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

  • 不同基原洪连中7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对比分析
    药用价值高。其中基原之一短筒兔耳草(LagotisbrevitubaMaxim)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平肝、行血调经等作用,可用于发热烦渴、肺热咳嗽、头痛眩晕、湿热黄疸、月经不调等症[2]。《部颁藏药》收载了全缘兔耳草(L.integraW.W.Smith)[3],其他地方标准[4-7]以药材名“兔耳草”或“洪连”收载了革叶兔耳草(L.alutaceaW.W.Smith)、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Maxi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3年11期2023-11-30

  • 金莲花的本草考证Δ
    ,但未进行名称和基原分析;沈志平[8]系统地从金莲花的名称、产地、临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证,但参考书目单一,且未进行基原分析。总体而言,相关的考证研究依然不够系统、全面。有鉴于此,笔者拟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并结合现代标准及相关文献研究,从名称、基原、产地对金莲花进行考证,以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名称考证早期本草专著中关于金莲花的相关记载较少,而在文学著作、地方志史中多有记载。如元代周伯琦的《上都纪行诗注》描述金莲花:“有名金莲花者,似荷而黄

    中国药房 2023年21期2023-11-14

  • 基于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的忍冬属中药鉴别研究
    化合物, 但药材基原不同其具体成分和含量具有一定差异[2]。 目前, 在药材流通领域, 忍冬科忍冬属中药因种类多、 产量大、 分布范围广、 性状特征相似、 功效相近, 存在掺伪混淆等现象, 尤其因山银花价格远远低于金银花而掺伪混淆严重, 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有效性造成影响。 因此, 开展不同基原忍冬属中药材的鉴别研究十分必要。当前, 对忍冬属中药的鉴别方法多集中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以及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年11期2023-11-03

  •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的品种及基原整理*
    种类较多、品种和基原复杂的类群。2018年,著名藏医学者嘎务编著的《藏药晶镜本草》中,现今藏医药用的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有21种,入药部位均为干燥花[1]157-304,且绝大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是藏医药用植物中仅次于菊科的最大科属。藏医药用龙胆科使用上,由于采集方式的不规范及龙胆科藏药材品种的整理及质量控制方式不全,导致龙胆科藏药材的品种整理、基原等基础研究及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入药都处于严重滞后。鉴于此,笔者据《妙音本草》《宇妥本草》《度母本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5期2023-06-14

  • 基于分子与形态证据的傣药“傣百解”基原考证
    道,从“傣百解”基原植物通光散(Marsdeniatenacissima)中已分离出190余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有机酸化合物和生物碱化合物等(廖矛川等, 2016),其中固醇类化合物是抗肿瘤和耐化疗逆转作用的特有物质和主要活性成分(Wang et al., 2018)。“傣百解”用药历史悠久,现已被西双版纳州傣医院用作多个院内制剂的组方药材,如百解胶囊、雅解嘎罕、版纳凉剂等。其中,百解胶囊在傣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

    广西植物 2023年1期2023-03-13

  • 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PLS-DA分析的五个基原绿绒蒿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混淆,品种混乱、基原复杂,故绿绒蒿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应用面临挑战[5,6]。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效分离能力,可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对复杂中药成分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已被广泛用于天然药物分析[7,8]。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对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racemoseMaxim.、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Thoms、五脉绿绒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年1期2023-02-23

  • 重楼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9个皂苷含量比较△
    苷[12]。重楼基原植物生长周期长,其种子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需要经历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2 个阶段,至少2 年才能萌发,而且种子成熟后还容易发生霉变、腐烂现象[13],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从栽种至其成熟需要8~10 年[14]。再加上其药用价值大、市场需求量高等原因,导致野生重楼资源迅速减少,市场上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现象严重[15]。对重楼基原植物不同部位的充分利用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和减少市场乱象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针对重楼地上部分的研究。陈昌祥等[16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11期2022-12-26

  •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不同基原小檗皮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
    组学技术筛选不同基原小檗皮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徐鑫梅1,杜 欢1,易 欢1,武鑫玥1,冯 图2*,蒋桂华1,范 刚3*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3.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研究不同基原小檗皮药材(甘肃小檗Schneid.、鲜黄小檗Maxim.、匙叶小檗Schneid.和刺红珠Franch.)的整体化学成分差异,筛选品种鉴别的指标性成分

    中草药 2022年23期2022-12-08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基原茵陈的区分及各品种茵陈质量评价
    等。因茵陈有2种基原且目前各基原茵陈标准仅用单一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缺乏全面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现有文献对茵陈及茵陈标准汤剂水提物[6-8]、醇提物[9-10]、挥发油[11]有少量研究,但尚无对滨蒿和茵陈蒿二者成分及质量差异的研究,并且鲜有对不同基原茵陈药材使用指导原则的报道。本研究同时建立滨蒿和茵陈蒿HPLC指纹图谱,全面比较滨蒿和茵陈蒿两种基原茵陈所含化学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为茵陈制剂原料的选择及茵陈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依据。1 仪器与试药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2022-12-05

  • 升麻的品种考证
    典》[2]的升麻基原植物为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第17版《日本药局方》[3]增加单穗升麻Cimicifugasimplex。本文从本草学角度梳理升麻历史沿革,探讨其基原植物,可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基础。1 本草考证《神农本草经》[1]云,“升麻,一名周升麻”,明代李时珍释义“周升麻”即指“升麻”产于周地,《中药志》[4]云,“大三叶升麻

    中成药 2022年7期2022-12-02

  • 海桐皮基原的本草再考证*
    》中皆有收载,但基原却较为混乱,且现有考证观点不一,尚存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海桐皮基原混乱现状及目前考证研究进展在16个省份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以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海桐皮的基原多有不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山西中药炮制规范》[2]、《辽宁省中药炮制规范》[3]、《江苏省中药炮制规范》[4]、《重庆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标准》[5]中,海桐皮的基原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e L.或乔木刺桐Erythrina

    中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2022-11-11

  • 紫外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黄精基原植物的鉴别
    收载品种,其法定基原为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滇黄精(P.kingianum)、黄精(P. sibiricum)的干燥根茎,具有润肺滋阴、补脾益气、补肾益精之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精主要含有多糖、皂苷类和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2],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兼具食药用价值。黄精种类分布广泛,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基原黄精的化学成分、营养物质含量、药效等不尽相同[3—6],对其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年2期2022-09-29

  • 藏族医学药用罂粟科药材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
    罂粟科药材品种、基原及有关标准收载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以期为其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1 藏医学药用罂粟科植物的药材品种与功效查阅藏医药古籍记载的药材品种,结合现代文献记载的各药材的基原,藏医学药用的与罂粟科植物有关的药材涉及多个品种,其中,按《蓝琉璃》[8]、《晶珠本草》[9-10]等古籍对藏药材的归类及品种划分记载,部分品种被归为功效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药材下的不同品种。例如,《晶珠本草》[10]记载,按花色、生境等特点划分有(“东日丝哇”)、(“贾大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7期2022-08-18

  • 藏族药“杂赤”的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
    “杂赤”的形态与基原3.1 杂赤”的基原现代文献和藏药标准中收载的“杂赤”类藏药均为菊科植物,涉及到苦荬菜属(Ixeris)、小苦荬属(Ixeridium)、岩参属(Cicerbita)、风毛菊属(Saussurea)、头嘴菊属(Cephalorrhynchus)、毛鳞菊属(Chaetoseris)、还阳参属(Crepis)、毛连菜属(Picris)、厚喙菊属(Dubyaea)、黄瓜菜属(Paraixeris)、苦苣菜属(Sonchus)及黄鹌菜属(You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7期2022-08-18

  • 延胡索的本草考证
    ,对延胡索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及混伪品进行考证,得知其名称大致经历从“延胡”“延胡索”“滴金卵”“玄胡索”到“元胡”的过程,最后正名为“延胡索(元胡)”;延胡索基原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延胡索功效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记载有止痛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等病症;延胡索道地产区自五代起为今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交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06-06

  • 中药甘松的历史沿革
    间顺序,从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甘松的记载进行考证研究。研究发现,古今本草专著所记载的甘松药材基原一致,产地无大幅变迁,功效主治大致相同。通过对中药甘松进行系统的历史沿革考证,规范甘松药材的应用,为甘松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 甘松;基原;功效;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4-0045-08The History of Chi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7期2022-05-30

  • 枳壳的本草考证
    献,对枳壳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以及混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枳壳经历了“枳壳”“只壳”“奴隷”“商壳”“洞庭奴隷”等名称,现正名为枳壳。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未成熟果实。功效首载于唐代《药性论》,记载其“理气”“消食”“治痔疾”“消積”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道地产区自唐代起为陕西,宋明时向南扩张至河南、江西、浙江等地,清朝向西扩张至甘肃,民国时产区向南迁移至四川、福建等地。现主要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3-22

  • 玄参的本草考证
    献,对玄参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和混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得知其名称大致经历从“元参”“玄参”及别称“重台”“鹿肠”“正马”等过程,最后统一正名为“玄参”;历代本草记载玄参基原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的干燥根,古今记载基原基本一致;玄参功效自《神农本草经》记载具有清热凉血、补肾气、明目等作用,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玄参道地产区自汉时起为山东菏泽与河北沧州,明清时产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4期2022-03-11

  • 朝鲜淫羊藿中专属特征性成分朝藿苷A 的含量测定
    淫羊藿为淫羊藿多基原药材来源之一,其是小檗科植物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由于不同基原淫羊藿所含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巫山淫羊藿由于所含朝藿定C 含量较高,已单独从淫羊藿药材基原中单独列出,只测定朝藿定C 含量;淫羊藿药材其他基原的朝鲜淫羊藿、淫羊藿(心叶)、柔毛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均以总黄酮、总黄酮醇苷(朝藿定A、B、C 和淫羊藿苷)为含量测定指标,由于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低于其他基原品种,故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对朝鲜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期2022-02-13

  • 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的多基原黄精分子鉴定
    中规定黄精药材的基原植物[1],此外另有20 余种该属植物可在不同的地区入药。《中国药典》2020 年版规定的3 种黄精基原分布广泛,没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地理分布区有重叠。近年来,通过引种栽培也人为地扩大了黄精的生长区域,增加了各类群间性状交叉和种质混杂。黄精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滋阴和润肺等功能,其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甾体皂苷、黄酮、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血脂、降血糖、抗病毒、抗衰老和抑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并具有食用价值[2-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12期2022-01-28

  • 覆盆子的基原植物考证
    ,但对于覆盆子的基原植物,不同时期的记载较为模糊而杂乱。此外,目前由于覆盆子地方习用品种较多,其市场流通品种也较为混乱复杂,影响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浙江省是覆盆子的传统道地产区,覆盆子是新“浙八味”中药材之一。因此,本文在对大量本草文献分析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植物形态描述和图片特征,对历代本草文献中覆盆子的基原植物进行考证,旨在阐明覆盆子基原植物的历史变迁情况,为覆盆子品种的开发和其他习用品种的应用提供依据。1 东汉时期“覆盆”最早以“蓬蘽”的别名记载于《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9期2021-10-20

  •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及其化学计量学分析
    新疆藁本3种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为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3批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色谱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基原藁本药材进行分析,筛选差异成分。结果:藁本、辽藁本、新疆藁本药材的UPLC指

    中国药房 2021年19期2021-10-15

  • 百合科植物在纳西族医药中的应用整理
    百合科药材品种、基原、标准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该科质量标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1 整理方法在整理分析中,以药材“汉文名”及拉丁名作为药材品种划分依据,整理分析药材品种和基原植物种类。汉文名参照《中国植物志》等相关专著、标准;拉丁名参考《中国植物志》(Flora Reipublicae Popolaris Sinicae,FRPS,http://frps. eflora.cn)、eFlora(http://www.efloras.o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5期2021-10-08

  • 黄连的本草考证
    籍对黄连的名称、基原、历代本草药图、道地性、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功效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连的别名众多,但后世以黄连二字正名。其基原较稳定,多为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雅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与云连C. teeta Wall.3种。历代本草药图证据表明黄连形态大体一致,多由《证类本草》中2幅药图翻绘而来。黄连历代道地产区较多,但四川产黄连为最多,另也有澧州、宣州产者。黄连采收加工方

    中国药房 2021年13期2021-08-16

  • 不同基原忍冬属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分别为金银花(基原为忍冬属植物忍冬L.japonicaThunb.)及山银花(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Hand.-Mazz.、红腺忍冬L.hypoglaucaMiq、华南忍冬L.confusaDC.和黄褐毛忍冬L.fulvotomentosaHsu et S.C.Cheng[1]。而川银花则是列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为忍冬属植物细毡毛忍冬L.similisHemsl.、淡红忍冬L.acuminataWall.的干燥花蕾或带初

    中草药 2021年14期2021-07-21

  • 不同基原大黄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差异研究
    。加之大黄为3种基原,不同基原药材的使用目前未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也鲜有关于不同基原药材质量差异的研究报道。本文希望通过初步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此类药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提高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乃至减小中药品种临床差异、提高疗效提供一定的依据。1 材料与仪器1.1 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泵,Waters 2998 PDA检测器,Waters四元在线脱气机,Empower色谱工作站,美国Waters公司);XA105DU电

    食品与药品 2021年2期2021-05-18

  • 基于UPLC特征图谱的不同基原车前草差异成分研究
    目前,针对车前草基原鉴别方法主要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应用ITS2 序列鉴别[11-13]。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主要以大车前苷的含量控制车前草药材的质量。由于车前与平车前基原不同,二者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仅靠单一的大车前苷含量难以真正评价其质量,且不同基原车前草植物形态和药材特征比较相似,药材采收加工后叶片皱缩破裂,仅靠药典含量测定方法无法准确鉴别。本研究采用UPLC 法建立车前草药材的特征图谱和大车前苷、木犀草苷、车前草苷D和毛蕊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4-30

  •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天南星等多基原药材显微特征的商榷
    优劣,但中药品种基原多、基原鉴定复杂,成分检测并不能全面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显微鉴别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内部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从而达到鉴别药材真伪的一种方法。由于药材植物体或生物体内部结构比较稳定,多具有种的特异性,利用其显微特征正确鉴别药材真伪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国药典》收载的天南星、大黄、龙胆、山慈菇等多基原药材及其炮制品与成药的相关显微特征描述进行分析,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并结合实际检验工作,发现样品的显微特征与《中国药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4-30

  •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年版收载的植物基原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asperaL.的干燥根及根茎;《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0 年版收载了3 个基原,分别为粗毛牛膝、野生牛膝和柳叶牛膝;现行其余质量标准收载基原均为野生牛膝[3-4]。土牛膝的现行质量标准包括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项目,通过品种考证、药用资源分布调查发现,3 种土牛膝药材外观形态较相似,不易区分,存在不同基原混用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DNA 条形码被大量应用

    药品评价 2021年3期2021-04-15

  • 不同基原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环烯醚萜类特征图谱研究
    年版中规定的2种基原,是我国新疆等沙漠地区的传统名贵补益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1-2]。其主要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等症状的治疗[3-6]。肉苁蓉属为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固沙植物梭梭、柽柳属植物等。该属约有22种植物,屠鹏飞等的考证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共有4种1变种[7-10],分别为肉苁蓉、管花肉苁蓉、盐生肉苁蓉及沙苁蓉。由于肉苁蓉的种类众多,从性状上不易将它们区别开,故需建立一种基于特征性化学成分的方法对其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2-28

  • 不同基原大黄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质量评价研究
    功效。但大黄为多基原的中药,研究表明不同基原大黄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导致其药效和药理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区别[3-4]。近年来有学者对不同基原大黄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品种大黄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5-7],但目前尚未见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用于不同基原大黄质量评价的研究。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不同道地产区或主产区的51批大黄药材,建立了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14个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2

  • 蔷薇科瑶药品种与标准整理
    植物的瑶药品种、基原、标准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通过与中药及其他民族药的初步比较分析,探讨了其资源物种、药用部位、功效等特点,以为瑶药品种整理、质量标准研究及资源合理保护利用提供参考。1 蔷薇科瑶药植物种类及其资源特点据对有关文献的统计,瑶医药用蔷薇科植物有14属,70种,包括41种瑶药材,其中药用种类最多的为悬钩子属Rubus植物,有16种(表1),其他依次为委陵菜属Potentilla7种(表2),蔷薇属Rosa4种(表3),石楠属P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4期2021-01-28

  • 有柄石韦药材UPLC特征图谱研究
    针对石韦的产地及基原研究较少[5-7],而以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也主要是针对不同产地或基原药材进行样品间的对比分析,并未深层次的探讨不同产地或基原药材样品之间差异的内在因素,而且石韦中酚酸类成分多,含量差异大,部分酚酸类成分的性质比较接近,利用常规的HPLC很难实现准确、高效的分离与检测。UPLC法具有更强大的分离能力、超快的分离速度及超高的灵敏度等优点[8-9],同时在缩短分析时间及减少试剂消耗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产地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1-01-05

  • 不同基原土牛膝的性状显微比较研究*
    量标准,但其植物基原却各不相同。总结起来,湖南、贵州的中药材标准和湖南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其基原是与中国药典的四部通则所载土牛膝基原一致;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0年版收载的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野生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o)3 种基原[24],其余标准收载基原均为野生牛膝。经查阅文献及对湖南省内长沙、永州及周边道县、双牌、江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5-25

  •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现分别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等方面展开考证。1 名称考证1.1 唐以前白茅根的名称考证 白茅根始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2],称之为“茅根”,其中记载:“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其将白茅根列为中品,并有“兰根”及“茹根”两个别名。《易经》[3]云“初九,拔茅茹……”其中“茹”指根系牵连在一起的样子,这是对白茅根生长状态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4]也将其列为中品,谓之“茅根”,并记载“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3期2020-05-06

  •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对白茅根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进行考证与整理。结果:白茅根历代有茅根、茹根、白茅等别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与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var. major(Nees)C.E.Hubbard的干燥根茎;产地逐渐由湖北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均产;历代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结论:药典记载白茅根基原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2期2020-04-07

  • 山慈菇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基础上对山慈菇的基原、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概述。结果与结论:本草典籍中记载的山慈菇主要包括杜鹃兰、丽江山慈菇、老鸦瓣等植物。其中,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tata(D.Don) Makino为临床常用品,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与老鸦瓣Tulipa edulis(Miq.)Baker主要为地方习用品或伪品。3种中药植物均有轻微毒性,不可混用。此外,杜鹃兰、丽江山

    中国药房 2020年24期2020-01-11

  • 经典名方药物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与细则探讨△
    确要求“提供药材基原等本草考证的研究资料。明确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研究用药材的基原(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并说明确定的依据,明确所用药材与古代医籍记载的一致性。多基原的药材一般应固定一种基原,如使用多基原的应提供充分依据。如为易混淆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未收载品种,应说明保证药材基原准确的措施”;“6.3 质量研究” 明确要求“一般针对不少于3个产地(包含道地药材产地、主产区)的不少于15批次药材的质量进行分析”;“7.1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2020-01-10

  • 藏药灰兜巴基原辨析△
    文献对灰兜巴药材基原描述非常混乱,有菌类植物、洞穴红蜘蛛、山蜘蛛、卡氏地蛛、螲蟷等[1-6],本研究对灰兜巴药材基原做了辨析与鉴定,旨在正本清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灰兜巴购自安国、亳州、鄄城中药材批发市场,产地为四川峨眉山,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徐陵川教授鉴定为灰兜巴正品。解剖镜(JSZ5A/B,江南永新)。1.2 方法1.2.1 灰兜巴管网长度测量 从安国、亳州、鄄城中药材批发市场购买的灰兜巴中各随机抽取21条管巢,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1.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9期2019-09-17

  • 基于DNA测序技术的市售地龙类药材基原调查与考证研究△
    872中药商品的基原调查是正本清源,确定真伪鉴别目标,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前提条件。地龙为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来源于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1]。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地龙属寡毛纲环毛类蚯蚓,我国此类物种极为丰富,截止到201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9期2019-09-17

  • 4种基原的淫羊藿适宜生境分布研究
    数据和淫羊藿4个基原(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预测淫羊藿全国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  降水量是影响不同基原淫羊藿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地域间不同的气候节律导致降水量影响不同基原淫羊藿的时间不同;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适宜生境面积最大的地区为四川省,分别为251.33×103km2和302.22×103km2,这2种基原在分布范围上也存在重合,主要集中于甘肃、陕西和四川省的低海拔林区;朝鲜淫羊藿作为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8

  • 《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海马的基原与性状探讨
    ,认为我国海马的基原应该是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1901、棘海马H. spinosissimus,1913、管海马H. kuda, 1852、三斑海马H. trimaculatus, 1814或日本海马H. mohnikei, 1853的干燥体。《中国药典》收载的刺海马H. histrix, 1856实为棘海马。并建议对海马性状进行修订,增加鉴别方法,以建立完善的海马质量控制标准。[关键词] 海马; 基原; 性状鉴别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9期2017-10-28

  •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传统中药材,市售基原和入药部位混杂,为探究败酱和墓头回基原与入药部位的沿革与变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有关败酱和墓头回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明代之前败酱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明清时期败酱来源于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的“带根全草”;明代时墓头回开始药用,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其基原与明代之前败酱基原相同,均为败酱属开黄花的植物。因此应把墓头回并入败酱之类,以败酱属植物败酱P. scabiosaefolia和异叶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3期2017-07-31

  • 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多基原秦艽药材化学品质比较研究
    和化学计量学的多基原秦艽药材化学品质比较研究张晓灿,李杨,罗丹丹,陶爱恩,段宝忠*(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0)目的:比较秦艽药材3种基原药材秦艽、小秦艽和粗茎秦艽的化学品质差异,为多基原秦艽药材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3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品质进行比较。结果:3种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种间相似度有一定差异,与秦艽药材共有模式图谱相比,秦艽种内相似度均大于0.990;小秦艽与其种间相似度为0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6期2017-07-03

  • 石斛与铁皮石斛关系的本草考证
    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 “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主要指石斛属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D. officinale)”与“霍山石斛D. houshanense”。针对铁皮石斛曾使用的D. candidum,D. officinale,D. catenatum 3个拉丁学名,通过名实考证,其学名应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06-19

  • 丹参本草考证
    考证; 名称; 基原; 产地变迁; 品质评价Decipherm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about DanshenDENG Aiping1.2, GUO Lanping1, ZHAN Zhilai1*, HUANG Luqi1(1.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

    中国中药杂志 2016年22期2017-02-13

  • 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研究△
    20)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研究△莫小路*,邱蔚芬,黄珊珊,曾庆钱,陈瑜珍(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目的探究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溪黄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80%的乙醇水溶液和水为溶剂对6种溪黄草基原植物进行超声波提取,以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供试细菌,以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产黄青霉为供试真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各溪黄草基原植物醇提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8期2016-11-01

  •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疗效显著,但沙棘基原复杂,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沙棘临床用药安全。我国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古籍文献,以及近年来过内外关于沙棘的文献资料,对沙棘基原、药理学、化学成分、临床功能主治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沙棘的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以及沙棘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关键词】藏药;沙棘;基原;功能主治;文献考证藏药沙棘系胡颓子科(Elaeagnacea)沙棘属(HippophaeLinn) 植物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6期2016-04-26

  •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疗效显著,但沙棘基原复杂,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沙棘临床用药安全。我国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古籍文献,以及近年来过内外关于沙棘的文献资料,对沙棘基原、药理学、化学成分、临床功能主治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沙棘的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以及沙棘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关键词】 藏药;沙棘;基原;功能主治;文献考证【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3期2016-04-19

  • 中药狼毒名实考辨
    ,但未明确其植物基原,导致其药材来源产生了一些混乱。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该植物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当前药材基原的确定提出建议。关键词:狼毒;基原;本草;考辨dol:10.3969/j.issn.1001-1528.2016.02.036狼毒为传统中药,自《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本草均对其进行了记载。其植物基原至宋代才得以明确,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后世主流本草均沿袭此认识。但狼毒在历史上曾与

    中成药 2016年2期2016-04-08

  • 藏医学药用伞形科植物药材的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
    植物药材的品种、基原与标准整理*钟卫津1,曹 岚1,2,钟卫红1,梁 健1,2,钟国跃1,2**(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2.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南昌 330004)目的:通过整理藏医学中多种以伞形科植物为基原的药材的品种、标准,为来自该科的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有关藏医药文献、药材标准等的查阅和统计,以药材“藏文名”作为药材品种划分的依据,即将各专著文献中记载的“藏文名”相同的药材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4期2016-03-20

  • 基于ITS2序列的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基因识别*
    法。方法:收集多基原药材禹州漏芦基原物种蓝刺头和华东蓝刺头共14份样品和漏芦药材基原物种祁州漏芦8份样品,经实验获取ITS2序列,结合GenBank中20条相关近缘混伪品序列,建立以上物种和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将从市场上收集的11份禹州漏芦和20份漏芦药材的ITS2序列与以上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NJ树。结果:禹州漏芦两个基原物种的序列主导单倍型相同;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基原物种最大K2P距离均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系统NJ树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2期2016-03-13

  •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多基原莪术鉴定*
    ]。莪术为一类多基原的中药材,具有行气破血和消积止痛的功效。其基原药用植物分别为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和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目前,3种基原的莪术在市场上均有销售,临床均有应用。但由于不同基原莪术所含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对其临床疗效将产生较大的影响[7]。仅依据《中国药典》2010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12-06

  • 基原莪术的综合鉴定
    浙江[2]。由于基原和产地不同,三种莪术所含化学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差异对其临床疗效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的优势,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综合鉴定方法用于多基原莪术的生药鉴定,确保莪术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1 材料与仪器1.1 材料药材为产地采集或购买,经成都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李羿教授鉴定为莪术。1.2 仪器Panasonic数码相机、15cm 直尺、刀片、AS5150型超声仪、电热鼓风干燥箱、展开槽、0.3mm点样玻璃管。1.3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12-05

  • 基于ITS2条形码的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的鉴定△
    2条形码的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的鉴定△曾旭1,2,李秋实1,王钤1,谢丽芳4,张亚兰5,罗焜1,刘志华1,3*(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89;3.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4.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730;5.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北京 100083)目的:对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进行分子鉴别,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enBan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2期2012-11-07

  • 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概念。提出了药材基原和药品基原、药材资源和药品资源新的认识论。1.中药质量标准凸显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中药是几千年临床传承的药品,其进入医疗市场保证其质量的关键是质量管理问题。目前,中药的质量标准与其使用价值存在不对应性,造成了生产、使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例如:用药材的化学对照品鉴定中药的质量,不同功能的中药用同一或同一相同含量的化学对照品控制质量;认为生物的物种相同就是中药的来源,在没有足够临床实践的前提下就更改药材的药用部位或品种,认为主要化学成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4期2011-11-06

  • 《中藏经》药名相似矿物药基原鉴别
    铅霜、密陀僧铅:基原为一种金属,主要由方铅矿的矿石中炼出,成分主要是金属铅(Pb)。铅粉:基原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铅丹:基原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铅霜: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主要成分为醋酸铅Pb(C2H3O2)2·3H20。密陀僧:基原为粗制氧化铅,成分主要含氧化铅(PbO)。3 轻粉(腻粉)、粉霜、水银轻粉:基原为粗制氯化亚汞结晶,主要成分氯化亚汞(

    中医药信息 2011年4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