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

  • 含能增塑剂对PBT弹性体微相分离及力学性能的影响①
    构与性能的影响。增塑剂是固体推进剂常用的助剂,它可以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增加自由体积,其主要用于改善推进剂的药浆工艺性能和低温力学性能。马嘉[15]研究了增塑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丙烯腈(AN)含量高于35%的ABS共聚物,引入DOP导致聚氯乙烯(PVC)和ABS共聚物的相分离加剧。陈思彤等[16]通过对聚乙二醇(PEG)/增塑剂共混物相容性的

    固体火箭技术 2023年6期2024-01-12

  • 离子液体增塑生物基聚丁内酰胺的热分解机理
    此可以很好地作为增塑剂应用在有机合成及加工等领域[20,21].2002年,IL被报道首次用作增塑剂,发现使用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显著降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热稳定性[22].此后,IL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在聚氯乙烯[23]、聚乙烯醇[24]和淀粉[25]等的热改性和加工领域.在聚酰胺中,IL主要用来降低尼龙6的熔点[26].IL增塑尼龙6切片熔融纺丝得到的纤维熔点随着IL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断裂强度大幅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年11期2022-11-15

  • 无土栽培用聚乙烯醇水凝胶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法对PVA 进行增塑改性,降低PVA 熔点,然后采用熔融挤出流延工艺制备PVA 水凝胶膜,研究不同增塑体系对PVA 水凝胶膜性能的影响,在保证PVA 凝胶熔点的基础上,改善PVA 加工流动性,提高PVA 成膜性。1 实验部分1.1 原料与试剂聚乙烯醇;淀粉;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酯。1.2 PVA 水凝胶膜的制备先将PVA 原料按照增塑配方加入不同含量的淀粉、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约300 g/mol),然后加入与PVA 等量的蒸馏水进行混合,充分搅拌

    石油化工应用 2022年6期2022-07-23

  • 低分子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的增塑性能分析
    性,往往需要添加增塑剂进行改性,才能在市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增塑剂作为软质聚氯乙烯(PVC)产品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品质,传统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大,市场份额最多,但其邻苯二甲酸酯被证实有一定毒性,因而在多个领域被禁止使用[2-4]。苯甲酸酯类增塑剂在19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被广泛使用,与传统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相比,其具有毒性低、增塑效率高等优点,其最具代表的为二甘醇二苯甲酸酯。而与其结构相似的

    化工进展 2021年12期2021-12-28

  • 树脂粒径与流变性能关系研究
    能的主要因素则是增塑糊的流变性能,流变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于树脂本身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般认为,树脂的粒径越小,则树脂的表面积总和越大,而更大的表面积则会吸收更多的增塑剂,因此在增塑糊中自由增塑剂就越小,增塑糊粘度就越大。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树脂不会只是表面吸收增塑剂,增塑剂会在浸润树脂表面后进入树脂内部空隙,这也就解释了一些高粘度树脂粒径更大,但是树脂配成增塑糊后糊粘度却远大于普通小粒径树脂的原因。包永忠等研究了乳液和微悬浮聚合聚氯乙烯胶乳粒子粒径

    中国氯碱 2021年11期2021-12-07

  • 基于异山梨醇的新型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对PVC的改性
    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增塑剂[6]。传统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由于其易挥发、易迁移且具有致癌性等缺点,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及地区限用此类增塑剂[6-8]。因此,研发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环氧植物油类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环氧葵花籽油、环氧葡萄籽油、环氧亚麻油等[9])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环氧植物油环氧值不高,极性较小,导致其与PVC相容性较差。我国柠檬酸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已开发出不同分子结构的柠檬酸基增塑剂,但此类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1年5期2021-10-27

  • 多功能增塑开放剂在地铁盾构同步注浆中的应用研究
    构施工经验,应用增塑开放剂优化设计浆液配合比,利用试验室仪器设备,对同步注浆浆液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增塑开放剂对同步注浆浆液性能的影响。1 试验材料与方案1.1 同步注浆1.1.1 浆液材料根据以往现场搅拌浆液的经验,结合商品混凝土(砂浆)搅拌站生产实际,确定了同步注浆浆液所用原材料并进行了试验室检测。1)砂(S)。选用天选用天然细砂,产地河北遵化。见表1。表1 细砂技术指标2)粉煤灰(F)。选用天津军粮城电厂的F类Ⅱ级粉煤灰。见表2。表2 煤灰技术指

    天津建设科技 2021年4期2021-09-13

  • 不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老化前后及胶管扣压过程性能的影响
    压油性能,不同的增塑体系在热油老化过程中抽出量不完全一样,对丁腈胶管耐热油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增塑体系不仅对丁腈胶管性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胶管扣压性能有着重大影响,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以丁腈橡胶热油老化3天后的应力-应变曲线作为材料参数,仿真计算丁腈胶管扣压过程中性能的变化。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设备开放式炼胶机,X(S)K-160,上海双翼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无转子硫化仪,GT-M2000-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6期2021-03-19

  • 关于瞬态电子改性PVA 基底薄膜的性能研究
    A基底薄膜的改性增塑2.1 PVA薄膜的改性方法PVA 根据其合成的聚合度和醇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命名,如PVA0588、PVA1788、PVA1799 等,其中编号的前两位数表示聚合度,后两位数表示醇解度,PVA1788 即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88%。一般来讲,随着聚合度和醇解度的增大,PVA水溶液的黏度增大,在水中的溶解性变小,成膜的抗拉强度增大但断裂伸长率变小,醇解度为99%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1,2]。PVA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共聚和接枝等化学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3期2021-01-22

  • 插层增塑纺丝法提高石墨烯纤维性能优势
    ,开发了一种级联增塑纺丝技术,有效消除了石墨烯片层的褶皱,促进了石墨烯片层近似晶体的有效排列,进一步提升了石墨烯纤维的综合性能。热塑化是制备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重要特征,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间插层各种增塑剂,使其发生弹塑性转变,塑形明显增大。增塑之前石墨烯纤维的拉伸应变仅为5%(弹性区域2%,塑性区域3%);插入增塑剂后(如80%的乙酸),拉伸应变达34%,弹性区域几乎不变,而塑性区域达到32%。射线衍射(XRD)分析其层间距明显增大,

    纺织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2020-11-09

  • 增塑剂DIDP对聚酯弹性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困难,而通过添加增塑剂等物理改性的方法可进一步降低材料的硬度。如果能够通过添加增塑剂来改善材料的流动性,提高薄壁注塑能力,同时又能降低TPEE的硬度,则TPEE有望用于在仪表盘表皮等大型汽车内饰件中。笔者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研究讨论了增塑剂对TPEE流变性能的影响以及TPEE与增塑剂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10-11]。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TPEE,硬度为30D,牌号为 TRIEL 5300NA,韩国三养

    上海塑料 2020年3期2020-10-12

  • 高效氯化石蜡增塑剂的分子设计及性能
    烯(PVC)辅助增塑剂,广泛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以及涂料、润滑油等的添加剂[1–10]。但若氯化石蜡单独作为增塑剂使用时,增塑效果较差,因此应用受到限制。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与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主增塑剂复配使用,但主增塑剂往往价格较高,并且存在主增塑剂与辅助增塑剂相容性的问题,导致制件表面易出油,对制件外观带来不利影响[11–20]。目前,针对CP分子结构的设计和改性研究报道较少。笔者通过分子设计,将间苯二甲酸酯结构引入CP,考察了

    工程塑料应用 2020年7期2020-07-20

  • 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在PVC 中的应用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可使PVC 制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加工性和使用性能[1–4]。目前,全球增塑剂的需求已超过1 000 万t,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约占85%,但出于安全和环境方面的考虑[5],此类增塑剂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很大限制[6]。此外,环境和石油短缺问题也引发了对生物基增塑剂的广泛研究[7–8]。相较而言,生物基增塑剂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对人类和环境友好[9–11]。由葡萄糖脱水得到的异山梨醇是一种具有芳香结构的生物基二醇,可与脂肪酸通

    工程塑料应用 2020年3期2020-06-22

  • 新型含能增塑剂A16 对HTPB 的增塑性能
    主体、由粘结剂和增塑剂为主要载体的混合炸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液相载体的性质既对浇注PBX 的各种性能(能量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等)有重要的影响,又决定了PBX的成型工艺[1-2]。目前使用最为成熟的黏结剂是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具有优异的安定性和工艺性能,但以HTPB 为基的黏结体系多为惰性,大量使用会降低炸药的能量输出。在保证HTPB 成熟工艺性能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浇注PBX 的能量,开发与HTPB 相容的含能增塑剂成为主要的途径之一。

    含能材料 2020年6期2020-06-15

  • NG/TMETN 混合增塑PEG 体系的力学、感度及相容性能
    001)1 引言增塑剂是固体推进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影响导弹的弹道性能。高能固体推进剂NEPE 因比冲大、能量高而闻名,其常用增塑剂为硝化甘油(NG),而NG 极为敏感,特别是对撞击、冲击等刺激[1],这导致了NEPE 推进剂的危险品等级为1.1 级、有整体爆轰的危险[2];随着大量高集成、高价值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安全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所以降低NEPE 推进剂感度的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已有研究表

    含能材料 2020年6期2020-06-15

  • 离子液体增塑二醋酸纤维素的红外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
    。研究人员在采用增塑剂对CDA进行改性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如Gonçalves[3]等发现以甘油为CA增塑剂可使CA的羟基吸收峰显著增强,推断CA与甘油之间有可能形成氢键;Benazzouz等[4]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CA增塑剂,认为DMP可分离相邻的CA大分子,有助于CA大分子的活动能力,而CA上的羟基并未与DMP形成氢键。Wang等[5]则认为聚乙二醇用作CA增塑剂时可与CA形成较强且稳定的氢键。然而已有研究中增塑剂与CDA相互作用多见于一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年6期2020-06-13

  • GL/ChCl-GL复配增塑PVA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
    对PVA树脂进行增塑,降低其Tm。DING H等[4]以水为增塑剂,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VA纤维,但是水在PVA的熔融温度下会急剧蒸发,使纤维含有气泡,影响纤维力学性能。为减少增塑剂在熔融加工过程中的挥发,通常采用一些高沸点的化合物作为增塑剂。P.SAKELLARIOU[5]通过分析PVA和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认为甘油(GL)的增塑效率好。俞昊等[6]发现单独使用一种增塑增塑PVA,效果不佳。小分子复配增塑体系能够发挥复配增塑体系中各增塑剂的协同作用,达

    合成纤维工业 2020年2期2020-05-20

  • DNPH和BDNPF/A复合增塑PET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研究*
    BDNPF/A)增塑的端羟基四氢呋喃-环氧乙烷无规共聚醚(PET)推进剂兼具了优异的低易损性能和能量性能,但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高、低温力学性能差、温度适用范围窄的问题[1-5]。增塑剂DNPH(2,2-二硝基丙醇正己酸酯)的Tg为-101.1 ℃,密度为1.158 g/cm3,与极性粘合剂有较好的相容性,同时该增塑剂钝感,在PET低易损推进剂中使用DNPH和BDNPF/A复合增塑,有望在保障密度比冲的情况下,扩宽其低温使用要求[6]。王旭波等[7

    固体火箭技术 2020年6期2020-05-13

  • 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在PVC中的性能分析
    会添加热稳定剂和增塑剂以改善其稳定性和加工性。增塑剂是PVC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助剂,有统计结果显示,其产量约占助剂总量的54%[3],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VC软制品的加工中。传统增塑剂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使用量最大,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用量最大,其增塑的PVC制品的性能突出,但近年来针对此类增塑剂在溶剂中的迁徙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人体具有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4~6],因此美国和欧盟都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此类增塑剂的使用禁令,限制了其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5-07

  • DEHCH与DINCH环保增塑增塑性能对比
    酯(DINCH)增塑聚氯乙烯性能的对比,验证DEHCH的增塑效果。方法:用环己烷二甲酸酯类增塑聚氯乙烯粒料,采用高低温拉力机和差示扫描分析仪测试。结果:DEHCH增塑聚氯乙烯的拉伸强度大于DINCH增塑聚氯乙烯,且DEHCH增塑聚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低于DINCH增塑聚氯乙烯。结论:DEHCH增塑效率优于DINCH,且DEHCH增塑PVC低温下拉伸性能良好。聚氯乙烯(PVC)因其生物惰性、良好的强度和便宜的价格占据了40%的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成为了医用领域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期2020-02-25

  • GAP/CL-20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①
    )0 引言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固体推进剂具有能量高、低温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种战略武器中得到应用[1]。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具有正生成热、密度大、氮含量高等优点[2-3],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是目前能量和密度最高的单质炸药[4]。将GAP和CL-20引入NEPE推进剂中,可进一步提高能量性能,形成新一代GAP/CL-20高能固体推进剂配方体系。NEPE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研究由来已久。刘晶如、曾甲牙等[5-6]研究了粘合剂网

    固体火箭技术 2019年4期2019-09-13

  • 网络结构及增塑剂对PBT弹性体玻璃化转变的影响①
    络结构调控和选用增塑效率高的增塑剂。Manser等[1-3]进行了BAMO与THF、GAP、AMMO和NMMO等共聚物合成,降低了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双(2,2-二硝基丙醇)缩甲醛/乙醛(BDNPF/A,质量比1∶1)是偕二硝基类含能增塑剂,在叠氮类推进剂有广泛的应用,代替硝酸酯增塑剂时,可改善固体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4]。Provatas[5]研究了多种含能增塑剂对pGLYN粘合剂的增塑效率。结果表明,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增塑效率优于1,

    固体火箭技术 2019年1期2019-03-27

  • 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增塑纺聚丙烯腈纤维及后续预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构上的缺陷。1 增塑纺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1.1 原料的制备图1 PAN共聚物重复单体单元与[Bmim]Cl相互作用可能的示意图高温下体系的流变实验表明,体系中的ILs含量越高,体系在高温条件下的黏度越稳定,即热稳定越高,增塑纺丝具备可行性,[Bmim]Cl在体系中的最佳含量为40%(wt)[24]。1.2 增塑纺丝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定陈磊等人[26]研究了喷丝板规格对PAN增塑纺丝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日本Abeφ25生产的单螺杆挤出机时,纤维的孔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4期2019-01-02

  • 聚烯烃基低熔点热塑性粘合剂胶片用增塑剂的筛选①
    ,制备的TPE/增塑剂/AP/Al配方体系(JLTP)的Isp为216.8 s,药浆具有优异的流动性,JLTP可以显著降低火箭的制造和操作成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计划将其用于下一代Epsilon火箭发射中,而国内目前尚无有关LTP的研究报道。本课题组制备了含有聚丁二烯软段的TPE(代号LCX),LCX具有较低的熔点(84.67 ℃)及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25 ℃,σ=7.25 MPa;εb=727%),但其较高的熔融粘度(90 ℃,7834.57 P

    固体火箭技术 2018年5期2018-11-26

  • 增塑PVC混合料组分分析
    常在PVC中加入增塑剂,增塑剂可以降低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性,从而导致PVC塑料的伸长率、柔韧性显著提高,得到增塑软质PVC塑料[2]。增塑剂的品种与用量直接影响增塑PVC制品的硬度、拉伸强度、耐热性等性能。此外,PVC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均较差,PVC塑料制品的配方中还需要加入热稳定剂和润滑剂。为了提高增塑PVC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降低成本,还常常需要加入填料。因此,增塑PVC制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组分体系。下面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8年5期2018-11-01

  • 尿素/甲酰胺复配增塑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体中引入小分子增塑剂是改善其熔融加工的一种实施方便、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9-10]。常用的PVA增塑剂主要有乙二醇[11]、甘油[12]、尿素[13]、山梨醇[14]等物质,小分子增塑剂的添加能够有效减弱PVA基体内部的氢键作用,提高分子链及链段的运动能力,降低Tm,进而实现PVA的热塑加工。然而,单独使用尿素或甘油增塑PVA时易造成小分子析出现象,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具有活泼反应性的甲酰胺不仅能够与PVA分子链中的羟基形成氢键,而且能够与尿素形成良好的复

    中国塑料 2018年9期2018-09-26

  • 生物甘油基聚酯对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贮藏期间机械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原料,配合一定的增塑剂和增韧剂[3],制备成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低碳环保、绿色安全”的新型包装材料[4]。但目前由于其成膜后在不同使用和贮藏条件下,常常表现出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阻氧性、阻水性等机械性能稳定性较差的现象[5],其复合膜通常在2~3 个月的贮存期间各项机械性能指标下降幅度达到42%左右,使其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6];因此寻找适当的物质或对其进行一些处理从而使SPI复合膜在贮藏期间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7-8],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迫

    食品科学 2018年15期2018-08-24

  • 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在机制砂海工混凝土中的应用
    境下,对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改良机制砂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和耐久性展开研究。结合海工混凝土使用机制砂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结合工程现场施工技术要求[6],从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的组份着手研究,调试配方,提出可提升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的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的配方[7]。对掺入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的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再次优化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的设计配方,使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符合要求,并以此指导工程施工。本研究旨在针对项目的实际施

    中国港湾建设 2018年8期2018-08-17

  • 环境友好型增塑增塑PVC体系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陆飞环境友好型增塑增塑PVC体系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周玲玲,汪蓓蓓,肖陆飞(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系,安徽,滁州 239000)以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参比对象,研究了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DINCH)、聚酯3种环境友好型增塑增塑PVC体系的效果,对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稳定性能与光学性能等做了全面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上,DOTP增塑PVC的效果最佳;在低温性能上,DINCH增塑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8-08

  • 几种PVC用增塑剂的增塑与耐久性能研究
    不同的塑料制品。增塑剂作为PVC中用量大的一种助剂,对于改善PVC的应用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已商品化的增塑剂有500多种[3-6],主要的品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尤其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产和消费大。这类单体型增塑剂虽然增塑效率较高,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与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在应用过程中容易被有机溶剂抽出,耐迁移能力差,严重影响产品的应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还可在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8年4期2018-07-16

  • 乌桕籽油制备环氧脂肪酸乙酯及增塑PVC研究
    FAME)等环氧增塑剂产品已经逐步成熟并运用于PVC加工中,且大多数含不饱和双键的油脂都可以用作制备原料[2-4]。这其中就包括餐饮废弃油脂和木本油脂[4],其工艺也几乎相似,不必过多研究。虽然对比邻苯类增塑剂来说较为健康环保,但人们忽视了原料甲醇的毒性及甲酯的降解产物也可能含有毒性的甲醇。相对于甲酯,环氧脂肪酸乙酯(EFAEE)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且鲜见相关报道。在众多的木本油脂中,乌桕籽油的脂肪酸成分与众不同[5],这主要是因为梓油中含有约30%的甘油四

    精细石油化工 2018年3期2018-06-09

  • 几种增塑剂对发泡PVC拉伸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PVC)树脂、增塑剂、热稳定剂和其他配合剂进行混合,涂覆或贴合在织物上,经一定的加工工艺过程制备而成[1-2]。PVC是一种强极性聚合物,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未增塑的PVC制品坚硬而缺乏弹性和柔韧性。增塑剂是PVC人造革生产中的关键成分,是影响PVC软质制品物理性能最大的助剂[3-4]。增塑剂可提高增塑PVC的流动性,可改善加工性能,并赋予PVC制品弹性和柔韧性[5-6]。随着PVC人造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发泡技术、表面装饰和新型复合技术得以应用,

    塑料助剂 2018年6期2018-03-25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PVC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的PVC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一般较低且制备的产品具有相对良好的透明性。另外发现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时,PVC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可在1 600~12 000 mPa·s进行调节。1 试验仪器及主要原辅材料1.1 主要设备与仪器聚合釜,2 L,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分散泵(乳化机),上海依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霍巴特搅拌器,N50,美国hobart;凝胶时间测定仪,BK-1型,东莞市倍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测厚计;雾度计,HAM-200型,杭州远方

    聚氯乙烯 2018年11期2018-03-07

  • 不同增塑剂对大豆蛋白包装薄膜机械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而含有极性基团的增塑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相容性良好,可改善SPI的加工性能,如甘油、山梨醇、三乙基二醇、油酸、脂肪酸等。这些物质添加到SPI膜中,降低了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蛋白分子间的移动性,改善膜的柔韧性和脆性。改善效果取决于塑化剂与SPI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情况,塑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SPI膜的性质影响也很大[4]。甘油、山梨醇都属于小分子多元醇类增塑剂[5],结构相似且都具有亲水性,能与蛋白多聚体较好地相互融合在一起,在成膜液中有较好溶解性。其中山梨

    食品科学 2018年3期2018-02-28

  • 环境友好型PV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汪蓓蓓1,周玲玲1,肖陆飞1,张 军2*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系,滁州,239000;2.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选择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作为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制备PVC/DOTP体系,以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比较对象,对比研究了PVC/DOTP和PVC/DOP体系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耐热性、电性能和流动性等方面性能。结果表明:在力学性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11-23

  • PLA/增塑剂/碳纳米管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110)PLA/增塑剂/碳纳米管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徐蒙蒙1,阳范文1,王晗2,陈新度2,田秀梅1,冼彩虹1,欧阳效州1,邓健能3,李道斌3,谢洪超4,谢书云4(1 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广东广州 511436;2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3 广州市海珥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30;4 深圳市三顺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10)以PLA 4032D和CNTS-10为主材料,采用熔融共混制备PL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7年5期2017-11-03

  • 一次性手套专用糊树脂的凝胶化研究
    家使用过程中由于增塑糊流变性能的差异,导致同样是优等品的树脂却存在很大区别,需要改变加工工艺参数才能使不同厂家的糊树脂具有同样的加工效果。A.Collins[1]从树脂颗粒大小与粒径分布角度分析了树脂对增塑糊流变性能的影响。D.J.Hoffmann等[2]从时间和温度的角度分析了树脂增塑糊的流变性能差异。王国全等认为在树脂分子量大小相近的情况下,增塑糊的粘度决定了树脂的凝胶化速度[3-5]。本实验分析了粒径对增塑糊粘度的影响,并在排除颗粒微观形态等因素的影

    中国氯碱 2017年9期2017-10-09

  • 聚2-甲基丁二酸1,4-丁二醇酯对PVC的增塑及表征
    二醇酯对PVC的增塑及表征谢腾腾1,董晓帅2(1.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5;2.青岛思远化工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00)采用2-甲基丁二酸和1,4-丁二醇在催化剂钛酸四丁酯作用下,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2-甲基丁二酸1,4-丁二醇酯,并将其作为增塑剂用于制备软质聚氯乙烯(PVC)。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拉伸测试对该聚酯

    山东化工 2017年5期2017-09-16

  • 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研究
    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研究简绍菊1,2,3,叶名伟1(1.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2.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武夷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3.闽北竹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福建武夷山354300)以甘油和聚乙二醇为复配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的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共混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量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7-18

  • 离子液体增塑熔纺制备醋酸丁酸纤维素纤维
    13-14]等的增塑剂,以提高材料柔韧性或降低聚合物的熔体黏度.纤维素酯尽管具有一定的热塑性,但受热时不易流动而易于降解,因而纤维素酯在熔融加工时往往需要加入增塑剂以提高其熔体流动性.文献[15]指出离子液体可显著降低醋酸纤维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体黏度.文献[16]发现1- 丁基 -3- 甲基咪唑氯化盐和醋酸纤维素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离子液体增塑剂可使醋酸纤维素在150 ℃下进行熔融加工,并且表现出比传统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更加优异的增塑效果.本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4-10

  •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及其安全性探讨
    100083)增塑剂的增塑机理及其安全性探讨朱丽1季强1宋建恒21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天津 301726)2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本文简单介绍了增塑剂的种类、增塑机理和增塑目的等,并对增塑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增塑剂 极性 非极性1.引言一般认为没有增塑的聚合物分子链间存在范德华力、偶极吸力、氢键等的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聚合物分子链中各基团的性质。具有强极性基团的分子间作用力大,而具有非极性基团的分子间作用力小。因此,若要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3期2017-01-19

  • 增塑体系对蔗渣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0641)增塑体系对蔗渣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沈华艳1,2,张会平1,谢 东1,陈明周1,贾志欣2,罗远芳2(1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16;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利用甘油、甲酰胺和乙二醇对淀粉/蔗渣进行增塑改性,通过挤出注塑制备出了聚乳酸(PLA)/淀粉/蔗渣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塑改性剂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流变

    甘蔗糖业 2016年6期2017-01-12

  • 尿素/硝酸镁复配增塑聚乙烯醇的性能研究
    尿素/硝酸镁复配增塑聚乙烯醇的性能研究简绍菊,杨为森,林维晟(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以尿素/硝酸镁为复配增塑剂,采用溶液共混及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复配增塑剂改性的聚乙烯醇(PVA)膜。采用FTIR、DSC、TGA、XRD和拉伸测试考察了增塑改性PVA膜的结构、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硝酸镁复合增塑剂能破坏PVA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降低PVA的结晶度和熔点,对PVA的增塑效果显著。增塑改性后的PVA膜的拉伸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12-01

  • 聚酯增塑增塑PVC最新研究进展
    6042)聚酯增塑增塑PVC最新研究进展张欣华, 李泽天, 王静, 韩释剑, 高传慧(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PVC增塑剂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主,因其较高的增塑效率被广泛使用,但此类增塑剂耐久性差,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变短,具有毒性和潜在致癌性,影响人类及动物健康,已逐渐被新型增塑剂所取代。聚酯增塑剂是一种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增塑剂的缺点,所以被国内外广泛地研究,本文概述了聚酯增塑剂的增塑机理(凝胶理论、润滑理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6年4期2016-11-04

  • 增塑剂对热塑性木薯淀粉回生行为的影响
    530001)增塑剂对热塑性木薯淀粉回生行为的影响刘钰馨莫羡忠 杨芳 庞锦英 李建鸣(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以水、甘油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混合法制备热塑性木薯淀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红外仪对热塑性木薯淀粉的回生动力学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生时间的增加,热塑性木薯淀粉的回生程度增加,且用水增塑木薯淀粉的回生程度高于用甘油的。利用Avrami方法研究热塑性木薯淀粉回生动力学,发现水增塑木薯淀粉的回生速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6年4期2016-09-20

  • 黏合层用PVC糊树脂黏度异常的影响因素
    涂刷PVC糊树脂增塑糊,然后加热混干得到成品。作为黏合剂使用的PVC糊树脂一般由微悬浮等工艺得到。在制作黏合剂时,为使黏合层牢固不易开胶,通常需在配置好的PVC增塑糊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族异氰酸酯。然而国内很多树脂在添加异氰酸酯后增塑糊的黏度会异常升高(糊增稠率高于100%),致使增塑糊不易流动且使用困难。本文通过实验以进口糊树脂为参照,分析了XP140型糊树脂的生产工艺、基础物性,分别排查了碳酸氢钠、挥发分(水分)、十六-十八醇、PM降黏剂、POEM降黏剂

    中国氯碱 2016年6期2016-09-07

  • 生物基增塑剂HM-828性能及其对PVC性能的影响
    430)生物基增塑剂HM-828性能及其对PVC性能的影响毋亭亭,潘海泉,邓健能,钟增培,李道斌(广州市海珥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30)研究了新型环保生物基增塑剂二乙酰环氧植物油酸甘油酯(HM-828)的结构及主要性能;选用环氧大豆油(ES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已二酸二辛酯(DOA)、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及HM-828为增塑剂分别制备了增塑聚氯乙烯(PVC),对添加40份增塑剂的PVC制品的

    广州化工 2016年10期2016-09-01

  •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4)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王芹1,2吴唯1*唐艳芳2卞俭俭2朱送伟1(1.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37;2.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201314)摘要: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 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6年1期2016-06-16

  • 二醋酸纤维素与增塑剂熔融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二醋酸纤维素与增塑剂熔融体系的制备与表征叶晋浦1,2, 朱庆松2, 李晓俊2, 肖长发1(1. 天津工业大学 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7; 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5)为大幅降低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熔融温度,利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分别制备了CDA/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CDA/二甲基亚砜(DMSO)和CDA/[EMIM]Ac/DMSO 3种体系,分析了这3种体系制备过程中温度及转矩

    纺织学报 2016年9期2016-06-06

  • TOTM增塑剂在PVC医用制品中的研究进展
    100)TOTM增塑剂在PVC医用制品中的研究进展王景春 汪洋 江西丰临医用器械有限公司 (江西 抚州 344100)相比聚氯乙烯(PVC)医用产品使用的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EH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不仅表现了优越的增塑效果,同时更具备了使用安全性,兼具了良好的应用特性和安全因素,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开拓空间,可用于替代DEHP。因此,本文综述了偏苯三酸三辛酯在医用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毒理性。偏苯三酸三辛酯 增塑剂 TOTM TEH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2期2016-02-04

  • PBT/增塑剂共混物相容性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需加入功能组分增塑剂,增塑剂与PBT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充分溶解在粘合剂网络中。推进剂中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可通过实验方法表征,其中较简便的是溶度参数法。有研究提出用内聚能密度的概念表征物质内分子间的吸引力即溶度参数,但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只能由溶胀法、特性黏数法、渗透压法等间接获取,过程费时费力或存在某些局限性。计算机模拟技术克服了上述不足,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分子模拟和介观模拟方法研究推进剂配方中各组分的相容性[2-6]。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

    上海航天 2015年4期2015-12-31

  • 硫化体系及增塑剂种类对AEM/EMA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42)硫化体系及增塑剂种类对AEM/EMA共混胶性能的影响张清阳, 邓 涛(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42)研究了硫化体系及增塑剂种类对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EM)/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EMA)共混胶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和热油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的增大,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逐渐增大,硫化速度逐渐变快,100%定伸应力逐渐增大,拉断伸长率逐渐减小,耐油性逐渐变好。在

    世界橡胶工业 2015年10期2015-12-22

  • 柠檬酸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增塑聚乳酸
    7)柠檬酸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增塑聚乳酸万 同,杨光瑞,张 婕,王 彪(天津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利用两步酯化法合成新型醚酯增塑剂——柠檬酸三(三甘醇单丁酯)酯(TTBC),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进行表征,将聚乳酸(PLA)和TTBC按一定质量比进行熔融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电子拉力机以及平行平板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含量的TTBC对PLA/TTBC性能的影

    材料工程 2015年5期2015-03-07

  • 吐温80对PVC增塑糊降粘机理研究
    吐温80对PVC增塑糊降粘机理研究边 界,祝根平,叶 挺,徐 瑜(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浙江杭州 310036)通过对不同PVC增塑糊粘度与凝胶化时间的测试,以及吐温80在糊树脂表面吸附量的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对糊粘度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增塑糊的凝胶化时间依次为IPPP<DINP<DOA,增塑糊粘度则相反.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增塑糊的降粘效果最佳.吐温80的降粘机理在于其在PVC糊树脂表面的优先吸附,从而阻碍了增塑剂对糊树脂颗粒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2-22

  • 醇类化合物对直链淀粉增塑效果的影响
    是淀粉塑料重要的增塑剂之一。目前,在醇类化合物作为淀粉增塑方面,刘现峰等[1]研究甘油含量对淀粉泡沫材料的增塑作用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认为在热合机械剪切作用下,甘油分子起到削弱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可有效减小淀粉分子间的作用力;Angellier等[2]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研究玉米淀粉与甘油之间所形成的氢键作用,从而使玉米淀粉的塑性得到增强;台立民等[3]利用甘油对淀粉进行热塑性改性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淀粉/甘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1-29

  • 柠檬酸三正丁酯与三醋酸甘油酯增塑醋酸纤维素的研究
    酯与三醋酸甘油酯增塑醋酸纤维素的研究张全平1,肖望东2,戴文利1*(1.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研究了柠檬酸三正丁酯(TBC)、三醋酸甘油酯(GT)及增塑剂含量为25%的复合增塑体系中不同 GT含量对醋酸纤维素(CA)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TBC和 GT都能提高CA的熔体流动速率。在添加量为 25%的时候,GT和 TBC单独增塑 CA的熔体流动

    中国塑料 2011年3期2011-12-04

  • PVC增塑糊塑化及其制品迁移机理的研究
    工需要必须添加的增塑剂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迁移,不仅导致制品性能的下降,而且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1-2],从而给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由此,增塑剂迁移成为制约PVC制品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DLI技术对高聚物中的有序结构变化非常灵敏,采用DLI技术对PVC塑化过程中晶态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结合IR差谱分析,提出可能的PVC增塑机理,同时对PVC制品的迁移机理进行初步探讨.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PVC糊树脂(牌号PB1302),由安徽天辰化工股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11-22

  • 碳酸钙对PVC 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0 前言PVC增塑糊是PVC树脂在增塑剂中形成的糊状分散体系。为降低PVC增塑糊的成本,人们通常在其中添加大量碳酸钙。研究发现,加入碳酸钙可以增加增塑糊的黏度,并且随其含量的增加,增塑糊的黏度增大[1],同时发现,碳酸钙的颗粒形貌对增塑糊黏度影响较大[2],但对碳酸钙增加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的机理还缺少系统阐述,因此,系统研究碳酸钙对增塑糊黏度的影响及原理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填料对PVC增塑糊性能的影响,同时,可为配制廉价稳定的 PVC增塑糊提供参考。本

    中国塑料 2010年5期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