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4-04-29 00:06杨章勇王智忠李欢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杨章勇 王智忠 李欢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编号:KCSZ202106);陕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制订(编号:XJG2156);教育部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杨章勇(1979— ),男,陕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理论教学与科研;王智忠(1968— ),男,陕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理论教学与科研;李欢(1988— ),男,陕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与科研。

摘 要:以陕西理工大学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三全育人”理念和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导,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引导、四个改革、四种方法、四类结合”的“12444”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模式。充分挖掘电类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育人长效机制。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在此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这些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引领作用,可实现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解决目前高校工科类专业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培养出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过硬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近年,陕西理工大学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明确要求将“三全育人”理念和课程思政融入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了“三全育人”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电类基础课程是学校工科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非电类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高分子等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以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专业覆盖面较广、知识点容量大、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较强、课程之间联系紧密,都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电类基础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些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其熟悉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同时还可培养他们的基本分析与设计能力,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电类基础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融入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基础知识传授和人生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課程目标。

一、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

2016年6月,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会员国,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已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然而,传统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同时,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也无法支撑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指标。为此,陕西理工大学在2022年7月进行了《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明确要求大纲修订要契合相应的专业认证标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思想,并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和有机融合。同时,要突出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育人作用。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大纲要求,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引导、四个改革、四种方法、四类结合”的“12444”教学新模式。

“一个中心”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发展、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两个引导”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进行自主学习,夯实电类基础课程理论与创新实践基础;“四个改革”指主要从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目标达成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四种方法”指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除传统的面授方法外,还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四种方法;“四类结合”指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形式灵活运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相结合、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与虚拟仿真结合、传统教学组织理念和现代智慧教学以及互联网等相结合。

二、电类基础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最佳的效果是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各类知识点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识地吸收和消化,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课程特点,有效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这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近年,课题组对三门电类基础课程的思政德育元素进行了充分的提炼和总结,以下所列举的仅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一)电路课程思政元素

例如,在讲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尽早规划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叠加定理时,鼓励学生要从点滴的知识学起,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学习电容元件的暂态过程和储能作用时,引申出中国是超级电容的生产国,其电容产品世界领先,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和勇于担当的科学精神。在讲解功率因数的提高时,全面分析功率因数大小与投入电容多少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节能减排。学习变压器和三相电路分析时,通过讲述变压器与国家智能电网、物联网的发展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优越感。

(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

例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绪论讲解以及集成电路视频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我国的集成电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讲解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必须满足放大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时,引申出人要正确对待内外因素,只有自身强大,并抓住偶然的机遇,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学习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认识到“有一利,必有一弊”的道理,理解事物的两面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和作用时,通过讲解为了使运算放大器达到不失真信号放大的目的,各级电路都要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引申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每个人都要齐心协力、发挥自身优势、精诚团结、各展所长。

(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

例如,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发展历程以及“数字化”浪潮,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设计方法时,引导学生理解整体与个体的辩证关系,使他们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在学习触发器的结构演变过程和功能特点时,引导学生领悟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要牢记初始状态,从而引申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在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讲解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时序逻辑电路图看起来复杂多变,但学习的重点在于掌握芯片的功能而非其内部结构,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有所取舍,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同步时序逻辑电路通过时钟信号CLK分析时,引导学生要重视团队协作,遵规守纪,并自觉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三、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改革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教学方法和形式则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慧教学工具的涌现,知识的获取途径也不断更新和拓展。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电类基础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例如,在模电课程中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和数电课程中计数器、寄存器综合实验,都具有接线复杂、实验过程时间长、所需实验测试仪器多、芯片管脚数量多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规定的两个学时内往往无法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度延长实验教学的时间,积极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弹性管理方式。同时,采取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实验环境中培养自我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教学改革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作为转变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电类课程项目开发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理论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利用超星泛雅、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将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打造在线开放课程。此外,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验与仿真结合

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仿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电类基础课程的实验中,教师可借助Multisim、EWB等软件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节省电子元器件和时间,又能将硬件设计软件化,使每个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传统与现代结合

教学改革必须以现代网络新媒体为媒介,将学生的手机变为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信、微博、抖音、QQ等工具,开发出更多的视频、图片以及多媒体教学内容。同时,在PPT中融入与教學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设置签到、随堂测验、主题讨论、问卷调查、作业发布、学习资料推送等,借助软件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反馈置数法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教学设计举例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以反馈置数法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为内容,围绕“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行教学设计,贯彻“‘三全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学习与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涵盖“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同时,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补充、问题引申”的问题驱动式教学五步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此外,采用“互联网+课堂+理论设计+软件实验仿真”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将知识点变得有趣且具体。尤其是让学生自己灵活运用计数器设计原理在Multisim软件中进行仿真实验,并灵活改变各种进制,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电类基础课程目标达成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保障。经过多次的修订和实践,课题组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主体地位、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全过程,制定了详细的课程目标和考核权重,并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纳入考核范围,形成多元化的良性考核评价机制。每个课程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分为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线上教学通常包括学习签到、随堂测验、课程视频观看等方式;线下教学包括作业布置、课堂问题回答、期末考试等方式;实验教学包括实验具体操作、报告撰写、综合性实验仿真及验证、期末考试等。最后将这些考核环节的权重比例综合起来,得出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陕西理工大学电类基础课程思政在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后,取得了一些成绩。电路课程获批为学校线下“金课”,数电课程组的教师多次在校级及省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模电课程也获得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奖;学生网上评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电类基础课程融入思政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同时,教学信息量得以扩充,授课效率显著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提升了学生解决电子电路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海霞,吴霆,陈宁夏,等.基于“三全育人”的通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J].电脑与电信,2022(11).

[2]张静,唐欣.“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电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1).

[3]刘瑶,王树文,王全辉,等.课程思政视域下电类基础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4).

[4]赵伟华,董黎,林菲,等.工程认证下操作系统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4).

责编:应 图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