外,《春秋左氏传·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母亲武姜因偏爱公叔段而助其夺郑伯之位⑩;《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吕后因嫡庶之争迫害戚夫人母子?。类似故事在史传类作品中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上述承祧继产故事多为宫廷王室、达官贵人的争权夺利。到了宋元明时期,承祧继产故事开始下沉到寻常百姓家。?《合同文字记》与《包龙图智赚合同文》讲述的就是寻常百姓家中继子和侄子争财产与女婿和侄子争财产的故事。

《合同文字记》中,哥哥刘添祥与弟弟刘添瑞并非达官显贵,而是靠耕作维持生计的普通老百姓。《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刘天祥、刘天瑞的生活状况也大致如此。

《合同文字记》中,遭遇旱涝没有收成时,弟弟刘添瑞主动向哥哥刘添祥提出,兄弟俩去姨夫张学究家趁熟谋生,以度过艰难岁月:“其年,因为旱涝不收,一日,添瑞向哥哥道:‘看这田禾不收,如何过日?不若我们搬去路州高平县下马村,投奔我姨夫张学究处趁熟,将勤补拙过几时……” ?刘添瑞还请友人李社长作证,立下合同文字,以证家财归属:“则今日请我友人李社长为明证,见立两纸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纸,兄弟收一纸……哥哥年纪大,有桑田、物业、家缘,又将不去,今日写为照证。” ?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哥哥刘天祥主动与弟弟刘天瑞商议,自己远行他乡外府趁熟。刘天瑞念及兄长年老,自请携妻带儿外出避难。刘天祥请来亲家李社长为兄弟二人立合同字据,写明家产:“意欲写下两纸合同文书,把应有的庄田物件,房廊屋舍,都写在这文书上。” ?

尽管两个故事都是弟弟去他乡趁熟,但主张趁熟的人由弟弟变为了哥哥,要求订立合同文书的人也由弟弟变为了哥哥。可见,哥哥在家庭内部事务中愈加占据主导权和话语权。

《合同文字记》中,刘添祥发妻已故,因刘添瑞趁熟十五六年未归,在无人继承财产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双重压力之下,娶了带着前夫之子的王氏,以完成承祧继产的家庭使命。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刘天祥在刘天瑞趁熟前便已娶了带前夫女儿的杨氏:“有个居民刘大,名天祥,娶妻杨氏……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作‘拖油瓶。” ?刘天祥爱护侄子刘安住,并把他当作家产唯一继承人,将杨氏的女婿排除在外:“偌大家私,无人承受,烦恼得我眼也花、耳也聋了。如今幸得孩儿归来,可喜可喜。” ?

杨氏虽然对刘天瑞及其妻儿有一种建立在家庭制度上的亲密感。但由于家族利益之争,她私心重,不贤惠,还希望原本无家产继承权的女婿可以与刘安住争家产。这让家庭内部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也将《合同文字记》中继子与侄子的家产之争演变为《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继女婿与侄子的家产之争。

杨氏女婿与王氏之子都没有家产继承权。但从传统家族观念来看,杨氏替婿争夺家产,似乎比王氏替子争夺家产更难以理解。毕竟,母子是直系血亲,而姑婿是近姻亲。杨氏为了霸占家财,不认侄子,用伎俩将合同文书骗到手,并矢口抵赖:“今见说叔婶俱死,伯侄两个又从不曾识认,可以欺骗得的。当时赚得文書到手,把来紧紧藏在身边暗处,却待等他再来缠时,与他白赖。” ?甚至,她还拿杆棒把刘安住的头打得鲜血迸流。这比王氏更加无情。由此,王氏担忧的兄弟和侄儿返家的烦恼,以及唆使刘添祥对刘安住大打出手,似乎相对更加柔和。

王氏之子与刘添祥无血缘关系,在凭血缘关系继承财产的家庭中,没有承祧继产的权力,难免会有所担忧。刘安住从始至终都未曾想过与王氏之子或杨氏之婿争夺家产。他不过是听从养父母/义父母之言,奉行对生父母的孝道,把父母骨殖移回家乡祖坟,实现父母落叶归根的夙愿。

虽然刘安住并非为了家产带父母尸骸回家。但只要刘安住踏上了回家的路,势必会被卷入承祧继产的纷争之中,这是王氏为儿子,杨氏为女婿争夺财产的必然趋势。《合同文字记》中,刘添祥在侄子刘安住回家认祖归宗时成了醉鬼,被刘婆(王氏)教唆,拿砖砸刘安住的头,造成刘安住头破血流、重伤倒地。《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刘天祥没有主见,对妻子言听计从。虽有犹疑,但仍拿不定主意,只能由着妻子将刘安住叉出前门。

在这两个故事中,出嫁从夫的道德行为准则在妻子身上已经全然不见。刘家长子的权威,在妻子的言行下,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承祧继产类故事中,女性的强势发声,形成了强势力量,阻挡着承祧继产的顺利进行。

包公对刘家长子及其妻子的处置,也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合同文字记》中,包公受到刘安住孝心的感染,宽容对待刘添祥一家三口,令其团圆,并将刘安住的孝举上奏朝廷。朝廷赐官陈留县尹。刘安住与李社长之女李满堂择日成婚,婚后赴陈留县任职。刘家的承祧继产事宜自然不言而喻。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包公严于法律,秉公处理。处罚了刘天祥及其妻杨氏,也对承祧继产事宜做出公判:刘天祥年老免罪;妻杨氏重罪,可罚铜赎;杨氏赘婿被逐出刘门,不得侵占家产。刘安住与李社长女儿李定奴择日成婚,婚后出仕贵显,刘天祥及张员外两家家私,最终全归刘安住一人所有。

如果说,《合同文字记》多为茶余饭后谈资,那《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主要是为了教育讽戒:不能因为区区财产而丧失了天性。

若用图表来呈现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其承祧继产的母题与类型会更加清晰。

图1 《合同文字记》人物关系图

图2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人物关系图

图1与图2中的三个核心人物几乎一模一样,即刘氏二兄弟——刘添/天祥、刘添/天瑞、刘安住。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些许差异:如刘添祥原配已故,晚年娶了带着儿子的王氏;而刘天祥娶的是带着女儿的杨氏。再如,刘添瑞趁熟的对象是张学究,刘天瑞趁熟的对象仍姓张——张秉彝。再如,同为刘添/天瑞的娃娃亲对象,虽然都姓李,但名字却不一样,分别叫李满堂和李定奴。

此外,与刘安住争家产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合同文字记》是二婚母亲替儿子与侄子争家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是二婚母亲替女婿与侄子争家产。因此,故事的核心矛盾即刘添/天祥的继子/继女婿与侄子刘安住争夺家产。这便是典型的承祧继产的母题与类型。

若再将两个故事的部分要素和重要事件进行对比,甚至会发现,两个故事实则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时间 地点 背景 事件一 事件二 事件三 事件四 结局

宋朝 汴梁城老儿村 旱涝不收 刘添瑞一家自发赴路州高平县下马村张学究家趁熟,将勤补拙 刘添瑞夫妇病亡,张学究认刘安住为养子,将其抚养长大 刘安住认亲,伯娘伯父不看合同文字,也不认亲。伯娘教唆伯父把刘安住打得头破血流 李社长让刘安住状告开封府,包相公一一审问 刘氏一家团圆,朝廷因孝举赐官陈留县尹,刘安住与李满堂完婚后赴任

宋朝 汴梁西关外义定坊 荒歉之岁,六料不收 刘天瑞一家在政府鼓励下赴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趁熟,租住张秉彝家做买卖 刘天瑞夫妇病亡,张秉彝疏财仗义,好善乐施,认刘安住为义子,将其抚养长大 刘安住认亲,伯娘骗合同文字,伯父不敢认,伯娘将刘安住打得头破血流 李社长写好状词,状告开封府,包龙图一一审问,并寻张秉彝作证 伯父免罪,伯母重罪,赘婿被逐。刘安住与李定奴成婚,婚后贵显,获刘、张两家家私

表1 《合同文字记》与《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中的

诸要素和事件

注:前一排为《合同文字记》,后一排为《包龙图智赚合同文》

据上表,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大体一致,都是宋代汴梁遭遇荒年。上表所选的四个事件也异常雷同,都是在讲刘添/天瑞一家自发或在政府鼓励下赴路/潞州高平县下马村趁熟,住姨夫张学究家将勤补拙或租住张秉彝家做买卖。刘添/天瑞夫妇因病离世后,张学究/张秉彝认刘安住为养子/义子,将其抚养成人,并让他返乡认亲。刘安住认亲失败,被伯父/伯娘打得头破血流。李社长提建议/写状词,刘安住状告开封府。最后,包相公一一进行审问,断家庭财产争斗案,刘安住也终得以认祖归宗。

通过诸要素和事件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两个故事实则是同一个以承祧继产为母题的故事。

总之,《合同文字记》与《拍案惊奇·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将合同文字作为故事的载体与线索,依着承祧继产这一母题,讲述家庭内部复杂的财产争斗:继子或继女婿与侄子争夺家产。尽管故事情节复杂了,矛盾冲突也愈演愈烈,但二者在人物关系、要素事件上大同小异,应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演绎,都体现着承祧继产这一传统母题的回归与承继。这也是古今社会、家族、家庭都极为关注的重要话题。

注释:

①洪楩编,石昌渝校点:《清平山堂话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②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0页。

③晁瑮、徐渤:《晁氏宝文堂书目 徐氏红雨楼书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合同文字记》见于第117页,《合同记》见于第114页。

④臧晋叔:《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杂剧》,《元曲选(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21页;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影印:《杂剧选·卷中》,《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刊本。

⑤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页;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合同文字——伯娘姑亲生侄儿 清官断合同文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青楼集 录鬼簿 录鬼簿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95页。

⑥《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古本小说集成·拍案惊奇(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9页。

⑦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43页。

⑧史蒂斯·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⑨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40页。

⑩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14页。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95-397页。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221页。

???洪楩编,石昌渝校点:《清平山堂话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第37-38页,第37-38页。

???《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古本小说集成·拍案惊奇(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4页,第1428页,第1427页。

参考文献:

[1]洪楩,石昌渝校.清平山堂话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古本小说集成·拍案惊奇(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史蒂斯·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4]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潘红艳.“三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研究[D].延边大学,2008.

[6]王雪峰.“三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初探[D].山西师范大学,2009.

[7]李建明.合同文字:从宋话本到元杂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02):60-65.

[8]霍洪波.從史学看“戏曲”与“小说”之关系——以《合同文字记》的体裁流变作为参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09):57-60.

作者简介:

杨陈,硕士,阿坝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母题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德都蒙古格斯尔传说石足印母题探究
“垂直森林”设计中的形态母题运用研究
例谈子母题的应用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沉默面具”与“隐性叙事”——伍慧明《骨》中的“沉默”母题及“纸张”意象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倚天屠龙记》文学母题表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