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

  • 汉中市南郑区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技术
    李 磊(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陕西 汉中 723100)南郑区位于汉中市西南部、汉中盆地南部,东邻城固县、西乡县,南临四川省,西与宁强县、勉县交界,北至汉台区,南北宽79 km,东西长83 km,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2°24′22″~33°07′50″、东经106°30′12″~107°22′23″。 全区国土总面282 378.5 hm2,其中林地面积204 193.76 hm2,占总面积的72.31%;森林面积178 118.96 hm2, 森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10期2023-12-17

  •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红志(1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陕西 南郑 723199; 2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勘察设计队陕西 南郑 723199)南郑区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边界、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 ℃、降雨量927.3 mm。土地总面积2 809.03 km2,森林覆盖率63.1%。南郑区是陕西林业大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十三五”以来,南郑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资源保护为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9期2023-10-27

  • 汉中市南郑区猕猴桃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刘湘艺(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陕西汉中 723100)南郑地处汉中盆地西南部, 全区辖20 个建制镇、2 个办事处, 总人口56.38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7.4 万人,耕地总面积74.32 万亩,是传统农业区域。该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肥沃,物产富庶,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 南郑地处秦岭巴山之间, 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然生态环境极好, 工业化相对滞后, 没有大的污染源, 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2023-10-26

  • “00后”为拯救濒危戏曲坚持十年
    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是国家级非遗戏种汉调桄桄的“天下第一团”。汉调桄桄成型于明代末年,鼎盛时代,汉调桄桄有120多座戏楼、1500多个剧目。但如今,真人桄桄戏仅存南郑区桄桄剧团一家。2013年,剧团招了60个“00后”,组成了一个集演员、演奏、灯光、服装、舞美专业为一体的“桄桄班”。对于稀有剧种的传承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市场小、收入少,多名成员因此离开剧团。与此同时,剩下的51名成员们开始想办法自救。为了找到更多观众,他们开始尝试在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1期2023-07-14

  • 汉中做大做强“花海经济”
    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南郑区陈村举行。本次节会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油菜花海”旅游目的地,举办招商引资、文化旅游、消费促进、宣传营销等130 多项活动,全方位展示汉中高质量发展成就,实现“以花为媒、以节拓市”,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近年来,汉中市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总揽,将文化旅游发展作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依托举办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做强“花海经济”,做大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之路,扩大了汉中对外影响力,让汉中走出陕

    陕西画报 2023年3期2023-05-20

  • 南郑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建议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农机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陆会茹 朱伟进汉中市南郑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等方式进行。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一直是政府关心、社会关切、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南郑区农机部门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较好地解决了秸秆随意焚烧、丢弃和综合利用问题,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2019年,南郑区投入秸秆综合利用作业机具4100余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9期2022-10-11

  • 浅析汉中市南郑区智慧全域旅游项目建设
    李勇汉中市南郑区长期重点扶持旅游业发展壮大,明确坚定走建设智慧全域旅游城市这条强区之路。本文前段叙述了南郑区智慧全域旅游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后段阐述了建设该项目的一系列具体步骤措施。简单来说,智慧全域旅游就是一种服务,分为用户侧和管理侧。以南郑智慧全域旅游项目为例,用户侧满足游客来南服务需求,采用建设“南郑一机游”微信公众号或App方式达到服务智能化目的。管理侧满足政府及旅游相关管理部门有效管理的需求,采用建设“南郑区全域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平台的运行方式

    中国信息化 2022年3期2022-04-06

  • 陕西南郑方言黎坪话两字组连读变调调查
    陕南方言。[1]南郑区作为汉中的一个区,其方言也属于陕南方言。为了更好地对陕南方言的整体面貌进行研究,课题组于2018年至2019年对南郑方言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南郑方言存在几种差异较大的口音,如城关话、黎坪话等。为了对南郑方言有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调查选取当地人认为口音有特点的黎坪话作为研究对象。黎坪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时选取的标志性调查点。陕西省著名方言学家孙立新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随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5

  •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实践与思考 ——以“南郑红庙山药”为例
    00;2.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南郑723100;3.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台7230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地理标志起源于法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1~2]。我国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与地理标志制度相结合的天然优势[3~4]。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国有3 454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中有些产品登记保护后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而有些产品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6期2021-12-24

  • 汉中拜将坛遗迹在史料中的位移
    期出现了拜将坛在南郑县的说法,明清时期,拜将坛遗址城固、南郑两说并存;此后南郑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城固说渐被后世遗忘。本文尽可能搜集拜将坛相关史料,并从中考察拜将坛遗迹的认定与变迁。【关键词】 拜将坛;韩信台;城固;南郑【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52-03汉中是连接巴蜀和关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汉元年(前206),刘邦在汉中称王拜将,北

    今古文创 2021年13期2021-09-10

  •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以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调研组,紧紧围绕“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于2021年10月开始对全区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民俗、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实地走访查看了非遗企业、合作社和传承基地,全面掌握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动态,并对各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年度传承工作考核。调研组先后来到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黄官黄酒古法复酿技艺传承基地、黄官浆水豆腐干制作技艺传

    百花 2021年11期2021-05-29

  • 9 个绿肥紫云英品种(系)在汉中地区的适应性
    、‘戈江籽’和‘南郑种’,分别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9 个品种(系)除‘南郑种’由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外,其他8 个品种(系)均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供。1.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9 个品种(系)每个品种(系)4 次重复,共36 个试验小区,其中3 个重复用于品种性状观测和鲜草产量测定,1 个重复用于生育期观测。每小区面积3 m × 5 m = 15 m2,紫云英播种量为16.5 kg·hm

    草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3-26

  • 南郑红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姚 晅(汉中市南郑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南郑 723100)意义南郑是传统的绿茶生产区,长期以来存在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近几年,经过茶叶技术人员与部分茶叶企业的不懈努力,成功开发红颗粒、红砖茶等红茶新产品,有效增加夏秋茶的经济效益。发展现状南郑茶产业是全区脱贫攻坚主导农业产业,栽茶历史悠久,截止2019年底全区茶园总面积22.8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18.31万亩,年产干茶过万吨,产值15亿元,是“汉中仙毫”核心区和“汉中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2021-01-22

  • 南郑区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践探析
    ,李万春(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工作站,陕西 汉中 723100)1 概况南郑区位于秦岭以南,巴山北麓,森林茂密,水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000 mm,境内沟壑纵横,流域面积在10 km2的河流65 条总长936 km,长江的一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塘库星罗棋布,59 座水库,600 余口池塘,灌溉渠系发达,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丰富的水资源,便利、便通的灌溉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保障。全区水稻种面积多年保持在265000 余亩,具有传统渔业生产和新型稻渔循

    陕西水利 2021年9期2021-01-18

  • 汉中市南郑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苏 宽(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局,陕西 汉中 723100)1 南郑区林地资源现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土地总面积282 378.5 hm2,其中林地面积208 820.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95%(其中有林地面积17 111.1 hm2,疏林地面积360.4 hm2,灌木林地面积16 130.2 hm2,未成林林地939.6 hm2,苗圃地面积13.2 hm2,宜林地14 265.7 hm2),非林地面积73 558.3 hm2,占总面积的26.05%,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12-30

  • 龙阳春摄影作品欣赏
    员,就职于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检察院,任检委会专委、检察综合业务部主任。2009年涉足摄影,工作之余行走陕南山水之間,深入农村摄影创作,喜欢用镜头记录下大自然纯净之美、发现生活中人性之善……其作品多次入选汉中市大型摄影展览、南郑区摄影多届摄影艺术展,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花海南郑》大型画册,多幅作品刊于《汉中检察》封面。现为汉中市南郑区摄影家协会理事。

    百花 2020年4期2020-09-10

  • 郑万铁路引入郑州枢纽信号难点问题探讨
    、相关联锁(郑州南郑万场、郑阜场、寺后线路所)、郑万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调度集中系统(CTC)、应答器设置及相关列控中心(TCC)等均需要进行过渡,过渡范围及修改工程量也非常大。而且,徐兰场RBC 管辖范围如不修改延伸至郑万正线,经郑州东往郑万铁路方向运行的CTCS-3级动车组均需要在郑州东站停车后由司机手动切换至CTCS-2 级模式[2],该方案以对运输的较大影响基本不可行。如果徐兰场RBC 修改管辖范围并结合CTCS-3 级列控系统不引入枢纽增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0年6期2020-07-06

  • 汉中市南郑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保护对策
    小康,杨丽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局,陕西汉中723100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贯彻落实中、省、市林业政策,大力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退耕还林(草)、林权制度改革等项目工程,保护天然林资源,实行封山育林,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坚决打击偷伐、盗伐、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行为。林权制度改革后,山有其主,林权所有人成为山林名副其实的主人,护林、造林积极性持续高涨,发展林下经济意识明显增强,大大加

    热带林业 2020年4期2020-03-05

  • 汉中古汉台遗址名实考
    参见郭荣章《先秦南郑城与汉中郡地望及其变迁考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增刊),马强、温勤能《唐宋时期兴元府城考述》(《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亦有相关章节论及汉中城址问题,但篇幅不大,基本认同马强的主要观点。李晨《汉中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陈涛《汉中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370—1949)》(上海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2-26

  • 浅谈南郑的红色文化
    摘要:南郑区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呈阶梯状分布,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遗迹众多。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将士和川陕边区的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南郑;革命根据地;文化一、南郑的红色文化据汉中地区有关县在建国初期的不完全调查统计,陕南苏区共有4374人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南郑1800余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01-07

  • 汉王刘邦由子午道入汉中至南郑就国原因探析
    认为刘邦入汉中至南郑就国时走的是子午道。但因文献记载的简略,刘邦入汉中所经由的道路问题,成为秦汉史研究中的一大话题,学者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刘邦是由子午道入汉中的,持此观点的学者既有一些大家,也有汉中本地的学者。但是,刘邦为何由子午道入汉中至南郑,而不选择当时更为便捷的褒斜道?其中有什么缘由?关于刘邦选择经由子午道入汉中至南郑就国的原因,在众多的研究文章中较少涉及。笔者认为,要说明刘邦选择经由子午道入汉中的原因,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其一是子午道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2019-12-27

  • 南郑中蜂产业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利(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王斌(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把中蜂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发展,利用其投资小,见效快,技术简单的优势,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成立蜂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实施产品宣传推介等措施,使南郑区中蜂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一、养蜂产业发展现状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辖区面积2849平方千米,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5期2019-09-20

  • 假如,我生活在大山中
    强如东县与汉中市南郑区两地间的农业科技交流,我受如东县农业农村局的委派,与其他几位农业技术人员赴南郑区开展苏陕协作农业技术交流。当我接到任务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一直在思考: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到南郑后我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能留下什么?心中为念农桑苦当踏上南郑土地,立刻被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惊叹。南郑区藏富于绿水青山之间,尚未被侵蚀的优美环境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当走进黎坪镇龙山村、黄官镇庙坝村的困难群众家中,对他们的生存现状感到吃惊,家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8期2019-09-17

  • 情系“山海有约” 爱育桃李芬芳
    ”,因为“如东、南郑山海有约”,我和伙伴们暂别了海边的故乡,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陕西南郑支教。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我的心中总是流淌着感动,充溢着幸福,收获着充实。 一、山这边播撒美的种子 踏上这片群山起伏、风景如画的南郑大地,参观了一所所环境优美、办学特色鲜明的山区学校,感受着南郑教育同行们如火的热情,看着山区学生们可爱的笑脸,我在心底问自己:我能为这里做些什么? 在胡家营镇中心小学第一次送教活动中,我找到了答案。我送教的是道德与法治课“诚信是做人之本”。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0期2019-09-10

  • 陆游诗歌赏析
    断肠之曲!秋夜思南郑军中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赏析陆游81岁时回忆起壮年时从军南郑时的生活,写作此诗,表达其期望北伐的心情与无法报国的忧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穿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得作者的立意。这首诗一二句用“秋风”暗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暗点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22期2019-08-13

  • 诗到无人爱处工
    秋夜思南郑军中陆  游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赏析】 陆游81岁时念及壮年从军南郑时的生活,寫作此诗,表达其期望北伐的心情与无法报国的忧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彻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得诗人的立意。  这首诗首联用“秋风”暗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暗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4期2019-02-18

  • 汉王刘邦就国南郑时“烧绝栈道”考辨
    秦岭谷道前往王都南郑(今陕西汉中),行进途中,“烧绝栈道”,以图自固。进入南郑之道路和“烧绝栈道”之史实,原本属于刘邦“王汉中”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枝节问题,但因典籍记载有差异和纰漏,后世取材的偏好和角度不同,且对地理实际的熟悉程度及相应判断有异,出现了许多争议,有必要进行辨析。一、《史记》中“烧绝栈道”发生于子午道关于刘邦就国南郑之路线及“烧绝栈道”之史事,司马迁在《史记》的《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中都有记载。卷八《高祖本纪》曰:卷五五《留侯世家》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9-01-15

  • 南郑落实落细 “三项机制” 助追赶超
    17年以来,汉中南郑区坚持把“三项机制”作为助推目标责任考核和追赶超越工作的制度保障,狠抓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两个关键点,将“三项机制”、追赶超越、“目标责任考核”三者有机结合,使“三项机制”在追赶超越中的助推保障作用不断彰显。树立鲜明导向,增强追赶超越内生动力。综合运用物质、政治、荣誉激励等有效手段,让能干事的有舞台、不干事的让位置,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为加快“四个南郑”建设,奋力追赶超越凝聚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物质鼓励,让干部得实惠。结合工作实际,兑

    当代陕西 2018年1期2018-11-17

  • 陕西电视栏目 《秦之声》助力脱贫攻坚
    》决胜脱贫促超越南郑专场文艺汇演近日在陕西卫视和农林卫视播出。汉中市南郑区是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广电集团的扶贫点。《秦之声》是陕西廣播电视台戏曲节目资源整合创新的一档优秀栏目,由陕西秦之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此次惠民演出由陕西省局、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共南郑区委和区政府主办,由《秦之声》栏目承办。7月中旬,来自陕西省内的文艺名家在南郑文化影视中心举办了决胜脱贫促超越专场文艺演出,当地500多名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群众欣赏了秦腔名

    现代企业 2018年8期2018-09-2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暨钢结构博士研发中心”在汉中成立
    ”揭牌仪式在汉中南郑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汉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陈晓勇及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景祥,南郑区委书记李宏杰分别为“产学研基地暨博士研发中心”揭牌。该校科技处、设计院,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南郑区、陕建十建集团、汉圆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郝际平在致辞时指出,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发展装配式建筑必将带来建筑行业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各个领域的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8年6期2018-08-31

  • 陆游与宝鸡一
    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陆游亦有史才,其《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追忆征西幕中旧事《追忆征西

    生活文摘 2018年2期2018-08-18

  •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调查报告
    计。【关键词】:南郑 林业工程 调查报告1.基本概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米仓山中段,属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嘉陵江上游地区。东连城固、西乡县,南邻四川省旺苍、南江、通江县,西与宁强、勉县交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79公里,土地总面积280906.3公顷。1.1.2气候特征汉中市南郑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7.5℃,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2018-08-09

  • 汉中市南郑区核桃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南郑区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把核桃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按照群众投入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扶持该区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核桃种植和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南郑 核桃产业 调查报告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是重要经济树种。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对人体有益,可强健大脑,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被誉为“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1期2018-08-07

  • 汉中市南郑区畜禽粪污防治的思考
    (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南郑 723100)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相继出台,畜禽粪污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之一,如何使畜禽养殖与生态保护兼顾,加强畜禽粪污综合防治,实现畜禽养殖生态化和资源化,是我们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 畜禽粪污防治情况1.1 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了《南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2014-2019年)》,依法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规定在禁养区内禁止新建畜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2018-07-13

  • 汉王刘邦就国南郑之道路及“烧绝栈道”问题考辨
    秦岭谷道前往王都南郑(今陕西汉中),行进途中,“烧绝栈道”,以图自固。进入南郑之道路和“烧绝栈道”之史实,原本属于刘邦“王汉中”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枝节问题,但因典籍记载有差异和纰漏,后世取材的偏好和角度不同,且对地理实际的熟悉程度及相应判断有异,出现了许多争议,有必要进行辨析。一、 《史记》中“烧绝栈道”发生于子午道关于刘邦就国南郑之路线及“烧绝栈道”之史事,司马迁在《史记》的《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都有记载。卷八《高祖本纪》曰: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7-11

  • 张扣扣“连杀三人”案为何有多个“版本”?
    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发生一起杀人案件。据南郑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通报,犯罪嫌疑人张扣扣持刀将邻居王自新及其长子王校军当场杀死;将王自新三子王正军刺伤,后抢救无效死亡。张扣扣作案后潜逃。省、市、区公安机关、武警、消防官兵和人民群众连续作战,40余小时昼夜追捕。在持续强大的攻势下,张扣扣于2月17日7时45分到汉中市公安局南郑分局新集派出所投案自首。关于张扣扣杀人动机的“三个版本2月20日, “孔德峰编辑作品·法门肆”以《张扣扣案的三个“陈述”版本

    民主与法制 2018年12期2018-05-14

  • 秦巴山区移民安置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评价 ——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例
    秦巴山区的汉中市南郑区为例,从自然、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重要因子,系统设计移民工程空间选址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软件作为评价因子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定量评价南郑区移民安置工程选址空间适宜性,以盼为相关部门在移民安置工程选址及区域规划等方面上提供一定的借鉴。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原南郑县,2017年9月撤县设区)地处秦巴山区,位于汉中市南部、汉中盆地西缘的汉水之滨,坐标位置为32°24′—33°7′N,106°30′—107°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5-02

  • 论陆游南郑词的情感类型及表现手法
    使王炎之邀,北上南郑(今汉中),入幕为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从此经历了一段在其一生中值得书写、眷怀、追思的岁月。当年十一月,随着王炎被召回、幕府被解散,陆游也离开南郑入蜀为官,从而中止了八个月从军戎幕、身临前线的岁月。陆游在南郑时间虽短,但真实多彩的生活和备战御敌的气氛,拓展着他的视野、激荡着他的心胸、提升着他的境界,他一手仗剑、一手握笔,写下130余首反映这段生活的诗词。可惜后因过望云滩不慎将百余首诗歌落入水中,造成毕生遗憾。陆游离开南郑后,一直魂牵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4-03

  • 陆游从戎南郑缘由考论
    由川入陕,北上至南郑(今汉中),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干办公事兼检法官,由此开启了一段从戎南郑、身临前线、施展抱负、抗金北伐的火热生活。这段生活虽只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但对陆游诗歌题材的扩大、表现手法的丰富、创作成就的取得,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军事思想、诗论主张、创作风格等的形成与成熟,实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没有从戎南郑的经历,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陆游的成就及其伟大性。由于受到陆游在诗歌中反复吟咏的“从军乐”豪情的影响,我们在研究陆游时,对其是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8年6期2018-04-03

  • 陕西省汉中市教研室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教研工作走基层”主题党日+活动
    于10月9日联合南郑区教研室党支部在南郑区青树镇中心小学以“喜迎党的十九大,教研工作走基层”为主题开展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市区教研室和学校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进行交流探讨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教研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教科研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推进全市基础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之后,市区教研室党员参观了川陕革命纪念馆,共同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以崭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迎接党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24期2018-01-23

  • 南郑汉山街道“三个紧密结合”推动常态化
    南郑汉山街道“三个紧密结合”推动常态化与推动追赶超越进程紧密结合。围绕“五个扎实”总要求,分类选定赶超目标,制定追赶超越“作战图”,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量化目标任务、限定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于实处。与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自觉在“学”上拓展,充分发挥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及周例会学习制度的积极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内涵上;主动在“做”上深化,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动员党员干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四个意

    当代陕西 2017年6期2017-07-20

  • 消失在金牛道上的
    顶之灾在所难免。南郑之争春秋战国时期的蜀国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蟠,地称天府”。从三星堆遗迹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让世界惊叹的文物中,我们今天仍可感受到古蜀文明的辉煌。秦人为何如此觊觎古蜀,仅仅是因为地理意义上的需要吗?钻进历史故纸堆里不难发现,实际上古蜀与秦国彼此的恩怨由来已久,只不过此消彼长,百年征战各有胜负。早在开明王朝之初,丛帝鳖灵之子卢帝便率蜀军北上,一度曾越过渭水,“攻秦至雍”。雍地大约在今天的陕西凤翔一带,至此,整个汉中平原都掌

    看历史 2017年4期2017-04-18

  • “千年古县 美丽南郑”全国摄影大赛评选揭晓
    花海美景,本刊与南郑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古县 美丽南郑”全国摄影大赛评选也于近期揭晓。大赛自启动以来,便得了到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共征集参赛作品近万件。3月2日,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评选工作在北京展开。由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丁玫、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吴笛、著名风光摄影师于云天、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新华社陕西分社高级记者陶明组成的评委会经过多轮认真遴选和讨论,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46件。本次影赛所征集作品整体水平较高,从风光、人文等

    摄影世界 2016年4期2016-05-11

  • 南郑 千年古县 水韵南郑
    南郑 千年古县 水韵南郑山川秀美的南郑县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南部,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旺苍县接壤,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北与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辖2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56.8万,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和全省粮油生产基地县、首批旅游强县、省级园林县城,被联合国地名组织授予 “千年古县”称号。大手笔绘就

    西部大开发 2016年12期2016-04-17

  • 南郑县茶叶品牌建设问题的思考
    平 胡强(陕西省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 723100)对南郑县茶叶品牌建设问题的思考龚建平胡强(陕西省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723100)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的综合表现。21世纪的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在品牌时代,茶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消费品,其品牌的作用已日益明显。南郑县是陕西省汉中市的茶叶生产大县,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通过扩基地、壮龙头、抓质量、树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南郑现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3期2016-03-24

  • 千年古县 诗画家园—南郑
    古县 诗画家园—南郑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辖20个镇,1个街道办,总人口56万,总面积2824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战国时期置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千年古县”;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区位优越,是汉中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移民搬迁先进县”、“双拥模范县” 、“双高双普达标县”等殊荣。汉山风光汉中

    陕西画报 2016年6期2016-02-13

  • 灵山秀水 品秋南郑
    签约摄影师、中共南郑县委宣传部及南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一行二十余人,来到美丽的南郑县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摄影采风活动。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盆地,风光旖旎、资源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是国际名茶“汉中仙毫”的核心产区,也是中国油菜花海的精华区域。这里历史遗迹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民俗特色鲜明,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有距今12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龙岗寺,有川陕革命根据地遗迹,还有秦巴风情的汉调桄桄、藤编、棕

    摄影世界 2015年12期2015-12-16

  • 陆游《清商怨?蒹萌驿作》新解
    2)年十一月,自南郑(汉中)往成都的途中。现在学界对此词的题旨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这首词是用的诗的“比”法,“上阕点出这一日葭萌驿中的凄凉情况。下阕暗中提示当日南楼同枕,绿云缭绕,海誓山盟,恩情款洽,可是现在消息来了,恩断义绝,不堪回首”(见朱东润选注《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8页,以下简称《选集》)。一是认为“此词当写羁旅愁思,将艳情打并进去,正显出愁思的深切温厚”(见《唐宋辞鉴赏辞典》下册,汤华泉撰文,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

    古典文学知识 2015年6期2015-12-04

  • 陆游追忆从戎南郑诗的创作类型
    ,陆游自四川调任南郑(今汉中),在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襄理军务,并于同年十一月离去。短短八个月的军旅生活,却给陆游的人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文心雕龙·时序》篇云:“文变染乎世情。”[1]1651受当时时代、政治各方面的影响,他的思想、诗风,都在这段时期发生了变化。清人赵翼曾在《瓯北诗话》卷六中云,“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2]231陆游当时在南郑创作的诗歌共有百余首,根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七《感旧》中“百诗犹可想,叹息遂无传”①《感旧》,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4-11

  • 南郑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懿(1.陕西省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指导站,南郑723100;2.陕西省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汉中723100)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全县面积2849km2,其中耕地面积5.1万hm2,现辖30个乡镇,495个村,人口55.3万,是陕西省优势茶叶产区之一。1 南郑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汉中市农业产业化“三个六”项目实施机遇,采取规划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拉动、科技支撑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南郑茶产业呈现出了种植良种化、

    茶业通报 2012年1期2012-04-01

  • 陆游南郑期间诗歌创作风格变迁及其诗学意义
    面,而较少对陆游南郑(今汉中)时期的诗歌创作与观点加以研究。事实上,旅居南郑时期是陆游诗歌创作的转折点。此间,他的诗风、诗歌思想和诗学观均有重要转变,并对其此后创作产生巨大影响。鉴于此,本文从诗风转变与诗歌思想新变两方面来论述陆游旅居南郑期间诗歌创作的意义。一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曰:“放翁诗凡三变……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①道出陆游从戎巴蜀间,其诗风发生了转变。陆游六十八岁时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写道:“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

    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