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瘤

  •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分析
    00070)颅咽管瘤是源于胚胎颅咽管残余组织(Rathke囊)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1]。颅咽管瘤位置深,手术切除易损伤视神经、垂体以及下丘脑等重要结构造成严重后果[2]。水电解质紊乱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 76%[3],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但目前颅咽管瘤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未有统一定论,此外,经鼻内镜术后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及危险因素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神经内镜经鼻入路颅咽管瘤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9期2023-05-10

  • miR-200c 对颅咽管瘤侵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4000)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P)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其常见的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主要有6~14 岁和50~70 岁2个高发年龄段,同时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占位性病变。该病可分为2 种亚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adamantinomatous craniopharyngioma,ACP)和鳞状上皮乳头型颅咽管瘤(papillary craniopharyngioma,PCP)。颅咽管瘤虽为良性肿

    医学信息 2023年2期2023-03-10

  •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颅咽管瘤
    飞皎 张 涛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先天性肿瘤[1]。由于位置特殊,与下丘脑、视交叉、垂体等组织结构关系密切,难以实现根治性切除[2~5]。与原发性颅咽管瘤相比,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手术难度更大[6]。2016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颅咽管瘤29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9 例中,男22 例,女7 例;年龄4~58岁,平均(29.8±11.5)岁。垂体功能减退24 例,视野缺损21 例,视力下降13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8期2022-11-15

  •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生长因子外用治疗面部汗管瘤的效果分析
    0025-04汗管瘤(syringoma)是一种表皮内为向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大部分患者发病于青春期,在妊娠月经前或服用雌激素时发病几率增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1]。皮疹好发于双上下睑、前额部等部位。多为粟粒至黄豆大小,直径1~3 mm,无明显自觉症状,但会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临床多以电离子进行手术切除、烧灼、冷冻治疗汗管瘤,但治疗效果较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超脉冲CO2激光通过加热和汽化细胞内的水来破坏目标组织,因其具有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6期2022-08-17

  • 颅咽管瘤病人术后电解质水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安 范月超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鞍区先天性肿瘤,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在5~15岁和45~60岁呈“双峰分布”[1]。肿瘤全切除能带来较好预后,但因为肿瘤的特殊解剖部位及生长特点,对肿瘤进行全切术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神经内分泌并发症。其中,水电解质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围手术期颅咽管瘤病人的预后,近年来基于肿瘤位置的分型以及手术入路的研究逐渐增多[2],但是颅咽管瘤的术后管理依旧是个棘手问题。此外,颅咽管

    实用老年医学 2022年6期2022-07-26

  • 低能量高频电凝法治疗眼周汗管瘤远期疗效观察
    430030)汗管瘤是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的一种腺瘤,好发于女性,多在青春期发病,研究提示本病与内分泌紊乱有关[1]。虽然汗管瘤病变属良性,但眼周汗管瘤严重影响女性美观,因此治疗时注重安全性,少损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使病损皮肤恢复到原有状态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调查评价低能量高频电凝法对于眼周汗管瘤的治疗优势,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相关因素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2020年间到我院门诊接受低能量高频电凝法疗程治疗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5期2022-06-18

  • 32例颅咽管瘤病理分型及其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00073)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颅内肿瘤,起源于原始口腔外胚层所形成的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1]。 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却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该病的70%是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且男性多于女性[2]。按照颅咽管瘤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成釉质细胞型(ameloblastic type,AD)、鳞状乳头型(bapillary type,PC)及混合型(mixed type,MIX)[3]。该病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6期2022-06-09

  • 颅咽管瘤术后额叶异位复发1例
    叉受压,考虑颅咽管瘤(图1A、1B)。9月16日行头颅CT 示鞍区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影,无钙化(图1C)。9 月19日在外院经右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病理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Ki-67 指数在2%~5%。术后视力无改善,继发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减退,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 μg,1次/d)+醋酸泼尼松片(2.5 mg,1 次/d)药物替代治疗。12 月8日复查颅脑MRI 示鞍上一类圆形大小约1.4 cm×1.3 cm×1.3 cm 囊实性病变,呈长T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2022-01-10

  • 颅咽管瘤与脑组织粘连/侵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00070颅咽管瘤是鞍区的胚胎性肿瘤,总发病率为0.5~2.0 例/百万人/年[1]。颅咽管瘤有两种病理类型,分别是造釉细胞型和乳头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有差异。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发病年龄呈现双峰分布,为5~15 岁的儿童与45~60 岁的中老年;而乳头型患者主要见于50~60 岁的成年人[2]。颅咽管瘤位于大脑的深部,周围毗邻下丘脑、第三脑室、视交叉、垂体等重要结构。对这些重要脑组织的影响除了单纯的机械性压迫以外,还表现出粘连、侵袭等生

    磁共振成像 2021年12期2021-12-04

  • 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
    凯* 王西宪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1],以儿童及青少年较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颅咽管瘤呈间歇性生长,生长较慢;少数颅咽管瘤生长快速[2-3]。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多见。近年来,成人颅咽管瘤患者有逐渐增多的现象[4]。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视觉、内分泌、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生命。鞍区的解剖结构复杂,在临床上与鞍区其他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术前准确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1期2021-10-22

  • 脑室内颅咽管瘤1例
    证实为乳头型颅咽管瘤。出院时头痛消失。术后9个月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图1G~I),无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图1 脑室内颅咽管瘤手术前后MRI表现2 讨论颅咽管瘤为颅内常见的先天上皮源性肿瘤,肿瘤的具体发病位置主要是由外胚层发育后残余的部位所决定,大多数颅咽管瘤主要位于鞍区,完全位于脑室内的颅咽管瘤很罕见。脑室内颅咽管瘤主要以鳞形乳头型多见,需要与胶样囊肿、生殖细胞瘤、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质瘤鉴别。CT均可表现为稍高密度的肿块,鉴别较为困难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9期2021-10-13

  • 皮肤镜观察腋窝汗管瘤一例
    图3)。诊断:汗管瘤。患者拒绝治疗,随后失访。图1 汗管瘤患者双侧腋窝皮损图2 汗管瘤患者皮损皮肤镜表现(×50)图3 汗管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200)讨论汗管瘤(syringoma)是常见的起源于小汗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小汗腺分布广泛,汗管瘤最常分布于眼睑[1],也可见于头皮、前额、脸颊、腹部、四肢、臀部和生殖器等部位[2]。男女患病比为1:2[3]。目前有关汗管瘤皮肤镜的报道较少,Hayashi等[4]观察1例线状汗管瘤的皮肤镜表现显示均匀的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0-11

  • 粟丘疹样汗管瘤37例临床及皮肤镜特征分析
    王 静粟丘疹样汗管瘤是汗管瘤的一种少见类型[1,2],由Friedman和Butler于1987年首次报告。临床表现既有汗管瘤皮损同时又具有粟丘疹样表现,且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汗管瘤的特点。故临床上与汗管瘤、粟丘疹难以鉴别,易误诊、漏诊,而正确的诊断才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鉴于此,笔者收集了37例粟丘疹样汗管瘤,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经组织病理确诊为粟丘疹样汗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7-28

  • MRI 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
    850000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是鞍区较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虽少见,但近年有增多趋势。该肿瘤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时常无明显异常,随着肿瘤增大可致周围组织结构不同程度受压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笔者收集18 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 特点,皆在加强对颅咽管瘤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正确率。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患者18 例,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7 例具有完整CT

    西藏医药 2021年2期2021-04-23

  • 晚发性女阴汗管瘤1例
    100)诊断:汗管瘤。因无美观需求,患者未行治疗。2 讨论汗管瘤是一种向表皮或真皮外泌汗腺导管分化的良性附属器肿瘤,多始发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直径(1~3)mm、皮色至淡黄色坚实小丘疹,最常见于下睑及颧颊部,亦可见于颈胸、腋下、四肢及腹臀等处,多对称分布[1]。1971年,Carneiro等[2]首次报道女阴汗管瘤。此为汗管瘤特殊类型,损害主要分布于双侧大阴唇及阴阜,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瘙痒、间歇性瘙痒或随月经周期加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6期2021-02-16

  • 管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710021)汗管瘤是向末端汗管或真皮小汗腺导管分化的一种错构瘤[1]。1879年Kaposi首先描述,1984年Unna命名为汗管瘤,国内朱文元1988年首次报告该病。汗管瘤的人群发病率为0.6%,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2,3]。Friedman和Butler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疾病将汗管瘤分为四型,分别为局限型,家族型,合并Down氏综合征型及发疹型[4]。汗管瘤好发于正常无大汗腺的解剖部位,75%发生在头部或颈部,20%在躯干,5%在四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6期2020-12-08

  • MRI诊断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张函光颅咽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颅内先天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颅内肿瘤中2%~4%的患者为颅咽管瘤[2]。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但会沿着鞍上、蝶窦、鼻咽后壁至第三脑室生长,对邻近组织结构形成压迫,进而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4]。颅咽管瘤鞍区病变多样,结构复杂,如果诊断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会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故准确的术前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5]。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7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29期2020-10-29

  • 颅咽管瘤侵袭脑组织的常规MRI研究
    慧聪,陈绪珠颅咽管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颅咽管上皮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虽然为WHO Ⅰ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有侵袭性[1-2]。常侵及周围的组织和结构,如第三脑室[3]、下丘脑、视交叉等视觉通路[4-5]、垂体等结构[6]。一旦侵袭周围的组织结构,手术全切困难,遗留复发隐患。颅咽管瘤对周围脑组织的侵袭可在肉眼或显微镜下进行判断,约51%的侵袭率[2],但这种术中和术后的判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有研究者利用特殊的扫描设备,如Micro-CT,以3D成像的方法显示

    磁共振成像 2020年7期2020-09-30

  • 生长抑素受体mRNA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0041)颅咽管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颅咽管瘤的防治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正常组织的癌变过程会伴随着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使得癌变组织逃避凋亡以及继续生长。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在人体各种组织中普遍表达,其中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SSTR2[1]。在不同类型颅咽管瘤组织中检测SSTR2的表达差异,有助于探讨SSTR2在颅咽管细胞癌变发生以及不同类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7期2020-07-21

  • 双眼视物模糊 原是颅咽管瘤
    ,最终确诊为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肿瘤大多位于鞍上区,可向第三脑室、下丘脑、鞍旁、两侧颞叶、额叶底部及鞍内等部位发展,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阻塞脑脊液循环而导致脑积水。临床上,颅咽管瘤患者常伴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许先生双眼视物模糊的症状,正是由于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临床上对颅咽管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大多数的颅咽管瘤可以通过手術达到全切除,有些比较复杂的颅咽管瘤

    保健与生活 2020年9期2020-05-28

  • 论著/通过MRI 识别BRAF 基因突变型颅咽管瘤
    对部分难治性颅咽管瘤具有缩小肿瘤体积的作用,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可用于颅咽管瘤的术前治疗,有助于切除肿瘤。本研究探讨基于MRI 特征的BRAF 基因突变型颅咽管瘤的非侵袭性诊断技术。方法 共纳入52 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颅咽管瘤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标本BRAF 和CTNNB1 基因突变。由两位不知晓患者身份和BRAF 基因突变等临床信息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对颅咽管瘤患者的MRI 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状和成分,囊肿信号强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1-08

  • 颅咽管瘤治疗困境及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年首次提出“颅咽管瘤”,用以描述一种主要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上皮组织肿瘤[1]。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颅咽管瘤被认为是较为罕见的颅内肿瘤,年新发病例数为0.5 ~2.5/100 万,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2%~4.6%[2⁃3]。与垂体腺瘤相比,颅咽管瘤发病率低、病理分级低(WHOⅠ级),但因其位于鞍区,毗邻垂体柄、下丘脑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较大,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患者预后较差。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其他针对颅咽管瘤的治疗手段十分局限[4⁃5]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1-08

  • 垂体大腺瘤与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垂体大腺瘤与颅咽管瘤临床表现多样,垂体大腺瘤常呈哑铃状、葫芦形,局部囊变、坏死常见,而颅咽管瘤形态多样,呈囊性或囊实性,壁厚薄不均,从形态方面较好区分两者。但如果大腺瘤全部为囊性,则较难与颅咽管瘤区分。垂体大腺瘤一般会先在鞍内生长,后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所以理论上正常垂体结构是不会显示的,但也存在腺瘤一侧生长的现象,即可以看到部分正常垂体,而颅咽管瘤可压迫垂体,使垂体变扁、形态失常,此时就会对诊断产生干扰。笔者收集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4期2019-04-24

  •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影像学鉴别诊断
    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 其中以垂体瘤最常见, 占鞍区肿瘤的 77.08% , 其次为颅咽管瘤, 占 15.20%。此二类肿瘤在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上均类似, 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不同。为了提高对垂体瘤与颅咽管瘤鉴别诊断的认识, 本文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的角度, 作一文献综述, 以供了解参考。1发病机制目前颅咽管瘤与垂体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但比较公认的理论有下面几种:(1)垂体瘤: 主要是关于激素分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2期2019-04-17

  •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微爆破治疗汗管瘤的临床观察
    510600)汗管瘤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属于附属器肿瘤的一种,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而形成的错构瘤,常见于女性群体,发病原因和患者体内分泌的情况有关,但也有患者具有家族史[1]。皮损呈粟粒大小、淡褐色,发病率高,青春期、妊娠或月经期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大都出现在眼睑、面部等部位,散在分布,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2-3]。目前常用的汗管瘤治疗方法是多功能电离子或激光治疗,虽然对患者病情起到一定效果,但创伤面较大、恢复慢[4]。为了寻找科学有效的汗管瘤治疗方法,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12期2019-03-17

  • 实性颅咽管瘤的MRI诊断*
    71000)颅咽管瘤是6~18岁青少年和50~60岁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之一,占颅内脑外肿瘤的4%左右[1],肿瘤可分为囊性和实性[2],实性颅咽管瘤在临床远较囊性和部分囊性少见,其术前影像诊断符合率较低,笔者搜集了8例实性颅咽管瘤,对照病理分析其MRI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实性颅咽管瘤的术前影像诊断符合率。1 材料与方法8例实性颅咽管瘤全部经病理学证实,年龄10~65岁,平均20.5岁,男女比例5∶3。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以及头痛,半数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18

  • 颅咽管瘤28例CT和MRI诊断分析
    12300)颅咽管瘤是儿童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来源的肿瘤,本病起源于口腔形成过程中的拉氏袋(Rathke's pouth)残存上皮细胞,好发于鞍上池、鞍区及三脑室,是仅次于垂体瘤的鞍区第二常见肿瘤。笔者收集了我院2010年~201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颅咽管瘤患者CT及MRI检查的影像表现,以期探讨CT与MR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28例病例,26例行CT和MRI两项检查,2例行MRI检查,部分病例行增强检查。CT使用德国西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2019-01-07

  • 颅咽管瘤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61000)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P)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对于颅咽管瘤的治疗,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将良性肿瘤切除掉。为了提高颅咽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选取的80例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从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其中80例颅咽管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这8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02

  • 颅咽管瘤累及鞍下影像学表现1例
    16)图1 颅咽管瘤 A.骨窗轴位CT表现; B.轴位平扫T2WI; C.矢状位MR增强扫描; D.病理图(HE,×200;箭示胆固醇结晶,箭头示上皮岛)患者男,47岁,因“右侧视力下降及面部感觉障碍7个月”来诊。查体:右侧眼裂变小,右眼内视、外展不能。垂体激素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见鞍区、蝶窦及枕骨斜坡骨质破坏,伴片团状软组织肿块,约4.7 cm×4.2 cm×3.3 cm,破坏区内见斑片状骨化影(图1A)。MRI: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间杂斑点状T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9期2018-10-18

  • 国内首例经鼻内窥镜下儿童颅咽管瘤切除手术成功,开启治疗新方向
    编辑/一 帆颅咽管瘤是一种儿童最为常见的颅内肿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既往常用的开颅手术方式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弊端。同时,由于颅咽管瘤生长位置较深,手术全切除率低,导致具有高复发以及无瘤长期生存率低的特性。因而这也使其成为唯一具有恶性结果的良性肿瘤,也是一种令神经外科医生感到沮丧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开展的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切除颅咽管瘤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带来了全切颅咽管瘤的希望。由于该入路技

    科学生活 2018年7期2018-08-06

  • 局限于第三脑室内的实性颅咽管瘤1例
    )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讨论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2%~4%。多数学者认为颅咽管瘤起源于Rathke囊的鳞状上皮残余,可发生于Rathke囊移行的任何部位,范围从犁骨、中线蝶骨至蝶鞍底部,而局限于三脑室的颅咽管瘤十分罕见。1992年Mitsuhiro等报道[1],三脑室颅咽管瘤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患者平均年龄48岁,头痛是主要症状,视野缺损和内分泌异常的发生率较低。三脑室颅咽管瘤多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内一般无钙化[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25

  • 颅咽管瘤恶性转化1例
    10010)颅咽管瘤恶性转化1例戴学军1*王国良1王蔚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1神经外科;2病理科,广东 广州 510010)颅咽管瘤; 恶性转化; 放疗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缺损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颅咽管瘤属于Ⅰ级良性肿瘤,其组织病理亚型为成釉质细胞型和鳞状乳头型两种。恶性颅咽管瘤非常罕见,鲜有报道,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手术及放疗后发生恶性转化的颅咽管瘤1例,报告如下。图1 肿瘤影像学表现A: 头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7年3期2018-01-08

  • 鞍上实性颅咽管瘤一例
    告·鞍上实性颅咽管瘤一例王波涛1,刘 有1,陈志晔1,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放射科,海南三亚 572013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853实性颅咽管瘤;鞍上;磁共振成像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鞍上,半数以上好发于20岁以前的人群,第2个发病高峰在40~60岁,成人通常伴有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儿童以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大体病理可分为囊性、囊实性及实性颅咽管瘤3种类型,其中实性最少见,实性所占比例小于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8

  •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例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例陈忠业 王丽金 刘相勇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全身泛发紫红色和褐红色扁平丘疹,无痛痒4年余。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眼睑出现数个粟粒大皮色扁平丘疹,并逐渐增大,未诊治。随后2个月躯干、四肢又发现针尖大丘疹,渐发展至粟粒大,对称密集分布,大部分丘疹呈紫红色或褐红色,无痛痒。曾到当地多家医院诊治,给予抗过敏治疗(药物不详),无效。近2年来皮损继续扩展至臀部、阴茎包皮、四肢屈侧,损害呈片状密集,而面部、双眼睑皮损依旧存在。既往健康,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3期2017-04-07

  • 颅咽管瘤
    床医学图像·颅咽管瘤图1 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见×200 1a可见鳞状上皮结构伴周围“栅栏”样排列的柱状上皮细胞,伴湿性角化物形成HE染色1b旋涡状细胞簇胞核表达β-连环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 Vision二步法)图2 乳头型颅咽管瘤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见×200 2a肿瘤组织由无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HE染色2b胞膜表达β-连环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Figure 1 Optical microscopy findin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3-29

  • 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劲夫,邢 俭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秦至臻1,王建祯1,马振宇2,杜长生1,李钟铭1,封耀辉1,刁劲夫1,邢 俭1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2010-01至2014-12收治的136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其中采用额底纵裂入路42例,额下入路28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27例,翼点入路36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118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出现尿崩症63例(

    武警医学 2017年1期2017-02-15

  • 儿童颅咽管瘤发病有信号
    bQ==儿童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据了解,在我国人群中,颅咽管瘤发病率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7%~6.5%。其中,70%为1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颅咽管瘤首发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极易被误诊,因此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延误治疗危害大有父母带孩子来我科室就诊,讲述孩子视力下降、头晕,但在眼科检查后发现并不是眼睛的问题,于是来神经外科检查。CT检查后发现,孩子所患的是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先天性肿瘤,但其生长常累及下丘脑重要结构,所以需要彻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12期2016-12-29

  • 颅咽管瘤中IL-1α、IL-6的表达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颅咽管瘤中IL-1α、IL-6的表达的临床意义夏志强,杜彦挺,杜光勇,高丽,张伟,李涛,田继辉,宫剑(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陕西 榆林 719000)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在颅咽管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切除的颅咽管肿瘤标本57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组织标本中IL-1α,IL-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颅咽管瘤的病理类型、术后复发率及切除率的关系。结果本次实验5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2-25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胞病毒感染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闫志丰 李三中 董秋峰 陈晓燕 李娟 霍军丽 高大宽 甄海宁*费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2)目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CMV感染与颅咽管瘤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MV立刻早期蛋白1-72(IE1-72)和磷酸化糖蛋白65(pp65)抗原在89例颅咽管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颅咽管瘤组织中HCMV IE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年2期2016-11-25

  • 鞍内型颅咽管瘤一例
    报告·鞍内型颅咽管瘤一例陈志晔1,2,刘梦琦1,2,马 林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放射科,海南三亚 572013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853颅咽管瘤;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1.2%~4.0%,占儿童颅内肿瘤6%~13%。根据发病部位,通常可分为鞍上型(75%)、鞍内型(4%)及鞍内鞍上型(21%)[1],鞍上型及鞍内鞍上型根据特征性影像表现术前诊断不难,鞍内型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困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8

  • 颅咽管瘤治疗中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松涛·述评·颅咽管瘤治疗中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漆松涛*上海瑞金医院主办的“瑞金微创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进展高峰论坛”就神经外科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2016年7月3日就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经颅,还是内镜经蝶手术进行了专题讨论,内容丰富、形式活跃。莅临现场共八十余位专家,参加讨论均为国内神经外科有重要影响的专家,会议还采用了微信平台、神外资讯等网络直播方式向全国同道进行推介,可以肯定这是一次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本人有幸现场参与并聆听了十余名专家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2016-04-04

  • 3年抑郁求医无果 罪魁原是颅咽管瘤
    科医院切除了颅咽管瘤,原来患者并没有抑郁症,都是脑子里的颅咽管瘤在作祟。患者今年35岁,近几年,他常常无精打采,爱睡觉,体型明显发胖。四处求医,均被诊断为抑郁症。按抑郁症治疗1年,症状不仅无好转,而且渐渐加重。直到两个月前,患者视力和记忆力均严重下降,经头CT、核磁共振检查,终于发现疾病的元凶——颅咽管瘤。由于未及时就诊,肿瘤直径达5厘米,已导致脑积水。鉴于患者术前症状比较重,而且完全是实性肿瘤,手术难度极大,医院专家认真研究了患者的肿瘤特点,制定最佳手术

    家庭医药 2016年1期2016-01-20

  • 局限型口周汗管瘤一例
    图2)。诊断:汗管瘤。讨论图1 局限型口周汗管瘤患者皮损图2 局限型口周汗管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汗管瘤(syringoma) 是一种良性表皮内小汗腺导管肿瘤。本病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1],且多在青春期前后或者30 ~40 岁发病。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存在一定联系[2],同时国外有文献报道本病可能是一种与染色体16q22 相关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3],不过相关的突变基因还未见报道。1876 年Kaposi 首先描述,1894 年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12-23

  • 女阴汗管瘤1例
    珠 李保强女阴汗管瘤1例韩晨珠 李保强∗患者,女,45岁。双侧外阴丘疹5年。皮肤科查体见双侧大阴唇外侧褐色粟粒至绿豆大光滑丘疹,部分丘疹融合成片。组织病理符合汗管瘤特征。汗管瘤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外阴丘疹5年。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侧外阴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肤色丘疹,无水疱、结节、破溃等,轻度瘙痒,未予重视,近1年皮疹逐渐增多,因担心皮损“癌变”于2014年1月1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既往体健,否认非婚性生活史及局部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12期2015-11-01

  • 发疹型汗管瘤2例
    。诊断:发疹型汗管瘤。病例2:患者女,45 岁。双腋窝、双腹股沟、脐窝丘疹16 年, 于2014 年2 月20 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16 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腋窝、双腹股沟、脐窝部相继出现少许粟粒大皮色、淡红色、淡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一直未予诊治,后皮疹缓慢增多,轻度瘙痒,皮损在夏季或运动后易加重,冬季减轻。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腋窝、双腹股沟、脐窝部可见散在或密集对称分布的粟粒大小的皮色、淡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3-10

  • 发疹型汗管瘤1例
    。诊断:发疹型汗管瘤。2 讨论汗管瘤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年龄呈双峰,一般为青春期或30~40岁左右。本病好发于女性。临床上,汗管瘤皮疹为正常肤色、棕红色或褐色小丘疹,数目从数个到数百个,直径数毫米,通常双侧对称分布,但也有单侧、单侧痣样、躯干下部及泛发性分布的报道[1-2]。皮疹多无自觉症状,但在夏季或出汗较多时可有瘙痒或烧灼感。Friedman和Butler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疾病将汗管瘤分为4型,分别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12-04

  • 囊内注射博莱霉素在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中的价值及前景*
    00016)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原始胚胎上皮细胞残余组织发生。传统的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但因颅咽管瘤所处的解剖位置特殊,积极手术导致重要结构损伤的风险较大,即使能达到完全切除,术后也易复发,因此此类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囊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手术全切除难度大的巨大囊性颅咽管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该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能控制不宜行放射治疗的患儿的肿瘤生长,延长寿命,为

    重庆医学 2014年28期2014-08-15

  • 三脑室底型颅咽管瘤骨膜蛋白表达及其与下丘脑功能的关系☆
    三脑室底型颅咽管瘤骨膜蛋白表达及其与下丘脑功能的关系☆陈铭*刘忆*曹永福*潘军*石瑾*汪潮湖*万仁宽*冯展鹏*殷春梅*漆松涛*目的 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在三脑室底内型颅咽管瘤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成釉细胞型且外科分型为三脑室底内型的颅咽管瘤患者资料,对其病理切片进行POSTN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染色程度和肿瘤与三脑室底粘连程度、术后下丘脑功能和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POSTN表达于颅咽管瘤间质成分,表达程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11期2014-04-28

  • 发疹型汗管瘤1例
    陈声利发疹型汗管瘤1例吕文国 周盛基 陈声利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躯干泛发丘疹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部出现粟粒大淡褐色丘疹,后皮疹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颈部,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颞部、颈部、躯干前面及四肢近端泛发的肤色或褐色丘疹,扁平或类圆形,坚实,孤立,互不融合,直径1~3 mm不等,分布较对称(图1、2)。组织病理(胸部)示: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中上部可见较多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9期2014-03-29

  •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姜克文大多数颅咽管瘤生长部位处于大脑深部的鞍区和第三脑室内,主要对下丘脑神经组织、视神经和视交叉造成侵犯。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切除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且病情复发率较高,术后患者常出现严重的尿崩及高钠血症、高热和昏迷等症状,甚至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本次研究对患有颅咽管瘤的患者应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6期2013-09-12

  • 显微镜下颅咽管瘤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市中心医院)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从胚胎颅咽管残余组织发生的一种良性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1],由于其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2002年12月~2012年8月,我们显微镜下切除101例颅咽管瘤。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1例颅咽管瘤患者,男38例,女63例;年龄4~64岁,平均34岁;病程2周~18个月;均经病理科确诊。临床表现:头痛58例;视神经压迫症状52例,包括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生长发育

    山东医药 2013年16期2013-04-07

  • 颅咽管瘤的CT诊断
    41300)颅咽管瘤是颅内脑外肿瘤,其组织发生目前有两种学说比较被人们接受。胚胎剩余学说认为颅咽管瘤起源于颅咽管在退化过程中残留的上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胚胎7~8周颅咽管逐渐消失,在发育过程中常有上皮细胞小巢遗留,即成为颅咽管瘤的组织来源;化生学说认为颅咽管瘤是由正常腺垂体的结节部有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化生而来。肿瘤常发生于鞍上池、鞍区及三脑室;好发于儿童,亦可见于成人,男女比例均等。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颅咽管瘤病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11-21

  • 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探讨①
    050)儿童颅咽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占儿童脑肿瘤的1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4%,几乎全部是牙釉质型,绝大多数病例有囊变和钙化,及与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等结构粘连,一些颅咽管瘤还具有侵袭性生长及易复发的特点,故张玉琪等[1]认为儿童颅咽管瘤应属恶性肿瘤。儿童颅咽管瘤的病因至今不详。炎症与肿瘤的关联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肿瘤微环境中,炎症细胞和分子几乎影响到肿瘤进展的每一方面[2]。本实验采用高通量液体芯片技术检测了颅咽管瘤患儿外周血清中IL-6、I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7-30

  • 炎症相关因子IFN-α及TGF-β1在颅咽管瘤的表达及意义☆
    GF-β1在颅咽管瘤的表达及意义☆郭邦明*漆松涛*黄广龙*潘军*颜小荣*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因子IFN-α、TGF-β1与颅咽管瘤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TM法检测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58例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复发组及初发组颅咽管瘤组织中 IFN-α、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年9期2012-04-20

  • 颅咽管瘤组织中 IFN-α、IFN-αR、OPN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厦人民医院)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手术剥离困难,术后可遗留严重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颅咽管瘤的炎症反应是导致其与周围组织粘连的重要原因[1,2]。IFN-α 和骨桥蛋白(OPN)都是重要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研究观察了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IFN-α 受体(INF-αR)及 OPN 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

    山东医药 2012年30期2012-04-13

  • CD147、MMP-9与釉质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晓, 刘文庆颅咽管瘤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在儿童中占幕上肿瘤的第一位[1]。颅咽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易于复发。有报道,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病死率高达 38%[2,3],复发率高达58%[4]。特别是儿童釉质型颅咽管瘤,以囊性为主,与下丘脑粘连紧密,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以实质性为主的成人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目前关于颅咽管瘤复发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甚少,有报道部分颅咽管瘤向毗邻脑组织呈绒毛状浸润性生长[5],而肿瘤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无疑与术后肿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8期2011-08-11

  •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1例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讨论汗管瘤由Kaposi于1876年首先描述,1894年由Unna命名为汗管瘤,为一良性肿瘤[1]。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据报道女性占75%以上,部分患者有家族史[2],国内刘盛秀等曾报道过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家系3代5例[3]。依据皮损分布将其分为 :眼睑型、发疹型、局限性,包括生殖器汗管瘤、肢端汗管瘤。目前对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的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马东来等[4]曾报道1例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汗管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常建民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4期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