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
    为主[2]。奥希替尼属于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口服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NSCLC 效果良好,目前临床上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降低、腹泻、周围神经毒性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耐药,进而导致患者疾病的进展[3]。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如何使用中医药降低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延缓其耐药性的发生,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NSCLC的热点研究问题[4]。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复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8期2023-11-15

  • Polo样激酶1抑制剂在奥希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作用
    FRTKI,奥希替尼对EGFR 敏感性激活突变以及T790M 耐药突变细胞的抑制率更高[4],是EGFRT790M 突变所致耐药的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5]。然而,尽管治疗初期患者对奥希替尼的响应率良好,但仍不可避免会出现获得性耐药[6]。因此,探寻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开发奥希替尼耐药的治疗策略对NSCLC 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PLK1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Polo亚家族,在人体具有有丝分裂活性的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周期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期2023-11-04

  • 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序贯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生存分析
    R-TKI 奥希替尼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的疗效得到证实[4-5]。FLAURA 研究[6]表明,与一代 EGFR-TKIs相比,一线使用奥希替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 PFS)。在FLAURA中国研究中,奥希替尼与标准EGFR-TKI相比,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获益并不明显(33.1个月vs25.7 个月,P=0.442)[7]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7期2023-08-02

  • 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EGFR-TKI 耐药伴发MET扩增的NSCLC 1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国内外尚未见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EGFR-TKI 耐药伴发MET 扩增的NSCLC 并发脑转移的病例报道。本院1 例中年女性EGFR 基因敏感突变阳性肺腺癌患者,采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出现T790M 突变相关获得性耐药,改用第3 代EGFR-TKI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后再次出现获得性耐药,该患者同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受累情况,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为MET 基因扩增,改用奥希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效果欠佳,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3期2023-07-18

  • 奥希替尼后线治疗EGFR T790M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经济性与疗效的回顾性研究Δ
    格局[3]。奥希替尼可选择性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化疗。本研究将真实世界中奥希替尼后线治疗EGFR T790M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及日均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奥希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纳入2014—2020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39例经第1代EGFR-TKI治疗进展的NSCLC患者。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2期2023-03-21

  • 奥希替尼对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并给予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口服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2例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7例,稳定(SD)17例,进展(PD)27例,有效45例,疾病控制率为62.50%。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吸烟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均低于无效组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4期2023-03-17

  • 伴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0M 突变,奥希替尼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认可的针对伴有T790M 突变的NSCLC 患者的第三代TKI[2]。然而,不幸的是,经奥希替尼治疗后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了耐药性,成为目前困扰晚期NSCLC 治疗的一大难题,本文就EGFR 敏感型突变且合并T790M 耐药突变的NSCLC 患者的治疗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1 EGFR-TKI基因敏感型突变EGFR-TKI 基因敏感型突变于2004 年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临床试验中被发现[3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5期2023-01-11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等药物的一线临床研究[9-12],19Del突变患者相对于L858R突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长。从影像学层面来看,19Del和L858R突变的CT特征也是有区别的,分别有不同类型的独立预测因子[13]。因此,这可能是两种不完全相同的NSCLC分子亚型。除了常见的EGFR 19Del和L858R突变外,还有EGFR的非经典突变或者罕见突变,如18号外显子G719X点突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24期2023-01-10

  • T790M突变与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6]。奥希替尼(AZD9291)作为不可逆的第三代EGFR-TKI,能够通过在ATP结合位点的半胱氨酸797残基处与EGFR激酶结合来克服获得性T790M介导的耐药性[7]。然而,在第一代EGFR-TKI进展后未获得EGFR T790M突变的患者中,化疗仍然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的策略。根据IMPRESS研究的结果,不建议继续使用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使用吉非替尼进展后,继续使用吉非替尼,与后线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并不会延

    临床荟萃 2022年11期2023-01-05

  • 奥希替尼在真实世界中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Δ
    [3-9]。奥希替尼作为第3代EGFR-TKI,不仅可用于EGFR-T790 M突变,还可一线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突变的NSCLC患者,且安全性高[10-13]。目前奥希替尼已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其可及性更高,成为了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最佳选择。但各项临床研究纳入我国患者入组样本量较少,其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人群的情况。故本研究旨在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奥希替尼在我国人群中对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9期2022-10-13

  • 2-脱氧葡萄糖联合奥希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耐药性、糖酵解水平表达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2-4]。奥希替尼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是既往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验确认存在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成人NSCLC[5]。奥希替尼已经成为各大指南推荐的首选靶向药,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6]。但是奥希替尼也存在肿瘤耐药的问题,一旦出现肿瘤耐药,奥希替尼的疗效就明显下降,肺癌开始加重。2-脱氧葡萄糖是天然抗代谢物类抗菌药物,具有能够抑制病毒感染、酵母发酵、病菌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9期2022-10-10

  • 基于美国FAERS的奥希替尼致心脏毒性的风险分析
    健存0 引言奥希替尼作为新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KI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应用广泛。多项RCT均表明,奥希替尼与第一、二代EGFR-TKIs相比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1]。FLAURA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较标准EGFR-TKIs≥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2年9期2022-10-09

  • 奥希替尼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00)甲磺酸奥希替尼(Osimertinib,AZD9291)是由英国阿斯利康研发的第三代非小细胞肺癌EGFR抑制剂,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通过说明书与相关文献[1-3]可以了解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皮肤干燥和指(趾)甲毒性,此外,还会出现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和中性粒细胞

    天津药学 2022年4期2022-09-14

  • 甲磺酸奥希替尼一线与序贯治疗EGFR 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TKIs 奥希替尼对T790M 突变和EGFR 致敏突变均有强效抑制作用, 国外多个指南已将其作为EGFR 突变阳性NSCLC 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5-6]。 奥希替尼2017 年在中国上市,但目前关于奥希替尼一线与序贯治疗中国NSCLC 患者比较的真实世界研究相对缺乏。 因此,本研究回顾性收集EGFR 突变晚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数据,比较奥希替尼一线与序贯治疗晚期NSCLC 患者的疗效、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取2017 年5 月~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8-30

  •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疗基础上加入奥希替尼治疗。该药物属于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对肺癌治疗有一定治疗疗效,受到临床认可。但奥希替尼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讨论奥希替尼的使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4例NSCLC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组,各为37例。入选标准:(1)经病理学检测证实肺癌非小细胞癌,临床分期为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2022-08-27

  • EGFR-TKIs在晚期NSCLC中的耐药机制及临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疗相比,二线奥希替尼治疗可显著延长PFS(10.1vs4.4 个月)。FLAURA 研究[9]中,一线使用奥希替尼,中位PFS达18.9 个月,患者总生存期达40 个月以上,显著高于一代TKIs 的30.6 个月。针对T790M 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s,除奥希替尼外,还有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艾维替尼、BPI-7711 等,见图1、表1。近期,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已先后获NMPA 批准用于T790M 突变的晚期NSCLC 患者的二线治疗,而拉泽替尼在T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4期2022-05-30

  •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罕见突变伴多发转移1例
    ,治疗上采用奥希替尼+贝伐珠单抗方案(具体剂量:奥希替尼80mg qd,贝伐珠单抗500mg d1 q21d),唑来膦酸4mg q21d 抗骨转移治疗。2021年2月复查胸部CT 示右肺下叶病灶明显缩小, 根据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2021年6月已行10 个周期奥希替尼+贝伐珠单抗方案。 末次复查时间为2021年6月22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4-27

  • 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3-4]。奥希替尼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于2015 年批准的唯一的第3 代EGFR - TKI,用于治疗经第1 代或第2 代EGFR-TKIs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的疾病,且适用于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成人患者的二线治疗[3],以及EGFR 外显子19 缺失或外显子21 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2019年批准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适应证。与第1

    中国药业 2022年5期2022-03-21

  • 第三代TKIs在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KIs,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及伏美替尼,均为高选择性、不可逆的靶向药物。三代EGFRTKIs对EGFR敏感性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同时具有高效选择性,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也可用于继发T790M耐药突变的治疗。本文拟对三代TKIs治疗EGFR突变及T790M耐药突变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以及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简要综述。1 三代TKIs治疗EGFR突变及T790M耐药突变的作用机制EGFR是跨膜受体ErbB家族成员之一,当配

    肿瘤防治研究 2021年12期2022-01-06

  •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研究进展
    、达克替尼和奥希替尼。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是最早被批准用于NSCLC治疗的药物,通常被称为第一代EGFR-TKI,这些药物在细胞内激酶结构域上的三磷酸腺苷结合位点处或附近可逆性地与EGFR受体结合,阻断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5]。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作为第二代EGFR-TKI,能够不可逆地阻断来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家族的同源和异源二聚体的受体[6]。尽管EGFR-TKI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在一线治疗中疗效确切,但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获得性耐药,其中50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08

  •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诱导间质性肺疾病后奥希替尼再挑战:病例报道
    TKIs),奥希替尼(AZD9291)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奥希替尼诱导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并不常见,但在一些患者中可能危及生命。据报道,奥希替尼诱导的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2%-3%[1-3],约15%的病例是致命性的,死亡率约为1.5%。一旦ILD导致奥希替

    中国肺癌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26

  • 奥希替尼致43例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65005)奥希替尼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第3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该药克服了第1、2代EGFRTKI耐药问题[1]。相关研究[2]报道,奥希替尼可降低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展的风险。2015年11月,经美国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接受EGFR-TKI治疗后EGFR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年5期2021-11-22

  • NGS引导下的奥希替尼耐药肺腺癌1例报道*
    00042)奥希替尼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了较多临床获益,但耐药仍不可避免。其耐药机制仍在探索阶段,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为奥希替尼耐药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指导。本文报道了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在奥希替尼耐药后经多次动态基因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先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取得临床获益的案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咳嗽、咳痰、喘累半月”于2015年6月26日到本院就诊。入院前

    重庆医学 2021年20期2021-11-09

  • 奥希替尼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57000)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EGFR和T790M突变均具有抑制作用[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批准奥希替尼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21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

    中南药学 2021年10期2021-11-01

  • 奥希替尼治疗T790M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4,5],奥希替尼(osimertinib,AZD929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的患者具有一定疗效,能够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探究奥希替尼治疗T790M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人民医院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40 例T790M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6期2021-10-13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希替尼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肺腺癌细胞H1975中的作用机制①
    手段[1]。奥希替尼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已被证实在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减轻患者痛苦和疾病风险中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2]。复方苦参注射液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研制,主要由苦参和白土苓两味药组成,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解结止痛、缓解癌性疼痛、出血、提升化疗效果以及免疫功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3]。近年来复方苦参注射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并且效果显著[4-6]。何敏等[7]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年10期2021-08-23

  • 奥希替尼单药或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EGFR基因突变伴脑转移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包括奥希替尼在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携带EGFR基因敏感突变以及EGFR T790M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3-6]。此外,由于奥希替尼和贝伐珠单抗都可以穿透血脑屏障[7-9],两者联合使用在脑和全身治疗中均显示出更优的疗效[10]。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9期2021-08-23

  • 奥希替尼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10],而奥希替尼是第3代EGFR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渗透性,能有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11]。因此,我们拟用奥希替尼干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其对SCI早期(3、7 d)致炎因子(IL-1β、TNF-α、COX-2和iNOS)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炎症引发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SCI后髄鞘脱失的作用,评估其对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将为临床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2021-08-06

  • 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目的:評价奥希替尼对比第1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编码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为我国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FLAURA研究中的患者生存数据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建立马尔科夫模型,模拟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10年的直接医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模型循环周期为3周,贴现率为5%。采用单因素敏感

    中国药房 2021年12期2021-07-12

  • 非小细胞肺癌HCC827 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耐药机制探讨
    -TKI——奥希替尼,然而奥希替尼的获得性耐药仍不可避免的出现。EGFR-TKI 的获得性耐药是目前治疗EGFR 突变NSCLC 面对的巨大难题,因此,克服EGFR-TKI 的获得性耐药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NSCLC 细胞株HCC827,通过浓度递增法构建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OR,并探讨其耐药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细胞株 HCC827 购自中科院细胞库,HCC827OR细胞株由程志祥和王朝霞课题组构建。1.1.2 药品与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4期2021-06-27

  • 奥希替尼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制尚未明确。奥希替尼是第3 代EGFR 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渗透性能有效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9],为此,本研究应用奥希替尼干预SCI 大鼠,观察其对SCI 后BSCB 通透性和经神功能缺损的影响,以探讨EGFR 抑制剂对SCI 的保护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健康8 周龄雌性SD 大鼠60 只,SPF 级,体重200~250 g,购自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2016-0010,实验动物合格证号:2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4期2021-06-27

  •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的:系统评价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为临床应用及卫生和医保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查询自建库至2020年4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奥希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相关药物经济学研究,经筛选并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健康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估工具(QHES)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

    中国药房 2021年6期2021-04-27

  • EGFR C797S突变与奥希替尼耐药的相关性*
    [1]。其中奥希替尼已成为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NSCLC患者的优先选择[2]。但奥希替尼面临获得性耐药难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有研究发现,EGFR C797S突变是其最常见的耐药机制之一[3]。本文对EGFR C797S突变与奥希替尼耐药的相关性进行综述。1 奥希替尼在临床中的应用奥希替尼是首个在我国获批上市的三代EGFR-TKI,具有强效、不可逆、口服方便等优点,通过与EGFR激酶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结合域的半胱氨酸-797残

    重庆医学 2021年9期2021-03-29

  • 国家药监局批准肺癌早期靶向治疗新药上市
    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用于ⅠB~ⅢA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奥希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第三代EGFRTKI,具有抗CNS转移的临床活性。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席吴一龙教授表示:“EGFR突变早期肺癌患者即使手术成功并后续接受辅助化疗,仍面临着较高的复发风险

    肿瘤防治研究 2021年5期2021-03-27

  • 奥希替尼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时间窗研究
    在较大争议。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能透过血脑屏障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10],而且给药方便,故本研究以奥希替尼为干预药物。本实验拟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应用奥希替尼对脊髓损伤进行干预,确定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干预SCI的最佳时间窗。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200 g~250 g)60只,购自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动物合格证号201822084);(2)主要试剂与材料:奥希替尼(购于Med Chem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8

  • 奥希替尼治疗不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T790M基因突变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比较
    [1-2]。奥希替尼是近年来证据级别最高的对第1、2代TKI耐药的携带T790M耐药基因突变肺癌的一线靶向药物[3-4]。血常规检查中与炎症相关的细胞成分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能影响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和生存,NLR对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有预测价值。有研究发现,NLR与肺癌预后可能呈负相关[5-6]。我们通过对50例接受奥希替尼靶向药物治疗的肺腺癌骨转移T790M基因突变患者进行随访,旨在比较奥希替尼治疗不同NLR的T790M基因突

    临床内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5

  • 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后出现间质性肺病1例报道
    机制[1]。奥希替尼(Osimertinib)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EGFR-TKIs,作为首先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 EGFR-TKI,因其高选择性地对T790M不可逆结合,减轻了第一、二代EGFR-TKIs的不良反应[2-3],从而克服了第一、二代EGFR-TKIs对T790M突变的耐药性和选择性问题,相关研究均呈现了该药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3-6]。但随着其逐步应用于病人,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虽不多见,可一旦出现却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如应用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2期2021-02-23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I代表药物为奥希替尼(分子式为:C28H33N7O2,相对分子质量为499.6 g/mol),是一种苯胺基嘧啶化合物。与第1、2代EGFR-TKI不同的是,奥希替尼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不同于第1代可逆性抑制剂,奥希替尼与靶点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即奥希替尼可通过与EGFR酪氨酸激酶中的半胱氨酸-797残基结合,形成不可逆共价键而发挥作用;且能更有效地抑制T790M突变细胞系中的磷酸化反应,也能更有效地抑制下游信号转导底物(p-AKT、p-ERK)表达。②与第2

    山东医药 2020年23期2020-12-30

  • 奥希替尼治疗EGFR T790M阴性的肺腺癌脑转移1例
    现耐药问题,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可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并具有抗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临床活性[3]。该文报道1例三线治疗肺腺癌脑转移进展后EGFR T790M阴性应用奥希替尼治疗获益显著的病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2012年2月以主诉“咳痰、胸闷”入院。胸部CT:左肺上叶占位,双肺结节影。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为腺癌,临床分期为T1cN0M1a期,EGFR基因检测结果为EGFR19d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4期2020-12-28

  • 奥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红[摘要]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目前被批准用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及第一代EGFR-TKIs治疗进展后伴有T790M突变NSCLC的二线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能够明显改善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耐药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线应用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依赖EGFR通路、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二线及二线后应用奥希替尼所产生的耐药机制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8期2020-12-23

  • 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进展[7]。奥希替尼是一种口服、不可逆、对EGFR敏感突变和EGFR-T790M耐药突变均具有高选择性的药物。在此之前,AURA2[8](奥希替尼比安慰药)和AURA3[9](奥希替尼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试验结果表明,奥希替尼可显著提高一线EGFR-TKI治疗后病情进展的T790m阳性晚期NSCLC患者生存获益、降低死亡风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AURA3试验中,奥希替尼的中位PFS为10.1个月,而常规化疗的中位PFS为4.4个月。奥希替尼于2017

    医药导报 2020年12期2020-12-04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奥希替尼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奥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希替尼治疗, 对照组采用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缓解时间、胸痛缓解时间、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减小时间、体重减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缓解时间(2.97±1.63)d、体重减轻时间(2.33±1.48)d、 胸痛缓解时间(1.24±1.37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6期2020-10-12

  • 奥希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30074)奥希替尼(Osimertinib)商品名为Tagrisso,是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研究生产的第3代突变体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1],主要适用于带有特殊EGFR基因变异和接受过其它EGFR抑制剂治疗后病情步入非小细胞癌晚期的患者。目前,大部分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小细胞癌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年6期2020-06-30

  • 奥希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获得性耐药机制
    持续的挑战。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作用于EGFR激活和T790M耐药突变,同时对野生型EGFR的抑制作用很低[3]。本文综述了奥希替尼针对于EGFR突变型NSCLC的基础生物学和治疗方案,总结了第三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并对EGFR-TKI的临床管理提出了当前的挑战和展望。1 奥希替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奥希替尼(AZD9291)是口服不可逆的嘧啶基EGFR-TKI,通过半胱氨酸-797残基与EGFR T790M或EGFR突变

    中国肺癌杂志 2020年4期2020-04-29

  •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的新挑战。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其在第一代EGFR-TKI耐药后的NSCLC特别是肺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观察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诊断明确的晚期(Ⅳ期)肺腺癌患者44例,一线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87.9%的患者接受了三线及以上的治疗,观察患者应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部分缓解(PR)19例(43.1%),疾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2020-04-26

  •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致心力衰竭1例*
    脑膜转移。因奥希替尼对脑/脑膜转移治疗的优势[1],且对T790M 阴性者亦有效[2],11月23日起给予奥希替尼(160 mg,qd),后症状消失。2019年6月患者再次出现头痛伴头晕乏力,头颅MR 及胸部CT 检查均未见肿瘤进展,考虑脑膜转移进展。7月起改行奥希替尼(80 mg,qd)联合贝伐珠单抗(7.5 mg/kg,q3w)靶向治疗。8月起患者出现反复胸闷气短,N 末端B型尿钠肽原(NT-proBNP)>9 000 pg/mL。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增大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3期2020-01-11

  •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治疗后的耐药机制及对策
    FR-TKI奥希替尼治疗,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奥希替尼12个月左右也会出现耐药,耐药的原因是复杂的,现将其耐药机制和治疗策略总结如下。1 肺癌患者EGFR基因20号外显子C797S点突变研究[2]发现口服奥希替尼后耐药主要原因就是C797S发生点突变。C797S点突变破坏了奥希替尼与EGFR之间的共价键,导致奥希替尼耐药[3]。EGFR基因20号外显子C797S点突变后有以下几种情况:1)新的耐药靶点C797S与原先的T790M成反式排列,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4期2020-01-09

  • 第三代EGFR-TKIs在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突变研制出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s。AURA3研究[3-4]结果显示奥希替尼二线治疗获得性T790M突变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对比传统含铂双药治疗为10.1个月vs4.4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6.8个月vs22.5个月。而FLURA Ⅲ期研究[5-6]结果显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对比标准一代EGFR-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9期2020-01-06

  • 奥希替尼治疗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的新挑战。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选择性地作用于EGFR-TKI敏感突变和继发性T790M耐药突变的NSCLC患者[2]。奥希替尼在第一代EGFR-TKI耐药后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就诊的62例复治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奥希替尼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起止时间:2017年4月—2018年6月。研究对

    中国癌症杂志 2019年10期2019-11-05

  • 奥希替尼上市后安全信号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报告数≥3的奥希替尼相关ADEs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结果与结论:共挖掘到奥希替尼相关ADEs报告2 044份,其中涉及的女性患者(1 285例)多于男性(615例);报道年龄以45~64岁(228例)、65~74岁(241例)、≥75岁(248例)为主;上报人员以医师(887例)最多。ROR法和BCPNN法分别挖掘到奥希替尼ADEs信号63、57个,后者所得信号均与前者重叠。所得信号包含药品说明书已记载的皮肤毒性(皮炎、皮疹、皮肤干燥、脆甲、指甲功

    中国药房 2019年12期2019-10-20

  • 奥希替尼联合槲皮素对H1975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
    R- 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后无进展生存期也仅为8~18个月,最终仍不可避免出现耐药[5]。天然类黄酮槲皮素(quercetin)所具有的抗肿瘤特性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和认可[6]。第一代EGFR- TKI吉非替尼联合槲皮素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7]。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奥希替尼与槲皮素联合使用后对NCI- H1975细胞增殖以及凋亡潜在的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H1975细胞株由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无偿馈赠。奥希替尼购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8期2019-09-11

  • 人参皂苷 Rg3 联合奥希替尼治疗一代EGFR-TKI 耐药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苷Rg3联合奥希替尼治疗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一代EGFR-TKI耐药型晚期NSCL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人参皂苷Rg3联合奥希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奥希替尼单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73.33%,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新医学 2019年7期2019-09-10

  • 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奥希替尼研究进展
    李海燕,李凯奥希替尼(Osimertinib,TagrissoTM,AZD9291)是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1]。2017年3月30日被FDA完全批准上市[2],此前2015年11月13日被FDA加速批准上市[3],所谓加速批准是指FDA可以根据应答率等替代终点来批准某个用于治疗临床需求未满足的重大疾病的药物上市[4]。奥希替尼主要针对EGFR T790M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安徽医药 2019年3期2019-03-04

  • 奥希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断的改进,奥希替尼成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EGFR-TKIs,在结构上,他与突变形式的EGFR不可逆地结合,这在有效对抗T790M突变的同时也对抗了EGFR敏感突变,同时克服了第一代药物耐药和第二代药物的选择性问题[4]。1 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奥希替尼(AZD9291,osimertinib),是AstraZeneca公司开发的第三代不可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5-6]。奥希替尼是一种可强效通过靶向半胱氨酸-797与共价ATP位点相结合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2019-01-17

  • 奥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研究
    可使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以下简称奥希替尼),阴性患者则选择含铂双药化疗[3]。奥希替尼是一种口服、不可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同时对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具有高选择性的药物。关于奥希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两项二期单臂临床研究(NCT01802632和NCT02094261)数据的一项汇总分析发现(N=411),奥希替尼的客观反应率为6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0月;一项奥希替尼和含铂双药化疗的头对头三期临床研究(NCT021

    中国医疗保险 2018年5期2018-06-23

  •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引起[9]。奥希替尼为三代不可逆的具有T790M突变选择性的EGFR-TKI,用于T790M突变阳性EGFR-TKI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11]。 本研究探讨使用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01至2016-12来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就诊为晚期NSCLC并使用奥希替尼的患者。(1)纳入标准: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晚期NSCLC,经一线或多线治疗(使用过一代EGFR-TKIs)进展

    武警医学 2018年4期2018-05-16

  •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2]。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还包括rociletinib、olmutinib、WZ4002、EGF816和ASP8273,能够克服这种耐药。奥希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1%和9.6个月[3],但耐药仍不可避免,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C797S突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

    癌症进展 2018年9期2018-01-01

  •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伴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晓诺 韩琤波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伴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熊志成 刘洋 孙鑫 马洁韬 张树玲 孙丽 孙婧 张晓诺 韩琤波目的:通过移植瘤动物实验探讨奥希替尼联合抗VEGF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EGFR T790M突变的H1975人肺腺癌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低剂量奥希替尼组、高剂量奥希替尼组、低剂量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组、高剂量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组。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15期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