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桃

  • 多元表征,让数学思维之花绽放 ——以《认识平均分》教学为例
    :老师带来了6 个桃,要把这6 个桃子分成两堆。你会分吗?师:大家可以用圆片代替桃,动手分一分。师:谁来把你分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生1:一堆1 个,一堆5 个。生2:一堆2 个,一堆4 个。生3:一堆3 个,另一堆也是3 个。提问:把6 个桃子分成2 堆,同学们想出了三种分法,你更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生:第三种。因为第三种公平,每一份都同样多。师:在数学王国中,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平均分。追问:要怎样分才是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7期2023-07-26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生2:左边有4个桃,右边有9个桃。师引导:谁能根据桃子的位置再完整地说一说呢?生3: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4个桃。师适时称赞该学生,并追问: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生4: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4个桃。师: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生3:一共有多少个桃?师引导:谁能用三句话表示出图片中的信息和问题?生4: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4个桃,一共有多少个桃?师:这题该如何列式呢?生5:9+4。(教师适时板书)师提问:9加4等于多少呢?请同学先想一想,然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2023-07-18

  • 答案
    买桃:第一次买3个桃,第二次到第五次每次先用3个桃核换1个桃,再买2个桃,第六次可以用3个桃核换1个桃,这样美猴王可以吃到16个桃。字谜游戏:出。第48页 药林取水 先把5升的壶灌满,倒在6升的壶里,这时6升的壶里有5升水;再把5升的壶灌满,用5升的壶把6升的壶灌满,这时5升的壶里剩4升水;把6升的壶里的水倒掉,再把5升的壶里的水倒入6升的壶里,这时6升的壶里有4升水;把5升的壶灌满,倒入6升的壶里,这时5升的壶里有5-2=3升水。第48页 卡通笔 赚了2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3年5期2023-05-26

  •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妈妈解决‘还剩几个桃’的问题吗?”“你打算怎么列式呢?”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请你来当售货员,9个桃,你打算怎样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拿桃子的过程,教师结合同学们的操作过程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4种想法:第一种,从13个桃中一个一个减,减9次;第二种,先从10个桃中减去9个,再和其他3个桃合起来;第三种,先减去盒子外的3个桃,再减去盒内的6个桃;第四种,13个桃分成9个桃和4个桃,所以13减去9等于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8期2022-10-29

  • 上海市桃引种筛选试验研究
    清水”“华玉”5个桃新品种,于2017年—2021年连续5年,对5个桃新品种在上海市采用露天栽培条件下的物候期、果实品质、植株抗逆性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桃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日桃研发基地(东经121°53′31″,北纬30°54′52″)内进行。该基地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6.2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100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4期2022-08-15

  • 5个桃品种在浙北地区的比较评价
    2.1 物候期5个桃品种盛花期均在3月中旬,“京红”和“朝霞”成熟期在6月上旬,果实生育期79~86 d,属早熟桃。“朝霞”成熟最早,比“京红”早5 d。“白凤”成熟期6月28日,果实生育期104 d,属中熟品种。“湖景蜜露”成熟期比“白凤”晚22 d,果实生育期124 d,中熟品种。“锦绣”8月10日成熟,果实生育期144 d,晚熟品种(见表2)。表2 5个桃品种的物候期(2021年)2.2 生长结果习性田间观察发现,“京红”树势强,树姿半开张;“朝霞”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3期2022-06-10

  • 桃树不同部位和方位内源激素的研究*
    形燕红和沙红2 个桃品种,试验采用单株小区,重复3 次。将选定试验树标定为基部、中部、上部3 个部分,每部分按着生位置再分为背上、水平和背下3 个方位。1.2 试验方法于5 月新梢旺长期,采集1 年生枝条、1 年生枝皮、多年生树皮,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用冰壶带回,液氮速冻,低温保存备用。采用Elx 800 酶标仪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16]测定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4 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试剂

    中国果树 2022年1期2022-04-20

  • 打通壁垒 关联本质 ——《分数的意义》教学
    开数。(出示1 个桃)这是——生:1 个桃。师:继续——(依次数出6 个桃)师:我们数的这些数都是什么数?是怎么数的?生:都是自然数。是1 个1 个数出来的。师:照这么数下去,60 个1 就是?600 个1 就是?6000 个1 是?说明:无论多大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 组成的。1 就是自然数中最小的计数单位。(板书“1”)2.感知整体“1”。师:6 个桃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吗?生:可以装在一个袋子里,就是1 袋桃。师:同意吗?还有其他想法吗?生:1 盘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3期2022-03-24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桃(课件出示一个桃),要把这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S: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二分之一。 (2)谁来说说二分之一表示什么?S:二分之一表示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二分之一。 (强调整“平均分”)(3)你能说说二分之一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各表示什么吗? S:1是分子,2是分母,中间是分数线,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2表示平均分成2份。 T:对,分母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1表示其中的一份。(板书)【设计意图: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5期2022-03-22

  • 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桃软腐病防效较好
    体接种法测定5 个桃品种的果实对该病原菌的抗性。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5 种药剂对桃软腐病病菌的毒力,通过贮藏试验验证药剂对桃软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获得了27 株形态特征相同的菌株。结合rDNA-ITS 和rDNA-LSU 克隆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明确病原菌为桃吉尔霉。室内离体接种48 小时后,测量显示5 个桃品种都发病,但差异显著,其中中油19号(CN19)和中桃红玉(CP10-7)的抗病性相对较好,病斑直径分别为4.04 cm 和4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9期2021-12-01

  •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边叙述:从8 个桃中先拿出2 个分给第1 个小朋友,还剩6 个桃;再拿出2 个分给第2 个小朋友,还剩4 个桃;接着,拿出2个分给第3 个小朋友,还剩2 个桃;剩下的2 个桃正好可以分给第4个小朋友。所以,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4 个小朋友。例3 中,同样是分8 个桃,但分法与例2 完全不同,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区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叙述:把8 个桃一个一个地依次分给2个小朋友。第1 次,每人先分1 个,还剩6 个;第2

    数学大世界 2021年25期2021-11-09

  • 桃树设施促早栽培引种试验初报
    株生长期,对5 个桃品种采取同样的肥水及管理技术措施,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株树,标记挂牌,根据《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观察记录其物候期、植物学性状等。1.5.2测定方法在标记的树上,每个品种随机摘取10个桃子,用天平测定单果重及最大单果重。用硬度计测定去皮的果实硬度,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含糖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C 含量。在标记的树上,每个品种完全成熟后随机标记40 个桃子,每隔4 d 取样1次,测定其品质,确定其品种在树上保留的时间。2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5期2021-11-05

  • 7个桃品种品质测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号、秋燕和瑰宝七个桃品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OAV)确定了不同品种桃的主体香气成分,以期为桃果实风味品质评价、鉴定及其香气物质的遗传规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供试桃品种材料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孔庄基地种植的春雪、京引黄桃1号、金奥、沪油018、中油8号、秋燕和瑰宝。该基地土壤肥沃,采用常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8期2021-09-08

  • 掀开“盖子”,寻找意义的原生表达与构建
    合地把例题中的6个桃子盖了起来。把这一盘中的6个桃盖起来以后,“把一盘桃(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1/2”,一“盖”解千愁,整节课顺风顺水地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着。细细品味这“神奇”的一盖,虽然在课堂上避免了学生最容易脱口而出的“3/”出现,但是似乎是牵着学生强制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并没有让他们对“一伞整体”既知“面”又知“心”。于是,笔者为了能让学生对“一个整体”深入理解,大胆地掀开了神奇的“盖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3期2021-08-17

  • 基于学生起点,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构建过程 ——“认识分数”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主要有:(1)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得这些桃的二分之一还是六分之三?(2)5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3)与之前学习的几分之一有什么区别?二、设计具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以及先学后教的模式,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考虑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因此,本节课创设了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抓住学生疑问,围绕核心问题,完善认知、构建意义。因此,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2021-08-01

  •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桃品种鉴别及指纹图谱构建
    ,对国内外26 个桃主栽品种进行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开展桃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对其进行品种鉴别和SSR分子指纹图谱构建,为国内桃品种的鉴别,以及准确引种和精准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供试研究材料采集于2018年6月,分别采自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苗圃、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桃基因库和内蒙古良种繁育中心桃种质资源圃,包括国内外主栽的桃品种26 个(表1),其中国内品种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7-06

  • 小学数学低年级建模教学应用策略 ——以《2~5的分与合》教学为例
    面摘桃子,摘了几个桃?(生答)猴妈妈想出个难题考考猴宝宝,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你们会放吗?二、把活动经验作为建模的基点数学建模的过程要能够与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过程相契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学生的已知能力与水平安排学生活动。片段:这可难倒猴宝宝了,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你们会放吗?可以怎么放呢?拿出准备好的4个桃子图片和同桌分一分。在学生分完桃子后,为了能直观呈现学生的方法,我让学生把黑板上准备的桃子分一分。说说你是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7期2021-06-30

  • 感悟量率关系 深刻认识分率 ——由学生的一道习题错误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为每只小猴分得6个桃中的3个,所以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生5:我觉得生3的说法正确,因为这6个桃还是一盘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的还是这盘桃的师:对!当我们把这6 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如果盘里有4个桃、8个桃,你会表示这盘桃的吗?教师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解决、集体展示并讲评(过程略)。师:比较一下,盘里桃的总个数不一样,每份桃的个数也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表示?生:因为都是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 份,每只小猴都分得其中的1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11期2021-05-07

  • 顺“理”而为,感悟概念本质 ——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为例
    习旧知,然后把6个桃装进一个盒子,打通“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把它们联结起来,使学生初步感受“一些桃”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后,势必解决了认知障碍,学习例1 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创设有趣的童话情境,运用观察图形、动手操作等直观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概括和抽象,使学生初步对分数的内涵有一定的认识。二、道“理”:依托规范的语言描述进一步明晰思维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理不说不透,话不讲不明。

    小学时代 2020年22期2020-12-17

  • 顺“理”而为,感悟概念本质
    习旧知,然后把6个桃装进一个盒子,打通“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把它们联结起来,使学生初步感受“一些桃”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后,势必解决了认知障碍,学习例1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创设有趣的童话情境,运用观察图形、动手操作等直观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概括和抽象,使学生初步对分数的内涵有一定的认识。二、道“理”:依托规范的语言描述进一步明晰思维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理不说不透,话不讲不明。分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12-09

  •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6个(课件出示6个桃),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找两位同学说一说,在预习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追问:“每份”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谁的1/2?追问:(指左边的3个桃)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介绍: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1/2。师:如果这盘桃有4个(课件出示4个桃),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用课件演示分的过程。追问:“每份”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谁的1/2?师:如果这盘桃有8个(课件出示8个桃),把这8个桃看成一

    小学生 2020年11期2020-11-24

  • 利用信息技术 构建分数模型
    左边的图里面有3个桃,把3个桃看作单位“1”,可以先用虚线把3个桃平均分成3份,再涂其中的两份,也就是涂上2个桃。在右边的图中,有6个桃,把6个桃看作单位“1”,可以先用虚线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再涂其中的2份,也就是涂上4个桃。学生涂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比较,两幅图中涂色的桃的个数不一样多,为什么都可以用2/3来表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白每幅图里面涂色的桃都是占图中桃的总数的2/3,单位“1”里面的桃个数不一样多,这样的2/3所表示桃的个数也不一样多。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9期2020-09-27

  •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妈从超市里买回6个桃,小猴子们一拥而上,想去吃那香甜的桃。猴妈妈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猴妈妈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1(1)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3)师生互动:a、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2020-05-25

  • 基于数据,精准诊断,促进教学深度发生
    教学内容先从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子分得这个桃子的开始,到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同样得到每只猴子分得这些桃子的,到有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子依然分得这些桃子的。由实物图启发学生联系对已有的认识,想到: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由“一个”到“一盘”或“一些”的变化,强调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数学思想。这个“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的抽象结论,把学生引向了对“份数”关系的思考,根据学生已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6期2019-09-25

  • 立足教学,实现“问题解决”目标
    如: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学生首先画好括线,将已经摘的23个写在部分位置,将剩下的5个也写在部分位置,求原来的总数,因此问号打在总数位置,画出“括线图”:通过画“括线图”,学生理解并明白了这样的数量关系:已经摘的+剩下的=原有的。又如:摘了28个桃,吃了一些还剩7个,吃了多少个桃?经过分析知道28个桃是摘的总数,7个是剩下的部分,求吃掉的部分,画出“括线图”如下:这样一来,学生又理解并掌握了新的数量关系:摘的总数-剩下的部分=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1期2019-09-10

  • 发掘数学本质,着力发展思维
    谈话导入:这是1个桃,你能得到它的1/2吗?(如图1)生: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1/2。(板书:1个桃,平均分成2份,取1份,1/2)师: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认识分数(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分数(二)。2.揭题:认识分数(二)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些什么呢?生1:认识分数(二)和分数(一)有什么不同呢?生2:为什么要学习认识分数(二)?生3:认识分数(一)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认识分数(二)也是这样吗?[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并联系课题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2期2019-04-01

  • 发掘数学本质,着力发展思维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
    出重点1.认识6个桃的图1 图2图3 图4(出示6个桃被平均分成2份的情境图,如图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一个分数吗?生:可以看到分数。师:说说你的想法。师:你的想法挺有意思的,把你看到的整合在一起用一个分数表达出来了,有个性,有思考。生2:我看到了分数。师:你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能跟大家说一说吗?生:一共有6个桃,左右各有3个,所以就是师:很有想法,回忆一下,课的伊始,我们是怎样得到一个桃的的?师:从几份中取1份?联系这幅图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5期2019-03-06

  • 思维转向:“一个”“一些”“整体”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段与思考
    2只小猴平均分一个桃,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呢?(课件出示一个桃)师:这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已经知道的知识,叫认识分数,今天咱们继续来深入研究认识几分之一。师:吃完一个桃后,小猴们都直呼太不过瘾,于是猴妈妈又给2只小猴准备了一盘桃,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又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课件出示一盘桃,盘上盖着盖子)生:二分之一。师:咱们来猜猜看,你觉得这盘桃可能有几个?生1:我觉得这盘桃里4个。生2:我觉得这盘桃有8个。生3:我觉得这盘桃有1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2019-01-16

  • 尊重多元表征 完善意义建构
    教师首先出示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情境图,提问:“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能用‘[12]来表示吗?”学生观察到每份有3个桃,与“[12]”形成激烈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把6个桃装一个盘里,并用一块布盖住,引导学生把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这里的盘子和盖住盘子的布是一个整体的视觉表征。学生把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2]”表示。接着教师进一步变换桃的个数,并提问:“如果这盘桃有4个、8个、10个,你能分一分,找出每盘桃的‘[12]吗

    江西教育C 2018年10期2018-12-25

  • 巧用分层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分吗?我们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一盘桃可以怎样分?生:将6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个桃。师:你会用分数表示吗?为什么?这个答案的同学是将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得到的。谁的答案更符合题目中表达的意思?(学生各抒己见,第二位同学的表达更符合题意。)师:如果你也是小猴的好朋友,也想给它送来一盘桃,你准备送多少个桃给小猴?请你说出你盘中的桃子的是多少。师:一盘桃的总数在不断变化,每份桃的个数也在变化,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生:因为桃的总数在变化,所以

    江苏教育 2018年57期2018-11-01

  • 思维的唤醒 经验的升华
    出示:猴妈妈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呢?( )谁愿意上来具体操作一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个 的理解,并相机追问: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1”呢?2.揭示课题:同学们对 这个几分之一的分数认识挺深刻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比一比哪些同学会有新收获好吗?片断二:二、观察比较,内化新知1.认识整体的(1)谈话:吃完一个桃,小猴们觉得还不够。于是,猴妈妈又准备了一盘桃(课件出示一盘盖好的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吃。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2018-07-09

  • 大嘴烧脑智力题
    1毛钱1个桃,3个桃核换1个桃,请问你拿1块钱能吃几个桃?有口井7米深,有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下坠2米,请问蜗牛要花几天时间才能从井里爬出来?大嘴:親爱的“创粉”,你知道答案吗?拿出笔和纸来算一算,将答案寄给大嘴,前10名可得到精美小礼物哟!(选自网络)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7年11期2018-07-06

  • 影响小学生数感培养因素的研究 ——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为例
    习操作。师: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生: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板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设计意图:先呈现一个桃,提出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激活学生已有的“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经验,为新授做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讲述:一天,村里来了小猴一家——猴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6期2018-06-19

  • 重组教材 建构新知
    】师:猴妈妈把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生: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12]。师:这里的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生: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点评】让学生对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进行回顾,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操作比较,探究新知师:两只小猴看见只分一个桃,连连说:太少了,太少了!于是,猴妈妈搬来了一盘桃,咱们数一数,

    江西教育B 2018年1期2018-03-22

  • 回顾与反思,是“数学模型”建构的重要途径
    求1只小猴摘多少个桃,再求5只小猴摘多少个桃。师:(课件)做口算题问题呢?生:先求1分钟做多少道口算题,再求7分钟做多少道口算题。图1师:这样的数学问题能说得完吗?再想一想,这么多不同的问题,有共同的地方吗?生:都是先求1份是多少。师: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归一问题。借助于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让学生了解“知识背后的知识”,不仅清晰地让学生体会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了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9期2018-03-13

  • 低年级课堂也能拥有理性之美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师(小结):如果树上的桃都摘完了,那么原来有23个桃;如果树上的桃没有摘完,那么原来可能有24个、25个、26个,甚至更多,但是不可能少于23个。[设计意图]“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直接抛给学生,他们并不能快速反应过来。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可促进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聆听他人的看法,思维更开阔。另外,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与桃有关的三个量:原来的桃数、摘了的桃数和还剩的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5期2018-03-09

  • 紧扣教材 逐步对比 分层建构
    猴妈妈特地订了一个桃型的小蛋糕。一个蛋糕,两只小猴,怎样分才公平呢?(如下图)生: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为什么要强调平均分呢?生:因为平均分每份才一样多,才公平,不然就会分的有多有少,就不公平啦!2.出示复习题指名读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生: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师:一起来看!是这样平均分吗?(多媒体动画演示如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左边的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右边的这1份呢?(

    教育界·中旬 2017年11期2017-12-28

  • 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水果——桃,把一个桃平均分给 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生:。师:(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桃的,另一份也是这个桃的,所以每份都是这个桃的。(板贴:桃子图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2.过渡:像这样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以前学习的知识,猜一猜,今天研究的分數可能分什么?(生猜测:一些物体)3.师:生活中我们经常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这节课就来进一步研究分数、认识分数。(板书课题)【点

    教育界·中旬 2017年7期2017-08-19

  • 也谈小学低年级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原来有多少个桃?”在解决这题时,我指导孩子从“已经摘了23个桃”和“树上还剩5个”入手,先画出23个桃,再画出剩下的5个,它们的总和就是要求的结果。2.画直观图表达抽象意比如:“有28个桃,吃了7个,还剩多少个?”像这样的题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但如果把题目改成“有28个桃,吃了一些后,还剩7个。吃了多少个?”孩子经常会用7+21=28(个)来解决。问题在于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为此,我指導孩子先画28个桃,再从中数出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2017-08-05

  • 利用解决问题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示猴妈妈采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求树上原来有多少桃。师:通过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1:可以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桃。因为猴妈妈采的23个桃和树上还剩的5个桃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就可以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桃。师: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看问题,要求“树上原来有多少桃”,需要知道猴妈妈采了多少桃和树上还剩多少桃,而这两个条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只要把它们加起来就行了。解决问题还可以怎么做?生2:我们还可以先看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条件,再从条件求出问题。师: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2017-05-10

  • 再度认识 聚焦核心 ——《认识分数》教学
    纸上就有这样的8个桃,请你先画虚线分一分,再想一想每只小猴究竟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尝试,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带研习单投影展示)生1:把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师:真好!这是你的想法。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生:没有了。生:因为这些桃被平均分成了4份,取走了其中的1份,所以是师:听明白了吗?仔细想想,到底哪一个分数更合适呢?师:因为我们把8个桃看成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而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4期2017-04-28

  • 聚焦核心 经历过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
    小猴,猴妈妈把4个桃分给两只小猴吃,想一想怎么分比较公平?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师:平均分,这个办法好!(板书:平均分)师: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桃?生:2个。师:如果猴妈妈分2个桃,怎样分给小猴比较公平?生:把剩下的两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1个桃。师:同学们不仅会分,而且分得又快又公平。(2)引入。师:花果山上除了两只小猴的这一家,还有三只小猴一家、四只小猴一家和五只小猴一家。一天,四位猴妈妈一起下山都买了一个同样大的饼。回家后她们准备把饼分给自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12期2017-04-08

  • 计算教学莫让算理走过场
    一数,盒子里有几个桃?生:9个。师:盒子里能摆几个桃?生:10个。师:要求一共有几个桃?你会算吗?生列式计算:9+4=13(个)。(反馈:有5人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做啦?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挑战一:你是怎么想的?生:把盒子外面的一个桃放进盒子,盒子里就有10个,再加上外面的3个,就是13个。师:说得真好!演示:将盒外的1个桃移至盒内。挑战二:出示算式分解图:师:对照桃子图我们来看,1应该填在哪里呢?3呢?9和1合起来是多少?最后得数是多少?在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期2017-03-02

  • 31个桃品种(系)幼树对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分析
    50002)31个桃品种(系)幼树对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分析郝鹏博,李 敏,谭 彬,郑先波,叶 霞,李继东,冯建灿*(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对31个桃品种(系)幼树新梢的叶面喷施外源PBZ和GA3,然后进行3个生长指标(枝条初期生长量、枝条总生长量、节间长度)的调查,对不同桃品种(系)对外源GA3和PBZ的敏感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外源GA3处理后3个生长指标均值均增大,PBZ处理后3个生长指标均值均减小;

    江西农业学报 2017年1期2017-02-10

  •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②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少摘了5个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③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10个,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2)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第1题无法解答,还缺少1个条件。生2:第2题也无法解答,这两个条件与问题不相关联。生3:第3题可以解答,用第一天摘的个数加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个数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列式:20+10=30(个)。(3)初步感悟。师: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11期2016-12-21

  •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②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少摘了5个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③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10个,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2)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第1题无法解答,还缺少1个条件。生2:第2题也无法解答,这两个条件与问题不相关联。生3:第3题可以解答,用第一天摘的个数加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个数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列式:20+10=30(个)。(3)初步感悟。师:通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2期2016-12-02

  • 兄妹分桃
    哦!先数数共有几个桃吧。1个、2个、3个……妈妈,共有12个桃。兄妹俩边从袋中拿桃,边数了起来。爸爸4个,妈妈3个,哥哥也3个,我2个,正好是12个。这样分不公平!贝贝说得没错,最合理的方法是平均分。妈妈,什么是平均分呀?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每份同样多,而且没有剩余。妈妈,我明白了。12个桃平均分成4份,可以这样分:爸、妈、哥,还有我每人先分1个桃,再给每人1个,还剩4个,正好还够每人1个。妈妈,每人分到3个桃。这样分多麻烦!要是有100个桃,你得分到猴年

    读写算·小学低年级 2016年2期2016-05-30

  • 为减法和除法鸣“冤”
    算”。如“将15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上看,先拿出3个桃将每个盘里放上一个,再拿出3个桃给每个盘里放上一个,又拿出3个桃给每个盘里放上一个……直至将15个桃分完。这难道不是求15里有多少个3吗?写成减法算式:15-3-3-3-3-3=0,每个盘里放上了5个一,即5个,所以,将15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个盘子放5个。在一年级下册(未学乘、除法时),我曾经给学生出示过一道开放题:8里面有几个2,怎么计算?全班50个学生中,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8期2016-05-30

  • 充分利用教材,触摸分数的本质 ——“认识几分之一(二)”教学实录
    少。例2是一盘6个桃平均分成3分,表示出它的每一份是多少。很多老师都是把它变成一道练习题简单带过,我认为教材的编排是有意图的,这里应该把它和例1中的6个桃平均分成两份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同样都是一盘6个桃,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数不一样?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总数没变,但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变了,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也就不一样了。这样处理,学生就能朦胧地感受到每一份所表示的分数是和所分的份数有关系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平均分成的份数上。我

    数学大世界 2016年6期2016-04-11

  • 在操作中体会概念在比较中凸现本质 ——“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片段与反思
    ,信封里有的是6个桃的图片,有的是4个桃的图片,还有的是8个桃的图片。把这些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先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反馈。反馈时学生一边在黑板上画,一边说想法)生:我把这6个桃装成一盘,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生:我把4个桃看成一盘,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生:我把8个桃看成一盘,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师:这里每盘桃的个数都不同,分得的每份个数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生:不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6期2016-04-09

  • 数学课堂中的尴尬 ——该慢时他快,该快时他慢
    学环节例题:把6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试一试:把4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把8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练一练:把6个桃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个问题与例题的处理方法、过程和节奏雷同。(课堂上经常见到学生玩学具的场景,后面听课的许多教师都哈欠连天或者窃窃私语)教师要怎样处理才能避免教学中的这种尴尬行为,使教学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实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12期2016-04-08

  •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设计
    流。想一想,把1个桃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才公平呢?对,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这样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猴哥哥分得这个桃的——(二分之一)。猴弟弟也分得这个桃的——(二分之一)。每只小猴都分得这个桃的二分之一。想一想,分母2在这里表示什么?那分子1呢?二、自主选择,理解分数1.让学生认识一盘桃子的二分之一师:刚才,两只小猴分着吃完了一个桃,还觉得不过瘾。于是,猴妈妈又带回来一些桃,准备选其中几个桃装在盘子里,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吃。如果你是猴妈妈,你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期2016-03-19

  • 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思考——以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为例
    八戒化缘得到19个桃,他先偷吃了一部分,然后剩余的桃刚好够师徒4人平分。请你算算,八戒偷吃了几个桃?此题是在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后设计的一道开放性问题。在本题中,给出的条件不足以确定八戒偷吃了几个桃,大多数学生会用19÷4=4(个)……3(个)来解答。也就是说,八戒偷吃了3个桃,带回16个桃,师徒4人平分,每人4个。于是,我追问:“确定八戒只偷吃了3个桃吗?会不会嘴馋再多偷吃呢?”学生听后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反馈:八戒可能偷吃3个、7个、11个、15个桃。我再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32期2016-03-04

  •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片段与评析
    摘桃子,可树上一个桃子都没有,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生:0÷3=0。师:4只小猴呢?谁能再举例说一说吗?生1:0÷4=0.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个桃,所以0÷10=0。生3:100只猴每只猴还是摘到0个桃,所以0÷100=0。师:(板书算式)0÷0呢?学生理解除数0表示没有猴来摘桃,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所以这样算是没有意义的,因此0不能作为除数。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发现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设计思路:创设学生熟悉的卡通情境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8期2015-10-27

  • 把握“生成”的良机
    成4份,每份有1个桃子。师:大家再想想,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生:1/4。师:这个1/4又是怎么得来的?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说一说。师:一个西瓜平均分给4只猴子,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都得到了1/4。大家想想,这两个1/4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答:都是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不同的是分的总数不同。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也明白了,不仅仅一个物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多个物体也能看成一个整体。师:懂事的猴子让给爸妈吃。如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5期2015-06-16

  • 教学情境图之变——戴春执教《认识分数》片断赏析
    意义的理解,4 个桃平均分给4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1 个,这应该是学生潜意识的想法。 课堂上,把4 个桃看做一个整体没能引起学生共鸣, 也不构成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而是教师为了引出每只小猴分到这篮桃的1/4 时的一种告诉,这种告诉较长时间内都很难被学生认同。我曾数次执教该内容,也曾多次听过该内容的公开课,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个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份数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习惯使然。 由分一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8期2014-07-10

  • “茅塞”在多重比较中“顿开”
    猜猜看,里面有几个桃?生:4个、8个……师:这一盒桃,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师:是啊!要分得公平,就要把这一盒桃平均分成4份。那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盒桃的几分之几呢?(出示填空句式:把一盒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盒桃的。)生:。师:盒子里到底有几个桃,请看大屏幕——生:有4个桃。课件演示: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如图师:每只小猴分得这盒桃的,跟刚才一块饼的比一比,这两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生:都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1期2014-01-25

  • 群体合作与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的亮点
    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 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 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

    成才之路 2009年32期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