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

  • 皖西人民自卫军一支队组建三十七团始末
    一支武装力量——皖西人民自卫军一直在此坚持革命斗争。刘家畈会议之后,上级决定在太湖县城整编两支部队,其中以皖西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为主力组建新三十七团。本文所介绍的就是这段历史。挺进皖西皖西人民自卫军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部队,它是由从鄂西北转战到皖西、从中原突围出来的独二旅一部,与皖西工委书记桂林栖带领的皖西支队汇合后成立的一支生力军,由刘昌毅任司令员,桂林栖任政委。皖西人民自卫军紧紧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大别山的天然屏障,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方针,声东击西

    党史纵览 2024年1期2024-01-25

  • 产蛋期和就巢期皖西白鹅卵巢组织结构、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比较研究
    233100)皖西白鹅是我国本土的优良鹅种,原产地为安徽六安,该品种因其羽绒品质优良、肉品质好等优点,市场认可度高,消费潜力大,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养殖量逐年增加。由于长时间的自然孵化,皖西白鹅具有较强的就巢性,严重制约了皖西白鹅产业的发展。就巢是家禽的一种本能行为,在家禽繁殖过程中,就巢行为必不可少[1]。就巢期间,母禽频繁进入窝巢,并长时间保持趴窝状态,同时出现背部羽毛蓬松,腹部羽毛明显掉落,体重显著下降等现象[2]。相关研究表明,内分泌调节对家禽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6-05

  • 清代皖西地区匪患问题探析
    。相较之下,清代皖西地区的匪患问题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故此,笔者拟根据相关地方志的记载,对清代皖西各州县的匪患概况、特征、成因及社会应对作简要探讨。1 清代皖西各州县匪患及影响皖西①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多样。境内既有淮河、淠河、史河等河流穿境而过,形成了以寿州、六安州、舒城县为代表的平原产粮区,又有指封山、齐云山、九公山等群山环绕,培育了以霍山县、英山县及霍邱县为特色的山林种植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格局,使得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生活安逸。但长期以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7

  • 皖西大别山民歌的衬词衬腔艺术研究
    裴贻思,许倩文(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皖西大别山民歌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域的传统民歌,通常也称作皖西民歌。 大别山绵延鄂豫皖三省交界数百公里,在皖西,淮河水入境穿过,与大别山息息相连。 皖西大别山民歌应山而生,以水相传,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具有极高的传承及研究价值,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皖西大别山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体裁多以山歌、小调、号子、茶歌、秧歌、排歌等为主,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3

  •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分类及其特征研究
    熊 辉,杜文强(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一、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概况皖西是今安徽省六安市辖区的俗称,它由辖区内的金安区、裕安区、叶集经济开发区,与金寨县、舒城县、霍邱县、霍山县,共四县三区组成。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考察调研时指出,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1]。金寨县是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县域,蕴藏着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皖西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金寨县为核心,并绵延其他三县三区的红色热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7-13

  • 不同控释肥施用量对弱筋小麦皖西麦0638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关[8-10]。皖西麦0638是由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春性弱筋小麦新品种,为探究适播区内不同控释氮肥施用量对皖西麦0638的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推广皖西麦0638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该品种的的经济效益,特开展本次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概况试验于2020-2021年于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试验田0~20 cm土壤有机质14.25 g/kg、全氮1.07 g/kg、碱解氮92.04 mg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3期2022-03-26

  • 皖西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调查
    陈代玉摘要:皖西大别山区革命文物具有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类型丰富等特点。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呈现出管理机构不健全、研究成果不足、文物本体和景观环境保存状况参差不齐、附属可移动文物较少、交通通达性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展示利用情况总体偏差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文物保护建议,健全管理体系、提升研究水平、及时维护修缮、整治文物景观、完善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革命文物,因地制宜地打造革命老区与传统民居、山区生态相结

    中国文化遗产 2021年1期2021-06-24

  • 金安区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0六安市金安区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素有“中国白鹅之乡”之称。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其形成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尤其是以皖西白鹅的羽绒朵大绒长、蓬松度好享誉国际市场。皖西白鹅60日龄时体重3~3.5 kg,75~80日龄达4.5~5.5 kg即可上市出售,每只鹅产羽绒350 g,其中绒毛重为40~50 g,12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80%~82%,全净膛71.5%~72%。皖西白鹅种鹅当年饲养21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2021-04-16

  • 皖西白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147)近年来,皖西地区白鹅养殖业获得了很大发展,白鹅养殖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在皖西白鹅养殖过程当中,由于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身传播速度快,不断变异以及自然环境改变的影响,再加上现代养殖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皖西白鹅高致病性禽流感频繁发生, 给皖西白鹅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威胁,导致皖西白鹅大量死亡,成为阻碍皖西白鹅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近年来在防治皖西白鹅高致病性禽流感方面,防治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依然缺乏有效的防制方法。 因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期2021-03-28

  • 民主革命时期皖西党的建设实践及时代启思
    陈 磊(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一、应时而生:皖西党组织创建的历史条件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旧式农民起义、效仿英美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相继失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便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皖西地区的早期共产党员顺应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启了创建皖西党组织和领导皖西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皖西党组织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在五四运动的影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3-08

  • 基于皖西金寨地区本土建筑的地域性再创作
    前的最优解。1 皖西传统地域建筑1.1 皖西的自然环境吴良镛先生曾提到:“地区的划分有地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在皖西的这片土地上,多山的丘陵地带,多元的人文因素和历史文化对皖西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地理环境上,皖西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东麓,依山襟淮,地质构造上属于秦岭山脉东段,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林木资源,各类建筑砂石资源20多种,为多样的建筑材料提供了便利。1.2 皖西传统民居的基本情况皖西地区大部分民居形式

    安徽建筑 2020年5期2020-12-23

  • 就巢行为对皖西白鹅产蛋和体重的影响
    233100)皖西白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鹅之一,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结合而成,因具有早期生长快、肉质好、羽绒品质优良、产毛绒量高、羽绒洁白、抗逆性强、耐粗饲等特点而深受欢迎[1-2]。就巢性又称为抱性,是禽类繁殖后代的一种特有行为,依靠抱窝来孵化下一代,家禽一旦开始就巢,很快会停止产蛋。由于长期采用自然孵化的缘故,使得包括皖西白鹅的大多数鹅种都具有较强的就巢性,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3]。黄才发[4]研究发现,安定鹅就巢总天数和产蛋量呈显著的中等偏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21

  • 皖西民歌中的红色民歌研究
    230051)皖西位于大别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催生了皖西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而皖西民歌则是皖西区域文化的代表。[1]皖西民歌,也称大别山民歌,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其中,红色民歌是皖西民歌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在皖西民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一、皖西民歌中红色民歌的历史背景皖西红色民歌是皖西民歌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新发展。皖西红色民歌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两点。首先,皖西悠久的民歌文化。皖西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2-05

  • “鹅专家”让皖西白鹅产业蓄势腾飞 ——记六安市裕安区科技特派员江卫军
    很多村民有了发展皖西白鹅养殖的信心和底气。“经过江专家的技术指导,我家去年的鹅苗成活率达到了100%,现在看来养殖一定要相信科学、讲究技术。”现场的一位鹅农激动地表示。说起江卫军,养殖户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个专注于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常年深入皖西大地,跋山涉水、进村入户,给农民送技术、解难题。一、回乡艰辛创业,摸索养鹅技术江卫军是固镇镇职业农民,在外地打工期间结识了江苏高邮和四川成都等地不少从事鹅产业的朋友,从此与鹅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看到外地朋

    安徽科技 2020年9期2020-09-30

  • 皖西庐剧题材的特质研究(1)
    黄 梅皖西庐剧题材的特质研究(1)黄 梅(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皖西庐剧是西路庐剧的衍生体,作为近现代庐剧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发展道路上取得过瞩目成就。因红色元素的加入,富有特质的题材是皖西庐剧的主要特点之一。文章深入探索了皖西庐剧的题材特征,立足文化学与美学,从题材的“红色”性、题材的地域性、题材的时代性等角度,以代表性剧目为例,分别详细解读了皖西庐剧题材的特质。皖西庐剧;题材;特质皖西庐剧是庐剧的一个重要分支,脱胎于传统西路庐剧,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3-22

  • 白罗曼和皖西白鹅血清褪黑素含量的研究
    一般资料从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选取同批次、2岁龄、成年的66只白罗曼和94只皖西白鹅,于2018年8月25日夜间采血5 mL,静置后取血清于-20 ℃下保存。白罗曼成年母鹅年产蛋50~60个[3],皖西白鹅母鹅的年产蛋量一般可达25~36个[4],两个品种产蛋量差异较大。因此对白罗曼和皖西白鹅产蛋量的差异与血清褪黑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具有可操作性。1.2 方法利用竞争ELISA原理检测白罗曼(66只)和皖西白鹅(94只)血清褪黑素的含量。1.3 实验结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2020-03-11

  •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皖西民歌研究
    生态的视角来考察皖西民歌,既能深化对皖西民歌的价值认知,又能为皖西民歌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皖西指安徽省西部地区,狭义上的皖西特指安徽六安,广义上的皖西则还包括西南的安庆一带。而皖西民歌指流行于皖西一带的民歌,因皖西地处大别山地区,因此,皖西民歌也被称作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皖西民歌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部落时期的原始民谣,题材以反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劳作生活为主。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皖西民歌无论在体裁还是在风格上都日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3-03

  • 现代设计与皖西手工业整合创新的多维思考
    032)0 引言皖西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皖西地区是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与河南东部交接地区的一个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拥有着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思想。[1]皖西的地域历史文化主要特点是中原时期皋陶历史文化和晚楚时期吴越历史文化,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其价值与借鉴之处。截至目前,皖西地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或是说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研究颇丰,但是在实践上与数量上对于皖西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却很少,皖西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部

    陶瓷研究 2020年5期2020-01-06

  • 皖西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江 琼,刘学忠(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向来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2

  • 清代皖西地区蝗灾探析
    235000)皖西历史悠久①,文化气息浓厚,一直是传统社会中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复杂,蝗灾多发,经常给当地的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带来重要负面影响。学界近几十年来对历史时期蝗灾研究的成果颇多,就安徽省内而言,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皖北和皖江地区,较具代表性的有龚光明和陈玲玲的《皖北刘猛将军庙分布探究》[1],吴媛媛的博士论文《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中的部分章节等[2]。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历史时期的皖西蝗灾虽有局部涉及,但并没有专门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20-01-01

  • 基于CiteSpace的2014—2018年《皖西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万 辉(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皖西学院学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原《六安师专学报》(内刊),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皖西学院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该学报已走过了 34 年的历程。2014年,该学报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成为校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展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分析近五年该学报的刊文情况,有助于进一步理清该刊的研究脉络,整理知识框架、核心作者与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9-03

  • 简析皖西庐剧传承发展困境
    维艰。【关键词】皖西庐剧;传承发展困境【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庐剧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之一,按流派可分为上、中、下三派,以芜湖为中心的被称为东路,唱腔委婉;以六安为中心的西路,唱腔粗犷;而以合肥为中心的中路,其唱腔则融合了东、西路的唱腔特点。2006年5月,庐剧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皖西庐剧在发展上却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一、皖西庐剧的传承发展困境西路庐剧,旧称倒七戏,而皖西民间则称它为“散捣”,是主要流传

    北方音乐 2019年6期2019-07-16

  • 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皖西地区为例
    分开发和大力弘扬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独特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促进皖西乃至安徽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重要课题。一、皖西红色文化对于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的价值皖西特指安徽省六安市,是红军的摇篮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下的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优良革命传统及其载体,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安徽省广大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加速推动安徽经济社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3-14

  • 创新“非遗”传承机制 “记忆档案”焕发青春
    ”传承形势严峻。皖西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皖西地方高校——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主动担当,不但创新传承机制,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逐步彰显办学特色。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建校以来,积极探索、践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把文化育人纳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并把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拓展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将皖西“非遗”传承与

    办公室业务 2018年14期2018-11-24

  • 民俗视角下皖西古民居的特征及其保护
    厚的文化底蕴,是皖西建筑的独特体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汤家汇古民居不仅有独特文化区域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拥有特殊红色文化底蕴。但在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的摧残下,汤家汇镇的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保护意识薄弱、地方财力缺乏,加之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汤家汇镇的古民居的文化、学术、旅游等重大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关键词:古民居;皖西;装饰;天人合一[科研创新项目:民俗视角下探析皖古村落及其保护应用]汤家汇古民居位于皖西大别山脚下,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7期2018-11-09

  • 皖西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朱大维(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随着现代旅游热的到来,全国各旅游区都在完善“吃、住、游、娱、乐、购”整套旅游服务体系。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是现代旅游产业重要组成,据统计显示,“旅游纪念品收入占整个旅游行业收入的国际标准是30%,欧美发达国家一般能达到40%左右,旅游业发达的香港和新加坡可以达到70%。”[1]旅游纪念品不仅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为当地旅游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丰富旅游者的旅游经历,承载着旅游地域文化,让旅游者能够不忘旅游地的风土人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7-06

  • 皖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杨 明,汪 清(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0712)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主流的休闲方式,欣赏美景的同时,更期待体验当地的文化,购买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已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旅游纪念品的“文化性”已成为各个旅游城市争相追逐的“亮点”。但由于国内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原创动力不足,大部分旅游纪念品仍然简单粗糙、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皖西地区也不例外。皖西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旅游城市,却很难寻觅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红色旅游纪念品。笔者通过对金寨革命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3-07

  • 回马枪
    伍中正皖西一生杀过三次回马枪。第一次杀回马枪,是他相亲那天,那年,他26岁。皖西跟媒人去小镇上相亲。走之前,宋九菊三番五次叮嘱:“倘使梅红看不上你,你也要装出平静的样子,不要使倔脾气。”宋九菊是村子里的媒人,凭着一张嘴说成了很多门亲。皖西答应了宋九菊。那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叫梅红的女子果真出现在镇上,果真来到了宋九菊说定的地点,果真来到了老榆树下。皖西是最先看见那棵榆树的,然后看见了身材高挑的梅红,看见了自己暗暗喜欢的梅红。宋九菊把梅红拉到一边,耳语了一阵。梅

    幸福家庭 2018年2期2018-02-07

  • 皖西大别山民歌研究现状
    230601)皖西大别山地处安徽省西部,行政地域包括六安市,以及辖区内的金寨县、舒城县、霍邱县、霍山县、寿县。所辖之境被山地、平原、丘陵三种地貌覆盖,兼属淮河、黄河流域,风光秀丽。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皖西大别山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数量繁多的汉族民歌种类,包括山歌、小调、秧歌等。2007年,大别山民歌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为了更有效、合理的发展、保护大别山民歌,笔者通过对搜集到的相关文

    黄河之声 2018年5期2018-01-26

  • 民国皖西茶贸易衰败的原因研究
    大的问题,即民国皖西茶。民国的皖西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茶种,由于其味道较为醇美,而且品鉴起来有着高深的意境,因而得到了许多人的真实认可,基础的贸易也发展得相当好。但是,这样的繁荣却仅仅是表面现象,皖西茶贸易的内在问题十分严重,一方面不肯与其他的茶种进行一定的交融,导致其特色不再明显,转而被越来越多的茶种所打败。另一方面,它的贸易范围也较为狭隘,大多数集中在皖西,而对于其他地域的拓展,却直接遭遇了其他茶种的冲击,导致它的生存范围越来越小,最终走向了衰败。皖西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2018-01-19

  • 红色文化资源: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载体
    体。本文通过论述皖西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对干部党性锻炼的时代价值,探讨如何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有大别山明珠之誉。皖西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皖西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1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

    卷宗 2017年35期2017-12-29

  • 皖西学院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730070)皖西学院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桂晶晶(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该文以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公共体育20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约谈法对皖西学院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 针对公共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的教学目标,以新的教学方式对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课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使皖西学院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健美操选项课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7期2017-05-10

  • 回马枪
    伍中正皖西一生杀过三次回马枪。第一次杀回马枪,是他相亲那天,那年,他26岁。皖西跟媒人去小镇上相亲。走之前,宋九菊三番五次叮嘱:“倘使梅红看不上你,你也要装出平静的样子,不要使倔脾气。”宋九菊是村子里的媒人,凭着一张嘴说成了很多门亲。皖西答应了宋九菊。那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叫梅红的女子果真出现在镇上,果真来到了宋九菊说定的地点,果真来到了老榆树下。皖西是最先看见那棵榆树的,然后看见了身材高挑的梅红,看见了自己暗暗喜欢的悔红。宋九菊把梅红拉到一边,耳语了一阵。梅

    幸福家庭 2017年2期2017-04-18

  • 百家民企进皖西携手共商发展计
    前,“百家民企进皖西”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六安市举行。此次活动达成合作项目12个,签约资金总额43.6亿元。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省政协秘书长王启敏,省委委员、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发成,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纪劲松,省工商联秘书长李俊波,省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部分省联直属行业商(协)会会员,部分异地安徽商会会员,相关地市负责人以及民营企业家代表近200人出席。六安市委副書记、市长毕小彬在大会上致辞,六安市委常委、副市

    祖国 2016年24期2017-04-08

  • 红色文化传播与民歌传承变异下皖西钢琴音乐的发展
    陈燕杰(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红色文化传播与民歌传承变异下皖西钢琴音乐的发展陈燕杰(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钢琴是构成世界音乐艺术中不可取代的乐器之一,外来艺术不断涌现,使得我国的艺术不断被丰富,但是值得注意的却是我国本土文化的流失。皖西民歌作为我国民族与区域文化的一种,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保护的,那么作为皖西人将红色文化进行传播,将皖西民歌进行钢琴音乐改编,从而实现钢琴音乐与皖西民歌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红色文化;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11

  • 皖西民歌研究之探析
    230601)皖西民歌研究之探析陆伟(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皖西民歌是较有代表性且别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格多样,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已引起安徽籍音乐学专业领域的部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相继公开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本研究以“皖西民歌”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平台数据库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系统梳理皖西民歌研究的现状、趋势、现有研究的短板以及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11

  • 霍尔多巴吉鹅与皖西白鹅杂交的试验研究
    哲,李艳忠(1.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皖西学院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程技术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动科1201,安徽 六安 237012;3.皖农鹅业(六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192;4.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安徽 六安 237158)霍尔多巴吉鹅与皖西白鹅杂交的试验研究左瑞华1,杨 帆2,夏伦斌1,达庆哲3,李艳忠4(1.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皖西学院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程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4期2016-11-01

  • 从体育场馆建设的视角看皖西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场馆建设的视角看皖西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胡迎迎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0世纪末,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校园原有的场地条件无法满足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需求,课外体育锻炼出现了没有场地的不平衡现象。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 年8月22日制定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目录明确制定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8期2016-09-12

  • 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的衰败破产 ——皖西茶叶贸易史研究之二
    07)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的衰败破产 ——皖西茶叶贸易史研究之二陶德臣(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7)摘要: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了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衰败破产的突出表现、主要原因。认为皖西茶叶贸易的最终破产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条件下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压榨的必然结果。挽救皖西茶业,发展皖西茶叶生产,繁荣皖西茶叶贸易,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封建主义统治,求得国家完全独立、民族彻底解放。关键词:民国;皖西;茶叶贸易;表现;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8-04

  • 皖西民间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
    杨 明,汪 清(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皖西民间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杨明,汪清(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237000)皖西文化源远流长,其民间艺术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该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域,承担着振兴相关产业的时代重任,然而,服饰文化产业和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通过对皖西地域文化特征、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区域市场环境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探析出其中的艺术精髓和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点.此研究将为皖西民间艺术的深入挖掘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3期2016-03-28

  • 皖西乡村农民住宅设计研究
    皖西乡村农民住宅设计研究左光之,胡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农民住宅建设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与城市相比,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住宅设计相对滞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考虑到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民俗习惯和生产方式。本文源于对皖西金寨县大量农宅的居住实态调查总结以及当地地域文脉研究,并结合影响现代住宅设计原理为皖西农民住宅的优化设计提出意见。关键词:皖西;农民住宅;住宅设计收稿日期:2014-10-17基金项目:安徽省教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12-26

  • 回马枪
    正回马枪□伍中正皖西一生杀过三次回马枪。第一次杀回马枪,是他相亲那天,那年,他26岁。皖西跟媒人要去小镇上相亲。走之前,宋九菊三番五次叮嘱,倘使梅红看不上你,你也要装出平静的样子,不要使倔脾气。宋九菊是村子里的媒人,凭着一张嘴说成了很多门亲。皖西答应了宋九菊。老榆树说着小镇的沧桑。那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叫梅红的女子果真出现在镇上,来到了宋九菊说定的地点—老榆树下。皖西是最先看见那棵榆树的,然后看见了身材高挑的梅红,看见了自己暗暗喜欢的梅红。宋九菊把梅红拉到一边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12期2015-11-17

  •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及时代价值
    鲍云飞(皖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六安,237012)皖西是安徽省西部地区一市五县的统称,即六安市与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皖西不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醇厚,而且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之一、大别山区抗日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全国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历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皖西地域文化,也是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8-15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试论皖西民歌歌词的美学特征
    义并存 ——试论皖西民歌歌词的美学特征赵 敏皖西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皖西民歌歌词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它反映了皖西区域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皖西人民的爱情婚姻、生活习俗、思想感情等,它朴素亲切而新奇的语言风格,以及内容所富含的客观生活事相,形成具有皖西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析其创作方法,对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皖西民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皖西民歌 ; 歌词创作; 现实主义 ; 浪漫主义中国地域广阔,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0

  • 回马枪
    正回马枪◎伍中正皖西一生杀过三次回马枪。第一次杀回马枪那年,他26岁。皖西相亲那天,就杀了回马枪。皖西跟媒人要去小镇上相亲。走之前,媒人三番五次叮嘱,倘使梅红看不上你,你也要装出平静的样子,不要使倔脾气。皖西答应了媒人。那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叫梅红的女子果真出现在镇上。果真来到了媒人说定的地点,一棵上了年岁的老榆树下。皖西是最先看见那棵榆树的,然后看见了身材高挑的梅红,看见了自己暗暗喜欢的梅红。媒人把梅红拉到一边,耳语了一阵。梅红就低头站在皖西面前,一句话也不

    短篇小说 2015年3期2015-03-12

  • 皖西民歌在安徽民歌中的地位
    赵敏(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皖西民歌在安徽民歌中的地位赵敏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安徽民歌因地理位置的原因而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融合性。而其中的皖西地区由于处于南北交通及文化交融的枢纽性地理位置及自身自然地形面貌,因而颇受其影响的皖西民歌具有更明显的过渡与融合色彩。皖西民歌在风格类型、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等方面,在安徽民歌中都具有代表性地位。皖西民歌;安徽民歌;过渡与融合;代表地位音乐学家乔建中教授将音乐作为一种区域标志,提出了“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02

  • 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①
    233100)对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①陶昌勇(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凤阳 233100)运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皖西红色资源和皖西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逐步成为促进皖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也存在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旅游形式单一等问题。当前,促进皖西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融入其他旅游元素,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皖西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关键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1期2014-08-15

  • 皖西民歌的类型及风格特征研究
    赵 敏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237012中国民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深刻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体裁形式一般包括山歌、小调和号子。它短小精悍,音乐形象生动,表现手法多样,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基础,对民间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等音乐形式起着濡养的作用。民歌作为一种高度依赖自然、社会环境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它的“区域性”特色十分鲜明[1]。1 皖西民歌的类型1.1 山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蕴藏极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5-18

  • 皖西翁墩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
    汪海燕 朱 亚(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民间美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诸如:民间年画、剪纸、雕塑、编织、玩具等满足百姓精神需求的艺术创作;另一种则是诸如刺绣、织锦、印染以及陶瓷、家具陈设等满足百姓生产需求的艺术创作。”[1]从民间美术的类别来看,其囊括了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同时百姓也在这些领域中有机地体现出了他们的艺术造诣。由此可见,民间美术不仅是区别于宫廷美术、宗教美术等其他美术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淋漓地反映出了各地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3-31

  • 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马启俊(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一、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状况“皖西”既指安徽省西部,也是六安市的俗称,范围包括今寿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709.6万人。皖西地区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三苗部落就在此生息繁衍。尧、舜、禹时期,皋陶部落迁来皖西,与三苗部落融合为东夷之一支,创造了辉煌厚重的皖西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高校声乐教学在传承与发展皖西民歌中的作用研究
    赵 敏(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在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各国文化之间也互相激荡,互相学习、借鉴、吸收、融合,各国既要分享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多元的文化空间,又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变革,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我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并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建国后首次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皖西地区革命歌曲的发展研究
    肥230601)皖西革命歌曲在革命中产生,又服务于革命,是革命中不可小视的力量,它在与反动势力的顽强较量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皖西人民的重要精神食粮。皖西革命歌曲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在革命年代,这些革命歌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在新时期,它将会鼓舞人们奋发前进,为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起着功勋卓著的作用。“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挥重大作用。一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内容皖西红色文化是专指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建国以来,皖西地区新建了众多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纪念场所,保存下来丰富的红色文献、文物、战争遗址,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集中承载了皖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皖西地区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最早建立党团组织的地区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皖西人民也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习研究组织。1920年朱蕴山等建立了“中国革命小组”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6期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