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

  • 基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易错试题的分析
    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控制三条线索而展开。旧高考复习所依托的专题史必修1 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3、4 课的史实编写体例便是围绕着这三条线索展开,同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主要章节内容。作为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高频考点,也是学生经常失误丢分的地方。造成学生丢分的具体情况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大概念内涵及其外延的把握不准确。接下来,笔者以2017 年全国I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1期2023-04-13

  • 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延续及其当代启示
    性变化,就是中央集权体制的不断强化,中央集权政体作为秦至清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一直走在不断强化的道路上,并最终由秦汉时期的皇权“专制”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君主“独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政治演进史就是中央集权政体形成、延续和不断强化的历史。中央集权体制可谓中国古代政治演进的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矛盾特殊性的集中体现,将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不仅能够找到把握中国古史演进脉络的关键,许多看似难解之谜的中国古史奥秘也将因此而得到破解,而且还可以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4-06

  • 中央集权”在中国:一个现代概念的历史生成及其理论检视(1 8 9 9—1 9 1 1)
    年第1期。“中央集权”可以说是研究百年来中国政治学概念体系和主导性政治话语的典型案例。清季民初以来专制主义范式中形成的“中央集权”概念,深刻形塑了现代国人对中国古代政治最基本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评判。中央集权与分权作为现代政治学极为重要的一对范畴,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政治体的权力分配模式及其动态演进过程,更是理解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原理的核心概念。②陈明明:《中国政府原理的集权之维》,《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年第1期;曹锦清、刘炳辉:《郡

    社会科学 2022年7期2022-11-15

  • 层级分解把握大概念,提高统编新教材主题复习有效性
    施策略(以“中央集权制度”大概念下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主题复习为例)(一)分析考情,确定重点,对照课标,提炼大概念目前尚未有统编新教材广东卷高考真题,但可以分析近五年各地高考题来确定复习重点:分封制的后世延续及内涵变化、家国同构、宗法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沿革和特点、汉代政治制度特点、唐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宋代君主专制强化、明清加强君主专制。本主题涉及知识点在统编新教材中分散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单元和选择性必修1的第1和第5课。尽管时间跨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2022-05-16

  • 中国历史传统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影响与作用
    历史上形成的中央集权、大一统、郡县制、行省制、官僚制度等角度,分析中国历史传统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影响与作用。【关键词】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选拔任用制度;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立足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也要从中国历史传统中汲取滋养。一、国家治理制度历史传统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影响与作用。(一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单一制国家分税制国际经验借鉴
    词:分税制;中央集权;税收划分;权责匹配;分级预算前言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改革初期,为了提高两比重,解决中央收入不足的问题,分税制的重点放在了“分税”,改善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关系。但实际上,“分税”只是分税制的一部分内容,分税制被上升为财政管理体制的层面[1]。1993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对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的解释包括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秦汉时期历史重难点突破
    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其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特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了“甲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形成了中央

    中学政史地 2021年32期2021-11-24

  • “逆向设计”与初高中教学衔接尝试
    衔接,两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09-08在高中历史新教材施教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需要教师思考教学转型,以更宽广的视角去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如能依历史逻辑确定教学立意、精准地选择教学的起点,进行关照学情的学习设计,将对教学大有助益。基于此,本文试图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为例,尝试从初高中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2期2021-03-02

  •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政治体制都是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指最高统治者(皇帝)独自掌握权力,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这一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1.战国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出现郡制或者县制,最为突出的是商鞅变法中确立的县制,中央集权制开始萌芽。2.秦朝确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

    求学·理科版 2021年2期2021-02-24

  • 龙形图像探微
    盛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龙沿着历史的纵向坐标轴延伸生长,形象越来越具体,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始终代表着人们心底最原始的企盼。文章结合具体文物,着重研究龙的形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分析龙图腾在中国人心中的意蕴,探讨龙与我国民族情结的渊源。关键词:龙;图腾;中央集权;民族0 引言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单看现实生活便知。说起“龙”会想到什么?无论是龙飞凤舞、龙马精神此类带“龙”字的成语,还是预示着金榜题名、咸鱼翻身的“鲤鱼跃龙门”,龙必然是强大威严的代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1期2021-01-17

  • 秦汉时期历史重难点突破
    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其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特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了“甲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形成了中央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11期2021-01-16

  • 层级分解把握大概念,提高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有效性
    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确立和特点;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宋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尤其是内阁制。再对比新课标(2017)和旧课标(2003)对本单元的要求,可以确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题是中央集权制度。虽然分成夏商西周的早期政治制度和从秦至清的中央集权制度两个阶段,但早期政治制度形成的家国一体的华夏认同事实上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意识上的基础,而且权力世袭制和宗法观念等也深刻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制度建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2021-01-15

  • 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继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在初中学生的思维中,往往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概念。其实,我们在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应当把它分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君主专制是针对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独断及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治、经济、军事均由皇帝一人独揽。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上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基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8期2020-10-09

  • 审辩式教学在高考历史概念复习中的应用
    朝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后,教师应该重点带领学生进行这两个概念的推敲,让学生能理解高考的考查方向和着重点。设计意图:由于概念推敲在高考中的考查非常频繁,而概念的抽象性有时又让学生理解不透彻,而此时就需要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以往高考的总结以及高考方向的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专研教材,并用学术观点等扩展学生对原有教材可能存在的狭隘或固化的认识。(三)研究高考,师生共发力在概念推敲结束后,紧接着就应该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的“搜证求解和缘据立论”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9期2020-09-22

  • 中国古代是封建专制吗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5期2020-09-10

  • 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教学思考及启示
    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历史问题,认为从地名的寓意理解中央集权或许不完美,但是从中能找到一个理解中央集权概念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现象出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地名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36-0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关于这一内容的教学,通常围绕概念、原因、特点、作用、评价等方面进行,然后把各个朝代的相关事史进行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期2020-05-11

  • 商君之法的理论基础与思想精髓管窥
    。[关键词]中央集权;人性好利;君法同等[中图分类号]  K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1-0023-05A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deological Essence of  Shang Yang's ReformMao Zicheng(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Abstract:The theor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5-08

  • 解“矛盾”,破难点
    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年高考必考模块,破解这一重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抓住其“矛盾点”,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本文将以此为例,展开说明。一、立足“矛盾点”,理清知识线秦朝统一以后,创建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此后,围绕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这一制度不断被统治者加强与完善。1.君权与相权之争: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集中体现在相权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秦朝时设三公

    求学·文科版 2020年1期2020-03-24

  • 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在教学中的问题思考
    林聪摘 要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是教学中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线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趋势,以及教材中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还是会出现理解的细微偏差,这就会影响对于重难点内容的突破。今在历史阅读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做简要辨析。关键词 高中历史,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以及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三条大的线索,勾勒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脉络。而在《中外历史纲要(上)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0年12期2020-01-04

  • 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发展趋势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加强,选官制度不断完备规范。关键词: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选官制度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夏禹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政治权利的沿袭就由“禅让制”转化为“世袭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用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在地方实行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享有世袭的统治大全,只需对周王定期朝贡、服役。但这就导致地方权利太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薄弱,后期造成诸侯混战,国家分崩离析。选官制度实行的是世卿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苏联改革中的俄罗斯民族性因素分析
    的断层和苏联中央集权制度的成败三个侧面分析了改革道路在苏联行不通的原因,并从中获得了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民族特性和民族诉求的借鉴性经验。关键词:民族性;二律背反;断裂;中央集权;改革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821 导言苏联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历史研究者几不可能绕过的历史存在和历史现象。苏联的萌芽、发展、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4期2019-07-15

  • 《推恩令》与“大一统”思想
    化王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在随后的近一百年间,法国国王先后颁布了《阿莱斯恩典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尽管这些敕令最终使得法国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主教在法国的核心地位,但其在推行过程中仍然过于简单直接,缺乏政治智慧。尤其在《枫丹白露敕令》高压下,法国的新教徒不得不背井离乡。新教徒的离开于法国而言,是技术与人才的双重损失,也最终导致了后来英法争霸中法国处于劣势。而早在公元前127年,中国西汉汉武帝同样面临着国内诸侯国尾大不掉的难题,若同法国一样“一刀切”直接

    知与行 2019年3期2019-06-11

  •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有效整合的策略
    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为例,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内容涉及其间各朝各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还涉及相关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等,知识点不可谓不多。另外,还会延伸到商周的政治制度,以及西方的一些政治制度。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一、专题复习知识范围本专题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和强化的过程。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由汉至元专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6期2019-04-07

  • 阿育王“转型”前后的政策分析
    词:阿育王 中央集权 “达摩”说1、阿育王时期的印度现状孔雀王朝时期之前经历的是难陀王朝,难陀王朝被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终止了统一印度的进程,王朝的统治也出于动荡之中。也许是各地起义的影响,一位名叫旃多罗笈多·毛里亚的年轻人制定了计划,意图夺取帝国,他在各地招募人马,经过艰难斗争,成功夺取政权,旃多罗笈多·毛里亚在华氏城加冕称王,建立起孔雀王朝。他把原难陀王朝的领土和从马其顿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西北地区都置于自己统治下,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小国被兼并。这样,帝国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2019-03-20

  • 集团公司的账务集中管理分析
    :账务管理;中央集权;财务管理体制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在企业集团的整个财务管理框架之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权限等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涉及母子公司财务权限的分配与管理。A公司将子公司虚拟化,对资金、账务、审计三项财务管理权限实施中央集权式的垂直管理。这是该集团公司为强化财务控制,提高集团财务运作效率的必然选择。一、实施账务集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一)实施账务集中可行性分析1.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账务集中成为可能。互联网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2期2019-03-16

  • 托克维尔民主的革命动力思想探析
    社会动力,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为核心的政治动力,以及内含于民主社会的以正义性价值为标志的根本动力。分析这些动力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根本动力是最为重要和根本性的。关键词:托克维尔;民主;民主的革命;中央集权;正义;动力中图分类号: D0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3-0056-10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3.006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雷蒙·阿隆在其代表性著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11-10

  • 基于历史时间意识培养的主题教学探索
    ]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演变历程的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历史时间意识的培养开展教学,以引导学生立足时序角度、时间流变、时间评判尺度等方面理解历史。[关键词]历史;时间意识;主题教学;中央集权[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7800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时空观是历史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2018-09-07

  • 从甲骨卜辞中看殷商政治伦理思想
    时殷商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信仰并祭祀上帝,部分卜辞也表现出一定的民本思想和当时女性的政治地位。关键词:甲骨卜辞 殷商 中央集权 上帝 政治活动“卜辞是卜的记录,殷人最为迷信,无论什么大小的事情都要卜,一卜总是要连问多次。卜的资料主要是使用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所卜的日期和事件便记录在兆的旁边,有时连卜的人和所在的地方都记载上去。有时更记载着所卜的效应,便是在卜之后若干日期果然效验了的事情。那种效验有在一百七十九日以后的,有那样长远的日期,可以说每一卜都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5-15

  • 秦帝国——短命王朝的历史功绩
    词】郡县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统治一、王朝起源说起秦朝,不得不提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秦始皇嬴政。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裂土封王。秦国作为七国之中唯一一个起源西北,远离中原的诸侯国,在经历了三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及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发展,国力蒸蒸日上,一跃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在大力推行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政治军事政策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达东海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2018-05-14

  • 印度的中央集权为何失败?
    度在于其缺乏中央集权的传统。因为,在相对成功的治理之下,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投射到经济上,就会变成高投资(良好的基建),这是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后发国家快速崛起的高效路径。其实,印度也是有过中央集权的。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印度的孔雀王朝开始崛起,这个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少有的中央集權王朝。不过,当时还处在奴隶时代,而不是自耕农时代。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武力(军队)受控于中央,二是财货(钱)集中于中央。第一条不用多说,第二条往往更为关键。因为

    南风窗 2017年17期2017-08-24

  • 当代中西政治制度之分野
    中国采用的是中央集权体制,而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是地方分权体制。相对于地方分权体制而言,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多重制度优势。家天下的皇权制度降低了传统中央集权体制的功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转变为现代中央集权体制。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现代中央集权体制带来勃勃生机。【关键词】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中国共产党【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5期2017-05-03

  • 绘制图表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例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例安徽省合肥一中张玉生一、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从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简表项目  朝代具体内容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秦朝  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西汉  (1)汉初,地方郡县、封国并存,出现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4)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唐朝  (1)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

    青苹果 2016年8期2016-12-01

  • 《大人赋》所见汉代“四方五位”图式浅说
    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诉求。[关键词]《大人赋》;四方五位;思想渊源;中央集权①受阴阳五行观念影响,汉代“四方五位”图式广为流行,这从相关汉画像石可见一斑[1](P48~55)。值得注意的是,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为解读该图式提供了重要线索。《大人赋》虽不免有夸张想象之言、汪洋恣肆之语,但它背后是以“四方五位”图式为基本认知结构。换言之,《大人赋》是当时“四方五位”图式的文学化表达。一、《大人赋》文本结构与“四方五位”图式《大人赋》是游仙之作,描述了大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7-22

  • 对建国以来“中央集权制”的认识和评价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十七
    对建国以来“中央集权制”的认识和评价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十七宣晓伟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宣晓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

    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10期2016-07-07

  • 从民主成分衰落到专制制度形成:13-15世纪蒙古对古罗斯政治发展的影响
    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蒙古; 金帐汗国; 古罗斯; 莫斯科公国; 中央集权一、引言1223年的卡尔卡河战役,蒙古骑兵大败古罗斯军队。虽然军事上的优势是蒙古军获胜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当时古罗斯各公国因处于封建割据和不断混战的状态而导致其实力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古罗斯各公国“只剩下民族认同和地区性的共同利益,丝毫没有了统一国家的概念”*贾宝维、张龙海:《试论蒙古西征与罗斯国家的统一》,《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05

  •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儒学;汉代;中央集权;大一统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E 收稿日期:2015-11-05儒学在经历了秦朝的毁灭性打击之后,于汉代确立了其官方哲学的至尊地位,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执政理论需要发生相应改变。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儒学在汉代儒生们的改造下适应了上述要求,再加上统治者个人的喜好选择,最终奠定了汉代儒学的独尊地位。1.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汉建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社会凄凉残破,经济崩溃萧条,各种

    求知导刊 2016年4期2016-03-19

  • 资金“中央集权
    马彦坤在集团化企业中,资金集中管理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协调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性工程,自建成以来为保证黄河安澜和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作出了重大贡献。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集团)是1996年5月在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逐渐发展为多元化集团企业。在明珠集团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首席财务官 2015年11期2016-02-27

  • 试析美国建国初期的以商立国思想
    ;汉密尔顿;中央集权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之后,当时关于美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和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内部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以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一方、以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为另一方的激烈争论,这是关于美国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次大辩论。其中,汉密尔顿主张实行关税保护政策,进行大力发展商业,进行工业革命,这场争论以汉密尔顿的主张胜利而告终。1商业是联邦税收的保障汉密尔顿提倡以商业立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障联邦政府的税收。他出:“商业繁

    西部皮革 2016年10期2016-02-22

  • 浅析清朝文字狱
    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愈演愈烈。清朝的文字狱尤为残酷,是统治者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满族人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将文字狱作为清廷加强思想控制的有力手段,这导致清朝的文字狱越来越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其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字狱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表现,并分析清朝文字狱产生的深层原因,旨在揭示文字狱是当时封建社会中的必然产物,也是清朝统治者用以镇慑官吏、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关键词]清朝;文字狱;中央集权;民族矛盾一、文字狱的相关概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2015-11-07

  • 略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困境与出路
    行政分权 中央集权【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怪圈,我国对央地关系进行了多次改革,比如行政分权的改革,在行政等级结构中决策权力从上级向下级转移以保证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自主性,尤其是增加国有企业在经营上的灵活性与市场化①。由于缺乏适度与合理的分权选择,上述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权与灵活性,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达到地方即出现走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央地之间争权夺利的现象仍

    人民论坛 2015年26期2015-09-10

  • 古代异地为官制度利与弊
    措,并且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异地为官在历史上强化了中央集权,却严重压抑了地方自治的活力。同时,异地为官对于官员本身的前途来说意味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异地为官”制度,其实仅仅是中国式中央集权的产物。【关键词】 异地为官 中央集权 选官制度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西汉时期,“异地为官”逐渐从模糊的传统变为清晰的制度秦汉之前,地方政治中最为悠久的传统其实是“本地为官”,即国君向天子负责,大夫向国君负责,而人民则向大夫和国君负责,和西欧

    人民论坛 2015年28期2015-09-10

  • 集权与分权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演中央集权,地方分权,高考,主题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23-06“主题式教学”并非新谈。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哈纳即提出主题式教学的定义:“聚焦于对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的理解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①这种教学模式可将散落在其他主题中分散无序的知识和历史资料以清晰的线索重新梳理、拓展,帮助学生完成更为积极的思维发散和聚合的过程,且学且思,以历史认识的更多视角、维度和价值判断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3期2015-05-11

  •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行政风尚——中央集权,带来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中央集权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中本来就有的,大革命只是延续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关键词:旧制度;中央集权;行政集权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6-0276-01作者简介:袁丹华,女,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在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第一编研究的是“大革命”,第二编研究的则是“旧制度”。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成果,而是旧制度中本来就有的。

    法制博览 2015年36期2015-02-07

  • 从《韩非子》的集权统治思想看中华乱世与中华盛世之因
    法家思想及其中央集权理论来探究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和乱世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中央集权是国家快速发展的前提,盛世的出现必将建立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基础之上。反之,国家的中央统治被削弱,权力被过分分散,就会形成乱世。韩非子;中央集权;盛世;乱世引言韩非(约公元前281-公元前233),又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1]。韩非子是中国法学思想代表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了集权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2015-01-31

  • 资金“中央集权
    马彦坤资金“中央集权”文/马彦坤在集团化企业中,资金集中管理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协调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性工程,自建成以来为保证黄河安澜和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作出了重大贡献。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集团)是1996年5月在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逐渐发展为多元化集团企业。在明珠集团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在不同

    首席财务官 2015年21期2015-01-03

  • 论传统中国货币制度之特征
    统货币制度以中央集权行使管理权,以金属铜作为主要货币材料源,而贵金属由于物产的稀少只作为辅助源材料,且由于封建商品经济的繁茂发展,我国拥有了使用纸币的最初经验。但没有意识到货币供给的经济规律,传统中国货币政策必然是盲目的而难以超越封建的时代。[关键词]传统货币;中央集权;金属货币;宝钞;货币政策中国有着悠久的货币活动和使用传统,上溯至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就有了货币的记载。《史记平准书》记高辛氏之前就有了“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古今治平略》“伏羲氏聚天下之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2014-11-11

  •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
    ,官僚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奠基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44-07一、教学目标设定中学生学习历史,除了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得出客观而准确的结论,还要能够传承人类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汲取历史营养。秦始皇在战国这一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把握历史机遇,最终扫平六国建立一统。在此之后他勇于创新,改章建制,开始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早期制度建设。在创新制度的同时也推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8期2014-11-06

  • 论社会阶层对秦末政治进程的影响
    贵族;平民;中央集权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122-00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开启了秦末政治进程。这一时期,由于地缘性政治势力的整合,贵族势力开始形成影响力并迅速取代农民阶层,掌握了反秦起义的领导权,致使诸侯反秦起义演变为六国复国运动。秦王朝灭亡后,出身贵族的项羽与出身平民的刘邦逐渐成为两大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项羽出身楚国贵族,有着较高声望;刘邦出身布衣素族,得到了平民阶层的大力支持。二

    江淮论坛 2014年3期2014-05-27

  • 论拜占廷帝国科穆宁制度的历史作用
    使他们加强了中央集权,恢复并保持了对贵族、官僚政治、军队和君士坦丁堡民众的控制,最终遏制了11世纪以来十分严重的贵族叛乱和阴谋活动,为拜占廷帝国在1081—1180年出现的百年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拜占廷帝国;科穆宁制度;阿莱克修斯一世;军事贵族;中央集权中图分类号:K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0219?051081年,阿莱克修斯(Alexius I Comnenus,1081—1118年在位)发动军事政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12-31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 1.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1期2010-02-24

  • 全面理解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凤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不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然而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如什么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它们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具体表现如何,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如何,大家往往很少能说清楚。更有的同学把“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混为一体,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应该怎样理解呢?一、含义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09年9期2009-11-04

  • 清末改革和国家转型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民族主义 中央集权清末十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一百年对于悠久的中国文明史而言只能说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段,但中国在这一百年中却经历了一个“国家再造”的曲折过程——从传统的王朝国家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清末宪政改革虽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是中国创建现代国家的首次尝试[1]P274,其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清末改革和国家转型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现代国家,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清政府在“庚子之变”后启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改革。这一改革无论在广

    党史文苑 2009年12期2009-08-25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建立等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比较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增强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探究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习,了解秦朝中央官制、郡县制度的内容及特点,掌握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3)对比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的不同,加深对中央集权制度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4期2009-04-15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目标与内容选择
    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20—05高中历史新课程已经推广5年了,但是,专题内容的选择仍需讨论。新课程主张教师“用教材教”,用教材首先要解决内容的选择问题。笔者曾经撰文强调,新课程的教科书仅仅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由于编写者的学识、水平不同,因此各版本在内容选择及表述上产生差异。这是正常的。那么,教师用教材就要搞清楚,为什么教科书选择这个内容?要说明什么问题?是否有必要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0期2009-03-11

  •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几点认识
    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对其的科学认识,是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国情的前提条件,对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专制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9期2008-10-22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皇权之区分
    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皇权”等词语,我一直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您能详细讲解一下吗?李一李一同学: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应当从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方面来把握。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8年11期200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