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

  • 武侠
    亭,从未料想,在崔护遇见绛娘的地方遇见一片竹林那里还堆放着贞元九年落款的诗句,武侠早年还中过陶潜的毒,自此,逢着句读,拔刀便砍……刀出鞘——惊动了风,惊动了竹林,惊动了早在夏天就遇到一场雪的女侠。女侠,她比武侠更武侠,如果三百招分不出胜负,那么刀光剑影就失去了意义。女侠师承好风骨,要么杀死你,要么再陪你走七千里。七千里好远,够昆仑的风,到祁连打几个来回。够錾了银的酒壶,装进沿途好多名字。喝什么名字的酒,就赏什么名字的月亮——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22年4期2022-04-21

  •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
    期我们一起来学习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写桃花和美人的。诗词入场唐代的崔护是一个孤傲的美男子,在一次进士考试失败后,他独自一人在长安城南散心,见到一个被桃花环绕的美丽村庄,不禁游兴大发。走着走着,崔护感到有些口渴,便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院门。一位美貌的姑娘开门并请他坐下喝水,自己却倚靠着一株开满鲜花的桃树看着他。第二年的春天,崔护再次来到城南寻找那位美丽的姑娘。庭院还在,但是院门已上锁,姑娘去了哪里呢?崔护心里非常失落,就在左边门扉上题写了下面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3期2022-03-31

  • 崔护的桃花缘
    春风。是唐代诗人崔护写的一首名叫《题都城南庄》的七言绝句。崔护不是什么有名的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六首。其他五首皆比较一般,唯这首名气大的不得了,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会将它收录其中,便是今天的小学生,也基本会背诵。史书中,关于崔护的记载就这寥寥数语:“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贞元十二年(公元796 年)登第。太和三年(公元829 年),为京兆尹,同年迁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只有四句。头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

    北广人物 2020年51期2021-01-10

  • 吼山桃花
    久以前,唐朝诗人崔护来到郊外踏青, 正好偶遇一位少女,少女的脸颊被那一朵朵桃花映衬得分外娇红,崔护不禁怦然心动,他向少女要了一碗水,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第二年,崔护来到郊外再次踏青,却只见桃花不见美人,原来,那位少女因思念他抑郁而逝,崔护见了十分伤心,有位神仙被感动了,让那少女复活,成全了一桩美好姻缘。后来,秀也在一个吼山人的撮合下,嫁给了绍兴小伙,恋爱结婚非常顺利,在绍兴安家乐业,事业有成。看着看着,我想:吼山的桃花不仅美丽,壮观,还带有仙人的灵气。艳秋美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8-13

  • 那个世道的爱情,容错率为零
    二个故事。一个叫崔护的书生到长安去赶考,名落孙山,情绪低落的时候去长安的南郊散步。走在半路上感觉口渴,看见路边有一户人家,于是去敲门,想讨碗水喝。过了会儿,有个妙龄女郎来开门,只开了一条门缝,问清了崔护的来由,推开门放他进了院子。崔护一进门,就看见这院子种满了桃花,此时开得正好,桃花娇红,花香四溢。再看这开门的女子,明眸皓齿,柳眉杏眼,可谓风情万种,忽觉胸中莫名如有一阵热流涌动,整个人竟有些恍然。那女子见他盯着自己看,脸微微一红,不胜娇羞,显得更好看了。崔

    幸福·悦读 2020年4期2020-05-19

  • 桃花依旧笑春风
    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人面”(即姑娘美麗的脸)、“桃花”作为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的对比,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美好事物或美好时光的惆怅。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幸福小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5~6岁幼儿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幸福加点料1.《题都城南庄》以“人面桃花”的意象和诗人看似简单的经历,道出了“物是人非”这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2020年3期2020-04-22

  • 谈《活着》 ——日文版自序
    的故事。一位名叫崔护的少年,资质甚美可是孤寂寡合。某一年的清明日,崔护独自来到了城南郊外,看到一处花木葱翠的庭院,占地一亩却寂若无人。崔护叩门良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酒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倚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崔护告辞离去时,少女送至门口。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

    文苑 2020年3期2020-04-21

  • 谈《活着》
    的故事。一位名叫崔护的少年,资质甚美可是孤寂寡合。某一年的清明日,崔护独自来到了城南郊外,看到一处花木葱翠的庭院,占地一亩却寂若无人。崔护叩门良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酒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倚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崔护告辞离去时,少女送至门口。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

    文苑·经典美文 2020年3期2020-04-19

  • 桃花那么静
    开,开得唐代诗人崔护很抑郁,两过都城南庄,心境大不同,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中,人面竞映得桃花分外红艳,佳人的容颜该是怎样的青春美貌,风韵袭人呢?那红艳的人面桃花耀眼了千年,也让人艳羡了千年。面对这色彩浓丽的人面桃花图,崔护难抑欢喜和兴奋,是动了凡心的,但终是错过了,错过就是千年。今年今日今时,桃花依旧,人面难寻,桃花的盛开也是徒然的,浓艳中,更深的惆怅与寂寞袭上崔护的心头,他该是恨白己的,为了浮世

    人与自然 2019年3期2019-07-26

  • 桃花面
    彩声终于被抛下,崔护也追上了表兄。“表兄不必如此,科场胜败,亦乃常事。”崔护拦在高大而单薄的表兄面前。“贤弟,愚兄不像你,家境殷实,年轻倜傥,本又无心于科场。”两行清泪挂在表兄枯白的脸颊上,“愚兄年近不惑,尚无妻室,靠老母供养。算上此次,已然九次……”“表兄,一年转瞬即至。以表兄高才,来年定然高中。”崔护知道这样的安慰很乏力,但除此还能说什么呢?不料表兄突然像注了鸡血,紧握干瘦的拳头:“此生不中,誓不为人!”郊外,春光正好,高高低低的油菜地大片大片地铺陈着

    小小说月刊 2019年6期2019-06-25

  • 别具情趣的本事诗
    本事诗;刘禹锡;崔护;张籍;孟浩然【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91—01在我国浩瀚的古典诗歌中,有一种别具一格的诗歌内容表现形式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本事诗。所谓本事诗,就是诗人在诗歌中写了与自己有关的某一件事,可谓真人真事,所写之事有时见诸史实,有时却是一些轶事,而且轶事往往会多一些。一、司空见惯酬友人唐代诗论家孟棨撰写的《本事诗》,记了一则很有情趣的事:“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2019-03-18

  • 古典诗词在大学校园传播研究
    就拿唐代著名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诗来举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首诗的,这首诗的背景是崔护在赶考的行路途中路过南庄,因口渴而停下歇脚,恰好遇见一年轻美貌的女子,崔护一见钟情,便与女子讨一碗茶喝,那女子见崔护眉目如画,翩翩白衣少年郎,也暗自倾心于他。可无奈茶总会喝完的,崔护也只好离去,但是崔护心中对这个女子一直念念不忘,在返回途中又去了南庄,要见这个女子一面以解相思。可是,这次去了之后,崔护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2019-01-12

  • 从流行歌曲《凉凉》到《桃夭》 ——论《诗经.周南.桃夭》之桃花意象
    花面。而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可以说是用桃花来比喻美人最美的诗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该诗展现了两个场景,“踏春偶遇”与“再寻未见”, 物是人非而场景相同。此诗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一个爱情故事呢?相传唐德宗贞年间一位书生崔护去郊外常景独步出城。信步游玩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此时崔护感觉乏累口渴就想找到一户农家休息。穿过一片桃花林,来到一户农家小院。他走近柴门,叩门看到的是一位妙龄少女。说明来意后,少女将他引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2019-01-12

  • “感花岩”的美丽误会
    指谁?有人说是指崔护,因为诗是有感于壁间崔护的“人面桃花”诗而写。崔护曾当过地方长官,称“使君”没毛病。有人说是指北宋杭州知州赵抃。还有人说,使君是苏东坡自指。三是对苏东坡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看法也不同。写作时间和地点不同,对诗题及内容的解读也会有所变化。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依据石刻,认为当年宝成寺牡丹盛放,吸引文人逸士来此赏花赋诗,苏东坡来宝成寺赏牡丹,在寺壁上看到崔护写的诗,也有说是想起了崔护的诗,感慨题了这首诗。按照感花岩上诗的落款,认为是107

    杭州 2018年46期2018-12-27

  • 春意盎然赏桃花
    丽动人故事。唐人崔护某年清明节到郊外春游,在一个小村庄里,见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倚在桃树旁,十分娇艳可爱。当时,崔护因酒后口渴,便同她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崔护喝完水后想与姑娘说些什么,却因萍水相逢不敢唐突,便怅然离去。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兴致勃勃地又来到这里,但只见大门紧闭,而不见那姑娘。崔护久等不见姑娘露面,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过了几日,他再去登门拜访,方知姑娘因想念他而死。崔护悲恸不已

    上海企业 2018年4期2018-04-29

  • 睁大眼睛,瞧好你的桃花运
    传说,称唐朝诗人崔护是撞上“桃花运”的第一人。有他那首传唱千古的《题都城南庄》为凭。这首诗也确实记录了崔护的一段情感经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们从中读出了多少美丽与哀愁、幸福与无奈啊?据唐人孟棨的《本事诗·情感》载,唐德宗贞元年间,博望县的一介书生崔护,出身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性情清高孤傲。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崔护游历到城南门外,看到了一位芳名叫绛娘的少女,眼前女神骨骼清奇神韵自然天成与盛开的桃花相映成辉,崔

    旅游世界 2018年4期2018-04-27

  • 那个世道的爱情,容错率为零
    二个故事。一个叫崔护的书生到长安去赶考,名落孙山,情绪低落的时候去长安的南郊散步。走在半路上感觉口渴,看见路边有一户人家,于是去敲门,想讨碗水喝。过了会儿,有个妙龄女郎来开门,只开了一条门缝,问清了崔护的来由,推开门放他进了院子。崔护一进门,就看见这院子种满了桃花,此时开得正好,桃花娇红,花香四溢。再看这开门的女子,明眸皓齿,柳眉杏眼,可谓风情万种,忽觉胸中莫名如有一阵热流涌动,整个人竟有些恍然。那女子见他盯着自己看,脸微微一红,不胜娇羞,显得更好看了。崔

    农业知识 2018年8期2018-03-23

  • 有念而不得
    像桃花女子于诗人崔护而言,久远的过往于我们而言,婉转悠远,却曲径通幽,转身便可循着来路找到最初的那一隅。忆,就是带你走入内心最深的灯塔。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中记:“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轻启门扉,如遇桃花仙子。一面之缘,终生以忆。忆往昔,却不复。都说醉墨石上生桃花,下一句是否会是桃花蕊中落伊人?崔护应是穷尽一生,都不能舍去这一场忆罢。此后,看什么都像你,做什么都想你,

    哲思2.0 2017年3期2017-11-25

  • 人面桃花
    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環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endprint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7年6期2017-07-05

  • 人面桃花
    ,因此弥足珍贵。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即来自此书。这一年的清明时节,天气晴朗,草长莺飞,春意袭人。这样的好天气,自然适合出去游玩一番。崔护放下手中的书本,外出踏青。春光明媚,轻风拂枝叶,崔护信步而走。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崔护举目四眺,只见不远的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茅屋的一角。他心中一喜,加快脚步朝桃林走去。转过山脚,一片灿若云霞的桃林尽现眼前。桃花灼灼,清香满袖。见此美景,他顿觉眼前一亮,怀疑

    初中生 2017年19期2017-06-26

  • 兰竹依旧笑春风
    操、隐士的风格。崔护(1924-2008),书画家中的谦谦君子,他有一枝生花的妙笔和一颗透明的诗心,在当代苏州,他是我崇拜的江南才子,被誉为“现代唐伯虎”。兰花,清香优雅;竹子,纯净高雅。古往今来的历代名家,常借兰、竹图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崔护先生也不例外,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以兰竹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时人誉为“崔竹”和“崔兰”。其擅长的修竹墨兰,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轻描淡写、脱俗潇洒,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悠远情怀和情操,这种诗与画的完

    苏州杂志 2017年2期2017-05-15

  • 唐朝诗人们的恋曲
    笑春风。”这就是崔护赖以成名的《题都城南庄》,可你知道么,围绕这首诗,还有一段有关于他的传说。过程不详细说了,总之如诗中所言,前一年崔护看到一个漂亮女孩,第二年再去,桃花依旧,女孩却不见了。诗歌写到此为止,而传奇里则有后续:崔护没见到那个女孩,觉得不甘心,过了几天又去寻找。这一次他找到了女孩……的尸体和父亲。在看到女孩的地方,他听到有户人家里有哭声,一敲门出来一位老者,老者说:“你不是崔护么?”“对,是我。”“就是你杀了我的女儿,女儿啊……”崔护惊呆了:这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期2017-03-10

  •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古人是这方面的典范
    县)有一才子名叫崔护,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崔护走上前去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坐下。女子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欲言又止。崔护不住地顾盼,却只得怅然

    十几岁 2017年12期2017-02-15

  • 崔护咏兰诗
    崔护咏兰诗一兰花写竟再题诗,翠叶飘扬南山移。莫道友情清似水,幽香几笔胜琼芝。二想见吴人王禄之,流传遗墨属文家。幽兰影落楚江水,带雨迎风几笔斜。三底事一生爱淡妆,共捱潇洒冠群芳。纵横几笔情何许,暗自传真学赵昌。四小楼静赏画中花,次第幽香询足夸。百态千姿皆拨俗,更无一者属平家。五回首云山忆绿苔,青峰无恙几徘徊。新篁叶叶拂朝露,不尽闲情缠老崔。六寂寂今宵月满头,萧萧叶叶自悠悠。只因常得烟霞供,不解相思不解愁。七生性高标绿蚁耽,与君对酌不辞酣。推杯拂写幽尘影,几笔

    苏州杂志 2017年2期2017-02-14

  • 唐传奇《崔护》叙事时空的复现回归
    李 秋唐传奇《崔护》叙事时空的复现回归李 秋【摘 要】唐传奇《崔护》不仅仅是“人面桃花”的附庸之作,其叙事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将故事的发展复现在一个时空之内,反复吟咏,并且每次复现都体现了叙事主人公的强烈感情色彩,不断地回归相爱的原点,反复歌咏相爱的忠贞。【关键词】唐传奇 崔护 叙事时空唐代孟棨的传奇《崔护》,不仅仅是“人面桃花”诗作的附庸,其故事生动朴实,富于生活气息,也可称作是一个唯美的浪漫喜剧。其叙事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将故事的发展复现在一个时空之内,

    长江丛刊 2016年2期2016-11-26

  • 孟称舜《桃花人面》杂剧中桃花意象的审美功能
    ;贯穿男女主人公崔护和叶蓁儿的爱情主线,把握了戏剧发展脉络情节,使得情节曲折动人而连贯紧凑。这也显示了桃花意象丰富的审美意蕴,孟称舜独具匠心地运用桃花意象,将桃花与人面意境完美结合,同时使诗的桃花意境与戏曲独特的文体结合起来,使崔、叶的爱情流溢着桃花的灿烂芬芳。《桃花人面》剧在桃花意象的审美认识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流传至今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喜剧版本,“桃花人面”深深触动着万千中国文人的潜意识,这部杂剧也成为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桃花杂剧。孟称舜;《桃花人面》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2016-11-11

  • 桃花依旧笑春风
    京赶考落第的书生崔护,借游春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走近长安城南门外一座小村庄时,他觉得口渴,于是叩响一家农舍的门打算讨口水喝。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姑娘给了他一碗水,然后就倚着一棵桃树看着他在喝水。一个是年轻俊秀的书生,翩翩如玉树临风,一个是青春美丽的少女,面如桃花,周围是满园的春色,朵朵桃花恣意怒放,二人对视着,任时光飞逝!很久之后,诗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去。第二年春天,又到京城赴试的崔护,沿着熟悉的路径,找到去年那座小院,希望能再见到那位姑娘,桃花依然灿烂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14期2016-05-26

  • 《桃源三访》与《桃花人面》版本比较
    本事诗》,出自“崔护谒浆”的故事。剧写才子崔护与农家女叶蓁儿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清明时分,崔护郊外踏青,因口渴入一农家求水,得遇农家女叶蓁儿,二人一见钟情。次年清明,崔护再访,恰值叶蓁儿外出随父扫墓未能一见,便题诗门上,怅然归去。崔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叶蓁儿返家见诗,自叹红颜命薄,无缘与心爱之人相见,大病而亡。恰遇崔护三访,抚尸痛哭,竟使蓁儿还魂,二人喜结连理。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八著录此剧简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3-28

  • 第十二讲 桃花又见一年春 ——桃花
    。据说,唐朝书生崔护清明节到郊外春游,途至一个小村庄,向一户人家讨水喝。这家人中只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姑娘给了崔护一杯水,崔护喝完水之后,想与姑娘再聊一聊,却因萍水相逢不敢唐突,只好怅然离去。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兴致勃勃地故地重游,但见这户人家大门紧闭,只有墙头桃花春色正浓,崔护久等无果,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过了几日,他再次登门拜访,才知晓姑娘自从与他相见,便芳心暗许,终日思念,郁郁寡欢,见诗

    老年世界 2015年12期2015-12-16

  • 那个世道的爱情,容错率为零
    二个故事。一个叫崔护的书生到长安去赶考,名落孙山,情绪低落的时候去长安的南郊散步。走在半路上感觉口渴,看见路边有一户人家,于是去敲门,想讨碗水喝。过了会儿,有个妙龄女郎来开门,只开了一条门缝,问清了崔护的来由,推开门放他进了院子。崔护一进门,就看见这院子种满了桃花,此时开得正好,桃花娇红,花香四溢。再看这开门的女子,明眸皓齿,柳眉杏眼,可谓风情万种,忽觉胸中莫名如有一阵热流涌动,整个人竟有些恍然。那女子见他盯着自己看,脸微微一红,不胜娇羞,显得更好看了。崔

    意林 2015年23期2015-10-21

  • 让故事与古诗相映成趣
    愁眉苦脸地说:“崔护好可怜呀!早知道会这样,去年的时候就应该和绛娘约好今年再相见。”孙晟雅满怀期盼地说:“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够再次重逢啊!如果我是崔护,一定会向绛娘的邻居们打听她的去向的,一定会找到她的。”张琰琦好奇地问:“崔护有没有再写一首诗,告诉我们他和绛娘最后到底见面了没有?”我摇摇头说:“没有。”“唉……”一些孩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为崔护和绛娘没有见到面感到遗憾和惋惜。我安慰他们说:“不过,你们先不要着急。”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正襟危坐,一双双小眼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7期2015-06-30

  • 《杨柳》赏读
    诗·情感》载,唐崔护游长安城南,经过一人家,渴而求饮,这户人家的女儿端水给他,站在桃花树下,眉目有情。次年,崔护再到此地,却见门户紧闭,不见去年的少女,于是在此家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简析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杨柳”常常是春天的符号。这首诗开头,杨柳就呈现出“青青”一片的盎然生机,春天的生机当然不止这个。听,旁边沟渠里,潺潺的水流声不倦地唱响,演奏着春天的旋律。还有黄莺儿在树枝上啁啾不休,仿佛在炫

    作文·初中版 2014年6期2014-06-18

  • 笑春风
    风。这是唐朝诗人崔护的一首诗《题都城南庄》,我今天在整理旧照片时,心中就一直浮出这首诗。我站立的旧厝的枣树与桃树都已经砍除了,昔日的女友已经嫁人,从前的朋友早就星散。有一些相片,甚至站在什么地方拍的,都忘记了。只有在看旧照片时,看到去年与今日,人面与桃花,分合,散散聚聚,才令人对生命的流逝感到更深的怅惘。那每一个人面、每一朵桃花,都是回不去的年华啊!幸好的是,不论年华去也、不论分合聚散、不论多少的背弃与分离,每一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4年2期2014-03-28

  • 篱落桃花里的春天
    年清明时节,书生崔护应试未中,心情沉重地信步寻芳。路经南庄一户桃林掩映的人家,便上前叩门讨水喝。门开处,现出一位妙龄少女。崔护忙报姓名与来意。少女遂让他在院中小坐,并奉上新沏的茶水。院中桃花灿烂,蜜蜂嘤嗡。递水的少女粉面含羞,依偎着桃树亭亭玉立。茶水散着绵绵不绝的清香,缭绕着崔护欲言又止的心情。几分不舍的道别,少女冲他嫣然一笑,礼貌地与他告辞。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与少女相遇的情节,却纠缠了崔护整整一年。又是春天。沿着旧时的来路,崔护再度寻到了南郊的那户人家。

    中国农资 2014年15期2014-02-06

  • 《桃花人面》剧作分析
    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爱情诗歌《题城南都护》,后来晚唐孟棨在《本事诗》的“情感”篇对崔护诗歌进行了合理的发挥想象,以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旖旎恋情。孟棨对崔护诗歌的发挥因为带着传奇色彩而成为深受戏曲文学欢迎的素材,此后的剧作家们便以各种戏剧形式再现着这种传奇爱情。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展开的戏剧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只是大多剧本已经散佚,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桃花人面”题材的曲目只有孟称舜的杂剧 《桃花人面》、曹锡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2013-12-12

  • 南庄旧事
    [摘要]崔护在南庄邂逅了一位面若桃花的少女,心生爱慕,忧思难忘。来年清明重访故地,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崔护百虑翻腾,在情感的世界里一个人忧伤不已。释怀后,便把这次重访不遇的惆怅和失望之情留给了后人。[关键字]崔护;南庄;邂逅;艳若桃花的人面;思念落榜的书生崔护在客栈中落寞无聊,满腹心酸,没有心思面对青灯苦读,觉着对不起,推开窗户,看到长安城中人头攒动,街道上热闹非凡。可他觉着热闹是他们的,与自己无关,他此时就想一个人呆着,体会独处的滋味。他不想回家,不想让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2013-02-01

  • 崔护的《游城南》浅析
    博陵(河北蠡县)崔护,唐朝贞元(公元785—805)年间进士。为人洁净,容貌俊美,孤高寡合,飘逸不群。”清明那天,天清气朗,想起游春,独自一人走到都城南,青草刚刚展叶,暖风扑面而来,心里一阵畅快。行至一亩方圆一个小庄,有户人家,花丛绿树,寂寂无声。也走热了,也走渴了,敲门寻点水喝。等了一会儿,似若无人,忽而从门缝透出细声娇语:“谁呀?”崔护自报姓名,“出来踏青,走渴了,寻点水喝。”女子应声而入,捧出一碗水来,递给崔护,回头又把门扇推到墙根,搬出一张胡床(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2年10期2012-05-24

  • 重新评估《崔护》的思想价值
    61)重新评估《崔护》的思想价值周承铭1,2(1.长春社会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长春中华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唐代传奇小说《崔护》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告诉人们:情非小事,可以生人,亦可以杀人;君子于情不可不慎,不可以情害人。明确提出“君杀吾女”的命题,为久已隐含在唐人小说中批判文人士子以情害人杀人的思想认识最终点题;赋予农家女封建士族正妻的地位,体现出了对农民一定的尊重;生动描写女子主动示爱,充分肯定了女性追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

  • 今昔对比,花面映衬 ——《题都城南庄》赏析兼议古典诗歌中的“人面桃花”
    00401]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人面桃花”的意象组合是崔诗取胜的关键,其原型是《诗经》中的《桃夭》。《说文解字》有“”字,意为“女子笑貌;《诗》曰:‘桃之妖妖’”,可证“夭”即“笑”。花开如女笑,崔护机缘巧合“,感而生思”,妙手拈来“人面桃花”以表达他在游都城南庄的感遇。“人面桃花”意象因其鲜明、含蓄、凝练而常常受到后世诗人的青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赞美,二是对昔日美好恋情的追忆。人面桃花 《题都城南庄》《

    名作欣赏 2011年14期2011-08-15

  • 桃花香
    旧笑春风。落款是崔护。往事在我眼前浮现,原来那书生叫崔护,这不就是他写给我的向我表白心扉的情诗么?当时我如果大胆一点,问问他家的住址,日后也好去寻找。如今我在哪里去找他啊?第二天,我又来到长安,在繁华的大都市要想找到崔护,就像大海捞针,也许崔护根本就不在长安城里。我失望地回到了南庄,坐在桃树下等崔护,我想他一定会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来到南庄。桃花谢了又开,开了又谢。崔护依然没有来南庄。我决定再去长安城找崔护,今年是会试之年,崔护一定会到长安来。发榜那天,人山人

    小小说月刊 2011年4期2011-05-14

  • 人面桃花
    依旧笑春风。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

    浙江林业 2010年4期2010-07-17

  • 唐代踏春诗的传说
    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千百年来流传不息,为后人广泛咏诵。其中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诗人崔护,博陵(今河北定州)人,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使。德宗贞元初期,他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心中郁闷,整天在京城东游西逛。清明那天,他来到了长安城南郊游玩。行得久了,觉得口中干渴,找到了一户人家,想讨杯水喝。那户人家的庭院约有一亩地大,门紧闭着。顺着门缝往里瞧,只见院子里花木茂盛,蜂蝶飞舞,假山水池布置精巧,环境十分优美。崔

    民间文学 2009年4期2009-04-24

  • 崔护:恋上桃花源
    千多年前,一个叫崔护的诗人是幸运的,他在长安南郊一处桃园里经历了一次让他终身难忘的艳遇。正是这次艳遇,人面桃花的诗才流传了下来,也正是这首诗提醒我们,在唐朝还有一个叫崔护的诗人。从此,桃花成了最妖娆、最暧昧的花朵,命犯桃花、桃花劫、桃花运等很多香艳的词语由此衍生。唐德宗年间,博陵(今河北定州)县一户崔氏人家产下一男婴,第二天早上,院子里的桃花一夜之间全部开放。男婴的父亲喜忧参半地说:“吾子命犯桃花也。”男婴就是崔护,他父亲的预言18年后灵验。18岁的崔护

    百家讲坛 2008年18期2008-09-28

  • 过去”的意思,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里的“去年”就是过去了的一年。从本义“离开”又能引申为“去掉”,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除残去秽(huì会)。”所谓“去秽”,就是“把肮脏的东西去掉”的意思。从“离开”又能引申为“相距”,如“相去万余里”,就是相距万余里的意思。就“去”字当“离开”这个本义而言,与今天“到什么地方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我去上海”是“我到上海去”的意思,而不是“我离开上海”。这种具有古今相反义的词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3期19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