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丝粒

  • 中文概要
    第53卷第9期着丝粒与动粒的功能、结构和动态组装窦震1,2✉, 刘冉1,2, 臧建业1,2, 姚雪彪1,2, 刘行1,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26;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安徽省细胞动力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27)✉通讯作者:窦震,E-mail: douzhen@ustc.edu.cn; 刘行,E-mail: xing1017@us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2-01

  • 华南虎染色体带型分析*
    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的均值及标准差。并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进行拍片﹑存档。根据以着丝粒位置进行分类的方法[12]确定染色体形态。主要根据相对长度﹑臂比值及着丝粒指数等进行染色体形态划分,本文采用臂比值均值作为确定形态依据,臂比值大于1 而小于1.67 的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臂比值大于1.67 而小于3.0 的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臂比值大于3.0 而小于7.0 的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臂比值大于7.0 的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性染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4期2023-09-27

  • 深圳市2015—2020 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分析
    和统计,包括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体。当受检者可分析的分裂相较少时,进行重新抽血复检,所有疑似的畸变类型均经2 名以上从事染色体畸变分析工作5 年以上的专业人员确认。在60 倍物镜下对每名受检者的1 000 个已转化淋巴细胞进行计数,按照《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中的微核判断标准[18]识别微核并记录。1.4 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染色体畸变情况由表1 可知,2 777 名受检者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16±0.002)%、染色体畸变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11-25

  • 着丝粒蛋白T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变异的研究
    157011)着丝粒蛋白(centromere specific proteins,CENPs)是装配在染色体DNA上的一个多蛋白大型复合体,是着丝粒组装和功能发挥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动粒,动粒-微管组成连接,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移动提供动力。CENPs结构异常、表达异常或与DNA作用异常,将影响着丝粒点的形成、激活、对称性等,从而影响染色体的稳定存在和正确分离。近年来,研究表明着丝粒蛋白调节异常或功能障碍会导致非整倍性并促进癌变。目前

    癌变·畸变·突变 2022年5期2022-10-09

  • 假双着丝粒染色体伴男性不育一例⋆
    2)表示为假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发生在14p11.2与22p11.2处(蓝框)。图2 羊水染色体核型(G显带320~450条带):46,XN,未见染色体明显异常。2 讨 论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15%的男性不育是由遗传因素导致[1]。双着丝粒染色体是由两条非同源或同源染色体发生一次末端缺失后,两段具有着丝粒的片段重接形成[2]。判断双着丝粒的活性,可初步从G显带结果判断,从遗传学来看,2个着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9期2022-09-03

  • 用元素标记图解法解决染色体标记问题
    中的“·”表示着丝粒,表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3)表示带标记的同源染色体,如15N 标记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表示形式如图1 所示。两个DNA 分子上下对应,便于解析问题。图1(4)表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DNA 标记情况,如15N 标记了某细胞的所有DNA,将其放在含14N 的培养液中培养两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标记情况如图2所示。图2说明:“1”表示第一次复制,“2”表示第二次复制。虚线穿过着丝粒,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1期2022-07-22

  • 塑造着丝粒分布的“世纪之谜”解开
    注意到细胞核中着丝粒的分布问题。着丝粒是一种特殊染色体区域,对细胞分裂至关重要,但其分布的决定机制和生物学意义仍悬而未决。日本东京大学团队最近提出了一种塑造着丝粒分布的两步调节机制。研究表明,细胞核中的着丝粒结构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种称为着丝粒的特殊染色体结构域被拉到细胞的两端。细胞分裂完成并形成细胞核后,着丝粒则分布在细胞核中。如果拉向两极的着丝粒分布保持不变,则细胞核的着丝粒仅集中在细胞

    中国科学探险 2022年11期2022-03-22

  • rDNA和端粒重复序列鉴定马铃薯和茄子体细胞杂种染色体丢失和融合
    合的染色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 并发现部分融合染色体是由马铃薯和茄子2号染色体末端对末端融合得到的。重排的双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一个来源于马铃薯, 一个来源于茄子。此外, 体细胞杂种中来源于茄子的5S rDNA在体细胞杂种再生及稳定的过程中全部丢失。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与茄子在进行体细胞杂交的过程中, 染色体是不稳定的, 容易造成融合后代出现双着丝粒和染色体重排等现象。体细胞杂种的染色体会通过染色体重排、双着丝粒、rDNA均一化等多种形式使其染色体趋于稳定。马

    作物学报 2022年5期2022-03-16

  • 聚焦新高考 指向高阶思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以“细胞增殖”为例
    色单体由共同的着丝粒连接(一条染色体一个着丝粒).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新教材加入了“着丝粒”与“着丝点”的介绍,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相连,在着丝粒的外围还有着丝点,着丝点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外侧与纺锤体微管相连.另外,“一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变化”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在此处将课件与教具相结合,以扭扭棒表示染色质、图钉代表着丝粒、螺旋缠绕后的扭扭棒代表染色体,向学生动态展示染色质的复制、染色体的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期2022-02-24

  • 植物功能着丝粒DNA研究进展
    通226019着丝粒是染色体三大功能元件之一,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保障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作用。着丝粒在染色体形态上表现为中期的主缢痕,分子结构上则是一个DNA-蛋白的复合体。具体而言,着丝粒主要由内部的着丝粒染色质(DNA 及组蛋白)以及外部的蛋白复合体组成。这一外部复合体即动粒(kinetochore)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微管通过与动粒相连从而实现牵引染色体的运动与分离(图1)[1-2]。目前,已发现的动粒蛋白超过100 种,且在不

    生物技术进展 2022年1期2022-02-11

  • 两种百合根尖染色体G -带的研究
    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4、10 号染色体的臂比值未超过1.70,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因此野百合的G带核型公式为2n=24=10sm+2m,为3A型.表1 野百合染色体带数及特征图1 野百合和淡黄花百合染色体中期分裂形态(左野百合,右淡黄花百合)野百合的每条染色体几乎全部都显示出了带纹,并且属于在近臂端区域或近着丝粒区域显示着色深且粗的带纹,带纹多数分布在长臂上,在近着丝粒区域几乎都显示出带纹,带纹分布较少,显示出的带纹总数为23条.

    凯里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12-30

  • 尖裸鲤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
    其数目、长度、着丝粒位置、随体与次缢痕数目等统称为染色体核型[7],核型分析不仅对研究鱼类演化规律、系统分类以及遗传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8],也是制定种质标准的重要资料。目前,关于尖裸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极少,仅见发表于1989和1990年的2篇文献[9-10],但所报道的是同一份尖裸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且由于早期拍照技术所限,获得的尖裸鲤染色体核型图谱非常模糊,也未提供详细的染色体长度、臂比等信息,无法应用于尖裸鲤种质标准编制、染色体形态特征测量等。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2期2021-12-17

  • 玉米B染色体基因组图谱和功能研究获进展
    基因剂量效应和着丝粒研究。例如,在玉米中发现失活的B着丝粒可以稳定遗传(Han et al.,PNAS,2006);失活的B着丝粒仍具有不分离的功能,并可以恢复活性(Han et al.,Plant Cell,2007;2009);利用B着丝粒与A染色体易位系探讨麦克林托克多年前提出的BFB理论(Birchler and Han,Plant Cell,2018);利用B着丝粒错分裂材料研究新着丝粒形成(Zhang et al.,Plant Cell,201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1年3期2021-12-02

  • 不同剂量碘-131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抑癌基因表达、甲状腺激素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录总畸变率和双着丝粒体及着丝粒环率。1.4 统计学方法2 结 果2.1 3组患者抑癌基因表达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CNG2、PTEN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2 3组患者抑癌基因表达比较2.2 3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 3组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3组TSH、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高剂量组最低,低剂量组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17期2021-10-26

  • 破译棉花的基因密码 ——记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团队开展了棉花着丝粒的进化研究,开发出鉴定着丝粒的新方法,阐明了棉花着丝粒的快速进化机制,揭示了姊妹种抗逆性状分化的分子机制,为棉花的进化和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相关研究成果以“Cotton D genome assemblies built with long-read data unveil mechanisms of centromere evolution and stress tolerance divergenc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B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4期2021-07-16

  •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ENP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患者的预后。着丝粒蛋白A(centromere protein A,CENPA)是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H3的一种变体,在着丝粒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可将着丝粒变成一个染色体和蛋白的复合物,通过确保着丝粒和动粒的正常形成和功能,在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分裂和基因稳定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4]。CENPA基因表达升高可导致CENPA定位错误,随后在染色体臂中形成异位新着丝粒和动粒,这些异位结构扰乱了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正常分离,形成非整倍体,导致肿瘤发生[5-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3期2021-06-11

  • C显带和N显带技术在标记染色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区域。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的副缢痕处与核仁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形成区(NOR),用N显带技术(硝酸银染色法)可使染色体的随体及核仁组织区出现特异性的黑色银染物[1]。目前,C显带和N显带技术的相关研究很少,本实验室在工作中发现C显带和N显带技术除了辅助诊断染色体多态性以外,对双着丝粒染色体、标记染色体(mar)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柳州市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6期2021-03-30

  • mop1突变减低DNA甲基化水平进而改变了玉米染色体重组频率
    化在染色体臂和着丝粒周围区域都紧邻频繁重组的位点。研究人员为了了解RdDM在减数分裂重组中的作用,研究了拟南芥同源突变体mop1和lbl1(Leafbladeless1)的重组频率,并与野生型或杂合同科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许多生物体中,减数分裂重组沿染色体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周着丝粒区域的重组受到抑制,因此,将10条玉米染色体分离成具有代表性的染色体臂和着丝点区域,根据之前的遗传标记确定的基因和转座子密度以及基因组每MB的重组频率。通过比较,有9对在mo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1年3期2021-03-22

  • 几种K型不育系及其后代染色体的细胞学分析
    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区特异的组蛋白H3(CenH3)与动粒蛋白结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正确移动至细胞两极[5]。着丝粒组蛋白H3发生某些修饰或者突变从而导致染色体错分裂,产生非整倍体或者单倍体子代[6]。着丝粒DNA序列一般由夹杂排列的卫星DNA串联重复阵列(tandem repeat,TR)和着丝粒专一的反转录转座子(centromere retrotransposons,CRs)构成。着丝粒组蛋白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通过鉴别与着丝粒组蛋白相互作用的DN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2020-12-18

  • 基于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存活模型研究
    模型都建立在双着丝粒和染色体断片等是独立的基础上,但不同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可能是不独立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加合理、准确的机理性模型。本文使用纳剂量生物物理蒙特卡罗模拟程序NASIC,模拟不同LET辐射所致细胞核内不同类型染色体畸变的产额,分析染色体畸变产额随LET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存活机理模型。1 NASIC程序DNA损伤修复模块开发纳剂量生物物理蒙特卡罗模拟程序是为了模拟辐射对纳米量级的生物大分子,如DNA、染色质等产生的效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11期2020-11-24

  • 等臂双着丝粒型21-三体1例报道
    ,并借一至二个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由2条染色体分别发生一次断裂,两个具有着丝粒的片段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双着丝粒的染色体,既可发生在2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发生在同源和非同源染色体这间。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1条染色体的两臂在形态和遗传上一致,2个具有着丝粒的片段在断裂处连接,两臂成镜像关系[2]。1 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 孕妇,27岁,平素月经规则,G4P2A1。2015年孕7个月因胎儿肾积水引产。2016年顺产1子,体健。药流1次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10-30

  • 着丝粒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崔忠源 吴志贤着丝粒蛋白(centromere protein,CENP)是在着丝粒DNA(Centromere DNA)上组装起来的众多蛋白质统称。目前研究表明,细胞分裂期间着丝粒蛋白家族成员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不可控的持续分裂增殖能力,这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不稳定进而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结果。人们已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是绝大多数肿瘤的共同特征,与

    肝脏 2020年9期2020-10-22

  • 韩方普研究组在植物着丝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0.8.19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另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以及在染色体其他位置从头产生着丝粒导致着丝粒位置的多态性。然而这些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困惑,重排后包含两个或是多个着丝粒区域的染色体和不包含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是如何稳定维持下来的,这是基因组进化以及染色体核型多态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Barbara McClintock染色体研究一直没有解决的谜题(Birchler and Han.2018,Plant Cell)。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遗传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6期2020-09-14

  •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染色体及其核型分析
    1.7 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臂比值为1.7~3.0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臂比值为3.0~7.0 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臂比值大于7.0 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2 结果与分析2.1 海蜇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实验选取60 个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海蜇囊胚期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计数染色体数目,由表1 可知染色体数目及所出现频率,其中染色体数目2n=42 出现52 次,占有丝分裂细胞总数的86.7%,由此认为海蜇染色体数目为2n=42。表1 海蜇

    水产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6-30

  • 基于GEO和TCGA数据库分析着丝粒蛋白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预后差[1]。着丝粒蛋白(centromere protein,CENP)是一组形成、介导着丝粒功能的蛋白[6-7],最早被发现的是CENP-A,由CENP-A基因编码。CENP-A是一种组蛋白H3变体,对于着丝粒的组装形成、染色体的正确分离以及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8-10]。CENP-A在正常细胞中的转录、翻译水平受严格调控,对确保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组的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7, 11]。研究发现CENP-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6-24

  • 3种萱草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有14条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2条为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sm),4条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2条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ot),其核型为 2n=2x=22=14m+2sm+4st+2ot;染色体相对长度介于21.2~41.4 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1.95,染色体臂比值范围为1.00~∞,臂比值大于2.0的染色体占比为36.4%;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M2+10M1+8S,其中,1~2 对为中长染色体,3~6对为中短染色体,7~8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期2020-02-27

  •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
    可以研究基因与着丝粒间的重组、基因间的重组,而且还可以精细研究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形式,是深入理解交换重组分子机制的重要遗传学研究材料。对此,教材中已有详尽的介绍。美中不足的是,中外教科书和相关专业期刊中缺乏对顺序四分子两基因连锁分析中7种基本子囊型归纳方法的具体介绍,令相关内容的学习留下疑惑。本文从顺序四分子两基因连锁遗传分析过程中涉及的3种四分子类型(PD、NPD和T)与两基因4种分离时期组合(Ⅰ Ⅰ, Ⅱ Ⅱ, Ⅰ Ⅱ, Ⅱ Ⅰ)的相互

    遗传 2019年11期2019-11-28

  • 六倍体披碱草属的核型分析
    、长度、臂比、着丝粒位置、有无随体等形态特征的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物种染色体形态特征,并按照一定的标准,人为地对物种染色体进行配对、编号和分组的过程。它易操作、经济实惠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使用,对研究物种起源与演化、物种分类、物种之间亲缘关系以及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中的染色体鉴别发挥了重要作用[3-5]。披碱草属是小麦族中的一个大属,包含了从四倍体到十倍体的物种,但是很多物种还缺乏生物系统学的详细资料。刘玉红、蔡联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9-17

  • 胎儿新发假双着丝粒染色体伴发育异常1例
    和结构异常。双着丝粒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中一种。双着丝粒染色体可能引发胎儿发育畸形。假双着丝粒染色体一般多见于性染色体或者D组和G组染色体,6号染色体与14号形成假双着丝粒染色体较为罕见。本文对1例胎儿发育异常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进行羊水相关检查,讨论假双着丝粒染色体其发生机制和遗传学诊断。1 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 女,22岁,孕24周,G1P0,超声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现前来本院医学遗传中心就诊断。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则,孕期顺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2019-03-23

  • 细胞分裂新机制或有助研究癌症成因
    现,一种名为“着丝粒”核糖核酸(RNA)所制的非编程RNA(着丝粒RNA),对稳定染色体分裂,以确保遗传密码代代相传至关重要,或有助深入研究癌细胞病变及先天性疾病。生物科学院助理教授阮永怡介绍,为了使遗传密码能代代相传不变,细胞每一次分裂时都须把染色体平均、准确地分配至两个子细胞中,若分配错误,会导致流产、癌症或遗传病,而分裂过程由名为“着丝粒”的DNA负责。着丝粒DNA会作为模板,制造出的着丝粒RNA,对染色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阮永怡指,团队在与人体细胞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2019-01-04

  • 基因也会“作弊”
    ,无论染色体的着丝粒是大是小,它们最初的分裂过程是随机而公平的。可是,不久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内的某些自私的基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研究人员通过将包含强着丝粒的老鼠与包含弱着丝粒的小鼠杂交实验,得到了可以同时生成包含强、弱着丝粒卵母细胞的小鼠。随后在对23个同时包含强、弱着丝粒的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有21个卵母细胞会成为所谓的“极体”,它们最终会被降解,但其染色体不是随机

    科学之谜 2018年9期2018-12-17

  •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建议
    数目不一致;④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相同;⑤各个时期的细胞大小、形状很随意;⑥纺锤体仅由某一极发出纺锤丝所构成;⑦各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都一样;⑧前期和中期的染色体易画成“联会”现象;⑨末期的染色体依然画成如中期形状;⑩末期着丝粒朝向赤道板(应分别朝向两极)。2 教学建议上述第⑤⑥⑦⑧⑨⑩类错误,涉及到细胞大小、纺锤体的形成、同源染色体大小、无联会现象、染色体变染色质及着丝粒分裂后的移向等问题,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即可自行纠正。而对①②③④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1期2018-11-19

  • 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多功能染色体模型
    简单,用棋子做着丝粒,用电线做染色体的臂,设计图如图1所示。图1 设计图3 制作方法3.1 制作着丝粒用台虎钳将棋子竖立固定,根据电线外径选择钻头从正中给棋子钻孔,再用百得粘在棋子的一面胶上磁铁,重复以上步骤,制作8个着丝粒,如图2所示。其中4个着丝粒还要在另一面粘上垫片,晾干即可。每两个棋子以磁铁和垫片相吸做成一个着丝粒。图2 “着丝粒”成品3.2 制作染色体臂用钢丝钳将两条电线各裁下2段25 cm 和35 cm长的电线备用。在剩余电线的5 cm处用小刀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8年5期2018-10-31

  • 再谈着丝粒、着丝点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修订
    [摘 要]释疑着丝粒和着丝点,找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准确复习备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提供参考。[关键词]高中生物;染色体;有絲分裂;着丝粒;着丝点着丝点和着丝粒在不同教材版本里,用法不一。人教版必修一有丝分裂、必修二减数分裂均用着丝点,北师大版均用着丝粒。笔者释疑着丝点和着丝粒,找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再次修订扫除困惑,为准确复习备考细胞分裂提供参考。一、染色体与染色质“狭义”的染色体指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由DNA、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4期2018-06-15

  • 纯合等臂假双着丝粒X染色体致性腺发育不良1例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1条发生等臂双着丝粒重排,会导致X染色体短臂及着丝粒至长臂断点部分的片段局部三体与X染色体长臂断点至长臂末端的片段局部单体。除了等臂双着丝粒X染色体的细胞系之外,该类患者还可能嵌合携带45,X及46,XX细胞系。等臂双着丝粒X染色体在其长臂上的断点常见于Xq13、Xq21、Xq22、Xq27、Xq28等。由于嵌合程度以及断点位置的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从正常女性、不同程度的特纳综合征特性,到严重的性腺发育不良(包括卵巢子宫完全缺如等)等。我们发现1例14岁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3-15

  • 黄尾鲴染色体核型分析
    并对分散良好、着丝粒清晰、长度适中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拍照,依据照片进行测量和统计。 按照相对大小编号,根据 Levan[12]的标准将染色体分成4 组,即①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s,M);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s,SM);③亚端部着丝粒染色(subtelocentrics,ST);④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s,T) 。2 结果在显微镜下选取了100个黄尾鲴中期分裂相较好的视野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

    江西水产科技 2018年5期2018-02-13

  • 基于骨架化模型的染色体形态表征
    度、端粒数目及着丝粒分界比,数字化表征染色体的拓扑形态。因此,利用自动化手段建立了一种量化表征染色体形态信息的方法,这将为染色体识别及形态研究提供重要思路。骨架化; 染色体; 拓扑形态0 引 言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其生物形态与表观修饰,遗传与变异,及重大疾病的产生关联紧密[1-3]。染色体形态主要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结合光学成像技术而获得[4-5]。并通过染色体图像的体积、表面积、形状等几何指标来表征染色体的生物形态[2]。这些几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2-26

  • 水稻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u.cn)水稻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抗体的制备与应用薛超 张融 郭瑞 刘帅 刘晓宇 沈明晨 邓世峰 龚志云*(扬州大学 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9;*通讯联系人,E-mail: zygong@yzu.edu.cn)【目的】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功能元件之一,其功能是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精确地调控染色体配对和分离并维持染色

    中国水稻科学 2017年5期2017-09-23

  •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相似概念辨析
    .六、着丝点与着丝粒“人教版”必修一第112~113页使用“着丝点”,如“前期: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中期:每条染色体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北师大版”必修一第99~100使用“着丝粒”,如“前期:2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中期: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上;后期:染色体着丝粒一分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1期2017-02-16

  • 黑麦CenH3基因克隆及其在小麦1BL/1RS易位染色体中的定位
    小麦和黑麦特异着丝粒DNA序列进行FISH检测,2个信号均出现在所有被检测的1BL/1RS易位系材料中。说明1BL/1R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和山羊草属背景中均能稳定遗传,1RS的着丝粒DNA序列对1BS的着丝粒DNA序列有很好的补偿性,与小麦CenH3蛋白相互作用指导易位染色体正确分离且稳定遗传。黑麦;CenH3基因;荧光原位杂交;1BL/1RS易位系在六倍体小麦的育种研究中,小麦的近缘种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一个巨大基因库,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7期2017-01-06

  • 转基因鸡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确定并比较转基因鸡和非转基因鸡的染色体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公鸡的染色体条数均符合2n=78条,均包括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且微小染色体基本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组的染色体核型均由 38 对常染色体和1对同配型性染色体ZZ组成,1 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ZZ)均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3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染色体均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6~10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9-22

  • 对着丝点分裂还是着丝粒分裂的分析
    )1 着丝点与着丝粒的区别与联系在电镜用于细胞结构观察之前,着丝点与着丝粒长期被看作同一结构,两者被视为同义语。后来人们通过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发现,中期染色体主缢痕(着丝粒区域)外侧有一块盘状或杯状的三层结构附加物[1],是纺锤丝的附着点,将其称为着丝点;在20世纪80年代,几个实验室相继发现在一种人类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能与中期染色体着丝粒发生免疫反应的抗体,但后来 Brenner等利用免疫电镜证明,患者血清中的这一抗体实际上是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2期2016-04-10

  • 应用核型分析法鉴定家畜胚胎性别
    征:大,亚中部着丝粒大;Y染色体特征: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瘤牛,X染色体特征:大,亚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亚端部着丝粒。对于山羊,X染色体特征:大,亚端部着丝粒(具有微小短臂);Y染色体特征:微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猪,X染色体特征:中等大小,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绵羊,X染色体特征:大,亚端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微小,中部着丝粒。对于马,中等大小,亚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亚端部着丝粒。核型分析是一项很细致的研究工作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2016-04-06

  • 应用核型分析法鉴定家畜胚胎性别
    征:大,亚中部着丝粒大;Y染色体特征: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瘤牛,X染色体特征:大,亚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亚端部着丝粒。对于山羊,X染色体特征:大,亚端部着丝粒(具有微小短臂);Y染色体特征:微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猪,X染色体特征:中等大小,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中部着丝粒。对于绵羊,X染色体特征:大,亚端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微小,中部着丝粒。对于马,中等大小,亚中部着丝粒;Y染色体特征:小,亚端部着丝粒。核型分析是一项很细致的研究工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6年2期2016-03-11

  • 粘果山羊草及其祖先种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研究
    布于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长臂、短臂或端粒。而S或U基因组中集中成簇分布的AAG序列的总量和位点数量少,分布区域窄,平均每条染色体不到一个,主要分布于近着丝粒区域或短臂,部分染色体没有。并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探讨了AAG序列在粘果山羊草和其祖先种小伞和沙融基因组中的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异源多倍体;粘果山羊草;SSRs;FISH;基因组变异山羊草属的多倍体是由少数几个同属的2倍体物种杂交加倍而形成的异源多倍体,它们的多倍体基因组来源的祖先种谱系基本清楚,且杂交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2-16

  • 1例45, X45, X不育症男性的分子遗传学特征
    色体中只有一个着丝粒具有活性,其中72%的细胞Y染色体着丝粒失活,13号染色体着丝粒收缩,具有活性,其余28%的细胞13号染色体着丝粒失活。FISH与分子遗传学分析证实患者13号短臂增加部分来源于Y染色体,Y断裂位点位于q12异染色质区。近端包括AZF和SRY在内的所有Y常染色体部分与13号染色体短臂融合,形成一条双着丝粒染色体。其13号染色体与Y染色体功能基因区未发生任何缺失。核型描述为45,X,dic(Y;13) (q12;p11).ish(SRY+,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5年1期2015-08-04

  • 生物进化中突然多出的染 色 体
    子的提手被称为着丝粒。染色体会时不时发生突变,有时候是缺失,有时候是重复,有时候是断裂。如果着丝粒所在的区域发生了重复,然后两个着丝粒断开,就出现了染色体一个变俩的情况。然后就天下大乱了吗?不会。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要配对。但是配对行为配的是内容而不是数量,相似的才配得好。就算两个物种的染色体数量一致,如果里面的东西大相径庭,也没用;相反,在我们的场景里,就算一个染色体断成了俩,它还可以和没断的另一份配对,东西基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原来一个袋子分成两个袋子

    飞碟探索 2015年6期2015-07-14

  • 着丝粒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0100)内着丝粒蛋白基因研究进展*刘 娟1,2,姜 强2,孙 艳2,杨春红2,仲跻峰2,王长法2*,刘保申1(1.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内着丝粒蛋白INCENP是染色体乘客蛋白复合体的主要成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INCENP对精子的功能有重要影响,与动物生殖密切相关。论文主要概述了INCENP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动植物精子发生相关性

    家畜生态学报 2015年9期2015-04-19

  • 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非显带技术下的核型分析
    方面,分辨出双着丝粒染色体、含有3个着丝粒的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结论上述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与结构畸变,对认识肝细胞的转化、恶变以及临床的初步诊治提供了细胞遗传学基础。SMMC-7721;非显带;核型分析;超二倍体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过去对肝癌的研究,多采用由致癌剂诱发的肝癌动物模型,但这种动物的肝癌模型毕竟和人体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1]。因此,我们通过体外培养人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利用非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

    海南医学 2015年20期2015-04-14

  • 玉米新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
    韩方普玉米新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刘亚林1,2,苏汉东1,2,韩方普1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刘亚林(博士研究生)苏汉东(博士研究生)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保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确保染色体准确分离。在着丝粒区域的核小体中,有一类组蛋白H3的变异体,在植物中称为CENH3,在动物中称为CENP-A;同时植物中含有在第133位苏

    遗传 2015年4期2015-02-04

  • 百合属野生种和园艺品种的染色体核型
    1和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3-11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2.2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全部染色体的83.33%,属于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5.19%.Parasol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0sm+8st+2t,第1和6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7、9-11对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3、4、8和12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5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2.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12-24

  • 两种麝鼩的核型和G-带研究
    号染色体是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它与白尾梢麝鼩6号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及19号端着丝粒染色体近着丝粒部分的带型相一致.麝鼩属;白尾梢麝鼩;灰麝鼩;核型;G-带麝鼩属(Crocidura)隶属食虫目鼩鼱科(Insectivora:Soricidae),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属,共有180余种,广泛分布于非洲区、古北区和东洋区[1].该属1/3以上的物种都有染色体核型报道,其染色体数目从2n=22到2n=68不等,是哺乳动物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最大的属之一[2].但是麝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10-25

  • 让细胞准确分裂
    质的复合体叫做着丝粒,它与类似支架结构叫做微管的纤维相互作用,帮助细胞分裂,着丝粒和微管共同支撑这一结构,强行将染色体两个复制体减半分开,同时指挥他们进入每个子细胞。通过观察着丝粒和微管自身外的结构,郑一先的团队鉴定出了一个蛋白质,它调节着丝粒和微管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超分辨率显微镜术,他们能够深刻研究这一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微管被着丝粒“俘获”,从而促使染色体的适当排列,有利于复制的DNA等份地分开。郑认为“有丝分裂研究焦点在着丝粒和微管上,这是研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年12期2014-04-15

  • ND-FISH技术在两栖类中的应用
    复序列探针,如着丝粒、端粒序列探针,哺乳动物的Alu序列探针等,这类探针尽管其本身序列较短(如端粒序列探针只是5碱基或 6碱基重复),然而由于在基因组中有极多拷贝,靶序列很长,所以杂交信号非常明亮,定位难度相对较低。(3)独特序列探针,指由大片段克隆(Fosmid、BAC等)、染色体特异性文库、基因组DNA等制备的探针(Huan, 2009)。ND-FISH(non-denaturing FISH)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技术,使用的探针与过去常规的几种探针不同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6期2013-12-17

  • A2780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研究
    曹波染色体着丝粒点(centromeric dots,Cd)分布于染色体着丝粒区,也被称为动粒子,在借助一定的银染方法的情况下可被染成黑色。染色体着丝粒点为一个三层盘状结构,主要构成为蛋白质成份和少量的着丝粒区DNA[1]。染色体Cd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它是细胞分裂中纺锤丝微管在染色体上的附着点。非整倍体形成的潜在根源之一可能为着丝粒区Cd缺失[2],而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癌是细胞的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之一。细胞非整倍性畸变的原因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不分离或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2012-03-30

  • 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的研究及应用
    350003)着丝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正确分离和传递所必需的染色体区域。虽然着丝粒的功能非常保守,但真核生物各物种的着丝粒DNA序列却是高度变异的。相比之下,着丝粒蛋白在物种间则相对比较保守。根据它们在细胞周期中与着丝粒的关系,可将着丝粒蛋白分为两种,即只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短暂出现的兼性蛋白和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存在的基本蛋白。着丝粒特异组蛋 H3(centromere-specific histone H3,CENH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6期2012-02-15

  • 栉孔扇贝DAPI带型和PI带型研究
    要分布于传统的着丝粒区和端部区域,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区DAPI带及可变带,总带数为62。PI带型结果与DAPI带型结果相似,在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PI阳性带。2种带型的阳性带所在位置与异染色质分布区域相吻合。栉孔扇贝(Chlamys f arreri);染色体;DAPI带;PI带栉孔扇贝Chlamys f arreri(Jones et Preston, 1904)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9-13

  • 遗传学中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2 着丝点与着丝粒长期以来,着丝粒和着丝点这两个术语是作为染色体上纺锤体附着区域的同义语使用的。遗传学文献中多用着丝粒一词,而细胞学家多用着丝点一词。近来在电镜下研究哺乳类染色体超微结构时发现,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见图3)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由蛋白质构成的3层盘状特化结构,为非染色体性质物质的附

    中学生物学 2008年3期2008-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