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学

  • 大分割模式下FIF-IMRT和IMRT技术治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剂量学参数比较
    癌保乳术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62例,分别制定FIF-IMRT、IMRT两种治疗计划。在满足计划靶体积(PTV)达到95%乳腺处方剂量的前提下,两种计划的PTV、危及器官(OAR)受量分布及机器跳数等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FIF-IMRT计划的最大剂量(Dmax)及均匀性指数(HI)均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F-IMRT计划心脏及左肺V5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14期2023-06-26

  • IRPA 2022北美国际辐射防护协会区域大会“迎接辐射防护实践的挑战”
    、墨西哥辐照和剂量学学会(SMID)和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共同发起。会议的科学内容如下:保健物理的科学基础●辐射生物效应●辐射照射的流行病学辐射照射特性●外照射剂量学●内照射剂量学●环境和野生动物剂量学●仪器和测量●非电离辐射/5G应用保健物理学●核设施●医学保健物理●兽医保健物理●军事保健物理●环境保健物理●天然放射性●太空辐射●保健物理的灾难监管与交流●监管问题●与公众的交流国土安全与应急响应保健物理的合理性保健物理学家对疫情的响应医学保健物理

    辐射防护通讯 2022年1期2022-11-23

  • 不同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验证价值比较
    统与TPS靶区剂量学、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靶区参考指标为D98%、D2%、Dmean,危及器官参考指标为Dmax、Dmean,与TPS剂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为Diff(%)=(Dose_三维剂量验证系统-Dose_TPS)/Dose_TPS×100%。1.6 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不同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γ通过率比较3%/3 mm分析标准下,三种验证系统的γ通过率均>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mm、2%/3 cmm、2%/2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7

  • 蒙特卡罗治疗计划系统MMCTP的临床评估
    、多算法之间的剂量学相关研究(回顾性和前瞻性)较难进行。加拿大McGill大学Alexander团队[4-5]开发的MMCTP(McGill Monte Carl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是一个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TPS平台,可支持大多数主流设备(技术)的放疗计划导入,并可提供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剂量计算。针对MMCTP的研究多数为McGill大学原开发团队的进一步研究,包括用MMCTP验证模拟加速器模型的准确性及加速器本身的物理

    医疗卫生装备 2022年1期2022-02-23

  •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36任务组介绍
    103号出版物剂量学方法;开发新药物的生物动力学模型;确认第128号出版物中包括的需要改进模型的药物。在合理范围内,拟将剂量学和生物动力学模型与TG 95 (IDC)为ICRP OIR和EIR文件开发的模型协调一致。为了制定患者的剂量系数,正在开发一个计算机程序IDAC 2.0。新的剂量学和生物动力学模型将在这个程序中实施,并将建立一个质量保证程序,其中包含BfS程序DOSAGE,用于TG 95的质量保障。任务组成员:Augusto Giussani (C

    辐射防护通讯 2021年2期2022-01-18

  • 不同体位对妇科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和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影响
    卧位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及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优化IMRT体位固定方式。方法 选择42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IMRT患者,按体位固定方式分为俯卧组23例与仰卧组19例。在相同条件下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并进行治疗计划优化,比较2组患者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关系,分析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俯卧组小肠接受15~50 Gy照射剂量的体积均小于仰卧组,其中2组接受20、30、40 Gy剂量的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俯卧组患者结肠接受

    新医学 2021年12期2021-12-30

  • IRPA 2022北美区域大会“迎接辐射防护实践的挑战”
    和墨西哥辐射和剂量学学会(SMID)于2020年2月24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主办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第一次北美区域大会,会议将涵盖广泛关心的保健物理相关问题。讨论内容如下:(1)保健物理的科学基础:辐射生物效应,辐射照射流行病学。(2)辐射照射的特征:外照射剂量学,内照射剂量学,环境和野生动物剂量学,仪器仪表和测量。(3)非电离辐射/5G。(4)应用保健物理:核设施,医疗保健物理,兽医保健物理,军事保健物理,环境保健物理,天然放射性,空间辐射,

    辐射防护 2021年5期2021-12-06

  • 局部晚期宫颈癌内外照射剂量叠加方法的研究
    形变配准叠加;剂量学【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01前言外照射(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加腔内近距离治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CBT)联合同步化疗是中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1-2]。由于宫颈癌放疗中内外照射计划一般都是在不同的CT图像上完成设计和评估,如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9期2021-11-08

  • 鼻咽癌放疗中组织特性参数对腮腺受照剂量的影响研究
    较好的适形性和剂量学优势而被普遍地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3-4]。由于鼻咽癌放疗靶区会包含部分或整体腮腺,患者的腮腺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性损伤[5]。因此,如何保护腮腺,减轻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口干、恶心、吞咽困难等影响生存质量的症状是鼻咽癌放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的概念由Niemierko[6]于1997 年最早提出,用于将肿瘤组织受非均匀剂量照射下的剂量转化为等效的均匀照射剂量。随后,Niem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10期2021-11-03

  •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36任务组介绍
    103号出版物剂量学方法;开发新药物的生物动力学模型;确认第128号出版物中包括的需要改进模型的药物。在合理范围内,拟将剂量学和生物动力学模型与TG 95 (IDC)为ICRP OIR和EIR文件开发的模型协调一致。为了制定患者的剂量系数,正在开发一个计算机程序IDAC 2.0。新的剂量学和生物动力学模型将在这个程序中实施,并将建立一个质量保证程序,其中包含BfS程序DOSAGE,用于TG 95的质量保障。任务组成员:Augusto Giussani (C

    辐射防护 2021年4期2021-09-24

  • PlanIQ软件在肺癌自动计划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危及器官的临床剂量学参数有差异,该剂量学参数是通过FDVH计算得出,而CP组剂量学参数均为剂量师的经验值。肺癌计划评估涉及的剂量学参数主要包括:双肺V5~V60和Dmean、脊髓D1cc、心脏D33和Dmean、食管Dmean,其他危及器官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前提下,受照剂量尽可能低。1.4 治疗计划质量评估CP和NP两组计划均为临床处方剂量归一至95%的PTV体积,即处方剂量覆盖95%以上靶区体积。借助DVH、剂量统计表和等剂量曲线分布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6期2021-06-25

  • 放疗影像自动分割效果评估中几何参数与剂量学参数之间的关联性
    时将几何参数与剂量学参数联合使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还分析了几种常用几何评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影像资料图像数据来自于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宫颈癌患者,分期为IB~IIA期,均于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62套CT数据用于训练,18套CT数据用于测试。所有患者均在CT扫描前憋尿以保证膀胱充盈,扫描时采用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使用头颈肩热塑性面罩固定,并注射对比剂。图像使用西门子模拟定位C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6-03

  • 颅骨及脑组织CT MR显示差异对脑肿瘤放疗剂量学影响的研究*
    。1.2.5 剂量学比较 放疗计划均以模拟定位CT图像为依据进行放疗剂量计算,获得Plan1;复制CT图像,将Skull-sub 赋予CT 值20 HU,得到CT2 图像,再将Plan1 复制到CT2 图像上进行放疗剂量的再次计算,获得Plan2。比较两次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具体研究流程,见图1。图1 研究流程图1.2.6 剂量学评价指标 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对2个计划的剂量学指标进行比较,包括颅骨的最大剂

    中国肿瘤临床 2021年4期2021-04-16

  • 计算网格大小对肝癌放疗剂量学和放射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k,OAR)的剂量学参数研究[9-11]。对肝癌制定VMAT计划时不同大小的计算网格的剂量学参数结合放射生物学参数同时评估计划的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肝癌VMAT为例,将靶区和OAR剂量学参数结合放射生物学参数为指标综合评价放疗计划,指导临床选取合适大小的计算网格设计肝癌VMAT计划。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既往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放疗的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无远处转移,无放射治疗禁忌证,KPS评分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1期2021-03-02

  • 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不同布野方案对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以期为临床胸中段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提供参考和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例胸中段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52~77岁,中位年龄64岁;病例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1.2 模拟定位所有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双手上举置于头上,使用热塑体模固定,采用Philips公司Lightspeed模拟定位CT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行增强扫描,扫描层厚5 mm,扫描范围上至全颈,下至肺下缘3 cm。将扫描的CT图像传输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2期2021-03-01

  • 基于食管癌放疗的剂量学参数研究几何指标评价自动勾画轮廓准确度的可行性
    性与几何指标、剂量学参数间的联系,探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自动勾画轮廓评估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工具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IMRT)的15 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tlas-Based Autosegmentation(ABAS)(Elekta CMS, Stockholm, 2.01 版本)软件进行胸部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将待勾画患者的定位CT图像以DICOM 形式导入ABAS软件中,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2-07

  • sIMRT与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及照射野参数中的差异分析
    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差异,旨在分析sIMRT计划在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46例接受sIMRT计划和IMRT计划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7~78岁,平均(62.96±6.24)岁;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鳞状细胞癌43例;胸上段9例,胸中段23例,胸下段14例;肿瘤直径3~12 cm,平均(4.04±1.04)cm;出现区域淋

    吉林医学 2021年1期2021-01-20

  • 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数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计划作剂量学比较
    靶区及政策组织剂量学特征方面入手,对我院宫颈癌患者分别实施不同调强放射技术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自于2019年5月截止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52例纳入本次实验,按照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治疗方案分配成甲、乙两组(n=26),甲组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0.12±1.88)岁;Ⅱa为22例、Ⅲb为2例;乙组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25±1.75)岁;Ⅱa为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8期2020-08-25

  • 机器学习在肺癌ⅤMAT计划中对危及器官剂量预测的可行性
    器官(OAR)剂量学参数和OAR 与靶区空间位置以及两者的体积等解剖信息具有相关性[5‐6]。Jun 等[7]构建Lian 空间解剖信息与剂量学指数的数学模型可以对腮腺、喉、脊髓、脑干及下颌下腺的剂量学指数做出准确预测。Appenzoller 等[8]构建OAR空间解剖信息与剂量学指数的数学模型可以对直肠、膀胱及腮腺的剂量学指数做出准确预测。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患侧肺、对侧肺及心脏的剂量学参数和解剖信息的相关性,建立以患者解剖信息为输入、OAR 的剂量学参数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08-04

  • 食管癌三维适形和强调放疗剂量学效果的对比评价
    疗与强调放疗的剂量学效果对比。方法:择取54例我院纳入的食管癌患者,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抽签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27例。参照组行强调放疗,实验组予行三维适形放疗,讨论患者的靶区与肺部放疗剂量。结果:食管癌患者max、min、mean放疗剂量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肺部mean、V20、V30放疗剂量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关键词】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强调放疗;剂量学放疗是食管癌治疗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4

  • 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
    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后采用的放疗方式分为两种,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用三维调强放疗,对比两组的剂量学分布状况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剂量学分布均低于对照组,不临床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两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三维强调放疗,剂量学分布较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0期2020-06-23

  • 应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特征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的两年生存情况*
    特征,与18个剂量学参数相结合,用于预测患者的放射治疗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放射组学特征与剂量学参数结合之后的AUC可到达0.71,而仅使用放射组学的AUC为0.69。本研究使用治疗计划中实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ne,GTV)内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特征参数,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inimal redundancy maximal relevance criterion,mRMR)方法[6-9]分别筛选与两年生存相关性最大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7期2020-06-05

  • 125I粒子植入复发转移鳞癌术后2个月动态剂量研究
    及危及器官实际剂量学参数变化[7]。虽前列腺癌粒子植入已有相关报道[8],但其术后靶区与粒子位置基本变化不大,与其他部位肿瘤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复发转移鳞癌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个月进行计划验证,探讨靶区体积缩小对剂量学参数及疗效、并发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我科收治的31例复发转移鳞癌患者,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岁(34~77岁)。宫颈癌17例,肺癌8例,食管癌4例,腮腺癌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20

  • 食管癌放疗的剂量学和临床疗效研究
    sIMRT)的剂量学、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反应率差异。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经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的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分为RapidArc组(20例),sIMRT组(48例)。比较两组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机器跳数(MU)、危及器官受量、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反应率。结果  RapidArc组CI高于sIMRT组(0.79±0.06 vs 0.72±0.10),且MU小于sIM

    医学信息 2020年4期2020-04-09

  •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分委员会2019年会议总结
    RPaedia剂量学评述、ICRP 术语项目、非人类生物群剂量学、空间剂量学、以及UNSCEAR 和IAEA关于氡剂量学的进展。正在出版和批准出版的报告:第95任务组(TG95):《放射性核素的职业性摄入量》Part 4,(第141号出版物,2019年)。第96任务组(TG96):《儿科参考计算体模》。第90任务组(TG90):《环境源外照射年龄相关剂量系数》。第103任务组(TG103):《网格型参考成人计算体模》。第79任务组(TG79):《辐射防护中

    辐射防护 2020年2期2020-02-24

  • 食管癌的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
    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12Dosimetric comparis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CHEN Xiang-cun, HOU Yong-l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3期2019-10-01

  • TEPC壁对重离子束微剂量学测量及相对生物学效应计算的影响
    M是一个基于微剂量学量(线能,可测量得到也可计算得到)计算重离子束不同水等效深度处RBE的生物物理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精度极大地依赖于微剂量学线能的精确程度。当前在应用MKM进行RBE计算的过程中,常采用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TEPC)测量获取微剂量学线能谱。TEPC是一种利用低密度组织等效气体等效测量离子束在μm尺度的组织中能量沉积情况的探测器,主要由充满组织等效气体的灵敏体积和包围在其周围由组织等效材料制成的壁组成(典型的TEPC结构参见文献[11])。其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6期2019-06-14

  • 宫颈癌固定野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分析
    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例仰卧位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勾画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后,给予计划靶区PTV 50 Gy/25次的治疗剂量,每例患者设计5野IMRT和2弧VMAT两组计划,采用相同的优化参数。评估两组计划的靶区VPTV105%、Dmin、均匀性指数HIptv、适形度指数CIptv;危及器官OAR平均剂量Dmean、V40、V30、V20;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ime)差异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计划中VMAT的靶区

    医学信息 2019年9期2019-06-10

  •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分委员会2019年会议总结
    RPaedia剂量学评述、ICRP 术语项目、非人类生物群剂量学、空间剂量学、以及UNSCEAR 和IAEA关于氡剂量学的进展。正在出版和批准出版的报告:第95任务组(TG95):《放射性核素的职业性摄入量》Part 4,(第141号出版物,2019年)。第96任务组(TG96):《儿科参考计算体模》。第90任务组(TG90):《环境源外照射年龄相关剂量系数》。第103任务组(TG103):《网格型参考成人计算体模》。第79任务组(TG79):《辐射防护中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6期2019-03-26

  • 非手术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常规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31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调强放疗均包含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常规调强放疗2个计划。结果: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剂量显著高于常规调强放疗(P<0.05)。两个计划的器官(肺、心脏、骨髓)剂量差异均不显著,肺体积差异也不显著。结论:非手术食管癌患者的调强放疗治疗中,与常规调强放疗治疗相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可增加患者的原发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2018-12-07

  • 三维适型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探讨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重要器官受保护的优劣,寻找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理想计划模式。方法 15例经病理证实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经体位固定、CT模拟定位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勾画肿瘤体积、临床靶区体积和危及器官。15例病例均做三维适型和调强计划,60 Gy/30次,评估/优化后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种计划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结果 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疗

    医学信息 2018年13期2018-09-17

  • 脑胶质瘤的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对比及预后研究
    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效果和预后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128例,将其按照放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普通放疗组与三维适形放疗组,对两种放疗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发现,低级别胶质瘤放疗中,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较普通放疗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疗; 预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6期2018-06-25

  •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在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放射干预剂量学的对比
    量放射干预中的剂量学比较。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8 0例实施全脑放射治疗以及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放射的脑转移瘤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患者依次应用7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以及普通适型放疗实施全脑放射治疗以及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放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IMRT的剂量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以及剂量均匀性方面与普通适型放疗组比较相对理想,差异显示P【关键词】静态调强放射;普通适型放疗;全脑放射;局部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6-17

  • 第三届亚洲辐射剂量学会议(一)
    第三届亚洲辐射剂量学会议。会议由日本放射医学研究所(QST-NIRS)主办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CIRP)、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放射医学研究所(NIRP)、韩国放射学与医学科学研究院(KIRAMS)、韩国水利与核能辐射健康研究所、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研究单位参加。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派出了曹勤剑、左雅慧和肖运实参加了本次会议。背景亚洲各国对于核能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增加了人们对于辐射防护的关心,各国近年来在辐射剂量学领域都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亚洲各国

    辐射防护通讯 2018年1期2018-03-30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三种计划方案对比分析
    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对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仰卧定位后,将影像数据导入计划系统,每位患者按照三种不同计划方案进行设计,分别为:(A)二切线适形野加楔形板;(B)2野切线适形野加2野IMRT野;(C)5野IMRT。分别比较三种计划中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结果 三种计划方案中,B、C两种方案的靶区剂量均匀性较好;A方案的左肺低剂量受照区体积较小;C方案的心脏所受平均剂量较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适形野;调强野;

    医学信息 2017年12期2017-06-20

  • 宫颈癌螺旋断层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剂量学研究
    T)对于宫颈癌剂量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的20例宫颈癌患者,分别应用TOMO和VMAT两种照射技术,比较两种照射技术之间的靶区和危及器官之间的剂量学参数、有效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跳数。 结果 应用TOMO治疗技术患者,肿瘤靶区的适形指数为(0.895±0.013),均匀性指数为(0.051±0.010),均优于应用VMAT[(0.860±0.021)、(0.079±0.010)](P < 0.01)。对于正常组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11期2017-06-01

  • 容积调强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2014年6月-2015年8月入组食管癌患者30例。用瓦利安Eclipse10.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单弧VMAT(Arcl)、双弧VMAT(Arc2)、和9野IMRT计划。比较三组计划在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靶区剂量覆盖率、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保护等方面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三组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VMAT(Arc2)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H1)和矩形度(CI)较其他两种要好(P[关键词]放射治疗;食管癌;容积旋转调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2017-02-06

  • 简化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强放疗等技术的剂量学对比以及在肿瘤治疗中联合其它治疗手段的应用情况,旨在证实sIMRT是一种具备应用广泛、简易可行、性价比高和时效性好等特点的放療技术,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必要的选择依据。关键词:三维适形;简化调强;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临床应用Abstract:The simplifi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MRT) is a simplified model of intensity mod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2016-10-14

  • 快速旋转调强计划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逆向调强放疗;剂量学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既往用于乳腺癌术后的放疗多涉及固定野的静态调强放疗,该技术改善了剂量均匀性,但对适形度提高较少[1]。近年来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IMRT)研究较多,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2]。近来基于容积调强(VMAT)的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技术是在机架连续旋转过程中,通过多叶准直器连续运动来不断改变设野大小和形状的一种锥形束调强放疗方式,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直肠癌、鼻咽癌

    山东医药 2016年25期2016-09-12

  • 不同剂量算法对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
    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刘万军1,张西志1,李军1, 2,花威1,张先稳1,陈雪梅1(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肿瘤科,江苏 扬州,225001;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系,江苏 南京,210016)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的各向异性算法(AAA)与笔形束卷积算法(PBC)形成的治疗计划,分析在靶区的剂量均匀性HI、靶区适形度CI、双肺照射剂量与体积以及心脏照射剂量与体积的差异。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20例逆向调强计划和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2016-08-10

  • 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赵起830001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临床靶区)包括宫颈、子宫、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以及髂前、髂外、髂内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以临床靶区为基础,

    河北医药 2016年14期2016-08-05

  • 不同能量非均整射束在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体定向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黄宝添陆佳扬陈创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广东汕头515031)〔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能量的非均整射束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治疗(SBRT)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NSCLC病人的SBRT计划,分别使用两种能量非均整射束6MV(6XFFF)和10MV(10XFFF),使用相同射野角度和优化条件分别进行计划设计并比较剂量学差异。比较的具体参数包括靶区的D2%、D98%、Dmean、适形度指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0期2016-06-29

  • CyberKnife等中心及非等中心立体定向治疗计划质量及效率评价
    划(SRT)的剂量学特性及差异。方法将18例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为小体积组即肿瘤大小在3 cm以下;B为大体积组即肿瘤大小在3 cm以上。每组9例患者计划分别给予同一处方剂量条件40 Gy/5F。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以等中心和非等中心两种布野方式立体定向治疗技术设计相应的计划,通过其靶区适形指数(CI)、非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和危及器官等剂量学参数,分析评估SRT计划优化质量及实施效率,从而实现评价两种治疗模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等中心组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5期2016-06-18

  • 射野准直器跟随功能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中的应用*
    转调强计划中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1例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设计两种计划:RapidArc和JT-RapidArc。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适形度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及机器跳数(MU)。结果与RapidArc计划比较,JT-RapidArc 计划降低了PTV1(64)、PTV2(54)的平均剂量和高剂量(D2)受照体积,提高了PTV1(64)的低剂量区域(D9

    重庆医学 2016年11期2016-06-15

  • 宫颈癌宫旁残留两种后程加量方式剂量学比较
    种后程加量方式剂量学比较钟沛霖冯梅程燕铭李秀华郭爱华蔡勇君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摘要】目的对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后宫旁残留后程加量中对靶区、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剂量学对比研究。方法1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在完成全部放疗后宫旁残留进行宫旁后程加量,用ONCENTRA治疗系统分别设计三维后装放疗计划及体外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利用体积直方图分别评价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受照剂量;比较两组间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受照剂量的差别。结果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3期2016-04-21

  • 肺部小肿瘤γ刀、静态IMRT及VMAT放疗剂量学比较
    及VMAT放疗剂量学比较唐正中1,胡宗涛1,吴爱东2,牛振洋1(1.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三科,安徽 合肥230022;2.安徽省立医院放疗科,安徽 合肥230001)摘要:目的比较体部γ刀、静态调强(s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的肺部小肿瘤中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6例肺部小肿瘤患者,分别设计γ刀、sIMRT(计划2)和VMAT计划,使得95%靶体积(PTV)达到处方剂量要求,比较三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均匀指数(HI)及适形

    安徽医药 2016年1期2016-03-01

  • 中低位Ⅱ~Ⅲ期直肠癌术前静态调强放疗和弧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弧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曾敏, 王巨武, 张瑾熔, 潘广鹏, 阿衣古丽·哈热, 马栋辉, 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疗科, 乌鲁木齐830011)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弧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ARC therapy,IMAT)的剂量学特点,为直肠癌术前精确放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17例Ⅱ~Ⅲ期中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1

  • 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解传滨徐寿平葛瑞刚徐伟丛小虎鞠忠建巩汉顺蔡博宁作者单位: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摘要】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指标情况,并对机器跳数(MU)与出束时间予以评估。结果两者均实现了95%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1期2016-02-26

  • 局部晚期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定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全吉钟王冬旭曹洪明冯燕(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吉林132022)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时分别采取调强放疗(IMRT)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6例初诊为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应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分别对靶区设计强放疗计划及旋转调强治疗计划,均采用同步加量的治疗模式。在保证计划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方案的靶区剂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5期2015-12-31

  • 基于肝癌的VMAT与IMR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R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对比研究孙长江1,李军1,2,张西志1,张先稳1,桂龙刚1,陈雪梅1(1.苏北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工程系,江苏 南京 210016)[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肝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机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36例肝癌患者的CT图像数据,分别设计VMAT计划、IMRT计划,比较两者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正常组织受量、机器跳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5期2015-12-30

  • 图像引导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外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研究张 宁,王 凡,童铸廷,吴黎明摘要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最为明显;膀胱、直肠的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02

  •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对上段食管癌中的疗效及剂量学分析
    管癌中的疗效及剂量学分析张伟吴磊樊林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省肿瘤医院肺部肿瘤放疗病区【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对上段食管癌中的疗效与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0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适形组与调强组各20例,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各计划靶区计量学差异,重要器官受量及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适形组总有效率为80.0%,调强组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5期2015-03-02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1 计划靶区的剂量学分析IMRT计划的D95剂量高于3D- CRT的,IMRT的V105%、V110%、HI明显低于3D- CRT,具有统计学差异(P表1 3D- CRT和IMRT计划PTV剂量学比较注:*为与3D- CRT比较,P2.2 两种放疗计划周围重要器官剂量学比较IMRT计划的肺V20、V30、V40及心脏V5、V30、V40均显著低于3D-CRT,有统计学差异(P表2 两种放疗计划肺、心脏剂量体积比较注:*为与3D-CRT比较,P2.3 不同C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8期2014-09-13

  • 北京协和医院宫颈癌放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刊讯在多年临床剂量学研究的基础上,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探索出了宫颈癌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的新技术,并将这一体系应用于宫颈癌放疗的临床实践中。经过三年观察,目前,这一技术已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并发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法,腔内放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腔内放疗技术开展已近百年,均停留在以点剂量计算和面剂量评估的二维剂量分析基础上,治疗后副作用较多,造成的远期肠道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先进的影像学和放射物理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1期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