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壳

  • 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2]。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是一种富含氨基寡糖素的新型生物农药,与传统的氨基寡糖素生产工艺相比,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的生产采用低温裂解后水解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零排放无污染。目前,关于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的表现,比较分析不同施用方式对棉花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乙酰氨糖虾壳复合素在棉花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6期2024-01-10

  • 小龙虾剥壳技术及虾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富[10],而且虾壳中还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壳聚糖和虾青素等[11]。但小龙虾虾壳坚硬,很难剥离,目前主要采用手工剥壳方式将虾肉分离,劳动强度大,在小龙虾加工季节常出现千人剥虾的场面。且虾壳分离后利用率较低,以提取甲壳素为主,剩余多用于动物饲料,附加值低。针对小龙虾去虾头、剥虾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效率低、副产物附加值低的问题,小龙虾剥虾工艺和装备亟待升级,虾壳深加工水平亟需突破。因此,本文综述小龙虾剥壳方式和虾壳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为促进小龙虾产业链强链延链

    肉类研究 2023年8期2023-12-12

  • 温度和精氨酸对罗氏沼虾氨基脲检出量的影响
    M普遍存在,并且虾壳中的SEM检出量是虾肉中SEM检出量的几十倍不等,这与VAN等[11]、王鼎南等[12]、倪永付等[13]检测结果一致。彭婕等[14]在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 脱壳后新长出的软壳中检测到了SEM而蟹肉中未检出SEM,推测水生动物甲壳可能是其内源性SEM的主要来源。甲壳类水产品中内源性SEM的存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但其生成机理缺乏直接有效的科学实验依据。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E.sinensis) 蟹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20期2023-11-08

  • 虾壳活性肽对斑马鱼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每年产生数百万吨虾壳等副产物,绝大部分副产物被直接丢弃[1]。研究[2-4]表明,虾壳中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矿物元素,酶解克氏原螯虾壳蛋白制备的生物活性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此外,虾壳活性肽在体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潜力。但是,当前关于克氏原螯虾虾壳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而对机体内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研究鲜有报道。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P)是由氨基酸

    食品与机械 2023年9期2023-10-24

  • 小龙虾不仅好吃,还能铺路?
    即将被丢弃的小龙虾壳,灵光一闪——经过200℃以上的高温油爆后,虾壳还能完好无损,说明其耐高温性能相当不错,能否用它来弥补沥青的缺点呢?他们开始收集小龙虾壳,通过清洗、烘烤、研磨等工序将其变为粉末并添入沥青中。虾壳尾巴下方有一层透明的膜,它是一种高粘高弹的聚合物材料,和制作轮胎的橡胶成分相似;龙虾壳粉中还含有纤维状物质甲壳素。在沥青中加入小龙虾壳粉,相当于在其中添加了橡胶和纤维。实验证明,添加了小龙虾壳粉的沥青路面,其抗高温性能得到了90%以上的改善。据研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3年4期2023-05-28

  • 低共熔溶剂制备虾壳基固体酸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用规模巨大的废弃虾壳类生物质,防止其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商业价值[1]。虾壳中含有20%~40%的蛋白质、20%~50%的碳酸钙和15%~40%的甲壳素[2]。现有的虾壳利用主要包括磨制成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加工处理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为化工和医药等行业提供上游原料。虾壳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产品附加值较低;由虾壳提取壳聚糖等聚合物产品具有工艺成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但其制备步骤繁琐、成产流程长[3]。利用虾壳框架结构较稳定的特点,将催化活性

    功能材料 2022年12期2023-01-06

  • 小龙虾虾壳对液态酿造米醋的影响
    430068)虾壳是小龙虾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约占小龙虾质量的33%,不但造成生物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2]。虾青素广泛存在于虾、蟹等水产品中,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3-4]。虾青素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碱提法、酶解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等,但通常都有提取效果较低、有机溶剂残留和成本昂贵等问题[5-6]。张莉莉等[7]使用膦基盐离子液体替代咪唑基离子液体,以卵磷脂替代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构筑一种新型微乳液体系

    中国酿造 2022年4期2022-06-22

  • 虾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海水中石油的吸附探究
    重污染。研究表明虾壳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饲料应用于食品、农业领域,虾壳还可以制备生物炭用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u2+,Pb2+等)[1]和吸附溶液中的染料(刚果红、孔雀石绿)[2]。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日益增加。然而,石油在采挖、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炭吸附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治理[3]。目前用于吸油的生物炭以秸秆、玉米芯、稻壳等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材料为主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5-07

  • 响应面法优化油炸虾壳制作工艺
    原料在加工时大量虾壳、虾头、虾足无法全部利用[1],其占比可达40%[2],研究发现虾壳中含有大量的甲壳素,且虾壳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较高,特别是钙、磷、钠、锌[3],此产品通过对虾壳腌制后进行油炸处理,以成品虾壳的感官、质构、基础营养素作参考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在对虾的加工工艺方面得到更好的口感、质感且低卡路里的产品,为虾的深加工以及虾壳的废物利用提供了参考,也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菜肴调味品投入市场。1 材料与仪器1.1 主要试验材料

    中国调味品 2022年4期2022-04-13

  • 超声波辅助法对小龙虾壳制备葡萄糖酸钙的工艺研究
    和硬壳)[2],虾壳中主要含有甲壳素、蛋白质和钙[3],目前大部分被直接抛弃,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虾壳中钙含量较高, 可达其干质量的20%,是一种优质钙源[4]。 钙是人体所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涉及了大量的重要功能[5],目前钙补充剂种类繁多,多以有机钙为主。 葡萄糖酸钙为钙补充物,常用于食品和医疗,可用于治疗高钾血症[6]、高镁血症、骨质疏松症[7]、低钙血症[8]等症状。 目前关于葡萄糖酸钙功能研究较多,但是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2年3期2022-03-30

  • 海洋产蛋白酶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SP05发酵南美白对虾虾壳脱蛋白条件优化
    2]。南美白对虾虾壳比较柔软,虾肉、虾壳容易剥离,质地松软[3]。我国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产量为67.1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为114.44万吨,占甲壳类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32%[4]。虾肉富含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数的38.78%,是一种营养均衡的优质蛋白来源[5-6]。目前,南美白对虾出口数量越来越大,会产生大量的虾壳及虾头废弃物,这部分约占虾总量的30%~40%[7]。以干基计,这些废弃物虾壳中占5.21%的蛋白质、5.32%的矿

    中国调味品 2021年12期2021-12-22

  • 葡萄糖酸一步法制备虾壳葡萄酸钙
    场,从而产生大量虾壳废弃物[1-2]。对虾虾壳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直接粉碎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鱼饵、肥料等[3];二是通过精加工获得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如甲壳素、壳聚糖等,被广泛用于食品、医学、保健品等领域[4-6]。目前工业上多用酸碱法交替法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壳聚糖,使得大量的钙质以废水形式排放,对生态环境和民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7-8]。钙作为动物体内必需矿物元素之一,对动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0-12

  • 虾壳生物炭对Cd-As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效应及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促进作物生长。龙虾壳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甲壳素和少量的蛋白质,其中碳酸钙和甲壳素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中[10-11],但利用龙虾壳作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还较少。2019 年,我国龙虾年产量高达208.96 万t[12],餐饮消费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虾壳。目前,只有少量的龙虾壳用于提取甲壳素,大多数虾壳未得到妥善的处理,进而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险。因此,本研究以龙虾壳为原材料,热解制备虾壳生物炭,通过静态培养实验,探究虾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09-06

  • 虾壳粉的营养价值评价及虾青素闪提工艺参数研究
    1]。我国小龙虾虾壳总量约58万吨/年[2],成本低,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另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虾青素等,提取出来的虾青素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3,4],特别是在饲料禁抗的今天可作为一种首选的饲料添加剂。目前对虾壳粉的营养价值评价大多停留在其蛋白质含量方面[5,6,7],未见有全面系统评价的文献;在虾青素的提取方法上虽有一些研究报道,但未见有关用闪式提取技术的报道。对虾壳粉的营养价值做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并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利用闪式提取技术研究虾壳粉中虾青素提取

    现代牧业 2021年2期2021-07-21

  • 红球菌利用小龙虾壳粉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尚未有利用小龙虾壳作为培养基优化产酶的报道。我国小龙虾产量丰富,消费量大,副产物小龙虾壳数量巨大。将小龙虾壳回收利用,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9]。小龙虾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0-11],可为红球菌生长提供营养,然而,其与几丁质和碳酸钙紧密结合[12],不利于微生物的利用。理论上,通过一定的预处理,可使虾壳中的蛋白质脱落分散,从而有利于红球菌的利用[11]。目前报道的红球菌产CDA 发酵培养基往往成本较高[13]。本研究拟利用小龙虾壳粉作为主要原料,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4期2021-05-15

  • 中华管鞭虾不同部位虾青素的提取及特征分析
    14%[5],海虾壳中虾青素的含量约为45.5 μg/g,相对含量约为1.29%[6]。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俗名红虾,是一年生底栖甲壳动物,外壳较薄并且光滑,呈粉红色,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黄海及印度尼西亚、日本、印度等海域[7]。中华管鞭虾味甜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海捕虾之一。水产加工中虾下脚料利用率较低,目前基本的处理方法是加工成附加值不高的水产饲料。而虾加工的副产物,如虾壳和虾头,含有大量虾青素,从中回收虾

    食品工业 2021年4期2021-05-08

  • 克氏原螯虾壳粉复合调味酱工艺的研究
    5.3%,虾头、虾壳等下脚料占比超过80%。虾肉通常用于制作鱼糜制品、软罐头、冻煮虾仁等食品[5-7],但虾壳在食品开发中研究较少。虾壳含有钙、甲壳素、壳聚糖等成分[8-10]。李明华等人[11]利用超声波辅助柠檬酸脱钙,虾壳脱钙率为93.85%。刘锡红等人[12]利用酶法提取甲壳素,水解率达到了78.3%,提取的甲壳素表面光洁。田龙等人[13]利用超声场的介入提取动物色素,龙虾壳提取率高达85%。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酶解、萃取、脱矿、脱蛋白、脱色、脱乙酰等工

    农产品加工 2021年5期2021-04-14

  • 虾壳中甲壳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废弃的虾蟹壳等,虾壳作为虾仁加工或食用后的废弃物未能得到综合利用,而虾壳中存在的成分主要有粗蛋白质占41%,碳酸盐约占21%,甲壳质约占15%~20%,而干虾壳中甲壳素的含量高达20%~30%[2]。我国是对虾的养殖大国之一,在2005年我国虾的养殖量达到98.1万t,2006年我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已经达到156万t,在2007年对虾总产量超过100万t,其中南美白对虾占总量的78%[3]。在对虾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虾壳和虾头的下脚料,而对虾的虾头和虾壳

    现代食品 2021年18期2021-03-05

  • 电解水在小龙虾壳脱矿物质和蛋白质中的应用
    ,其可食部分少,虾壳等废弃物多,而虾壳中富含几丁质。本实验室曾使用BEW 脱除蟹壳中的蛋白质[8]。本研究拟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使用AEW 和BEW 对小龙虾壳进行脱矿物质和脱蛋白质研究,并分析几丁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旨在为从虾壳中提取几丁质开发一种新型环保的生产工艺。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虾壳,保定市场售小龙虾;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级。1.2 主要仪器设备电解水发生器,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自制;752N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1期2021-02-05

  • 虾壳粉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成分分析
    尾或虾仁,按虾头虾壳80%~85%废弃比例折算(何志刚等,2017;王燕等,2013),每年的小龙虾废弃物即有131万~139万t。虾壳是克氏原螯虾加工后的主要废弃物,干燥虾壳由约40%的碳酸钙,5%~30%的蛋白质,30%~35%的甲壳素以及微量脂类物质等组成(张炜毅等,2016),但长期以来未能被较好地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虾壳是小龙虾深加工副产物,其作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直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克氏原螯虾废弃物生产链正逐步健全,形成了甲壳素

    中国饲料 2020年23期2021-01-04

  • 当小龙虾加入筑路大军
    得越来越多的小龙虾壳,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小龙虾壳经过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油爆后还能保持原来的形状,说明它的高温性能十分不错,如果把它混合到基质沥青里,会不会提高沥青的耐高温性呢?”話一出口,正在吃小龙虾的博士生们眼睛都亮了。是呀,在我国南方的夏天,沥青路变软、粘鞋底是很常见的问题,而小龙虾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少量色素,常常是蚊子的栖息地和滋生地。如果能把小龙虾壳的耐高温性与沥青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加强道路建设,还能改善环境。在吕松涛教授的指

    知识窗 2020年10期2020-10-27

  • 产蛋白酶菌株的鉴定及其对虾壳的脱蛋白研究
    口,产生的虾头、虾壳、虾尾等废弃物约占整虾质量的40%左右[1]。这些虾类废弃物如果不经适当的加工处理,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虾料中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虾青素和甲壳素等营养物质或生物材料也会白白浪费[2]。甲壳素是一种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从甲壳类废弃物中提取的甲壳素及其脱乙酰化壳聚糖在食品、医药、纳米材料、水处理、化妆品、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3-4]。在虾

    中国酿造 2020年9期2020-09-28

  • 苯磺酸衍生物提取虾壳中甲壳素研究
    磺酸从南美白对虾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可行性,对甲壳素这一物质应用于环保领域有重要影响。关键词:虾壳;甲壳素;对甲基苯磺酸;对羟基苯磺酸1 前言本研究旨在研究苯磺酸衍生物处理虾壳提取甲壳素的可行性,利用这些酸一步分离除去蛋白质、无机质等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甲壳素,为虾壳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2 实验准备部分2.1 材料、试剂和仪器南美对虾虾壳风干至水分6.51±0.13%,将虾壳破碎成粉状,保留下40-200目的虾粉,密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2.2 虾皮和甲壳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7-31

  •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虾壳快速脱盐工艺
    工中产生的虾头、虾壳等废弃物约占虾体重量30%~40%[2],这些对虾虾壳等下脚料大部分被废弃或是做成低值的饲料,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环境污染。研究表明,虾壳中富含生物钙、甲壳素、壳聚糖、虾红素等活性物质[3-6],但是,海水虾的虾壳等下脚料,大部分含有较高的盐分,对于后续营养、活性物质的提取利用非常不利,直接浸泡清洗去盐需要的时间较长,也易造成漂洗水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展虾壳中盐份的快速高效脱除研究,对于虾壳进一步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1期2019-12-26

  • 吃小龙虾是为了环保,你信吗?
    然它很美味,但是虾壳又大又硬,是无法食用的。这样一来,每次吃完小龙虾,都会留下大量的虾壳,成为厨余垃圾。那么,堆积如山的小龙虾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呢?当然有了,小龙虾在咱们看来是垃圾,可在别人手里却是“宝”哦!小龙虾变身一次性塑料袋英国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联合设立了一家壳业公司,他们用小龙虾壳制作出了塑料袋,不仅能使小龙虾壳得到再次利用,还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原来,在小龙虾体内含有大量的甲壳素。这种物质在提炼后可以制作成壳聚糖。壳聚

    智慧少年 2019年8期2019-11-14

  • 虾壳生物质炭对水体中Cr6+的吸附
    国,每年产生的龙虾壳质量高达1万t以上,这些虾壳常被当作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实际上,龙虾壳中含有大量的有用化学物质,其中约30%~35%为甲壳素,25%~30%为蛋白质,40%为碳酸钙及少量脂类物质。目前虾壳的利用大多限于甲壳素的提取,要减少龙虾壳的丢弃,必须寻求新的资源化途径。该研究以龙虾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生物质炭,并将其应用于低浓度含铬废水的处理,考察了溶液pH值、Cr6+初始浓度、生物质炭用量及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利用Ze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8期2019-08-29

  • 电解水在利用虾壳提取甲壳素中的应用研究
    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虾壳。长期以来,虾壳除少量被低值化利用之外,多是作为垃圾扔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甲壳素(chitin)又称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中[1],如,虾壳中甲壳素含量高达20%~25%[2]。甲壳素是一种高分子的糖化合物,吸湿性强,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无毒无味,可以作为填充剂、稳定剂、脱色剂等,已在医药、农业、轻纺、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3-5]。目前,甲壳素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广受关注[6-9]。在工业上,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主要过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16期2019-08-27

  • 贵州草海小龙虾虾青素提取条件及含量测定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虾壳在三种不同干燥条件下虾青素提取的效果,杜云建[17]等采用稀碱法从虾壳中提取虾青素,孙来娣[18]等研究了二氯甲烷一甲醇溶液提取南极磷虾粉虾青素的工艺条件。为了探究贵州草海小龙虾(Procambarusclarkii)不同部位虾青素含量,本研究中以贵州草海的小龙虾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草海小龙虾不同部位虾青素的含量。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小龙虾(草海自然水域捕获)、FA-1004型电子称、HW

    河北渔业 2019年4期2019-04-24

  • 离子液体在虾壳甲壳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甲壳素的化学结构虾壳主要含有甲壳素15%~25%、碳酸钙25%~50%、蛋白质35%~50%[6]。长期以来,工业提取甲壳素采用强酸脱碳酸钙和碱脱蛋白质。此方法对酸、碱需求量大,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碱处理会导致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和聚合物水解,使甲壳素分子量降低[8-9]。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提取甲壳素因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耗能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提取时间长、效率低和脱蛋白不充分等缺陷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10]。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

    食品与机械 2019年12期2019-04-16

  • 克氏原螯虾壳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的75%[2]。虾壳是克氏原螯虾加工后的主要废弃物,干燥虾壳由约40%的碳酸钙,25%~30%的蛋白质,30%~35%的甲壳素以及微量脂类物质等组成[3],但长期以来未能被较好地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小龙虾加工业初起步,目前我国将小龙虾加工成虾仁、虾尾、原味整虾及调味龙虾等几类产品。除了在国内有较好的销售量,还将小龙虾加工产品出口至国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克氏原螯虾废弃物生产链逐步健全,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蛋白和动物饲料等系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0期2019-02-15

  • 虾壳脱钙预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
    对虾而产生大量的虾壳,而虾壳含有丰富的几丁质、钙、虾青素、蛋白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1-2]。虾壳由于含有约20%活性钙质,在利用其中几丁质前必须进行脱钙预处理,目前工业上大规模利用虾壳和虾头制备几丁质和壳聚糖的主要方法是用酸碱法[3],使得丰富的钙质和其他可溶性物质被当作污水随意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而钙却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且最重要的矿物元素之一[4],虾头、虾壳中的活性钙质可提取出来制备钙营养强化剂。因此,研究如何高效提取虾壳中的钙质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4期2019-02-10

  • 有机酸软化凡纳滨对虾虾壳的效果研究
    4]。由于对虾的虾壳质地坚硬,无法食用,因此目前凡纳滨对虾加工产品以虾仁及其相关制品为主,一般通过人工去头、去壳、去虾线的工序,需耗费大量人力,虾头、虾壳等副产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一个大问题[5-6]。凡纳滨对虾的虾壳中含有丰富的甲壳素、矿物质、蛋白质(包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7-8]。在虾仁加工中,虾头、虾壳的去除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9]。因此本文作者考虑利用有机酸对虾壳进行软化处理,使其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5期2019-01-14

  • 虾壳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
    水处理等[3]。虾壳中的甲壳素含量一般为14%~25%,是制备甲壳素的主要原料[4]。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酸碱法去除虾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以提取甲壳素[5]。该方法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使甲壳素脱乙酰,导致分子量降低[6-7]。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提取甲壳素因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日益受到关注。但是,提取工艺耗时长、残余蛋白质较多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8]。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热稳定性、可循环利用和可设计性等显著优点[9]。1-

    食品工业科技 2018年24期2018-12-26

  • 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产生大量的虾头、虾壳等下脚料,约占虾体质量的30%~40%[1],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虾壳虾头中除了含有甲壳素,还残留着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值得利用[2,3]。甲壳素是一种线型的天然高分子中性黏多糖,经脱乙酰化后可制得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具有消炎、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生物功能活性[4,5],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和医疗用品中[6];虾青素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天然油溶性色素,稳定性好,有多种 结构形式,可淬灭单线态

    中国调味品 2018年12期2018-12-13

  • 挑选鲜虾的5个小技巧
    就有滑腻感。如果虾壳黏手,说明虾已经变质。3.颜色鲜亮。虾的种类不同,其颜色也略有差别。新鲜的明虾、罗氏虾、草虾发青,海捕对虾呈粉红色,竹节虾、基围虾有黑白色花纹且略带粉红色。如果整只虾颜色比较黑、不亮,说明已经变质。4.肉壳紧连。新鲜的虾壳与虾肉之间黏得很紧密,用手剥取虾肉时,虾肉黏手,需要稍用一些力气才能剥掉虾壳。新鲜虾的虾肠组织与虾肉也黏得较紧,假如出现松离现象,则表明虾不新鲜。5.没有异味。新鲜的虾有正常的腥味,如果有异常的臭味,则说明虾已变质。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8年6期2018-11-30

  • 虾壳基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热力学研究
    产生约300万吨虾壳,仅东南亚地区就占60万吨,大部分虾壳被废弃,或制成饲料,少部分可用于提取甲壳素,但其制备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虾壳的高值化利用现已成为主要研究热点。虾壳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钙质和几丁质,能通过简单的热分解来制成一种含碳材料,再通过理化方法对其进行活化,可用于制备高比表面积材料。其中,利用高温炭化技术将虾壳制备成多孔性碳材料是解决虾壳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Lin等[1]利用虾壳制成高比表面积的新型N-掺杂结构多孔碳

    食品工业科技 2018年14期2018-08-04

  • 响应面法优化克氏原螯虾虾壳中乙酸钙的提取工艺
    法优化克氏原螯虾虾壳中乙酸钙的提取工艺喻亚丽1,2,周运涛1,2,文平1,2,何力1,2,*,周殿芳1,2,吕磊1,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23; 2.农业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湖北武汉 430223)为进一步利用虾壳资源,以克氏原螯虾虾壳为原料,采用乙酸提取法从虾壳中进行乙酸钙的提取,探讨了乙酸浓度、液料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对虾壳钙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虾壳中钙提取率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21期2017-11-21

  • 基围虾之战
    虾肉都藏在粉色的虾壳里。我们迫不及待地试着用嘴巴把虾壳咬开,可煮熟的基围虾就像淘气的娃娃,不是“哧溜”一下溜下餐桌,就是怎么也不肯脱下粉红色的外衣。嘴巴不好剥,就用手剥呗。我放下筷子,拿起一只虾,一只手捏住虾的身体,另一只手轻轻地把虾壳剥开。白色的虾肉露了出来,我咬了一口,淡淡的,香香的,真好吃!不一会儿,所有的虾肉都钻到我的肚子里去了,虾身上的油粘碍我们满手都是。坐在我旁边的高子婷看见我戴了袖套,就想把油擦到我的袖套上。我说:“不行,这是我的新袖套。你把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5期2017-06-12

  • 柠檬酸-反相微胶团法提取虾壳中甲壳素的研究
    反相微胶团法提取虾壳中甲壳素的研究张 钟,高佳欣(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以虾壳为原料,采用柠檬酸反向微胶团法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制备甲壳素的方法。首先用食品级的柠檬酸结合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脱除虾壳中的无机盐,再用微胶团萃取技术脱除虾壳中的蛋白质,再用30%的双氧水脱色,从而制得甲壳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到柠檬酸反相微胶团法提取虾壳中甲壳素的最优条件。并将该法与酸碱法和酶法制备甲壳素产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5期2017-06-01

  • 利用菠萝蛋白酶提取对虾虾壳蛋白质和钙的工艺研究
    萝蛋白酶提取对虾虾壳蛋白质和钙的工艺研究王大巾,何露,祁鹏飞,程丽军,屠逸飞,叶婷(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18)为开发对虾虾壳资源,利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虾壳,提取蛋白质和钙。在对水解酶的选定和条件优化实验中发现,菠萝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其最适水解工艺为:反应温度55℃,底物量10 g/100 mL,菠萝蛋白酶0.65 g/100 mL,先使pH为7.5,反应时间6h,后调整pH为5.5,搅拌10 mi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9-15

  • 即食南美白对虾制品虾壳软化工艺研究
    食南美白对虾制品虾壳软化工艺研究刘丽莎,徐斌,邓尚贵(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舟山316022)摘要:以即食预煮热风干燥南美白对虾虾壳可食用为目标,采用酸法软化技术开发新型虾类即食制品。本文以复配有机酸为软化剂,通过蛋白质损失率、脱钙率和质构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虾壳软化最佳工艺技术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脱钙率达到55%时,虾壳软化可食。在体积分数为5%的情况下,复配有机酸以乙酸与乳酸按1:1比例配合软化30 min可获得最佳软化效果,南美白对虾蛋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8-31

  • 乳酸菌发酵法制备软壳脊尾白虾技术
    ,此时的脊尾白虾虾壳穿刺峰值为169.4 g,虾肉pH为6.5,虾风味保存良好。乳酸菌发酵;脊尾白虾;软化;响应面优化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 Holthuis)肉质细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由于虾壳质地坚硬,极大地影响食用,往往只能丢弃,但壳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甲壳素[1-2],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对虾壳进行软化是新思路,在不影响虾风味的前提下将虾壳软化,不仅能够在食用虾时没有坚硬的虾壳,同时虾壳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易于吸收[3-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5期2016-08-08

  • 虾壳为原料提取虾青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30030)以虾壳为原料提取虾青素和壳聚糖的研究徐文刚1,谷庆舟1,陈怀新1,2,* (1.武汉高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2.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30)摘要:采用4种不同状态的虾壳为原料,分别为A:新鲜虾壳;B:旧虾壳;C:新鲜虾壳和旧虾壳的混合;D:油焖虾壳,运用酶解法和酸碱法,从中提取虾青素和壳聚糖。分别从虾青素的提取率、颜色和状态方面,壳聚糖的生化指标、颜色、状态和在醋酸中的溶解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3期2016-04-18

  • 壳聚糖的改性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海洋渔业废弃物虾壳为原料,采取去矿化、脱蛋白、脱色、碱洗的方式制备壳聚糖,通过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和五水硫酸铜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3种改性壳聚糖:聚铝-壳聚糖、聚铁-壳聚及硫酸铜-壳聚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壳聚糖的形貌及化学组成。以模拟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在适宜条件下对改性壳聚糖加以应用,以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考察指标,评价壳聚糖的改性效果,为改性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提供理论支持。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可知,聚铝-壳聚糖的表面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1期2016-04-05

  • 水科院长江所 “一种用于剥虾壳的钳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所 “一种用于剥虾壳的钳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申请的“一种用于剥虾壳的钳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520888365.2。发明人为喻亚丽、周运涛、何力等。小龙虾的肉都集中在尾部和虾螯中,要想吃到美味的虾肉,必须将虾壳弄开。由于虾壳坚硬,剥壳十分费劲,且很容易被虾螯弄伤。该钳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解决人们在食用小龙虾过程中难以剥壳的问题。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 2016年5期2016-03-28

  • 磷酸盐缓冲液活化虾壳材料脱除镉的初步研究
    磷酸盐缓冲液活化虾壳材料脱除镉的初步研究李濛晓妍1,2,万 鹏1,蔡冰娜1,陈得科1,2,朱晓连1,2,孙恢礼1,陈 华1,潘剑宇1(1.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虾壳黏附蛋白中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虾壳通过阳离子交换方式脱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脱无机盐虾壳经磷酸盐缓冲液浸泡活化可以得到一种能够脱除水溶液中低浓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6-02-08

  • 植物乳杆菌L-45发酵南极磷虾壳的影响因素研究
    -45发酵南极磷虾壳的影响因素研究姜启兴1,陈雪姣1,许兆滨2,许艳顺1,刘富俊2,于沛沛1,夏文水1,*(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辽宁大连116113)本文对植物乳杆菌L-45发酵南极磷虾壳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外加碳源、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因素对发酵过程中植物乳杆菌L-45产乳酸的变化及虾壳脱钙率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发酵温度37℃,葡萄糖添加量为10%,料液比为1∶1,接种量为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14期2015-11-07

  •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制备虾油工艺研究
    1)以剥离虾仁的虾壳为主要原料,利用曲霉及其孢子分离后的麸皮残渣作为酶来源,对其酶解发酵,以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FAN)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法制备虾油工艺。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麸皮残渣添加量6.3 g、虾壳粉质量20.7 g、食盐浓度15.0%、发酵温度46.0℃。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虾油,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19 g/100 mL,与预测值0.432 g/100 mL相差不大。本文为虾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18期2015-11-04

  • 海虾虾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含量,比较了煮熟虾壳与新鲜虾壳中虾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是提取虾青素的最适溶剂,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2(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提取2次。虾壳中虾青素含量最高,煮熟后虾壳中虾青素含量明显降低。海虾;虾青素;提取工艺;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螃蟹和虾等水生甲壳生物的真皮层中分布着大量的、多数呈青黑色的色素,因此新鲜虾蟹一般呈青色。其中的虾青素(又称虾红素、虾黄素等)本身为鲜红色,平时与其它色素及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能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年1期2015-07-02

  • 我们班的三大虾王
    然后慢条斯理地把虾壳剥掉,接着把虾肉一口塞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那神情,似乎是吃到了天底下最美味的东西;黄璇的方法也是把虾放嘴里吸一下,把虾壳剥掉,然后将虾肉在汤汁中泡一会儿再吃,她说这样吃才最有味道;而我呢,没有女孩子的心思细腻,大刀阔斧直接把虾壳剥掉,二话不说直接把虾仁吃掉。在吃虾的过程中,我们还不忘讨论虾的味道如何,怎样吃虾才最尽兴,老师总是来提醒我们注意安静,但虾的味道太美了,我们都忍不住相互分享感受。吃完虾后,我们手上和嘴边都是虾汁,但还舍不

    周末·校园文学 2015年5期2015-05-30

  • 虾脱壳了
    的虾轮廓很像,但虾壳的里面是空空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是我的虾朋友脱下来的壳。看着在水里悠闲嬉戏的虾,我长长地吁了口气:真是虚惊一场呀!我小心翼翼地捞出虾壳,看着这精美的,如艺术品一样的虾壳,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只虾,要经历多少痛苦和煎熬,才能完成这次新生。也许,中间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它还是坚持了下来,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蜕变。我们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虽然中间有过磕磕碰碰,但最终,我们会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茁壮成长。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五(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4年11期2014-12-15

  • 响应面法优化克氏原螯虾虾壳中钙提取工艺的研究
    产生大量的虾头、虾壳等下脚料 (占整虾的30%~40%)[1].这些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虾红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2-3],同时含有各种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4].虾头、虾壳是一种优质的可再利用的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对这部分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除少量被用于生产肥料、饲料和制备几丁质之外,大部分被作为垃圾丢掉,这样不仅使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钙是人体内必需的元素之一,它是组成人体骨骼、牙齿、脏器和肌肉组织的重要成分[5]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7

  • 酶法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工艺优化的研究
    主。对虾的虾头和虾壳占整个虾质量的30%~40%,在对虾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虾头和虾壳下脚料[1]。目前工业上去除虾壳中蛋白质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稀NaOH溶液熬煮虾壳,熬煮液经HCl中和后回收其中的蛋白质,固体物质经KMnO4氧化,再用NaHSO3还原,水洗干燥得到甲壳素[2-4]。采用这一方法,碱液及热能消耗大,易产生废液废水,环境污染严重,虽可以实现蛋白质的回收利用,但利用率和价值都较低,工序复杂[5]。采用酶法脱蛋白可降低有机试剂的用量,缩短提取时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22期2013-05-15

  • 凡纳对虾干虾壳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低值小虾、虾头、虾壳、虾足等下脚料,约占整虾的30%~40%[2]。这些下脚料含有丰富的甲壳素、虾青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国,由于加工技术的滞后,这些下脚料仅有少部分被加工成动物饲料加以利用,绝大部分被作为垃圾丢弃。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必要对其营养成分进行研究。而国内鲜有对虾壳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凡纳对虾干虾壳为原料,对其蛋

    饲料工业 2013年2期2013-02-20

  • 克氏螯虾虾壳Protamex 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t的下脚料——虾壳[1]。虾壳中含有20%~30%的甲克素,20% ~30%的蛋白质等有机物,以及30% ~40%的钙等无机物[2]。如果不对虾壳进行处理,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导致污染环境。食品蛋白质经过酶水解,可以在不影响营养价值的前提下提高或者改进蛋白质的功能特性[3]。水解产生的多肽不仅可以提高生物体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消化吸收,而且可以获得抗氧化活性肽。自由基是有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产物,过量的自由基会引起脂质的过氧化而导致严重的疾病,如癌症、风湿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年12期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