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

2004-04-07 18:30庞椿盈
东西南北 2004年2期
关键词:红绳队服火箭队

庞椿盈

这里描述的并非关于他的篮球天赋,那样的东西已经太多。七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姚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愣小子到世界级巨星的全部过程。带着七年的沧海桑田,这里讲述的只是那个巨人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没有讴歌、没有赞颂,只是关于一个上海男人的上海故事。

他还没登陆NBA之前,或者说还没那么出名前,有不少人问:“姚明真的是上海人吗?他那么高……”言外之意,像这么一个次次都要小心避免碰着门框的巨人,更应该是东北汉子,这样人高马大得才有道理。

如果真要细究,在姚明满口京片子的后面,哪怕只是偶尔一说的吴侬软语,在他嘴里已变得雄浑刚猛,但他骨子里,却真的是上海人。

精明——请客吃饭小帐本

他把每一笔开销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尽管他是标准的千万富翁。但他该花钱的时候绝不小气,跟朋友吃饭,他一定会坚持埋单,用他的话说:“你跟我争什么呢?你难道比我有钱吗?”很直接,也很上海。

虽然他已是一个拥有NBA合同和数份广告代言合同的“千万富翁”,身后有一个由当今美国最好的专业会计师、NBA经纪人组成的团队支持并帮他打理一切,还有来自上海的父母双亲,姚明还是会自己记录下每天的开销,因为他是上海人。

记帐归记帐,请客吃饭,该大方的时候他从来不小气,该抠门时也不会感到难为情。就在上赛季结束,从旧金山回上海的航班上,当得知如果要给电脑充电的话,还得花上二十几美元购买一个充电器后,姚明立刻打消了充电的念头。“刚来美国时,每次花钱都要换算成人民币,算清楚了才敢花。现在是习惯了,但该省的还得省,怎么说也是上海人嘛。”

甚至因为这个习惯,在去年年初火箭队举行的一次慈善活动中被议论纷纷。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把他自己那套包括中国国家队队服、上海东方队队服以及火箭队队服在内的四件套背心买下来。结果,他没有。

“我觉得太可怕了,光那套球衣背心,就被卡托喊价喊到3万多美元。我不是不想喊,就怕我自己一喊,没人接了,我不是完了吗?”姚明笑着说,“后来我和卡托说,你干嘛喊那么高,你想要的话跟我说一声不就完了吗,中国国家队的队服又不是要不到。其实,那次活动中,最贵的是弗朗西斯买下的那套奥拉朱旺的球衣套装,一共花了五万多美元呐。这帮人有时真的是不把钱当钱,不过这是美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心态也应该借鉴一下,该省的地方省,但有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过,即便是表爱心,他还是觉得按照自己的方式最好,“这种拍卖的形式我还是不太习惯,太招人眼了,我还是比较习惯往捐款箱里投,投进去了也没人知道。”

姚明的这种“精明”跟同样身为地道上海人的姚妈妈绝对有关系。

姚明的新家座落在休斯顿市中心的西边,是一座面积达300平方米的阿拉伯式别墅,要比原来在上海的老家大十几倍。“儿时,我家的生活条件不太好,我在身体发育期间胃口特好,妈妈做好的饭菜我一阵工夫就‘风卷残云了,我的裤子永远不够长,鞋子永远不够大,牛奶永远不够喝……”

时过境迁,在美国的新居,姚妈妈依然勤劳简朴,每天总是跪在地上一块一块地擦地板。姚明劝妈妈雇个保姆吧,不用一人包揽全部家务。姚妈妈却调侃地说:“你以为我是不肯花钱吗?不,这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我要坚持锻炼。”姚明知道,妈妈这是没有忘本啊。

感情——红绳机场买化妆品

对于爱情,姚明跟大多数上海男人其实完全一样,既然爱上她,就得一切为她着想,别人说什么根本不重要。

关于姚明的女朋友,他一直不愿为人所知,因为“我的每一个毛孔都被摆到放大镜底下了,我不愿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也被这样对待。”姚明一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花尽一切心思地在做。

能遇上一个身高和脾气都很般配的女友,姚明无疑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遇上她时,正是在他情窦初开的那一年。当时的姚明,没现在这么大名气,日子平静如水,直到两人手臂上都带上了一模一样的红绳。那红绳,刚带上它的姚明,还显得有点大了。她想把它要回去重新编一次,他说算了,这样挺好,从此再也没有摘下来过,伴他走遍天涯海角,哪怕手臂还不够壮时,它总是滑到手腕,场上打球时的姚明不得不一次次去调整,十分麻烦。

因为这条红绳,姚明还大发雷霆过。媒体雪亮的眼睛,早就盯上了他和她手上的这个共同点。他和她定下过盟誓:谁都不向媒体谈及此事。他已经不得已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但不愿她也被卷入其中,更不愿她因此而被迫生活在他的光环之下。所以,当2002年9月的江苏,女篮世锦赛时,当上海某媒体爆出整版关于他们的故事,并被某网站全文转载时,他发火了。当即打电话和该网站认识的朋友说,请把那文章撤下来,也请所有相熟的记者朋友千万不要因此蜂拥而上。

再后来,他也考虑过,是不是在出席某个慈善晚会时,以一种最正式也是最低调的方式,带她出席,无言地说明一切。但这一想法,在他心里很快又作罢了。在他心底,最想给她的,还是他最向往却永远失去的——平常人的生活。

在情感问题上,姚明无疑拥有上海男人标准的细腻。结束自己首个NBA赛季后,在即将回国的旧金山机场,他突然上了免税商店,就为了给她买最喜欢的护肤品。他只知道她最喜欢的品牌,但和所有男人一样,他也不知道女孩喜欢什么品种,只能找店员帮忙。店员推荐了一些,他很爽快地付钱走人。当时姚明已经能轻而易举地被人认出是NBA大明星,但他走进商店的那一刻,他完全没有在意以往最畏惧的被诧异的目光包围,也没有考虑他在女性护肤品专柜前流连会引起多么大的轰动。那一刻,心里只有为讨她欢心的甘愿,完全普通得像每一个堕入爱河中的年轻人。

既然有大半年要在美国,为什么不想办法把她接来?毕竟,女孩子的运动生涯更短暂,乘着她年轻,开始在美国读书,两人再也不用跟牛郎织女似的,不是更好吗?他说:“不,她有她的事业。她对篮球的热爱和献身精神,有时连我都自愧不如。她也想为国效力,也想能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我尊重她的选择。”上海男人的体贴尽显其中。

能力——适应外来文化的素质

这个刚刚23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已成为上海男人里的NO.1。姚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上海男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他不仅身材高大,球艺精湛,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适应美国文化的能力,这点非常重要。单凭个子,姚明绝不会是今天的这样。从哪来的?连姚明自己也承认,上海人天生有这种适应外来文化的素质。

姚明的出现颠覆了上海男人一直以来倍受诬蔑的软弱形象,他代表了海派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

如果说上个赛季这个初入NBA的上海男人是因为状元秀的身份而被世界捧上了高枝,那么今年才是他真正融入NBA、融入休斯敦火箭队的开始。队友和教练已明显感觉到了姚明的变化——他已经不是那个怯生生的一年级新生了。大大咧咧地靠在椅子上,小船一样的脚丫子翘向过道,在火箭队新家丰田中心的休息室里,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家里人那样放松。“姚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到球队里。有一次他问我在中线争球时他还用不用跳,我知道他在跟我开玩笑,从交流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他能在人群里开玩笑,说明他已经没有什么顾忌。他一开始就是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球员,现在我感觉他每天都在提高。”新主帅范甘迪如此评价现在的他。而火箭队的老大弗朗西斯给他下的结论是:“现在他和我一样,只不过,他的身高是7英尺6,他来自中国。”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姚明显示了他在适应方面的天才,当他开口说着一点都不疙瘩的英语时,作为姚明的私人翻译,科林如今已属于半赋闲状态,再也不用像上赛季那样,身兼姚明的翻译、向导、保姆和司机四职,几乎成了他的影子。现在,两人已经正式“分居”,训练场上也不再有科林的影子和声音。

其实,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甚少。姚明的到来改变了这些,让美国人有了了解中国的渴望。一个30多岁的美国人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姚明改变了他对中国人的印象:以前觉得中国人都很矮小瘦弱,可是姚明这个结实英俊的中国男人证明事实不是那样的。美国媒体一直认为:“姚明在赛场上体现了亚洲人的新形象,即高大、强壮、勇敢、智慧。姚明在NBA至少还有10年以上的生命力,他可能会影响整整一代人。”

猜你喜欢
红绳队服火箭队
NBA西部半决赛勇士队与火箭队小前锋进攻技术运用对比
战袍加身战无不胜2021 LPL新赛季队服速递
红绳
挂红灯笼喽
医生的红布头
“队服争议”
周琦NBA首得分
小哥俩的吸管
斗牛士亮出本色
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