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性

  • 三种扩皮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统扩皮刀破皮法、钝性分离法、小切口联合扩张器钝性分离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血小板减少患者置管损伤及出血的扩皮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1 三种扩皮法概述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 且保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2-13]。 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的PICC 穿刺法是在B 超设备引导下应用MST 进行的。 使用该方法时,在穿刺送入导丝后,利用解剖刀扩皮,在血管内送入插管鞘,最终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6]。扩皮是PICC 置管过程中的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8期2022-11-27

  • 新型扩皮送鞘法在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外鞘、扩张器组装钝性分离法应用于PICC置管,旨在优化置管过程,减少PICC置管术中、术后并发症。现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2020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120例。纳入标准:(1)首次行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出血、凝血功能正常且符合置管要求;(2)能正常交流并可以配合的病人;(3)签署本研究及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血小板减少症及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者;(2)昏迷,无法取得配合的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8-09

  • 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术的效果研究
    1)近年来,手指钝性离断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1-2]。其中以绞伤、锯伤及机械性挤压损伤所致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最为常见,若处理方法不恰当或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手指功能障碍,这意味着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都将受到影响,甚至有患者会因此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3-4]。断指再植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常用的治疗技术。进行此手术主要是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将已经离断的手指重新植回原位,并通过进行血管及神经的吻合使断指重新恢复原有的血液循环及感觉、触觉等功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6期2022-04-06

  • 腹腔镜下吸引器钝性分离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腹腔镜下吸引器钝性分离法是近年提出的一种的操作技术,有研究显示,此术式对保护其他脏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实际效果如何,尚缺乏大量数据支持[2]。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下吸引器钝性分离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急性胆囊炎患者93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观察组(n=49)、对照组(n=44)。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06±4.44)岁,平均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0-22

  •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不同分离方案与开腹手术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时间短等优势,以钝性分离法和注水分离法最为常用[2]。本研究选取8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不同分离方案与开腹手术对卵巢功能、妊娠率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新野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8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卵巢巧克力囊肿诊断标准,经CT或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存在卵巢手术史;(2)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2021-10-13

  • 探讨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
    [1]。其中,因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丧失生命者可占总创伤死亡人数25%左右[1],且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大量研究显示[2],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为失血性休克、创伤性颅脑损伤,而严重胸外伤患者丧失生命的主要原因则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肺功能障碍。现临床有关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的报告多集中在手术治疗方面,有关钝性胸部外伤所致肋骨骨折的临床特征相关报告非常少。现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2021-09-28

  • 探究显微再植手术在手指钝性离断断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微再植手术在手指钝性离断断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石海英(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研究显微再植手术在手指钝性离断断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指钝性离断断指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时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显微再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手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

    今日健康 2021年5期2021-06-18

  • MSCT扫描在钝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00)0 引言钝性腹部损伤是目前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意外等多种因素导致,其中空腔脏器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肠系膜损伤多是由于患者在受到外界暴力后腹部与脊柱之间产生压力,在剪力作用下受到的损伤[1]。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空腔脏器较为隐蔽,发病早期无显著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腹痛,不易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确诊,因此如何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关键。CT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无创等优势,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详细观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2021-06-15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小拇指五个。手指钝性离断伤是手指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由挤压、撕裂、机器绞伤等导致[1]。手指发生离断后会有剧烈疼痛,还会产生大量失血。若患者未及时进行救治,随时间延长,断指失血过多会引起手指局部坏死,影响后期治疗,严重者无法重接,手指终身残疾。临床上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的方式较多,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常规手术方式虽能起到治疗效果,但居于局限性,不能恢复患者手指的生物功能。故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方式,断指再植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通过帮助患者将断指接回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2021-06-11

  • 腹腔镜钝性与锐性剥离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对比
    粘连紧密,术中行钝性剥离术可损伤卵巢,术后可能出现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甚至卵巢早衰现象,因而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术式[2]。有研究发现,术中行锐性剥离术临床效果优于钝性剥离术,可有效保护卵巢功能[3],该术式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研究对比腹腔镜钝性剥离术与腹腔镜锐性剥离术治疗OEMs的临床效果,现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虞城县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OEMs患者临床资料。(1)纳入标准:①符合OE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1期2021-06-01

  • 腹部钝性伤所致胃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001)对于腹部钝性伤的患者群体来说,很少存在有胃破裂的这种伤情,但仍然不排除存在这种情况,有临床文献认为,腹部钝性伤而导致的胃破裂患者发生率大约为0.4%-2.8%[1]。但这种伤情表现比较严重,临床一旦发生以后会导致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很多死亡的患者主要根据患者所伴随的损伤、诊断延误和腹腔当中出现了化脓性并发症存在直接的关联。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分析腹部钝性伤而导致的胃破裂患者的相关病症的临床特征,并研究相关的诊疗措施,以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1期2020-12-08

  • 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对院前救治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伤、血胸、气胸和钝性心脏损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4-6]。钝性胸部创伤(blunt chest trauma,BCT)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工作事故及暴力事件中,占创伤的10%~15%,占创伤性死亡的25%,在院前救治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时,正确判断伤情,检查胸壁完整性及胸腔压力情况,给予有效急救措施,维持患者生命,迅速转送医院,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将极大降低胸部创伤的死亡率[7-9]。目前,我国在院前急救钝性胸部创伤患者时,采用的多是多头带式胸带、弹性绷带

    河北医药 2020年21期2020-11-10

  • 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
    术治疗中采用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对胆道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两组,对照组未行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方法,观察组行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方法。就预防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无胆道损伤,预防率为100.00%,对照组发生14例胆道损伤,P【关键词】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12

  • 钝性分离联合成体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
    创伤。研究发现,钝性分离后移植成体干细胞结膜瓣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钝性剥离病变组织,避免患者术中组织锐性损伤,具有较高安全性[3-4]。本研究采用眼部症状评分(ocular symptom scores, O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和角膜Shimmura评分,评价钝性分离联合成体干细胞结膜瓣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科行复

    眼科新进展 2020年9期2020-09-24

  • 改良插管鞘结合钝性分离技术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中的运用
    用改良插管鞘结合钝性分离皮肤,使导管周围渗血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US引导下结合MST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2~78岁;肺癌21例,胃肠道肿瘤39例,分为刀片扩皮组(对照组)30例,钝性分离组(观察组)3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正常;(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2020-08-20

  • 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害及恐惧[3]。钝性分离法是一种外科操作技术,相比于传统扩皮刀破皮法即锐性分离法,可有效防止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减少组织机能的破坏,对预防PICC置管术后渗血、渗液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穿刺点渗液的发生,尤其适用于老年、肥胖、皮肤松弛及血液肿瘤病人[4]。本研究对钝性扩皮送鞘进行了改良,获得良好的效果,现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科行PICC置管血液肿瘤病人46例,纳入标准:(1)符合PICC置管指征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7-09

  • 钝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指征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钝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指征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钝性腹部创伤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的损伤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经手术证实仅有钝性实质性脏器损伤,而无空腔脏器穿孔及肠系膜损伤)与观察组(67例,经手术证实存在空腔脏器穿孔及肠系膜损伤)。两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腹腔或腹膜后积气、系膜增厚、肠管壁增厚、系膜密度增高、腹腔脂肪间隙密度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4期2020-07-04

  •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271608)钝性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方式,主要是通过撞击、坠落、碾压等方式造成的损伤[1]。这种创伤的患者,大多都伴有内脏破裂出血,而且这些患者在来到医院进行治疗时都具有较高的生命危险、所以对这些患者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就显得十分必要,正确的诊断结果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方向和参考[2]。在临床上主要是实验超声检查来对患者的内脏破裂出血情况进行检查,本院为提高对超声检查在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应用情况认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2020-05-20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普通吸引器钝性解剖胆囊三角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采用普通吸引器钝性解剖胆囊三角得到了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本文将对此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胆囊炎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在22~80岁。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5.64±6.57)岁;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7期2020-02-27

  • 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动静脉内瘘的改善作用体会
    眼穿刺法等,其中钝性扣眼穿刺法应用率最高[1]。因此,本文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性扣眼穿刺法,观察对患者机体疼痛、动静脉内瘘是否有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需实施血液透析患者56 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⑴纳入标准:①均需实施血液透析。②患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③年龄>18 岁。⑵排除标准:①血液传染性疾病。②阳性病毒。③精神系统疾病。④认知功能障碍。⑤听力障碍。⑥恶性肿瘤[2]。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8例。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7期2019-10-26

  • 预测成人钝性脾损伤患者手术干预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波,朱东波脾脏是钝性致伤机制下最容易受损的腹腔内器官[1]。手术干预是治疗钝性脾损伤(blunt splenic injury,BSI)的传统手段。而近年来,非手术治疗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成功的非手术治疗可以避免或减小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风险以及与剖腹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另一方面,对于伴有脾损伤的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10期2019-03-23

  • 两种不同钝性分离法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效果评价
    渗血或渗液现象。钝性分离是一种外科手术操作,是指使用手指、手术刀柄、止血钳将原来完整的软组织分离,避免剪和刀的使用[3]。PICC置管中钝性分离法是指在PICC置管过程中,摒弃手术刀扩皮方式,使用扩张器对穿刺点进行局部扩张,再将扩张器和外鞘组合后沿导丝送入血管。在超声引导下结合MST置入PICC时,运用钝性分离法扩皮,能有效减少患者置管后出血量及穿刺点渗液[4]。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扩张器与可撕裂外鞘组装行钝性分离的成功率较低。本研究为了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

    军事护理 2018年24期2018-12-24

  • 钝性腹部创伤合并肠损伤患者血浆I-FAB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断、治疗,但合并钝性腹部创伤患者,肠损伤穿孔程度大多较轻,早期腹膜刺激征不显著,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易导致病情延误。临床上钝性腹部创伤合并肠损伤患者常因未及时诊治,引发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2]。因此,需寻找新的诊断指标对肠损伤进行早期诊治。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是一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含量丰富的小分子蛋白,在小肠黏膜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当发生肠损伤时,肠上皮细胞胞膜通透性增加,其胞质内的I-FABP被释放进入血液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28

  • 血清α- 促黑细胞刺激素与S100B蛋白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分析
    430033)钝性胸部外伤是急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创伤入院患者的1/3~1/2。研究发现,当机体受到严重创伤会导致炎症反应的产生[1]。促黑细胞刺激素(α- MSH)是一种具有强大抗炎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肽,而S100B蛋白是脑损伤的早期观测指标,与急性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但是关于两者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2]。本实验通过观察分析钝性胸部外伤患者血清中α- MSH和S100B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期望对临床上的胸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2期2018-05-23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功能分析
    3003)手指的钝性离断伤在临床是比较常见的,该种疾病的病因是因为外部因素而导致的患者手指所发生的一种离断性创伤,包括锯伤、机械性的缴伤和挤压等[1-2]。本文主要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功能恢复,本文主要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功能恢复,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本院4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的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上述手指钝性离断伤疾病患者均经精确诊断后确诊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2018-04-20

  • 冲吸钝性解剖法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究表明,应用冲吸钝性解剖法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的效果较好,能够减少对其胆道的损伤及其术中的出血量。为了进一步探讨冲吸钝性解剖法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在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这些患者均经X线胸片检查、上腹部CT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胆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2期2018-04-12

  • 腹部钝性伤的早期救治
    童 波腹部钝性伤是意外伤害及交通事故中最常发生的创伤之一。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创伤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救治腹部钝性伤的理念有了较大变化,但早期准确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对临床医生仍是一项挑战。本文对腹部钝性伤的早期救治作一简要阐述。1 救治时间管理腹部钝性伤多为多发伤,且伤情复杂,故伤后“黄金60min”对伤员救治的成功率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现行大部分医院院前与院内缺乏信息沟通,院内采取会诊及分科诊治的模式,这样不仅耽误了救治时间,而且严重影响救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0

  • 剖产妇宫肚子产为什手么不术用手术刀划开,而用手“撕”开?
    在医学上称之为“钝性分离”,看到腹膜后,我们会用手术刀划开腹膜层,进入腹腔。进入腹腔后,找到子宫,并确定了胎儿的胎头位置后,我们会在子宫的下段,切开一个约3厘米的横切口,再将这个切口向两侧用手撕开约10厘米,最后取出胎儿,完成手术。”“可是,为什么要用手撕开,而不是用手术刀划开呢?”小杨问。不用手术刀切,而用手撕开是为什么?马主任解释说:“在医学上,用手分开肌肉层属于钝性分离,是指使用手术刀柄、止血钳或者医生的手指将原来完整的软组织分离的一种常规外科手术操

    妈妈宝宝 2017年6期2017-12-24

  • 血清钾、钠联合肝转氨酶在钝性肝损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钠联合肝转氨酶在钝性肝损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黄 超,张 坤,江 艺目的探讨血清钾、钠联合肝转氨酶在钝性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6年4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202例钝性肝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101例,无肝损伤组即脾损伤组101例;按肝损伤程度分为轻度肝损伤组53例,严重肝损伤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钾(K+)、血清钠(N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值,通过Logistic回归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12期2017-12-21

  • 血清α-促黑素细胞刺激素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黑素细胞刺激素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刘 鹏,魏 肖,徐 露,郑在勇,应 伟,黄 娜,李秋江目的 研究钝性胸部外伤患者血清中α-促黑细胞刺激素(α-MS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钝性胸部外伤患者32例和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α-MSH和TNF-α在入院时以及入院1 d、4 d、7 d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的动态变化,结合患者的病情分析,比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12-14

  • 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25000)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刘婉利(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目的分析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62例腹膜外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手术操作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钝性分离法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腹膜内剖宫产术,对比2组产妇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2017-11-01

  • 无水乙醇钝性分离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600)无水乙醇钝性分离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承伟,浦利军,臧亚芳,徐玉莲(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眼科,江苏张家港215600)目的研究20%无水乙醇钝性分离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随机表分组,73例(73眼)20%无水乙醇钝性分离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同期73例(73眼)20%无水乙醇钝性分离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随访2年。结果两组术后主观症状评分(2.13±0.5

    当代医学 2017年23期2017-08-30

  • 手指钝性离端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10101)手指钝性离端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巩顺东(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 沈阳 110101)目的 探究显微再植手术在手指钝性离端断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手指钝性离端伤断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断指再植手术,统计患者手术后断指的存活率,并与2014~2015年度本院治疗钝性离端断指患者50例手术的手指存活率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断指再植存活率为92%,失败率为8%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2017-04-14

  • 和派小圆针钝性松解术配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100例
    00)和派小圆针钝性松解术配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100例何峙君(中卫联(北京)现代疼痛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00)目的 探讨和总结和派小圆针(专利)钝性松解微创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专利针具和派小圆针钝性大面积松解治疗颈椎病。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愈75例,好转24例,未愈1例,有效率99%。结论 和派小圆针钝性松解术可以有效治疗颈椎病,解除患者疼痛,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和派小圆针钝性松解术;康复理疗;颈椎病和派小圆针是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2017-03-07

  • 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体会
    ●金攀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体会●金攀目的:对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受伤距离确诊范围的早晚,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早期确诊患者,时间小于24h;对照组为延迟确诊患者,时间不低于24h。对各组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提高,手术之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保健文汇 2016年10期2016-11-03

  • 断指再植手术对手指钝性离断伤的治疗效果研究
    指再植手术对手指钝性离断伤的治疗效果研究薛云鹤 福建莆田涵江医院骨科,福建莆田351111目的 探析手指钝性离断伤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的59例患者中,术后断指再成活54例,占91.53%,5例失败,占8.47%,其中手指远端坏死3例,占5.08%,2例术后感染,占3.39%。结论 临床上给予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断

    中外医疗 2016年22期2016-09-14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
    杨波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杨波目的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 均采用显微断指再植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0.0%, 断指再植失败率为10.0%。结论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采用显微断指再植手术治疗, 加强手术每个步骤的仔细、准确操作, 同时进行血管危象预防, 可有效提高患者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疗效手指钝性离断伤临床比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2016-01-26

  • 钝性腹部创伤的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蕾·调查研究·伴钝性腹部创伤的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刘长峰 张 竝 俞 勇 陈 云 金 冶 潘 蕾多发伤;钝性腹部创伤;预后;独立风险因素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普通人群中第四位,45岁以下人群中首要的死亡原因[1]。严重创伤往往是多发伤,当其它部位与腹部创伤同时存在时,可因腹外损伤症状典型,而忽略了腹部检查,造成漏诊,后果严重。腹部创伤居创伤死亡第三位,其中85%为钝性腹部创伤[2]。钝性腹部创伤因病情复杂诊断相对困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期2015-08-07

  • 军事战争中士兵脊柱钝性伤和穿透伤的比较
    事战争中士兵脊柱钝性伤和穿透伤的比较在自然条件下,关于士兵的脊柱和脊髓穿透伤及钝性伤的比较,少有文献报道。截至目前,关于美国服役士兵的脊柱钝性伤与穿透伤的比较尚未见诸报道。布莱尔等学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解放战争中服役士兵脊柱损伤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研究所选样本均为伊拉克和阿富汗解放战争中服役并且受伤的美国士兵,将其数据录入JTTR系统,进行人数统计、损伤机制、是否手术干预及有无神经症状等几项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共598人发生脊柱或

    颈腰痛杂志 2015年6期2015-04-15

  • 钝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刘宏帅钝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分析刘宏帅目的 探讨钝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进行治疗的钝性胰腺损伤患者50例,以术前动态的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为依据进行早期诊断和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30例Ⅲ级胰腺损伤患者中,3例患者行单纯胰周引流术,9例患者行保留脾脏手术以及远端胰腺切除术,有18例患者行脾切除术以及远端胰腺切除术。11例IV级胰腺损伤患者中,有3例患者行胰尾切除术,有3例患者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其中有5例

    当代医学 2015年30期2015-03-28

  • 十二指肠钝性损伤的MSCT诊断
    ,夏郁金十二指肠钝性损伤(blunt duodenal injuries,BDIs)少见,占腹部钝性损伤的3%~5%,但死亡率高达6%~25%[1]。近年来该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BDIs可明显降低该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而相关MSCT诊断的文献较少,大多是个案报道。本文搜集资料完整的十二指肠钝性损伤患者36例,探讨十二指肠钝性损伤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

    放射学实践 2015年6期2015-02-14

  • 16 例心脏钝性破裂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华0 引 言心脏钝性破裂伤不同于心脏锐器伤,体表一般无开放性伤口,多因高处坠落或车祸外伤造成,伤者常在发生意外的现场迅速死亡,但部分伤者心脏裂口小,未形成心脏贯通伤,出血后正常凝血机制形成血凝块堵塞裂口,30 min 内不会立即死亡,若能快速诊治,有可能存活。心包填塞和失血性休克是心脏钝性伤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但该类患者往往合并有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其他复合伤,病情急而凶险,且较隐蔽,极易出现漏诊、误诊[1]。既往对心脏钝性损伤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心脏钝性外伤后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5期2015-02-09

  • 11例钝性伤致肝破裂术后并发胆瘘的防治
    临床研究·11例钝性伤致肝破裂术后并发胆瘘的防治申海刚目的 探索分析钝性伤致肝破裂术后并发胆瘘的临床防治方法。钝性伤;肝破裂;并发胆瘘;临床防治根据有关资料[1],肝破裂大约占到腹部外伤导致的合并症比率的15%~20%,临床上针对较严重的肝破裂一般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肝破裂患者往往会并发出现胆瘘症状[2],增加了治疗难度和预后情况,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时的处理,将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我院选取100例钝性伤致肝破裂患者,探索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0期2015-01-31

  • 钝性外伤性小肠穿孔的CT 诊断价值
    528329)钝性外伤性小肠穿孔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被较严重的合并损伤所掩盖,造成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治疗时机,诊断不及时可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立位腹部X 线检查是急腹症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但由于小肠穿孔时游离气体较少,易导致漏诊。CT 对消化道穿孔的早期诊断方面有较大优势[3-4],而有关钝性外伤性小肠穿孔的报道比较少见。笔者对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2006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收治的15 例经手术证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3期2014-12-21

  • CT影像对胸主动脉钝性伤的诊断价值
    100)胸主动脉钝性伤是极为严重的外在创伤,也是交通事故导致直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大部分胸主动脉钝性伤患者因为来不及抢救而直接死亡。而这些患者假如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其中90%以上又将因血肿不断增大最后破裂致死[1]。随着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与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交通事故引发的胸主动脉钝性伤将不可避免地增多,早期关注、及时确诊、迅速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在诊断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CT影像广泛应用于胸主动脉钝性伤的诊断,多层CT的应用可以

    吉林医学 2014年8期2014-12-02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英虎 李胜华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高翔 夏良政 邓英虎 李胜华目的 研究对于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治疗情况, 分析其效果并研究其改进方法。 方法 以20例本院临床外科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为资料, 对其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 统计分析手术后患者断指成活的成功率, 并分析其失败原因。结果 资料中20例患者治疗后有18例断指成活, 手术成功, 成功率为90.0%, 其余2例患者手术失败, 其失败原因分别包括1例术后感染和1例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2014-09-04

  • 胸主动脉钝性外伤的腔内修复治疗
    雷 连锋胸主动脉钝性外伤的腔内修复治疗翟心明 薛松 刘冀东 刘沙 徐根兴 黄日太 胡振雷 连锋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技术在治疗胸主动脉钝性外伤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7例胸主动脉钝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A及术中造影评估病变,回顾术中技术成功率,死亡及截瘫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CTA随访明确有无内漏、支架移位等情况。结果 所有创伤都累及主动脉峡部,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例、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10期2014-09-03

  •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钝性伤的临床诊断分析
    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钝性伤的临床诊断分析颜宏崇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 崇州 611230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钝性伤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确诊为腹部钝性伤的100例患者,首先采取床旁超声检查,然后采用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患者腹部钝性伤方面的准确率。结果床旁超声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无较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采用床旁超声检查花费的时间明显短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2014-03-07

  • 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诊治体会
    郭文波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类型之一,往往由于外伤原因、部位不明,以及是否存在合并伤等问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如果确诊延迟、治疗不及时,将会错过患者抢救的最佳时机,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本研究中,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2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在受伤24 h内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5期2013-09-20

  •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
    闫伟涛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闫伟涛目的 探讨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 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 本院诊治的46例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 根据确诊时间, 分为早期组(受伤距离确诊时间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预后腹部钝性外伤由于腹腔器官、组织的受损部位不明, 往往存在合并伤,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甚至部分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2013-09-06

  • 问题1:钝性伤致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定义及如何处理
    高处坠落等高能量钝性损伤导致死亡的主要损伤之一,伤后24h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急性失血。随着损伤程度的增高,死亡率不断升高,可达18%~40%。钝性伤导致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定义为低血压[≤90mmHg(1mmHg=0.133kPa)],并伴有需要大量输血(需要输注4~6U或以上浓缩红细胞)、显著的碱缺失(≤-6mmol/L)或两者兼有。其处理充满挑战,也存在着争议。处理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出血部位并控制出血。处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需要一个多学科的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2期2013-03-31

  • 55例上腹部脏器钝性伤的CT诊断分析
    55例上腹部脏器钝性伤的CT诊断分析高 宏 (陕西省横山县红会医院,陕西 榆林 719100)目的:总结CT对上腹部脏器钝性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近年来因上腹部脏器钝性伤行CT检查的55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脾脏损伤35例(占63.6%),肝脏损伤8例(占14.5%),肾脏损伤6例(占10.9%),胰腺损伤1例(占1.8%),肝肾复合伤1例(1.8%),消化道破裂2例(占3.7%),肠系膜损伤2例(占3.7%)。结论:CT在腹部脏器钝性伤的诊断中占

    吉林医学 2013年1期2013-02-19

  • 冲吸钝性解剖法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应用心得
    秦乐运冲吸钝性解剖法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应用心得秦乐运钝性解剖法;腹腔镜;胆道损伤;预防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逐渐取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rative cholecystectomy,OC),LC已经成为了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的最主要原因。国外大宗病例统计的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9%~0.64%[1-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2期2013-01-21

  • 电视胸腔镜在早期胸部钝性伤中的应用
    胸腔镜在早期胸部钝性伤中的应用李杰1,钟竑1,2*,赵华1,陆善伟1,徐怀阳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胸外科,上海20215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上海200092)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早期胸部钝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3例早期胸部钝性伤患者应用胸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探查+肋骨固定+肺修补20例,胸腔镜探查+肺修补+胸腔止血18例,胸腔镜探查+肋骨固定17例。结果痊愈61例,死亡2例。死亡率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2012-04-09

  • 哪些腹部损伤患者适合行腹腔镜探查?
    有胸部和头部伤的钝性腹部损伤;(2)临床及辅助检查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钝性腹部损伤;(3)考虑钝性腹腔内脏器损伤,因药物应用、醉酒、颅脑损伤等伴意识障碍者;(4)腹部损伤后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或腹部发现可疑阳性体征时;(5)穿透性腹部损伤,可能伤及腹腔内重要脏器,或需判断损伤程度者;(6)骨盆骨折伴腹膜外血肿,需除外腹腔、盆腔脏器损伤者。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5期2011-03-31

  • 冲吸钝性解剖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亚急)性胆囊炎28例
    年10月应用冲吸钝性解剖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28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9~80岁,平均44岁;病程6个月至20年。全组均为胆囊结石患者,其中伴有急性胆囊炎17例(60.7%),亚急性胆囊炎11例(39.3%,指急性发作治疗1周以上症状仍未缓解的病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7例以排除胆总管结石或肿瘤。本组病理解剖特点: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积脓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5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