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中国著名禁片概览

2004-04-07 18:30
东西南北 2004年2期
关键词:小武鬼子村民

《武训传》

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影片公映后,全国开展了对《武训传》的批判。

《苦恋》

一对在政治运动中受尽迫害的归侨夫妇,男主人公冻饿而死。女儿执意出国,在亲人试图挽留她的时候,她说:“你们爱祖国,可是祖国爱你们吗?”这段台词成为《苦恋》最大的罪状。影片经受了长达一年的批评浪潮,从未公开上映。

《蓝风筝》

本片透过小孩铁头的眼光,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大陆历次政治运动。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小人物的命运。影片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因此该片难以公映。

《活着》

讲述徐福贵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悲惨遭遇,透视中国小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无奈心理。在大陆遭禁映,在海外均有公映。

《邮差》

小豆是一个沉默内向的青年,他的工作是负责收发区内居民的信件。在百无聊赖中他开始把信件偷偷拆开看。渐渐地他写匿名信,冒名写假信,甚至闯入别人家中。他以为可以改变别人的生活,然而,最后他发现他只是改变了自己。导演何建军得到国外的一个基金资助拍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

《爸爸》

本片讲述了丧妻的男人马林生与他一手拉扯大的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在机关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时而滥施暴力,时而摇尾乞怜,有时又满腔热情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最终父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部影片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公映。但获得过瑞士洛加诺电影节最佳影片。

《小武》

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头时刻歪斜着,陪歌女压马路,与他人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收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导演贾樟柯的海外投资拍片方式是不能公映的原因。

《赵先生》

影片讲述的是上海的下岗女工丈夫赵先生婚外恋并因车祸而成植物人的故事。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依然未能摆脱在国内禁映的下场。

《鬼子来了》

日本侵华战争中,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鬼子向马大三提议,愿意以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陷于饥荒中的村民。马大三相信了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一场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烧成白地。姜文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所以始终不见公映的踪影。

《十七岁的单车》

十七岁的阿贵从乡下来到北京,找了一个自行车快递的工作。一天他的自行车不见了!他焦急地寻遍了整个北京,终于发现另外一个男人骑着他的自行车……导演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国家电影局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一尊银熊奖。这使得该片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猜你喜欢
小武鬼子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善意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合子地