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

  • 面瘫、耳聋、眩晕齐袭来?警惕这种良性瘤
    “真凶”是岩骨胆脂瘤。岩骨胆脂瘤是一种累及颞骨岩部的表皮样囊肿,其发病率占所有胆脂瘤的2.9%。虽属良性病变,但岩骨胆脂瘤有很强的侵蚀破坏能力。因为它像螺丝钉一样镶嵌在耳朵深处,而此处深藏着内耳和三条神经——支配面部肌肉活动的面神经、掌管听力的听神经和控制躯体平衡的前庭神经,当胆脂瘤破坏了内耳及这三条神经时,面瘫、耳聋、眩晕及平衡障碍等症状就会一起袭来。再回到孙先生这个病例,由于其患病时间长,胆脂瘤不仅破坏了三大神经,侵犯了中、后颅窝,还破坏了颅底颈内动脉

    保健与生活 2023年20期2023-12-16

  • 面瘫、耳聋、眩晕齐袭来?警惕这种良性瘤
    “真凶”是岩骨胆脂瘤。岩骨胆脂瘤是一种累及颞骨岩部的表皮样囊肿,其发病率占所有胆脂瘤的2.9%。虽属良性病变,但岩骨胆脂瘤有很强的侵蚀破坏能力。因为它像螺丝钉一样镶嵌在耳朵深处,而此处深藏着内耳和三条神经——支配面部肌肉活动的面神经、掌管听力的听神经和控制躯体平衡的前庭神经,当胆脂瘤破坏了内耳及这三条神经时,面瘫、耳聋、眩晕及平衡障碍等症状就会一起袭来。再回到孙先生这个病例,由于其患病时间长,胆脂瘤不仅破坏了三大神经,侵犯了中、后颅窝,还破坏了颅底颈内动脉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8期2023-10-18

  • 中耳胆脂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0008)中耳胆脂瘤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呈进行性发展。 “Cholesteatoma”一词由德国生理学家Müller于1838年首创[1]。尽管后来学者们发现,胆脂瘤一词为误用,但仍沿用至今。角化的鳞状上皮异常增殖、分化并转移至中耳,侵蚀骨质,最终引起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可能。中耳胆脂瘤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2]。先天性胆脂瘤为完整鼓膜后出生前即形成的白色肿块,没有中耳炎病史或耳科手术史;后天性胆脂瘤通常是出生后经过一系列病理变化形成[3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3-01-06

  • 基于CT 影像学的胆脂瘤诊断及误诊鉴别
    姚丽萍胆脂瘤又称珍珠瘤,在临床上并不属于真正的肿瘤。医学上对于胆脂瘤的分类主要是先天性和后天性[1],先天性主要是源于胚源性残留上皮,例如中耳、乳突等多见[2]。后天性则是由于器官出现炎性症状造成。根据胆脂瘤发病部位其可以分为颅内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等。胆脂瘤是耳科常见疾病,根据临床经验,如果不能及时诊断轻则会造成患者听力不断下降,重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胆脂瘤容易与其他中耳疾病混淆,研究表明[3]CT 在胆脂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2022-12-06

  • 快速梯度自旋回波刀锋技术弥散加权成像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
    0032)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中耳腔内积聚大量增生的角质化鳞状上皮细胞。进行性发展可引起耳后骨膜下脓肿、面神经麻痹、迷路炎、脑膜炎、脑脓肿等多种颅内外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胆脂瘤本身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但其侵袭性和复发特征与恶性肿瘤非常相似。因此,胆脂瘤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在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5

  • 中耳胆脂瘤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0031)中耳胆脂瘤是一种以角化性鳞状上皮异常生长为特点的疾病,具有局部侵袭性,可促进骨溶解[1],如果病变扩大侵犯邻近结构,可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脑脓肿和面瘫[2]。因此,中耳胆脂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利用水分子的扩散在MRI图像中产生对比度的成像方式[3]。早期研究表明中耳胆脂瘤在DWI中显示为特异性的高信号[4],有利于发现病灶,此外,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11-15

  • EP-DWI与TSE-DWI两种序列诊断中耳胆脂瘤效能的比较
    伟,刘兆玉中耳胆脂瘤是富含角蛋白的复层鳞状上皮包围的假肿瘤样病变[1],发病率为0.01%[2]。尽管胆脂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其可能侵蚀邻近骨质,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面瘫、迷路瘘、脑脓肿等[3-5]。因此胆脂瘤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耳镜检查外,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已被用于区分胆脂瘤与其他中耳炎性病变常用检查方式[6-8]。平面回波(echo planar,EP) DWI序列是最

    磁共振成像 2022年6期2022-07-30

  •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定时炸弹”——胆脂瘤造成的。胆脂瘤又叫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虽然叫瘤,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于外耳、中耳,严重时会侵袭内耳甚至颅内。胆脂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胆脂瘤可能受遗传、发育异常等因素影响;后天性胆脂瘤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是指患者此前没有中耳炎等病史,是由于感冒或咽鼓管阻塞导致的中耳压力低,鼓膜的松弛部形成内陷,中耳内形成囊袋,反复炎症刺激就会诱发胆脂瘤;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则常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5期2022-05-20

  • 外耳道胆脂瘤,不是你想的那个“瘤”
    豫的选择外耳道胆脂瘤。因为这个病,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耵聍栓塞(耳屎把外耳道堵住了)没什么两样。只有在手术清除过程中,才会发觉不对劲。此时,如果把患者拉起来,跟他说,“您这个不是耵聍栓塞,而是外耳道胆脂瘤,您还得再去补交手术费”——这感觉也太像某些不良医院的术中加价套路了吧?我干不出这样的事。所以,再难也要自己忍了,帮患者把胆脂瘤清理干净。而想要在手术前鉴别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唯一的办法是通过CT 检查。但让所有耵聍栓塞的患者都先去拍CT,耽误患者的时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2期2022-01-01

  • 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苗青★1 概述胆脂瘤是进行性发展的良性疾病,来源于颞骨内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异常增生、堆叠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而成的炎性包裹囊样肿物,它可以对中耳、内耳的组织和周围骨质进行渐进性的破坏,从而可以导致颅内外的各种相关并发症。胆脂瘤在病理学上分为内容物、基质和基质周围组织三层。囊性内容物为鳞状上皮角化碎屑、脂性分泌物及坏死物质;基质由复层扁平上皮组成;周围的基质是由包含了胶原纤维,纤维细胞和炎细胞的结缔组织组成。中耳胆脂瘤分为在儿童患者常见的先天性胆脂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4期2021-12-02

  • 外耳道胆脂瘤,不是你想的那个“瘤”
    豫的选择外耳道胆脂瘤。因为这个病,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耵聍栓塞(耳屎把外耳道堵住了)没什么两样。只有在手术清除过程中,才会发觉不对劲儿。此时,如果把患者拉起来,跟他说,“您这个不是耵聍栓塞,而是外耳道胆脂瘤,您还得再去补交手术费”——这感觉也太像某些不良医院的术中加价套路了吧?我干不出这样的事。所以,再难也要自己忍了,帮患者把胆脂瘤清理干净。而想要在手术前鉴别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唯一的办法是通过CT检查。但让所有耵聍栓塞的患者都先去拍CT,耽误患者的时

    家庭医药 2021年19期2021-10-21

  • 外耳道胆脂瘤,不是你想的那个“瘤”
    豫的选择外耳道胆脂瘤。因为这个病,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耵聍栓塞(耳屎把外耳道堵住了)没什么两样。只有在手术清除过程中,才会发觉不对劲儿。此时,如果把患者拉起来,跟他说,“您这个不是耵聍栓塞,而是外耳道胆脂瘤,您还得再去补交手术费”——这感觉也太像某些不良医院的术中加价套路了吧?我干不出这样的事。所以,再难也要自己忍了,帮患者把胆脂瘤清理干净。而想要在手术前鉴别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唯一的办法是通过CT检查。但让所有耵聍栓塞的患者都先去拍CT,耽误患者的时

    家庭医药 2021年10期2021-10-18

  • 外耳道胆脂瘤,不是你想的那个“瘤”
    豫的选择外耳道胆脂瘤。因为这个病,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耵聍栓塞(耳屎把外耳道堵住了)没什么两样。只有在手术清除过程中,才会发觉不对劲儿。此时,如果把患者拉起来,跟他说,“您这个不是耵聍栓塞,而是外耳道胆脂瘤,您还得再去补交手术费”——这感觉也太像某些不良医院的术中加价套路了吧?我干不出这样的事。所以,再难也要自己忍了,帮患者把胆脂瘤清理干净。而想要在手术前鉴别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唯一的办法是通过CT检查。但让所有耵聍栓塞的患者都先去拍CT,耽误患者的时

    家庭医药 2021年10期2021-10-18

  • 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疗效分析
    )迷路瘘是中耳胆脂瘤的严重并发症,胆脂瘤病例中迷路瘘的发生率为4.9%~12.7%[1]。外半规管受累及的患者约占90%,多发瘘的患者约占10%[2]。所有迷路瘘临床上首选手术治疗。但是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手术治疗也是有许多争议的[3]。主要为:①是否完全清除瘘管表面的局部胆脂瘤基质,是否同步行一期手术或再行二期手术;②术式是选择完壁式还是开放式。迷路瘘的手术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一些外科医师主张保守治疗,尤其对于具有大瘘管(瘘管直径>2 mm)的病例,建议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9-06

  • 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
    看,竟是外耳道胆脂瘤。治疗不及时病变像滚雪球如今,人们谈“瘤”色变,因为肿瘤很多时候和癌症就沾边了。但事实上,外耳道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胆脂瘤也叫表皮样囊肿,珍珠瘤、上皮瘤等。外耳道胆脂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也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外耳道胆脂瘤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大约每1000个耳科患者中就有1个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如果不及时发现并

    健康博览 2021年1期2021-01-11

  • 外耳道胆脂瘤CT诊断的研究进展
    2000外耳道胆脂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具有侵蚀性、破坏性,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耳道胆脂瘤发病率明显低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在我国发生率高于国外报道(国人耳道比欧美相对狭长),成人案例报道居多,男女发病率相等,可侵犯双耳,但单侧者多见[1]。1 外耳道胆脂瘤概述1.1 外耳道胆脂瘤的概念与分类外耳道胆脂瘤是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上皮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成块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发病率占耳科病的0.1%[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2021-01-04

  • 基于影像学中耳胆脂瘤及并发症的诊治分析
    122000胆脂瘤在临床上并不属于肿瘤,而是一类上皮增生性疾病,多见于中耳胆脂瘤[1]。中耳胆脂瘤发病率较高,同时易引发颅内外并发症,造成患者很大的痛苦。2012年中华医学会《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中将胆脂瘤型中耳炎更改为中耳胆脂瘤胆脂瘤会对周围骨质造成破坏,甚至可能会引发周围器官出现并发症[2-4]。根据临床经验表明,中耳胆脂瘤一般在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表明病情已经严重,已经对临近骨质造成破坏。因此为降低并发症出现,缓解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8期2021-01-03

  •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6)获得性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中耳疾病,非真性肿瘤,其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可导致邻近组织结构的侵蚀,轻者可造成外耳、中耳结构破坏、听力下降、面瘫等并发症;严重者病变可侵及内耳甚至颅内,造成如眩晕、硬膜外脓肿、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中耳胆脂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角蛋白碎片和复层鳞状上皮的混合体,主要由3种成分构成:基质旁组织、上皮基质和含大量角蛋白碎片的囊性内容物。手术是目前获得性胆脂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但胆脂瘤手术后仍有复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颞骨多发性胆脂瘤2例附文献复习
    00005颞骨胆脂瘤通常被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两种类型。先天性胆脂瘤可发生于颞骨的岩尖、中耳腔、外耳道、乳突及桥小脑角。其中中耳先天性胆脂瘤的发病率约为2.56%~9%[1-4],而发生乳突者最低[5]。目前尚未见后天性胆脂瘤(上鼓室)与先天性胆脂瘤(乳突)同时发生的报告。兹介绍2例乳突起源的可能为先天性胆脂瘤合并上鼓室后天性胆脂瘤的病例,即颞骨多发胆脂瘤,以引读者重视。1 病例资料2011年9 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行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1-10

  • 耳内镜不同术式治疗Holt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273300胆脂瘤是常见的耳道疾病, 在外耳道及中耳均有发生,胆脂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先天性发育因素及创伤等均与胆脂瘤的发病有关。 胆脂瘤非真性肿瘤,多为角化上皮、胆固醇等聚集而成,并且能够逐渐增大。 随着病程的进展,不仅能够引起外耳道的阻塞、感染,而且能够侵犯中耳鼓室、乳突等[1-2],导致听力的进一步损失,并且能够引起周围的骨质吸收和破坏, 甚至引起骨质内结构的损害,如颈静脉球及面神经等。 手术治疗是胆脂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病灶,恢复耳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8期2020-10-14

  • 小心!中耳炎竟会变成胆脂瘤
    王女士患了中耳胆脂瘤。这可把她吓坏了:中耳胆脂瘤是什么?耳朵里也会长肿瘤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的耳朵。其可分为3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平时看到的耳郭和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及内部的一些结构,比如听骨链(可以把声音传导至内耳)等属于中耳;内耳包裹在坚硬的骨质里面。除了负责听觉,耳朵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因此,有些耳部疾病会引起眩晕。胆脂瘤并非肿瘤中耳胆脂瘤是常见的耳科疾病,其本质并不是“肿瘤”,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慢性化脓

    家庭医药 2020年5期2020-05-14

  • 3T高清RS-EPI DWI与SS-EPI DWI序列诊断中耳胆脂瘤的效果比较
    院病理科,上海胆脂瘤是一个囊性病变,内含角质碎屑、形成肉芽的成层鳞状上皮、发炎的肉芽或纤维组织,可发生于中耳乳突的任何部位。因为其倾向于破坏周围组织(包括骨性结构)并在切除后可能会复发,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头颈肿瘤分类正式将其纳入耳部肿瘤范畴[1]。为了减少术后复发或残留,传统的手术方法均进行广泛的切除,开放式乳突根治术(canal wall down,CWD)可能比闭合式乳突根治术(canal wall up,CWU)复发率稍低[2];CWU与最近发展起来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07

  • 胆脂瘤不是“瘤”亦不可留
    够警惕。中耳“胆脂瘤”是常见的耳科疾病,其本质并不是“肿瘤”,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型。胆脂瘤型中耳炎是其中最为严重,且极易造成并发症的一型。“胆脂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因为它里面没有任何肿瘤细胞。那为何叫它“胆脂瘤”呢?这是由于除少数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外,大多数患者因咽鼓管长期功能不良,中耳腔形成负压,鼓膜内陷形成囊袋;或者中耳炎鼓膜穿孔后,上皮沿穿孔边缘移行长入中耳乳突腔形成囊袋,囊袋内鳞状上皮因炎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5期2019-12-16

  • 小心耳朵里的“炸弹”
    我终身难忘——胆脂瘤的味道。很多人在听到自己的耳朵得了胆脂瘤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啊?肿瘤?严不严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大夫,我该怎么办啊?”其实,胆脂瘤虽然名字带个“瘤”字,却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着脱落的上皮组织。说它不是肿瘤吧,它却具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中耳乳突腔内不断堆积,并不断侵蚀骨质,见缝钻缝,见骨头“吃”骨头,破坏周边的结构,严重者还会引起眩晕、面瘫,甚至颅内并发症。胆脂瘤的病因有哪些1.最常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30期2019-10-24

  • CT和MRI对中耳胆脂瘤的影像诊断效果分析
    1500)中耳胆脂瘤为鳞状上皮在颞骨中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通过其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先天性胆脂瘤以及获得性胆脂瘤两种,前者是因残留的胚胎上皮细胞于颞骨中形成,其发生率较低,而获得性胆脂瘤可形成可能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以及多种肿瘤相关基因有关。早期中耳胆脂瘤无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诱发脑膜炎,静脉窦血栓等颅内并发症,因此,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T和MRI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详细如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2019-10-23

  • 紧张部内陷袋性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共识中,将中耳胆脂瘤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和未划分性三类,后天性胆脂瘤又分为内陷袋性胆脂瘤和非内陷袋性胆脂瘤;根据鼓膜内陷袋起源部位的不同,内陷袋性胆脂瘤进一步分为松弛部胆脂瘤(上鼓室胆脂瘤)、紧张部胆脂瘤、松弛部和紧张部皆有的胆脂瘤;非内陷袋性胆脂瘤分为继发于鼓膜穿孔的胆脂瘤、继发于创伤或耳科手术的胆脂瘤[1]。紧张部胆脂瘤的生长侵袭方式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其进展隐匿、病变早期易破坏听小骨而导致传导性聋,患者常以听力下降为主诉就诊。目前国内外对紧张部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5期2019-10-23

  • IL-1α和RANK-RANKL-OPG系统在儿童及成人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摘要】 中耳胆脂瘤是由上皮下结缔组织中的角质化鳞状上皮和角质碎片在鼓室或乳突形成的团状物,伴或者不伴有周围炎症反应,这是中耳的囊性结构性疾病。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胆脂瘤的发生发展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中耳胆脂瘤的形成,它可以为临床疾病治疗以及干预其病理形成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人类中耳胆脂瘤明显特征为骨质破坏,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5期2019-08-15

  • 中耳胆脂瘤听小骨骨质侵犯研究
    00万)是中耳胆脂瘤患者[1]。胆脂瘤的典型特征为骨质破坏[2],对于中耳胆脂瘤目前主要采取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清理病变,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从病理机制分析,如果胆脂瘤彻底切除至中耳乳突无胆脂瘤成分,将会减少胆脂瘤复发的机会。但是胆脂瘤术后复发一直是学者们努力避免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术中已经“彻底清除胆脂瘤”的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胆脂瘤患者的听骨残体标本破坏和浸润情况,寻找胆脂瘤术后复发的原因,为正确的制定中耳胆脂瘤手术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13

  • 小心耳朵里的“炸弹”
    深地记住它——胆脂瘤的味道。很多人在听到自己的耳朵得了胆脂瘤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啊?肿瘤?严不严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大夫,我该怎么办啊?”其实,胆脂瘤虽然名字带个“瘤”字,但却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白色脱落上皮组织。说它不是肿瘤吧,它却具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中耳乳突腔内不斷堆积,并不断侵蚀骨质,见缝钻缝,见骨头吃骨头,破坏周边的结构,严重者还会引起眩晕、面瘫,甚至颅内并发症。胆脂瘤的病因有哪些1.最多见

    大众健康 2019年8期2019-08-06

  • 胆脂瘤型中耳炎双侧同时发病与单侧发病者的临床对比分析研究
    111000)胆脂瘤型中耳炎常见,但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为探讨单侧发病与双侧同时发病者临床特点[1],现将二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供临床参考。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60例中,双侧同时发病者(双侧组)94例,男52例,女42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单侧发病者(单侧组)1466例,男816例,女750例。年龄:双侧组中,除4例外,均为5~30岁,单侧组中,30岁以下144例,30岁以上1322例。患者均有先后或同时出现流脓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5期2019-06-20

  • MMP-13和MMP-9与中耳胆脂瘤组织侵袭性的研究
    洪波 秦丽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胆脂瘤本质为炎症反应包裹的囊性物质[1],是由脱落坏死的复层鳞状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角化物、胆固醇结晶等物质堆积形成。其主要临床体征为鼓膜穿孔以及对听骨链、乳突、颅骨等周围骨质的渐进性、侵蚀性、溶骨性的破坏,导致听力下降及颅内外严重并发症[2]。文献报道,胆脂瘤的溶骨作用主要是由于胆脂瘤上皮、肉芽组织等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所致[3]。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5-29

  • Bak、Bim和Mcl-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兴 马秀岚中耳胆脂瘤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以及角蛋白碎片在中耳进行性累积而成,伴或不伴有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1]。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破坏性过程,侵蚀周围骨结构,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前庭功能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虽然不同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中耳胆脂瘤组织的骨质破坏性和过度增殖行为,但关于细胞凋亡如何影响胆脂瘤生长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学者认为胆脂瘤上皮存在凋亡增强现象[2,3],也有学者认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5-24

  • 弥散加权成像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应用
    110000)胆脂瘤是中耳内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脱上皮增多、反复炎性刺激或先天原因导致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常见炎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可破坏骨质。胆脂瘤扩大侵犯邻近结构可导致传导性听力缺失、脑膜炎、脑脓肿、面瘫和耳聋脑积水[1]。手术切除是胆脂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及时手术治疗可减轻听力损失,防止局部和颅内并发症。手术方式取决于胆脂瘤的位置和大小,小胆脂瘤(病灶1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胆脂瘤复发或

    医学综述 2019年3期2019-03-05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京医院耳科中耳胆脂瘤是一种良性鳞状上皮角质化增生性病变[1],由鳞状层状角质化上皮细胞组成,它表现为一种含有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表皮样囊肿[2]。中耳胆脂瘤的特点是细胞过度增殖[3,4],伴随的是角蛋白碎片的积累和颞骨及其周围骨结构的破坏[5]。胆脂瘤除导致听力损伤和耳流脓外还可以导致多种颅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瘫、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6,7]。胆脂瘤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7],对中耳胆脂瘤患者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及蛋白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04

  • 小心耳朵里的“炸弹”
    我终身难忘——胆脂瘤的味道。很多人在听到自己的耳朵得了胆脂瘤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啊?肿瘤?严不严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大夫,我该怎么办啊?”其实,胆脂瘤虽然名字带个“瘤”字,却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着脱落的上皮组织。说它不是肿瘤吧,它却具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中耳乳突腔内不断堆积,并不断侵蚀骨质,见缝钻缝,见骨头“吃”骨头,破坏周边的结构,严重者还会引起眩晕、面瘫,甚至颅内并发症。胆脂瘤的病因有哪些1.最常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10期2019-02-25

  • 中耳胆脂瘤中Rock1和Rock 2的表达研究*
    鹏 马秀岚中耳胆脂瘤是角化的鳞状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以及角蛋白碎片在中耳进行性累积而成,伴或不伴有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1]。其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虽然不同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中耳胆脂瘤组织的骨质破坏性和过度增殖行为,但关于细胞分化如何影响胆脂瘤生长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学者认为胆脂瘤上皮存在高分化现象[2, 3],也有学者认为胆脂瘤上皮的分化受到抑制[4, 5],因此,有必要对胆脂瘤分化失调进行深入研究。Rho-Rho激酶(Rho/ Rho-associat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1期2019-01-24

  • 乳突先天性胆脂瘤一例
    露,可见大量似胆脂瘤样物(图1d),探查充满乳突腔,充分开放乳突,发现肿物质地软,无明显包膜,呈膨胀性生长,外耳道后壁可见1 0.5cm骨质缺损,皮肤完整。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病变,磨除可疑病变气房,探查鼓窦开放良好,粘膜正常,颞肌骨膜瓣修复外耳道后壁骨质缺损,复位外耳道皮肤可见外耳道通畅(图1e),鼓膜完整,外耳道内抗生素纱条填塞。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肿物病理回报:右耳乳突胆脂瘤,1周后撤出外耳道填塞物,患者诉右耳无堵塞感,术后2个月随访,诉右耳无不适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耳朵里的定时炸弹
    张智风“中耳胆脂瘤”是中耳炎的一种,它具备中耳炎三大特点——耳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如果出现耳朵不适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尽早治疗更有利于保护听力。●中耳胆脂瘤是肿瘤吗?胆脂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个囊性结构,囊内除了充满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外,还可有胆固醇结晶,故称之为胆脂瘤。●胆脂瘤的分类:先天性胆脂瘤为胚胎期的外胚层组织遗留于颅骨内发展而成,由于它的无菌性,故可在颞骨内长期发展而不被察觉。后天性胆脂瘤原因很多,最常见的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因

    人人健康 2018年3期2018-03-24

  •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77岁,患中耳胆脂瘤多年,最近,我常觉得耳朵疼,并伴有耳鸣、头晕等。请问,我该如何治疗?答:中耳胆脂瘤是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异常积聚,常发生在中鼓室、上鼓室、乳突或岩尖。由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呈现对中耳听力结构和相邻颅骨的进行性破坏,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为胆脂瘤不仅仅会损害听力,侵袭破坏日趋严重,最终可能导致面神经病变面瘫、前庭病变眩晕、颅内感染、脑脓肿等危害极大的并发症。抗生素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控制感染,减轻症状,不能祛除内部胆脂瘤病灶,故药物治疗只是作为手

    益寿宝典 2018年10期2018-01-27

  • 标准·方案·指南 ——2017 EAONO/JOS联合共识声明:中耳胆脂瘤的定义、分类和分期
    1 定义胆脂瘤是由位于鼓室和/或乳突腔内的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以及不断堆集的角化碎片形成的团块,周围伴或不伴炎性反应。2 分类(1)先天性胆脂瘤:先天性胆脂瘤是一种典型的位于完整鼓膜内侧,有着角化鳞状上皮的不断扩张的囊状团块,出生时就存在,但通常直到婴儿或者儿童早期才被诊断出来;既往没有耳流脓、鼓膜穿孔病史和耳部手术史,但以前有中耳炎或者耳漏病史也不能完全排除先天性胆脂瘤。(2)后天性胆脂瘤:后天性胆脂瘤所具有的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其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13期2018-01-24

  • 影像学检查在老年人中耳胆脂瘤术前综合诊断中的价值
    0041)中耳胆脂瘤由角质化鳞状上皮在颞骨内生长形成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生长特点,可造成周围骨质破坏及诸多颅内外并发症,且增殖程度随年龄及进展程度而增加〔1,2〕。目前有效治疗手段为外科切除,术前对胆脂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及评估有助于临床术式的选择,本文主要探讨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老年人中耳胆脂瘤的术前综合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 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术前疑似胆脂瘤老年患者50例50耳。排除未经手术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9

  • 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体会
    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体会张蓥1目的 探讨耳内镜技术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月每周复查1次,29例门诊耳内镜下一次性清除,12例住院局麻内镜下取出,其中儿童1例全麻耳内镜下清除,对3例Ⅲ级复发患者中1例全麻显微镜下行外耳道成形术,2例全麻显微镜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随访2个月~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颞骨薄层CT扫描对术前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I级Ⅱ级患者采用耳内镜直视下行外耳道胆脂瘤手术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1期2017-08-15

  • 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的效果分析
    论著·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的效果分析刘海龙(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复明医院耳鼻喉科,河北 石家庄 052360)目的:探讨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55例(58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进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手术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这55例患者的胆脂瘤均一次性取出,其外耳道的上皮组织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对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2017-03-15

  • MicroRNA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oRNA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巴合提江·托克吉各特阿依恒·曲库尔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新疆830054)【摘要】微小RNA(MicroRNA)是生物体内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内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增殖等多生物学功能,是人体内细胞基因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分子。近年来大量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miRNA在胆脂瘤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近来大量报道认为miR-21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在胆脂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6-30

  •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会·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分析张俊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例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先天性胆脂瘤患者,年龄为16~58岁,男5例,女3例,患耳为左右各4例。6例患者病变累及鼓室及听小骨,行闭合式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2例患者病变累及乳突,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术后1年复查颞骨CT未发现胆脂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先天性胆脂瘤病变隐匿,颞骨高分辨CT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4期2016-02-15

  • 面痛耳聋患者应怀疑胆脂瘤
    ,进一步确诊为胆脂瘤引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聋。随后,为其实施右侧桥小脑角胆脂瘤切除术。术后各项康复指标恢复良好,疼痛感消失,听力有所缓解。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珍珠瘤等,系良性肿瘤,好发于脑部和耳部。颅内胆脂瘤目前认为系胚胎期(妊娠3~5周)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所导致的。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可为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胆脂瘤生长较为缓慢,主要是对周边组织产生破坏而导致相关症状。由于解剖部位的关系,最

    家庭医学 2015年9期2016-01-21

  • 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表达及意义①
    MP-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表达及意义①张爱华,周一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 MMP-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并探讨 MMP-14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MMP-14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结果:3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中MM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3期2015-03-16

  • 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85例临床分析
    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85例临床分析罗许勇,张金平,熊奇斌,叶雪萌,陈志喜(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韶关 512026)目的分析耳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采用耳内镜直视下诊治85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Ⅰ、Ⅱ期病例80例,Ⅲ期病例5例,并分析其手术技巧。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耳内镜下完全清除病变,80例1次清除,5例分两次清除。术后定期复查耳内镜,7例术腔出现耵聍及胆脂瘤皮阻塞,予

    海南医学 2014年12期2014-04-01

  • MCP-1和FN 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
    汤勇 张帆中耳胆脂瘤是耳科常见疾病,目前公认是机体防御慢性炎症引起的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中耳腔内有大量高度增生的角化鳞状上皮以及对周围骨质的破坏,其中胆脂瘤上皮细胞的移行、高度增殖及骨质破坏是该病的重要特征。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1,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factor,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炎性细胞的趋化激活及角质形成细胞的迁徙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与中耳胆脂瘤的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5期2013-12-23

  • 30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072)外耳道胆脂瘤为原发于外耳道的胆脂瘤,是耳科常见疾病,可造成压迫性骨质迫害,还可产生一种蛋白分解酶,促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但软骨段一般无明显改变。鼓膜常充血、内陷,但完整。少数胆脂瘤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严重的可侵袭面神经、半规管,引起面瘫、眩晕等。Holter将外耳道胆脂瘤分为3期:Ⅰ期外耳道骨部局限浅表小凹(胆脂瘤压迫所致),鼓膜未受侵犯,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Ⅱ期外耳道局部囊袋形成,骨壁受侵犯,行外耳道胆脂瘤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3-31

  • TLR4、MyD88mRNA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表达
    01)尽管中耳胆脂瘤的成因及其上皮的来源仍存在很多争议,但基本达成共识的是胆脂瘤的形成与机体为防御慢性炎症而产生的一系列异常免疫应答有关。免疫反应的异常是造成胆脂瘤持续发展和骨质破坏的内在重要因素[1,2]。Toll样受体(toll.1ikereceptors,TLRs)是先天性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之一,通过识别病原微生物及其细胞壁产物的特殊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2012-11-20

  • 外耳道胆脂瘤30例临床分析
    徐静外耳道的胆脂瘤称外耳道胆脂瘤,又称为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有人认为外耳道胆脂瘤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未得到公认。亦有称之为表皮病或角化不良[1]。本文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5年间收治30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31耳,左耳13例,右耳16例,双耳1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7~71岁,平均36.5岁,病程3个月至31年。临床症状耳闷塞感28耳,听力下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期2012-08-15

  • 先天性中耳胆脂瘤1例
    01先天性中耳胆脂瘤1例路斯玮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吉林四平 136001先天性中耳胆脂瘤;诊断标准;颞骨CT病理表现;手术治疗;预后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是因为胚胎期的外胚层组织遗留于颅骨中发展而成,胆脂瘤在完整的鼓膜内侧中耳内缓慢发展,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颞骨CT在本病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鼓室成形术可使听力提高15分贝左右,术后复发概率与胆脂瘤侵及范围密切相关。2010年本院收治1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7期2012-01-29

  • Caspase-9和Livin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ivin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意义陈秀兰1秦兆冰1陈晓华1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和Livi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揭示二者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促进蛋白Caspase-9和凋亡抵制蛋白Livin在23例中耳胆脂瘤及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对染色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spase-9和Livin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均高于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P<0.01);二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1期2011-06-05

  • Survivin及Livin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ivin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伍干元 李建军 李龙平目的 探讨Survivin及Livin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实验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耳道骨部皮肤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和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2011-01-30

  • MMP-9和EGFR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作用
    内外学者对中耳胆脂瘤引起的骨质破坏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许多理论,如: 胆脂瘤的机械压力作用、慢性感染引起骨髓炎、pH值改变、破骨细胞的骨溶解作用、酶类介导的骨吸收作用、细胞因子参与的骨质破坏作用等[1],尽管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但关于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吸收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2], 即“机械压迫学说”和“生物化学学说”。前者认为中耳胆脂瘤骨吸收主要是由于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凋亡引发角化上皮脱落加速,使胆脂瘤不断增大,通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3期2011-01-23

  • 硬管式耳内镜手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应用进展
    具有重要作用。胆脂瘤外科切除一直是耳科界讨论较多的课题,残留的胆脂瘤是外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Mer等[1]在1967年首次报道用耳内镜观察中耳解剖,他先在尸体和猫上经鼓膜进行耳内镜观察,然后在人的穿孔鼓膜进行观察中耳,尽管获得成功,但当时限于耳内镜当作为器械用于鼓膜照相。20年过去了,直到1982年,Nomura[2]始建议及普及经鼓膜切开行硬管耳内镜检查中耳结构,结果经中耳腔硬管耳内镜广泛应用,代替二次乳突探查术、中耳周围淋巴漏探查、上鼓室小的胆脂瘤

    海南医学 2010年2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