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

  • 从敦煌《毛诗》写卷看清儒校勘经典的得失
    疏》是清儒研治《毛诗》的集大成之作,对《毛诗》特别是《毛传》的校勘成果丰硕,可据出土文献验证其校勘的合理性。敦煌《毛诗》写卷可以佐证陈奂在删汰衍文、辨正古今字、校理错乱等方面的成果,判定其部分疏失,而陈奂的校勘亦可助益敦煌写卷的整理与校订。关键词:敦煌写卷;《毛诗》;校勘;陈奂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3)06-0104-10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chievements

    敦煌研究 2023年6期2024-01-04

  • 论“六笙诗”与古《诗》文本
    流传下来的只有“毛诗”。就这个文本,又有过种种变化,《小雅》中的《十月之交》四篇,就有秩序的更改。特别是所谓“六笙诗”,虽有篇目,也有“诗序”,却无作品,称作“有其义而亡其辞”,(1)《毛诗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18页。成为《诗经》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话题。过去则多围绕笙诗有辞、无辞讨论,“亡其辞”是本有其辞而后亡,还是本无其辞,应该说多为相关材料的推论,并没有真正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个问题涉及《小雅》中的篇目次序、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5-26

  •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沈阳姑娘
    突骨质断裂。她叫毛诗琪,1993年出生,是沈阳市浑南区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东湖征收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从3月中旬起,她作为志愿者在各个核酸采样点位支援,大家都喜欢叫她“小毛”。平日里温文尔雅、性格腼腆的她,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尽显无私和勇敢。她也凭着这一壮举登上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有点后怕,但不后悔在东北国际医院门前的马路边,记者见到了前来复诊的毛诗琪。整整8个月,她一直处于治疗和康复阶段,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偶尔下地走路或者坐

    妇女 2022年12期2023-01-20

  • 安大简《诗经》的异序问题 ——兼论先秦文献文本的非稳定性
    ,存诗57篇。与毛诗相比,安大简《诗经》在风部、篇目和章次排列等文本方面出现了较多的差异。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从文学文献学的角度对安大简《诗经》异序问题加以考察讨论。一、安大简《诗经》文本概况安大简《诗经》现存部分,按竹简原有编号共计117号,其中第18、19、23、24、26、30、56、57、58、60—71、95、96、97号等24支简缺失,残简不等,实际存简93支。存简内容为《诗经》的国风部分,各篇依次连续抄写,存诗57篇。按竹简原有编号顺序,各篇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2-05

  • 关于安大简《诗·驺虞》“發”字的隶定与释读问题
    定与释读:至于《毛诗》中“癹”被改写为“發”,当是战国之际儒家学者所为,其目的是为了迎合该诗《小序》“《驺虞》《鹊巢》之应也。《鹊巢》之化行,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的诗旨释说[16],致使原本与射猎无关的该诗诗意通过字的改写同射猎扯上关系,这是儒家学者“依序改诗”的一个典型例证。安大简《诗·召南·驺虞》的整理者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在安大简《诗经》与今本《毛诗》之异文比较中,反映出的战国儒家学者为了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9-14

  •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简本”),与《毛诗》等传世本相比,异文较多,相应的研究成果亦已颇丰。不过,当下对简本与《毛诗》等本子在虚词方面异文的探讨还比较有限,因此我们试图对这类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分类、考辨(1)本文所探讨的虚词异文主要是简本与《毛诗》相较意义、用法明显有差异的虚词,一些常见的通读如“才”读为“哉”、“寺”读为“之”、“可”读为“兮”之类除非有语言文字方面研讨之必要,一般不在讨论范围内。为编排方便,全文所引安大简《诗经》文字中为古文字隶定字形而难于录入者采用宽式释文

    北方论丛 2022年4期2022-07-20

  • 经学当从注疏始
    毛诗正义》作为《十三经注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也是历代士人研习《诗经》的必读书。本文希望通过对《诗经》学史的概述、《五经正义》的编撰刊行及其学术贡献的阐发,能为读者阅读《毛诗正义》提供指南。唐前《诗经》阐释史《诗经》在先秦时期最通行的名称是《诗》。《诗》最早是由周代仪式乐歌汇集而成的歌辞本,但同时也被用作国子教育的课本。因此,除了从西周早期就已经出现在乐官系统传承的歌辞本外,接受国子之教成长起来的公卿大夫也对这些歌辞相当熟悉。西周中期,人们

    中华瑰宝 2022年6期2022-06-08

  • 论唐代经传分别背景下《毛诗正义》的传播
    》、《仪礼》、《毛诗》为中经,《尚书》、《周易》为小经,各置博士一员。其《公羊》、《谷梁》,文疏既少,请共准一中经,通置博士一员。……所择博士,兼通《孝经》、《论语》。”(2)王溥:《唐会要》卷66《东都国子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9-1370页。“《左氏春秋》”原作“《左传》《春秋》”,据《新唐书》卷177改。《孝经》《论语》仅为辅助科目。大和七年(833年)八月国子监起请:“今《左氏春秋》、《礼记》、《周易》、《尚书》、《毛诗》为五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11

  • 清代三家《诗》的编辑思想 ——以《毛诗》与三家《诗》的接受为视角
    是三家《诗》与《毛诗》比较研究,如陈颖聪《<毛诗>与<左传>及“三家诗”关系论例三则》[7]、成祖明《三家诗说与汉帝国儒学构建——与<毛诗>说相比较》[8]。目前研究多以三家《诗》辑本为研究对象,学者编纂时对三家《诗》所持之态度及思想流变或少有关注,或有所误解。清代研三家《诗》者多通《毛诗》,以学者主体为研究切入点,考察其编纂三家《诗》时所持之《诗》学立场时会发现,他们对三家《诗》的辑佚,或补充毛义,或弘扬三家,或阐释微言大义,但“扶微学,广异义”[9]是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汉代《鲁诗》与《毛诗》略说
    录为二十八卷,《毛诗》著录为二十九卷,又著录《毛诗诂训传》三十卷。《汉书·艺文志》于“诗经二十八卷”下注谓鲁、齐、韩三家,是以三家为一种,而将《毛诗》著录在三家后,则是以《毛诗》与三家诗区别。《汉书·艺文志》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区别的根据是三家诗立于学官,《毛诗》则是河间王所献,未得立于学官。立于学官,

    名作欣赏 2022年1期2022-01-12

  • 清代岭南大儒林伯桐及其《诗经》研究探论
    因考郑笺异义,为毛诗通考三十卷,又著毛诗传例二卷,又缀其碎义琐辞,著毛诗识小三十卷,皆极精覈。他著有易象释例十二卷,易象雅训十二卷,三礼注疏考异二十卷,冠昏丧祭仪考十二卷,左传风俗二十卷,古音劝学三十卷,史学蠡测三十卷,供冀小言二卷,古谚笺十一卷,两粤水经注四卷,粤风四卷,修本堂稿四卷,诗文集二十四卷。”[2]只可惜林氏的这些著述大部分已经散轶,仅存书目与凡例。徐世昌《清儒学案》列有月亭学案,将当时岭南著名学者张杓、吴兰修、曾钊、侯康、侯度、梁廷枏等都列在

    岭南文史 2021年3期2021-11-25

  • 安大简《诗经》与毛诗韵读对比研究
    安大简《诗经》与毛诗韵读差异问题进行分析。一、安大简《诗经》与毛诗韵读的一致性安大简《诗经》与毛诗所押韵部相同,以及韵部不同但属于通韵、合韵之列者,有《周南》之《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兔罝》《汉广》《麟之趾》,《召南》之《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秦风》之《车邻》《蒹葭》《黄鸟》《终南》《渭阳》《晨风》《无衣》,《侯风》之《汾沮洳》《园有桃》《伐檀》《硕鼠

    管子学刊 2021年1期2021-03-09

  • 安大简《诗经》与《毛诗》的章次差异初探
    有14篇与现存《毛诗》章次排列不同。关于安大简《诗经》与《毛诗》的章次差异,学界多有讨论。黄德宽指出:“简本与《毛诗》的章次也造成一部分异文,这些差异是否体现诗意的差别,尚待深入研究。”[2]吕珍玉认为,安大简进一步证明了《诗经》的重章叠唱,只要合乎押韵,章的安排在当时可具有随意性。[3]王化平师注意到安大简《诗经》章序与《毛诗》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是以章为单位发生变化,且很多时候是二、三章之间的变化。他表示:“这与诗歌的音乐性相关,也有可能与抄写格式相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31

  • 安大简《诗经》与《毛诗》的几处异文对读
    说明流传下来的《毛诗》有可能也不完全是古本原貌,在传承过程中它可能发生了若干的变异。更大的可能是,简本与《毛诗》的差异,体现的正是先秦《诗经》不同传本之间存在的差异,简本与《毛诗》应是两个不同的先秦古本。”[2]简本与《毛诗》存在何种关系,暂时难有定论,但简本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异文材料,与《毛诗》对照比较,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还原诗歌的本貌。一、《召南·羔羊》之“羔羊之缝”《毛诗》《召南·羔羊》三章,章四句: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8

  • 博而不精
    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知,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了学者们的好评。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20年35期2020-09-17

  • 刘禹锡论诗材料简释
    【摘要】刘禹锡论毛诗的材料主要保存在《刘宾客嘉话录》中,以语录的形式存在,对毛诗的字意宗旨等提出了新见解,但记载简单,对其语录做初步的梳理解释,有助于对刘禹锡经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关键词】刘宾客嘉话录;毛诗;刘禹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31-02刘禹锡出生儒学世家,其本人进士出身,可惜其流传的经学论著不多,主要集中在《刘宾客嘉话录》中。《刘宾客嘉话录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2020-09-10

  • 你是二月的不可思议
    毛诗雨那时冬日的寒意才刚刚退去,你便随着那丝春天的温暖降临。你踩着二月的尾巴来到这世界,卻成了我的不可思议。刚出生的你真丑,脸肿肿的、皱皱的,连眼睛都睁不开,长得像我最讨厌的洋葱。但我对你却一点都讨厌不起来。翌年二月,当你第一次含糊不清地喊我“姐姐”,还附赠一脸灿烂时,我脸上的错愕和不可思议惊现。就像等待好久的花朵终于开放,即使并不如想象般美丽,也弥足珍贵。看,你又先挑起事端了,但当我控制住你“罪恶”的小胖手时,你却扯起嗓子开始呼救了。“妈妈,姐姐欺负人了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年2期2020-04-10

  • 毛诗谱》 中 《毛诗序》 与地理的关系
      要: 郑玄《毛诗谱》是为《毛诗》指出其地籍变迁,为《毛诗序》寻找历史地理依据。每一谱类都提到地理风俗,其论述对《汉书·地理志》是有所借鉴的。本文以《曹谱》为例,研究郑玄根据“经学致用”原则阐释《毛诗序》“变风”与地理风俗之间的关系。关键词: 《毛诗谱》    《汉书·地理志》    变风始作一、引言郑玄所作《毛诗谱》根据《春秋》《汉书》《尚书》等有关史料给《诗经》十五国风、大小雅、三颂分别立《谱》,分别指出每个地区诸侯的世系源流,地籍变迁。其中有些类别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2019-06-14

  • 敦煌《毛诗》写卷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互证例释
    容摘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汉学《诗经》学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因时代的局限性,此书中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敦煌《毛诗》写卷异文与《毛诗传笺通释》的相关考证相比较,既以之观敦煌《毛诗》写卷价值之所在,亦论马氏考辨之精审。关键词:《毛诗》;敦煌写卷;《毛诗传笺通释》;考辨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1-0101-08《诗经》一书肇端久远而传祚绵长,始编于春秋,经秦焚书之厄

    敦煌研究 2019年1期2019-03-22

  • 朱士端《韩诗释》得失论
    述闻》、卢文弨《毛诗音义考证》、段玉裁《毛诗故训传定本》等等,亦有朱氏自己的考证,这部分内容更能展现朱氏在《韩诗》研究方面的心得,这些考证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用字特点。《韩诗·周南·兔罝》云:“施于中馗。”《毛诗》“中馗”作“中逵”。朱士端按语云:“《说文》:‘馗,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馗。馗,高也。或从辵从坴。’据此,则韩用本字,毛用或体。是亦许君本字用《韩诗》,或体用《毛诗》之例。”[5]卷一,8指出了《韩诗》多用本字而《毛诗》多用借字的特点。再如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21

  • 《经义述闻》疏证四则
    学者王引之对于《毛诗》的勘误与疏解,其中一些训释仍有可补充之处。“我马玄黄”条,“虺隤”本字应为“瘣”“穨”,二字连言则为病之通名;“玄黄”本义应指“草木枯萎凋零”,进而引申为“萎靡羸弱之病貌”;“佻佻公子”条,“佻佻”应释为“轻薄不耐劳苦之貌”;“我心则休”条,“休”字由“息止”这一核心义引申为“安闲、安定”义;“四牡骙骙,旟旐有翩”条,“骙骙”应为“盛”义。关键词:《经义述闻》;《毛诗》;疏证《经义述闻》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撰写的训诂学著作,全书主要是审定

    现代语文 2019年11期2019-02-10

  • 清代岭南大儒林伯桐及其《诗经》研究探析
    因考郑笺异义,为毛诗通考三十卷,又著毛诗传例二卷,又缀其碎义琐辞,著毛诗识小三十卷,皆极精覈。他著有易象释例十二卷,易象雅训十二卷,三礼注疏考异二十卷,冠昏丧祭仪考十二卷,左传风俗二十卷,古音劝学三十卷,史学蠡测三十卷,供冀小言二卷,古谚笺十一卷,两粤水经注四卷,粤风四卷,修本堂稿四卷,诗文集二十四卷。”[2]只可惜林氏的这些著述大部分已经散轶,仅存书目与凡例。徐世昌《清儒学案》列有月亭学案,将当时岭南著名学者张杓、吴兰修、曾钊、侯康、侯度、梁廷枏等都列在

    岭南文史 2019年4期2019-01-09

  • “四家诗”是如何争得官学地位的
    可是终究敌不过《毛诗》。而作为“四家诗”之一的《毛诗》虽长期一枝独秀,但谁个是它的开创者——却至今难以道明。大家知道,《诗经》主要是西周至春秋前期的配乐作品;由于又有“讽诵”(口头背诵)的渠道,所以得免于秦燹之难入汉而独全。(其他以竹帛形式传播的先秦经典,如《尚书》等则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一、昙花一现的“三家诗”西汉前期即已形成传授《诗经》的高潮。当时《诗经》的传本主要有四种。其中三种是以通行的隶书即今文抄写,人们将它们称作“三家诗”,属今文学派。另一种即

    文史杂志 2018年6期2018-11-15

  • 《诗》学的嬗变
    楚简;《诗论》;毛诗;三家诗绪论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批楚简公布之后,许多学者已经对竹简的字词考证、类序排定、思想阐发等做出了丰硕的成果,笔者为了更好地理解楚简的内容,参照了李学勤、马承源,廖名春,李零等前辈学者的语言考订成果和陈桐生、晁福林等前辈的专题研究。关于《诗论》的作者问题,前辈已多有论述,基本上可分为孔子作、孔子后学作或孔子作但经后学增补等结论,所以楚简《诗论》又有称为“孔子诗论”者,是通过与《孔子家语》和《说苑》等书的孔子论诗作比照,认定此为孔子所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2018-07-28

  • 从《淇奥》看《韩诗》《毛诗》异文的关系
    )一、《韩诗》《毛诗》异文的先行研究回顾与个案选取标准汉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的转捩,儒家典籍的传授与研究是此时学术成就的重要表征。清季著名学者皮锡瑞《经学历史》曾言:“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1]95并以“昌明”“极盛”来描述两汉经学[1]40-94,切中肯綮。就《诗经》传授而言,汉儒之成就亦可谓彬彬其盛。《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诗》:“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为之《传》。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2]4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8

  • 文本的衍变:《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辨证
    作中窥其仿佛。《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这一时期比较特别的一部,原书已佚①《四库提要》曰:“原本已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大抵从《诗正义》中录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95页。)今传本二卷,《隋志》、新旧《唐志》载为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载录,亦为二卷,马端临《文献通考》亦载二卷,明清书目亦多载录,故不知何时亡佚。。《毛诗正义》《齐民要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尔雅疏》等书有数量可观的引用,或题“陆机《疏》”,或题“《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3-18

  • 再论戴震《戴氏经考》与《毛诗补传》的关系
    《毛郑诗考正》《毛诗补传》《经考》及《经考附录》的第三卷中。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藏《戴氏经考》钞本,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戴氏遗著。杨应芹认为《戴氏经考》是沉睡了二百多年的《毛诗补传》;[1]程嫩生指出汪梧凤所作《诗学女为》引用了《戴氏经考》的大量内容,为杨文添以佐证。[2]我们认为只存《戴氏经考》是《毛诗补传》的可能性,还无法做出完全的结论。《戴震全书》径自把《戴氏经考》改名为《毛诗补传》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一、戴震《毛诗补传》是否成书孔广森《东原遗书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年7期2018-01-28

  • 《诗三家义集疏》辑佚失误考辨举隅
    熹平石经、敦煌《毛诗》写本;二是海外流传文献,比如《原本玉篇》、慧琳《一切经音义》、日藏各种《诗经》版本;三是传世文献的各种版本。现举例如下。1.《驺虞》“壹发五豝”,今《毛诗》作“壹”。王先谦以为贾谊之时惟有《鲁诗》,故《新书》所引当属鲁[3](121),《新书·礼篇》引《诗》作“一发五豝”[4](215);王氏又以《尔雅》及郭璞注属《鲁诗》[3](6),《尔雅·释兽》“牝豝”下郭璞注引《诗》亦作“一发五豝”[5](2650)。两相对证,王氏以为《鲁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1-16

  • 陆德明《毛诗释文》失校《韩诗·二雅》异文考
    吕冠南陆德明《毛诗释文》失校《韩诗·二雅》异文考吕冠南唐代学者陆德明《经典释文》是重要的经典音义之书。该书卷五至卷七为《毛诗释文》三卷,不仅对《毛诗》经文的读音及古训进行了考索,还著录了《韩诗》学派区别于《毛诗》的文本(即《韩诗》异文),在保留《韩诗》学派的文本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通过与其他征引《韩诗》文本的典籍比勘,可以发现《毛诗释文》对《韩诗》异文的著录仍有不少遗漏。兹以《韩诗》的小雅、大雅两部分为中心,结合古籍征引,补出《毛诗释文》失校的含《韩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3期2017-12-10

  •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选》李善注所引《毛诗》极具考证价值。不过由于传世宋刊本《文选》多经后人窜易,往往难以采信,故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唐写本李注《文选》为依据,对其中10条《毛诗》引文(含毛传、郑笺)与今本《毛诗》的异同加以详细考辨。关键词:《文选》;敦煌写本;李善注;《毛诗》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3-0086-06ng 310028)Abstract: The versions of Wenxuan(Selecte

    敦煌研究 2017年3期2017-07-05

  • 毛诗》与三家《诗》异同研究综述
    、齐、韩三家诗同毛诗之间的字句文意的诠释差异巨大。《史记·儒林列传》曾言:“韩生推诗人之意,为《内外传》数万言,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因此,可推测得知,三家所传诗说的旨义大致相同。本文拟将部分研究者所作的关于三家诗与毛诗的异同的关系作出一个大致梳理,以期对未来三家诗与毛诗异同的研究作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启示。关键词:三家诗 毛诗 异同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即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5-02

  • 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补正两则
    是否立于学官?《毛诗》究竟何时入经?王氏《汉魏博士考》的结论,或失之失实,或语焉不详。笔者不揣谫陋,撰此《补正》。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关键词:《汉魏博士考》;三国魏;费《易》;《毛诗》;学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2一、三国魏时费《易》是否立于学官考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至魏,立《谷梁春秋》、《礼记》,而古文家经如费《易》、《古文尚书》、《毛诗》、《周礼》、《左氏春秋》遂并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2017-04-19

  • 乾嘉后北地经学家后劲王嗣邵诗经学思想论析
    后劲之誉,所著《毛诗析疑》是其诗经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受阮元还原经文原貌学术思想的影响,王嗣邵析经、传各行其本,编有《古毛诗》,虽其所论《诗序》乃东汉人析《传》入经而成有本末倒置之嫌,主张《诗序》为卫宏所作亦不妥,然其所论《诗序》有后人篡改处,即非子夏作亦是孔门相传的解经论述,《诗》之编排次序有定,解经联系史事并非始于宋儒等,均较公允、可信。王嗣邵;毛诗析疑;诗经学王嗣邵,字协之,河南鹿邑郸城集人(今河南省郸城县),咸丰间邑诸生。著述有《周易补注》《尚书简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3-10

  • 五月端午赶花街
    毛诗奇五月端午赶花街●毛诗奇起早蒸了粽子,门头挂上蒲艾。扶老携幼出门去,五月端午赶花街。不愁油盐柴米茶,衣食无忧寻精彩。跟着蜜蜂寻芳踪,人潮如涌买花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乐为花事巧安排。五月端午花聚首,盛世如花四季开。花铺次第摆成街,花山花海花世界。人头攒动足难移,摩肩接踵排对排。奇花异草在人间,花翁邀你仙客来。国色天香满天星,琳琅斑斓任剪裁。面对美景眼迷离,心向花神三朝拜。我来心花放,平步上瑶台。地址:昆明市华山西路30号402室邮编:650021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年5期2017-02-13

  • 古今文《毛诗》浅议
    387)古今文《毛诗》浅议宋丹丹(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由于缺少翔实的证据,关于《毛诗》的今古文之辩历来纷争不断,但总体来看支持《毛诗》为古文经的学者仍占大多数。不过依旧有少数人坚持《毛诗》今文说,力图推翻自古以来的公认。本文针对《毛诗》古今文之说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毛诗》;古文经;今文经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2016-11-26

  • 毛诗稽古编》与清代汉学的展开
    30072))《毛诗稽古编》与清代汉学的展开于亭于浩(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清代以前诗经学之发展,大致可分为汉、宋两个阶段和形态,“诗经汉学”以古文诗学的训诂为特色,由汉而至于唐。“诗经宋学”以朱熹的诗经学为代表,跨越宋元明三朝,重视义理,阐发新义,一直影响到清初①这里用洪湛侯先生之说,见洪湛侯:《诗经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5、362页。。尤其元仁宗宝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诗经》改以朱熹《诗集传》为

    长江学术 2016年2期2016-10-17

  • 经学视野下的文学解读 ——论《毛诗正义》中的“体悟式解读”
    学解读 ——论《毛诗正义》中的“体悟式解读”安 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毛诗正义》沿袭汉代美刺传统,在解读中注重政教功用。在经学视野下,《毛诗正义》中出现了一些“体悟式解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诗歌主旨进行特殊阐发;挖掘语词深意、体悟诗句情韵;以解读者之慧眼明心对诗句进行精妙补充,彰显诗境之美,引发诗义之思。这些“体悟式解读”的存在与解读者的文学素养、《诗经》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以及《毛诗正义》“体悟式解读”的尺度息息相关。从文学

    华中学术 2016年4期2016-05-15

  • 上博《诗论》与《毛诗序》的研究
    上博《诗论》与《毛诗序》的研究王洲明(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上博《诗论》发布和研究,推动了《毛诗序》研究。文章认为,《诗论》发现对深化《毛诗序》研究具有启发性。通过考察四个《毛诗》的关键性版本,再结合文献中相关记载,确实透露出了《毛诗序》作者、作期的信息:首先,《毛诗故训传》本为一体之作,《毛诗故训传》本来就包含有《序》和《传》两部分;其次,今所见最早单疏本《毛诗正义》,对考察了解汉代《毛诗》版本样式,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11-26

  • 臧克家改毛诗
    吕 进臧克家改毛诗□ 吕 进臧克家真诚,坦率,直来直去。毛泽东曾经给邓颖超寄诗,“请痛改为盼”。但是,有“痛改”毛诗的修养和水平的,特别是有“痛改”的勇气的,很少很少,而臧克家就是替毛泽东改诗的人。1957年初,毛泽东约请臧克家和诗人袁水拍去做客。臧克家就借此机会向毛泽东请教,《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腊象”的“腊”怎么讲。毛泽东没有作答,而是反问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的“腊”可能是指“真腊”,即柬埔寨的古称,古柬埔寨出产白象。臧克家建议改“腊”为“蜡”,这

    中外文摘 2015年2期2015-11-23

  • 关于《诗经》的几点思考
    “孔子诗论”和“毛诗大序”中顺序的不同,引起了我们对孔子教授过程的思考。[关键词]诗经;乐;四始一、诗与乐的关系《隋书经籍志》云:“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故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上古人淳俗朴,情志未惑。其后君尊于上,臣卑于下,面称为谄,日谏为谤,故诵讥恶,以讽刺之。初但歌咏而已,后之君子,因被管弦,以存劝戒。”凡古诗必歌,用歌唱的形式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即为乐趣所在,所以《孔子诗论》中才有“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一说。《毛诗大序》云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2015-11-04

  • 唐人称《毛诗》经传文献为“毛诗”考
    唐人称《毛诗》经传文献为“毛诗”考张华林,刘辉(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404100)[摘要]《史记·外戚世家》云:“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司马贞《索隐》谓:“按:大任……《毛诗》云‘挚国任姓之中女也’。”张文虎、顾颉刚、赵生群等或认为此“毛诗”之“诗”乃“传”之伪,或认为“诗”下脱“传”字,当作“毛诗传”。而事实上以“毛诗”指称《毛传》《毛序》乃至《郑笺》等诠释《毛诗》的著作,是唐人称《毛诗》之惯例。这即是说,就唐人称“毛诗”用例言,此处《索隐》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0

  • 陈第袭用吴棫音证考
    韵补》芳无切,《毛诗古音考》音敷,“芳无切”与“音敷”同读。救,《韵补》居尤切,《毛诗古音考》音求,“居尤切”与“音求”《广韵》同韵。节,《韵补》子悉切,《毛诗古音考》音即,“子悉切”质韵,“音即”职韵,《韵补》职“古通质”;南,《韵补》尼心切,《毛诗古音考》音寧,“尼心切”侵韵,“音寧”青韵,《韵补》侵青“古通真”。华、救、节、南四字古音“相同相类”。另外,国,《韵补》越逼切,职韵;《毛诗古音考》音役,昔韵;《韵补》职“古通质”,昔“古通月”;按照上述界

    语言研究 2014年3期2014-12-03

  • 道光至光绪年间《诗经》古文经学发展概论
    第一阶段,独尊《毛诗》。这一立场是承续乾隆、嘉庆两朝学者的研究立场而来。清初陈启源著《毛诗稽古编》,篇义一准诸《小序》,诠释经旨一准诸《毛传》而以《郑笺》佐之,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于《毛诗》的推崇,何海燕博士称其是“《诗经》汉学全面复兴的标志性作品”[1](P32)。其后戴震著《毛郑诗考正》,焦循著《毛诗补疏》都表明了对于《毛诗》的尊奉。而道光时期则以丁晏《毛郑诗释》,陈奂《诗毛氏传疏》为代表,集中反映了独尊《毛诗》的倾向。丁晏在《毛郑诗释》中以文字训诂为主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8-15

  • 依郑驳王:王基《毛诗驳》考论
    依郑驳王:王基《毛诗驳》考论刘运好,程 平(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王基是魏晋时期《诗经》学的著名学者,《毛诗驳》是其代表作之一。但由于此书散佚,故学界对此书的研究付之阙如。如果钩稽文献,详细考证其与郑玄、王肃《诗》学之关系,则可以看出:“依郑驳王”是《毛诗驳》的基本学术倾向;以史证诗,诗史互证是王基的基本学术方法。然而,间以谶纬之说释诗,对史籍失之详考,也造成了申驳失当之不足。郑玄; 王肃; 王基; 《诗经》; 《毛诗驳》自西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7-07

  • 多隆阿生平交游与《毛诗多识》成书之关系考
    隆阿生平交游与《毛诗多识》成书之关系考蔺文龙(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由于传记材料的简略,传世文集的缺乏,当下对《毛诗多识》成书过程及多隆阿生平交游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多隆阿生性平淡,不慕荣利。他在以萃升书院为中心的学术团体中获得了从事经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为《毛诗多识》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客居何维墀幕府和家居辽沈期间,多氏完成《毛诗多识》初稿;在主持平阳书院时,《毛诗多识》经多氏再次订正和王筠校对最终成书。后遗稿散佚,经程棫林、刘承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10

  • 毛诗正义》引《尔雅》考
    262200)《毛诗正义》是《五经正义》中最具特色的一部著作,由唐代训诂大师孔颖达主持编订,代表了唐代训诂学的较高水平。《毛诗正义》主要是疏解《毛传》和《郑笺》的,孔颖达等人在编订过程中征引了大量文献和典籍著作,以达到他“崇尚正训”“疏不破注”和“据‘礼’阐释”的注释原则[1],是唐代之前《诗经》研究集大成的总结性著作,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孔颖达认为《尔雅》主要是释《诗》的,而且《毛传》《郑笺》多是以《尔雅》为本,“毛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29

  • 汉代四家《诗》文本来源考辨
    庆、郭万金猜测《毛诗》“是一部幸存的文字文本”。郑玄《毛诗谱·小大雅谱》“又问曰:‘《小雅》之臣,何以独无刺厉王?’曰:‘有焉,《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之诗是也。汉兴之初,师移其第耳,乱甚焉。既移,又改其目。’”[3]552-553以为由“师移其第”、“乱甚焉”的表述中,是“不难领悟到这是一部与孔壁遗书有相同经历的经典”[4]。但这个猜测实际是没有什么道理的。郑玄出于“正变”理论解释《十月之交》四篇为“刺厉王”之诗,与《毛诗序》“刺幽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7

  • 从《汉书·艺文志》称《诗》,看《诗》在西汉的传本
    对《三家诗》和《毛诗》均有著录。通过对《三家诗》著录的考察,认为“故”和“传”分别为汉人不同的解《诗》经文的方式。又联系汉代人和清代人对“故”和“传”的解释,认为“故(故训)”是对《诗》经文属于文辞方面的解释;而“传”则是对《诗》经文属于内容方面的解释。就《毛诗》系统说,今所谓《毛传》,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故(故训)”;今所谓《毛序》,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传”。以此出发,揭示出西汉《诗》(特别是《毛诗》)传本的状况,并对纷争不休的《毛诗序》形成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4-13

  • 论《毛诗》影响韩愈诗歌的得失
    01147)论《毛诗》影响韩愈诗歌的得失谢 建 忠1李 林 齐2(1.重庆三峡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2.武警重庆总队,重庆 401147)韩愈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受到《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对韩愈“称道盛德”的诗学观念和模仿《毛诗》的诗歌创作产生过负面作用,而对其“舒忧娱悲”的抒情理论和抒情诗创作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毛诗》;韩愈;负面影响;积极作用《毛诗》对韩愈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诗论家如钟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4-02

  • 毛诗正义》训诂研究综述
    730070)《毛诗正义》训诂研究综述党代莉(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学术界对《毛诗正义》训诂研究多集中单篇论文中,主要在“文势”、“疏不破注”、释经特点及体例、语法、修辞、词汇及注释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缺少系统的综合研究。《毛诗正义》;训诂研究;综述《五经正义》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五部书,是孔颖达奉唐太宗李世民的诏令主持修撰的由众多学者合作而成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2010-08-15

  • 清代三家《诗》融合之管窥
    家《诗》与古文《毛诗》的融合是清代《诗经》研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伴随着清代三家《诗》研究的全面复兴,这种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它既是清代三家《诗》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走向,也是三家《诗》深层次研究的表现,在清代三家《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关键词:三家《诗》《毛诗》融合中图分类号:B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22—27清代三家《诗》研究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呈现出来的融合研究的走向又是清代三家

    贵州文史丛刊 2009年4期2009-12-21

  • 论《毛诗》与孟浩然诗歌
    家经学,尤其与《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直接相关。研究这个问题,既可以把学界对儒家文化影响孟浩然诗歌的认识,落实到一部具体经学经典与孟诗的关系层次,也可以揭示所谓盛唐田园山水诗与《毛诗》经学阐释的深度联系,发现盛唐田园山水诗又一文化渊源,更可以解读孟诗比兴象征艺术与《毛诗》经学阐释之间的关系。一、孟浩然与《毛诗》语境语境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语言文化纽带和社会活动的人文生态环境,诗人的社会角色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等都受到其生存语境的影响制约。盛唐的《毛诗》语境是

    山花 2009年24期200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