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囊

  • 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州 510168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一种短时间内向脑梗死发展的高危险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1]。以往的研究表明,内囊预警综合征向急性脑梗死进展,与患者的病理特征、生理状态等相关,但均无明确结论[2]。然而,内囊预警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缺少针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有效防治手段。通过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的研究,了解其向急性脑梗死转化的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临床更好地评估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减

    中外医疗 2023年29期2024-01-09

  • 3.0 T MAGIC弛豫时间定量技术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丘脑腹外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前肢、大脑脚T1、T2 及PD 值,大小根据不同解剖位置、形态调整(10±2)mm2,每个位置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以上工作由放射科两名5年以上主治资质医生协商一致完成。图1 女,39+4周,6 d,血清胆红素(TSB):97 μmol/L,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对照组)。1A:T1 双侧苍白球对称性等信号;1B:T2 双侧苍白球对称性等信号;1C:T1 mapping图,苍白球轻度蓝染;1D:T2 mapping图,苍白球轻度蓝

    磁共振成像 2023年10期2023-11-07

  • 机器人Remebot辅助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伴精神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的疗效观察
    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伴有精神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36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3~14 岁儿童,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同时伴有精神、运动等中枢性功能障碍;头部影像学(CT/MR)检查显示脑损害;存在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依据。排除标准:智力重度障碍;肢体关节骨性畸形;半年内曾接受相关手术(包括脑立体定向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肌腱矫形手术等)。1.2 研究对象36例中,男25 例,女11 例;年龄3.5~1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6期2023-07-13

  • 恶性丘脑出血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功能
    如脑室、苍白球和内囊)[1];约68.2%破入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30 d死亡率18.2%[2]。既往研究提出恶性丘脑出血的定义[3],并发现恶性丘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差。本研究结合丘脑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增加“血肿越过中线的距离”、“压迫内囊”定义恶性丘脑出血,进一步探讨恶性丘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并研究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功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 集2014 年1 月1 日 至2021 年10 月31 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住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2期2023-03-18

  • 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研究
    066600)内囊预警综合征是指短时间内频繁发作的短暂感觉和运动症状,属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单纯运动性发作、单纯感觉性发作或兼有运动及感觉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或有肢体麻木、无力,发作性言语不清等,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脑梗死[1-2]。丁苯酞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保护线粒体和神经元,改善缺血组织能量代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3]。中医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宜清化浊、散瘀通络为基本准则[4-5]。通窍活血汤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天麻、红花、白术、赤芍等

    陕西中医 2022年10期2022-10-20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短期临床疗效
    993年首先提出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概念,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综合征,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一种亚型。虽然内囊预警综合征发生率较低,但内囊部位继发梗死率较高。内囊预警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2],且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案或明确指南,已报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大剂量他汀、扩容升压、溶栓及介入等,但疗效不一[3]。补阳还五汤可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4期2022-08-19

  • 进展性纹状体内囊梗死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生,云宗金纹状体内囊梗死是基底节区梗死较为特殊类型,系由大脑中动脉深穿支缺血引起,主要由豆纹动脉供血。病灶部位包括内囊和尾状核或壳核。因病灶部位累及内囊区域,在疾病早期常常会出现症状加重,导致病情进展。静脉溶栓治疗及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1-2],因系穿支病变,即使早期病情进展亦无法采取血管内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yndrome,CWS)是指在24 h内反复出现至少3次刻板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容易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3期2022-08-02

  • 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产前超声诊断及结局分析
    032)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较为常见,组织学来源广泛、种类多样[1]。不同类型的病变有不同的预后及处理方式。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来源和性质准确诊断可为胎儿生长发育及产后手术干预的可能提供重要依据,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为了进一步明确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不同来源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妊娠结局及预后,本研究对被我院诊断为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165例病例产前超声图像及结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回顾性研究2017年6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8-01

  • 儿童第四脑室少突胶质细胞瘤一例
    号(图7),肿块内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大小3.1 cm×3.0 cm×4.1 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瘤周无明显水肿,小脑扁桃体受压下移。CT及MRI诊断:室管膜瘤。术中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肿块呈烂鱼肉样,血供丰富,质地软。术后免疫组化结果:S100(+)、Vim(+)、EMA(-)、D2-40(+)、GFAP(+)、P53(-)、Ki67(约2%+)、Syn(弱+)、CgA(-)、CD56(弱+)、CD34(-)、PR(-)、NF

    放射学实践 2022年6期2022-06-21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改变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双侧钩束、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后肢、双侧后扣带回、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见图1。ROI大小约35 mm2,采取两侧对称的方式放置ROI以保证大小一致,ROI选择应尽量避开脑脊液、脑室、血管等结构,对每一部位进行3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注:图A~F 依次为下额枕束、下纵束、钩束、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后扣带回、内囊前肢及后肢ROI放置区域(图中小圆圈所示)。图1 不同脑区ROI选择位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2021-11-12

  • 弥散加权成像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C图。分别在双侧内囊前支、内囊后支、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测量DWI数据,ROI大小约为20~50像素,记录其FA值和ADC值。测量双侧内囊前支、内囊后支、额叶白质ROI置于额放射,半卵圆中心ROI置于视放射。胼胝体区由膝部至压部依次设置ROI。选取ROI时避开出血灶、邻近灰质皮层、大血管、脑室、骨骼、窦腔空气及脑组织边缘。取两侧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1.3 血清学检测 取研究对象肘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留取2~3 mL,保存于-80℃。酶联免疫吸附法(

    健康研究 2021年5期2021-11-11

  • 磁共振功能成像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比较 TBI患者内囊前支、内囊后支、额叶白质、顶叶白质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内囊后支、额叶白质、顶叶白质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TBI患者与健康者各ROI区FA及ADC测定值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A and ADC values in each ROI region between TBI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

    健康研究 2021年3期2021-07-08

  •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内囊预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000)0 引言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综合征,属于特殊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为逐渐增强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据相关数据统计,约42%左右的内囊预警综合征起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病后经影像学证实内囊部位存在新发梗死灶,极易进展为脑梗死,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约为60%,内囊预警脑梗死即为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而来的一类脑梗死,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等特点,若不采取早期及时的治疗,患者脑神经可因缺血、缺氧而受到不可逆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2021-06-15

  •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纹状体内囊梗死临床研究
    )0 引言纹状体内囊梗死(Striatocapsular infarction SCI)是指皮层下豆纹动脉供血区的体积偏大的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不同,通常将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灶直径≥3 cm的梗死定义为SCI[1]。SCI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上肢无力,其他的临床表现还包括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构音障碍、皮质下失语等[2]。临床症状早期恶化,是SCI一个重要的临床特点。急性脑梗死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临床证据[3],但对于部分特殊类型脑梗死,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2021-06-05

  • 经腹壁超声、CT对囊型肝包虫病术前诊断及指导价值分析*
    例,多囊型4例,内囊破裂型8例,实性改变型7例,钙化型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囊型肝脏包虫病诊断标准[6];临床各方面齐全,无缺损或丢失;无CT检查禁忌症者。排除标准:存在肝脏手术史;合并自身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先天性疾病者。1.2 方法(1)CT检查 仪器:西门子128排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为100 kV、200mA,扫描层厚5mm,螺距为1.0。先对患者进行平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5期2021-04-25

  • 镜像疗法促进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和皮质脊髓束重塑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侧病灶,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区,累及CST 而无皮质受累;⑤存在明确上肢运动功能障碍;⑥无MRI禁忌证;⑦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②四肢瘫痪;③既往曾患其他脑部疾病或有脑部手术史;④其他原因导致的上肢功能障碍;⑤病情不稳或重要器官衰竭、恶性肿瘤;⑥不能配合完成MRI检查。剔除标准:①纳入后未完成全部治疗和评估,未行动作观察疗法;②依从性差;③中途自行退出。入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两组一般资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年1期2021-01-27

  • 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术后纹状体内囊梗死
    )0 引言纹状体内囊梗死(Striatocapsular infarction SCI)是指皮层下豆纹动脉供血区的体积偏大的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不同,通常将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灶直径≥3cm的梗死定义为SCI。随着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技术的发展,纹状体内囊梗死成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术后常见的梗死类型。本文将就急性脑梗死取栓术后发生纹状体内囊梗死的机制进行综述。1 纹状体内囊梗死概况1984 年Bledin等首先报道纹状体内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4期2021-01-06

  • 小儿肺包虫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3层结构,内层为内囊壁,中间层为无细胞结构存在的很薄的膜性结构,外层为与宿主器官紧密相贴的外囊,是宿主组织对包虫囊肿的反应逐渐形成的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囊肿增大引起压迫或并发炎症时,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如囊肿巨大或位于肺门附近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如食管受压,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如囊肿破入支气管、囊液量大,患者会有窒息危险;如子囊及头节外溢,患者可咳出多层的白色或乳白色“粉皮样”物质;如肺部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咳黄痰及肺脓肿等症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2020-12-28

  • 左侧内囊后肢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1例
    国内研究也报道了内囊膝部梗死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3]。而内囊后肢梗死引起的认知损害较少被描述,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急性左侧内囊后肢梗死后出现的认知障碍病例进行报道。1 病例资料1.1 病史 患者男,46岁,右利手,高级工程师,大学毕业,因“突发言语困难、反应迟钝1周。”为主诉于2019年4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困难,表现为言语含糊、说话费力、停顿、找词困难、尚可说出完整句子,但有时说错词、词不达意,能听懂他人语言,书写、阅读困难,伴反应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4期2020-12-23

  • 64排CT诊断肝内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213161)肝内囊性病变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其中包括肝内胆管囊肿、肝脓肿以及肝囊肿的情况比较多见,还有肝未分化肉瘤、肝癌囊性变、肝炎性假瘤、肝结核、肝间叶性错构瘤以及肝包虫囊肿肝包虫囊肿还可以通过囊性病变或者囊性的形式表现,因此给临床上的肝内囊性病变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1]。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150例肝内囊性病变患者进行64排CT诊断,之后通过手术、或针刺病理等方法来证实其中发生的病变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6期2020-12-17

  • 内囊前肢破坏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月收集了8例做了内囊前肢破坏术的病人,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12~60岁,平均34岁。全部患有严重强迫症,吃了这几种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后均无效果,然后均在大医院做了内囊前肢破坏术。1.2 治疗方法手术前均做了药物治疗,包括氯米帕明,兰释,左洛复,赛乐特,百忧解这几种药物,但均没有效果,然后再到大医院做内囊前肢破坏术,其中8例患者行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FDoP肼)检查。MRI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邪oPEl’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17期2020-12-09

  • DTI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初步研究
    白质;④钩束;⑤内囊;⑥胼胝体;⑦小脑上脚和小脑中脚;⑧下纵束。3.2 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3D-FT):利用VOLUME-ONE 1.72软件重建感兴趣的白质纤维束,选择与前额叶和扣带回相关主要纤维束进行示踪。4.统计学分析4.1 行为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算ADHD组和正常组的正确反应率(CRR);估计平均正确反应时间(mCRT)均数的95%置信区间;对两组被试mCRT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当P<0.05时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年4期2020-11-05

  • 弥散张量成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
    (患侧、健侧)、内囊后肢(患侧、健侧)、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FA,计算大脑脚、内囊后肢患侧FA/健侧FA比值(rFA)。同时在发病后10~14 d进行DTI重建与CST损伤分级:CST与病灶无接触,形态与正常解剖结构一致为1级;CST受病灶影响,受压变形,向对侧移位为2级;CST贯穿病灶,分叉,纤维束纤细,未完全中断为3级;CST穿入病灶,中断,远端不能显示为 4 级[4]。1.3 运动功能评估 发病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浙江医学 2020年19期2020-10-20

  • 内囊前肢破坏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内囊前肢破坏术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8例严重强迫症患者做内囊前肢破坏术。第一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第二年后再观察效果,第三年后再一次观察效果。结果 第一年时期强迫症痛苦减轻,第二年期间痛苦减轻减退,出现躁狂,性欲亢进,大喊大叫等后遗症状,而且效果明显减退,并且出现毅力减退。第三年合并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后,躁狂症状减轻,但毅力仍然减退,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不明显。结论 内囊前肢破坏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不好。【关键词】内囊前肢破坏术;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轻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7期2020-07-20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缺氧脑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包括双侧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皮质脊髓束、下纵束、丘脑后辐射、额叶白质、顶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图1 ROI测量部位示意图A:大脑脚(红色圆圈);B:内囊前肢(红色圆圈),内囊膝部(黄色圆圈),内囊后肢(玫红色圆圈),丘脑(白色圆圈),丘脑后辐射(蓝色圆圈),胼胝体膝部(橙色圆圈),胼胝体压部(绿色圆圈);C:半卵圆中心区(黄色圆圈)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2期2020-07-05

  • DWI 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评估价值
    尾状核、豆状核、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部及背侧丘脑。采用镜像的方法勾画对侧部位的ROI,大小平均(10±5)mm2。ROI 均放置于所测量解剖位置的中央,尽量避开静脉窦、静脉、脑脊液。测量ROI 及其对侧ROI 的ADC 值,每个ROI 测量3 次后取其平均值(双侧ADC 值的平均值)。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2 组的ADC 值;应用ROC 曲线对各ROI 的诊断效能进行分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6-10

  • MRI弥散张量成像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纵束、上额枕束、内囊前后肢、丘脑、扣带回、皮质脊髓束等感兴趣区,将数据导入DTIstudio软件自动生成ADC值和FA值。同时采用NBNA评分对患儿神经行为进行评价,NBNA评分包括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估计等共20项,每项0~2分,总分40,其中35分以下为异常,并对各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注:从左至右依次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注:从左至右依次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1.3统计方法2结果2.1各组新生儿DTI的ADC值比较各部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3期2020-04-18

  • 腹腔镜治疗82例肝包虫病的不同术式选择及安全性分析
    ;行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37岁[(24.47±6.01)岁];行腹腔镜解剖性(精准)肝叶切除术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0~37岁[(25.01±5.79)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1.2 方法①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常规建立气腹,置入10 mm Trocar建立观察孔,置入20%盐水纱条包绕肝周及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3期2019-07-29

  • 伴双侧内囊后肢弥散受限的低血糖脑病1例报告
    此我们报道伴双侧内囊后肢弥散受限的低血糖脑病1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希望能提高大家对此类疾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突发言语不能伴精神异常2.5 h,”于2019年2月18日20:30入院。患者入院前2.5 h突发言语不能伴大声哭闹,左上肢及双下肢无力、不能抬离床面,病程中无肢体抽搐、二便失禁等症状,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家属为求诊治遂来我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急诊以“左侧肢体无力查因”收入我科。患者发病来躁动,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6期2019-07-09

  • 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在足月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
    层面选择性的测量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压部、额枕叶深部白质和豆状核,于侧脑室顶层面测量半卵圆中心,每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约(10±2) mm2,两侧的形状对称,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后肢的ROI呈长椭圆形,额枕叶深部白质、半卵圆中心和豆状核的ROI呈圆形,各ROI的ADC值和FA值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相应区域的ADC值和FA值,以减少测量误差。1.4 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HIE患儿的颅脑常规MRI表现与

    磁共振成像 2019年3期2019-06-03

  • 能谱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CTA联合扫描定量评估颈动脉狭窄对脑内血流储备的影响*
    2)分别在双侧的内囊后肢、尾状核和半卵圆中心选取直径为2 mm(内囊后肢)和5 mm(尾状核和半卵圆中心)的感兴趣区进行CT值、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max)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的测量,测量时避开肉眼可见的梗塞或软化灶。(3)图像分析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2019-05-28

  • 组合型气囊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分析
    囊内部,主气囊和内囊均与载荷底部连接。组合型气囊基本工作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10],如图 1 所示。图1 组合型气囊缓冲过程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cushioning process of combined airbag将主气囊绝热压缩、排气释能和内囊绝热压缩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为方便进行理论计算,本文建立的缓冲气囊工作过程解析模型将基于以下5点假设:1)为保证气囊的断裂强度,气囊采用织物的弹性模量较大,因此忽略气囊织物的弹性。在

    载人航天 2018年5期2018-11-02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肝包虫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手术方法是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患者常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进而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而在临床研究中证明,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2]。为了进一步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接受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5期2018-09-14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ROI包括:内囊前肢(ICAL)、内囊膝部(ICGL)、内囊后肢(ICPL)、胼胝体膝部(GCC)和压部(SCC)、大脑脚部位皮质脊髓束(CST)。ROI选取的面积统一为(10.0±3.0)mm2。为了减少误差,测两次DTI-FA值取平均值。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头颅MRI平扫结果 研究组患儿头颅MRI平扫均表现异常,A组脑室旁白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3期2018-07-11

  • 腹腔镜分别联合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包括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完整剥除术、肝切除术等,各有优劣,尚无统一标准。其中肝包虫内囊摘除应用广泛,操作简单且有效,但易残留外囊,引发腔隙残留相关并发症,近年来虽有所改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期腔隙残留问题。肝包虫病包括肝囊型与肝泡型包虫病两种,其中肝泡型包虫病有外生性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倾向,大部分患者既往被认为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术。随着精准肝脏外科技术、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种复杂肝脏切除手术成为可能[4],但关于精确肝脏切除治疗肝包虫病相关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3期2018-06-05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后CT及MRI表现
    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肢;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肢+双侧杏仁核。二、结果1.毁损灶位置:50例患者共发现毁损灶255个,其中30例患者的毁损灶180个对称分布于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及扣带回。另外17例患者共有71个毁损灶,对称分布于内囊前肢与扣带回(63个,其中一个扣带回毁损灶显示不清)或杏仁核与内囊前肢(8个),还有2例患者仅在双侧扣带回存在毁损灶。255个毁损灶内位于杏仁核前部44个,杏仁核内侧群中央部20,位于内囊前肢的前1/5~1/4处62个,内囊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8年1期2018-05-29

  • 内囊膝部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近年研究发现,内囊膝部也是导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键部位[1]。现以我科收入的2例内囊膝部梗死导致关键部位梗死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报道。1 病例报告病例1:男,63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伴右下肢无力3 d入院。患者于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事遗忘,伴有右下肢无力,走路拖地。既往:杵状指30 y,高血压、冠心病史15 y,2004年脑出血病史,无遗留症状,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7/93 mmHg,神清语明,反应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4期2018-05-09

  • 肝囊性包虫病手术的治疗体会:附87例报告
    术方法分成2组: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64例)和外囊完整剥除术组(23例)。结果两组手术方式中,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优于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组(P<0.05),外囊完整剥除术组在术后带管时间、残腔积液感染方面优于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原位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术和外囊完整剥除术均各有优缺点,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影像学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12-06

  • 磁共振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患者脑部运动区(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的血流特点,通过血流变化来研究脑瘫患儿运动区的功能病理基础,为临床治疗效果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支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与志愿者各20例,观察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双侧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运动区脑血流量的变化,通过t检验分析志愿者、患儿及志愿者与患儿双侧脑血流的的情况。结果 志愿者、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左、右两侧内囊后肢的皮质脊髓束运动区局部脑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脑血流

    磁共振成像 2017年5期2017-09-29

  •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纤维束与肢体肌力恢复的相关性
    在梗死侧及健侧、内囊后肢及健侧,同样获取彩色纤维束重建三维图。并同一时间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患者肢体功能情况。2 结 果2.1 脑梗死72 h梗死侧与健侧FA值、ADC值比较 梗死侧FA值较健侧对应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P表1 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处的FA值与ADC值比较2.2 脑梗死72 h内梗死侧与健侧内囊后肢感兴趣区FA值与ADC值比较 选取内囊后肢作为感兴趣区测量梗死侧与健侧FA值与ADC值,梗死侧内囊后肢的

    重庆医学 2017年23期2017-09-12

  • 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验交流·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周巧兰1,张惠娟2,王凤兰1△,李 静1,刘培娜1,张雪松1(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1.功能科;2.生殖遗传科 063000)目的 观察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产前超声特征,结合随访结果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探讨超声在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产前超声发现并有随访结果的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162例,观察病变的部位、超声特征、周围组织及血管分布等情况,对照产后随访结果进行总

    重庆医学 2017年8期2017-05-03

  • 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临床研究·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研究徐刚,张新江,周龙江,陈斌目的:对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分析50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病1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将患者分为功能恢复良好组和功能恢复不良组。入组患者加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DTI测量患侧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值),计算FA值减低的百分比(LFA)。采集的危险因素包括早期运动障碍加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1期2017-03-07

  • 硝酸在改性氟塑料内囊内的渗漏行为
    硝酸在改性氟塑料内囊内的渗漏行为龚朝阳1,2,程 璇1,2,张 颖1,2,郭亚涤1(1.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福建省厦门市 361005;2. 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厦门市 361005)推进剂在改性氟塑料聚全氟代乙丙烯(F46)内囊内的渗漏不可避免,通过设计特定的装置,用浓硝酸替代推进剂,利用离子色谱检测存放不同时间后渗透出内囊的硝酸根离子的含量来评价内囊的防渗透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氟塑料膜的内表面进行表征。研究发现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6年1期2016-12-23

  • 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DTI扫描,测量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豆状核、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比较各组不同部位的FA值。结果 对照组内囊前后肢、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均高于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对照组胼胝体膝部的FA值高于轻度HIE组,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内囊前后肢、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高于重度HIE组,轻度HIE组内囊后肢FA值高于中度HI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豆状核的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部位中,内囊后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9-24

  • 正常儿童脑白质发育的DTI研究
    个年龄组与脑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5个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FA)值、ADC值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尾状核头部的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的ADC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第1、2组间及第2、3组间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4组组间胼胝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09-19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内囊纹状体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分辨磁共振成像在内囊纹状体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高根善查云飞卢祖能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对内囊纹状体梗死(striatocapsular infarctio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磁共振证实的内囊纹状体梗死患者26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和HRMRI 检查,利用HRMRI分析动脉粥样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4期2016-09-14

  •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魏雷光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河南偃师 471900目的研究内囊完整摘除手术对于治疗肺包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综合性分析54例肺包虫病的患者通过使用内囊完整性摘除手术后的特征和效果。结果同期手术中采用其他手术方式的患者约占75.02%,通过内囊完整摘除手术的患者中,因包虫囊肿致使内囊破裂者共有7例,术后复发共2人,54例手术都好转后出院,无死亡。结论就目前而言,内囊完整摘除只要掌握得当,即使手术的要求条件高,依然还是治疗肺包虫病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7期2016-05-16

  • 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囊型肝包虫生物学活力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
    包虫超声分型中,内囊分离型和实变型分别与单纯囊肿型和子囊型比较,Vs测量阳性率均增高(P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生物学活力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3452/j.cnki.jqmc.2015.03.011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liver hydatid cyst in the ultrasound and 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5年3期2016-01-12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LS患者大脑脚、内囊后肢区的ADC值升高(P肌萎缩侧索硬化;弥散张量成像;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当患者同时具有肌无力、肌萎缩、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时,其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出现可识别的临床症状之前,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病理改变[1]。因此借助实验室检查获得上、下运动神经元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5年5期2015-07-18

  •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
    216例。结果 内囊摘除术(A组) 术后平均住院d数、带管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等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肝囊型包虫病; 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内囊摘除术;肝切除术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中东、中欧、北美阿拉斯加和日本北海道。据调查,人肝包虫病的感染率在3.1%~31.5%,患病率在0.5%~5.0%[1]。中国西部属包虫病高发地区。由于肝包虫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方法[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2期2015-03-17

  • 内囊后肢梗死的分水岭机制探讨
    芳黄光·论 著·内囊后肢梗死的分水岭机制探讨高金立*刘尖尖*高蕾*王俊芳*黄光目的探讨内囊后肢梗死可能的分水岭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全部10例内囊后肢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表现为偏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3例表现为上下肢无力;3例表现为24 h内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表现为5 h以内达高峰,5例表现为3~5 d内病情进展。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年5期2015-02-01

  • 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责任血管136例
    〔4〕依据血肿与内囊膝部的前后关系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分为4个类型及3个亚型:①前部型;②中间型;③后部型,包括后内侧型、后中间型及后外侧型三个亚型;④混合型。但以上分型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指征帮助不大。头颅CT平扫能精确显示脑出血的范围和部位,临床上常根据CT所示血肿位置与内囊区的关系进行分型。可依据出血部位、可能的责任血管与内囊区的关系将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分为3种类型:(1)外侧型,血肿主要位于壳核区及岛叶皮质区;(2)内侧型,血肿主要位于内囊区及丘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2014-01-28

  • 正常成人脑结构年龄相关性变化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别于半卵圆中心、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丘脑、豆状核、尾状核头、额叶、顶叶、颞叶设置椭圆形感兴趣区(ROI),除胼胝体膝部、压部外,均采用镜面对称方式放置两侧。分别侧定每个ROI的MK值、FA值、MD值,每个ROI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2 结 果2.1 不同部位DKI参数值与年龄的相关性(见表1) 除豆状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5期2013-09-24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难治性强迫症术后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定位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效果较好,但手术后部分患者除了短期的高热、缄默、大小便失禁等副作用外,还会出现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键的贮能化合物,供能效力强,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强,能穿过细胞膜,释放高能磷酸键合成ATP,补充细胞内能量,能减少颅脑损伤等疾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我院于2008年9月~2009年12月使用外源性磷酸肌酸(唯嘉能)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后进行了治疗,观察了该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0期2012-09-13

  • 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的MRI特点
    通常位于豆状核,内囊后肢,外侧丘脑,主要归因于Willis环的横向穿支血管受累。据报道,结核性脑膜炎的腔隙性脑梗死更常向前累及尾状核外侧丘脑前方内囊膝部和内囊前肢[3]。许多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可能同时并有缺血性中风和梗死的危险因素,这些患者可能不遵循这一规则。本文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分布特点。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被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治疗的患者208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是根据临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11期2012-07-28

  • 难治性抽动障碍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结立体定向下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下行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临床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对抽动障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各种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均有明显的改善,CGI评分明显好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下双侧内囊前肢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是可行、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及不良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2012-04-07

  • 微创穿刺治疗小容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0%,壳核出血对内囊功能的损伤,是由于压迫和直接破坏内囊两种方式实现的。它在发病初期出现内囊体征的原因应该是挤压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的占位效应、局部微循环障碍、凝血酶被激活以及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等因素,造成内囊及周围组织水肿,最后导致内囊结构的继发性损伤,这是使内囊的损伤演变为永久性损伤、增加致残率关键所在。如果早期时及时清除血肿,不仅能缓解压迫,还能阻断脑水肿的发展,由此可以缓解内囊的进一步损伤,从而挽救功能[3]。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只能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6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原发性侧索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后肢、大脑脚5个感兴趣区(ROI),面积为20 mm×30 mm,测量双侧 ROI的 FA、ADC。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常规MR比较 PLS组见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侧脑室周围白质沿锥体束广泛分布的T2WI高信号2例,双侧内囊后肢后3/4处局限性T1WI略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2例(高于皮层信号)。AL

    山东医药 2011年25期2011-07-31

  • 脑梗死后早期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
    死区、脑梗死同侧内囊后支前部和大脑脚,以及上述部位对侧相应区域。结果 最早在起病后第3天即可见脑梗死同侧锥体束FA值下降,自起病7 d后所有患者均出现脑梗死同侧锥体束FA下降,与对侧锥体束FA比率为(0.89±0.0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同侧锥体束MD无明显变化,与对侧锥体束MD比率平均为(0.96±0.1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在脑梗死后早期检测到锥体束的华勒氏变性,最早为发病后第3 d。脑梗死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