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

  • 传销犯罪隐语分析
    用秘密语(即传销隐语)进行交流,使得作案过程更加隐蔽。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从资本运行监管、法律机制建设、网络信息监管、社会综合治理等角度不断探索根除传销犯罪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对而言,公安机关对传销过程中所用的隐语则关注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传销犯罪隐语的性质、特点、产生规律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便为公安机关惩治传销犯罪,宣传教育群众防范传销陷阱提供有益参考。一、传销犯罪隐语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来源(一)传销犯罪隐语的界定隐语是特定的社会集团或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4期2024-01-18

  • 第十四讲 爪字头的写法
    年前春秋时代的“隐语”。隐语又叫“”(sōu),是隐藏的意思。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话不便直说,于是转弯抹角地找些借代的词语去表达,这种借而代之的词语就是“隐语”或“辞”。春秋时期,人们在生活中运用隐语十分广泛,不但作为外交场合中互相斗智的工具,而且成了战争中传递消息的密码。然而,隐语毕竟不等于后世的灯谜,只是灯谜的初始状态而已。直到汉代,隐语或辞才渐渐演变成专以破译文字形义的“文义谜”。东汉时,已陆续出现了一些将文字拆拼离合使其音、形、义发生变化的字

    中国篆刻 2023年5期2023-06-06

  • 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犯罪隐语分析
    灰产业链中的犯罪隐语,将介绍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对主要环节使用的犯罪隐语加以梳理并分析其特点,以期丰富犯罪隐语研究,为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的侦查和打击提供帮助。二、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成,以产业链形式贯穿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相关的各种新型犯罪中,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供非法服务。黑灰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分工明确,呈现出涉及业务上精细化、流程化,运作机制专业化、集团化,活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31

  • 犯罪隐语的侦查应用与破译路径探究
    0032 )犯罪隐语作为一种次文化语言现象,其起源奇特且自成体系,与犯罪活动存在紧密的联系。尽管犯罪隐语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反侦查工具,但工具的客观属性注定了其并非专属于犯罪群体。对于侦查人员而言,犯罪隐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刑事情报价值,可以作为打击犯罪的有效工具。因此,无论是从侦查理论的层面还是基于侦查实务的角度考量,都必须把握犯罪隐语的两面性,一方面,犯罪隐语是犯罪活动的保护色,是犯罪分子用来进行反侦查的防御工具,而另一方面对于侦查人员而言,同样也是对犯罪分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3

  • 晚清官员信札中的隐语使用初探
    信札中,往往使用隐语来指代人物事件。隐语使用的常见方式有用典、借代、拆字、暗指等。通过对晚清官员信札中隐语的使用规律和隐晦表达方式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历史事实。[关键词] 晚清;官员信札;隐语[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1-0090-07信札是晚清官员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其涉及内容甚广,不仅包括对政局的讨论,还涉及到晚清官员日常生活、学术探讨、书画鉴赏、人际关系诸方面。正因如此,晚

    决策与信息 2022年1期2022-01-26

  • 荟萃隐语,沾溉学术
    现代隐语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以吴汉痴编纂的《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上海:东陆图书公司,1924年)及民俗学家容肇祖1924年在《歌谣》周刊第52期发表的《反切的秘密语》一文为嚆矢。嗣后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发表《反切语八种》(《史语所集刊》第2本3分,1931年),影响很大。但直到今天,比较而言,隐语研究仍显势单力薄,投身此领域的学者不多,有分量的成果稀少。其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隐语资料不易获得。历史文献中著录的隐语往往收集在下层百姓中流传的地摊书之中

    寻根 2021年6期2021-12-18

  • 《汉语历代隐语汇释》:国家语言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要 《汉语历代隐语汇释》是一部隐语行话的百科式专著。这一表明国家语言资源研究新进展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它的出版将对众多学科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将深化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化理论,拓展语言保护范围,促进国家语言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相关理论研究,为中华文明史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该书在理论体系和体例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文章首次把隐语行话看作国家语言资源,并放到国家语言能力理论框架下进行阐释。关键词 隐语 语言资源 新进展 社会

    辞书研究 2021年5期2021-09-24

  • 无法割舍的隐语写作(创作谈)
    作分为锐语写作和隐语写作。锐语写作即以真统摄善和美,侧重“文学是思想的艺术”的“豹爪式”写作,其特点是理性、逻辑、雄辩、阳刚、外倾、介入;隐语写作即以美统摄善和真,强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猫舌式”写作,其特点是晦涩、隐忍、内敛、温婉、唯美、遮蔽。如果锐语写作是“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那么隐语写作则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清朝桐城派散文家姚鼐、德国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当代作家流沙河、毛志成等都做过类似的分类。在《剑胆诗魂》中我

    青海湖 2021年2期2021-08-26

  • 电信诈骗犯罪隐语分析
    内部大量使用犯罪隐语以加强伪装,犯罪实施过程隐蔽性更强;受害群体更为广泛。这些变化增加了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现和侦办难度,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电子证据难以固化等多种问题。要更加有效地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众防范意识,在案件侦办时实现多部门、多警种协同作战,还需要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有研究者从经济、法律认定、社会治理等多个角度研究电信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8-05

  • 苏州“商业隐语”的多维内涵和文化渊源
    业行话”和“数码隐语”,为当时商业昌盛创造了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苏州“商业隐语”的工具作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如今主要发挥史料价值、记忆价值、语言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一、“商业隐语”的语义概述商业隐语是商业各部门为保守市场行情及价格的秘密,在行业内部通用的一种术语。提及“商业隐语”,人们往往认为“商业隐语”是暗藏玄机、不能示人、唯利是图、高额利润的代名词。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可知,1949年以前商品交易过程中,货物并无明码标价,

    江苏地方志 2021年2期2021-05-24

  • 《西游记》若干隐语揭秘
    游记》中存在大量隐语,这些隐语涉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东土大邦和东洋岛国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它们是全书内容之魂的所在。《西游记》是杰出的神魔小说、厚重的历史小说、深邃的现实小说、高远的预言小说、辩证的悲喜小说、隐晦的传记小说,其总体成就大于《红楼梦》。关键词:西游记;隐语;南北東西关系作者简介:韩亚光(1972-),男,天津人,博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历史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2021-02-26

  • 治安视野下新型涉毒犯罪隐语识别机制初探
    38一、涉毒犯罪隐语研究现状(一)涉毒犯罪隐语更新特点涉毒犯罪隐语是一套特殊的言语密码,它对内能表达清楚,完成特定交际任务;对外则掩饰严密,以保证圈外人无法通过正常解码获得言语信息。伴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新发展,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呈现低龄化、成群化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催生了涉毒犯罪隐语的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使之在使用渠道、词汇理据性、构成方式、指代方式、使用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系列新特点。(二)涉毒犯罪隐语主要类别目前我国出现的涉毒犯罪隐语主要有四大类

    法制博览 2020年13期2020-12-02

  • 浅析《死水微澜》中袍哥所用的“隐语
    澜》中袍哥所用“隐语”的分析,了解袍哥的语言魅力,进而对李劼人笔下巴蜀的江湖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关键词:《死水微澜》;袍哥;隐语袍哥是巴蜀社会中独有的一种现象,在民国时期尤为活跃,袍哥的势力渗透到了巴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中对袍哥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塑造。由于四川地处西南一隅,原本就有独特的方言词汇,加上袍哥的隐蔽的交流语言,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方言俚语。本文就针对《死水微澜》中袍哥所使用的隐蔽“隐语”探索《死水微澜》的语言魅力。四川长久以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2019-12-11

  • 中韩隐语对比
    樊仕婧摘  要:隐语是个别的社会集团为了隐蔽自己以便进行特殊活动而创造的,具有秘密性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隐语的分类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以隐语的生成动机为分类标准对中韩隐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促进中韩两国学习者对其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关键词:隐语;生成动机;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1一、韩语隐语的分类韩语隐语以生成动机为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一是宗教动机类。这类隐语通常是为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2019-06-20

  • 刑事情报视角下犯罪隐语的探析
    言的运用……懂得隐语是了解亚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关键所在。”[1]作为犯罪亚文化群体特殊的交流工具,犯罪隐语其背后蕴藏着犯罪活动的各种信息,在开展侦查过程中,有效破译犯罪隐语并挖掘出其中的信息情报对于犯罪预防、侦查决策以及各种侦查措施的运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犯罪隐语的概述隐语又称“行话”“切口”“市语”“术语”“春典”等,作为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语言体系,多为特殊群体内部所使用,是具有维护群体内部利益、协调成员关系功能的秘密语言。中国隐语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2-19

  • 《清华六?子仪》歌诗试解
    释,兼之用譬喻、隐语,导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子仪》中三首歌诗的第一篇和第三篇为穆公所作,第二篇为子仪所作,通过隐语曲折地表达了各自的政治诉求。关键词:清华简;子仪;歌诗;隐语作者简介:毕然,汉族,生于山东省曲阜市,武汉大學文学院本科在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2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了一批流散海外的战国楚简,通称清华简。《子仪》即为这批竹简中的一篇。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5期2018-07-28

  • 明代史料笔记的隐语研究
    224002)隐语,南朝梁刘勰早在《文心雕龙·谐隐》中就提到“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1]15因其具有俚俗性,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自容肇祖(1924)、赵元任(1931)发表反切语类隐语文章后,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汉语隐语现象,其研究内容集中在定义与分类、结构形式、词典编写、文化内涵等方面;研究领域逐步扩大,涉及方言调查、民俗学、公安识别等多个方面。陈原(1983)、赵丽明(1993)、祝克懿(2003)、曹炜(2005)、郭熙(2006)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3-29

  •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隐语
    殊的语言现象——隐语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依据不同的社会功能对语言进行的一种特殊功能变体,生动的反映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关键词:社会语言学;隐语一、什么是隐语隐语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别的交流方式,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内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语。说话交流是基本的交流方式,主要通过声音传输。由于在使用隐语时,其真正含义只有圈内人才能理解,因此使用隐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识别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它是通过语言变体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变化方式。第一种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2018-03-14

  • 古代官场隐语藏贪腐
    晓自己的秽行时,隐语随之在庙堂流行开来。所谓隐语,说白了就是行话。从官场、科场,到市井各行,乃至于江湖,都有流行于圈子内的行话,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晓,有时甚至带有黑话的性质,又当属于江湖切口。一个人若是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隐语或歇后语,专门用来欺骗他人,这在清代安徽当涂县的方言中也有专门的称呼,称为“打坎子”。明清两代的江南,乡民言谈,时有“来三”之语。清人王有光撰写的《吴下谚联》已经有了明白易懂的解释。据说明朝末年,有一个地方上的学台,在当时的正式官衔叫作提

    领导文萃 2018年3期2018-03-12

  • 摇头丸类隐语的形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题逐渐凸显,涉毒隐语泛滥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毒品违法犯罪,就必然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话语表达方式。例如我国的毒品圈内把海洛因称作“四号”“海白菜”“本科”;把吸食冰毒称作“煲猪肉”“猪油煎蛋”;把毒品交易称作“调”“踢”“蹬”“买菜”;把警察称作“雷子”“两道拐”;把公安机关称作“蓝白线”[1]。这就是毒品圈内的黑话,任何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都离不开这套言语密码。研究涉毒隐语形成规律及形成原理,对服务禁毒实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摇头丸类隐语的形成方式摇头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06

  • 北京话(68)
    黑话北京话里的“隐语”,往往是跟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法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些事见不得人,所以,才发明了“隐语”。我们能通过一些“隐语”,了解到许多老北京的历史。比如“拍婆子”这个词,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这十多年间,在京城青年中出现的怪现象。所谓“婆子”,就是女孩儿,以中学生为主。男青年在街上看上某个漂亮的女孩儿,主动上前打招呼,提出跟她交朋友,这就是“拍婆子”。“拍”在北京话里,是做局,把对方骗走的意思,如“拍花子”,并非上手去拍打

    北广人物 2018年50期2018-01-24

  • 古代官场隐语藏贪腐
    陈宝良所谓隐语,说白了就是行话。从官场、科场,到市井各行,乃至于江湖,都有流行于圈子内的行话,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晓,有时甚至带有黑话的性质,又当属于江湖切口。一个人若是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隐语或歇后语,专门用来欺骗他人,这在清代安徽当涂县的方言中也有专门的称呼,称为“打坎子”。明清两代的江南,乡民言谈,时有“来三”之语。清人王有光撰写的《吴下谚联》已经有了明白易懂的解释。据说明朝末年,有一个地方上的学台,在当时的正式官衔叫做提学副使或提学御史,是专门负责一省秀

    廉政瞭望 2017年10期2017-12-19

  • 古代官场隐语藏贪腐
    _陈宝良古代官场隐语藏贪腐文_陈宝良所谓隐语,说白了就是行话。从官场、科场,到市井各行,乃至于江湖,都有流行于圈子内的行话,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晓,有时甚至带有黑话的性质,又当属于江湖切口。一个人若是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隐语或歇后语,专门用来欺骗他人,这在清代安徽当涂县的方言中也有专门的称呼,称为“打坎子”。明清两代的江南,乡民言谈,时有“来三”之语。清人王有光撰写的《吴下谚联》已经有了明白易懂的解释。据说明朝末年,有一个地方上的学台,在当时的正式官衔叫做提学副

    廉政瞭望 2017年19期2017-12-05

  • 汉语委婉语与其他语言替代现象的区别
    委婉语;双关语;隐语;代语;逆反语汉语言之中的语言替代,是我国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委婉语,更是语言替代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利用含蓄的话语,阐述禁忌的事物,并且把事情阐述清楚。同时因为委婉语和其他的语言替代现象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了解与其他的语言替代之中的关系,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委婉语,以及委婉语的特征和语言形式,及其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所以,委婉语对于汉语言来说,是一种表达思想,规避忌讳事物的有效的语言阐述手段和方式。一、汉语委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2017-05-22

  • 我国出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研究
    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研究欧阳国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检检验技术系 辽宁 沈阳 110035)对我国出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并研究其特点,为识别涉毒隐语提供理论参照。为此,在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涉毒隐语的比较界定了新型涉毒隐语的基本范畴,然后从造词手段上对其进行归类。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新型涉毒隐语主要有4大类:数字谐音型、外来音译型、外来意译型、网络专用型。它们具有保密性、地域性、变动性等特征。建立涉毒隐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5-14

  • 深度翻译视角下的隐语研究——以《水浒传》法译本为例
    深度翻译视角下的隐语研究——以《水浒传》法译本为例李晓艳滨州学院外语系隐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态,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遁词隐意,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层次生活中,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将其外译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深度翻译理论对《水浒传》法译本中的隐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从具体实例中总结译者在翻译隐语这一特色民俗语言形态时如何把背后的隐含意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以期对汉籍外译提供一些启

    法国研究 2017年1期2017-04-15

  • 隐语与诗骚的比兴传统
    京大学中文系)论隐语与诗骚的比兴传统王慧娟比兴是中国诗学之创作、审美、批评的重要范畴。由诗骚开启的比兴传统,成为两千多年来引领中国诗学发展方向与审美追求的鲜明旗帜。比兴不仅是个人委婉抒情、劝谏讽刺的重要艺术手段,还深藏于追求含蓄蕴藉、复义多姿文化风格的民族基因中,并内化为一种连类共通的诗性思维模式。而这与隐语的创作方法、艺术追求和思维习惯不约而同。关键词: 比兴;隐语;诗骚;思维模式一、 何谓“比兴”由诗骚开启的比兴传统是中国诗学的一大特色,而“比兴”的含

    中国文论 2016年0期2016-11-25

  • 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建设三论
    阳国亮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建设三论○欧阳国亮俗语云:有毒品买卖,就有隐语存在。这句话客观上揭示了隐语同毒品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毒品犯罪隐语广泛出现在了互联网、短信、QQ、微信等媒介中,使涉毒活动更加隐蔽。如何应对这一新态势,值得广大禁毒工作者深入探索。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建立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子。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简言之,就是在收集整理各地毒品犯罪隐语的基础上,运用海量信息处理技术整合而成的一个大型隐语语料库,它具有三大基本功能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2016-09-29

  •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毒品隐语查询系统”的研制
    言学视角下“毒品隐语查询系统”的研制○欧阳国亮 储 烨毒品隐语是对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一切隐语的统称,是伴随着毒品泛滥而涌现的一类特殊的隐语。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应当加大对这类隐语识别的研究,以服务案件侦查工作。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大量涉毒隐语的收集与整理,研制出了“毒品隐语查询系统”,它具有良好的言语识别价值、情报学价值、教学研究价值等。毒品 隐语 数据库 意义应用语言学主张利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犯罪隐语作为社

    现代语文 2016年25期2016-09-24

  • 毒品犯罪隐语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中国当代毒品犯罪隐语研究》欧阳国亮 陈曼  著群众出版社  出版简介:本书收集毒品犯罪隐语近2000条,这些隐语分布的地域涵盖了我国所有省份(含港澳台地区)。书中除共有的隐语外,对专属地区的隐语均做了标明,其中标明出现地为台湾地区的毒品犯罪隐语达100余条。该书对基层民警识别并破译毒品犯罪的隐语具有指导作用。本书分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对“毒品犯罪隐语”做了内涵上的界定,详细阐述了毒品犯罪隐语同毒品的关系,并分析了毒品犯罪隐语的侦查学价值。语汇部分。介绍了我

    派出所工作 2016年6期2016-05-30

  • 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建设三论
    有毒品买卖,就有隐语存在。这句话客观上揭示了隐语同毒品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毒品犯罪隐语广泛出现在了互联网、短信、QQ、微信等媒介中,使涉毒活动更加隐蔽。如何应对这一新态势,值得广大禁毒工作者深入探索。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建立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子。毒品犯罪隐语语料库,简言之,就是在收集整理各地毒品犯罪隐语的基础上,运用海量信息处理技术整合而成的一个大型隐语语料库,它具有三大基本功能:检索(如按音序、义序、地域)、监测、更新。一、建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3期2016-05-30

  • 隐喻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多义词。关键词 隐语 多义词 词汇 认知 初中英语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87-02当人们命名新事物,会运用隐喻手段,利用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实现跨域映射,最终用源域中概念相应的词汇去表达目标域的概念。概念隐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多义词以及词汇运用、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利用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看,要将隐喻引入到初中英语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2016-05-30

  • 司马迁学“乖”说隐语
    我们讲了许多善用隐语之士的故事。《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在劝谏齐威王纳谏时,便是以大鸟为喻,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喜欢用隐语猜谜的齐威王很受触动,一改荒淫作乐、不理政事的作风,励精图治,让齐国称霸诸侯。史载,淳于髡也曾经巧借兔子农夫狗的例子说服齐王不去攻打魏国。由此可见,在对当事人有所不满,不能明说,又不得不说的情况下,许多人会用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结合自己的命运,司马迁也不得不感叹:言谈话语果能微妙而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适当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2016-05-30

  •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毒品隐语查询系统”的研制
    储烨摘 要:毒品隐语是对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一切隐语的统称,是伴随着毒品泛滥而涌现的一类特殊的隐语。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应当加大对这类隐语识别的研究,以服务案件侦查工作。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大量涉毒隐语的收集与整理,研制出了“毒品隐语查询系统”,它具有良好的言语识别价值、情报学价值、教学研究价值等。关键词:毒品 隐语 数据库 意义应用语言学主张利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犯罪隐语作为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特殊的隐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什么样的黑话最难懂
    各国都有的替换式隐语一般来说,影视剧中的黑话都是以正常语言为基础,只将少量的关键词替换成其他用词,以达到保密效果。类似的黑话在西方也大量存在,如中世纪时,经商的犹太人为了避免关键商业信息为人所知,往往会在公开场合使用一套特定的词汇,来描述交易的商品和价格。直到当代,仍有犹太人延续此传统,比如在犹太人垄断的纽约珠宝加工业中,也有一套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隐语,大大提升了非犹太人进入珠宝业的门槛。旧时苏州的隐语使用了缩脚法,也就是隐藏成语的末字,例如“雨”的隐语

    方圆 2016年8期2016-05-04

  • 《通俗编》隐语研究
    文化】《通俗编》隐语研究段新颖(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隐语可以实现交际沟通的功能,但方式极为隐秘,要达到这种目的,在词汇的创制构造上多采用不易被人解析的方法。《通俗编》中的隐语创制主要采用了谐音、拆字、藏词、改字、借代、反切、谜语等方式,本文便针对这几种隐语创制方式展开论述。隐语行话;《通俗编》;拆字;谐音;藏词;改字;借代;谜语“隐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语言现象。任何民族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具有本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隐语。”[

    文化学刊 2016年8期2016-03-17

  • “侨批”隐语与梅州“下市话”的民间解读与学术视野
    ·引言】“侨批”隐语与梅州“下市话”的民间解读与学术视野通过对“侨批”隐语与梅州“下市话”的调查研究,我们至少发现了三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一是各地侨批是发掘发现各地乡土性民间秘密语的主要文本资源。只有解读出这样混杂于侨批话语中的一些反切秘密语,方得读懂全信。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此即“下市话”等乡土性民间秘密语之于侨批以及侨批隐语的最根本关系所在。二是侨乡客家话的“下市话”“鸳塘话”“江湖话”,广东粤东闽方言地区的“棉湖僻”,乃至淮河流域的正阳关的“市

    文化学刊 2016年4期2016-03-16

  • 近年来涉毒隐语的新特点及识别思路
    35)近年来涉毒隐语的新特点及识别思路欧阳国亮(中国刑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5)隐语是违法犯罪分子最常用的一种交际工具。近年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新趋势、网络与通讯技术的新发展,催生了涉毒隐语的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使之在构成方式、指代方式、使用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系列新特点。在此背景下,从隐语的特点入手,结合案发的时间、地点、手段、背景、语境等进行综合识别,是应对涉毒隐语新态势的基本思路。隐语特点识别思路隐语是特定的社会集团或组织为了交际和保密的需要而采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12-08

  • 论数字谐音式犯罪隐语的特点及谐音规律
    论数字谐音式犯罪隐语的特点及谐音规律○陈 曼 欧阳国亮数字谐音式犯罪隐语近年来在违法犯罪领域开始出现,成为了犯罪分子又一种隐蔽的交际工具。本文在大量收集这类隐语的基础上,探究数字谐音式隐语的特点与规律,这对公安言语识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数字谐音 犯罪隐语 特点 规律一、数字谐音式犯罪隐语的界定数字谐音,就是以阿拉伯数字为素材,根据数字与汉字之间读音相同或近似的特征,对数字进行谐音化处理,从而来代表某个汉字,进而来表达特定的含义。20世纪90年代,数字谐音

    现代语文 2015年8期2015-10-31

  • 《醒世姻缘传》歇后语式隐语
    这其中又包含大量隐语。从谐音、藏词、综合这三个较为典型的方面入手,对文本歇后语式隐语进行探析,将对作品的整体思想把握及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健词:《醒世姻缘传》 歇后语 隐语 谐音 藏词《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共一百回,成书于17世纪中叶,由明末清初西周生所著,它上承《金瓶梅》,下启《儒林外史》、《歧路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全书在写实基础上,采用山东方言描写,作品中存在大量隐语,且在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7期2015-05-30

  • 英语隐语行话研究
    004)一、英语隐语行话内涵及产生的因素(一)英语隐语行话的内涵英语中用来指隐语行话的词汇有a r g o t,c a n t,j a r g o n和 l i n g o。根据《新英汉词典》[1]、《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2],a r g o t释为 [法]隐语;(盗贼等的)黑语,暗语。c a n t释为[总称]行业术语,行话;(小偷等的)黑语,切口。j a r g o n释为[总称]多专门术语的话,行话,隐语。l i n g o释为[贬]行话;隐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4-23

  • 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研究
    隐语行话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世界上各种语言几乎都无例外地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历史或现实。对隐语行话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脉络。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7年和2010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均关注到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使用的民间隐语行话的状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9)》的专题篇《社会生活中的民间隐语》研究显示:对隐语行话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流行群体、层面和真实的使用状况的讨论、探析,有助于国家

    文化学刊 2014年2期2014-03-20

  • 隐语行话研究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生活中使用的民间隐语行话的状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9)》的专题篇《社会生活中的民间隐语》研究显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隐语行话在众多社会群体的语言生活中仍然十分活跃,是构成其日常生活的一种言语习俗。讨论、探析现实社会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的流行群体、层面和真实的使用状况,是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民情,尤其是考察语言国情、制定语言政策和规范社会用语的重要方面之一。隐语行话,又称“秘密语”“隐语”“行话”“市语”“切口”“春点”“锦语”“市语”“杂话”或“

    文化学刊 2014年2期2014-03-20

  • 汉语基本隐语造词手段与造词法分析
    方言)词语一样,隐语同样反映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记录着人类的社会与文化生活,隐语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创造、使用语言的良好范例。本研究基于笔者创建的汉语隐语语料库,下设汉语基本隐语和数词隐语两个子语料库。数词隐语是隐指数目的数字、数词隐语,基本隐语是指除数词隐语之外的其他常用隐语。汉语基本隐语语料库中共有单字隐语252条,能够分析出其造词方法和理据的有191条,约占76%;双字隐语3593条,能够分析出造词方法和理据的有3513条,约占98%;多字隐

    文化学刊 2014年2期2014-01-23

  • 隐语与相关术语的关系与区分*
    ,250014)隐语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隐语是某些社会群体内部为了对外保密而创造和使用的隐秘性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词汇、句子等形式),属语言变异现象。狭义的隐语是某些社会群体内部为了对外保密而创造和使用的隐秘性词语,属词汇变异现象。《语言学名词》①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7页。②祝克懿:《论隐语及其下位类型》,《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③武小军:《川北隐语的下位类型:行话、歇后语论说》,《西华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4-11

  • 隐语行话研究与公安言语识别
    110031)隐语行话,即所谓秘密语,是作为世界大多数民族都具有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而存在的。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秘密语的使用源远流长。中国的秘密语起源于先秦,发达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传承至现今。一、隐语行话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析(一)何为“隐语行话”隐语行话,又称 “隐语”、“秘密语”、“行话”、“市语”、“春点”、“锦语”、“市语”、 杂话”或“黑话”等,是一种封闭性、半封闭性的符号系统,其主要特征在于遁辞隐义或者谲譬指事。它的使用目的主要

    文化学刊 2012年6期2012-03-20

  • 日语隐语初探
    10018)日语隐语初探贾临宇(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日语隐语具有变异性、形象性、幽默性、粗俗性、短暂性、人为性等特性。日语隐语在构词过程中,语音、语意、语用发生变异,显示出日语隐语具有借用、省略、反切、变音、换词、转变语义和改变用法等构词特征及规律。日语隐语;隐蔽性;构词特征;构词规律由于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性质、活动范围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特殊阶层或社会集团,为保守本集团的秘密,沟通本集团的信息,人为地制造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8-15

  • 浅谈中日关于厕所隐语的比较
    也有诸多不同,在隐语方面亦是如此。关键词:厕所、 隐语、文化作者简介:刘婧蔚,福建龙岩,1985年4月,南通大学,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助教毕业:南通大学,工作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引言:“厕所”,提到这个词,总会给人们一种不雅的感觉,基于其特殊之功用及污秽之特征,人们多采取避讳态度,甚少谈及。然而,“厕所”是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深受古代中国文化影响,但受社会变迁、民族思维方式、传统观念等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2011-06-08

  • 宋玉辞赋创作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宋玉 隐语 楚文化 辞赋摘 要:宋玉辞赋创作首先深受楚文化的熏染:神话传说使宋玉辞赋具有无穷的想象力、浪漫气息和神异特色,楚文化中的感伤特色使宋玉辞赋具有凄婉的艺术气质,轻灵超俗的审美情趣使宋玉作品在艳丽中透着拔俗的灵气。其次又在继承屈原楚辞体创作成就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了春秋战国谐隐艺术、荀子谜语般的小赋特点,汲取诸子文学和史传文学的铺叙手法,从而实现了骚辞向赋体的转变。生活在战国后期的屈原与宋玉以其高超的创作艺术和不朽的传世之作,奠定了他们各自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4期2009-06-17

  • 明清小说隐语举隅
    隐语”一词的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樗里疾,秦之将也,恐犀首之代之将也,凿穴于王之所常隐语者。”另,《韩非子·喻老》:“右司马御座而王与隐语。”这里都用作动词,后来成为名词,就是隐蔽性话语,是一种特殊的方言,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人为创造的特定性语言符号。隐语具有维护其使用者面子、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作用,是使用者们在正规用语之外要经常使用的一种补充性的交际工具。明清小说中有很多隐语,经常会造成阅读障碍,懂得一些隐语知识有助于疏通文意

    现代语文 2006年11期2006-04-06

  • 隐语”种种
    先生对《诗经》“隐语”现象的研究至今让人称道。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以《汝坟》中“未见君子,如调饥”句入手,援引中外“舞文弄墨”者言参证之,使“饥食喻男女,以甘喻匹”这一文化现象更见显豁。相比较而言,闻一多先生从民俗学角度率先诠解《诗经》隐语之谜,为后人研读铺垫了道路。钱钟书先生则以文学解“经”,由后向前推溯,使“隐语”昭白于文字,同样功不可没。事实上,这一“隐语”现象如同现代修辞中的“隐喻”一样依然为人们所用。苏联影片《湖畔奏鸣曲》中男主人公锺情一女性,

    读书 1995年12期199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