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

  • 阐释的张力——朱光潜对“静穆”说的文化“误读”现象探微
    力——朱光潜对“静穆”说的文化“误读”现象探微董亭亭(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朱光潜评价陶潜时提出的“静穆”说是对尼采阿波罗日神“观照”的一种文化误读,不过这种误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阐释学“视界融合”视域下,“静穆”说形成了由阐释对象、影响者和接受者构成的三重视界重叠。从朱光潜学贯中西的学术理想和自身的性情、文化人格进行分析,可对朱光潜的“静穆”说误读现象做出合理阐释,进而在一个更大的阐释循环内,肯定朱光潜为中国文论融汇中西的现代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8

  • 低音
    中狂奔静 穆草是静穆的羊群是静穆的黑马和白马是静穆的奔跑的雪山是静穆的卓尔山下的村庄是静穆的空气中的冷是静穆的……一种静穆从时间的源头传递过来,消融了眼前的一切存在没有我,没有羊群没有马匹和草场除了我写下的诗句,整个祁连只剩下亘古的空因为空,而丰盈在茶卡盐湖盐铺成的道路,我第一次走过盐雕出的城堡,我第一次触摸一生的盐粒都在这里了雪粒叫出冷,盐粒叫出痛青盐的硬,唯有水,唯有巴里登拉牧慈爱的眼神,能让它变得柔软一条梦幻的铁轨,伸向过去和未来接通时间的苍茫和万物

    飞天 2020年11期2020-12-03

  • 等待死者
    ,完成了从悲悯到静穆的主题升华。关键词:沈从文;《静》;突转;静穆作者简介:吴洋月(1983.4-),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4如果按照学界惯常使用的沈从文文学生涯前中后三阶段的划分方法[1],以1934年出版的《边城》作为其成熟期最大的收获,那么,写作于1932年3月的短篇小说《静》则无疑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2020-09-29

  • 月光
    的冬夜,城市还在静穆中酣睡,我从梦中惊醒,好像有人在我耳边轻呼我的名字。我的房间一片迷蒙;月儿身着轻盈的长袍,像一位洁白的仙女,凝睇我睡眠;她還透过彩绘的玻璃窗,对我微笑。夜巡者在街上走过。空旷的十字街头,有一只无家可归的狗在哀叫,还有一只蟋蟀在我炉灶边鸣唱。不久,周围逐渐沉寂,夜巡者已经走远,有人为可怜的弃狗打开大门,而倦怠的蟋蟀已经安息。我刚刚醒来,还在赞叹另一世界的种种奇妙,周围的一切对我是空梦一场。啊,当月儿神秘地来到你的床前,用她凄凄的吻把你唤醒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9期2019-11-06

  • 古代神秘如何转换为现代神秘:对黄雅莉“静穆”系列的讨论
    heng1黄雅莉静穆系列雕塑木、漆尺寸可变,共7件1986(2007年重制)2009年5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的“意派:世纪思维”展览上,我第一次看到黄雅莉的雕塑“静穆”系列。这组雕塑是黄雅莉在1986年创作的,参加过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2009年艺术家因“意派”展的邀请重新制作了这组雕塑。这件作品的图片曾经在许多有关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籍中多次出现,在《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一书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文字讨论了这件作品。

    当代美术家 2019年4期2019-09-13

  • 德国启蒙运动美学思想探析
    学、认识论美学、静穆高特雪特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其著作《批判的诗学》当中。这部著作学界认为是布瓦罗《论诗艺》的翻版。布瓦罗的哲学出发点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高特雪特的出发点则是笛卡尔理性主义加德国哲学家把莱布尼茨和伍尔夫的理性主义。因此,高特雪特认为,文艺基本上是理智方面的事情,只要根据理性,掌握了一套规则,就可以如发炮制。受此观念的影响,布瓦罗讨厌新生事物,因为他们出乎了陈规常轨的新生事物。第二个代表人物就是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他主张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2019-09-10

  • 论陶渊明的“静穆”与“怒目”
    两家对陶渊明的“静穆”与“怒目”之争。一静穆的本义是安静、庄严。蕙风词话中写到:“依黯在情,静穆在神,在情者稍易,在神者尤难。情有迹也,神无迹也。神不静穆,犹为未至也。”朱光潜由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提到“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而归结到“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陶渊明的静穆表现在田园隐逸生活之中,他远离官场,以平和宁静来泯然内心的痛苦,《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达到了真正出神入化的境界,诗人的

    文学教育 2018年13期2018-11-30

  • 古槐之心 (组诗)
    对的坚固、完整、静穆搬移到纸面,这坚固、完整、静穆的祭奠、缅怀,与挽歌。古槐之心我的身体内沉积着无数个我。新生的绿芽,绽开的白花,都让我欣喜而我知道,它们迟早会成为一蓬黑刺,成为黑色的树干本身,直至成为最后的一段根,一抔泥土。万物皆为庙宇雨滴经过苍翠的松梢,汇成一注注灰亮的泉水浇注下来。我终于相信了,无论松树,还是松树下这具依然炙热的肉身,皆是庙宇皆是敞开的,清凉的,烟火不息的大地庙宇。坏月亮明月高悬明月是我童年蛀掉的一颗坏牙虫儿还留在我的身体内它不停地咬

    中国诗歌 2018年3期2018-11-14

  • 论陶渊明的“静穆”与“怒目”
    两家对陶渊明的“静穆”与“怒目”之争。一静穆的本义是安静、庄严。蕙风词话中写到:“依黯在情,静穆在神,在情者稍易,在神者尤难。情有迹也,神无迹也。神不静穆,犹为未至也。”朱光潜由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提到“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而归结到“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陶渊明的静穆表现在田园隐逸生活之中,他远离官场,以平和宁静来泯然内心的痛苦,《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达到了真正出神入化的境界,诗人的

    文学教育 2018年5期2018-05-26

  • 野草题辞
    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摘自鲁迅《野草》,本篇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北京《语丝》周刊第138期)

    师道 2018年4期2018-05-07

  • 用沉默追悼岁月
    陈思同天地有如此静穆,我将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鲁迅《野草》这是第二次来鲁迅故居了,寒假时来过一次,如今再次来,依旧人潮汹涌,人头攒动,依旧嘈杂而喧闹,依旧飘荡着臭豆腐的味道。我们有很长的时间可以用来游览祖居故居和三味书屋,但易见的,并没有什么人打算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乏味无趣的老屋上。十分钟以后,在店铺中流连的人就远比在百草园中转悠的人多得多了。走进三味书屋,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白墙黑瓦,描摹出那个民国时代,那个烟雨婆

    新作文·初中版 2018年3期2018-04-19

  • 野草题辞
    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师道(人文) 2018年4期2018-04-02

  • “怀出世心,做入世事”
    道 美学人生观 静穆一朱光潜先生(1897—1986)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学界对先生美学思想的关注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如二十世纪之前,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学者,就对其美学思想有所讨论批评。在翻阅众学者关于先生《诗论》作品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其《诗论》是一种“根植于中国自身文化的儒家诗论”,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部“中西汇通”之作。而我认为朱光潜的美学观点,是在中国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念而形成的。最先引发我这样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2017-09-25

  • 诗歌的静穆理想 ——读朱光潜《陶渊明》有感
    伦经典重读诗歌的静穆理想 ——读朱光潜《陶渊明》有感◎高雅伦主持人语:朱光潜先生1945年出版的《诗论》是美学界的经典名著,而《诗论》中的长篇论文《陶渊明》则是经典之中的经典。青年学子高雅伦的文章从“朱光潜‘静穆’说和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陶渊明思想的来源以及陶诗中的‘静穆’体现”、“陶诗中‘静穆’思想的启迪”三个层面对朱先生的“静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并在朱先生的静穆理论启迪下,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静穆意象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评价。是一篇好文章,值得推荐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6年2期2016-11-25

  • 守住静穆
    的博大精深。高山静穆,沉默无言,显现了精神的源远流长。绿叶繁茂,静以修身,透露出思想的丰厚内蕴,浮躁之人不能成大器。因此,内敛不张扬有底蕴才是我们的做人风范。非宁静无以致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诗清新脱俗,脍炙人口。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经历了得意者的“得意”,官至右丞,但他没有丝毫位高权重的骄奢淫逸。他也有隐逸者的“隐逸”,他能从高官爵位上走下来,却没有丝毫的逃避和厌世,是他守住了内心的静穆,心中宁静无丝竹乱耳,心中有志无车马喧嚣。王维的坦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2016-11-14

  • 读陶渊明之“静穆”中的“金刚怒目”论
    为读陶渊明之“静穆”中的“金刚怒目”论◎任为摘要:读陶渊明,既要从“静穆”中理解“金刚怒目”的局限,也要从“金刚怒目”中来理解“静穆”中的反抗因素。从“金刚怒目”思想斗争的胜利到“只有父子无君臣”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而折射出社会现实,怎一个“静穆”所能了得?由怨而不怒到愤而归隐,是屈服与反抗的本质较量,其人文内涵意义久远。关键词:反抗 解脱 人文丰碑一般说来,任何时代进步作家的世界观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反映在其行动和作品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矛盾现

    参花(上) 2016年7期2016-07-11

  • 《野草》
    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04

  • 缓慢的静穆(外一首)
    章 凯缓慢的静穆(外一首)章 凯缓缓地爬上山巅。人迹罕至。团云汤涌。丢弃不相关的物什吧!天赐衣食,苦赐甘适。但愤怒,来自那一面的真正咆哮,依然存在。仿佛就发源于这片刻的闲憩,仿佛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美也发源于这闲憩,以及闲憩中缓缓达到的静穆。涧 水生命的激动,常常以不被理解的方式开始:比如恋爱。比如,突然泛起一朵彤云。比如流水,它,将会去哪儿?蓝天白云,将会去哪儿?当月亮还挂在天空,它正失去它所有的重量。当涧水欢淌,它将卡死所有的鱼。但爱……以及幻想,使它们发

    扬子江诗刊 2015年5期2015-11-14

  • 试论中国画中的苍古
    画;苍古;禅境;静穆;象外之象一、中国画苍古的阐释在世界艺术中,以中国的艺术和自然结合的最为紧密。中国优秀的写景艺术,皆为情与景、自然与义理的产物,不离情而言景,不离义理而摹自然。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提倡苍古,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情景的交融,其间并渗透着浓厚的哲学意味。在人物画中也有不少杰出画家提倡苍古韵味,并躬行实践。苍古不仅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则,还是艺术品评的重要标准。“苍古”是指一种超越的境界。通过古这一无限时间性概念,来超越时间粘滞所带来的束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9期2015-05-30

  • 论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静穆之境
    格,在物我关联与静穆之境中有人生境界。陶渊明田园诗歌艺术构造独具匠心、思想内涵丰富,流露出的宁静、静穆之感给人带来了美的感受和心灵的涤荡,诗歌的审美意味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及诗学评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关键词:田园诗静穆意象诗蕴意义“静穆”有安静、庄严、冲和恬淡之意,朱光潜和宗白华受西方美学启示,结合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提出了“静穆”之说。静穆不仅体现在文本的艺术形式上,也蕴含在作品彰显出的深沉境界中。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冲淡平和,有安静严肃之感,表现出一种静穆之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7期2014-08-02

  •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温克尔曼的美学思想初探
    君“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温克尔曼的美学思想初探马婉君在近代欧洲,作为最早对古希腊造型艺术开始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热情赞赏的先驱之一,德国人温克尔曼是艺术史学上鼎鼎有名的学者,他的研究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风气,对他同时代的人及后来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温克尔曼认为希腊艺术存在一种理想美,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种观点的提出在引发了他同时代人争议的同时,还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美学发展,他的这种理论也唤醒了德国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德国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3期2012-04-07

  • 也谈朱光潜的“静穆说”
    历来备受争议的“静穆说”,得出朱光潜“用他的人生实践他的美学理论”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静穆说”的命运即是朱光潜一代美学大师的命运。关键词:朱光潜;静穆说朱光潜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他融贯中西文艺理论,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一代宗师。朱光潜文艺理论中有关陶渊明的“静穆”一说曾引起鲁迅的批评,并由此引发一段大的纷争,以至成了学术界的公案。下面也就这个问题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先看一下“静穆说”提出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2期2009-01-07

  • 那夜的烛光
    ?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那句话,而且因为喜欢自己在烛光中像天使的那份感觉,她竟附带也喜欢上了台风之夜。也许,以她的年龄,她对天使是什么还不甚了然,她喜欢的只是我那夜称赞她时郑重而受宠的语气。一句不经意的赞赏,竟使时光和周围情境都变得值得追忆起来。多么可回溯的画面啊!那夜,有一个小女孩相信自己像天使;那夜,有一个母亲在淡淡的称许中,制造了一个天使。读一读记一记惊讶:感到很奇怪,也很惊异。静穆:安静庄严。附带:另外有所补充。郑重:严肃认真,周密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8年8期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