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术静坐养生法

1988-12-31 07:24
祝您健康 1988年1期
关键词:杂念腹肌颜回

松 桑

说起静坐,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山上的道士,认为这是“出家人”的事,与我们“俗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静坐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呢,

静坐的最早记载可在《庄子·大宗师》中找到,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进步了,孔子便问:有什么进步呢?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就说:不错,但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礼乐了,孔子笑道;不错,但还不够,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拜见孔子说:我已经坐忘了,孔子连忙上前问,什么叫坐忘?颜回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便说:让我也跟你学吧,孔子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到底孔子后来学没学,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孔子长年过着颠沛流离,抑郁不得志的生活,而仍能享古稀之寿,想必也可能从中有所获益吧,

这里颜回所练的“坐忘”,便是一种静坐修练功夫,只是他不断提高,已经练到相当高深的层次了,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认为:“静坐这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颜回……”

不管怎么说,我国古人毕竟是酷爱静坐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精于此道,晚年更是练此不辍,他在不少诗篇中都记载了练功时的感受和体会,如“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冬夜》);“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静坐诗》);“晚下小池前,淡然临水坐”(《约心》);“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松声》),等等。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也与静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心悟体演,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静坐方法,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一文中记载:“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问),闭息(闭息敢是道家要妙,先须闭口并鼻,不令气出也。)……”逸套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静坐简便易行,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近年来,国外也掀起了静坐热潮。据西德《明星》画刊报道,西德有许多人在练一种叫“T M”的功夫,“T M”是TranszendenLaleMeditation的缩写,汉语的意思是“超越一切,静思默坐”或“修身静坐”。具体方法是:每天静坐两次,每次20分钟,姿态静谧,思想凝寂,处非睡、非梦、非想的极度安逸状态,即所谓“第四精神状态”。有的练功者说:“做T M时,我什么也不想,但觉得头颅分开,清新的空气源源输入,浑身感到轻松。”

日本的川烟爱义博士,根据佛教坐禅,发明了一种“三分钟超觉静思法”。据说此种方法能“使人心平气和,头脑清楚,从而使平时不能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还说自古以来,超觉静思具有重大作用,是杰出人才的精神支柱”。其具体方法分三步:第一静坐片刻,第二调整呼吸(两分钟),第三默念口决(一分钟)。

各国医学界都在探讨静坐的奥秘。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本森博士认为:“人们对外来压力可能产生两种心理反应,即抵抗或逃避。抵抗或逃避起周于愤怒或俱情。此时人的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胃都不适,若能学习静坐,使人于动中取静,心不外驰,就能控制自己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他们还对40名男性静坐者进行生理实验,发现静坐进行到5~10分钟时,人的氧耗量降低17%,同于深睡7小时以后的变化,血液中乳酸的浓度也会降低,显示紧张的解除。

还有人认为,静坐时胸挺腰直,颈松头正,就能使两条颈动脉拉直,使血液畅通无阻,这就保证了大脑的营养供应,有利于健脑益寿。

但到底如何静坐呢?这是一个比较难说清的问题,因为千百年来,我国静坐功法流派甚多,所说不尽一致。笔者总结了一下,觉得各流派练习的方法基本可分以下三点:

一、调身(即采用正确合适的静坐姿势):静坐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自然盘膝坐法、单盘膝坐法和双盘膝坐法。初学者可采用自然盘膝坐法。(见图)练功时,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干扰。可在身下放一厚棉垫,以防疲劳。坐时要头正身直,松颈含胸,沉肩垂肘,口唇微合,舌抵上腭,双目微闭,露一丝光线,目光凝视鼻端。不可弯腰弓背,也不要过分僵硬地挺直身体,总以自己觉得舒适放松为要。

二、调息(即采用正确合适的呼吸方式);呼吸的方法一般分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初练时按平常自然呼吸法即可,2~3周后便可逐步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宜在吸气时放松腹肌,使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使腹部微微缩进。练习日久,自然可使腹肌强健,起伏加大。呼吸的具体要求是:轻松自然,细匀深长,莫忘莫助,绵绵若荐。切忌使用蛮力,也不可过分追求呼吸的深长。

三、调心(即意念的锻炼):调心要使自己达到放松入静,毫无杂念的境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比较困难的一步,但也是关键的一步。初练者常常不能入静,心猿意马,头脑中千头万绪如过电影一般。对此可用意守法,以一念代万念。一般意守的部位在下丹田(脐下小腹部),使思想全部集中到那里,可以想象那里有个小圆球。如果杂念来了,就可轻轻睁开双眼,清醒一下,使杂念断绝后再意守。意守时要注意:不可死守,不可昏睡,要使自己一直保持在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若明若昧、恬静虚空的境界。这样便可算入门了。

练习静坐可不拘时间,早晚分二次进行更好,每次10~20分钟。若功夫加深,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乘火车、轮船,以及工作休息时进行。

猜你喜欢
杂念腹肌颜回
大笑多少声能笑出腹肌?
颜回之乐
登山的奥秘
每天卷腹,为什么还是看不到腹肌
杨烁:不只有酒窝、腹肌,还有一些“孩子气”
法国八旬老翁蝉联“腹肌王”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