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自学俄文的

1956-08-16 02:35李磊英
中国青年 1956年19期
关键词:印刷体俄文专业书籍

李磊英

我曾经利用两年左右的业余时间,自学了俄文,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我能够够比较流利地阅读俄文政治书籍,对一般俄文报刊及文艺作品,阅读起来也不感困难,还可以作一般文字翻译工作。

开始学习时,我考虑了自己学习的需要和业余自学的条件,确定把学习俄文专业书籍作为学习第一阶段的目标,并根据自己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需要,决定从学习联共党史开始。因为业余学习时间少而分散,如果要想同时作到四会(会阅读、会听、会讲、会写),或者要求同时能阅读一般书籍,范国太广,字汇太多,精力就会分散,时间拖得太久,也容易前学后忘。把范围限于阅读专业书籍,那末只要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对文法有了基本的理解,而且记住了与专业有关的字汇三千字左右以后,就能够开始阅读专业书籍,然后再在大量阅读中巩固文法知识和扩大字汇。我感到这样学习是比较有成效的。

根据我学习文法的经验,应该在较短时期内首先将文法的基本内容(词的变化和造句法)都光学一遍。因为俄文文法各种词的关系很密切,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名词六个格的变化,就关系到数词、动词、前置词等等,如果对后面几种词完全不懂,对名词六个格的变化也就不易彻底弄清,也不易记住;另外,业余自学的人,时间少而分散,如果学文法时间间隔太久,就很容易前学后忘。用较短的时间,将俄文文法大致学一遍,先获得一个概括的理解和印象;然后再重头来温习,着重在加深理解和记忆各种文法规律。这样,虽然不可能把所有文法规律都背得出来,但也可以开始练习阅读专业书籍了。在阅读时,有不懂的地方再来翻文法书,隔一定时期又有计划地来温习,这样,把学文法与阅读书籍结合起来,效果是比较好的。

我阅读书籍的时候,就大量记忆生字。记生字的方法不是每天记几个,而是每一两天内记一大批:五、六十个甚至七、八十个。记生字不必要求四会,首先只要求见俄知中就行了,然后用循环记亿法,就是:每批生字按照计划反复记忆好多次,特别是其中难记的生字记忆的次数更要增加,每批生字记忆的间隔时间可以顺次延长,例如第一次间隔时间为三天,然后隔五天、十天、一个月……再重复温习一次,这样有计划地分批循环记忆,再加上通过大量阅读,许多生字可常常在书上接触到,这就不容易忘记了。

对于自学的人来说,要深入一步学习,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老师,这个问题我是用大量俄中对照阅读的办法解决的。就是先看俄文书,发现有生字或疑难的地方就用红铅笔在书上打符号标出来,阅读一小段以后,再回头来研究不懂的地方‘实在弄不通的时候,就查中文本,把解释找出来,注解在俄文书页的空白处;阅读了相当页数,即停止阅读进度,专门去记忆一下这批生字,然后再阅读下去;两年以来,我曾用这个方法阅读了二、三十本俄文书(开始是政治理论方面的,后来是文艺小说),把其中的上万个生字记了又记,背了又背。这就是我学俄文最有效的办法,从中得益最多。现在书店里有大量翻译得很好的书籍,也有许多附有详细注解的俄中对照合订本,这些书籍是我们自学者的好老师。通过俄中对照阅读的方法,无形中还锻炼和提高了我分析俄文句法的能力。因为俄文的造句法和中文的完全不同,所以要将俄文本中的一个生字在中文本中找出它的意思来,那就要对这句俄文句子进行分析;经常的分析,这就得到提高。另外,大概学过外国文的同志都知道,在开始练习独立阅读外文书籍的时候,常常为查一个生字翻字典就耗费好多时间,妨碍阅读进度。俄中对照的方法就可以减少翻字典的时间,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中文解释,阅读速度就可以加快,字汇也可以迅速扩大。可是,这中间必须防止依赖中文本,自己不动脑筋的现象。

开始的时候,我也曾经和许多同志一样,花过很多时间把书本上的生字一个一个的抄在小本子上,以便随身携带记忆。但后来发现抄小本子的办法不太好。第一,这要费时间抄,这个时间用来记生字有用得多;第二,有时同一个生字抄在本子上是认识的,但印在书上却认不得,有时则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考虑原因大概是因为我对俄文还不熟练,虽然同一个字,但印在书上的印刷体与抄在本子上的书写体引起的是不同的印象,不同的条件反射。我决定目前这一阶段首先是要学会阅读采用印刷体的俄文书籍,所以应当首先熟悉印刷体。这样,我改变了方法,不去花工夫把生字抄在笔记本上,而是直接在书本上打符号,或把字抄在生字卡片上(用印刷体写,一般速成教材也大都附有这种卡片),随身携带,循环记忆。加上大量阅读书籍,一个生字会在不同场合遇见许多次,这样就容易记住。

我对俄文的连接词小品词和

最常用的成语特别下了一番工夫,专门买了两本有关这方面的书来学习,背熟了书中的例句,这对我帮助很大。这些词为数并不多,但使用的场合特别多。几乎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可以碰到许多“因为……”“由于……”“‘越来……越……”“由此可见……”“不是……就是……”等等。这些词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们在句子中所处的是连接柜纽的地位,如果对它们理解错误,有时就会对整段文章都发生误解或看不懂。

在学习中最感头痛的是生字“逃亡”,我开始时对此感到恐谎,但后来分析一下,容易“逃亡”的勺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按照循环记忆的计划去复习,丢生太久,这只要按计划分批复习,“逃亡”的就捉回来了;另一种情况是接触这个生字的时候,没有注意分析字形,没有把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只是死记硬背,所以容易忘记。后来我每接触一个生字的时候,都注意分析它的字根、字首、字尾和它的变化规律(当然有的是没有变化规律的),努力把它和以前学过的单字或其他外国语的同义字联系超来记忆(这利做法要有一定的外文基础),又专门找了一本关于俄文字形分析方面的书来学习。这个方法不但帮助我记忆,而是帮助我举一反三,在阅读中常常碰到一些生字,虽然没有学过,但根据字形分析和上下旬的意思,往往就可以知道这个生字的大意。

猜你喜欢
印刷体俄文专业书籍
西夏文楷书和草书手写体探微
浅谈小学英语字母手写体与印刷体的教学
《中国油脂》杂志社专业书籍目录
《中国油脂》杂志社专业书籍目录
《中国油脂》杂志社专业书籍目录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卫拉特本《уHeκep TopeлκиTy汗史》(俄文)
《中国油脂》杂志社专业书籍目录
卫拉特文译般若经(俄文)
准噶尔的物质文化遗产(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