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

  • 煤制柴油理化特性对柴油机排放性的影响
    理系统的发动机上燃用F-T柴油会降低NOx和PM排放量,在搭载DOC+DPF后处理系统的发动机上燃用F-T柴油会降低CO和PM排放量[5]。杜宏飞在一台柴油机上燃用F-T柴油和普通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排放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F-T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指标与经济性能指标都随之下降,热效率随之提高,并且通过添加F-T柴油可以降低NOx,HC,CO,PM等污染物的排放量[6]。但国内涉及到煤直接液化油与煤间接液化油以及国标柴油

    车用发动机 2023年2期2023-04-25

  • 高原环境下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车用柴油与PODE掺混燃料对柴油机外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为改善柴油机高原工作恶化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1 试验装置与方案1.1 试验用燃料试验用燃料包括0号车用柴油(国Ⅵ)和在市售0号车用柴油中掺混体积分数10%和20%的PODE的混合燃料,两种混合燃料分别记为D10柴油和D20柴油。燃料的主要理化性能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与0号车用柴油相比,掺入PODE后十六烷值和密度略有上升,热值、运动黏度和冷滤点略有下降。根据GB 19147—

    内燃机工程 2022年6期2022-12-16

  • 高原缺氧环境下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氧环境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和燃烧特性。海拔与大气压力和含氧量的关系如表1所示。柴油机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主要测试设备包括AVL 622燃烧分析仪、EIM609测控仪、FCMA瞬态油耗仪、WE31水力测功机等。图1 试验台架图2 微机化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示意表1 海拔与大气压力和含氧量的关系表2 柴油机主要技术指标1.2 试验方法将地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和0号柴油按一定体积比例混合配制成B20(20%体积比生物柴油和80%体积比柴

    车用发动机 2022年5期2022-10-25

  • F-T/PODE 掺混燃料对混合动力柴油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发现,汽油发动机燃用甲醇起动时燃烧稳定性明显提高,并且甲醇也有利于降低准恒速起动各循环的能量消耗,减少起动过程中的HC、CO 和NOx排放.为了研究F-T 柴油/PODE 掺混燃料对混合动力汽车柴油机起动工况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笔者通过混合动力汽车柴油机,分别燃用0 号柴油、F-T 柴油、F90P10(PODE 体积分数为 10%)和 F80P20(PODE 体积分数为20%)这4 种燃油,分析不同的起动瞬变条件下的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为多元燃料在混合

    内燃机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6

  • 轻型车燃用汽油/天然气的高原道路排放特征
    料汽车在平原地区燃用天然气相比燃用汽油CO、CO2排放降低,但NOx排放增加了27%[12]。在天津进行的转鼓试验显示,平均车速为19、62.6 km/h的市区、市郊运转循环试验中,燃用天然气时的CO排放降低,但NOx排放较燃用汽油时高[13]。在北京进行的CNG出租车实际道路排放显示,机动车比功率(VSP)可以较好地反映汽车运行工况与排放的关系[14]。中国平均海拔为 1 000~2 000 m的国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但目前针对燃用天然气的汽车道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年1期2022-02-17

  •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排放研究进展及展望*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研究,并对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实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1 燃用生物柴油研究1.1 燃用新型生物柴油排放研究生物柴油由于其与柴油的相似之处,在燃料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还因其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闪点高、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柴油沸点高于柴油,是一种低烟排放的环保燃料,并且生物柴油的来源广泛。近年来,生物柴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索以及掺混新型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性能排放的影响。Suleyman S

    南方农机 2021年11期2021-12-26

  • 燃用生物柴油国Ⅴ公交车的颗粒排放与微观形貌
    点[7]。公交车燃用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尾气颗粒排放[8]。然而,生物柴油与柴油燃烧排放的颗粒特性、微观结构、多环芳烃组成等存在差异[9],因此研究燃用生物柴油公交车的尾气颗粒排放特性及微观形貌非常必要。国内外学者以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尾气颗粒排放特性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尾气颗粒物质量和颗粒数量[10-11]、粒径分布[12]、颗粒微观形貌[13]、分形维数以及氧化活性[14]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用生物柴油柴油机排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7期2021-08-07

  • 聚甲氧基二甲醚掺混比对柴油机性能及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后处理系统的影响
    。本文中的研究为燃用掺混PODE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优化匹配和高效清洁燃烧的实现提供指导。1 试验设计1.1 试验设备和燃料试验所用发动机为D30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试验台架主要采用奕科WE31型水力测功机、CMFD015型油耗仪、RWK01燃油温控系统。台架布置如图1所示,在DOC前端、DOC后端及CDPF后端分别进行气体成分、压差和温差的检测。由德国Testo350 烟气分析仪检测NO、NO2、CO及O2浓度,而压差和温差通过压力

    内燃机工程 2021年2期2021-04-17

  • 柴油机燃用低比例小球藻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究,但关于柴油机燃用海藻生物柴油的研究却较少。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Tsaousis P比较分析了海洋绿藻与巴豆油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发现燃用海洋绿藻生物柴油的柴油机功率比燃用巴豆油的功率低,CO2和NOX排放也较低,在低负荷工况下的颗粒物排放较多[2]。印度班加罗尔大学的Ramesha D K将不同比例的海藻生物柴油-废弃塑料油相混合用于单缸柴油机,在转速1 500 r/min、全负荷工况下研究其燃烧与排放特性,当其混合比为15.7%和12.9%时,热效率较

    可再生能源 2021年3期2021-03-20

  • 乙醇/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
    德的研究表明,与燃用柴油时相比,燃用柴油/掺水乙醇二元燃料时,柴油机的滞燃期延长,最大放热率增加,缸内压力峰值升高,燃烧持续期缩短[7]。 胡慧慧的研究表明:随着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中正丁醇掺混比例的逐渐增加,柴油机的CO 和HC 排放量逐渐升高,碳烟排放量逐渐降低;在中低负荷下,NOx排放量逐渐降低,高负荷时NOx排放量明显升高[8]。Kuszewski H的研究表明, 随着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中正丁醇体积分数的增加,柴油机的滞燃期变长,着火时刻推迟[9

    可再生能源 2020年12期2020-12-16

  • 聚甲氧基二丁基醚含氧燃料改善柴油机高原性能的试验研究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该含氧燃料,有效缓解了高原环境下柴油机功率损失和后燃严重的问题。针对高原地区车辆柴油机燃烧恶化的问题,装甲兵工程学院王宪成等[17]对某车辆柴油机燃用柴油和含氧混合燃料对整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用含氧混合燃料时,柴油机在动力性不变时,经济性提高,机械负荷降低,柴油机平均缸内温度和排气温度下降,柴油机热负荷降低。本研究以某车辆柴油机为对象,在高原模拟试验台架对燃用100%聚甲氧基二丁基醚型含氧燃料(DMB100)的

    车用发动机 2020年5期2020-11-04

  • F - T 煤制油/ 正丁醇混合燃料对电控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试验分析了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燃烧排放特性,从而为寻找清洁代用燃料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燃料的理化特性F-T 煤制油(通过Fisher-Tropsch 催化间接液化合成)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0#柴油为标准国Ⅵ柴油。 以F-T 煤制油为基础, 配制正丁醇的体积分数为10%的混合燃料,记为F90B10。 各燃料的理化特性如表1 所示。表1 燃料的理化特性Table 1 The main specifications of the

    可再生能源 2020年10期2020-10-15

  •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热值燃煤优化试验研究
    流化床锅炉,设计燃用煤种为福建无烟煤。福建无烟煤具有挥发份低 (一般 2~4%),极难燃尽的特点,热值主要集中在21350kJ/kg,飞灰含碳量较高,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大,锅炉燃烧效果较差,尤其在机组负荷低时更为明显。为提高燃烧效率及锅炉效率,降低煤耗,降低运营成本,拓宽入炉煤种类。通过试验,从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环保排放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热值无烟煤的锅炉运行参数及经济性能,总结出了锅炉最佳入炉煤热值。1 设备及技术参数该锅炉是亚

    能源与环境 2020年1期2020-03-16

  • DOC+CDPF对燃用F-T柴油的防爆柴油机排放性能影响
    ;同时能明显降低燃用生物柴油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和粒子数密度,NOx质量分数小幅下降[9-10],燃用B5生物柴油/0#混合燃料时,DOC+CDPF对CO、HC和PM的转化效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少[11]。只有DOC出口温度较高时,DPF主动再生才能及时[12],加装DOC和POC的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双燃料使得柴油机的非常规排放物较0#纯柴油多[13]。综上可知,DOC+CDPF能够有效地降低常规发动机燃用0#柴油、生物柴油和甲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物,但对

    中国测试 2019年11期2019-12-14

  • 生物柴油公交车颗粒物可溶有机组分和多环芳烃排放
    良好原料,柴油机燃用废食用油制生物柴油有利于降低其颗粒物排放[4-6],在城市公交车上推广使用废食用油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控制公交车颗粒物排放[7-9],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柴油机颗粒物主要由碳烟、可溶有机组分(soluble organic fractions, SOF)和极少量硫酸盐类物质构成[10].SOF中包含烷烃、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酸、脂等多种有机物化学成分[11].PAHs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7期2019-08-06

  • 煤基合成油燃烧性能试验研究
    燃烧室试验件,对燃用RP3航空煤油和煤基合成油进行燃烧性能对比试验研究。1 试验流程及试验方法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试验台的试验原理如图1所示。试验时,燃烧室试验件进口有长直管段和整流装置,能够保证试验件进口空气温度和压力均匀,满足进口流场均匀性的要求。进口空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通过进气、放气和排气阀门的配合来实现。图1 试验原理试验前要对试验件及试验器各系统进行检查。管路吹风加热,同时检查管路的密封性。确认无问题后开始试验。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量由安装在进气管道上

    航空发动机 2018年4期2018-09-18

  • 发动机燃用含水乙醇汽油的排气噪声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在汽油机上进行了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与原机的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后动力性略低于原机,燃油消耗率比原机有所上升;CO,HC 排放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基本比原机低,NOx排放在低负荷时有所改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气噪声和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研究在不改变发动机参数的情况下,在电喷汽油机上燃用优化配方的含水乙醇汽油E20W,对其排气噪声、排气温度和排放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替代燃料的

    车用发动机 2018年4期2018-09-05

  •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聚醚型含氧燃料热平衡试验研究
    进行了试验柴油机燃用-35号车用柴油和DMB100的热平衡试验,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料的功率对比和燃油消耗量对比如图3所示。DMB100低热值较车用柴油低,因此燃用聚醚型含氧燃料时,为达到与燃用车用柴油相同的功率,需调整喷油泵各转速最大油量限制参数,增加柴油机循环供油量[13-15],故质量燃油消耗量平均增加20.2%.燃油消耗率对比和能量消耗率对比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柴油机燃用DMB100时,体积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13.1%,在油箱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兵工学报 2018年8期2018-08-29

  • 生物乳化柴油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能够有效降低碳烟、颗粒物、HC和CO等的排放,但会增加NOx的排放[11]。本研究针对柴油机排放污染以及柴油机燃用普通生物柴油NOx排放较高的问题,提出在利用餐厨废油作为原料制成的生物柴油中掺混乳化剂、水、丁醇和柴油,形成生物乳化柴油应用于柴油机。其中,水的蒸发与微爆[12-14]可以分别降低缸内温度和改善油气混合质量,从而提高燃烧效率,改善NOx排放;丁醇作为含氧燃料可以改善燃烧,降低NOx和PM排放[15]。在恒定转速下,对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7-30

  •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试验
    ],已有研究发现燃用生物柴油可以有效降低炭烟、CO和HC的排放,但会使NOx排放略有增加[5-10]。由于生物柴油的密度和黏度较大、氧化安定性差,使用中高比例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时,存在雾化质量较差、易氧化等缺点[11-14],因此开展中高比例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乙醇具有黏度低、蒸发性好、汽化潜热大、性质稳定等特点,研究发现在柴油中添加醇类燃料能够改善柴油的雾化质量,并且降低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15-16]。为了改善中高比例生物

    车用发动机 2018年2期2018-05-02

  • 含水乙醇汽油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
    人员对电喷汽油机燃用含水乙醇汽油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7-10]:电喷汽油机改燃含水乙醇汽油后,发动机的动力性略有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 5%~10%,但能耗率会有所改善;CO排放、HC排放均降低,NOx排放在不同研究中有增有减。在不同的研究文献中,NOx的变化范围和趋势不尽相同,至于造成NOx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乙醇掺比影响燃烧还是含水乙醇使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发生变化,它们间存在怎样的影响关系等问题都还不太明确。为探寻含水乙醇汽油对汽油机NO

    车用发动机 2018年2期2018-05-02

  • 发动机燃用水乳化柴油的研究进展
    定的影响。发动机燃用乳化柴油可以在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同时降低NOx和炭烟的排放[5]。近几十年来,发动机燃用乳化柴油的性能研究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结合国内外研究,本文重点分析和阐述发动机燃用乳化柴油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乳化柴油的燃烧特性、喷雾特性、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同时,介绍乳化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优化,对乳化柴油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1 乳化柴油的稳定性与理化特性乳化柴油的稳定性是决定乳化柴油能否在发动机上成功应用及推广的重

    车用发动机 2018年1期2018-02-28

  • 掺混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与普通柴油相比,燃用含氧燃料/柴油混合燃料,燃烧更充分,能有效降低CO、HC和PM排放[3-7].常用的含氧燃料有甲醇、乙醇、生物柴油、碳酸二甲酯(DMC)、二甲醚(DME)、甲缩醛(DMM)和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等[8-9].甲醇和乙醇与柴油互溶性差,混合后易分层,需添加助溶剂;且醇类燃料十六烷值较低,大比例添加会导致燃烧不稳定、冷启动困难[10-11].生物柴油黏度高,安定性差,生物柴油中的酸性物质、水分等杂质会导致柴油机的腐蚀磨损[12-13]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1期2018-01-23

  • 含氧燃料与进气氧浓度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21%之间时,燃用3种燃料的滞燃期均不随氧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燃料中含氧量增加,这导致了滞燃期的增加,且随着进气氧浓度的降低,滞燃期受燃料性质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燃料中含氧量增加,炭烟(Soot)排放逐渐减小;掺混燃料的含氧量对NOx排放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指示热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进气氧体积分数小于15%时,燃料含氧量对指示热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混合燃料;含氧燃料;滞燃期;燃烧;排放含氧燃料在解决缸内局部浓混合气缺氧问题起到积极

    车用发动机 2017年6期2018-01-04

  • RP-3航空煤油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中的应用
    散燃烧放热峰值较燃用柴油都有所降低。在转速较低时,燃用航空煤油的燃烧相位较柴油的燃烧相位偏左;转速较高情况下,情况正好相反。中低转速时,滞燃期缩短,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升率升高,发动机工作粗暴;高转速时,滞燃期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升率下降,发动机工作平缓。高压共轨柴油机;航空煤油;燃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战场会更加残酷,油料保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加高效、保障方式简单的燃料。1988年美国国防部明确规定:在未来战场上采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01

  • 乙醇汽油对车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辆试验车上,分别燃用国Ⅴ汽油、低芳烃E10、低烯烃E10 3种燃料,进行了NEDC和WLTC工况下的常温冷起动排放试验,重点对颗粒物(PM)排放量和粒子数量(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的PM排放,低芳烃E10对国Ⅰ和国Ⅲ车辆PM降低效果最明显,分别下降19%和35%,低烯烃E10对国Ⅴ车辆PM降低效果最好,下降46%;在WLTC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PN排放,其中低芳烃E10平均降低43%,低烯

    车用发动机 2017年5期2017-11-08

  • 重型车用柴油机燃用煤基代用燃料特性
    减排问题对柴油机燃用煤基代用燃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3-14]。如:黄勇成等[9]在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上进行了煤质油燃料与0#柴油燃料的燃烧与排放对比试验;刘立东等[10]在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台架上对煤制油与0#柴油燃料进行了研究; ANDREWS等[12]对煤制油燃料在高速柴油机上的燃烧和排放性能进行了研究; PISCHINGER等[14]研究了标定工况下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煤制油的性能表现。然而,针对大缸径重型车用柴油机燃用煤制油代用燃料的研究报道较少,且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5-02

  • 高原环境下新型无灰助燃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柴油0#和添加无灰助燃剂燃油1#的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考察了新型无灰助燃添加剂对柴油机高原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与燃用0#柴油相比较,燃用柴油1#时发动机功率平均升高3.21%;燃油消耗率有所降低,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分别平均降低1.76%、2.68%;气缸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峰值分别提高了5.10%、5.14%、7.49%,缸压峰值出现位置变化不大,压力升高率峰值和放热率峰值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年6期2016-12-16

  • 天然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0的示功图,并与燃用柴油B0、生物柴油B100以及调和油B20进行对比,探讨了抗氧化剂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时,与燃用B0相比,燃用B100的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升高,瞬时放热率峰值降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延长;与燃用B20相比,燃用K1B20和K2B20的压力曲线与瞬时放热率曲线形状以及燃烧特性参数基本相同。全负荷时,随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加,最高燃烧压力降低;燃用K1B20和K2B20的最高燃烧压力升高,对应的曲轴转角略有延

    车用发动机 2016年4期2016-11-29

  • 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性能的实验研究
    050)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性能的实验研究臧杰,朱荣福,张德生,孙远涛,林明(黑龙江工程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按照体积分数分别配制出不同比例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和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研究电喷汽油机在不作改动的情况下燃用丁醇汽油和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的性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与相同比例的乙醇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热效率略有升高,功率略有下降,CO和HC排放相对于汽油的降低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1-12

  • 模拟高原环境下无灰助燃剂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和添加无灰助燃剂燃油(1号柴油)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测试功率、燃油消耗率、碳烟等有害物质排放量来评价柴油添加剂节能减排功效。结果表明,柴油机在模拟海拔3 000 m气压(70 kPa)条件下,与0号柴油相比,燃用1号柴油时发动机输出功率升高,燃油消耗率及CO、HC、碳烟排放量降低,NOx排放量略有增加。添加无灰助燃剂可有效提升柴油机的动力性、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改善发动机的高原适应性。柴油机 高原 无灰助燃剂 动力性 经济性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6年5期2016-04-12

  • 高原环境EGR对生物质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境下EGR系统与燃用生物质燃料B25E5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纯柴油时,外特性工况下的动力性随着EGR率的增大而降低,降低的幅度为3%~15%;负荷特性下,EGR率对柴油机的经济性无明显影响,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随着EGR率的增大均降低。与纯柴油相比,燃用生物质燃料B25E5时,动力性有所下降,下降的幅度为2%~12%;燃油消耗率有所上升,开启EGR后,经济性最差,最大降幅达到29%;缸内最高燃烧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12-21

  • 小型农用柴油机甲醇/生物柴油燃烧与排放模拟
    内外学者对柴油机燃用甲醇掺混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排放已有较多的研究[5-6],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添加比例的增加,柴油机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压力降低;低负荷时,HC排放增加,CO,NOx和烟度降低.K.Anand等[7]针对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究表明:与生物柴油相比,当甲醇添加10%时,最大热效率可增加4.2%,NOx和碳烟最多可降低37.3%,96.4%.对于直接掺混燃料甲醇的方法,当甲醇的掺混比例在10%~15%时,柴油机的缸内最大压力升高率有所提高,但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10-09

  • 无灰助燃添加剂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用添加无灰助燃剂的柴油后,与燃用0#柴油相比较,发动机功率平均升高5.12%;燃油消耗率降低,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分别平均降低2.59%、1.68%;CO、HC、NOx排放显著降低;碳烟排放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平均分别下降12.8%、26.5%。柴油机无灰助燃剂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引言据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发布的《2035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指出,从2015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37%,其中石油需求将以年均0.8%的速度增长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年6期2015-08-27

  • 生物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
    混不同比例甲醇对燃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性能和各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生物柴油中掺混甲醇后,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但是有效热效率变化不大;在预喷阶段,随着生物柴油/甲醇混合燃料中甲醇比例的增加,燃料预喷阶段的放热率峰值降低并且放热开始时刻推迟;在主喷射对应的放热阶段,掺混甲醇导致放热率峰值增大,放热持续时间减少;生物柴油掺混甲醇后,发动机HC和CO排放增加,NOx排放在中小负荷下减小,在高负荷下增加;发动机的碳烟排放随燃料中含氧比例增加而逐渐减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6-15

  • F-T汽油对国Ⅴ直喷汽油轿车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
    循环下,车辆分别燃用国Ⅴ汽油和F-T汽油,应用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进行了气态污染物排放、颗粒物质量排放和颗粒物数目排放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燃用国Ⅴ汽油,燃用F-T汽油后THC排放和CO2排放分别降低了14.3%和2.8%,CO和NOx的排放分别增加26.8%和104.8%,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和粒数排放量(PN)分别下降了26.5%和39.1%。研究分析表明,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在不进行人为调整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F-T汽油使用适应性

    车用发动机 2015年2期2015-04-25

  • 发动机燃用丁醇汽油的性能实验研究
    究,通常与发动机燃用汽油作比较,而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的对比性研究较少[5,8]。1 燃料理化特性分析表1给出了汽油、乙醇和丁醇的燃料理化特性对比。如表1所示,乙醇和丁醇都是含氧燃料,燃料中的氧有利于燃料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进而降低油耗和排放[9-10]。与乙醇相比,丁醇作为车用燃料的优势有:丁醇的热值、密度更高,与汽油混合后,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较小;丁醇的蒸汽压仅为乙醇的1/6,远低于汽油,有利于燃料的储存与运输;丁醇的汽化潜热低于乙醇,有利于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12

  • DOC+POC对发动机燃用柴油与B20排放颗粒的净化性能研究*
    +POC对发动机燃用柴油与B20排放颗粒的净化性能研究*谭丕强,阮谨元,胡志远,楼狄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 201804)对一台车用高压共轨直喷式柴油机,分别燃用纯柴油和B20燃料,在未加装后处理装置的原机和加装柴油机氧化催化器与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DOC+POC)后处理装置的两种状态下,利用EEPS颗粒粒径谱仪,测试其排气颗粒数量排放及其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未加装后处理装置时,燃用B20燃料的核态颗粒数量排放略高于柴油;而聚集态颗粒的数量排放则低于柴

    汽车工程 2015年7期2015-04-12

  • 电控喷射发动机燃用汽油与CNG的排放对比试验
    电控喷射发动机燃用汽油与CNG的排放对比试验压缩天然气(CNG)是一种替代汽油和柴油的比较清洁燃料。提炼小型发动机使用燃料的石油严重依赖进口,而且小型发动机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严重,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推广使用CNG来缓解。另外,CNG中约80%的成分是动植物有机组织腐化产生的甲烷,因此即便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依然可以通过可再生途径生产甲烷。为了研究发动机燃用CNG带来的排放优势,在一台小缸径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发动机是由Kohler公司设计制造的21kW、

    汽车文摘 2014年8期2014-12-16

  • 燃用纯植物油的共轨柴油机性能研究
    燃用纯植物油的共轨柴油机性能研究柴油机在交通运输、工业和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原油供应和环境等因素,在欧洲,人们对生物燃料的研究变得更加流行。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研究都对植物油共轨柴油机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总结了过去5年人们在载货车和农用拖拉机上采用纯植物油的共轨柴油机试验,从公布的内燃机参数分析结果看,燃用纯植物油比燃用柴油的缸内压力更低,但发动机燃烧效率基本相同,产生的动力较低,单位燃料燃烧更多,但纯植物油的使用会降低NOx的排放。主要目的是

    汽车文摘 2014年11期2014-12-15

  • 添加剂对乙醇柴油稳定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
    学者重视。内燃机燃用柴油与含氧化合物混合燃料或直接燃用含氧燃料是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研究较多的含氧燃料有甲醇、乙醇、二甲醚、生物柴油等[1-8]。由于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其氧质量分数高达34.8%,与柴油混合进入气缸后能对柴油燃烧起到调质作用,此外乙醇在产量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人们希望将其应用于热效率较高的柴油机上。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柴油是一种有前景的清洁燃料[5-8]。目前,对采用加入添加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消烟剂、清净分散剂、稳定剂以及分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年3期2014-10-22

  • 中比例甲醇汽油台架试验及仿真研究
    特点,发动机如果燃用高比例甲醇汽油(甲醇含量超过85%),则需要对现有发动机进行改造或者制造专用发动机,不易在现有车辆上推广使用[5-8]。因此对中比例甲醇汽油展开研究,其掺加甲醇比例较高,又不用改动车辆,在现有车辆上的推广意义更大。本研究首先进行中比例甲醇汽油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电喷发动机燃用中比例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常规排放特性。然后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并耦合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IKIN来对甲醇汽油的非常规排放特

    森林工程 2014年3期2014-09-13

  • 地面燃机燃用不同燃料的燃烧室性能分析*
    015)地面燃机燃用不同燃料的燃烧室性能分析*李 锋1,郭瑞卿1,唐正府1,2,尚守堂1,2,吕付国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学院,北京 100191;2.沈阳发动机设计所,辽宁 沈阳 110015)从发动机燃烧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改地面燃机后燃用其他燃料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针对地面燃机燃烧室燃用航空煤油、轻柴油、工业酒精、天然气4种不同燃料,进行模拟计算,给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从燃烧的角度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9-05

  • 甲醇对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碳氢排放贡献率的定量研究
    ,通过考察发动机燃用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和85%的甲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甲醇和碳氢(HC)的排放特性,研究了甲醇和汽油各自的排放率随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甲醇掺混比的影响,以及甲醇对发动机碳氢排放的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掺混比对甲醇排放率的影响不大,在各掺混比下,甲醇排放率均不超过8 g/kg,且随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升高呈现指数降低的趋势;汽油的碳氢排放率比甲醇排放率高一个数量级,甲醇体积分数为10%时发动机的碳氢排放率在中高负荷时最低,约为4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8-08

  • 直喷汽油机轿车燃用不同比例甲醇汽油时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直喷汽油机轿车燃用不同比例甲醇汽油时的颗粒物排放特性丁 焰, 尹 航, 王军方, 王宏丽, 钱立运, 王鲁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为了研究燃用不同掺混比的甲醇汽油对装备有直喷汽油机的整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对一辆帕萨特轿车在新欧洲驾驶循环条件下燃用93#国IV汽油,以及以其为母油配制的M15、M25、M40三种甲醇汽油时的颗粒物质量和数量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甲醇比例的增加,颗粒物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颗粒物数量却呈快速上升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4年4期2014-07-19

  • 甲醇-柴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分析
    荷,测量了发动机燃用柴油和甲醇-柴油(甲醇掺烧比例45%)时的气缸压力和燃油消耗率。1.2 试验结果与分析发动机燃用柴油时,柴油消耗量为7.15kg/h;发动机燃用甲醇-柴油时,柴油消耗量为5.11kg/h,甲醇消耗量为4.18kg/h,计算掺烧比为45%,替代率为28.5%,替代比为2.05。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甲醇-柴油能够大幅提高燃油经济性。图1示出了发动机燃用甲醇-柴油和燃用柴油的p-V图对比。燃用甲醇-柴油最高燃烧压力比柴油高约1MPa,定

    车用发动机 2014年1期2014-04-11

  • 甲醇含量对二甲醚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压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DME的研究。国内二甲醚发动机的研究基本与国际同步,研究人员在二甲醚燃料的喷雾特性、燃烧特性及发动机性能等方面都开展了相关研究[2-4]。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二甲醚发动机具有高功率、低噪声、超低排放等优点[5-8]。目前,发动机性能试验所用二甲醚燃料都是精细化工产品,纯度高达99.99%,生产成本较高。要推广车用二甲醚燃料的使用,需要降低其生产成本。车用二甲醚的消耗量巨大,在不影响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条件下,降低二甲醚燃料的纯度可产生相当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3-26

  • 300MW CFB锅炉基于流态重构技术的煤种适应性探讨
    30km;锅炉以燃用当地无烟煤为主,但近年来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当地无烟煤已无法满足电厂需求,2013年该电厂神华烟煤和印尼褐煤的采购量占其煤炭采购总量的70%,故该电厂对燃用3 个煤种的差异开展了专题试验。清华大学在近20年的CFB燃烧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较为完整地发展了CFB 的理论体系和设计理论体系,其基于流态重构的CFB 节能运行技术在该电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个煤种的专题试验均以该技术为指导,以有效避免锅炉运行工况及参数控制的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

    中国煤炭 2014年1期2014-03-15

  • 不同气压下燃用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00)不同气压下燃用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陆修进 张昆颜 文胜习 文辉(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为了研究不同气压下B50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对B50与B0燃料,在不同气压下做了台架试验,对燃烧特性、负荷特性、外特性等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气压下与燃用B0相比,燃用B50的输出扭矩、爆发压力、压升率和放热率等降低但峰值提前,其输出扭矩降低5%~7.06%,比油耗升高4.7%~6.9%;HC、CO和烟度分别下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4年6期2014-02-14

  • 酯类含氧燃料组分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高率曲线。发动机燃用B10,B5D5和D10后缸内压力峰值和压升率峰值与燃用柴油时基本接近,更换后的燃料仍与原有的燃烧系统匹配良好,未出现燃烧冲击载荷异常状况。受燃料十六烷值的影响,燃用B10时缸内压力峰值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出现位置较原机提前约1°,相反,燃用B5D5与D10缸内压力峰值和压升率峰值出现位置向后推迟约0.5°和1.5°。结合表2得出,4种燃料的缸内压力峰值及压力升高率峰值出现位置与各自十六烷值存在负的线性关系。图3示出了n=3 000r/mi

    车用发动机 2013年4期2013-04-15

  • 几种代用燃料的排放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荷的增加,发动机燃用各种燃料的NOx排放浓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这是由于NOx的生成条件是高温和富氧,发动机在小负荷时,缸内温度比较低,因而NOx的排放量均较小;当发动机在中等负荷时,混合气浓度基本稳定,但是缸内温度升高,因此这时NOx排放增加较多;当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时,进入发动机的是较浓的混合气,缸内混合气的空燃比较小,因此即使此时缸内具有较高的温度,但由于缺氧而抑制了NOx的生成.由图1还可以看到,发动机燃用93#汽油时的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5期2012-09-25

  • 醇汽油混合燃料与车用汽油对发动机排放性能试验分析
    据表3,当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常规排放污染物CO、HC、NOX的含量均低于发动机燃用93 号汽油时常规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CO 和HC 排放量相近;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E20 较E10 下降较多,M30 较M15 下降较多,呈现混合燃料内醇类含量越高,NOX排放量越少的趋势。从NOX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醇类燃料的分子含氧特性和准a 相对93 号汽油的增加,是减少CO、HC 排放的有利因素、是导致NOX排放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12期2012-08-31

  • 柴油出租车燃用不同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化柴油外,还可以燃用生物柴油[8]、天然气制合成油[9]等柴油替代燃料.本文对柴油出租车燃用柴油(简称为BD0)、混合体积比例为10%(90%为石化柴油,10%为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简称为BD10)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和燃料,及天然气制合成油(简称为G100)进行10万km的运行试验,验证生物柴油、天然气制合成油在柴油出租车上运行的可靠性、便利性、排放优势和燃油经济性.1 试验出租车及方案1.1 试验出租车采用上海市正常运营的帕萨特TDI 1.9L柴油出租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7-30

  • 中煤干燥燃用经济可行性分析
    1)0 引言我厂燃用的中煤主要是通过煤泥系统处理后进入炉内燃烧,由于处理后的中煤掺水量大,致使锅炉排烟中水蒸汽含量增大,从而导致烟气中水蒸汽分压增大,水蒸汽的露点温度增高。根据图1所示,在排烟温度及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烟气的露点温度随着烟气中水蒸汽含量的增加而变大,也就是说烟气中的水蒸汽在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易结露,造成烟道尾部受热面的灰粘连及低温腐蚀(酸腐蚀),影响锅炉尾部烟道的传热及安全。另外,掺水后中煤进入炉内后,会直接落入料床,由于含水

    科技视界 2012年12期2012-04-14

  • 电喷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性能研究
    幅度降低,柴油机燃用含氧燃料生物柴油后DS排放改善程度高于PM。关于含氧燃料降低柴油发动机碳烟排放的机理已有一定研究,含氧量的增加对降低DS有明显的效果[12-13]。文中在一台满足欧Ⅲ排放法规的高压共轨电喷柴油发动机上,不对发动机进行任何调整的情况下,进行了棉籽油B100、B20和柴油的性能试验,并对PM进行分解,分析生物柴油对PM及其排放的影响。1 试验装置及方法1.1 发动机性能试验台架图1为试验台架的总体布置图。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发动机、测功机

    北京汽车 2012年3期2012-03-13

  • 一种利用野生小桐籽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台架试验分析
    05柴油机分别对燃用0号柴油和B20生物柴油进行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包括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和外特性的测定。试验按标准ISO3173规定进行:柴油机先进行足够的预热,然后按有关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柴油机燃用B20生物柴油的负荷特性的测定在1 800 r/min转速下进行,柴油机起动转速加至1 800 r/min并通过测功器稍加外负荷使柴油机达到稳定的热状态后,从零开始依此将负荷加至标定负荷的15%,30%,45%,60%,75%,90%和100%;每加一次负荷

    电力与能源 2010年4期2010-07-13

  • 我国主力发电机组无烟煤燃尽技术难题被攻克
    MW主力发电机组燃用无烟煤火焰锅炉效率达不到同类机组水平的难题。无烟煤作为一种矿化程度很高的矿物燃料,多用作发电,但难以燃尽,锅炉飞灰含碳量高达10%左右,成为我国电力工业节能降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300MW和600MW主力发电机组燃用无烟煤火焰锅炉效率长期达不到同类机组水平,不仅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此项技术可使发电机组锅炉的效率提高3.3~4.3个百分点,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下降12g/kW.h~15g/ kW.h。此项

    电力勘测设计 2010年6期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