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

  • 有限存在者是神圣存在者吗* ——与一种对“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的新理解商榷
    同。译为“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由此将上帝这个“无限的神圣的存在者”排除在外。人们对所谓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作出了各种设想,从凡人到圣人,从天使到耶稣,都成了这一概念的可能对象,却唯独没有考虑到上帝。这些设想都偏离了康德道德哲学中以人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存在者和以神为代表的无限神圣存在者之间的对比框架,没有意识到意志完善的神圣存在者概念内在地包含了其意志的“无限性=神圣性”含义,把他们②德文Wesen 是一个中性名词,一般应译为“它”,以此类推,则endlich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4-01-03

  • 红 书
    李锦华在神圣时,你们都属于我死去后,或者弃世而去,咦?这对宇宙的复仇仇恨消去,我才属于你们,你们才属于自己。或许,神圣的,是你的眼睛可你的眼睛不是你你的耳朵,你的嘴唇,也不是你你的痛苦不是你你的狂热不是你你的柔软,你的记忆,也不是你我想,在还神圣时,我嫉妒你我欲图扮演你,无上的怜歌请问我现在是否雄伟?你打量我,液点般残缺和破损和碎裂的黑,如同玄妙的法则,一笔稠密地调度我现在我为你写诗,在黑色的夜中借用你的孤独,游入你神圣的记忆,我们在你体中窜动,他告诉我,

    上海文学 2022年12期2023-01-21

  • 玄奘的神圣人生
    拜神本身就是参与神圣人生的一种方式,哪怕这种参与是多么的微弱。自从通俗小说《西游记》在16世纪问世以来,7世纪的一个名为陈祎(602—664)的人就以“唐僧”“三藏法师”等尊称,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成为了中国最有名的佛教和尚,是一位“大德高僧”,同时他也被视为中国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人、佛学大师、三藏法师,著名翻译家、佛学家、学者等等。不过,或许所有这些称呼都无法真实地符合于他。那么他的真实在哪里?也许可以用“神圣人生”这个词来概括他62年的在这个

    南风窗 2022年12期2022-06-12

  • 从《空的空间》试论彼得·布鲁克的戏剧理论观
    。关键词:僵化;神圣;直觉彼得·布鲁克,英国著名戏剧和电影导演,代表戏剧作品有《马拉/萨德》《摩诃婆罗达》《李尔王》等。其电影作品曾多次提名戛纳和金熊奖,为跨戏剧和电影两界当之无愧的优秀导演。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戏剧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方式,年近百岁的他至今活跃在当代戏剧界。他的创作具有东方哲学的色彩,史诗巨作《战场》演出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去创作之外,布鲁克还出过几本戏剧理论类书籍,在他的观念中戏剧分为四种形式,分别为:僵化的戏剧、神圣

    雨露风 2022年1期2022-03-23

  • 神圣秩序与等级团结 ——兼论中华神圣人格等级主义模式
    团结”则应是中华神圣的主要表征形式,缘自于天命、祖先、君师等三元合一的神圣原型及变迁,最终皈依在特殊资质神圣者,由低至高地展示出相应的人格伦理与家国心态,影响中国人三千年。一 作为秩序表征的“等级团结”经典社会学理论往往以二分类型论述社会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传统主义共同社会中的诸关系视为特殊主义的、归属的(依行为者资质而定)、发散的、情感的和他人取向的;与此相反,把理性的利益社会中诸关系视为普遍主义的、业绩的(依行为者表现而定)、特异的、情感中立的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4-17

  • 浅谈宗炳《画山水序》
    。关键词:卧游 神圣 道一、宗炳的思想宗炳一生多次被招,但拒不入仕,一生畅游山水。“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好山水,爱远游”(《宋书.宗炳传》)“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伤跕石门之流”“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文中的这些句子,证明其一生所见之丰富,所经之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却也是非一般毅力之人可以做到的。而宗炳之所以好游山水,是因为他欲通过畅游山水,更好的品味圣人之道。文中提到“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大都是道

    丝路视野 2020年29期2020-12-23

  • FOR YOU, O DEMOCRACY
    divine [神圣的] magnetic land,With love,With eternal [永恒的] enduring love.I want to grow as thick as the friendship, all along the Americanriver,Along the lake shore, across the vast grassland,And I will make the city never separated

    疯狂英语·初中版 2020年2期2020-05-18

  • 康德伦理学中的“神圣存在者”*
    康德伦理学中,“神圣存在者”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或许因为人们过于关注“意志自律”,而让这一概念受到了轻视,有关它的研究相对少见。迄今为止,人们未能很好地区分其双重含义:一是作为立法者的神圣存在者,指所有有理性的存在者,包括作为神圣立法者的上帝和参与立法的有理性的人;二是作为守法者的神圣存在者,特指意志完善的神圣存在者,包括上帝和天使。人们对康德的一些说法也有误解,如把《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具有完善意志的“终极神圣存在者”(endliche heilig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07

  • 广宗玉皇醮会音乐文化的神圣与世俗
    域的用乐,代表着神圣性,起到了“神-俗”之间的桥梁作用;打醮期间的戏班表演,则通过显圣物(hierophany)表征建构起符号象征系统,在“神与俗”互动下形成多重结构,成为打醮仪式活动的一部分。[关键词]广宗玉皇醮会;神圣;世俗;太平教;鼓吹班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在其经典著作《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中,将人类的全部经验划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世界即“神圣与世俗”,人类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

    歌海 2019年5期2019-12-19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要]《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形象地比喻描述了河水、空气、动物、植物等土地上的一切事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的热爱,对土地上一切事物的珍惜和眷恋。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深刻,感情充沛。适合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读,读中悟情,读中明理。[关键词]环境保护;神圣;朗读;感悟[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9-0079-02设计意图:在人类环境保护史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8期2019-08-27

  • 审视 《圣经》, 思考神圣与世俗的结合
    圣经》是一部包蕴神圣历史的宏大叙事,堪称神圣与世俗结合的经典文本。可从《圣经》中获得某种思考,走出宗教与文化、神圣与世俗二元论的迷雾,寻找一条超越二者之争的更有效、更和平的生存发展路径。关键词: 《圣经》    神圣    世俗化一、《圣经》:神圣与世俗结合的经典文本《圣经》是一部包蕴着神圣历史的宏大叙事,但同样内蕴着世俗性。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圣经·旧约》为人类设定了一个超越万有之上的上帝,但作为创造物的宇宙和人类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上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2019-06-14

  • 作为身心治愈的“神圣
    德格尔的从存在到神圣的思维转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意义。但是,海德格尔因噎废食、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理性视为“万恶之源”,不除不快,以至于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甚至反理性主义的泥沼。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性;无;神圣;治愈;新的理性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5-0132-13作者简介:金寿铁,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33)

    社会科学 2019年5期2019-05-15

  • 神圣空间”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表征*
    中,就凝结为一种神圣空间构造方式,它在很大程度同诸多“社会空间”一样,利用建筑空间的布局与装饰,超越了纯粹的物理空间、审美空间,从而生成为一种“意义空间”。对于“神圣空间”的理解,深刻地关涉如下问题:在宗教文化中,“抽象”与“具象”、“神圣”与“世俗”、“存在”与“虚无”在何种程度上、又以何种方式形成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对于“神圣空间”的理解,不同理论脉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点”,本文将聚焦于“神圣空间”的宗教学源流,力图在概念层面勾勒关

    文化遗产 2018年6期2018-12-05

  • 论西方生命神圣思想中的安乐死与病人权利
    摘要: 西方生命神圣论是反对安乐死的人所依赖的重要的伦理道德准则。在他们看来,上帝的存在是这一准则的基础。在西方的价值观念中,生命神圣的原则有着很浓的犹太-基督传统。这个传统的经典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生命的权利是一项基本的和不能被随意剥夺的权利。生命拥有内在的尊严可以使其免于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不能随意伤害别人。关键词: 生命;神圣;安乐死中图分类号: B8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3-005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11-10

  • 浅谈荷花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品质表现
    有的高洁、雅致、神圣、出淤泥不染的品格特征,正是荷花在工笔花鸟画中表现出的人格精神品质。荷花本身所蕴含的这种特殊性,使荷花的寓意更加丰富。荷花象征圣洁、吉祥、光明、清廉等,与不同的物象搭配,又有不一样的寓意,这种品质表现正是工笔画家所喜爱的题材。从古至今,描绘荷花的画家层出不穷,荷花作品不计其数。画家们通过荷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讴歌生命,传达出高洁的人格精神,将人性品质表现得尽善尽美。关键词:荷花;高洁;雅致;神圣一、荷花的生态特征与寓意荷花是工笔花鸟画

    魅力中国 2018年11期2018-08-06

  • 宗教世俗化背景下的宗教“神圣”之探析
    李迎春摘要:“神圣”为浸透着理性、目的、人格性、道德等因素的神秘,是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交织而成的织品。神圣之本性及其显示自身的方式意味着它是充满无限性地存在,它通过人生命深处潜藏着的独特情感以多种方式展现自身,以构成宗教存在与发展最为隐秘的根基,在宗教世俗化背景下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宗教世俗化;“神圣”观念;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具体的关系网络与行为框架构成的世俗世界里,宗教作为一种实体化的存在的这种普遍认知使宗教自身也经历着世俗化变革,那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2018-05-25

  • 《琐碎的日常生活》创作与思考
    键词】日常生活;神圣;琐碎;意义【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世俗的日常生活从来都是琐碎不堪的。有许多事情需要每天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吃饭、睡觉、洗脸、刷牙、穿衣、脱衣,等等。并且,许许多多的杂碎之物充满在我们周围,充满在我们的家里:桌椅板凳、各式家具、电视电脑电冰箱、大锅、小锅大碗小碗、大勺小勺、大床小床、大被子小被子,大玩具小玩具,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专业的、生活的、情感的书,洗漱用的牙刷牙膏洗面奶及各种膏、液,日常用的毛巾纸巾塑料袋,电灯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2018-05-14

  • 浅谈伊利亚德的体验和神圣
    理解了奥托在《论神圣》中对“神圣”这一观念所做的精致分析,并且也对这一充满成就的工作表达了敬意。但是,他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奥托之间的显著差异,所以他在1956年的序言里说:“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宗教要素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而是对神圣的一种整体上的把握”[1]他试图剔除这些附加之物,而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情感性的和非理性的内容得以彰显,而这些也被认为是神圣更本质的内容。伊利亚德所宣称的对于神圣的整体上的把握是如何可能的呢?为了理解他的神圣观念的指涉,我们需要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2018-04-01

  • 中国文字是怎样从“神圣”到世俗的?
    杨照汉字中的“书”(書)字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只留下了一点点甲骨、金文中所见的象形造字原意。像是“书画展”,“书画”两字连用,有些人看到了,产生的联想恐怕会是一条长桌上摆放一堆书籍,后面的墙壁上则挂着一幅幅的画。不是的,“书画展”展的是“书法”和“图画”作品。所以“书家”不等于“藏书家”,前者专精于写字,后者则是以收藏了大量特别的书籍而闻名。“书法”,本意是“写字的方法”。不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能写“书法”,要写得符合一定的规范,到达一定的程度,才是“书法

    看历史 2017年8期2017-08-23

  • 神圣与世俗
    利亚德在其著作《神圣与世俗》中提到,神圣与世俗是世界上两种存在模式,是在历史进程中被人类所接受的两种存在状况。大多数“不信宗教”的人,仍然有着伪宗教和已经退化了的神话。本文以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古希腊人信仰中的神圣与世俗,并得出对神圣与世俗的现代性思考。关键词:神圣;世俗;俄狄浦斯王一、神圣与世俗:古希腊人的敬神与抗争古希腊人是敬神的。无论人本身的力量如何强大,古希腊人总是将其归于神的力量。俄狄浦斯王解开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忒拜城的百姓

    速读·中旬 2016年10期2017-05-10

  • 汉字的魅力
    ,传奇的魔力,有神圣的化身!关键词:精美 流畅 传奇 神圣一、“汉字”的精美外表它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各朝各代都有它完美的体现。例如: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公元前353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中称兴写下了《兰亭序》, 《兰亭序》采取“纵有行,横无列”。每一字,都是大小参差不齐,无话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点画也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其突出之处就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7期2017-03-02

  •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摘要】梁鸿的《神圣家族》从以往关注的乡土中国转移到了中国正在变化的城镇,写法也从非虚构的纪实写法转变成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新写法。本文从梁鸿的旧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中所描述的梁庄人群出发,对比了《神圣家族》的城镇人群,通过分析作品中荒诞的人物和故事,窥探了以吴镇为代表的中国县镇的种种变化与变形。【关键词】《神圣家族》;梁鸿;城镇人生;荒诞;神圣【作者单位】王燕,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神圣家族》是作家梁鸿继非虚构类作品《中

    出版广角 2016年4期2016-04-20

  • 神圣与教化 ——岳麓书院文化之宗教精神探微
    杨铮铮神圣与教化 ——岳麓书院文化之宗教精神探微杨铮铮[摘要]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岳麓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学术思想传统绵延千年,乃岳麓山儒、佛、道文化融合之结晶,亦先哲圣贤振英声于兹之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岳麓书院形成了一种以儒教正统为主体,综合佛道思想的书院文化,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转型。自两宋至清末以降,岳麓书院以书院教育制度为核心,大力培养儒生,举行各种儒教仪式、祭孔大典,树立国家儒教信仰,以促进儒教的组织

    学术论坛 2016年4期2016-02-28

  • 图腾信仰:个体与社会连接的方式 ——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性的,其本质在于神圣与凡俗的二元对立。同时,他跳出泛灵论与自然崇拜之争,认为图腾信仰才是宗教真正的起源。图腾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关于匿名的非人格的力的宗教。图腾有集体与个人之分。集体欢腾作为图腾信仰的核心表现形式,将个人与社会联接起来,使社会秩序实现良性运行。关键词:宗教;图腾信仰;个体;社会;神圣;凡俗涂尔干作为社会唯实论的代表,主张社会是真实性的实体,社会塑造个人,超出个人,并且独立于个人。宗教在连接个人与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真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3

  • 论“神圣”光辉下的哥特式建筑
    部结构将上帝的“神圣”美通过建筑这一具体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中世纪的精神象征。【关键词】基督教美学思想;上帝;神圣美;哥特式建筑中世纪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淫浸在对上帝神圣美的最纯粹的表现上,以可感形象象征上帝、从可见美中领悟上帝之美善,有关“神圣”象征意义构成了基督教美学的重要内容,哥特式建筑是这种美学思想具体化的完美体现。上帝是绝对的美,凌驾于世界美之上。上帝是光的源头。由于超绝的上帝及其永恒、绝对的美无法用形质加以把握,从而导致基督教经常把“光”作为上帝的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2015-10-21

  • 论骂社火价值走向的思考
    骂社火价值取向由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加以梳理,以拓展骂社火民俗研究的视域。起源于远古生殖崇拜与民众祀神信仰的骂社火在社会化的洪流中由神圣变为世俗,地方文化开始失忆。关键词:骂社火;神圣;世俗一、骂社火的起源灵宝骂社火源于何时说法不一,笔者在2014年社火期间采访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徐安才,他将本村的社火起源直接溯源至黄帝时期,这种说法在村中很流行,原因无非是当地的铸鼎原、荆山、夸父山黄帝与嫫母订婚的圣台、圣母行宫等名胜古迹为其做了佐证。按照村中另一种流传说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年6期2015-03-27

  • 完形填空
    blessed[神圣的] to ___20___ than to receive.”1. A. believed B. found C. decided D. thought2. A. owner B. maker C. seller D. repairer3. A. enjoyed B. changed C. finished D. started4. A. since B. when C. while D. until5. A. lessons B.

    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 2013年11期2013-11-13

  • 宗教的神圣与世俗
    0072)宗教的神圣与世俗李小艳(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湖北武汉430072)神圣是宗教的核心,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神圣是超经验、超世俗的存在,它是超越了有限的语言和形象的无限。但人们还是力图通过有限的、世俗的方式作为中介来体验神圣,认识神圣,甚至达到神圣,这些中介也就是神圣的自我表证。如果没有神圣的这种自我表证,人们对神圣将会一无所知。神圣与世俗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世俗的中介认识真实的神圣,这就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神圣;世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8-15

  • 生态文明与生存精神:从海德格尔谈起
    生存精神;生活;神圣;自然[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047-02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这一目的和要求可以突出地表现为两方面内容:第一,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前提,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够是舒适的和幸福的。第二,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作为思想、意识、

    理论观察 2009年3期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