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

  • 从《黑人谈河流》解读兰斯顿 · 休斯的 民族意识
    ;黑人身份;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4-001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03一、简介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兰斯顿·休斯也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杰出的黑人诗人。休斯对于黑人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与手法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2023-11-20

  • 近代女性画家潘玉良画作中的民族意蕴
    ;家国情怀;民族意识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潘玉良在其早期绘画作品中就展现出对中国古代绘画题材和元素的运用,特别是大量地描绘菊花,以物来表情。在其艺术生涯的中期,她二次赴法,尤其是在“二战”爆发之后,她更是在画作中体现出家国情怀,与此同时也在用不同的观察角度描绘各类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东方女性的柔美和恬静。在潘玉良晚期的创作岁月里,由于长期在国外居住,又因种种原因回国无望,她愈发地思念国家和故乡,因此其画作中更增添了不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蕴。本文

    东方收藏 2023年7期2023-09-23

  • 民族意识与乡土认同
    [摘 要]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力的核心表现形式,但近代中国的民众,在抗战之前一直没有形成民族意识。抗战之后西北联合大学内迁陕南汉中办学,广大师生通过深入民众宣传抗战、社会教育、培训师资等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了汉中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使得信息相对闭塞的汉中民众意识到支持抗战与自身利益的紧密关系,逐渐加强了大学教育与乡土民众之间的精神联系。乡土民众国家观念的形成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迫于外在侵略的压力使然,更是师生动员与宣传教育的结果;而民族意识

    关东学刊 2023年3期2023-09-1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与行动逻辑
    :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民族团结;实施路径;艺术教育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1/24-0009-052021年8月,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必然性、时代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因而,亟需将其贯穿于党的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民族工作的所有任务和内容都要以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工人民族和阶级意识的双重变奏
    ,上海工人的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竞相觉醒,并在反帝斗争的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关键词】五卅运动;反帝话语;民族意识;阶级意识【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96-6644-(2022)01-0014-12上海工人阶级在五卅运动中同帝国主义坚决斗争,为推进中华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卅运动前后,帝国主义成为上海工人阶级斗争的主要对象。这不仅同中共的阶级教育密不可分,还与共产国际等政治因素有着复杂的纠葛。近年来,史学界较为重视对五卅

    红广角 2022年1期2022-04-15

  • 近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民族意识觉醒
    》艺术解读 民族意识中国画是传达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艺术表达形式,近代中国画创作注重表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封建帝制瓦解,社会上到处洋溢着民主共和的思想,中华民族开始追求民主和觉醒。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创作者,何香凝便是其中之一。生于香港并长期受到岭南文化浸润的何香凝是我国近代革命女书画家,其所创作的1914年国画《狮》,兼具艺术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以“刚柔并济”的岭南醒狮形象,展

    南腔北调 2022年2期2022-03-11

  • 关于多民族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几个问题
    学;文学史;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I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38-03一、未被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如何进入文学史叙述在笔者看来,何平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些“草率”的。将未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引入到文学史的叙述中,这显然是一个不大可能被证明的“伪命题”。首先,不能要求文学史的编撰者知会所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就算是只通晓任何一门的人,在文学史的编者里面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2022-02-26

  • 张承志作品中的精神回归分析
    、边疆情感与民族意识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分析其精神回归的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解读张承志的作品。关键词:张承志 精神回归 山河叙事 边疆情感 民族意识张承志,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身上充满了多种多样的标签,不甘于随波逐流的他从青年至今,做了一次又一次人生与文学上的尝试。从来自诩英雄,一生追求伟大,可他又不屑于站在所谓伟人的制高点上,他将自己紧紧地与乌珠穆沁的草原、黄土高原绑在一起。他的心灵曾飘荡得很远,远到“三百里空山绝谷,放浪于幻路”,可他的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2021-12-06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澳门话剧的发展特点
    厚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在其往后的发展中,澳门话剧在初始阶段便迎来了职业发展的高潮期。然而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澳门职业话剧发展并没有得到延续,而是在几年间消落。职业话剧带来了艺术发展的契机,澳门业余话剧得到蓬勃发展。结合澳门较为独特的城市环境,业余话剧和澳门的社会社团紧密联系,发挥着联系社会群体,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作用。澳门话剧的发展模式,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见雏形,到今天还有影响,是研究澳门话剧的重要参考。关键词:澳门话剧;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意识;艺

    华文文学 2021年4期2021-10-16

  •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的教育
    要: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的教育培养,是当前追溯历史精神文化素养教育中的关键事件,从这些不断觉醒的中国民族意识中获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四次觉醒如何将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大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实现教育过程中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的教育过程中,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民族信心和文化自信,明确与清晰职责进而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这一点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一、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8期2021-09-10

  • 论徐继畬的近代民族意识
    系列具有近代民族意识的主张,其思想中体现出的近代民族意识对于国人打破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促进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关键词】 徐继畬;近代;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059-0219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之下,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外交体系。在处理中西方关系时,清政府从“华夷之辨”的传统民族观念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经历了一个漫长艰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2021-09-10

  •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的民族意识
    长篇小说里,民族意识主要体现为汉藏人民逐渐紧密团结在一起。藏族人民在与汉族同胞接触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汉族人带来的帮助,彼此之间加深了认识,增强了国家认同,加强了民族团结。“爱情”在小说中被赋予了双重含义,不仅表示男女个人之间的爱恋,更包含了汉藏人民热爱同胞、热爱祖国的情感。关键词:徐怀中 《我们播种爱情》 民族意识 民族团结军旅作家徐怀中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出版于1957年,小说讲述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一批汉族技术人员在西藏更达坝子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玛拉沁夫《命名》的民族意识
    传递了鲜明的民族意识。本文将从汉族的“团结”与蒙古族的“布洛汗默德”两个方面,分析小说《命名》中蒙汉两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再归纳整合玛拉沁夫小说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关键词:玛拉沁夫 《命名》 民族意识 团结意识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是“草原文学”的开拓者,也是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他积极响应党的民族政策,一直秉持着民族团结的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纵观他的作品,民族意识无处不在,小说《命名》中最为突出。蒙汉两族的新生命分别被命名为“团结”和“布洛汗默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触发现代体验与投射民族意识
    投射了作者的民族意识,从中也可窥见他对日本向往和焦虑并存的矛盾心理。关键词:张资平 日本女性 现代体验 民族意识一、日本女性:现代经验的触发者1912年,张资平以官费生的身份前往日本,开始十余年的留学生活,其留学体验中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和日本女性接触的经验。在其自传中,张资平表达过对日本女性美的理解:“我不单在这时代认识了日本的女性美(日本女子的态度举动似乎都受过人工的训练,而在体格上则极力保持着她的自然美……),同时也震惊于日本女子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达。”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7期2021-08-03

  •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的民族意识
    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同时,小说也是高缨的民族团结意识的显现。关键词:高缨 《达吉和她的父亲》 民族意识 民族團结高缨在重庆文学季刊《红岩》1958年3月号上发表了《达吉和她的父亲》,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达吉和她的父亲》用日记体的形式以汉族干部李云的外来者视角,记录了两位父亲因对孩子的爱而不愿与孩子分离,汉彝两族父亲在孩子的去留问题上产生分歧,但二人最终消除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并愿意以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代价来成全对方的幸福这一事件,其中蕴含着强烈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2021-07-11

  • 浅析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为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基于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融入路径的探究。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教育;民族意识;德育1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其融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其提供精神引领,幼儿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精髓传达给幼儿,进而促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传统节日的魅力,进而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奠定良好基础。2 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2.1 传统节日提升德育的

    学习与科普 2021年4期2021-06-09

  • 城市中少数民族的交流交往
    活的环境中,民族意识、认同与交融是存在于这个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一个民族对于民族本身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情感,而民族意识的强弱在不同环境中也会有不同地改变和倾向,本文针对于一种自认比较特殊的群体,通过对其了解与访谈,希望得到其对于共同生活环境下民族交往和认同的观念及更好地民族团结问题。而这些特殊群体的良好发展我觉得会对民族之间的团结起不小的作用。【关键词】族群;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交融【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5期2021-05-12

  • 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赜
    ,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章分析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意义,对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究。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渗透;民族意识;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140-03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高考必选课程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建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历史观的学科。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2021-04-22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区域民族意识的变迁及引导
    国民族自治区民族意识变迁呈现民族边界意识更加明晰化、民族自我认同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态度以及民族卷入程度提高等特征。究其原因在于:第一,民族交流和交往增多,凸显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第二,民族自治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激发了民族意识;第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扶助计划对民族意识的增强具有一定影响;第四,大众传媒带来互动性质的变化,为民族意识的呈现和身份建构提供了新的来源。民族意识强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意义。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13

  • 高中历史教学中民族意识的培养路径解析
    需要对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民族意识的培养路径进行解析,希望可以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帮助。关键词:高中教育;历史教学;民族意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将本学科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对学生历史认知以及情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进行感悟,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同时,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培养,为学生未来更好地成长提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2020-10-21

  •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琴教育   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105-03随着我国教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我国在开展高校教育过程中,越发的重视起素质化的教育,其中音乐课程在教学当中的重要价值也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近些年的艺术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钢琴作品,因此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其钢琴教育的研究和分析,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起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2020-10-12

  •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爱国思想;民族意识;积极乐观;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多注重语文课文上的提及道德教育的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和道德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初衷。多提及一些语文课文中积极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是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的英雄。或者是为了铸造大国而牺牲的大国工匠的形象。来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能够学习的榜样。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外学到更高价值思想层面的东西。一、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2020-09-10

  • 狄奥尼索斯与盘古—鲁迅的建构意识与民族意识
    可引为一种“民族意识”。因而在文中,“狄奥尼索斯”与“盘古”分别指毁灭意识、个人意识和建构意识、民族意识。而20世纪初一段时间尼采思想风靡一时,青年鲁迅也受其影响颇深。该文认为鲁迅从尼采哲学中辩证吸收,并结合时局,形成了独特的建构意识与民族意识,在其文章、作品中则体现为“希望”。这是鲁迅的伟大之处,也是文章论述的重点。[关键词]建构意识;民族意识;希望;毁灭冲动;个人主义[作者简介]刘妙然(2001—),女(苗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3期2020-09-10

  • 论纳西族作家和晓梅小说的民族意识
    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意识,挖掘出纳西人包容善良的民族性格以及执着坚韧的民族精神。【关键词】 和晓梅;纳西族;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40-02和晓梅,当代纳西族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中短篇小说集《女人是蜜》 《呼喊到达的距离》等,致力于民族题材的书写,被誉为“一朵纳西的梅”,是云南极具代表性的70后小说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情感

    今古文创 2020年19期2020-09-10

  • 爱国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开展策略
    ;党的教育;民族意识;理性爱国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2-279)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热爱自己生长的家园,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从而使受教育者立志团结一心建设祖国。在初中历史课上,不少教师没有专门思考过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也没有组织过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活动,这并没有完全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历史资料,来为学生展现我国的奋斗历程和发展经历,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热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52期2020-09-10

  • “西学东渐”以来布依族民间文学发生发展调查研究
    西学东渐 民族意识布依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周边地区。根据汉文史料记载和民族学研究,布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越人。《隋书·南蛮传》记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蜓、曰儴、曰俚、曰僚,具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谓之百越也”,这是较早记录百越民族的古籍。诸多百越民族从地理位置分布看,分布在今天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的部落常称之为“骆越”,而布依族就恰好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故布依族来源于“骆越”的一

    公关世界 2020年16期2020-09-06

  • 论亨利八世的专制统治
    ;议会改革;民族意识;英国脱欧摘 要:15世纪上中叶,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君主亨利八世毅然决然地与罗马教皇决裂,从此走上了君主专制的道路。由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的离婚案为导火索,君主与民众走到了统一战线上,实行了一系列对英国影响深远的改革——宗教改革、议会改革。亨利八世的个人王权达到顶峰,议会的意志从属与君主的意志,褫夺公权的残酷手段使其巩固了都铎王朝的王权,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但他的专制统治却具有两面性,进步性与灾难性并存,其留下的历史剪影至今影响着欧洲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2020-06-29

  • 从“民族复兴”到“世界大同”
    认同。因此,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近代国家建立和建设的宝贵资源。但是,民族国家受其封闭视野的影响,最终无法突破“自我”的界限而制约自身的发展,甚至存在滑入极端民族主义的风险。近代中国也是在民族国家的理念下实现国家整合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国家建立和建设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需要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寻找更高层次的理念认同,来突破民族视野的封闭视线,以成就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关键词:民族意识;觉醒;复兴;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2020-05-03

  • 探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民族意识歷史这门课程,是对一个国家从古至今发展的总结与记录,所以我们如果运用好历史课程,使民族精神融入进去,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充分的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并对历史课程增加了兴趣。所以在下文中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中学阶段历史课程中如何培养民族精神(一)培养民族精神内容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到现在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主要是有关自由的、法制的、具有科学性的、理性的民族精神,而第二个主要是有关儒家伦理方面的

    新一代 2020年5期2020-03-26

  • “流亡”与“物哀”
    是作家浓厚的民族意识,揭示了爱尔兰人空落、匮乏、病态、固执的精神状态。最后,乔伊斯以其特有的“顿悟”让主客体走向统一,弥合了分裂和破碎,建构起新的意义。关键词:《死者》 流亡 物哀 顿悟 民族意识乔伊斯曾说:“流亡,是我的美学。”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巨匠,他热衷于文学形式的实验和创新。西方学者和评论家也都主要探讨他的创作技巧和小说艺术,但对他的美学思想较少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然而,乔伊斯的美学理论隐含在其作品之中,他的代表作《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便明确体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简评《白马部落》的民族意识和历史意识
    示我们:树立民族意识、强化历史意识是散文发展新突破的重要关节。关键词:《白马部落》 民族意识 历史意识所谓“民族意识”,即指作家站在全民族(在我国,即中华民族)利益的视角上选材构思、审美创美的自觉意识,是作家创作出有思想高度、情感温度、感染力度的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所以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这样断言:“在任何意义上文学都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花朵和果实……要使文学表现自己民族的意识,表现它的精神生活,必须使文学和民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有助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2020-02-28

  • 论周作人思想之“退”的人本倾向与“泛”的民族意识
    向与“泛”的民族意识——是如何影响他对该事件的处理,同时从这两个维度解读周作人思想形态中的个人本位和东亚意识,探讨其后期选择的缘由。关键词:周作人 反动老作家 个人本位 民族意识 东亚意识周作人在其晚年所书的《知堂回想录》中,以两节的篇幅来记叙“反动老作家”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回忆他所写的有关中国文学和思想的四篇文章——《汉文学的传统》《中国的思想问题》《中国文学上的两种思想》《汉文学的前途》——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的思想问题》一文如何在日本文化界产生轰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9期2020-01-21

  • 朱维之译叶芝剧作《心欲的国土》考论
    蕴含的爱尔兰民族意识及其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化用,是促使朱维之将该剧译出的主要动因。然而,为了因应教会刊物《青年进步》的出版需要,朱维之又对该剧主旨做了折中表述,以淡化其民族主义色彩。关键词:朱维之;叶芝;《心欲的国土》;民族意识学者朱维之(1905—1999)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著作等身,为学界所重。同时,朱维之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翻译家。他熟练掌握英语、希伯来语、俄语、日语等多种语言,译作颇丰。但是,其译作迄今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1928年,朱维之译爱尔兰作家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4期2020-01-05

  • 论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机理
    的文化前提,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推动民族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心理基础,民族安全的确立是维系民族“温馨圈子”与“防御土墙”的政治条件,民族利益的融通是聚“多元”民族为“一体”国家的关键一环,民族愿景的书写是勾连民族之“现在”与“未来”的动力因素。【关键词】民族共同体;形成机理;民族意识;民族安全;民族愿景【作 者】袁文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

    广西民族研究 2019年4期2019-11-22

  •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概念建构
    边疆教育 民族意识一、早期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讨论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其《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第一次创造并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立于五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 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 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中断者谁乎? 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及……”,但并未详细解释“中华民族”一词是赋予了怎样的含义,因缺乏必要交代,梁于1923年4月在发表在《史地丛刊》第二卷上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9-10

  • 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研究
    其中反映出的民族意识特征,以期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有所助益。关键词: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本土元素;民族意识;《蜡笔小新》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日本家庭生活类动漫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和民族意识研究”(24175)研究成果。动漫,即动画和漫画的合称,虽为一种次文化的艺术载体,但其思想内涵之深,传播范围之广,形成了其毫不逊色于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日本作为动漫的先锋,其动漫产业产值稳居世界前三,并成为国内第三大支柱产业,被誉为当今世界文化创意

    大观 2019年3期2019-08-01

  • 审视与思考: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研究
    从体育法学和民族意识视角分析了归化现象的利弊和我国篮球运动员实施归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篮球的归化促进了区域篮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但不合理的归化运动员也制约了归化国篮球项目的长久发展;我国男篮实行运动员归化存在着制度和意识两方面的障碍,应辩证看待归化现象,坚持自我造血为主,引进归化为辅的归化原则。关键词:亚洲男篮;归化;体育法学;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4-0059-06“归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7-05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民族意识
    梁春婵摘要: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开展民族意识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要集结各方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民族意识的必要性,并结合作者对小学语文学科的理解和总结,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了如下论述,以期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民族意识;如何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5期2019-06-17

  •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行之坚。学生民族意识感的激发更是如此。班主任老师应该抓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营造氛围,创造性地规划传统佳节中少先队活动的内容,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线索,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学生爱国的内动力,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感。关键词:爱国情感;民族意识;传统节日一、热热闹闹过春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2019-04-19

  •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与教育路径构建
    国防安全 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07-02在严峻的国防安全因素困扰之下,积极的开展国防意识教育的意义重大。将忧患意识与国防意识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忧患意识,切实的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坚定学生为祖国、为国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为国防建设提供坚韧力量。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与教育路径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1.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期2019-03-29

  • 谈日本动画剧本中的民族意识
    本中所承载的民族意识。【关键词】民族意识;审美意识;精神内涵;自然主义;人性关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118-01动画作为文艺作品中的一类,具有反映其世界状况的功能。动画创作的首要环节是策划以及剧本,动画剧本的灵魂是思想与内容。本文将日本动画剧本较为常用的自然、人文、魔幻、战争题材进行分析,探寻其中蕴含的日本民族意识。一、自然题材在日本,自然题材的动漫作品充斥市场。

    戏剧之家 2019年4期2019-03-28

  • 中学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初探
    并且对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培养,真正地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历史课程中使用国学教育对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培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充分地挖掘了国学资源,也能够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还有民族认同感得到激发。对中学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关键词】中学历史 国学教育 民族意识利用国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对国学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推广,有利于对历史学科进行科学活动的组织和构建,还有利于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1期2018-11-30

  • 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意识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意识,是我国中学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平等、开放民族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学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善于挖掘教材,发挥历史教学的以德育人、以史育人的教育作用。【关键词】中学历史 民族意识 培养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树立中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和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形成的时期,也是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形成的时期。因此,中学生的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3期2018-11-20

  •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中国观”和“民族意识”进行了梳理,这对研究彼时“分裂”态势下多民族政权树立“正统”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为多民族政权并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有凝聚力,由此便形成了“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大格局。关键词:宋辽金西夏;中国观;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08-04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扬忠先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付梓。此书选取两宋辽金西夏这一中华古代历史的特殊时期为个案,来论证古代中国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9-14

  • 文化记忆与精神信仰的求索者
    ;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国家[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 3541( 2018) 03 - 0074 - 06老舍用毕生的精气书写着他所熟知的文化都城——北京城里的人与事,以自己的精神炼狱与生活经验展现了各个时期都市北京的文化历史生成轨迹。在他的作品中,记录了动荡年代北京城中平民社会的跌宕起伏,刻画了这里的人的生活境遇与精神世界。对于当下而言,半个世纪前离开我们的老舍,其作品、其人生已经凝固成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符码,一

    北方论丛 2018年3期2018-09-10

  •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主题
    回顾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产生、觉醒历程和意义,有利于我们深刻领会这一梦想的内涵,充分调动每一个中国人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的奋斗目标而贡献余力。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主义;中华民族;民族复兴;中国梦一、概念澄清:“中国”、“中华民族”和民族意识古代的中国人多以所处的朝代自居,并且中国也由众多“国家”和民族所组成,相对于地域、疆域,我们更重视文化认同,古代中国人也带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在古代,“中国”既非国家概念,也非民族地域概念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2018-05-25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以推动学生民族意识的不断提升。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行了如下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师生朋友们,仅供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民族意识;培养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是学习其中的知识,更是学习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但是,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还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认识,并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笔

    读天下 2018年20期2018-05-1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意识”问题研究综述
    4)国内对“民族意识”问题的讨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对《水浒传》的批判工作中。围绕着“宋江招安”问题,“民族意识”受“阶级斗争”话语裹挟被怀疑为“阶级投降辩护的论调。”[1]随着“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民族意识”因其“反对民族压迫,揭露统治者的野蛮残暴”、“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等正面作用得到肯定。[2]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族意识”问题得到历史学界的关注。一、革命史范式下的“民族意识”研究历史学领域对于“民族意识”的相关讨论出现在20世纪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2018-04-01

  • 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与民族意识
    的文化心态与民族意识。关键词: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文化心态;民族意识在台湾被日本殖民的五十年里,国土的被践踏以及传统文化的被入侵,使台湾本土作家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彷徨,他们苟且在生存的痛苦和民族的悲哀中,也毅然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彷徨中雄起呐喊,在呐喊中捍卫自己的家园与民族文化。一、冲突——日本殖民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这场殖民统治中,日本殖民者为了全面地奴役台湾人民,极力推行“皇民化运动

    山东青年 2017年11期2018-03-29

  • 当代中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化;中学生;民族意识一、历史的重重枷锁自中国清末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思想觉醒并促进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五四运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在那段千疮百孔的历史阶段中,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文化线条在思想和社会动荡的年代里更显得十分无力。为了自强图存学习日本效仿西方文化和模式,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新式教育的学校中掀起了“学堂乐歌”运动,大量的外国曲目进入到中国,加之中国当时的背景动荡,崇洋媚外的思想犹然而生,大部分文人对于中国民间民族音乐弃之以吡,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2018-01-27

  • 中日两国文化精神与国民性的比较
    神;国民性;民族意识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关系,中日两国的文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尽管我们文化渊源相似,但是要细细比较起来还是存在着差异。我们去深入的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习俗、国民性和民族精神意识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友好的交流,只有彼此了解,才能互相尊重,才可以减少交往中的摩擦。一、中日两国国民性的比较(一)国民性的含义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它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意识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8-01-23

  • 《那些女人》抗战中的家国情怀
    通过家国一体民族意识的觉醒、抗战中的家国共同发展和家国共同胜利三个部分塑造了抗战中的家与国的情怀。这样的家国情怀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关键词:主旋律;民族意识;家国情怀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3周年纪,由江平导演,吴贻弓监制,何赛飞、殷桃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出演的影片《那些女人》引起了广泛热议,在国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也是获奖颇丰。导演以其细腻的女性视角阐述了抗战中的家国情怀,运用朴素的镜头

    青年时代 2018年29期2018-01-17

  • 乡土书写与民族意识
    寄托了作家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关键词:疑迟;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乡土文学;民族意识疑迟,“艺文志派”代表作家之一,在东北沦陷时期文坛上,以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短篇小说而闻名。1936年,疑迟开始文学创作,至1944年,在《大同报》《明明》《麒麟》《艺文志》等刊物发表小说作品,并结集为三部短篇小说集。《花月集》作为“城岛文库2”由月刊满洲社于1938年出版,内收小说《北荒》《山丁花》《月亮虽然落了》《拓荒者》《梨花落》《雁南飞》《江风》《西城柳》《失了热的光》《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09

  • 老科学家的爱国观探析及启示
    ;老科学家;民族意识;人才培养摘要:老科学家是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过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最突出的共性就是都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其爱国观集中体现在民族意识强烈,信念坚定,乐于为国奉献,无私培育后人、薪火相传等方面。老科学家爱国观的形成是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在老科学家确立奋斗目标、克服困难及科研成果的取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对老科学家的爱国观及其形成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2-02

  • 评析当代印第安文学的民族意识回归
    建。关键词:民族意识;性别解读;自然生态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纵观当代印第安文学作品,读者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传统印第安人的民族思想与理念。这些印第安人的传统思想无疑是解读和探析其文化内涵的中坚精髓,也是印第安文学创作者的文化力量源泉。一.性别意识的回归印第安人对性别有其独特的解读传统,与传统的二元性别解读不同,男性,女性同性特征及双性特征的多元性别观是大部印第安性别传统的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0期2017-11-24

  • 论民歌的民族属性
    证者、民歌是民族意识形态的捍卫者等观点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民歌有着其天然的民族属性。民歌虽为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但对于研究民族历史、了解民族物质、精神生活等均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民歌所具有的属性本质,不仅为锡伯族所固有,且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各民族所共有。【关键词】锡伯族民歌;民族属性;民族历史;民族生活;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民歌乃民间歌曲,是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2017-10-15

  • 抗日战争促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完全形成和成熟
    近现代史上的民族意识并日益成熟,她为我们抵抗如此强大的敌人、长期的侵占提供了强大的抵抗精神、团结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及不妥协精神,支撑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关键词:抗战;民族意识;形成和成熟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军民伤亡多达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约5000亿美元,真实数据要比这个大的多,也永远难于清算。中国在抗战前,经济呈现了旧中国少有的高速发展,被称为“黄金十年”,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2017-10-14

  • 浅谈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
    的悲剧精神、民族意识与审美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关键词:悲剧精神;民族意识;审美;差异;【中图分类号】I106.7在世界文学使上,“悲剧”这一概念是发源于希腊的,一直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类型,它通过高度强化的审美形式,表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和悲伤,唤起一种使人惊心动魄地深度美感。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西方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越的悲剧作品,而在中国,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忠教节义的伦理观和温柔敦厚的美学观的制约,悲剧文学发展缓慢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2017-09-27

  • 融奥林匹克精神与美的享受:美国电影《火的战车》之美学赏析
    片。关键词:民族意识;信仰;奥林匹克精神;奔跑一、《火的战车》故事情节概述《火的战车》是英国著名导演赫德森于1981年拍摄的体育影片,1982年这部影片在阵容强大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将、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四项大奖,可谓是世界体育电影的经典之作。《火的战车》取材自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发生在英国上个世纪20年代,两名颇具运动天赋并又热爱短跑的年轻人,为了参加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他们刻苦训练,并最终

    魅力中国 2017年25期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