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花

  • 小议唐代黄堡窑黑釉刻花填白彩瓷器
    鼎盛时期,以青釉刻花瓷器闻名,耀州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今耀州区)黄堡镇漆水河两岸。窑址经过多次系统发掘,其中唐代遗迹黄堡窑址出土的瓷器标本中,有一类黑釉刻花填白彩瓷器较为特殊。它的工艺是在施加黑釉的瓷器上刻划出深及胎体的纹样,再以液体的浅色釉料(或化妆土)填入,是一种填彩工艺,烧成后在瓷器表面呈现出黑地白花的效果。根据考古报告,黑釉刻花填白彩数量极少,能复原的仅16件,在耀州窑的系统发掘中属空前绝后的种类。虽然黑釉刻花填白彩瓷器标本数量不多,但它的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8期2023-09-18

  • 龙泉青瓷刻花艺术的趣味性探索
    3700龙泉青瓷刻花,是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以尖状刻刀划刻纹样。青瓷刻花后施透明青釉烧制,所刻划的花纹在瓷釉装饰背景里形成影痕,花纹线条清晰可见,枝叶摇曳生姿。龙泉青瓷釉色纯厚,刻艺精微,刻花与瓷釉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艺术装饰效果。龙泉青瓷常见的刻花装饰技法有刻花、剔花、划花(半刀泥)、印花、贴塑、镂孔等。刻花装饰形象简练,线条柔美,具有朴素大方、纹样清晰剔透的艺术风格。一、刻花装饰的趣味性陈雪宁青瓷作品香炉 陈雪宁刻花茶杯龙泉青瓷刻花讲究趣味性。这是指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2期2023-04-07

  • 禺沐瓷话
    选择了以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作为个人青瓷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个人从艺经历就青瓷的艺术特质而言,我认为青瓷是能够使人静心的一门艺术。在我的眼中,青是集天地大美之色。那一抹青绿,如幽静的森林,亦如深邃的湖水,是我托付与安放自由心灵的地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因喜欢这一抹安静之色,所以便一直怀有梦想,要用自己手中的铁笔竹刀,唤醒青瓷艺术中那一份灵动静谧的生命之美。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与越窑一脉相承,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龙泉窑早

    东方收藏 2022年12期2023-01-05

  • 审美视域下之龙泉青瓷刻花技艺浅议
    认,无可非议。但刻花装饰的美总以其艺术灵动性、情意韵味感和深邃雅美的意境而令人赞叹。优秀的青瓷作品其艺术装饰总能吸引人的眼球,撩拨人的眼睛,撼动人的心神。在当代审美视域下,龙泉青瓷的刻花装饰需要符合哪些方面的美学要求呢?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有不同层次的需求。龙泉青瓷的艺术装饰也一样,简单而言,第一层次是功能上的需求,需要满足实用要求;第二层次是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符合青瓷艺术装饰的形式审美法则,给人以性情愉悦之美;第三层次是给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2022-12-24

  • 龙泉窑宋代青瓷刻花技艺对当代青瓷刻花的影响
    饰方法丰富多彩。刻花是龙泉青瓷的传统装饰技法。所用工具简单,对坯、釉材料要求低,直接在坯体上进行刻花,简捷易方便,装饰效果直观。因而最为普遍。本文结合宋代青瓷刻花技艺的探讨,简要谈谈其对现代青瓷装饰技艺的影响及其不同特色。一、宋代龙泉青瓷之刻花技艺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以日常用具碗、盘、壶为主,器物类型并不多,常见以刻花进行装饰。发展至北宋中期以后,龙泉窑风格特点显见明显,器物类型增多,但装饰上仍以刻花为主[1]。唐代出现盘口梅瓶,北宋早期龙泉窑出现青釉刻缠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2022-12-24

  •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包括在如今的青瓷刻花装饰中也占据主流[1]。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青瓷刻花装饰艺术长期以来注重传统与传承,而忽略了刻花装饰图案的创新设计与发展新的表达形式,使得青瓷刻花装饰图案设计缺乏现代性。因此,如何使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表达形式与图案创新实现突破迈向新的台阶,成为众多青瓷艺术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一、充分挖掘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提高,现代青瓷刻花装饰艺术与传统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现代刻花装饰不论是在手法上还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2022-10-19

  • 论龙泉青瓷“半刀泥刻花梅瓶”的传统艺术和人文内涵
    龙泉青瓷“半刀泥刻花梅瓶”的传统艺术这件龙泉青瓷“半刀泥刻花梅瓶”(见图1)采用了传统的瓷器梅瓶的造型特征,把许多的工艺技巧运用其上,半刀泥工艺、龙泉青瓷等等都让整件作品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也让我们了解到龙泉青瓷精美绝伦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此瓶修长挺拔,瓶身流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瓷器的端庄典雅,由肩部到底部,形态逐渐收拢,特别是肩部的处理过渡自然,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之感,带给我们一种丝滑的状态,瓶颈部则是短小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延伸其上的瓶口却突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2022-10-08

  • 浅谈文物修复中的几个要点认识 ——以鎏金刻花铜盘修复为例
    下面以对馆藏鎏金刻花铜盘修复为例,谈谈对文物修复工作的几点认识。1 做好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是修复人员从视觉角度观察文物现状,对其进行基本测绘、绘制病害图、文物基本信息记录等。文物现状和病害勘察工作是文物修复现状评估的前提,作为文物修复的第一项和最基本工作,它的细致与否关系到对病害的认知程度,也是下一阶段采用技术对文物进行再认知的基础,作为文物修复人员,必须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此项工作。以下为对鎏金刻花铜盘的修复前的勘察。1.1 文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2022-08-31

  • 龙泉青瓷刻花工艺的形成和特征
    境。二、龙泉青瓷刻花工艺的形成与特征(一)龙泉青瓷刻花工艺的形成龙泉青瓷雕刻的基础是划花技术。划花技术最早出现在唐代,并在五代和宋代继续使用。划花多用于器物的边缘、肩部、内里或突出部位,图案上常饰有两条连续的藤蔓和云水图案。它是用铁针或竹竿垂直画在坯料表面上形成纹路,坯料的厚度和深度相对单一,坯料厚度均匀。它的特点是线条粗犷、奔放。制作立体、明暗等特殊效果来丰富装饰,丰富画面,提升装饰层次感。由于工具、技术和形式的简单,上釉烧制后,,随着釉料的透明度和颜色

    消费导刊 2022年19期2022-06-27

  •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1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器与宋金磁州窑黑釉剔刻花瓷器的对比研究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系的黑釉剔刻花瓷器,对于同一时期的西夏瓷器的烧造及装饰工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西夏瓷器中黑釉剔刻花的工艺,即是受到了中原地区陶瓷工艺的影响,并在西夏范围内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品种。因此将西夏时期的黑釉剔花瓷与宋金磁州窑系黑釉剔花瓷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艺术共性与差异,从而得出西夏黑釉剔花瓷器的鉴定点。首先北宋时期的黑釉剔刻花瓷器,无论是从装饰风格、造型审美以及剔刻花工艺上

    陶瓷 2022年1期2022-03-18

  • 黑白雅韵
    ”之一。平定黑釉刻花瓷以其黑亮的釉面、古朴的装饰、精炼的造型,为古今中外众多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离平定县城不远的冠山镇冠庄村曾是刻花瓷的烧制地,《平定县志》就记载着清乾隆年间冠庄村建瓷窑的历史,至光绪年间瓷窑已发展至十余座,曾为皇家贡品。如今的冠庄村有一座“平定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没有高门大院、敞亮厂房、现代机械,而是一处平常甚至有些古老破旧的院落。院子正中央是一处青石垒就、古朴苍凉的老窑,还有一间原生态的手工作坊,一座座土陶窑、马蹄窑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期2022-02-11

  • 黑白雅韵 —— 陶艺大师张文亮
    ”之一。平定黑釉刻花瓷以其黑亮的釉面、古朴的装饰、精炼的造型,为古今中外众多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离平定县城不远的冠山镇冠庄村曾是刻花瓷的烧制地,《平定县志》就记载着清乾隆年间冠庄村建瓷窑的历史,至光绪年间瓷窑已发展至十余座,曾为皇家贡品。如今的冠庄村有一座“平定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没有高门大院、敞亮厂房、现代机械,而是一处平常甚至有些古老破旧的院落。院子正中央是一处青石垒就、古朴苍凉的老窑,还有一间原生态的手工作坊,一座座土陶窑、马蹄窑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期2022-01-25

  • 压花表面不锈钢的研究与开发
    用金属流动性,将刻花辊花纹传递到钢带表面,压花板最小元素为0.83 mm×0.42 mm,这其中还包括圆弧、棱角设计,设计的花纹要雕刻在不同直径(58~64 mm)的工作辊上,且要求完美衔接。通过对刻花辊的角度、圆润度、弧度经过论证,在相对于轴心线90°、45°等任意角度的雕刻制作;提高雕刻精度,保证花纹边缘的光洁性。常规花纹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对花纹元素的间距进行特殊设计,最终产品表面呈现出了装饰性布纹元素,提高了辨识性。2.2 刻花辊表面剥落轧制过程中

    山西冶金 2021年6期2022-01-23

  • 浅谈宋瓷浮雕装饰与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多样,有刻花浮雕、剔花浮雕、印花浮雕、贴花和堆贴浮雕等。其工艺特点鲜明,各具特色,不仅丰富了宋瓷装饰手法的多样性,还增添了宋瓷之美。1、刻花浮雕装饰及其工艺特点刻花装饰是宋代最为普遍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手法之一,普遍应用于耀州窑、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瓷窑。在本文中指刻花纹样清晰且微微凸起于胎面,具有浅浮雕艺术效果的装饰就称之为“宋瓷刻花浮雕装饰”。其工艺特点是:运用刀法在半干的胎体上,按已勾勒出的纹饰轮廓线刻出深浅变化的线或面,用刀力度较为坚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2021-12-14

  • 当代荣昌刻花陶的审美取向与设计思考
    张海文陶瓷刻花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陶瓷刻花是独立于陶瓷绘画以及其它陶瓷艺术门类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画种,也是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陶瓷刻花是以刀代笔,以坯为纸来进行作画和创作的,因此在表现物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刻花陶瓷很难而且不能客观的再现物象。也许正是这种局限性,使之具备了自己的特色,单纯、强烈而鲜明,这种鲜明的特色语言不同于其它种类的陶瓷艺术,陶瓷刻花艺术有很强的形式美感,而这种美感正是克服了自身的这种局限性而产生的。《东边日出西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2021-11-15

  • 泰安地区馆藏的几件宋代瓷枕
    边框。四面枕墙上刻花草和几何纹,其中左侧枕墙中部有一个小圆孔。该瓷枕的装饰工艺以剔花为主,刻花为辅。陶瓷装饰工艺中的剔花,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剔表留白,从而形成图案的装饰效果。剔花装饰工艺最早出现于金银器装饰的局部鎏金,金黄色与银白色交错相间,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文献上称之为“金花银器”。剔花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的常用工艺,北宋时期在整个北方地区都较为流行。直到金元时期,在河北磁州窑、定窑以及河南当阳峪窑、鲁山段店窑等地仍然生产剔花产品。该瓷枕先在素胎上施白

    大众考古 2021年4期2021-10-12

  • 传承非遗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艺精湛,历史悠久。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陶瓷技艺,还是一层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没有锲而不舍的代代传承,就没有今天刻花瓷的光彩重现;没有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也就没有今天的非遗传承平定黑釉刻花瓷。代代传承是对艺术的坚持,更对艺术的一种尊重。多少人执着于此,苦心用功,耐心坚持,细心钻研,为的就是坚持自己心中最初的那份信念——传承,同时这也是对平定黑釉刻花瓷这项传统技艺最好的尊重和保护。尊重技艺

    科学导报 2020年60期2020-09-29

  • 张文亮艺术作品欣赏
    骨干人才”、平定刻花瓷非遗博物馆创办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山西晟陶瓷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68年生于山西平定,自幼受父亲熏陶,于1984年参加工作并随父学艺,曾师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周淑兰老师,多次参加由国家人事部、文化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培训,集多家之长,对陶瓷技艺的原料、拉坯、装饰、模具、烧成等均有涉猎,特别是对平定刻花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以来,搜集和整理平定窑古窑址标本,梳理了平定窑“官民”结合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6期2020-08-04

  • 陶瓷刻花纹饰的历代脉络简探
    虎青瓷工作室陶瓷刻花装饰技法历代有所发展,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就已出现原始刻花艺术。先民用竹木、骨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深浅不一纹饰。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已有弦纹、点纹组成的刻花陶灯。被称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的先民们已掌握对陶器表面进行磨光,并饰刻或印上有弦纹、绳纹、刻划纹、圆圈纹、水波纹,还附加堆纹,并进行镂空雕刻。由此看出,“饭稻羹鱼”的良渚人,已经成熟掌握了刻花工艺。一、汉唐五代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2020-07-09

  • 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印花工艺
    ——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是最大的特色。宋代耀州窑青瓷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流行和使用的主要装饰手法不同。北宋早期,装饰手法主要是继承五代风格,大多采用划花和剔花工艺;到了中期,装饰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主要以具有浮雕特征的刻花为主,这一时期稍晚时候出现了与刻花风格相类似的印花工艺,并且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晚期的装饰手法以方便快捷的印花为主,刻花仍继续沿用;南宋时期,耀州窑处在宋金政权交替占领的背景下,瓷器的质量远不如以前,

    大众考古 2020年8期2020-02-21

  • 传统特色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与创新研究 ——以阳泉市平定刻花瓷产业为例
    平定县素有“中国刻花瓷之乡”的美誉,具有千年的历史,史称千年古窑。平定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其最早起源于唐,主要在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生产。《大明统一志》等文献记载:平定刻花瓷始于唐,经五代兴于宋,后因金国入侵而失传。直到20世纪60年代,平定冠庄陶瓷厂开始重新对平定刻花瓷进行烧造,在山西古代陶瓷研究所专家水既生教授的帮助下,卜同举、张聪、王根正等人创作了一批黑釉刻花瓷珍品,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还远销海外。进入21世纪,平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2020-01-02

  • 传统与传承 ——基于耀州窑刻花技艺非遗传承人采访的整理与研究
    ——宋代的橄榄釉刻花青瓷,其刀法犀利,纹饰线条流畅有力,被认为是宋代同类装饰之冠,[1]其工艺受到多方效仿,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金元时期刻花青瓷继续烧造,但已不复往日辉煌,至明代中晚期耀州窑黄堡窑场衰落,这类产品便逐渐消没;清代同省的渭南澄城窑虽烧造刻花青瓷,但工艺水平已大不如前。解放后随着三次大面积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实物资料,刻花青瓷的面貌逐渐清晰,二十世纪70年代,省轻工业研究所技术人员与当时的陈炉陶瓷厂工人组成攻关组,成功恢复了耀州窑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5期2019-07-30

  • 陶埙刻花隐于街边的雕刻大师
    的工作——为陶埙刻花。王斌从事陶埙刻花行当已有18个年头,靠着扎实的书画功底和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是古城西安顶尖的陶埙刻花艺人,市面上展示的刻花陶埙大多出自他手,王斌每天刀不离手,一天下来大概要刻制100多只陶埙。陶埙上的图案分三类:人物、花鸟和文字。王斌刻制的人物图案以古代文人和仕女为主,文字类主要刻写篆书和魏碑。花鸟类图案最丰富,既有工笔又有写意,许多图案为自己原创。根据雕刻难度和制作工时的不同,人物类陶埙的售价最高。陶埙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想在上面刻

    金秋 2019年8期2019-07-23

  • 耀州青瓷刻花工艺的浅析
    期。宋代青瓷发挥刻花、划花、印花特色,同时与贴花、剔花、捏塑、镂空相结合,将耀州青瓷制作发展到极致。耀州青瓷刻花层次清楚,立体感强,代表了北方的制瓷技艺,同时也体现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2 耀州青瓷刻画技法耀州青瓷刻花能流传至今在于它将刻花工艺和器型,泥料特性,釉色完美的统一。耀州青瓷泥胎偏厚,极适合在泥胎上刻花,而釉料在刻痕纹理上会有天然的渐变色彩,再加上刻痕线条流畅,图案构图工整,花叶纹样上下相互呼应,形成了耀州青瓷独具特色浑然天成之美。刻花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2018-12-07

  • 刍议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刘昌庭摘要:陶瓷刻花工艺是陶瓷装饰的主要装饰形式之一,题材多样、形式及内容丰富。刻花装饰是陶瓷装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是用竹签或铁签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上划出面积不同,形状不一的纹样。刻划花装饰的题材多种多样,多以表达当地的民土、民风、民情为题材。关键词:青瓷;刻花;工艺;纹饰特征中国陶瓷艺术创作发展到当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各种陶艺技法共同构筑起龙泉青瓷艺术的大舞台,青瓷创作者们秉承传统陶艺的制作精髓,在寻找自身独特的艺术道路上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2018-12-01

  •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
    刘昌庭摘要:刻花艺术,是我国陶瓷史上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宝贵遗产,它是陶瓷装饰中重要方法和装饰形式,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最古老最早出现的装饰方法之一。在现代陶艺的运用上也很广泛,重新研究、发展刻花艺术对当代陶瓷装饰尤为重要。关键词:青瓷;刻花;发展纵观青瓷艺术数千年的发展史,刻花、划花、剔花装饰艺术如影随形。它们都是用不同形状的金属刀和竹刀等刀具刻出来的。刻花,是用刻刀在生坯上刻出纹样,一边深,一边浅,线条呈斜状。刻的深浅粗细不一,视其主题形象及坯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0期2018-11-26

  • 耀州瓷刻花装饰手法与创新
    名窑,享有“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此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1973年,市领导张铁民在陈炉和庄里陶瓷厂组织了恢复宋代青釉耀瓷的研制试验小组。1976年著名的陶瓷专家李国桢领导的科研小组在陈炉陶瓷厂试制成功。它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包括陈炉地区的立地坡、上店、陈炉等。以黄堡镇漆水河两岸窑场为中心,向外围辐射分布着大量古瓷窑合作坊遗址,古人即有“十里窑场”之誉。刻花装饰最早岀现于新石器时代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5期2018-07-20

  •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具的运用
    和影响。耀州青瓷刻花技术是最有代表性的,以刀锋犀利,线条流畅,生动活泼,被誉为《中国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赞。陶瓷刻花装饰,吸取了书法艺术用笔的技法,以刀代笔在泥坯上刻花,不仅要手腕灵活,而且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耀州瓷刻花装饰的刀具形状有直角环状刀、直刀、弯剔刀、梳齿刀、竹签等工具。我们以常用刀具的运用作以论述:工具的运用:因使用的工具不同,继承的传统和装饰效果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刀刻和双刀刻两种。《五福洗》1、在修好的半干泥坯表面用直角环形刀刻花,以刀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5期2018-07-20

  •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与技巧
    董春妮青瓷的刻花工艺耀瓷的魅力,首推其装饰艺术,装饰不同于绘画,它受工艺材料和制作条件的制约,必须用特殊的表现技法,而这种技法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表现效果。其装饰的特色有两点:一是纹饰图案美;二是装饰手法精,尤其是装饰与造型、质地、釉色,纹理相互协调,因材作器,因器饰画,体现了物质属性对艺术的影响,做到了纹饰不破坏材质,村质反过来陪衬装饰,就像红花与绿叶的搭配那样白然与美丽。《荷 韵》刻 花刻花装饰是在半干的泥坯上,用竹质或铁质工具刻划花纹图线,施釉烧成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5期2018-07-20

  • 碧玉妆成—宋金耀州窑青釉刻印花枕与孩儿枕
    代至金代,耀州窑刻花工艺被今人誉为宋瓷青瓷刻花之冠,黄堡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釉刻花瓷枕标本。通过掌握这些标本的造型和特征,与海内外公私收藏比较,可以辨识出不少造型、刻花及纹饰精湛的宋金耀州窑青釉枕。耀州窑青釉瓷枕在宋金时期青瓷中极富特色,将橄榄色青釉与耀州窑擅长的“精比琢玉”刻花工艺在瓷枕上融汇表现得酣畅淋漓。本文结合新面世的考古和民间藏瓷资料,对耀州窑宋金时期青釉瓷枕选择相对完整的精品介绍如下:一、耀州窑址出土宋代青釉枕《宋代耀州窑址》收录窑址发掘青釉瓷枕

    收藏家 2018年7期2018-07-16

  • 用匠心记录匠人
    果不是偶然结识了刻花瓷手艺传承人张文亮,作者白英可能一直在原来的摄影题材上坚持,拍拍风光、拍拍见闻,没有什么目的和主题。偶尔有不错的片子,或在《国家地理》上发表一下,或在微博、微信上展示一下。然而,2013年夏天,自从见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刻花瓷的制作过程,白英对中国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时常去张文亮先生的手工作坊拍摄和观察,越接触越是深爱刻花瓷黑白分明中的飘飞清韵。对传承这门技艺的张氏父子,白英不仅惊叹于他们的精湛技艺,更是对那份历尽艰辛

    全国新书目 2017年10期2018-03-19

  • 定州花瓷瓯 颜色天下白
    又因为添加了一些刻花装饰而不显单调。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装饰图案除刻花外,还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精美绝伦。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匠一部分到了景德镇,另一部分到了吉州,称为南定,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除了白瓷,定窑也烧制其他颜色的作品,如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另有高窑温烧制的金黄偏红的釉色,称为金定,极为稀少。endprint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12期2017-12-29

  • 不是你不会只是你不愿
    段出差拜访了平定刻花瓷大师张文亮老师。张老师出生在平定农村,初中毕业跟着父亲学习刻花瓷,从工厂里的杂工开始做起。现在50岁的张老师的刻花瓷作品,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在他的作坊里跟着学做了一个小瓶子,每一步都是精雕细琢的慢功夫。第二天跟张老师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喝茶,张老师说:“我从初中毕业跟着我父亲学做刻花瓷手艺,到现在可以说做了一辈子了。我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我父亲的刻花瓷,在我手上没有丢。我把刻花瓷做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这辈子我就够了。”

    婚育与健康 2017年4期2017-05-11

  •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刻花玻璃酒缸》的深层解读
    杰拉德短篇小说《刻花玻璃酒缸》的深层解读周琳琳(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刻花玻璃酒缸》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F.S.菲茨杰拉德的一篇构思精巧的短篇小说,选取了伊芙琳从27岁到46岁这段经历中几个重要的人生片段,展示了她由绚烂开始、终归颓寂的悲剧命运。从故事表层看,小说重点叙写了伊芙琳人生的三场变故;从故事深层看,却透露出伊芙琳对青春消逝的感伤与哀叹。在这里,刻花玻璃酒缸成了一种隐喻,象征着爱情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也象征着伊芙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08

  • 青瓷装饰纹样的运用 ——谈14寸青瓷牡丹花瓶
    兴 214221刻花讲究的是刀法。刻划时,下刀要准,走刀要稳,手腕要灵活,线条深浅要得当,宽窄变化要均匀,以刀法的奔放遒劲,线条的流畅活泼见功底。一般花纹的刻划,用直角刀和梳齿刀即可完成,是先用直角刀刻出花瓣、枝叶和轮廓线,以下刀的深浅、平直表现出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花叶的某种透视效果,再用梳齿刀刻划出花筋、叶脉。青瓷;牡丹花瓶;制作手法14吋牡丹花瓶中国数千年浩瀚历史文化的发展中,青瓷因其悠厚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优良的产业形态,造就了珍贵的陶瓷艺术、精湛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2期2017-01-18

  • 定窑刻花技法在当代瓷砚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院陶瓷艺术系定窑刻花技法在当代瓷砚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李 钊中国美术学院 手工艺学院陶瓷艺术系定窑刻花技艺是传统陶瓷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装饰方法,其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器物普遍并且精致的装饰手法。了解和探讨如何将传统刻花技艺融入到当代陶艺器物的设计中,使传统的刻花手艺得到激活,对于当代陶瓷器物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课题选择代表人文精神的瓷砚为载体,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框架,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定窑刻花技艺,探究传统刻花技艺在当代陶瓷器物创作中的应用,同时综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0期2016-12-12

  • 演绎泥与火的千年艺术传奇——记国家级非遗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
    家级非遗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梁海平《缠枝莲纹塔式罐》张文亮平定县素有"文献之邦"之誉,刻花陶瓷更是独树一帜、久负盛名。据考证,平定陶瓷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三四千年的先商时期,宋金时期所产白瓷可与官窑之定瓷相媲美,旧有"西窑"之称。2006年,平定县被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2014年,以“阳泉市张文亮可花瓷文化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和保护单位的“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0期2016-12-12

  • 张文亮ZHANG WEN  LIANG
    术作品欣赏《棕釉刻花缠枝牡丹瓶 》50×50×80cm张文亮张文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日用硅酸盐协会副会长山西陶艺家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平定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长张文亮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青委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首届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0期2016-12-12

  • 山西平定黑釉刻花瓷的装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山西平定黑釉刻花瓷的装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黄敏盛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系,山西 阳泉 045001)平定黑釉刻花瓷作为定窑的一支,因其独特的材质、丰富的种类、质朴的色彩、浓郁的装饰风格,而流传至今。2012年,其被山西省评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种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得以保护和传承,而且还丰富了我国传统工艺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为研究古晋艺术和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黑釉刻花瓷;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平定黑釉刻花瓷历史悠久、题材丰富、质地细腻,是我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2期2016-04-13

  • 浅谈耀州青瓷刻花装饰艺术
    亚萍浅谈耀州青瓷刻花装饰艺术梁亚萍耀州窑;青瓷;刻花;装饰;高雅前 言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1300多年,享有“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和“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在传统的陶瓷制作中,瓷器可作为观赏性的制品。耀州瓷尤以手工刻花装饰堪称一绝。冯先铭先生称之为“宋代之冠”。刻花装饰和玻璃质感极强的釉面结合,真是一种高明的创造。较好的手工刻花青瓷作品,表面近乎平滑,而纹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4期2016-03-25

  • 怀念亡友陈文增兄
    的作品“定瓷白釉刻花小口瓶”开始的。这是我第一次从文献资料上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定瓷作品,心里一亮,梦想尽快与作品的作者见上一面,了解定瓷制作的过程,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可能会对我的墨竹绘画有所裨益。1998年深冬的一天,我与友人驱车自白沟经定州至曲阳慕名拜访“定瓷小口瓶“的作者陈文增兄,当我与陈文增兄见面手握着手的那一瞬间,我仿佛从他与瓷泥打交道二十余年的身上嗅到了一种泥土的芬芳。他结实有力,言语无多,待人朴厚。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很快就如同旧交,拉起

    陶瓷研究 2016年4期2016-02-12

  • 刻划花陶瓷艺术装饰面板设计在日用家电中的开发与运用
    ,刻划花应该分为刻花和划花,两者存在略微的差异,如在工具的使用上,刻花一般需要用到刻刀,而划花则一般竹、木、铁等尖锐工具完全用划线的白描手法进行装饰。本文通过深入阐述刻划花陶瓷装饰技法的奥妙,探析刻划花陶瓷装饰面板设计在家电中的开发与运用,从而存进产学研的进一步发展。刻划花;陶瓷艺术;装饰;面板设计;家电;开发1 刻划花装饰技法概述刻划花装饰技法是坯体装饰中采用最多、效果最丰富的一种技法,用竹刀或铁刀在陶瓷坯体上刻出纹样的装饰手法。严格来讲,刻划花应该分为

    佛山陶瓷 2015年6期2015-12-23

  • 一枚珍贵的鎏金刻花 “开元通宝”钱
    民一枚珍贵的鎏金刻花 “开元通宝”钱张保民笔者偶然见到一枚鎏金刻花的开元通宝,通体鎏金,背面刻花,制作精细。虽然钱币表面有害锈比较严重,但仍显得庄重大气,十分珍贵 (彩页8图)。该币钱径25.2、穿径7、郭宽2、厚1.2mm,重4g。此币面背鎏金,色泽金黄,肉好周郭,钱文笔划清晰深峻,轮廓十分规整,直边未流通品。钱币正面 “开元通宝”四字端庄沉稳,“开”字间架疏密匀称;“元”字首划较短,次划长横左挑;“通”字的偏旁走之底前三笔各不相连,呈三撇状,甬部上开口

    中国钱币 2015年2期2015-11-27

  • 浴火涅槃釉色凝 妙手幻形刻花
    ,以阳泉市张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和保护单位的“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填补了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陶瓷技艺类的空白。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山西省平定黑釉刻花瓷在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在平定这块黄土地上,悄然隐匿。直到20世纪60年代,历经无数次磨难,在山西省古陶瓷研究专家水既生的带领下,才成功地将这一失传近千年的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重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抟拉浇刻 烧出黑白雅韵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是指山西平定刻花瓷艺人采用当地优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经筛选、淘洗、陈腐、制泥、拉坯成型、施釉、刻花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原料与模具1.原料:进料-陈腐-选料-粉碎-除铁-配料-研磨-出磨-除铁-陈腐-抽浆-滤泥-陈腐-蒸空练泥。2.模具:石膏进库-搅拌-浇注-做模种-制模-干燥-试验-制母模-干燥上漆-工作模-干燥。成型1.手工拉坯成型:揉泥-拉坯-晾干-修坯。2.注浆成型:挤模-浇注-回浆-干燥-出模-修坯。装饰施釉1.干作法:刻花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千年古窑开新韵
    泉平定的黑、酱釉刻花瓷均属于铁釉系文化。过去北方有个磁州窑系指的是河北邯郸,事实上,按照刻花瓷的历史,经过山西省老一辈陶瓷专家这几年的考古研究,山西省的刻花瓷历史比河北省还早。”平定窑最早见于明代李贤《大明一统志》和陆应旸《广舆记》,清代文献也多有记载。旧有西窑之称,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物。“宋代,平定为全国五大优质黏土产地之一,白瓷可与定窑相媲美。”张文亮说:“到了金代,装饰品种在刻花和印花的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一个家族的陶瓷情缘
    遥想当年烧造黑釉刻花瓷的盛况,再看看平定、阳泉乃至山西全省手工艺瓷的惨状——原先的艺人们有的改做镜框了,有的改做硫璃瓦,还有的做起了锅碗盆瓮。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难道就真的在咱这代人手里失传了吗?2006年,山西省平定县被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从此,平定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献名邦”,又多了一项“刻花瓷之乡”的桂冠。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荣誉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刻花瓷”这个近乎失传的民间艺术奇葩如何重又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中华陶艺奇葩 山西民间绝活
    要的地位,平定窑刻花瓷因其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名扬天下。平定刻花瓷迄今仍保留着棕釉、白釉、黄釉、仿哥开片釉、窑变釉、剪纸漏花加彩和木叶窑变等陶瓷技艺。作品具有融材质美、装饰技巧美、形象简洁美、造型古朴美于一身的艺术特点。釉色凝重肥厚玉润平定刻花瓷不同于其他陶瓷工艺,采用的是湿作法,即在坯体未干之前施釉,当坯体达到七八成干再进行刻花装饰。湿作法即加湿法,釉的浓度高,质感强,凝如堆脂,烧出的成品凹凸感强,厚重大气。线条流畅简洁疏朗刻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泥与火的传奇
    文亮偷空给我讲着刻花瓷的工序,大体上讲分为“取土、配料、研磨;出浆、沉淀、陈腐;揉泥、拉坯、修坯、上釉、晾干;分线、钩花;烘干、毛坯检验、装窑烧制、出窑等。要是细分,每个步骤还有若干小环节,总共有五十多个工序。”文亮拿着揉好的泥,边抟着,边告诉我,在平定制作刻花瓷最大的好处是原料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经过摔打,泥料就会软硬一致,抟揉后,不仅能增加韧性,而且能排出气泡,下面就该做造型了,也就是最关键的环节——拉坯。只见他低着头,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

    科学之友 2015年6期2015-08-04

  • 定窑白瓷 素以为绚兮
    风格,线条流畅的刻花白瓷和富丽堂皇的印花白瓷成为宋金定窑最具特色的产品。浅细文雅 初创之趣定窑烧瓷始于唐代,初创时期与北方其他窑场一样,主要烧造黄釉瓷及施化妆土的粗胎白瓷。到了晚唐,定窑已经完全掌握了烧制精白瓷的工艺技术,开始大量生产高品质白瓷。晚唐定窑生产的白瓷在造型、工艺、装饰等方面都明显受邢窑影响,产品以光素白瓷为主,带有装饰的相对较少。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以及点彩。划花是瓷器最常用的一种装饰技法。它是在未干的坯体上用铁、木、竹等尖锐工具划刻出浅

    中国收藏 2014年5期2014-05-10

  • 曲阳定瓷喜获五项专利
    文增设计的“定窑刻花双线刀具”、“一种定窑刻花组线刀具”获实用新型专利,“工艺品(定窑 墨龙池—文具)”、“刻花刀具(陈氏定窑-3)”获外观设计专利。由河北省一级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设计的“工艺品(定窑 刻花瓶—石榴花开)”获外观设计专利。此五项专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它是主管专利工作的直属机构。陈文增致力于定窑研究工作,近四十年来兢兢业业,勤于探索,发明了三把刻花刀具,在定窑恢复与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庞永辉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2期2014-02-11

  • 美味、牛肉以及电子商务
    的时尚菜肴造型是刻花,厨师用萝卜、胡萝卜、冬瓜等等食材,花刀飞舞,刻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古今人物等等造型,摆在盘子里边,引起食客阵阵惊叹。这样的菜肴往往标价很高,一时间刻花成了名厨的必备手艺,要是不会刻花,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厨师;大饭店的菜里要是没有刻个花啥的摆着,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开的是饭店!那个时候菜肴本身往往是被忽略的,食客们看着精美的刻花、吃着味同嚼蜡的菜品,竟然也会满足、也会惊叹、也会付钱。同样的情形在米国也曾经有过,记得有米国一个颇为知名的

    客户世界 2013年6期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