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

  • 新媒体环境下赣剧进校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李茜渊一、赣剧的现状在我国,赣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一直受到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许多赣剧表演艺术家受到人们的追捧,有些赣剧的著名片段也是家喻户晓的,但是赣剧的受众相对较为狭隘,受众的纵深程度和横向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在赣剧的传播与发展中,主题作为表演中的重要内容贯穿表演的整个过程,在重点剧情的营造、剧情节奏的推动方面具有引导意义;赣剧中的音乐则为舞台增添了几分趣味,使舞台表演效果更好,而且还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之在音乐的节奏中感受到赣剧表演的魅力

    考试周刊 2023年2期2023-03-21

  • 赣剧茶座》:传统内容的现代呈现
    广播类文艺节目《赣剧茶座》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个节目的内容在当下看来是一个备受冷落的小众——戏曲,而赣剧又似乎是小众中的小众。然而,《赣剧茶座》凭借它的新式新颖、活泼生动、内容丰富而又贴近大众的风格,获得广大受众的喜爱。该系列节目中的《石凌鹤与他的“三记一行”》,获得了年度优秀广播文艺、广播剧类一等奖。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曾经独领风骚历千百年而不衰。先是勾栏瓦肆,后为乡间戏台,再到现代剧场,直至与广播、影视结缘,诞生了戏曲广播剧、戏曲电影、

    声屏世界 2022年16期2022-12-19

  • 赣剧音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338000)赣剧是江西地区特有的传统剧种,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赣剧的种类繁多,艺术特征鲜明,且蕴含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是江西地区艺术发展中的瑰宝。在漫长的发展中,赣剧历经了产生期、发展期、衰退期、传承保护期等多个阶段,例如:文革期间赣剧艺术遭到严重的破坏,大批赣剧表演者、艺术家遭受迫害,赣剧的演绎和发展陷入停滞期,直到1978 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赣剧才得以重新逐步复苏,慢慢走上正常发展的渠道。在赣剧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赣剧音乐也得到了相应的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2022-11-12

  • VR技术在赣剧传承发展中的应用探索
    张灵燕 李悦赣剧起源于明代,作为江西的传统戏剧,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景德镇、鄱阳、乐平以及江西东北地区,以高腔为基础,在吸收了昆腔和弹腔的基础上过程,是江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充分肯定了赣剧在我国戏剧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可见,赣剧是中国民族文化戏剧舞台艺术的奇葩,且赣剧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赣剧的发展历史与成就作为江西省特有的赣剧,吸收了弋阳腔的精髓,弋阳腔流传于江西省弋阳县,其特点

    文化产业 2022年7期2022-04-09

  • 赣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330032)赣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而曲牌是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曲牌主要有唱腔和器乐两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赣剧传统乐器音乐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一、赣剧的现状和问题科技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模式,整体的交流与传递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影视业发展壮大以后,传统的戏剧文化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各种新型科技媒体的出现,也让人们对戏剧的喜爱程度逐渐下降,赣剧的受众

    戏剧之家 2021年8期2021-11-14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赣剧创新性保护分析
    国文化部将江西省赣剧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作为江西省本土戏剧,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了多种声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剧种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赣剧表演艺术家执意进行改革,从而收集整理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创造了不少的革命戏剧,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赣剧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赣剧有过辉煌的一刻,其经典曲目《还魂记》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20 世纪50 年代前后,

    戏剧之家 2021年2期2021-11-12

  • 新媒体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现状、困境及传播对策研究
    063)一、前言赣剧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不得不遇到了和其他传统文化相同的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信息高速换代的现在,如何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与传播。赣剧想要重新给自己注入活力,就需要对自己做出创新。二、赣剧文化历史及文化传播的现状、困境(一)赣剧文化历史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后来朝代政治变动,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闯入广信府的戈阳县。在这之后南戏又受到当地宗教思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4-08

  • 新媒体时代下的赣剧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
    063)一、引言赣剧作为我国江西地区的一种传统曲目,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通过赣剧不仅可以深刻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且还可以有效了解我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织,赣剧受到一定的冲击,那么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保护和传承赣剧文化,使之更好的繁荣和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适应新时代的形势,通过多媒体更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7期2021-04-08

  • 地方戏曲进江西中小学校园的探索
    感。一、新世纪下赣剧的发展现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传承和保护,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传统文化。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提出“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在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此活动展开后,不仅仅是交响音乐会,另外还加入了舞剧、歌剧、昆曲、京剧、民族交响乐等各种形式的高雅艺术,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2021-02-24

  • 一代名伶 德艺双馨 ——深切缅怀潘凤霞先生
    6月14日,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新中国赣剧第一名旦、一级演员潘凤霞先生与世长辞了。她的辞世,带走了赣剧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是赣剧艺术的重大损失。人们深切地缅怀她为赣剧艺术做出的卓越贡献。潘凤霞原名王凤香,1933年出生在江西省玉山县必姆镇一个赣剧世家,生父王山寿是赣剧演员,在她年仅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11岁时开始从养父——赣剧演员潘金晋学戏,并改姓潘。她早年曾受业于广信班名旦杨桂仙、朱寿山,1951年进入江西省赣剧实验剧团,1953年成为正

    影剧新作 2020年3期2020-12-05

  • 试论赣剧老生表演艺术的“三统一”
    樊平摘要:赣剧,作为目前的一个地方戏曲,有着强烈的表演艺术特色,同时它自己也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与要点的,整体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目标产物——赣剧,美学与戏曲的有机结合,让赣剧变得更加独特,进一步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形成综合体,在赣剧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属于江西的地方文化与特色,换句话说,赣剧将文化和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了下来,而在本文之中,将针对于目前赣剧的表演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进行探究,并针对目前赣剧的发展提出一些希望,以期为之后赣剧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2020-11-23

  • 沧海明珠——谈赣剧《红珠记》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以赣剧作品《红珠记》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对江西赣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赣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介绍了在赣剧文化领域上的创新策略,融入了针对作品《红珠记》提到的创新方式。第二部分从《红珠记》的产生、表演效果、演出反响等多方面来分析赣剧作品《红珠记》备受观众喜爱的原因。第三部分全面概述了《红珠记》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从唱腔的传承、文本的创新以及舞台灯光的创新设计来展开说明。关键词:赣剧;红珠记;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识码:A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赣剧丑角的音乐探究
    占齐摘 要:赣剧中丑角的表演使得戏曲的舞台效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唱腔和伴奏的配合下,丑角成了赣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甚至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流派。本文通过分析赣剧的发展历史,梳理出丑角在赣剧中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唱腔和伴奏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赣剧 丑角 音乐戏曲中的音乐是表达艺术内涵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也是地方戏曲能够形成独有艺术形式的原因所在。赣剧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戏曲,自然也符合这个特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戏曲的

    丝路视野 2020年10期2020-10-29

  • 我心目中的赣剧
    共同记忆。它就是赣剧,江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腔、乱弹和昆曲三者合流,形成了赣剧。当坐在戏台前,你就会发现赣剧的旋律能使空气活跃,好似江水般倾泄而来。赣剧节奏快,字多音少,一泄而尽。赣剧的韵白似念非念、似唱非唱,一番喧腾过后,观众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如梦似幻的世界。如是武戏,开场的那一刻,人们的心就怦怦直跳。战鼓敲响,两军对阵,双方主帅拔出刀枪交锋。金属碰撞出的清脆响声,并不会让人觉得刺耳,反而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紧接着,双方士卒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12期2020-05-06

  •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有较大的关联度。赣剧是江西省的地方戏剧,从弋阳腔发展而来,是具有地方特色且声腔多样的剧种。赣剧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受到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冲击,传统戏剧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需要进一步促进赣剧的传播。1 赣剧的特征赣剧由弋阳腔发展而来,是京剧的“鼻祖”,与我国京剧、川剧和秦腔等多种传统戏剧的发展息息相关。赣剧具有较为显著的艺术特征,在表演方式方面较为夸张,表演者的动作相对强烈,但是非常注重戏曲表演的细节。比如,传统赣剧剧目《张三借靴》中表演者祭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2019-12-26

  • 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研究
    留下的宝贵财富。赣剧属于是江西地区的主要戏种,从2011年开始,被国家认定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人们需要做好该类文化的传承工作。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灵魂所在,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层次认知,其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十分明显的额特点:第一,只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存在,其生动和鲜活性特点便会得到充分展示,活态性及其明显。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与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2019-12-26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赣剧创新性保护与研究
    江明摘 要:赣剧是我国戏剧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如何做好赣剧的保护传承则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本文中,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赣剧创新性保护进行一定的研究。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创新性保护1 引言赣剧是我国江西省本土的地方戏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我国的戏剧发展当中具有辉煌的历史,不仅吸收了多种声腔,且对全国多个剧种的发展产生有深远的影响。2011年,赣剧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卷宗 2019年32期2019-12-13

  • 时代变迁下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新探
    江明摘 要:赣剧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剧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杰出典范。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赣剧也在该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与传播。在本文中,将就时代变迁下赣剧的发展和传播进行一定的研究。关键词:时代变迁;赣剧;发展;传播1 引言赣剧是我国江西省地方剧的剧种,在发展当中成为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剧种。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其在我国喜剧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而在时代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其影响力逐渐衰弱。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其发展影响情况的研究,力争在积极创新的情况下

    卷宗 2019年28期2019-11-11

  • 时代变迁下赣剧音乐的传承与振兴
    江丽君赣剧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在赣江之畔应运而生的它,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与各剧种相互影响交融,发展流变至今,成为极具江西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赣剧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考验。从宏观角度而言,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随着电视影视进入现代人的视野,赣剧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从赣剧自身角度而言,在快节奏文化发展的今天,传统剧目若不能跟上时代,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也可能遭到忽视和摒弃。因此,对赣剧的传承不但要继承传统,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

    群文天地 2019年6期2019-11-06

  • 赣剧的传播与推广
    摘  要:赣剧作为赣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作为江西省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艺术瑰宝,赣剧的内容包含了音乐、文学、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在唱腔方面更是以弋阳腔为主。而此次有幸参与的赣剧《红珠记》则是获批了国际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新创作项目和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申报,并且最终获得了各业内人士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得到了完美的收场。关键词:赣剧;《红珠记》;传播;发展作者简介:焦倩(1995.1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南昌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2019-11-01

  • 赣剧的语言与音乐风格的探讨
    熊国华摘要:赣剧是一种极具民族风格的古老剧种,作为江西地方戏,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语言以及音乐风格上的发展沉淀上,其表演形式的多种多样、表演艺术的创新多元,深得人们的喜爱与支持。在戏曲历史的长河中,赣剧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赣剧历经了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演绎改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新时代戏曲特殊的艺术审美内涵。将声腔、音韵的地域特点与独特性发挥出来,表达出极具地方个性的审美规范与民族内涵,逐渐形成系统性的音乐艺术风格。本文将深入探讨赣剧的语言特点以及

    艺术评鉴 2018年16期2018-12-29

  • 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剧照(四)
    》张 钰饰霍小玉赣剧《秦琼表功》陈哲海饰秦 琼赣剧《南柯梦寻》洪秧民饰淳于棼赣剧《乾坤福寿镜》周 玲饰胡 氏赣剧《下南塘》成 鑫饰刘金定赣剧《烈火旗》方青梅饰双阳公主赣剧《百花公主》刘凤屏饰百花公主赣剧《白门楼》刘德才饰吕 布

    影剧新作 2018年3期2018-10-30

  • 浅析改编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
    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自诞生以来就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弋阳腔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声腔的唱腔,弋阳腔和青阳腔两个声腔构成了赣剧高腔体系。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县的弋阳腔是我国高腔戏曲的始祖,青阳腔作为弋阳腔在流入安徽青阳时派生出来的主要支脉,除了融入了自身特色之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赣剧改编《临川四梦》中的剧目《还魂记》(弋阳腔)与《紫钗记》(青阳腔)为例,通过研究改编赣剧版《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将改编前后的剧目进行对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2018-07-23

  • 时空的回响
    本文将对20世纪赣剧的变迁展开研究,以求跨越时空的回响,丰富我国戏剧变迁的研究。【关键词】赣剧;艺术特点;变迁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026-02作为我国优秀地方剧种之一的赣剧,不仅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杰出典范,而且其在推动地方戏发展方面的价值与意义更值得关注。自赣剧问世并得以发展到当下,期间经历了诸多起伏。本文将从赣剧的起源与艺术特点入手,就20世纪赣剧的变迁展开研究,以供业内参考。一、赣剧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古老的传承
    萎缩窘境,人们对赣剧发展也有更多思虑。本文将从赣剧流布情况入手,分析20世纪赣剧传承状况,并对赣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赣剧发展与传承提供更好的思路。【关键词】赣剧;流布情况;传承状况;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19-02赣剧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戏剧形式之一,其最初起源于江西东北部,在清代初年,在弋阳高腔作为班底情况之下,依次融入了乱弹腔、昆腔,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三合班。其后,江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2018-06-08

  • 赣剧弋阳腔表演特色的艺术探索
    弋阳腔发展而来的赣剧,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依旧深受中部地区人们的喜爱。作为赣剧工作人员,有必要对赣剧弋阳腔作深入探讨及研究。本文将对赣剧弋阳腔作简单分析,希望对人们了解赣剧弋阳腔有所帮助。关键词:赣剧;弋阳腔;发展;特色一、弋阳腔概述(一)弋阳腔的地位弋阳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结合演变而来的,是活跃于我国古代民间的主要声腔。弋阳腔可以称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葩,自诞生以来就在中国戏曲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弋阳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2018-04-23

  • 原著·2016版赣剧《邯郸记》艺术初探
    周年之际,江西省赣剧院再次选择了创排《邯郸记》作为纪念。这台新剧在文本上尊重原著,只做缩减;在表演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音乐上选择赣剧高腔,古朴悠远;在舞美设计上大气简洁,富有创意。编导在驾驭原著和满足现代观众需求二者之间,对全剧进行了合理的铺排和展示,对汤翁笔下的卢生进行全景式观照,它是一部“汤味”十足的舞台艺术精品。[关键词]汤显祖;赣剧《邯郸记》;青阳腔[作者简介]邱 青(1971一),男,江西省赣剧院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为艺术表演。(江西南昌3

    老区建设 2018年16期2018-02-26

  • 赣剧传统声腔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
    00)本文通过对赣剧传统声腔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高校声乐教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赣剧传统声腔与高校声乐教学相融合,是促进现代声乐教学发展和促进我国传统戏曲发展的需要,同时传统声腔走进校园对高校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一、赣剧传统声腔与高校声乐教学相融合的必然性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代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和现有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老师和学生对声乐教学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多

    北方音乐 2018年17期2018-01-25

  • 赣剧调查采访之学习礼记
    摘 要:赣剧,是流行于江西赣东北一带兼唱高腔、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多声腔剧种,它起源于江西省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了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我怀着对赣剧的热爱与好奇,对江西省赣剧院青年演员陈超老师进行了调查采访,并有幸还见到了赣剧著名编剧蒋良善老师,在两位老师激情生动的讲学中,我对赣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关键词:赣剧;弋阳腔;陈超讲起和赣剧的缘分,陈超老师颇为感慨,据他自述,他打小就喜欢看戏,无奈家里强烈反对,再加上当时的学习资源匮乏。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2018-01-03

  • 赣剧服饰的文化及艺术特征分析
    农耕文化中诞生的赣剧是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赣剧服饰体现了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显著特点和文化特征,又因赣剧贴近生活,赣剧服饰因独特的发展和形成环境有其特别之处。本文重点研究赣剧服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梳理赣剧服饰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色,根据赣剧中不同角色行当的服饰表现和表演特征,试分析归纳赣剧服饰的风格特点。【关键词】赣剧赣剧服饰;戏剧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

    戏剧之家 2017年22期2017-12-12

  • 上饶玉山班演艺现状及发展探析
    的戏曲形式,也是赣剧前身,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具有浓厚的赣东北古戏班特色,并与当地的仪式活动相融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玉山班演艺的存活状态令人堪忧,因此,对它的传承保护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急迫。[关键词]玉山班演艺 赣剧 仪式音乐江西省上饶市怀玉乡锦溪村素称“赣剧之乡”,自古有“玉山文化出怀玉,怀玉文化在锦溪”的美誉,这里除了玉山班演艺,还保留了“贺汤酒”、“举板灯”等民俗活动。玉山班演艺是一种民间戏曲,当地人又称“花大门戏”,

    艺海 2017年8期2017-11-09

  • 风物长宜放眼量:困境中的赣剧传承
    。然而发展到如今赣剧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面对困境如何继续传承是我们必须要积极反思的。在文中就困境中赣剧的传承展开探讨,以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借鉴。【关键词】赣剧;传承;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55-01赣剧从明代弋阳腔开始,继承了清代的乱弹诸腔以及昆腔的南北曲传统,使它变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艺术遗产极为丰富。2006年5月20日,弋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2017-11-07

  • 赣剧调查采访之学习礼记
    熊楚卿摘 要:赣剧,是流行于江西赣东北一带兼唱高腔、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多声腔剧种,它起源于江西省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了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笔者怀着对赣剧的热爱与好奇,对江西省赣剧院青年演员陈超老师进行了调查采访,并有幸见到了赣剧著名编剧蒋良善老师,在两位老师激情生动的讲学中,笔者对赣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关键词:赣剧;弋阳腔;陈超讲起和赣剧的缘分,陈超老师颇为感慨,據他自述,他打小就喜欢看戏,无奈家里强烈反对,再加上当时的学习资

    黄河之声 2017年22期2017-10-20

  • 戏曲中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资助项目——赣剧《红珠记》的创作运用了许多现代创作元素,其文本创作、唱腔设计、配器设计、导演二度创作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凸显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关键词】赣剧;《红珠记》;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14-02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传承这门艺术的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还原戏曲神韵的同时,与时俱进,增加现代创新元素,使得古老的戏曲能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2017-09-11

  • 浅谈赣剧《但愿人长久》唱腔音乐
    系。时代在发展,赣剧也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时代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革新。映射在《但愿人长久》的唱腔设计中,掌握不同人物性格,运用不同板式腔调。【关键词】赣剧;《但愿人长久》;唱腔音乐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59-02由于戏曲艺术的程式化特征,戏曲音乐的创作便明显具有了规定性、泛用性和新生性。规定性、泛用性指的是,作曲家在创作戏曲音乐时,要根据一定的曲牌和板式来作曲;新生性则指的是,作曲家在创作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2017-09-08

  • 赣剧课程开设的设想
    刘珺摘 要:赣剧作为江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高校开设赣剧教学对弘扬江西传统赣文化,推进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根据南昌航空大学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对赣剧课程在我校如何开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设想。关键词:赣剧;高等院校;课程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180-02一、前言赣剧是我国闻名遐迩的古老地方剧种,也是江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50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4期2017-05-27

  • 本科院校赣剧公共艺术欣赏课的教学探讨
    万嘉玮本科院校赣剧公共艺术欣赏课的教学探讨□ 万嘉玮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摇篮,同样也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自然成为了我国高校的任务之一。而戏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戏曲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欣赏课堂中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赣剧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阐述在我国高校中设置赣剧鉴赏课程的意义

    视听 2017年11期2017-04-12

  • 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剧照
    摄影/魏 强赣剧《悟空借扇》周 伟 饰 孙悟空 京剧《魂断巴丘》孙 振 饰 周瑜赣剧《扈家庄》徐艺新 饰 扈三娘 赣剧《相梁刺梁》李文鹏 饰 万家春京剧《女杀四门》任丽玲 饰 刘金锭赣剧《八大锤》董 超 饰 陆文龙赣剧《雕窗投江》杨凯珍 饰 钱玉莲赣剧《小宴》陈 超 饰 吕 布赣剧《八珍汤》吴 婷 饰 孙淑琳京剧《状元媒宫中》张丽心 饰 柴郡主赣剧《牡丹对药》胡江河 饰 吕洞宾京剧《虹桥赠珠》白 玉 饰 凌波仙子赣剧《拷娥》黄梓倩 饰 窦 娥赣剧《萧何月追

    影剧新作 2017年4期2017-03-22

  • 从乐平古戏台看赣剧的传承
    的公共交往空间。赣剧传承数百年,乐平古戏台直接参与了赣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乐平古戏台的特点、基本分类、存在原因进行分析,探寻古戏台的存在和赣剧文化传承的关系。关键词:乐平;古戏台;赣剧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120-02何谓戏台?戏台是戏曲演出的载体,是专门为戏曲演出而建的场所。从戏台的演化历史来看,最初的戏曲演出是没有台的,戏台大约出现于宋元时期。中国戏曲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戏剧一样,最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2017-03-18

  • 赣剧,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剧种
    蒋良善關于赣剧的种种中国三百六十多个地方戏剧种,虽然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个性,有些甚至显得有点另类,比如赣剧。唱腔的另类或者说个性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明显标志,明显得不可替代,很容易就抓住。有些剧种的表演手法当然也很另类,也容易被人识别,但是赣剧的一些另类,除了唱腔表演之外,有些则可能是看不见、抓不着,只有置身其中才感觉得到的。比如,代表赣剧最高表演艺术水平的江西省赣剧院,回到当初赣剧向南昌进军的出发地赣东北演出时,观众会对他们的唱腔发出

    创作评谭 2017年1期2017-03-04

  • 赣剧情缘
    文 黄 斌赣剧情缘文 黄 斌对于家乡戏——赣剧,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里,除了邻村演大戏的时候,会偶尔去凑凑热闹外,就没有更多的接触了。真正开始接触赣剧是退居二线后的2004年,一位老战友组建了一个串堂班,以唱赣剧为主,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当时,我刚退休不久,除了钓钓鱼外,也没什么其他爱好,一天到晚在家里闲着,也觉得空虚,就欣然答应了。刚到串堂班时,什么西皮、二黄,什么倒板、流水……统统不懂,只觉得用乐器伴奏起来的时而如泣如诉、时而高亢激越的戏剧唱腔实

    老友 2017年10期2017-02-07

  • 浅谈在赣剧历史中表演艺术的发展
    魏俪芸摘要:赣剧是江西省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逐渐受到国家和江西省地方剧团的重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从赣剧的历史沿袭入手,具体探究了赣剧历史中表演艺术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够为赣剧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赣剧;程式;表演;创新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2017-01-17

  • 赣剧表演在历史舞台中的传承与发展
    元文化的冲击下,赣剧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的极大的威胁,传统戏曲在城市舞台的演出场次和观众越来越少,本文对这种情况下赣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赣语剧种之一,传承了弋阳腔,发端于赣东北地区,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分为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1950年时,饶河、信河两个分支正式合并,更名为赣剧赣剧从明代弋阳腔开始,到清代的乱弹诸腔以及昆腔的吸收,使它变成一个具有地方

    东方教育 2016年10期2017-01-16

  • 赣剧舞台表演中的音韵探究
    陈云峰摘要:赣剧是江西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赣剧舞台语音系统有20个声母、49个韵母、5个单字声调。赣剧的韵辙可以归纳为“十八韵”。赣剧音韵属于因“官话地方化”而形成的以近代汉语共同语为基础的“地方官话”。在赣剧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赣剧音韵的统一规范工作,并在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保持其历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能够体现剧种特色的最基本的音韵特点。关键词:赣剧;舞台音韵;性质;发展江西素来被誉为“戏剧之邦”,赣剧是整个江西省最主要的戏曲剧种,在众多剧种中最具影响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2017-01-16

  • 赣剧表演的文化内涵研究
    老人为主。出于对赣剧艺术的热爱与关切,倍感责任,如何传承与发展祖国戏曲艺苑的瑰宝之赣剧,对于赣剧表演的文化内涵研究产生了许多思考,并进行了一些探索,概括如下。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创新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55-01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2017-01-11

  •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谌佳【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传统的民间艺术,极具地方特色,而且其声丰富,既有高腔、乱弹,也包含历史悠久的弋阳腔。面对着这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剧种,如何对其研究、传承与保护是当今研究者面临的问题。本文从赣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论述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对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保护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见。【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口述史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石磊1,谌佳2(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13,2.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32)【摘要】赣剧,是江西省传统的民间艺术,极具地方特色,而且其声丰富,既有高腔、乱弹,也包含历史悠久的弋阳腔。面对着这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剧种,如何对其研究、传承与保护是当今研究者面临的问题。本文从赣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论述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对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保护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2016-07-07

  • 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
    承与创新的问题。赣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服饰有着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显著特点和文化特征。本文以赣剧服饰的创新设计为例,重点研究在现代文化语境下,戏剧服饰的创新形式和方法;探讨以传承和创新为核心,中国传统戏剧的保护和发展之途径。【关键词】赣剧赣剧服饰;戏剧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J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08-03在新文化的渗透下,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了传统戏剧艺术的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 ——以赣剧服饰设计为例
    创新设计 ——以赣剧服饰设计为例江 潞,倪 倩(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00)【摘 要】在现代文化语境戏下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无疑会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戏剧服饰是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之外,戏剧欣赏的重点对象,无疑也面临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赣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服饰有着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显著特点和文化特征。本文以赣剧服饰的创新设计为例,重点研究在现代文化语境下,戏剧服饰的创新形式和方法;探讨以传承和创新为核心,中国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赣剧老生表演的传承与发展
    胡江河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本文首先对赣剧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深入研究了赣剧老生表演的传承与发展,以便能够使人们对赣剧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赣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关键词:赣剧;老生表演;传承;发展一、赣剧的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种类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是影视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逐渐被忽视及边缘化。中国的戏曲正面临着发展危机,赣剧也不例外。现代工业

    大东方 2016年3期2016-05-30

  • 赣剧艺术传播与发展研究
    化的文化冲击下,赣剧目前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传统戏曲在城市舞台的演出场次和观众越来越少,在农村虽然有一部分演出市场,但看戏的观众也以年龄较大的老人为主。出于对赣剧艺术的热爱与关切,倍感责任,如何传承与发展祖国戏曲艺苑的瑰宝之赣剧,不至使其散秩我辈。由此,产生了许多思考,并进行了一些探索,概括如下。【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创新一、赣剧的历史发展作为江西省特有的赣剧起源于明代,吸收了弋阳腔的精髓,起初在江西东北部地区开始萌芽并得到了初步发展。赣剧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2016-05-30

  • 浅论赣剧口述史研究之价值与意义
    佳【摘要】:对于赣剧口述史的相关研究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赣剧的发展历史,通过对于赣剧口述的探索,人们可以从中探索出民族音乐的踪迹。民族音乐和口述史相结合也是现代发展的趋势。口述史对音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音乐借助口述史的形式呈现,一些散落在地方民间艺人的记忆将不会被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关键词】:赣剧;口述史;价值;意义1、赣剧的悠远历史及发展赣剧是江西十分有代表性的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赣剧也是明代戏曲戈阳腔的延续。戈阳腔是明初时期在弋阳地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2016-05-30

  • 赣剧《游园惊梦》剧目研究
    谌佳摘要:赣剧是明代起源于江西的古典戏剧,距今五百余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的《游园惊梦》是一出经典的弋阳腔剧目,自演出来就受到了众多的欢迎。本文将从赣剧的概述入手,对其经典剧目《游园惊梦》展开研究。关键词:赣剧 《游园惊梦》 剧目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江西省的传统戏剧——赣剧位列其中。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更是我国民族文化戏剧舞台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还受到了我国的大力扶持。赣剧的许多剧目都十分经典,比如《

    艺术评鉴 2016年5期2016-05-14

  • 赣剧弋阳腔特点研究
    谌佳【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种,前身是弋阳腔,其剧目分为弋阳、青阳、乱弹三类,是古代著名的四大声腔之一。赣剧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自诞生起就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创造了中国戏曲的新形式,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以弋阳腔《还魂记》为例,对赣剧弋阳腔的特点展开研究。【关键词】赣剧;弋阳腔;《还魂记》;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28-02赣剧是我国的多声腔戏曲剧种,其兼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2016-04-16

  • 赣剧《荆钗记》现代演绎探微
    273165)赣剧《荆钗记》现代演绎探微李宝奎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荆钗记》是南戏四大名剧之一。赣剧《荆钗记》在明刊本《王状元荆钗记》的基础上,参照多种古本戏曲,进行改编和重新演绎。以“少年夫妻江湖老”的主题创新,凸显了当代爱情观与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玉莲与十朋的感情为主线,借“荆钗”这一道具来贯穿整个剧情,精简了结构和内容。表演上注重内心刻画,以演唱的创新体现赣剧青阳腔的艺术魄力。关键词:《荆钗记》;赣剧;青阳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4-12

  • 苏三不是玉堂春
    吴琦摘 要:赣剧《玉堂春开酒店》中所描述的玉堂春形象,完全刻画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之后转型出来的苏三形象,更加体现了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所在的处境。相比之下,比赣剧《玉堂春》更具有典型性,深入主体,同时也加强了批判性。本文将通过分析剧中人物性格及心理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关键词:玉堂春;赣剧;苏三;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说到玉堂春,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从明代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2015-05-30

  • 赣剧公共艺术欣赏课的教学思考
    作用。笔者以开设赣剧公共艺术欣赏课为例,来探讨如何具体开展赣剧公共艺术欣赏课的教学。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关键词】赣剧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14YS3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YS1427)。【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93-01赣剧起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是江西的传统戏曲。2011年5月23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