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

  • 吕祖谦心史哲学的基础结构及通天工夫*
    外,还有一条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哲学线索——“历史哲学”(浙东学派)。潘富恩和董平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未引起学界较大关注。董平认为,历史哲学是与理学、心学鼎立而三的学派,由吕祖谦总其大成。只是这种“鼎立”并非确立一个与理本体、心本体相对应的历史本体,而是将历史看作天道的展开(1)董平:《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102页。,从而致力于诠释出历史现象背后的天道秩序(2)历史具有本体性但并非本体。。因此,吕祖谦所代表的哲学实际走的是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2-29

  • 吕祖谦与南宋时期金华文化中心关系探析
    摘  要: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也是金华学派的创始人,与张拭、朱熹齐名,并称“东南三贤”。本文以诗歌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吕祖谦以明招为中心,与金华文化圈之陈亮,浙东文化圈之陈傅良,以及东南文化圈之朱熹、陆九渊等大儒的交游酬唱,以期理清其学术特征,分析其作为中原南迁世家中的一员对金华乃至江南地区的贡献,并以此说明吕祖谦作为金华本土学术大家,成为金华文化标志的可能性。关键词:吕祖谦;诗歌;金华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2021-10-14

  • 古代书院的另一面
    南宋有一个人叫吕祖谦,可能你知道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但你可能不会想到,他还是著名的丽泽书院的创始人和“金牌讲师”。吕祖谦非常有才华,他早就考上了进士。作为一个过来人,他认为自己很有必要授业讲学。不过,他讲課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大家如何考试,主攻科举。对于前来参加培训的学生,吕祖谦给每个人发一本内部教材——《东莱博议》,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谓“密卷”的前身。这本内部教材里不仅分析了“考试大纲”,还收集了历年的高分答卷。更诡异的是,这本内部教材还是黄色的,于是被

    读者 2021年19期2021-09-10

  • 论婺学、湖湘学的交流与共识*
    术,而婺学是指吕祖谦所开创的地域学派。吕祖谦既与朱熹、张栻、陆九渊学术交往密切,又与浙东学人陈亮、叶适有地域与学术上的接近,故而被视为“杂驳”。而湖湘学派是南宋时期形成于湖南衡山、长沙一带的地域性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他们均表现出以理学经世的学术旨趣。婺学与湖湘学派之间有着重要的学术联系,从时间上讲,湖湘学派比婺学的形成要早几十年,所以婺学和湖湘学既有学脉上的师承关系,又是学术上的同道关系,故在学术思想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共识。婺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8期2021-04-15

  • 朱熹季子朱在妻吕氏考
    一任妻子吕氏为吕祖谦之妹的身份做过简略的解读,但仍有不及考述之处[2]。为此,本文试对朱熹季子朱在妻吕氏的身份和家世等问题进行补充考证,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一、朱在妻吕氏非吕祖谦之女《朱在圹志》由朱在之子朱铉、朱铸所撰写,圹志记载朱在“娶吕氏,东莱成公之女弟”。东莱成公即吕祖谦,因吕氏郡望东莱,吕祖谦卒后追谥“成”,故世称东莱先生、吕成公、东莱成公。女弟为妹妹之别称,如《说文解字》载:“妹,女弟也。”《尔雅·释亲》载:“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7期2021-03-08

  • 论《宋文鉴》的编纂意图与文献价值
    刘林丽吕祖谦所编纂的《宋文鉴》是宋代重要的诗文总集著作,自宋至清,多次被翻刻、重修。本文试对《宋文鉴》的编纂作以浅析,并通过对《宋文鉴》所囊括的北宋诗文的举例介绍,探讨论述其文献价值。总体而言,《宋文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宋文鉴》的编纂与南宋政治纷争(一)《宋文鉴》编纂意图考论《宋文鉴》是南宋吕祖谦奉孝宗之命编纂的一部诗文总集,其选材在当时引起一阵轰动,尤其在朝野上下争议颇多。随着理学日益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官方“钦定思想”,《宋文鉴》也逐渐为南宋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5期2021-01-17

  • 政治:吕祖谦思维世界的逻辑原点
    321004)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浙江金华人,南宋乾道、淳熙年间重要的思想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他学识渊博、视野宏阔,长久以来,人们对其思想概括呈多维面向:性命之学有之,事功学有之、史学有之、心学有之,理学亦有之,难名“一学”,皆言“博杂”。然博必有边界,杂亦有通约。纵观吕祖谦的一生,政治思维串联了其一生的重要事件,成为其思维世界的逻辑原点。承前启后:政治世家的家学传统吕氏家族在赵宋政权极尽荣耀,“本朝一家为宰执者,吕氏最盛”[1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2020-12-07

  • 吕祖谦“育实材”思想对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开示
       要]  吕祖谦是南宋婺学开创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他汲取儒家教育传统中诸多优秀因素,构建起以“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为主旨的体系宏大、包容性极强的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教育必须“讲实理”,强调教育应服从于政治,必须为政治服务;并主张学以致用,培育实用人才;以亲身实践,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他为中国教育发展史留下了一个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传统:博学、实干及尊重学术自由。吕祖谦的“育实材”思想对提升新时代高职教育现代化水平,具有相当现实的借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期2020-08-16

  • 吕祖谦学派的学术传承与发展初探
    李赞摘要:由于吕祖谦早逝,吕学的传播遭受重创。但吕学的传承并未中断,从南宋至明初,形成了吕学四代学术传承体系,第一代以吕祖俭为中心,第二代以北山四先生和王应麟为吕学大宗,第三代以柳贯、黄潘等婺州群儒为代表,第四代以宋濂、王袆为盟主的吕学续传。在四代传承者中,始终贯彻着经史并重、经世致用的吕学风格。关键词:吕祖谦;吕学;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17-02一、前言南宋时,吕祖谦学说与朱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8-12

  • 吕祖谦的社会控制思想研究
    摘要: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东莱左氏博议》是他通过整理《左传》阐发义理之说的著作,有大量与社会控制思想相关的论述。吕祖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一心”同本的宇宙本体论、反视内观—认识论,其内在社会控制思想包括以心御气、以礼防欲、无间则仁,社会外在控制思想包括守嫡庶长幼之分、称物平施,本质是为南宋专制皇权实施愚民统治服务。关键词:吕祖谦;社会控制;理心同体;反视内观中图分类号:K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 61-1487-(2020)05-0

    西部学刊 2020年5期2020-06-27

  • 吕祖谦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对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 该文介绍了吕祖谦实学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接着分析了吕祖谦实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论述吕祖谦实学教育思想对于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启示,以便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向前发展。[关键词] 吕祖谦;实学教育;高职教育[作者简介] 包俊亚,周标棠,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49-02    [收稿日期] 2019-08-23吕祖谦(1137—118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2020-05-12

  • “巧”在文道并进
    在于巧”,批评吕祖谦之学问“投机取巧”。学界关于“巧”具体何指,聚讼纷争,且莫衷一是。回归具体历史语境,吕祖谦之“巧妙”,主要在于其文章工夫,表现在其对文道并进的重视与修辞技法的推崇。此种“巧妙”的文章工夫,彰显了吕祖谦重建文统的旨趣:为了实现文以传道、文以经世,他建构了以修辞技法为门户,以文道并进为堂奥,以经世致用为旨归的宋学之文统。[关键词]吕祖谦;朱熹;斯文;文章工夫[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8-1763(2020)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07

  • “巧”在文道并进 ——吕祖谦重建文统的旨趣*
    于巧”朱熹所谓吕祖谦的“巧”,是在分析评判其著作时提出的,具体见于以下几处:其一,认为吕祖谦对《尚书》的解读伤于巧。朱熹在致弟子蔡沈的信中言:“苏氏伤于简、林氏伤于繁、王氏伤于凿、吕氏伤于巧。”(1)朱熹:《答蔡仲默》,《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3,《朱子全书》第25册,朱杰人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717页。其二,批评吕祖谦《大事记》“有太纤巧处,如指出公孙弘、张汤奸狡处,皆说得羞愧人”(2)朱熹:《吕伯恭》,《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07

  • 第五伦在历代的形象及其转变
    第五伦;范晔;吕祖谦;王夫之;形象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5383(2019)04-0100-05Diwu Luns Literary Ima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vious DynastiesDU Xueni(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00,China)Abstract: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12-30

  • 吕祖谦对宋代古文文统的建构研究 ——以《古文关键》为视角
    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1137—1181),主要生活在乾淳时期,当时他与朱熹、张栻齐名。《四库全书》收录了他的《古周易》《吕氏家塾读诗记》《左氏传说》《唐鉴》《历代制度详说》《宋文鉴》等17种著作。其在影响南宋学术发展方向、文学理论发展和创作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吕氏之学不是简单地呈现纠合二人学说的倾向,而是有着开放的心态和实践的理性。这种学术态度在文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表现也同样突出,本文以《古文关键》为视角进行研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2-10

  • 吕祖谦和处州吕氏
    不能不说金华的吕祖谦。而吕祖谦与丽水也有密切的关系。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是金华人,古代的浙东与现代说法有异,那时人们通常以钱塘江为界,江北为浙西,江南为浙东,所以当时的浙东,不仅包括了宁绍温台,也包括金衢丽。浙东学派,既包括浙中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也包括浙南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狭义浙东学派,仅指明末清初活跃在宁波绍兴一带以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

    新阅读 2019年7期2019-09-10

  • 吕祖谦与张栻交游详考
    朱熹、张栻、吕祖谦并称南宋初年的“东南三贤”,其中吕、张交游学界尚无专论,然却是分析此学术共同体之由来以及内在构成的关键。特别是吕、张为期两年的严州、临安之会,当是学术史上一大被忽视的盛事;二人约十二年的论学,以及“不在场者”朱熹的书信参与,影响了他们学术的发展。“东南三贤”中的学术领袖当为张栻,而撰述、发问推动最多则是朱熹,吕祖谦则以张、朱之后学自居。张、吕去世之后,学术共同体自然解体,朱熹的地位日愈重要,然而其议论则使后人对浙学、湘学之认识发生偏差,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8-30

  • 宋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胡宏、张栻、吕祖谦、陈亮、陆九渊等,伴随这一趋势的是对他们的著作与活动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几十年的研究体现了逐步增强的独立性,从而摆脱了朱熹对其同时代儒者否定性的非难与丑化。同样,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儒者。较早期的趋势是将这些同时代的儒者视为与朱熹持截然相反观点的对手,而最近的研究则不然,亦能看到他们与朱熹之间存在相同意见与共同目的的重要交集。再者,学术界近来已经更愿意着重强调这些同时代儒者对朱熹思想以及后代思想的影响。甚至有一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3-25

  •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及元明清学人对吕祖谦学术地位的叙述,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升—降—升”演变的趋势。而造成此现象的内在理路则是学统与道统这两大学术理路的角逐。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的学统,使得其在同时代人眼中是主盟斯文的领袖人物。朱子所建构的具有巨大排他性的道统论有力地冲击了学统,使得元明时期吕祖谦的学术地位被贬抑为附庸于朱熹。明清之际,学者们对道统论的反思,使儒学复归于学统,吕祖谦的学术地位亦得以还原。吕祖谦、张栻、朱熹被后世尊称为东南三贤。但是在后世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叙述中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7期2019-01-25

  • 我不同意你,但和你做一辈子朋友
    南轩分别指的是吕祖谦(出身东莱吕氏)、陆九渊(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和张栻(号南轩)。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吕祖谦的好朋友,但两人走的是两条截然相反的学术道路,理学和心学,在那个年代是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但吕东莱特别热心地要帮朱陆安排一次和谈——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和谈可能变成“掐架”。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到福建寒泉精舍拜访朱熹,两人又一同到了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县)的鹅湖寺。吕祖谦又约了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这一年,朱熹46岁,陆九渊3

    中外文摘 2018年24期2018-12-27

  • 吕祖谦理、心同构的本体论
    彭荣摘 要: 吕祖谦的理、心两个术语都具有遍在、生生、自然三个根本特性,这三者相互规定,以生生性为原点,以阴阳、乾坤等对立面为自然演化中的两个方向,将之运用到一切事件中,构成一种善恶同源的分叉式本体论。这一构造既从事实层面解释了善、恶的来源,又在价值层面指出了善恶判断的标准,以及理、心的本原的良善性,并从实践层面指出了为善去恶的方案。理、心的分叉结构是理解吕祖谦道学思想的基础。关键词: 理;心;基本特性;分叉结构在两宋道学家中,吕祖谦一直是以朱、陆的调和者

    船山学刊 2018年5期2018-12-20

  • 我不同意你,但和你做一辈子朋友
    南轩分别指的是吕祖谦(出身东莱吕氏)、陆九渊(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和张栻(号南轩)。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吕祖谦的好朋友,但两人走的是两条截然相反的学术道路,理学和心学,在那个年代是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但吕东莱特别热心地要帮朱陆安排一次和谈——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和谈可能变成“掐架”。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到福建寒泉精舍拜访朱熹,两人又一同到了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县)的鹅湖寺。吕祖谦又约了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这一年,朱熹46岁,陆九渊3

    杂文月刊 2018年18期2018-11-14

  • 吕祖谦的文道观及其文章创作成就
    许和亚摘要:吕祖谦的文章创作取得“衔华佩实”的成就,原因是他在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时代背景下,主动致力于弥合文道之裂,形成了“融会理文”的文道观;并在“中原文献之传”的学术渊源与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这一文道观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中。吕祖谦的文道观及其文章创作不仅属于文学的范畴,而且是其学术的一种表现形态和重要层面,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关键词:吕祖谦;文道观;文章创作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9-17

  • 朱熹之子,为何受教于吕祖谦
    担,交给了好友吕祖谦吕祖谦也是著名学者,朱熹与陆九龄兄弟展开“理学”与“心学”大辩论的“鹅湖之会”,就是吕祖谦主持的。吕祖谦出身官宦世家,祖上好几代人都是朝廷命官,原本靠家族余荫就能轻轻松松进入体制内吃皇糧,不过他很有志气,根本不去上任,而是执意走科举的路子,凭自己努力考上进士,在京城担任史官。1172年春,因父亲病逝,吕祖谦回家守孝,就在家乡福建金华城西明招山中的丽泽书院讲学。吕祖谦治学十分下功夫,特别是在读史上,他留下的未竞史著《大事记》十二卷,考订

    畅谈 2018年15期2018-08-26

  • 祖坟,望故乡
    好问,南宋大儒吕祖谦的曾祖父,举家合族,随同宋室南渡。吕好问家族,号称“东菜吕氏”。是宋代显赫的高门大族。吕祖谦六世祖吕夷简、五世祖吕公著是仁宗、哲宗时的宰相,吕好问在钦宗时也官至宰执。在北宋亡国前,吕氏家族居住在汴京开封,已有五六代人。如今,他们流亡南方,逃离家乡,也抛离了自家的祖坟。东莱吕氏的祖坟,在河南郑州新郑县神崧里。到吕好问这一辈,已是七八代人聚葬的大型家族墓地。各墓的位次,按照中原的风水观念和儒家伦理“长幼尊卑”的原则规划,一个萝卜一个坑,连吕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28期2018-07-25

  • 我不同意你,但和你做一辈子朋友
    南轩分别指的是吕祖谦(出身东莱吕氏)、陆九渊(曾讲学于象山书院)和张栻(号南轩)。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吕祖谦的好朋友,但两人走的是两条截然相反的学术道路,理学和心学,在那个年代是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但吕东莱特别热心地要帮朱陆安排一次和谈———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和谈可能变成“掐架”。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到福建寒泉精舍拜访朱熹,两人又一同到了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县)的鹅湖寺。吕祖谦又约了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这一年,朱熹46岁,陆九渊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9期2018-05-14

  • 吕祖谦的治学与为官之道
    。由于其创始人吕祖谦为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生讲学、著述等学术活动亦以婺州为中心,故这个学派被称为婺学,亦称吕学或金华学派。自宋开国以来,吕祖谦所属家族东莱吕氏是一个延续了百余年的大家族,曾八代出十七位进士、五位宰相,有“累朝辅相”之称。吕祖谦家族人才辈出,究其原因,正在于家规家训的教化。吕氏门风既通过言传身教传达,也通过家规家范的撰述来实现代际传承。吕祖谦从小就学“中原文献之传”,因家学渊源所致,其治学为官深受家风的影响,他汇编了《家范》六卷,分别为《

    人民周刊 2018年23期2018-02-22

  • 吕祖谦杜诗学考论
    贾 兵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学的开创者。以道学而著于世,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其文学成就因以自掩,后世学者鲜有论及。胡应麟于此有言曰:“宋诸人诗……掩于儒者,朱仲晦、吕伯恭。……诸人皆实有篇章。采诸众论,非漫指者。”良有以也。就笔者目力所及,当前学界关于吕祖谦文学成就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的方面,关于其诗歌方面的论著稍显不足。而关于吕祖谦崇杜、学杜与注杜方面的研究暂付阙如。因此,笔者不揣谫陋,加以论述如次。一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4期2017-11-13

  • 南宋大儒:湖畔辩学为家国,药山炼丹寄后生
    认了季节。大儒吕祖谦缓缓走进树影,回望了一眼禅房,轻轻地吁了口气。刚才,禅房里,条几,清茶,折扇……看似氛围清雅,实则剑拔弩张。朱熹和陆九渊兄弟面对面正襟危坐,神情专注,目不斜视。在他们身后,侍立着各自的弟子,弟子们神色紧张,彼此警惕地注视着对方,偶有风吹草动,心里便一片风声鹤唳。这场高规格的学术辩论会已经持续两天了,却依然分不出胜负。其实,也没有胜负可分。学术辩论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从公来说,他想和稀泥,调停朱熹(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6年12期)的理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5期2017-10-10

  • 明招山:八百年前的那群南渡移民
    但因为南宋大儒吕祖谦埋骨于此,名闻四方。吕祖谦来自东莱吕氏家族,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学术世家。吕祖谦的祖辈吕夷简、吕公著、吕希哲、吕好问,均为北宋名臣。高门大族重视“家教家风”,营建家族墓地是“敬宗收族”的重要手段。东莱吕氏历来重视建设祖墓,在河南新郑县怀忠乡神崧里,至北宋末,已经形成七代人聚葬、秩序井然的家族墓地,连吕祖谦的曾祖父吕好问、祖父吕弸中的寿坟都已俱备,只待死后叶落归根,归葬祖茔。可惜靖康国難,中原陆沉,破灭了他们的周密规划。宋室南渡后,吕氏流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7期2017-07-26

  • 吕祖谦的历史教育理论与实践
    100875)吕祖谦的历史教育理论与实践程 源 源(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吕祖谦是南宋乾、淳之际著名史学家、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历史教育活动非常丰富,在学术交流中讨论如何读史、治史;在书院讲学中重视历史教育,编撰一系列历史教材。其历史教育理论强调蓄德成己的重要性,在经史关系论上与宋代理学思潮主张的先经后史观点不同,主张经史并重。其历史教育方法独具特色,强调读史需识“统体”、读史需“重次序”、读史当作“有用看”。吕祖谦;历史教育活动;历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3-10

  • 吕祖谦的肖像
    山调查南宋大儒吕祖谦家族墓地期间,以读《吕祖谦文集》自娱,读着读着,就想知道吕祖谦到底长什么模样。朋友说,吕祖谦是南宋人,距今八百年了,不会有肖像传世的,即便有,也是后人凭着想象的胡乱涂画,看或不看,有甚分别?古人绘画,不讲究透视明暗,写人状物,终不及照相术逼真,倒是真的。但认为宋人肖像全属胡编乱造,则未免厚诬古人。庙堂之高,如景灵宫内供奉的帝后肖像;江湖之远,如民间影堂、祠堂里悬挂的祖宗小影。画工技艺虽有高下之别,但态度终归是求真、风格终归是写实的。台北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5期2017-02-15

  • 论《吕氏家塾读诗记》的解诗特点
    诗经》学著作,吕祖谦秉持兼收并蓄的原则,吸纳了《尚书》《毛诗序》《郑笺》《诗集传》等多家《诗经》学著作的精华。在疑经盛行的宋代,吕祖谦对传统《诗》说的支持与继承令他所著的《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与史的互证、以礼义释诗、以及对郑樵“淫诗说”的反驳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以《毛诗》为宗的特点,这不仅体现了他严谨的治《诗》态度,更凸显了他在宋代众多研习诗经流派中的特殊地位。《吕氏家塾读诗记》;诗史互证;礼义;淫诗说自庆历后,宋代文学进入一个相对更为自由开放的时期,众多

    唐都学刊 2017年4期2017-01-27

  • 吕祖谦丧礼思想及其对浙东士人丧礼表现的旌扬
    331022)吕祖谦丧礼思想及其对浙东士人丧礼表现的旌扬程继红1(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31022)吕祖谦的丧礼思想以大复古礼,剪除陋习为特征。他为浙东义乌士人所撰系列墓志,着意旌扬他们居丧时不食盐酪与治丧时崇正辨异的行为。通过这样一个侧面,可以窥见南宋时期理学精英发起的礼学运动,似乎与士人日常生活中普遍坚守古礼的社会基础之间有着深度关联,这是值得进一步开掘的话题。吕祖谦;礼学思想;浙东士人;丧礼表现今天我们倘要考察南宋时期浙东士人日常生活中居丧与治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1-10

  • 南宋区域学术互动研究 ——以吕祖谦为中心的考察
    动研究 ——以吕祖谦为中心的考察刘玉民(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两宋程朱理学是继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尤其在南宋前中期,不同地域的学者展开激烈的学术争鸣与学术交流,并最终形成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程朱理学体系。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湖南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而且涌现出了以福建朱熹为代表的朱子理学、浙江金华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江西以陆九渊兄弟为代表的心学、永康龙窟山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学、温州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7期2016-03-15

  • 孙应时与朱熹等理学名儒交游考
    陆九渊、张栻、吕祖谦、朱熹等理学大儒之门。万斯同《儒林宗派》同时将其归入陆氏学派、吕氏学派、朱子门人。平生交游甚广,与儒门陆、张、吕、朱等理学名家更是往来密切,交游论道甚深。文章据相关史料及往来书信、诗文,条目式逐一考证。关键词:孙应时;陆九渊;张栻;吕祖谦;朱熹;交游孙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绍兴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南宋中兴文坛重要作家。受学于陆九渊、张栻、吕祖谦、朱熹之门。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初为黄岩尉,历海陵丞、遂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08

  •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编撰、流传及学术渊源
    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集解体《诗经》注释之作,此书应经过前后两次编撰,流传版本也有不同系统。《读诗记》的编撰特别强调从传统训诂入手,秉承中原文献之传,纠正学术空疏之弊,从汉唐古训、庆历元祐之学到时贤之言,皆能兼容并蓄,成就为一部相对客观、全面反映宋代《诗经》学研究成绩的文本。《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南宋文学;《诗经》学史;版本学在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注疏诠释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吕氏家塾读诗记》(以下简称《读诗记》)是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的一部,此书采取集

    学习与探索 2016年10期2016-02-27

  • 从鹅湖之会看吕祖谦的理学之功
    从鹅湖之会看吕祖谦的理学之功杜海军(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鹅湖之会,是吕祖谦于南宋淳熙二年发起主持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在中国学术史上极有意义。这次会议,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来都集中在朱熹与陆九渊二人方面。其实,这次会与吕祖谦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吕祖谦,就不会有鹅湖之会,是吕祖谦的人事基础与理学理念促成了鹅湖之会。吕祖谦意欲通过鹅湖之会,将朱学陆学统一至吕学的学术路径上。这次会议对朱、陆、吕三方,甚至以后元明清的的学术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2-17

  • 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考辨
    10018)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考辨蒋伟胜(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0018)联系中原沦陷,学术南移的史实,参考“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在南宋时期,“中原文献之传”是指以口传议论的方式传承北宋中原学术,说某人“得中原文献之传”,是指其学有渊源,所习之业与北宋中原学术有着传承、授受关系,延续了儒学复兴以来的思想。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则指他以口传议论的方式继承张载、二程之学,代表了南宋时期关洛学传承的正宗。吕祖谦的家学渊源和师承关系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1-23

  • 吕祖谦的中原文献南传之功
    吕祖谦的中原文献南传之功王建生(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摘要:吕祖谦是南宋乾淳时期的思想家,他在中原文献南传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全面地概括了“中原文献”的内涵,并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原文献的重任;秉持吕氏家学救偏补弊、不守门户之见的精神,在调和朱熹、陆九渊分歧时发挥出积极的效力。吕祖谦之所以在中原文献南传中功德无量,吕氏家学“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的精神厥功甚伟。关键词:吕祖谦;中原文献;南传;吕氏家学收稿日期:*2014-06-20作者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6-01-13

  • 三件宋代书画现身匡时春拍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马伋告身》和《吕祖谦告身》,这三件宋代书画均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國家一级文物。两件宋代告身的出现则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表示,“南宋告身现在看到实物的大概就三件,这两件加上上海博物馆的《王佐告身》,但王佐的身份不能和这两位相提并论。吕祖谦告身为全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司马伋是名人之后,从书法角度,艺术造诣也非常令人惊叹。这两份告身也印证了宋代的书法的水平。”北京匡时拍卖将于6月3日预展,三件国家一级文物也将一起亮相。 (

    东方收藏 2015年6期2015-10-21

  • 吕祖谦《入越录》赏论
    321004)吕祖谦《入越录》赏论崔小敬(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的光晕。《入越录》对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关注早于以田园诗人而著称的范成大的《吴船录》,显示出吕祖谦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对于世道民情的关注;从题材上来讲,也是对传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14

  • 开放性的《皇朝文鉴》及其背后的学术之争——兼与《古文关键》编选的比较
    《皇朝文鉴》是吕祖谦承奉宋孝宗之命编选的一部北宋诗文总集, ①全书计有150卷。关于《皇朝文鉴》的编撰缘由及其过程,宋人李心传记载甚详。 [1]595-597大致情况是,在吕氏编选《文鉴》之前,临安的书坊已经有江钿的《圣宋文海》流行。只是《圣宋文海》编选比较粗糙,吕祖谦在周必大的推荐下,对之进行了重新的编选。换而言之,《皇朝文鉴》实际上是在《圣宋文海》的基础上编选而成的。下文就《皇朝文鉴》编选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开放性的选文方式吕祖谦在给好友朱熹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1-31

  • “丽泽书院”命名时间研究
    由南宋著名大儒吕祖谦创立。“丽泽”之名在书院初创的最初几年被正式确立,确立的时间是本文研究的内容。关键词:丽泽书院;吕祖谦;命名时间1 年谱寻踪确定命名“丽泽”的时间很有难度,没有直接而确实的证据。可以肯定的是书院于乾道四年初创办之时,尚未命名为“丽泽”。《宋东莱吕成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云:“乾道六年八月,会诸生于丽泽,九日复还严陵。”这是《年谱》中关于“丽泽”的最早记录,不能就此认为六年八月是命名“丽泽”之时间,但这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由于吕祖谦

    卷宗 2014年7期2014-08-27

  • 吕祖谦《左氏博议》中的君子修身论
    321004)吕祖谦《左氏博议》中的君子修身论孙巧云(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4)吕祖谦的《左氏博议》在对史事的评价之余,发表了大量关于君子道德修养的论述,主张在“正本心”的基础上,安于贫贱,苦志刻力,在处事中心存善念,谨言慎行,戒除弊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才华和力量。吕祖谦关于君子修身的一系列精彩论述,使得作为“课试之作”的《左氏博议》为当时前往丽泽求学问道的青年人提供了现实的指导和丰富的启迪,对于当今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7

  • 吕祖谦与历史教育
    王敏吕祖谦与历史教育王敏吕祖谦是南宋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他一生也致力于教育事业,尤其是历史教育,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历史学习方法,对后来历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吕祖谦的历史教育做简要论述。吕祖谦 历史教育 蓄德致用 吕学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浙江婺州(今金华)人,出身于一个重视读书治学的名门望族,其伯祖吕本中被称为大东莱先生,吕祖谦被称为小东莱先生。吕祖谦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与朱熹、张栻合称为“东南三贤”,同时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2014-04-10

  • 论《宋文鉴》存北宋一代文献的编纂意图及其影响
    多朱意”说,但吕祖谦是以己意编《宋文鉴》,并未按宋孝宗“有补治道”的旨意去编纂,吕祖谦与朱熹学术思想不同,朱熹对《宋文鉴》的编纂也多有批评,所以传统的两种说法均不对。从吕祖谦编《宋文鉴》时的史官身份,《宋文鉴》大量增选《宋文海》遗落文献、基本不选《宋文海》已选文献,以及《宋文鉴》资料来源广泛,有意搜求真实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宋文鉴》的编纂意图是存北宋一代文献,形成了“包括全代,与史相辅”的特点,南宋后期及明代出现的以一己之力编选一代文献的选本显然是受到了《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28

  • 吕祖谦门人及吕学与浙东学术的发展关系
    1004)一、吕祖谦门人考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当时最受欢迎,而且成就最高的老师。他在金华城内、在武义明招山、在严州(今建德)、在临安国子监,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新秀。当时,吕祖谦所至,学子云集影从,一时规模空前。据吕祖谦及门弟子叶适《宝婺观记》记载,说宝婺观因吕祖谦讲学而兴盛,“昔沈约始建,而地以文显。意士之游者必有所得于斯,而余不能知也。近世大儒吕公出,而人以理著,四方英俊,岁常数百千人,无不登兹楼”。[1]隐示了天下士子赴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2-06

  • 吕祖谦与朱熹交游述论
    079)朱熹与吕祖谦是南宋“东南三贤”中两位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清代学者黄宗羲曾言:“朱子生平相切磋得力者,东莱、象山、南轩数人而已。”[1]1635南宋乾道、淳熙学术交流,以朱、吕交流最为频繁,以致朱学中有吕学,吕学中有朱学。加强吕祖谦与朱熹学术交流之研究,对探讨南宋学术兴盛之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一、朱、吕交往过程述论(一)三山之会吕祖谦为朱熹一生最好的朋友、学友。绍兴二十五年(1155),朱熹为同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4-12

  • 朱熹、吕祖谦史学思想之比较
    张栻也好谈史,吕祖谦更是沉湎史学,在与同时代陈亮、叶适等热衷史学之流的交往中,其史学思想渐趋成熟、系统化。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史学家们也逐渐对其史学成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如1998年汪高鑫先生所撰的《朱熹和史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 期),2001年萧永明先生所撰的《朱熹史学观三题》(《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2 期),上述两文均对朱熹的史学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而上海师范大学的汤勤福教授更是著有《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一书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12

  • 比较《初次进呈存目》与《总目》对于吕祖谦及其著作的评价
    向于汉学。对于吕祖谦及其著作评价的改变便出了这一点。《丽泽论说集录》是《总目》收录的吕祖谦十六种著作之一,《初次进呈存目》曰:“宋吕祖俭輯其兄祖谦之语,而其子乔年编次之。 凡《易说》二卷,《诗说拾遗》、《周礼》、《礼记》、《论语》、《孟子说》各一卷,《史说》一卷,《杂说》二卷。 据乔年题记,则此书多门人记录。未尽合祖谦之意。然乔年久称其大义奥旨犹赖以存,则金华绪论終当于是求之,在知所別择而已。”《荟要提要》与之完全相同。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四库全书》书

    文教资料 2012年34期2012-08-15

  • 吕祖谦《唐鉴音注》的内容和价值
    745000)吕祖谦《唐鉴音注》的内容和价值刘治立(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唐鉴》是范祖禹在参与撰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完成的一部史论著作。吕祖谦在《唐鉴》问世不及百年后为其作“音注”是古代唯一的一种《唐鉴》注本,对原书中的字词音义、典章制度、史实典故多有发明,堪称范祖禹的“功臣”。吕祖谦;唐鉴音注;内容;价值《唐鉴》是北宋历史学家范祖禹(1041-1098年)的一部史论著作。范祖禹参加了司马光负责的《资治通鉴》写作班子,主要负责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12-27

  • 南宋浙东学者的文道思想述论*——以吕祖谦、叶适为中心
    述论* ——以吕祖谦、叶适为中心郭庆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 363105)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经史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南宋以来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2

  • 《欧公本末》的发现及其文献与学术价值
    本末》四卷,是吕祖谦临终前完成的一部书。这部书保存了不少与欧阳修有关的北宋文献,对研究欧阳修乃至北宋学术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文献价值,也是研究吕祖谦的重要资料。[1]序这部书在吕祖谦死后方由南宋詹乂民首次刊行,①从历代著录看,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刊刻,流布并不广。不幸的是,此流布不广的书在清朝又随皕宋楼馆藏被清人陆心源卖至日本,以后我国学者就只能从《直斋书录解题》等目录书中了解到一点情况,所以,至今人们对《欧公本末》知之甚少,更无研究。有可喜者,2008年浙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2-20

  • 朱熹吕祖谦学术之歧的再检视
    3105)朱熹吕祖谦学术之歧的再检视郭庆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105)朱熹秉承程颐的为学之训,主张“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不但重视致知进学,也重视涵养本原,希图在求知和明善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合内外之道。相较而言,吕祖谦的心性之学和文史之学虽各有建树,但却不能通贯,而显得“支离”,即吕氏泛滥诸家,却无益于身心的修养和性命之理的发明。为此,朱熹对吕祖谦博杂的文史之学多有规诫。吕祖谦多次满怀愧悔,向朱熹表示应向理学正道回归,并在后期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4-11

  • 吕祖谦《左传》学之经传观
    朱宏秋关键词:吕祖谦;《左传》学著述;经传观摘 要:吕祖谦在当时学界名誉甚著,于《左传》著述颇多,其中渗透了他对《春秋》经传的理解,这是我们了解吕祖谦经学观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研究《左传》学史的重要方面。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125-04About Lu Tsu Chiens Literature on the Theory of Tzuoo JuannZHU Hong-qiu(Henan Mu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2009-06-24

  • 吕祖谦的易学思想
    蔡方鹿摘要:吕祖谦易学以经传相分、通过象数阐发义理为特征,对朱熹易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治《易》中他提出“天下惟有一理”的思想,以义理解《易》,以象数阐发义理。与程颐易学具有相同相异之处,而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关键词:吕祖谦;易学;象数;义理中图分类号:B24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2-0052-04On Lü Zu-qians thought of Yi-ologyCAI Fang-lu(Schoo

    周易研究 2008年2期200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