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色

  • 鲜艳的蛙蟾更耐热
    发现蛙和蟾的多变体色或有助于帮助它们抵御环境压力和病原体。这些发现表明,这类两栖动物的体色可能影响它们在气候变化下的生存能力。无尾目有超过5000个物种,这个多样化的类群有极大的颜色多样性。有些物种颜色明亮,可以警告捕食者它们有毒,有些则实现了高度适应的伪装。过去对其他动物的研究表明,除了这些特化功能,体色可能在无尾目中还发挥了其他重要作用,但对其进行研究需要覆盖广泛环境条件下的许多物种。德国马尔堡大学的Ricarda Laumeier和同事调查了蛙和蟾的

    科学大观园 2024年2期2024-01-19

  • 虾青素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生长、体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鱼生长性能,改善体色,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虾青素;幼鱼;生长;体色;抗氧化能力中图分类号:S965.39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44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又名六线鱼,欧式六线鱼,隶属于鲉形目六线鱼科六线鱼属,俗称“海黄鱼”,可在8~23 ℃水温中生长,为冷温性海洋岩礁性鱼类,营底栖生活,在北太平洋西北部的朝鲜半岛、日本、中国及俄罗斯远东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5期2023-07-30

  • 红螯螯虾不同体色个体间营养差异分析
    。鱼、贝等动物的体色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并加以应用的性状[2,3],也可以作为生物体的营养、激素水平及动物健康的判断标准[4],例如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个体生长发育和成熟速度与其体色变化密切相关[5];体色还是甲壳动物观感评价的重要指标。甲壳内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种类的不同会引起体色的不同;肌肉内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也会使其肉质风味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甲壳动物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售价的不同[6]。色泽红亮的凡纳滨对虾(Litope

    水产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1

  • 瓯江彩鲤Scarb1基因敲除自交子一代的体色相关性状观察
    201306)体色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性状,在动物的伪装、生存、求偶、繁衍、生殖等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鱼类体色是最为丰富的表型性状和重要的种质特征之一,是研究性状遗传规律和决定基础的良好材料[2]。瓯江彩鲤(Cyprinuscarpiovar.color)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瓯江流域的兼具食用和观赏价值的鱼类[3],因具有体色丰富、肉质鲜嫩等特点而被推广至全国多地养殖。上海海洋大学自1999年开展瓯江彩鲤的种质研究和人工选育以来,已获得5种不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1期2023-02-08

  • 血鹦鹉体色调控研究进展
    2500)血鹦鹉体色艳丽、体形可爱、食性广,因而受到了广大水族爱好者的欢迎。其仔鱼期体色发黑,之后逐渐褪去呈黄色,经着色处理后可得红艳体色,且其体色易受水质、光照、养殖密度及营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调控来获得稳定且红艳的体色是血鹦鹉饲养的重点。一、鱼类体色的形成鱼类的体色由色素细胞的形状、数量、分布以及细胞中的色素沉积量等因素调控(黄永政,2008)。在水质、光照、养殖密度及营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鱼体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色素细胞的

    科学养鱼 2022年9期2022-11-25

  • 不同体色虎龙杂交斑的生理特性比较
    0228)生物的体色是生物长期进化以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鱼的体色是区别它们的重要表型特征之一。目前已知的石斑鱼种类繁多,丰富的体色差异使其可作为研究鱼体色生态适应性的良好材料。虎龙杂交斑是以经2代群体选育的棕点石斑鱼雌体为母本、鞍带石斑鱼雄体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代,具有育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势。虎龙杂交斑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丰富的体色类型,具体表现为白化、黄化等体色变化差异。本文以4种体色的虎龙杂交斑为研究对象,对其肝

    科学养鱼 2022年9期2022-10-18

  • 豆天蛾普通种群和黄色种群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会有极少部分发生体色变化。为探明不同体色豆天蛾营养品质的差异,以豆天蛾普通(绿色)和黄色两个种群的5龄末幼虫作为供试虫源,探究两个种群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糖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豆天蛾种群幼虫体内营养物质存在一定差异。除必需氨基酸以外,黄色种群体内可溶性蛋白、糖类、非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种群,其中在糖原、非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脂肪酸成分中,豆天蛾黄色种群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4期2022-05-22

  • 通过鸟类视觉模型研究白星花金龟成虫二型体色
    活动的花金龟种类体色丰富,往往有耀眼的绿色,或者蓝色、红色、金属色等表型[1],这是它们与捕食者,特别是鸟类相互作用进化的结果[2-4].因为昆虫和鸟类许多种类都有高度发达的、不同于人类视觉能力的紫外视觉或偏振视觉,而鸟类的紫外视觉能力在探查昆虫等猎物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5-10].白星花金龟ProtaetiabrevitarsisLewis,隶属于花金龟亚科Scarabaeidae,星花金龟属Protaetia,其成虫常呈现出古铜色或青铜色金属光泽[11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7

  • 不同养殖水色对红螯螯虾稚虾存活、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体色多态性,如绿色、褐绿色或蓝色;雄性成虾大螯的外侧有一鲜红、柔软的膜质带,分外艳丽,观赏价值高[5]。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通过控制养殖环境因子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以减少应激反应,对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河鲈(Perca fluviatilis) 在浅色背景下的生长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6];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在红光环境下摄食更活跃[7];漠斑牙鲆 (Paralichthy

    南方水产科学 2022年1期2022-03-02

  • 着色剂在锦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种之一,因艳丽的体色、优雅的泳姿深受水族爱好者的青睐。锦鲤(Cyprinus carpio)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属。因其对环境适应性强、食性杂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和“会游泳的艺术品”(李潇轩等,2020)。按体色来分,锦鲤主要有蓝、大红、金黄、淡黄、乳白以及五花等不同品系。调控锦鲤的色素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素细胞(鸟粪素细胞),前三者为吸光色素细胞,虹彩素细胞为反光素细胞(Fujii,2000)

    科学养鱼 2022年12期2022-02-04

  • 昆虫体色多型的分子调控机制
    ),蝗虫、蝴蝶的体色多型(Ayali, 2019; Bhardwajetal., 2020)。体色多型是多型现象中的一种,在很多昆虫中都被观察到,包含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其大致可划分为隐蔽色型(homochromy)、绿色—褐色多型(green-brown polymorphism)、密度关联体色多型(density-dependent body color polymorphism)3种类型。例如,桃蚜Myzuspersicae和豌豆蚜Ac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1期2022-01-01

  • 龟鳖动物体色研究进展
    口571158)体色是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其形成是物种的内在因素(基因、遗传和母体效应等)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Robbinsetal.,1993;Roulin & Ducrest,2013)。动物的体色可以随温度、光线、栖息地特征、猎物和捕食者的视觉和行为等因素而改变(Roulin,2004)。长期的选择压力导致动物形成多种多样的体色体色具有多种功能:伪装、惊吓、体温调节、威慑、性选择信号和作为视觉诱惑等(Ortolani,1999;Ruxtone

    四川动物 2021年4期2021-12-12

  • 环境污染物干扰鱼类体色的研究及其生态毒理学意义
    近,污染物对鱼类体色的影响也开始引起关注。鱼类体色具有多种功能,如伪装、威慑、物种识别、温度调节和求偶等,对其生存与成功繁殖至关重要[1]。在所有脊椎动物中,鱼类体色调控最为复杂,涉及的体色相关基因也最为丰富[2]。目前,鱼类中至少发现了6种不同的色素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虹彩细胞、蓝色素细胞和白色素细胞。加上鱼类体色还对污染物非常敏感,使其成为了一种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污染监测生物指示物[3-5]。因此,污染物干扰鱼类体色的相关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21年3期2021-09-23

  • 鱼虾体色及呈现机制研究进展
    宇摘    要:体色是鱼虾的主要特征之一,鱼虾生长过程中体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鱼虾体色呈现、相关呈色机制、体色变化规律、体色测定方法及体色变化的内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鱼虾体色一方面来源于自身性状的表现,受到内分泌系统、遗传、性别等内在特性的调控;另一方面,体色改变经常受到外在环境,如光照、水温、pH值、藻类、溶氧、饲料添加剂等的影响;此外,体色测定的方法也随着工业仪器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快速提高。本文可为进一步挖掘鱼虾体色的生

    天津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9-13

  • 豹纹鳃棘鲈体色变异的色素细胞差异分析
    570228)体色是鱼类形态多样性的特征之一, 鱼类的体色是由色素细胞及其所含的色素体产生的, 色素细胞的类型、大小、形态及分布的不同形成了丰富的体色, 为发育和进化提供了良好的材料[1]。鱼类皮肤包括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等基本色素细胞[2]。鱼类体色相关基因的突变和缺失能够导致皮肤着色的异常[3], 体色也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变化[4,5]。这种变化可以通过鳞片和皮肤中色素细胞内的色素体选择性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5期2021-09-08

  • 不同光照强度对豹纹鳃棘鲈生长和体色变化的影响
    pardus)的体色是决定经济价值的关键,所以本文设计不同梯度光照强度区间的养殖环境,观察豹纹鳃棘鲈生长情况和体色变化情况。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豹纹鳃棘鲈处于50~300 lx光照强度区间内,会一直维持较快的生长速率,体长、体重增加速率高于其他光照强度区间;而光照强度处于300~700 lx区间时,在养殖周期内积累的红色素含量最多,观察到明显的体色变化,即光照强度确实会影响豹纹鳃棘鲈色素累积,改变体色。关键词: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

    河北渔业 2021年5期2021-06-10

  • 半定量RT-PCR 方法检测Gch2 基因在草金鱼皮肤中的表达
    乡453007)体色是鱼类的重要表型性状之一,由鱼类皮肤及鳞片中色素细胞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决定[1-2]。色素细胞由外胚层神经嵴细胞分化形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细胞沿背腹轴分化成包括色素细胞在内的不同类型细胞[3]。色素细胞种类不同,所含有的色素颗粒存在较大差异。黑色素细胞具有含有黑色素的色素小体,红色素/黄色素细胞具有包含类胡萝卜素、喋啶成分的红/黄色素小体。虹彩细胞合成含有嘧啶成分的色素小体[4-6]。喋啶代谢通路调控喋啶色素合成,Gch2是

    河南水产 2020年6期2021-01-08

  • 大鲵MC1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研究
    C1R在两栖动物体色形成中的作用,试验结合转录组分析和电子克隆技术得到大鲵(Andrias davidianus)MC1R部分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了大鲵MC1R基因在皮肤、肝脏等10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4种不同体色大鲵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得到大鲵MC1R部分cDNA长为295 bp,位于该基因编码区。其与人、小鼠等哺乳动物和鸟类MC1R核苷酸同源性在57%~83%。大鲵MC1R基因与粗皮渍螈的亲缘

    河北渔业 2020年10期2020-10-30

  • 添加不同蓝藻饲料对草金鱼生长、体色和MCs含量的影响
    藻对草金鱼生长、体色和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影响,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50%蓝藻藻泥、50%脱毒蓝藻藻泥、67%蓝藻藻泥和67%脱毒蓝藻藻泥饲料饲喂草金鱼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蓝藻藻泥能够显著促进草金鱼生长(P0.05),草金鱼内脏内检测到MC-LR蓄积,二者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仅在饲喂添加67%蓝藻藻泥草金鱼肌肉内检测到MC-LR蓄积。关键词:草金鱼;蓝藻;脱毒蓝藻;生长;体色;MCs含量中图分类号:S917.4      

    天津农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10-13

  • 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柞蚕幼虫体色特征初探
    关键,而柞蚕幼虫体色是其在遗传育种上重要的标记性状之一[2]。体色是昆虫生物学、遗传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特征,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3]。野外放养的柞蚕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干预下,形成了青黄色、黄色、蓝色和白色四大体色血统[4],柞蚕幼虫的体色是其对日照、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保护性适应,而体色作为柞蚕重要的形态标记性状,不仅便于考察育成品种的纯度和性状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其与品种特性和生理代谢密切相关[5]。本试验利用I

    中国蚕业 2020年3期2020-09-24

  • 人体有颜色
    会发现,每个人的体色系统都和其他人略有不同。人体的体色系统就是决定我们穿什么颜色好看的参照依据。不少人认为,穿衣配色是大红该配大绿还是大紫之类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色与色之间那点儿微妙的差别处理不该叫配色。事实上,进过我办公室的好多人都善意地提醒过我:“你的办公室怎么没用色呀?”我想,是因为我的办公室里没有一堵大家期待中的红墙吧。没有饱和的颜色做标志,其他的色便不成为色;没有色之间宣战般的对比,就不叫配色,这恐怕是很多人对配色的认识。其实,所谓配色,说的就是根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8期2020-08-23

  • 一种会吃蜜蜂的鸟 ——太阳鸟
    蜜蜂(两种太阳鸟体色不一致,上图是一只羽色灰黄绿色的,下图是一只头及腹部暗红色至黄红色的)太阳鸟,系雀形目太阳鸟科,体型纤细,体长79~203mm。嘴细长而下弯,嘴先端具细小的锯齿,舌呈管状,尖端分叉,尾呈楔形。雄鸟中央尾羽特别延长。世界共有14种,分布于亚洲南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有6种,体色不一致。该鸟食性较杂,吃植物籽实及昆虫,有时也捕食蜜蜂。据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石磊观察,该鸟在梵净山区分布于海拔800~2000m处,不同季节均可

    中国蜂业 2020年7期2020-08-21

  • 人体有颜色
    会发现,每个人的体色系统都和其他人略有不同。人体的体色系统就是决定我们穿什么颜色好看的参照依据。不少人认为,穿衣配色是大红该配大绿还是大紫之类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色与色之间那点儿微妙的差别处理不该叫配色。事实上,进过我办公室的好多人都善意地提醒过我:“你的办公室怎么没用色呀?”我想,是因为我的办公室里没有一堵大家期待中的红墙吧。没有饱和的颜色做标志,其他的色便不成为色;没有色之间宣战般的对比,就不叫配色,这恐怕是很多人对配色的认识。其实,所谓配色,说的就是根

    爱你 2020年22期2020-08-18

  • 海里的头足类在聊什么
    隐匿或展现斑斓的体色吓唬天敌。当然,这些花纹除了用来拟态欺敌之外,也可以用来交换讯息,比如与同类交换周围的情报,就像我们使用的旗语。可别因为体色变化听起来很复杂就小看头足类的“说话”速度,因为色素细胞直接由神经控制,因此头足类变换花纹的速度非常快,唱RAP对它们来说可能都是轻而易举!不过,每种花纹的变化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以头足类中的软丝做为研究对象,来探索这个谜题。软丝又叫柔鱼、软翅仔,它的学名叫做“莱氏拟乌贼”,生活在中国台湾南部海域。跟习

    中国水产 2020年7期2020-08-01

  • 小龙虾体色发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户养出来的小龙虾体色发黑,影响成交价格。养殖从业者有疑惑,投喂同样的饲料,相邻的池塘养出的虾体色差异很大,体色发黑的虾常单价低几元,影响收入。一、小龙虾体色发黑的常见原因1.底质不良 小龙虾属于底栖生物,池塘底部是小龙虾生活的环境,底质对小龙虾有直接影响。底泥发黑发臭,养殖出的小龙虾常腹部发黑。2.生长受限 小龙虾通过蜕壳实现体重快速增长,蜕壳次数少,个体生长速度受限。长期不蜕壳,小龙虾壳表面附着物随之增加,甲壳失去光泽、发黑。3.缺乏钙质 小龙虾的生长需

    科学养鱼 2020年2期2020-05-12

  • 鱼类色素细胞及其生态学意义概述*
    根据环境迅速改变体色,即生理性(Physiological)体色变化[2]。鱼类色素细胞主要存在于表皮的真皮中,其中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蓝色素细胞含有相应的色素物质,而彩虹细胞和白色素细胞并不含有色素物质,主要依靠反射板或结晶体来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出一定的颜色。鱼类皮肤的颜色是由于色素物质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并由于细胞质内不同的亚纤维结构对特定波长的可见光不同的折射或者反射而形成的。在不同鱼类中,6种类型的色素细胞的数量、大小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1

  • 四种体色瓯江彩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军 王成辉四种体色瓯江彩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陈红林 司周旋 杜金星 许细丹 王 军 王成辉①(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为了解4种体色类型瓯江彩鲤(Cvar.)(“大花”–BR、“粉花”–BW、“全红”–WR、“粉玉”–WW)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本研究对12月龄的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相关形态性状(体长1、体宽

    渔业科学进展 2019年5期2019-09-27

  • 大鲵Agout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态性分析
    10032)动物体色(毛色)受自然选择、性别选择、遗传漂变及群体间地理阻隔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表型,成为进化和遗传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两栖动物体色的多样性和变化,对于个体拟态、逃避捕食、择偶、体温调节等行为尤为重要(Wente & Phillips,2003)。两栖动物体色主要由真皮层中的3类色素细胞决定:载黑素细胞位于最下层,通过指状突起扩展到上一层色素细胞之间;中间一层为载虹素细胞,对光有反射和散射作用,产生蓝-绿色;最上面靠近表皮的一层是

    四川动物 2019年2期2019-04-11

  • 最小的海马,捕猎的高手
    装大师豆丁海马的体色很鲜亮,目前发现有红、黄、灰、白好几种颜色。你看它粉扑扑、黄晶晶的样子,就好像“长”在珊瑚丛中一样。它身上凸起的肉球,和寄居的柳珊瑚身上的息肉很相似,而它的躯体也和柳珊瑚的茎干十分相似,所以这种海马能够很容易地混入柳珊瑚中,而不易被发现。并且,豆丁海马会根据不同的寄居珊瑚产生不同的体态,随时变换体色,很难被捕食者和人类找到。娇小的捕食高手伪装使它不易被猎物发现,成为它们捕猎的加分项。它们会躲在珊瑚丛附近,密切关注水流情况,一旦有小虾、小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9年12期2019-03-04

  • 我们误会了变色龙
    。变色龙通过改变体色来调节自身温度:变成深色,吸收热量;变成浅色,则反射太阳光线,减少热量吸收。如果变色龙想与同类交流,它们的体色也会发生变化。雄性用浅色的大色块展示自己的统治地位,用深色向入侵者示威;雌性则用体色表明自己是否愿意“结婚”。变色龙的变色技能与它拥有一身无敌的皮肤有关。变色龙皮肤的最外层其实是透明的,而下面3层皮肤都含有特殊的色素(sù)细胞,每层的着色功能都不同:最内层含黑色素细胞;中间层含的色素细胞控制蓝色;最外层的色素细胞控制黄色和红色

    红领巾·萌芽 2018年10期2018-12-19

  • 饲料中添加叶酸和VB12对黄颡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2对黄颡鱼生长、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叶酸和VB12对黄颡鱼的生长和饵料系数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腹部皮肤L*值变化影响显著(P关键词:黄颡鱼 叶酸 VB12 生长 体色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5(b)-0196-05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1],

    科技资讯 2018年14期2018-10-26

  • 黄顙鱼变成“香蕉鱼”怎么办
    鱼规格上去了,但体色却不行,怎么能卖个好价钱呢?下面我们来说一下黄顙鱼体色那些事儿。体表严重变黄的黄顙鱼,由于体色酷似香蕉故称之为“香蕉鱼”,因颜色过于艳丽,并不被市场所接受,成为养殖中的“问题鱼”。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等编写的《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2013年)一书中说到,养殖鱼类体色变化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黑色体色的减退或消失,导致鱼体出现黄色或白色(又称为白化),而鱼体黑色体色的减退或消失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分化受阻导致成熟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二

    农家之友 2018年6期2018-06-20

  • MITFa及TYR基因在红色锦鲤体色发生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R基因在红色锦鲤体色发生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田 雪,庞小磊,王良炎,顾 靓,郭生强,李学军( 河南师范大学 水产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本研究描述了红色锦鲤从出膜到体色形成的过程,总结和归纳不同发育阶段体色变化异同点,筛选出6个体色变化较显著时期,分别为1、2、3、4、12、48 日龄。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MITFa及TYR基因在红色锦鲤6个体色变化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ITFa基因在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48日龄时(P0.05)。

    水产科学 2017年2期2017-12-18

  • 吡虫啉对3种体色型烟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6)吡虫啉对3种体色型烟蚜取食行为的影响吴佳星,何应琴,曾贤义,张永强,丁 伟*(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6)为探究吡虫啉对红色型、绿色型和褐色型3种体色型烟蚜取食行为的影响,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比较3种体色型烟蚜在吡虫啉处理后的烟苗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33.3 mg/L吡虫啉处理烟苗后,3种体色型烟蚜的非刺探总时间(np波)均长于清水处理的绿色型烟蚜,其中褐色型烟蚜最长,且与清水处理的绿色型烟蚜存在显著性差异(P烟蚜;体色型;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7

  • 瓯江彩鲤龙申1号
    花和粉花5种基本体色类型。以5种基本体色为标准,建立了该品种的选育基础群体。之后以体色和生长性能为选育指标,经连续6代选育,5种基本体色纯合度为91%~100%,生长速度提高了13.68%~24.65%。龙申1号瓯江彩鲤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抗逆性强、产量高、容易饲养等优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适宜在全国稻田等水体中养殖。(安徽 申德林)

    农村百事通 2017年18期2017-10-13

  • 饲料不同着色剂对红草金鱼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着色剂 生长 体色 免疫力中图分类号:S9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30-04近年来,金鱼正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赏价值也显得尤为重要。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可以改善金鱼体色,提高其观赏价值,但是一味地追求其体色的改变,往往忽略了其自身的健康状况,因此,研究饲料不同着色剂对金鱼血液指标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鱼与养殖管理该试验所用红草金鱼购自天津市金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2017-05-18

  • 两种体色日本蟳卵巢发育及配偶选择的研究
    24000)两种体色日本蟳卵巢发育及配偶选择的研究喻杰1,韩岳橦1,姜玉声1,陈芸燕1,李晓东2,刘胥2,刘庆坤1(1.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辽宁盘锦124000)为探讨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体色与繁殖的关系,于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连续采样,比较了体色青绿的花盖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两种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在选择交配试验中,研究了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0

  •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dy Color of YAlO3and Its Defect Equilibrium
    38YAlO3的体色与缺陷平衡的关系刘勇1刘天慧1毕淑娴2安炜3李国宝4田光善3焦桓*,1荆西平*,4 (1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62) (2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银川750021) (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 (4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利用固相扩散法在1 450℃下制备了YAlO3粉末样品和陶瓷片样品,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气氛(air, O

    无机化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9-18

  • 黄颡鱼体色消失与恢复变化规律
    司配方师)黄颡鱼体色消失与恢复变化规律■ 姚仕彬(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配方师)姚仕彬,苏州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硕士,在读博士。现任广东粤海饲料股份有限公司配方师,熟悉华东各大品种鱼的营养与市场,对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病害防治及市场方面,较为熟悉。黄颡鱼体色变化的确比较复杂,但也是有规律可寻。记得2014年年底,在参加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倡办的每年一次“苏州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年会”时,有位同门师兄分享的黄颡鱼体色报告,PPT中出现的一张图片(

    当代水产 2016年9期2016-09-03

  •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从蚜虫的体色、口器、翅型、生殖方式、报警行为及与蚂蚁共生6个方面阐述了蚜虫的生存适应性,以期促进人们对蚜虫生存适应性的认识,从而做到对蚜虫的有效防控。关键词:蚜虫;体色;口器;翅型;报警信息素;互利共生中图分类号: S433.3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175-03蚜虫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 蚜总科(Aphidoidea)昆虫,在地球上出现已约有 2.8 亿年,目前世界已知种类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5期2016-07-23

  • 实用饲料中补充铜对斑点叉尾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对斑点叉尾生长和体色的影响。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 mg/kg铜显著提高了鱼体的增重率(P0.05)。饲料中添加0~40 mg/kg铜对斑点叉尾背部皮肤、肌肉色度值、总叶黄素含量及背部皮肤酪氨酸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各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动物营养学报 2016年1期2016-04-27

  • 爱穿时装的动物
    兔小时候吃红藻,体色呈玫瑰色;长大后,这种海兔不吃红藻而是吃海带,体色就变成褐色了。梅花鹿梅花鹿的体色一年两变。冬天过去了,梅花鹿及时换上了栗红色的短毛时装,露出朵朵白色的梅花斑纹。到了秋天,它又换上了冬装,白色斑点模模糊糊地隐现在烟灰色的绒毛上。这套时装既可抵御寒冷,又可适应新环境。招潮蟹招潮蟹涨潮时藏在洞穴中休息,落潮时外出活动。夜间它披着黄色外套,日出时颜色渐渐变深;白天低潮时,是它一天中最为活跃的时候,它就会换上深红色的外套。雨蛙雨蛙的体色变化与气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6年3期2016-04-11

  • 棉铃虫防治技术
    而尖的小刺。幼虫体色多变,可归纳为4个类型。①体色淡红,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白色,毛突黑色。②体色黄白,背线亚背浅绿色,气门线白色,毛突与体色同。③体色淡绿,背线亚背线不明显,气门淡黄色,毛突与体色同。④体色深绿,背线亚背线不明显,气门浅黄色。1.3蛹。纺锤形,红褐色至黑褐色,长13.0~23.8mm,宽4.2~6.5mm。腹部第5~7节背面与腹面前缘有7~8排稀而大的半圆形刻点,气孔较大。1.4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1~40mm。雌蛾黄褐色,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3期2016-03-28

  • 三种体色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0031)三种体色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凌俊,江河,胡玉婷,段国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测序技术研究3种体色黄鳝Monopterus albus群体(深黄斑鳝、青黄斑鳝、青斑鳝)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结果显示:三个群体黄鳝共有变异位点53个,单倍型36个;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153、0.7517、0.945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426、0.00211、0.00601。

    水产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2-07

  • 家蚕体色研究进展*
    00716)家蚕体色研究进展*崔坤蓉 叶 川 周 维 柴春利(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生物体表着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现象,其中,以昆虫的体色最为丰富多彩,引人注目。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之一,家蚕体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决定昆虫体色形成的色素种类及其生物合成途径,重点介绍了家蚕幼虫及成虫的体色研究进展。家蚕;色素;体色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颜色,有些色彩单一,有些则色彩丰富,并形成各种各样的条纹和花斑。不同

    蚕学通讯 2015年1期2015-04-06

  • 暹罗斗鱼杂交体色遗传
    希等暹罗斗鱼杂交体色遗传海南三亚·张希等暹罗斗鱼因其色彩艳丽、体色绚烂而成为众多消费者青睐的观赏鱼品种。暹罗斗鱼雄鱼天生好斗,其作为娱乐工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人们捕捉野生斗鱼后,通过驯养繁殖和长期的逐步改良,使之不断呈现出更多能稳定遗传的体色,极大的丰富了陷落斗鱼的色彩品系,成为独具魅力的观赏鱼品种。观赏和把玩暹罗斗鱼大有风靡全球之势。通过定向选育,开发新的暹罗斗鱼品系是广大观赏养殖户和爱好者的共同目标。研究暹罗斗鱼颜色的遗传规律对于颜色品系的改良和选育意

    花卉 2015年1期2015-02-21

  • 几种不同品系暹罗斗鱼体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品系内杂交组合的体色分离比例。结果表明,土耳其绿色、皇室蓝色和铁锈蓝色在F2中个体的分离比例为1∶2∶1,断定F1和F2代中的皇室蓝色均为杂合体,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孟德尔分离规律,土耳其绿色与铁锈蓝色之间为不完全显性关系。紫色蝶翼系斗鱼皮肤的红色和黄色,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红色,F2中红色与黄色的个体分离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黄色由隐性基因控制。关键词 暹罗斗鱼 ;体色 ;遗传 ;研究分类号 S965Inherita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8期2014-09-23

  • 不同体色黄鳝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影响产生了丰富的体色,深黄大斑鳝、浅黄细斑鳝、青灰鳝是黄鳝养殖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3种体色[7]。深黄大斑鳝身体细长,体圆,体色标准,背部体色深黄,背部和两侧分布有黑褐色大斑点,斑点在背部一般排列成3列,呈带状,腹部花纹较浅甚至无花纹;浅黄细斑鳝体形标准,体表浅黄,背部分布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斑点比较细密,也排列成带状,腹部花纹较浅;青灰鳝背部体色呈泥灰色,全身分布有排列不规则的黑褐色细密的小斑点,这些斑点散布体表,腹部布满花纹,颜色较深[8]。陈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9-17

  • 鱼类体色研究现状
    子不断增加,鱼类体色出现异常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黄鳝体色异常,草鱼、鲤鱼体色变白现象等。本文就鱼类体色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作以简述。1 鱼类体色形成机制鱼类的体色是通过色素细胞及其所含的色素产生的,并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鳞片和皮肤中色素细胞内的色素体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反射其他波长的光来完成[3]。色素体可分为光反射色素体和吸光色素体。其中,光反射色素体有虹彩细胞;而吸光色

    饲料博览 2014年2期2014-05-06

  • 我们都有隐身衣
    栖息地颜色相近的体色或花纹来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容易被发现,这种伪装方法叫作保护色。endprint动物们利用与栖息地颜色相近的体色或花纹来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容易被发现,这种伪装方法叫作保护色。endprint动物们利用与栖息地颜色相近的体色或花纹来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容易被发现,这种伪装方法叫作保护色。endprint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4年1期2014-03-10

  • 瓯江彩鲤 ——龙申1号
    花和粉花5种基本体色类型。2000年,以5种基本体色为标准,建立了该品种的选育基础群体;之后以体色和生长性能为选育指标,经连续6代选育,5种基本体色纯合度达到91.55%~100.00%,生长速度提高13.68%~24.65%。该品种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抗逆性强、产量高、容易饲养等优点,且具有一定观赏性能。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在全国稻田等水体中养殖。

    乡村科技 2014年19期2014-03-03

  • 光谱分析揭示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体色的两性异形
    iridis)的体色饱和度随着被寄生虫感染程度的升高而降低(Václav et al, 2007),即体色能够反映雄性的质量,可作为雌性选择雄性的可靠标准。最新研究也表明,雄性体色的变异与其形态、健康状态、统治地位和配对状态呈相关性(Martín & López, 2009)。然而,目前,对龟类的相关研究甚少。另外,包括龟类在内的许多爬行动物均具有四面体颜色视觉,其中包含人眼无法探测的紫外光部分(Ventura et al, 1999; Honkavaar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5期2013-09-20

  • 趣谈海洋动物的婚恋
    成熟的鱼类,它的体色体貌都会呈现显著的变化,外观一目了然。体色变化是海洋鱼类性成熟最明显的标志,一般雄鱼体色变化比雌鱼更加明显。如石斑鱼、蝴蝶鱼、宽鳍鱼、鳇鱼等,这些鱼在性成熟时,其雄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会变色:石斑鱼的腹部、蝗鱼的脸部变红色,隆头鱼体色变蓝,宽鳍鱼的背部变成绿色等不同颜色。更有趣的是,海洋鱼类的性成熟和人类的性成熟,在两性体色上的变化恰恰相反。人类性成熟期,变化体色表现最明显的是女青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鱼类则不然,凡是性成熟的鱼类

    科学24小时 2010年2期2010-12-31

  • 3种不同体色黄鳝生长速度的比较
    025)3种不同体色黄鳝生长速度的比较陈 芳(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杨代勤,苏应兵(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采用室内水族箱养殖,通过150 d的生长试验,对黄斑鳝、青黄斑鳝、青斑鳝3种不同体色的黄鳝(Monopterusalbus)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绝对增重、增重倍数、体重绝对生长率均以黄斑鳝最高,分别为27.6 g、2.88、1.84 g/d;青黄斑鳝次之,分别为22.4 g、2.3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8期2009-11-29

  • 疯狂变色之谜
    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它们又是靠什么来变换色彩的呢?变色不仅为了伪装对于第一个问题,相信同学们都能轻松回答,因为变色龙是自然界中当之无愧的“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它们常会在转眼之间改变身体颜色(变色龙变色只需20秒!),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不过,这个答案只能算答对了一半。因为动物专家新近发现,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简单说,变换体色就是变色龙的“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09年9期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