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慑

  • 打造强大的国家战略威慑力量体系
    威慑力量体系 核威慑 常规威慑 战略稳定【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的复杂性挑战,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道路面临的现

    人民论坛 2022年21期2022-05-30

  • 北约高调推出核威慑演习意欲何为
    “坚定正午”的核威慑演习。斯托尔滕贝格强调称,“坚定正午”是北约的例行年度演习,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就已计划好,目的是确保北约核威慑力量的安全、有效。30个北约成员国中的14个国家将参与演習,一名北约官员表示,演习的主要部分将在距离俄罗斯1000多公里的地方举行。此前,随着俄罗斯和北约相继发出核信号,人们对俄乌军事冲突升级的担心,已远远超出乌克兰战场的范围。值此敏感时刻,北约高调推进核威慑演习,无论是否跟俄乌军事冲突有关,都必然加剧当前的紧张局势。很显然,无论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2期2022-05-30

  • 外交部:日本是唯一遭核打击的国家,却支持美核威慑
    府将维持既有的核威慑政策,未能履行‘采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竞选承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日前就此表态称,作为美国盟友,日方强烈支持报告中关于维持和增强核威慑的表述,同时高度评价美对于降低核武器作用的有关立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美方《核态势审议报告》尚未公开,我们无法就此作出全面评价。基于美方公布的有限信息,我们注意到,拜登政府没有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樣兑现其竞选承诺——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这将对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核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新传奇 2022年14期2022-04-20

  • 理性与自由的合作 ——核威慑伦理的存在论分析
    083)一、从核威慑战略走向核威慑伦理“战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战略”也称为大“大战略”,它是指“有目的地使用一个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全部力量”[1]。狭义上的“战略”与战争紧密相关,它是为了“政策目的而使用武力和威胁使用武力”[2]。核威慑战略通过宣称或暗示使用核武器来制止对方的攻击行为,它是对核威慑力量与政策的综合运用,因此这里主要从狭义上的战略来研究。战略的兴起与认知论和方法论的进步大有关系。“战略”是人类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它本身就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10期2022-03-24

  • 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
    核武器能够作为核威慑理论物质载体的心理基础。核武器的物质、技术特性及其对国际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心理影响是核威慑能够成功发挥作用的共同基础,也是核威慑理论研究中的关键变量。为了防止核武器的超杀能力对人类文明的毁灭性后果,有核国家在进行战略博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核武器的威慑功能,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核威慑理论,维持了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核威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寻求促使核威慑成功的条件和方法,避免出现核危机、核冲突和爆发核战争,维持有核国家之间的战略稳定关系。在

    国际论坛 2022年1期2022-02-05

  • 核安全局势与核威慑的道德选择
    100732)核威慑自产生起就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战略,对人类的生活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冷战的开始与核威慑紧密相关,冷战的结束与核威慑也不无关联。核威慑塑造了大国关系,维护大国间的战略平衡,有效抑制了世界大战的发生。但是,滥用核威慑也会给世界核安全局势带来负面冲击。过度发展核威慑力量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这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冷战之后,核威慑的滥用刺激了一些国家觊觎核武器,核扩散难以遏制,地区的核冲突呈不断升级之势,高悬于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26

  • 中国核威慑力建设决不能被美方牵制(社评)
    就是要向中国的核威慑建设施加舆论压力,逼中方就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表态,形成美西方高调炒作、中国招架应付的态势,从而起到束缚中方手脚的效果。比如,他们说中国在某个地方建设新的导弹发射井,或者增加了多少枚核弹头,中国如果否认了这方面的某个具体指控,这当中会潜含一个中方不应该那样做的舆论效应和逻辑。美西方一些力量就是想让中方从否认发展核威慑力的西方指控变成我们真的不去那样做,以免被他们抓到确凿的把柄。那样的话,对中国的这类指责和监督就会变成某种“国际道义”,而中

    环球时报 2021-07-032021-07-03

  • 核威慑的四大风险及其应对
    坦之间频频发出核威慑,这使人类对核武器的担忧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核威慑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由于核威慑实施过程与效果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核威慑表现出明显的风险性特质。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言,科学技术不受限制地推进导致了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如果核武器的运用不受限制,同样也会产生诸多风险。核威慑虽然是利用核武器来进行防卫以阻止敌方进攻,但是一旦超出它合理利用的限度,核威慑就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核威慑因其自身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3

  • 俄罗斯为何重申核威慑政策
    ,批准《俄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该命令于当日生效,并于当日在俄罗斯法律信息网站发布。新颁布的核威慑政策扩大核武器使用范围“核威慑政策”是核国家公开宣布的有关核武器使用原则和打击目标的政策,它是一国核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与“核行动政策”(指一国如何实际部署核武器的政策)一起,共同构成一国核力量的态势。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军事准则和战略新概念的形式加以阐述。这次公布的《俄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俄羅斯核政

    领导文萃 2020年22期2020-12-04

  • 马克龙时期法国核潜艇动态分析
    出了以弱制强的核威慑战略,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法国的核力量以维护其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受“戴高乐主义”影响,此后法国历届政府坚持把优先发展独立的核力量作为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实行有限的核威慑战略。2017 年5 月,39 岁的马克龙竞选出任法国总统。在参与竞选之前,马克龙推出带有自传性质的政论书《变革》,书中随处可见马克龙饱含激情地强调要以重振法兰西荣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梦想与雄心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核威慑实力。马克龙在《变革》中强调:“作为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11期2020-12-04

  • 美俄核威慑政策都有重大调整
    国力衰退,奉行核威慑政策为国策。特朗普上台后对美核威慑政策作重大调整。重点发展战术核武器和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核战危机加大。俄也调整其核政策,放宽“先发制人”核打击的条件和范围;并多次举行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实战演习来体现其核威慑。特朗普上台后,2018年2月发表了他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报告提出,一要大力发展战术核武器,二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美国认为,尽管美俄核武器数量很接近,但俄罗斯的低当量核弹无论是技术还是数量远不及美国。美国现役装备有大量的五千到一万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4期2020-09-26

  • 俄罗斯为何重申核威慑政策
    ,批准《俄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该命令于当日生效,并于当日在俄罗斯法律信息网站发布。在此之前,俄罗斯的核战略及其内容只是在俄官员讲话或官方文件中提及,俄罗斯从未正式就该议题发表过文件,因此这也是俄罗斯首次公开发布关于核威慑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在对俄罗斯核威慑政策的性质和目的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俄罗斯核威慑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核武器的使用政策,重申了俄罗斯的核武器政策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俄罗斯的这一做法必将对美俄核战略关系和双方的核

    世界知识 2020年16期2020-09-26

  • 俄罗斯缘何调整核威慑政策?
    了《俄罗斯国家核威慑政策》,并在当天的俄国家法律信息网公布。该文件较为罕见地阐述了俄对核威慑本质的看法和核武器使用条件等较为敏感的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罗斯新核威慑政策的基本内容该文件全文共7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核威慑作用俄核威慑是以核威慑力量和手段为支撑的,旨在防止对俄罗斯或其盟友侵略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军事技术、外交、经济、信息及其它措施的集合。这一说法表明俄认为核威慑不仅仅是军事部门的任务,而是国家全方位的综合性措施。这与2010年2

    兵器知识 2020年7期2020-07-16

  • 什么情况下俄可能动用核武器
    日签署了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该文件提出了核报复的新理由。俄专家分析认为,俄罗斯新版核威慑学说是对美国侵略性政策的回应。据塔斯社莫斯科6月2日报道,普京签署的这份文件取代了10年前制定的有效期截至今年的一份同类文件。与先前文件不同的是,新文件的内容是公开的,当地时间6月2日刊登在俄官方法律信息网站上。新文件确认,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带有防御性质。俄媒介绍,文件列举了可能导致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四个条件,分别是:获得的可靠信息显示,攻击俄联邦或其盟国领土的弹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3期2020-06-19

  •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普京已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该文件于6月2日在普京签字后立即生效。文件中写道:“俄方奉行防御性威慑,旨在将核力量保持在足以确保核威慑的水平,并保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遏制潜在敌人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的侵略。”此外,俄方将核武器仅视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仅作为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使用。俄罗斯采取一切必要努力减少核威胁并防止可能引起包括核战争在内的军事冲突的国家间关系恶化。▲

    环球时报 2020-06-032020-06-03

  • 俄总统普京批准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式批准《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该文件阐述了俄罗斯对核威慑本质的官方看法,指出了采用核威慑予以抵消的军事危险与威胁,提出了俄罗斯核威慑的实施原则和可以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并明确了相关领导管理机构在该领域的职责划分。1 新版核威慑政策文件主要内容1.1 核威慑领域国家政策的概念和性质俄罗斯核威慑领域的国家政策是指:以核威慑力量和手段为支撑的,以共同思想相协调整合的,旨在防止对俄罗斯和/或其盟友侵略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军事技术、外交、经济、信息及其他措施的集

    国外核新闻 2020年6期2020-03-13

  • 东北亚“核威慑效应弱化”及其应对思考
    亚地区呈现的“核威慑效应弱化”,对地区安全构成消极影响。东北亚以及美国的核威慑投入在持续,美对韩日核保护,韩日谈论核武器,朝鲜发展核武器,同时萨德部署与《中导条约》失效降低了中俄的核威慑能力,核传统的遏止功能、保护能力与可信性降低,核扩散趋势增强,核威慑悖论现象显现。“核安全保护不完全”、核拥有国数量增加,是探讨“核威慑效应弱化”成因的有益路径。建立新时代的核理论,揭示并审慎研究核武器化与民用化并存风险,建立核民用合作机制并推进建立涵盖核的武器与民用的合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年3期2020-02-20

  • 当代三大核威慑理论的伦理审视
    根据核威慑有无道德以及核威慑与政治、战争、技术的关系问题,可以将当代世界核威慑伦理理论区分为核现实主义、核和平主义与核正当威慑论。这三大核威慑伦理观要么偏执于人性假设与价值预设,要么移植搬用正义战争理论,都是建立在抽象的形而上学思辨方式之上,无法为核威慑提供完全合理有效的价值规范。剖析、反思这三种核威慑伦理观的各自内涵及其功能效用与缺陷,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和把握核威慑的伦理学立场,建构科学、合理的核威慑伦理学。核威慑本质上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或集团借此形成的对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02-11

  • 英国大选后遗症:苏格兰独立公投与三叉戟核威慑
    务难题,即英国核威慑何去何从的问题。英国国会议员麦克尼尔认为,如果英国首相对苏格兰民族党举行独立公投的计划置之不理,就应该制造一个在整个苏格兰举行中期选举的局面,为独立争取民意。英国大选后,苏格兰民族党领袖,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证实她要正式要求授权给苏格兰议会举行苏格兰独立的公投这位苏格兰民族党内的资深成员说,如果英国首相不允许苏格兰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的话,苏格兰民族党48 名议员只要辞去在议会中的席位,就会引发一场宪法危机。麦克尼尔认为,在苏格兰举行一场

    海外星云 2019年23期2019-04-01

  • 战略威慑理论的历史演进
    世界大战之后从核威慑起步的。从那时开始,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战略威慑的概念和现实,关于战略威慑的重要样式——核威慑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增多。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是核威慑理论的早期兴起阶段。这一阶段核威慑理论迅速兴起,美国形成了初步的威慑理论体系。而苏联完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军事战略和军事理论,但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苏联始终不曾公开宣布战略威慑方面的政策,对威慑一词避而不谈。苏联学者认为美国核威慑的基础就是尽可能使俄国人处于恐怖之中,并利用

    军事历史 2018年2期2018-12-14

  • 印度欢呼核潜艇完成首次战略威慑
    成“三位一体”核威慑战略,令印度成为世界第六个核潜艇国家。印度总理莫迪对此表示:“我祝贺所有相关人员,特别是‘歼击者号全体成员,这将在我们的历史上被永远铭记。”据介绍,“歼敌者”号核潜艇早在2009年7月26日就下水,但因为技术不成熟和维护不力等原因,直到现在才完成首次巡航。该潜艇长111米,排水量约6000吨,可装备射程700公里的K-15导弹或射程3500公里的K-4导弹。该报道承认,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核潜艇装备的射程在5000公里以上的核导弹相

    环球时报 2018-11-062018-11-06

  • 解读平壤核密码
    而,朝鲜对有效核威慑能力的追求,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地区安全结构的破坏。非均势核威慑“非均势核威慑”是核威慑下的一种安全结构。与强调双方战略核力量差距的“不对称核威慑”不同,“非均势核威慑”强调的是双方总体军事实力的差距。作为核威慑下的一种安全结构,就其稳定性而言,“非均势核威慑”的稳定性要高于“单向核威慑”。所以,朝鲜的安全战略思路其实清晰可辨:一方面要通过拥核来低成本地确保其国家生存和体制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使美国彻底放弃对朝敌对态度和颠覆国家政权的企图。

    航空知识 2017年11期2018-04-16

  • 美国加强核优势,中国不可等闲视之(社评)
    们加强对美国的核威慑,比反过来美国恫吓它们更容易奏效。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劝说别人做正确选择,比自己采取正确选择要难得多。对中国来说,我们加强自己的核力量应是这个战略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时代的不二选择。核武器很少能够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中国人谈论航母、歼-20、无人机的时候比议论国家核战略多得多。然而中国是大国,有效核威慑是大国国家安全的基石,是战略意志的支柱,也是塑造大国关系心照不宣的筹码。大国如果失去了核威慑,或者核威慑的有效性被严重质疑,就会像失去万有引力

    环球时报 2018-01-092018-01-09

  • 战略核潜艇值班将增加中国安全
    个时刻开展首次核威慑巡航。 《泰晤士报》认为,此举必定使得中美亚太紧张局势升级。五角大楼拒绝对媒体的上述报道做出回应,中国方面也没有出正式消息。 战略导弹核潜艇是迄今隐蔽性最好、生存能力也被认为最高的核武器发射平台,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潜艇,并且除中国之外,其他四个核大国早就有核潜艇进行战备值班。中国核潜艇做常态化的战备值班显然势在必行。 战略核导弹乃大国之重器,是大国军事威慑力的最终落脚点。中国的核威慑常被外界认为是有限的,一方面中国的核弹头

    环球时报 2016-05-282016-05-28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分化中苏同盟的核策略*
    施压两条路径。核威慑是美国对华安全施压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重要原因,通过反事实推理与过程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检验美国核威慑对于分化中苏同盟的作用。核武器具有巨大杀伤力和高度敏感性,对于联盟关系的影响深刻而复杂。中苏核合作与中苏同盟互为影响,中苏在核合作方面存在供需矛盾,苏联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既援助又限制的态度导致双方在核武器合作方面矛盾不断,成为中苏同盟关系恶化的重要根源。随着中苏同盟关系的恶化,核武器又扮演了重要的助推因素。尽管美国并没有完

    社会科学 2016年5期2016-02-01

  • 美国如何建立对华核威慑力?
    国如何建立对华核威慑力?□美国《联合部队季刊》杂志文章 吴溦编译由美国国防大学主办的2014年第八届美国国防部长论文竞赛,日前揭晓,美国国家战争学院学员大卫·福尔曼凭借《切莫低估中国核威慑力》一文获得第一名。文章以“核威慑”为切入点,从和平时期、危机或冲突发生期以及核战争爆发期3个阶段,分析了美国对中国实施核威慑的基本原则,并且,针对美国如何增强核威慑力提出若干建议。在美国就朝鲜、伊朗“发展核武器”不断扬言制裁的当下,这篇论文的获奖,再联想到截至2014年

    领导文萃 2015年15期2015-09-09

  • 中国须提升核威慑强度 真正不怒自威让美敬畏
    、也更加强大的核威慑能力。这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美国及西方必须对中国保持一定战略尊重的基础。中国社会忙于艰难而琐细的民生建设,道德和政治讨论方兴未艾,核武器的事差不多被舆论遗忘了,谈核力量对中国人的重要性,甚至会显得不合时宜。然而国际大政治的紧迫不会因为中国的国内节奏而改变,中国必须同时操不同方向的心。中国必须加快核威慑能力的更新和巩固,使它确实可信。中国应总结自己以往的核形象,探索让核威慑不动声色改善中国战略环境的更多可能,使中

    环球时报 2012-09-052012-09-05

  • 升级核力量,中国再忙也要做的事
    、也更加强大的核威慑能力。这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美国及西方必须对中国保持一定战略尊重的基础。 中国社会忙于艰难而琐细的民生建设,道德和政治讨论方兴未艾,核武器的事差不多被舆论遗忘了,谈核力量对中国人的重要性,甚至会显得不合时宜。然而国际大政治的紧迫不会因为中国的国内节奏而改变,中国必须同时操不同方向的心。 中国必须加快核威慑能力的更新和巩固,使它确实可信。中国应总结自己以往的核形象,探索让核威慑不动声色改善中国战略环境的更多可

    环球时报 2012-09-052012-09-05

  • 中国导弹防御挑战美核威慑
    御会削弱他们的核威慑力,但美国对此不以为然,也不理会他们做出进攻性反应的潜在要求。中国不久前进行的导弹防御试验,虽然不会构成近期威胁,但已然动摇上述默认前提。中国部署哪怕是一个单薄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美国都可能不得不加大进攻手段来回应。其中有些手段,可能会阻碍美俄削减战略核力量谈判。中国的意图很可能是:通过在可用于导弹防御和反卫星的关键防务技术领域展示实力,向外界发出中国已进入尖端军事技术“大俱乐部”的明确讯息。那次试验也提醒美国,它的核力量可能面临导弹防

    环球时报 2010-01-26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