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酸

  • 树脂负载铁酸钴改性材料问世
    ,制備出树脂负载铁酸钴改性材料,并将这种材料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膦酸。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2月5日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毫米级的树脂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也很大,而且具有令人满意的机械强度,常用作载体材料负载纳米颗粒,这些改性树脂材料广泛应用于分离、脱盐等深度水处理过程。“比如,树脂负载水合氧化铁深度去除水中的磷酸盐,这种材料可以使残留的磷酸盐浓度达到小于0.05 ppm,

    河南科技 2023年6期2023-05-30

  • 科学家提出冷催化抗肿瘤技术 将推动智能人工酶的发展
    ,通过冷温来开启铁酸铋纳米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借此催化肿瘤细胞以让其释放肿瘤抗原,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建立全身的抗肿瘤免疫。而在正常组织处,则可通过关闭冷温,来关闭铁酸铋纳米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此外,为实现智能化和便携化的治疗,课题组又设计了一种可以远程控制冷温的介入治疗装置,通过手机即可实现远程控温,精确地调节铁酸铋人工酶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同时在冷温下,他们还对冷催化抗肿瘤技术的性能进行验证,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

    肿瘤防治研究 2023年2期2023-04-05

  • 铁酸锌碳热还原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粉尘中的锌主要以铁酸锌(ZnFe2O4)的形式存在,铁酸锌属于尖晶石类物质,其氧离子呈紧密堆积状态,晶格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这一特性增大了含锌电炉粉尘中锌、铁等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难度[9-12].国内外学者对铁酸锌还原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诸多学者主要对气相(H2、CO 等气体)还原铁酸锌的热力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实验验证及动力学计算的分析,铁酸锌的气相还原反应遵循逐级还原规律,并且所需还原气体分压较低[11,13-18].也有部分学者对于等温和微

    工程科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1-05

  • 铁酸钙脱磷剂试制及其脱磷效果的实验研究
    少应用,代替品是铁酸钙为主的炉渣。由CaO-Fe2O3相图可知,CaO与Fe2O3形成的铁酸钙有三种化合物,即C2F(2CaO·Fe2O3)、CF(CaO·Fe2O3)和CF2(CaO·2Fe2O3)。三者的熔化温度分别是1 438、1 218和1 205 ℃。由于铁酸钙化合物的熔点较低,且有CaO和Fe2O3,是铁水脱磷重要的物质。因此,铁酸钙被利用作为萤石最好的替代品,被国外广泛用于铁水脱磷的工艺中。国内目前铁酸钙产品的应用效果不好,钢厂的应用较少,其

    工业加热 2022年9期2022-11-02

  • 湿法工艺处理铁酸锌粉尘的工艺对比分析
    是电弧炉烟尘中,铁酸锌占烟尘总锌的一半左右。现阶段,利用湿法工艺处理含锌粉尘时,铁酸锌的存在是降低锌浸出率的主要原因[10]。本文从湿法处理铁酸锌粉尘的视角,研究不同浸出剂作用下含锌粉尘的浸出率问题,同时展望其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1 铁酸锌粉尘的湿法处理湿法工艺处理粉尘的基本原理为[11-12]:粉尘中所包含的金属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溶于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使得金属以离子的状态进入溶液中,通过分离渣和溶液,使目标金属元素与原粉尘分离、提取,再进一步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2022年5期2022-09-29

  • 尖晶石型铁酸锰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3)1 尖晶石型铁酸锰的性质科技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磁性材料的支撑。近年来,电工、环保和生物医疗等行业已大量使用性质稳定、磁性优良的软磁铁氧体,包括γ-Fe2O3,MeFe2O4(Me=Co,Mn,Zn,Ni,Cu),Fe3O4等[1]。其中,铁酸锰(MnFe2O4)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耐高温、耐酸碱且无毒,目前关于其应用方式和制备方法已成为本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2-3]。铁酸锰属于立方晶系混合尖晶石型结构(AB2O4),其组成为[Mn1-iFei]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9-03

  •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山 063210铁酸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呈尖晶石结构,熔点在1600 ℃左右,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通常情况下不与酸碱反应[1]。然而,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天然铁酸锌,铁酸锌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含锌、铁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铁酸锌;另一种是由含铁杂质的锌矿在高温冶炼中生成[2−5]。近年来光催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或紫外线的作用下具有氧化还原能力,在光催化过程中,光催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粉末冶金技术 2022年4期2022-08-13

  • 铁矿粉粒度对烧结基础性能的影响
    Al2O3增加了铁酸钙的含量,使液相形成更加容易,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流动性指数不断下降,当铁矿粉中Al2O3含量为2%时,烧结矿质量最佳;伊凤永[10]等研究了烧结基础性能与化学成份之间的关系,认为最低同化温度随MgO、CaO含量的增多而升高,随着Al2O3含量的增多而降低。吕庆[11]等通过微型烧结试验研究了铁矿粉中TiO2对铁矿粉的烧结基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矿粉中TiO2含量的升高,不利于液相的生成。李和平[12]等通过Factsag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11

  • CoFe2O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材料[5]和纯的铁酸镍材料相比较而言,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明显提高了,尤其是当加入的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0.15g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与其他的样品相比较是最好的,从而展现出了最优异的吸波性能。龚璇[6]等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以碳纳米管为基的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钡铁氧体均匀地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碳纳米管/钡铁氧体在多个频段内都具有较强的吸收峰,尤其在大于12GHz的高频区内出现了四个吸收峰,吸波性能良好。本文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的钴元素来自于Co(N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6期2022-04-16

  • 铁酸铋光催化性能科研引导型开放实验的设计
    题中提炼的实验“铁酸铋尺寸控制及光催化性能”为例,阐述科研引导型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1 实验教学设计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有机染料对水体的污染是目前工业废水排放的一种主要的污染源,有机染料分子具有自然降解难、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等特点,已经成为水体污染治理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将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这一科研前沿课题融入开放实验中,可以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进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实验的滞后性、思维固化等不利因素,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前沿性。本实验采用微波

    大学物理实验 2022年6期2022-03-03

  • 铁酸镍催化可见光还原缓解Cr(Ⅵ)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回收率低的问题。铁酸镍是具有强磁性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具有强磁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无毒易回收等优点,且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通常采用水热、溶剂热等方法制备纳米铁酸镍。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铁酸镍材料,评价了可见光照射条件下铁酸镍处理含Cr(Ⅵ)营养液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稻田灌溉水铬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催化剂为铁酸镍光催化剂,由硝酸铁、硝酸镍和柠檬酸通过溶胶-凝胶法制成,其可在可见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4

  • 发泡法制备铁酸镁超轻多孔陶瓷材料的气孔率研究
    09)0 前 言铁酸镁超轻多孔材料(见图1)是一种采用发泡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贯通的气孔结构,气孔率可达到90%以上。多孔材料的用途广泛,一般用作保温材料、过滤器、催化剂载体、吸声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其制备方法一般有有机泡沫浸渍法、发泡法、添加造孔剂法、凝胶注模工艺、泡沫注凝法等[1]。利用发泡法制备多孔材料,气孔率较高,材料气孔的大小、分布的均匀性是这项技术的难点。铁酸镁在铁矿粉造块、炼钢、无毒防腐颜料、耐火材料、催化剂和气敏材料都有广泛的应用[2],近

    江苏陶瓷 2022年6期2022-02-09

  • 铁酸铋的改性及其处理有机废水功能
    催化剂尤为重要。铁酸铋(BFO)同时具有钙钛矿结构和铁元素,它本身具备的铁电性能有效地促进电子的转移,因此纳米铁酸铋能够在不加外来能量的情况下将H2O2高效催化活化为羟基自由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固相催化剂[11-14]。铁酸铋是一种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铁酸铋中铁元素属于3d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未完全填满的d轨道,从而使铁酸铋具有铁磁性[15];铁酸铋中铋元素的6s轨道上存在孤对电子,会同周围氧离子的p轨道发生杂化作用,引起铁电畸变,产生铁电性[16]。在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6

  • 烧结矿添加制酸副产物的烧结杯实验
    业石膏制酸副产物铁酸钙的综合利用,其在烧结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攀钢烧结以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精矿为主,由于钒钛磁铁精矿TiO2含量高、粒度粗的特殊性,其烧结性能差,造成烧结矿强度差、产量低、能耗高,技术经济指标较落后,也成为高炉高产的制约环节[1,2]。为此,开展烧结矿添加制酸副产物的烧结技术研究,一方面,拓展钛石膏应用领域,将磷石膏和红石膏等工业石膏副产物铁酸钙应用于铁矿烧结领域[3],提高烧结铁矿的质量及冶金性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化高炉低成本、高效生产高

    四川冶金 2021年3期2021-07-20

  • 典型多金属型铁锰矿高温矿相重构与铁酸锰材料制备研究
    ]。尖晶石型复合铁酸盐MeFe2O4(Me为Mn、Zn、Co等)具有优异的磁学、吸附、CO2能源化转化等重要的材料学属性[23-27]。但现有复合铁酸盐的制备方法均是以高纯试剂(矿物中目标元素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分选、冶炼与提纯等火法与湿法过程制得的化学试剂)为原料,然而高纯试剂的制取存在流程复杂、污染物多、能耗高等弊端。本论文针对典型复杂多金属铁锰矿资源,提出不同于传统铁锰矿资源锰、铁需预先分离后分别利用的认识,提出铁锰矿矿相重构同步回收锰铁等有价组元并制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2期2021-06-11

  • 铁酸锌还原-氧化选择性分解行为研究①
    湿法炼锌过程中,铁酸锌是不可避免的生成产物;此外,钢厂烟尘中锌含量高,主要以氧化锌和铁酸锌形式存在,其中铁酸锌的锌含量占总锌量的30%以上[2-4]。 由于铁酸锌结构稳定,难于浸出或还原,导致这些物料被直接堆存,大量浪费资源且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含铁酸锌物料的资源化利用关键在铁酸锌的分解[5-6]。20 世纪60 年代前,主要采用火法工艺处理铁酸锌[7-8],这些工艺大都存在能耗高、流程长、贵金属回收率低等缺点。 20 世纪60 年代后,铁酸锌处理技术逐

    矿冶工程 2021年1期2021-03-25

  • ZnFe2O4/Ag3PO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铁磁性的铁氧体,铁酸锌是一种具有尖晶型结构的软磁性材料,它的磁性能源于晶格内部的超交换作用,颗粒形貌、粒径大小、离子替换或掺杂均能影响铁氧体的宏观磁性能。铁酸锌还是一种新型窄带系半导体材料[3],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本身性质稳定,所含成分无毒,不发生化学及光化学腐蚀等反应,制备方便且成本较低。虽然当前国内外对铁酸锌在磁性能等方面已经有很大的研究成果,但在光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还尚不成熟,所以铁酸锌利用光催化技术处理水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它作为可见光催化剂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8

  • SiO2 对铁矿烧结质量的影响
    量的熔蚀状与条状铁酸钙。随着含量的提升,铁酸钙与赤铁矿的交织熔蚀结构的均匀性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伴随着针状铁酸钙的逐步发展。SiO2含量的进一步增加,熔蚀状与针状均匀交织,铁酸钙、硅酸盐比例大幅增加,伴随着赤铁矿的减少。对具体的微观结构的影响如下。1.1 SiO2 对铁酸钙的影响首先是对铁酸钙的影响,烧结矿中以铁酸钙与磁铁矿形成的交织熔蚀结构为主要矿相。工艺实践表明SiO2的含量提高,针柱板状和板片状的铁酸钙含量均产生显著的降低现象,但粒装的铁酸钙含量没有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0期2020-12-20

  • 铁酸镁光催化剂合成与多种染料降解活性对比研究
    关注[2-3]。铁酸镁(MgFe2O4)是一种潜在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4]。但是,传统方法制备的铁酸镁光催化剂光生载流子迁移率低,载流子复合率高,导致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较低[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制备增强铁酸镁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方法来制备铁酸镁光催化剂,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水热法是一种设备简单、成本低、合成温度低的制备方法,在合成金属氧化物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6]。由于合成温度低,使用该方法合成出的材料具有极

    无机盐工业 2020年11期2020-11-21

  • 铁酸锌配碳选择性还原的热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
    15%,主要以铁酸锌和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大量的电炉粉尘堆积不仅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还造成环境污染[2-3]。因此,电炉粉尘中铁和锌的回收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电炉粉尘处理工艺中,填埋处理法工艺简单,但无法利用有价金属资源[4];循环利用进入钢铁生产流程,可回收其中的铁资源,但铅锌的富集对后续高炉炼铁以及炼钢生产造成影响;火法工艺则受设备投资大,能耗大等问题限制[5];湿法工艺处理过程中,氧化锌中的锌较易浸出,不易浸取铁酸锌中的锌,导致锌浸出率低[6-7

    矿产综合利用 2020年2期2020-07-10

  • NiFe2O4@LiMn2O4 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①
    放电比容量下降。铁酸镍(NiFe2O4)材料为反尖晶石结构,具有与锰酸锂材料相似的晶体结构;另外,NiFe2O4材料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主要是由O2-堆积而成,这种结构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14-16]。正是因为NiFe2O4材料具有上述优点,NiFe2O4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负极,催化剂等。 本文主要针对锰酸锂材料存在的问题,将NiFe2O4材料包覆于锰酸锂材料表面,既能起到保护锰酸锂基体材料不被电

    矿冶工程 2020年2期2020-05-24

  • 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从锌浸出渣中还原浸出有价金属
    在焙烧工序会生成铁酸锌(ZnFe2O4)[1-4],铟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铁酸锌晶格形成铟铁酸锌[5]。铁酸锌具有尖晶石结构,常规浸出条件下难以溶解,锌焙砂经过常规浸出形成锌浸出渣[6]。对于锌浸出渣的处理,还原挥发法能耗高,有价金属铜、铟、锗等回收率低[7];热酸浸出法在高温高酸条件下可使铁酸锌分解,进而提高锌、铟、铜等有价金属浸出率,但会导致浸出液中含有较高浓度Fe3+,浸出液必须进行锌、铁分离[8]。从酸浸液中除铁,用黄钾铁矾法会产生大量难处理的铁矾渣

    湿法冶金 2020年2期2020-04-20

  • 基于铁酸钙载氧体的稻壳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
    2O3复合生成的铁酸钙(CaFe2O4/Ca2Fe2O5)不仅兼具2种物质的优点,而且工业上也已实现量产,应用前景较好。Wang等[20]发现CaFe2O4能催化焦油等大分子物质的裂解。Sun等[21-22]发现Ca2Fe2O5不仅能吸收CO2,而且对CO、CH4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笔者以铁酸钙为载氧体,稻壳为生物质原料,运用热重手段表征铁酸钙载氧体的碳酸化反应特性和稻壳气化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开展气化实验,考察了不同载氧体、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铁酸钙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年6期2020-03-04

  • 铁酸锌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063210)铁酸锌(ZnFe2O4)的研发近年来进步显著,铁酸锌为正尖晶石结构[1-2]。铁酸锌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无污染,在太阳光下较为稳定,且应用广泛[3]。作为一种新型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纳米铁酸锌在磁性、光催化、储能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铁酸锌的磁性较强,在光电转换上应用广泛。此外,铁酸锌作为催化剂在光催化和太阳能转换有着广泛的应用[4]。纳米颗粒还可以抗菌,拥有气敏特性[5],可以用作脱硫剂[6],研发前景广泛。铁酸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矿产综合利用 2020年3期2020-01-07

  • 锌浸出渣浮选试验研究
    004)0 引言铁酸锌具有稳固的尖晶石结构[1],其应用范围广泛。研究表明,铁酸锌可作为催化剂对稀类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脱氢,在工业上多用于高温煤气脱硫何丁烯氧化脱氢[2];能吸收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利用这一特点可将其作为一种隐形材料加以利用[3-4];铁酸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腐蚀,熔点较高,耐高温,并且对人体无害,可用作无毒防锈涂料[5-8]。由于天然铁酸锌矿物在自然界中含量较低,目前铁酸锌的来源基本来自于人工合成,但传统的铁酸锌生产工艺存在耗能高,对周边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11-27

  • (Mg,Cr)共掺LaFeO3基复合粉体的能带结构及其热辐射性能
    进行深入的研究。铁酸镧具有良好的晶格匹配性(能够被多种半径相近的离子取代而不整体改变其晶型)、化学稳定性(如高温抗氧化性能:铁酸镧作为氧化体系中的一种,高温条件下,具有优秀的抗氧化性能)、热膨胀系数小、热稳定性高(铁酸镧熔点高达1 900 ℃,不容易发生相变,因此在高温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研究发现掺杂取代是提高材料辐射性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3],因此本文拟选择标准钙钛矿中的铁酸镧为基底,进行掺杂实验。实验选择对Fe格位掺杂半径接近的过渡区金属元素Cr

    发光学报 2019年11期2019-11-19

  • 稀散金属掺杂铁酸锌电子结构和浸出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成低酸难以溶解的铁酸锌(ZnO·Fe2O3)物质。而锌精矿中的铟和镓等稀散金属,当在氧化焙烧时,绝大部分(约大于94%)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铁酸锌的晶格中[1],形成诸如Zn(Fe,Ge)2O4一类的铁酸盐固溶体[2]。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对铅锌冶炼厂废渣中的镓、锗和铟等进行过赋存状态的研究,查明了镓、锗和铟以类质同象形式集中赋存在渣中某矿相中:锌浸出渣里93.5%以上的镓、锗和铟进入渣重54%的铁酸锌中;锌罐渣中近半的镓、锗和铟进入磁铁矿和磁赤铁矿里[3-4

    冶金与材料 2019年4期2019-09-07

  • 可见光条件下铁酸铋还原水中Cr(Ⅵ)效果分析
    料被发现,例如:铁酸铋、钒酸铋、氧化亚铜和硫化锡等[7,10],其中铁酸铋(BiFeO3)是一种独特的多铁性陶瓷,在室温及室温以上同时具有铁电、铁磁和反铁磁(G型)性。铁酸铋较低的禁带宽度使其在可见光条件下极易被激活生成自由光电子并且产生空穴,其优秀的光催化效率受到了广泛关注[11-12]。此外,相比于TiO2,铁酸铋还具有制备简单、光催化效率高、易回收、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毒等优点[13]。目前,利用微米颗粒铁酸铋对含Cr(Ⅵ)废水的光催化还原作用过程、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6-13

  • 多种处理方式下转炉钢渣岩相结构分析
    相主要为硅酸钙、铁酸钙、RO相、氧化钙。其中硅酸钙主要以硅酸二钙为主,因为硅酸三钙只有在1250~2065 ℃温度范围内才会稳定存在,在1250 ℃以下会分解为硅酸二钙和氧化钙[5]。闷泼钢渣中物相组成复杂,其他物相占比接近25%,主要有辉石、钙铁橄榄石、钙长石和铝酸钙等。这与其预处理过程中多样的经过相关,一是温度变化多样,在冷却过程中有急冷和缓冷相间的过程;二是渣样状态多样,有液态及(半)固态。粒状的硅酸二钙 灰白色的铁酸钙 点状的RO相聚集体图1 热闷

    四川冶金 2019年2期2019-05-31

  • 基于“新工科”创新理念的铁酸镁制备综合实验设计
    、开放式的特征。铁酸镁制备综合实验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实验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制备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理论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二是培养学生运用综合分析思维从实验结果中发现和归纳科学问题的能力;三是掌握工科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新知识、新技术的思维体系,为适应未来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实验依据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2期2019-03-19

  • 铁酸锌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063210)铁酸锌是一类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从化学式上看,属于AB2O4型化合物,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不溶于水、稀酸和碱,可溶于热酸,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软磁性能[1-4]。铁酸锌是重要的陶瓷材料之一,也被用作防锈材料、气敏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和染料废水处理剂等[5-8]。目前,铁酸锌的制备仍以常规方法为主,相关研究较多[9]。1 铁酸锌制备工艺1.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由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无机化合物或两者混合经水解

    湿法冶金 2019年6期2019-02-16

  • 铁酸钴催化Na2S2O8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
    酸盐的方式产生。铁酸钴(Co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磁性材料[3],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领域,但主要用于光催化,却很少用作过硫酸盐的活化剂来降解染料。本实验以孔雀石绿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钴,利用铁酸钴活化过硫酸钠,为过硫酸盐氧化技术降解染料提供参考。1 实验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硝酸铁、六水硝酸钴、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氢钠、过硫酸钠均为分析纯。722型分光光度计;828型酸度计;SHA-C型水浴恒温震荡器;TDL80-2B型台式离心机

    山东化工 2018年22期2018-12-13

  • 常压碳热还原铁酸锌的分解机理及动力学
    渣,其主要成分为铁酸锌[1-2]。铁酸锌属于尖晶石类物质,由于其氧离子呈紧密堆积状态,晶格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故一般酸浸难于溶出,难以实现铁锌分离[3]。目前,处理从湿法炼锌得到的浸锌渣或沉铁渣中炼锌的主要工艺有烟化法、电热法、还原焙烧、热酸浸出法等[4],但现有的铁锌分离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能耗大,污染严重,严重制约锌冶炼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处理浸出渣中铁酸锌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王欣[5]针对含有尖晶石结构的铁酸锌焙砂浸出渣,对微波加热配碳还原铁酸锌的工艺进

    中国有色冶金 2018年4期2018-08-23

  • 低温固相法反应制备NiFe2O3的研究*
    由于这些氧缺位的铁酸盐催化气态氧化物反应后又转化为相应的铁酸盐,尖晶石结构不被破坏,经过还原活化后还能恢复其活性,因此可以反复利用。铁酸锌是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及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催化剂[4~9]。同时由于尖晶石型铁氧体具有很高的红外辐射率,是一种优质红外陶瓷材料,有着“黑陶瓷”之称[10]。铁酸镍是一种软磁材料,可用作磁头材料、矩磁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同时也作为磁致伸缩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随着微电子器件的小型化,人们迫切要求开发与小型化配套的微型锂

    陶瓷 2018年6期2018-07-28

  • 钒钛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与矿相结构对比
    (Fe2O3)、铁酸一钙(CaO·Fe2O3)、铁橄榄石(2FeO·SiO2)、钙铁橄榄石(CaOx·FeO2- x·SiO2,x=0.25~1.5)、铁酸二钙(2CaO·Fe2O3),及玻璃质等,其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赤铁矿、磁铁矿、铁酸钙、钙铁橄榄石和铁橄榄石[3]。因为烧结矿中铁酸一钙的强度和还原性能都比较好,所以烧结过程中应大力促进铁酸一钙的生成;而玻璃质的强度最低,因此要减少玻璃质的生成;烧结矿显微结构中磁铁矿和赤铁矿的颗粒大小、粘结相矿物组

    上海金属 2018年4期2018-07-26

  • 纳米铁酸锌的共沉淀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半导体材料,纳米铁酸锌在磁性、光催化、储能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Deng等利用简便一步溶剂热法调控制备出单分散铁酸盐微球MFe2O4(M= Fe, Mn, Co, Zn),这些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微纳米材料在高级磁性材料、铁磁流体技术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1]. Valenzuela等制备、表征了铁酸锌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性能[2]. Sharma等和NuLi等分别制备并研究了铁酸锌作为Li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4-18

  • CoFe2O4磁性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四环素废水的降解
    而愈加令人瞩目。铁酸钴(CoFe2O4)磁性光催化材料也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磁特性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4-6]。铁酸盐材料被认为是众多催化剂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半导体,具有磁性和光催化活性[7-9]。这种材料可以在紫外或者可见光下产生电子和空穴,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一些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不再引入其他杂质;同时具有磁性,可以利用外界磁场的作用将催化剂与溶剂分离,实现回收再利用。CoFe2O4纳米粒子近年来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6期2017-12-25

  • 纳米铁酸钙的光催化活性与催化机理研究
    薛红艳纳米铁酸钙的光催化活性与催化机理研究薛红艳(永城职业学院食品化工系,河南永城476600)采用一种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了纳米铁酸钙,并研究了它的光催化活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备的纳米铁酸钙主要为正交尖晶石相,无其他杂质相存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铁酸钙的光吸收特性,其带隙值约为1.83 eV。利用偶氮染料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纳米铁酸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铁酸钙在模拟太阳光辐照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基于实验结果,研究了

    无机盐工业 2017年9期2017-09-15

  • 固相法制备半焦负载铁酸锌脱硫剂的脱硫行为
    相法制备半焦负载铁酸锌脱硫剂的脱硫行为苏子兵,武蒙蒙,贾磊,张帅国,米杰(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以改性半焦为载体,通过固相法合成了铁酸锌脱硫剂,并在固定床上硫化温度500℃下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铁酸锌的含量对脱硫剂的结构及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铁酸锌含量为25%、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h,此时脱硫剂穿透时间和硫容最大分别为10.5h和8.58g/100g。采用X射线衍

    化工进展 2017年7期2017-07-18

  • 高铁锌焙砂还原焙烧−碱浸工艺
    烧将高铁锌焙砂中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铁氧化物,氧化锌在碱性体系被选择性浸出,铁氧化物赋存于浸出渣中实现锌铁分离。以锌、铁浸出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还原焙烧及碱性浸出条件对锌铁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焙烧产物及浸出渣进行XRD、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还原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时间45 min,焙烧温度800 ℃,CO浓度4%(体积分数);最佳浸出条件如下,NaOH浓度240 g/L,液固比12:1,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60 min。在最佳条件下总锌浸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年2期2017-04-06

  • 铁酸锰/腐植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章祥林 徐 建铁酸锰/腐植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靳廷甲 章祥林 徐 建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种腐植酸(HA)包覆铁酸锰型磁性复合材料(MnFe2O4/H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颗粒大小约200 nm,具有典型的尖晶石结构,腐植酸成功包覆在MnFe2O4颗粒表面,饱和磁化强度为34.01 A·m2/kg,在外界低磁场作用下3

    腐植酸 2017年6期2017-04-04

  • La和Sr共同掺杂对铁酸铋纳米颗粒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和Sr共同掺杂对铁酸铋纳米颗粒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刘 莉,王守宇,张 闯,李 秀,杨佳斌,王苗苗,李松钖(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为了研究镧和锶共掺对铁酸铋纳米颗粒结构和物性的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镧和锶共掺的铁酸铋纳米颗粒La0.1Bi0.9-xSrxFeOy(x=0,0.2,0.4).通过X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漏电流和介电性能测试以及磁滞回线测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12-14

  • 锌锰共掺杂铁酸铋磁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41)锌锰共掺杂铁酸铋磁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汪国明,马学鸣,伍 平,杨胜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锌锰共掺杂铁酸铋(BiFeO3)纳米粉体。锌锰共掺杂使得铁酸铋粉体的晶体结构从R3c三角晶型转变成了P4mm立方晶型。样品中的铋、铁均为+3价,掺杂的锰和锌分别以+4价和+2价的价态存在。5%锰掺杂(原子数分数)未对铁酸铋的微观形貌产生显著影响,锌的引入则使得样品的颗粒尺寸增加。锌锰共掺杂铁酸铋的磁性随着锌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弱,使得

    无机盐工业 2016年9期2016-11-14

  • 二价金属改性铁酸锌用于丁烯氧化脱氢的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二价金属改性铁酸锌用于丁烯氧化脱氢的催化性能研究唐晓丽1,2,宁国庆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采用共沉淀法向铁酸锌催化剂中添加不同二价金属(Mg、Ni、Co、Cu和Ca),并以1-丁烯为原料,对上述改性催化剂的丁烯氧化脱氢性能进行了考察。加入Mg以后,铁酸锌催化剂催化效果显著提高,在最佳锌镁比3:1的条件下,获得了1-丁烯转化率

    山东化工 2016年2期2016-09-05

  • 安钢烧结矿矿相研究与分析
    要矿物为磁铁矿、铁酸钙和赤铁矿,其次为硅酸二钙和玻璃相,主要粘结相为铁酸钙。烧结矿矿物组成矿相结构0 引言烧结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 而烧结矿是多种矿物组成的复合体,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矿方案及生产工艺制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也不一样[1],烧结生产过程的差异也必然影响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而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2]又决定了它的性能。为科学评价三个机组的烧结矿质量,了解其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互关系,掌握其变化特征与烧

    河南冶金 2016年3期2016-08-25

  • 微波法制备纳米铁酸锌及其晶粒生长动力学
    )微波法制备纳米铁酸锌及其晶粒生长动力学张瑞妮,张帅国,武蒙蒙,上官炬,米杰(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24)纳米铁酸锌广泛应用于催化和材料领域,为了避免传统焙烧法高耗能的缺点,本实验选用高效微波法制备纳米铁酸锌,并与常规焙烧进行对比,研究了铁酸锌晶粒生长动力学。采用FTIR、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下,微波法制备的铁酸锌比常规制备的样品结晶度高,颗粒大小更均匀。通过谢乐公式

    化工进展 2015年12期2015-12-28

  • 铁酸锌选择性还原方法及其在锌焙砂处理中的应用
    不可避免地会形成铁酸锌,由于铁酸锌为尖晶石型结构,其化学性质稳定,而常规浸出工艺无法破坏其晶体结构[1],最终使铁酸锌进入锌浸渣,渣的堆存造成锌铁组分大量损失和较大的环境风险。因此,资源化利用含铁酸锌物料的关键在于分解其中的铁酸锌[2-3]。含铁酸锌物料处理工艺可分为火法工艺、湿法工艺及火法湿法联用工艺。其中,典型的火法工艺为回转窑挥发法,在高温强还原条件下可使铁酸锌分解,利用锌的低熔点使其挥发从而实现分离,但该方法工艺条件差、污染高、能效低[4]。目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5年8期2015-03-18

  • 常规法锌冶炼浸出流程优化
    中实现了部分浸出铁酸锌的目的,达到了降低浸出渣含锌、提高锌直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锌冶炼;常规法;浸出渣;降低;渣含锌;成本1 引言江铜铅锌金属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100kt/a铅锭和100kt/a锌锭,2009年开始建设。国内大型铅锌冶炼企业都有铅、锌冶炼生产线,但都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锌系统除次氧化锌浸出后的铅银渣返铅冶炼外,低富含的焙烧矿浸出渣有的采用挥发窑处理,有的采用高温高酸浸出,存在工艺流程长、湿法渣堆存困难等问题[1-2]。综合比较

    铜业工程 2015年1期2015-02-28

  • MgO在烧结矿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计算出烧结试样中铁酸钙的含量。2.4 试验结果通过烧结试验和X 射线衍射分析,得出了MgO在不同的碱度,不同Al2O3含量,不同烧结温度下分布机理。碱度的变化对MgO 在烧结试样中分布影响较大,而温度的变化使得MgO 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Al2O3含量变化将影响MgO 在复合铁酸钙中含量的变化。3 分析讨论3.1 MgO 随碱度的变化在烧结矿中的分布规律当烧结矿碱度低于1.4 以下时,镁进入橄榄石形成铁硅酸盐粘合剂,取代铁,形成C

    河南冶金 2014年2期2014-12-22

  • 温度及压力作用下的铁酸锌纳米颗粒结晶过程研究
    景.近年来,由于铁酸锌纳米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6],铁酸锌纳米晶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杨桦等人[7]利用PEG凝胶法合成纳米晶并证明纳米晶粒径大小与原粉的灼烧温度和时间有关,时间影响远小于温度的影响;李新勇等研究小组分别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和经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3~25 nm尺度的高纯度纳米晶并进行了表征[8-10].而利用球磨、水热合成等诸多方法进行合成的文献更是层出不穷[11-15],然而在合成过程中纳米铁酸锌结晶受压强及温度影响的研究则未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10-12

  • 铁酸铜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紫外光催化
    113001)铁酸铜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紫外光催化李秀萍,闫松,赵荣祥,李丹东(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 抚顺 113001)采用一种新型燃烧剂抗坏血酸,燃烧法快速制备铁酸铜的复合氧化物。经XRD考察硝酸铁和硝酸铜摩尔比对复合氧化物的影响,采用电镜、BET、紫外光对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铁酸铜复合氧化物进行光催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酸度、双氧水用量、复合氧化物类型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最佳光催

    化工进展 2014年11期2014-07-05

  • 铁酸锌选择性还原的反应机理
    410083)铁酸锌是传统湿法炼锌浸出渣和电弧炉炼钢粉尘中的主要成分,资源化利用含铁酸锌物料的关键在于处理其中的铁酸锌。选择性还原焙烧是处理含铁酸锌废渣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将渣中的铁酸锌选择性还原分解为ZnO和磁铁矿,然后通过中性浸出或磁选工艺实现铁锌分离[1-2]。铁酸锌的选择性还原焙烧在中温(600~800 ℃)和弱还原性气氛条件下进行[3],与传统的回转窑烟化法 相比,该方法具有还原温度低、可同步回收锌铁的优点。为了深化对选择性还原焙烧工艺的认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4年10期2014-03-18

  • “珠串”堆叠超结构的介孔铁酸锌的制备与表征
    350108)铁酸锌是尖晶石型铁氧体(MFe2O4,M=Mn,Co,Ni,Zn,Mg)中重要的一种[1],由于磁性能突出,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2]、生物医药等领域[3]。此外,铁酸锌在高温煤气脱硫[4]、光电转换[5]、光催化[6]、气敏[7]等领域也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铁酸锌的性能与其材料形态密切相关,如其磁特性依赖于颗粒尺寸[8]。除了颗粒纳米化外,多孔化也是提高铁酸锌性能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与界面积紧密相关的催化、气敏等领域。孔材料按照国际纯粹

    材料工程 2013年10期2013-09-14

  • 锌浸渣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
    ,采用还原焙烧将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磁性氧化铁,再通过磁选的方法回收铁,达到锌、铁分离的目的。实验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对铁酸锌分解率、铁回收率和铁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950 ℃、焙烧时间为1 h及还原剂添加量为10%和5%的条件下,铁酸锌分解率达到72.05%,铁回收率可达到91.79%,精矿中铁的品位为50%左右。焙烧及磁选过程中颗粒的团聚包裹是铁精矿品位不高的主要原因。锌浸渣;铁酸锌;还原焙烧;磁选;铁回收自2002年以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年5期2012-11-03

  • 尖晶石型铁酸铜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的研究热点.纳米铁酸铜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磁学性能、气敏性能、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等方面均已得到研究与应用[6-7]. 由于铁酸铜的禁带宽度约为 2 eV[8],对可见光有所响应,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纳米铁酸铜,并以其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的条件下,对目标污染物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 实验方法1.1 主要试剂及仪器Cu(NO3)2·3H2O,Fe(NO3)3·9H2O,聚乙烯醇 (PVA),Cu(CH3COO)2,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9-20

  • 纳米铁酸锌在软PVC中的阻燃性能研究
    30009)纳米铁酸锌在软PVC中的阻燃性能研究杨保俊, 李 辉, 王百年, 陈 曦, 李江锋(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纳米铁酸锌,用X-Ray衍射仪、TEM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氧指数检测、热重分析及拉伸强度检测,考察了铁酸锌添加量对软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的铁酸锌具有尖晶石结构,粒径为5~10 nm;铁酸锌添加量为2.5份时,软 PVC试样氧指数由25.4%提高到29.7%,达到一般阻燃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1-16

  • 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利用尖晶石型纳米铁酸镍、壳聚糖和葡萄糖氧化酶混合分散液修饰玻碳电极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用尖晶石型纳米铁酸镍加入到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壳聚糖溶液中,以促进电子的传递,并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测定。本发明中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尖晶石型铁酸镍分散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随后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继续超声至分散均匀,即制得铁酸镍/壳聚糖/葡萄糖氧化酶修饰剂。将该修饰

    化学分析计量 2010年1期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